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愛在中秋抒情散文篇一
盼望已久的中秋節到了,我和媽媽早早來到市場選購月餅。我想,在市場購買的人應該比以往多了幾倍。這不,市場內的人熙熙攘攘,好不熱鬧。里面的空氣實在令人窒息。耳邊不時傳來一陣陣叫賣聲。我和媽媽在眾多數人的摩肩接踵下才來到了月餅區。當然,來這里選購月餅的人也不少,我和媽媽決定要到里面挑選幾何稱心如意的月餅,并商量著買哪種牌子的月餅會比較好吃些。隨后一些人也進來挑選月餅了,我回頭看,剛剛還很少人,現在已經快到了走路還要勉強擠進去的效果。我和媽媽趕緊到柜臺結賬。然后拉著我走出市場。我邊邊問:“媽媽不用買水果啊或者祭品什么的`嗎?”媽媽說:“下午再到商場買,那兒會比市場寬敞的多?!蔽液蛬寢屟杆僮叱瞿侨松饺撕5氖袌?,才發現外面的空氣要比市場內的清新的多。
吃完午飯,媽媽把準備待會要祭拜的物品放到備餐臺那邊,隨后趕緊我和爸爸換上衣服,穿上鞋子,便來到了卜蜂蓮花商場。進入商場,我們來到電梯,電梯上升到食物樓,我和爸爸媽媽說:“我們分別在不同的地方買好祭品,買完到那個柜臺結賬。”說完指著那邊的收銀臺。沒等媽媽反應過來,我攥著錢,來到了食物專區,我回頭望望爸爸媽媽,他們才挪動腳步來到了肉類專區。我左挑挑右挑挑,選了一盒一家人月餅。又來到了零食專區買了幾袋薯片,隨后,我來到肉類專區看看爸爸媽媽選購好了沒有。媽媽回頭看看我,叫道:“家里不是有月餅嗎?你還買月餅干什么,還有你手上的薯片,是自己吃的吧?”我說:“呃,你們選好了沒有?”我打斷剛才老媽問的問題。媽媽買了些祭品,然后示意爸爸,這些就夠了。爸爸點點頭。我們到收銀臺結好了帳。便回了家。
終于到了晚上,吃完晚飯后,我幫幫媽媽搬起桌子,來到陽臺上,把月餅和祭品全都擺放在桌子上,爸爸拿起油燈拿起蠟燭。我坐在陽臺上,仰頭看看深藍的天空:“咦?月亮怎么還不出來?”我來到門口看看天空,絲毫不見月亮的身影,于是決定和姐姐現在客廳看回電視。
愛在中秋抒情散文篇二
小的時候,每到中秋,家里的月餅都多得吃不完,中國人好禮,尤其在中秋時,更是競相以月餅相饋,猶記得當時的月餅為六角盒裝,每個月餅都單獨以透明玻璃紙包裝,上覆一紙片,標明口味。著名的有蓮蓉、棗泥、紅豆、菠蘿等,餡料是廣式月餅的特色。似乎家家戶戶都餅多為患,一連好幾天,都以月餅度日,都快食不知味了。
而我特別喜愛那白白軟軟又多層的蘇式月餅,不油不膩。其實我愛吃的不是餡,就愛吃那面皮,人家說好的月餅應是皮薄料多,但我專挑那皮厚餡少者,最好完全沒有餡。近年的月餅,種類及作法都有了非常的創新,令傳統月餅相形見絀。
既然月餅和中秋密不可分,對于月餅的來頭,可就要小書一番了。月餅,又稱月團,或是團圓餅。早在唐朝,即有一廚子憑著想象,制作出形似月亮的甜餅,以供人們在中秋抬頭望月時,一面口吃甜餅,一面懷想起美麗的神話,頗為詩意。而到了宋朝,甜餅幾經改革,變成了專門在中秋賞月時享用。那時就稱為“月團”。一直到了南宋,“月餅”才成為正式的名稱。
中秋,除了吃,仍不忘聯想“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及“玉免搗藥”這三個傳奇的民間神話。嫦娥奔月的故事,已是耳熟能詳,由于她飛到了月亮的廣寒宮,成了月宮娘娘,民間才有了中秋祭月的.習俗。
“月圓人團圓”,中國人喜以圓月來象征團圓,所以在中秋夜,通常都會舉家到戶外共同賞月。一輪明月照當空,其清亮皎潔,光潤似玉的景像,往往激起文人們的萬般詩情,古今皆然。“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碧K軾的水調歌頭,成了詠月千古佳句,也成為情人們追尋愛情的堅貞誓言。
多虧了月亮,世間才多了許多浪漫傳說,也因為它,給予了人們心情的寄托,無語問蒼天,唯月解我心。也多虧了月亮,我們才有中秋。
