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同情同情的眼神同情的眼神的感受篇一
公元20xx年,這是人類在計算機統治下茍延殘喘的第十個年頭。
烏漆的石油河面映出了岸上之人的佝僂身影。大半個世紀,足以滄海桑田,老人如是想。他小心翼翼地抬起了頭,看向遠方混沌的穹窿,若是此時此刻有鳥兒飛過,定會驚異于老人的臉而忘記撲打翅膀。這張在塵世中浮沉了近一個世紀的臉完全可用溝壑密布來形容,那些毫無章法的褶皺中竟滿是陰險和算計,老人抬起自己干枯的手仔細勾勒著面上的紋路,這曾受利益侵蝕的臉連他自己都憎惡,更何況是善良的鳥兒?然而,他清楚明白,這個世界早已沒有了鳥類。老人笑了,是自嘲,也是無盡懊悔。
猶記得,大半個世紀以前,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說過:我不擔心人工智能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不曾想,一語成讖。在那個忙碌的時代,人們為利而來,為利而往,他們為了利益強行給自己戴上一面虛偽精明的笑臉,如此一來,他們在利益傾軋中漸漸失去了自己的價值觀和同情心。那些人理性得過分,情感生活逐漸褪色,他們只記得利益至上這一人生格言,完全罔顧了從前那平淡卻又溫馨的一檐一瓦,一蔬一湯。時間確實會改變一個人,尤其是在如此只為利益、罔顧后果的不健康環境中,他們終于變得如計算機一般理性、麻木、冷血。
老人也曾是他們中的一員。當世界被人類所創造出的計算機統治后,幸存的老人也曾憤怒,而后又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擁有至強武器的人類會敗給計算機?回首過去,老人這才驚覺,從前,他為了利益所付出的一切竟然是如此不值!如今的他一無所有,卻在頓悟之后努力將自己從前所丟棄的價值觀與同情心一點點撿拾回來。當人類被計算機統治后,當所有物質武器已不再占優勢,他們才猛然驚覺,價值觀與同情心成為了人類僅存的武器。
這是冷冰冰的機器所無法擁有的,也是曾經人類為了虛無的利益狠心拋棄的,但好在,人類僅存的良知將混沌中未來渺茫的男女喚醒以拯救這個毫無人氣的世界。
此時的人類,只有價值觀和同情心,在強大的計算機面前,他們微如螻蟻。然而,人類看似柔弱不堪,可恰恰是這僅存的武器,使他們的力量如星火燎原一般迅速滋長,成就了極其驚人的社會凝聚