愛在中秋抒情散文篇三
又到中秋月圓時。仰望天空的明月,便想起大學畢業那年在阜寧射陽河畔度過的那個中秋之夜。
1962年,從徐州師范學院畢業的我,被分配到鹽城工作。那年9月11日清晨,我們幾十個同學乘一輛大客車,從徐州出發到淮陰轉車趕往鹽城報到。傍晚,汽車開到離淮陰城只有十幾公里的地方,突然停了下來。原來,因為14號強臺風帶來的大暴雨,公路被沖壞了,正在搶修。司機告訴我們,今晚只能在車上過夜了。
天黑了,我們一邊啃隨身帶的煎餅,一邊天南海北地聊天。夜深天涼,我們就下車原地跑步。第二天天亮,汽車開了,很快到了淮陰城。我們稍事休息,又轉車趕往鹽城。住進鹽城地區招待所,我們便聽說,因為明天是中秋節,專區文教處要款待我們。果真,宣布分配名單后,我們就在鹽城教師進修學院食堂會餐了。每桌六菜一湯,每人兩只月餅。在那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這是難得的福分,大家都很高興。我還有更高興的事,那就是我被分配到了阜寧縣。文教處的同志說,那里有一所省屬中學和一所師范學校。這意味著,我將有可能在一個較好的`環境中工作。
吃著吃著,我突然想起遠在江南農村的母親。我悵然地獨自走出旅社,來到射陽河畔。我在河邊找了一塊石頭坐下來。汽車輪渡都早已停航,四周靜悄悄的。河水清澈見底,一輪又大又亮的圓月沉在水底。中午發的兩個月餅,我沒舍得吃,準備捎回家給母親。
我的老家在大港。當地的風俗,中秋節除了從商店買廣式和蘇式月餅外,家家戶戶都會自己動手做兩種餅:發酵的甜餅和爛面的餡餅。記憶中,中秋節母親做的餡餅特好吃,有韭菜餡的、青菜餡的,還有芝麻餡和豆沙餡的。晚上在堂前大八仙桌上,擺上月餅、老菱、毛栗、石榴、蓮藕,系上桌帷,點起香燭供月。月亮在天際升起,月光從窗戶射進來,我和哥哥、姐姐便纏著媽媽講嫦娥奔月的故事。這幾年,連年自然災害,缺衣少食,很多東西都計劃供應,母親能買什么供月呢?我們兄弟姐妹四人都在異鄉,母親孤身一人,冷冷清清。此時,她一定坐在堂前,呆呆地望著那天上的一輪明月吧。今年我們是先放假回家,再回校分配。8月底我離家回校,母親還不知道我在哪里,怎么能不牽掛呢?想著想著,我的眼里噙滿了淚水。
月色很美,回到旅社,我很久才入睡。在射陽河畔,我度過了十七個中秋節?;劓偤?,每年中秋節我和妻兒都會陪著母親做餅、供月。26年前,母親永遠地離我而去了。此后,每當中秋月圓,我都會想起那年在射陽河畔的月光下對故鄉和母親的思念。
愛在中秋抒情散文篇四
人間常情,甚是復雜?!}記
漫步在雨中,獨自一個感受遮雨的寂寞孤獨,憑寄離恨重重,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秋雨絲絲,仿佛生命已到盡頭,無比絕望。暮然間,一朵秋菊傲然于風雨中。惜春更選殘紅折。
菊葉被風激起。在風中搖拽。
我站在雨中,仰望天空。
爸爸,你多久沒回來了。
……
忽然,一把傘在頭頂上挺立。有著青色的花紋。傘的主人,是有著一張慈祥的臉的男人。歲月,在他的臉上刻上了無數的年輪。
總算,與他相見。
“爸爸……”那一瞬間,宛如美夢成真。晶瑩的液體,還帶著暖暖的溫度,從我臉上滑落。
我張開雙臂,抱著他。背有些彎,一摸就是骨頭。全身,沒有多少肉。
……
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你每次離開總是裝作輕松的樣子,微笑著說:“回去吧!”轉身淚濕眼底。
淚流到嘴角,咸咸的。
爸爸用他粗糙的手,摸了摸我的.臉頰。他依舊笑著,笑的很好看。
秋菊被風折斷。
愛在相見時。
那樸素的小青花傘,那歲月的痕跡,那晶瑩的眼淚,那父親的笑容,那子女的覺悟??!盡顯慈父一片愛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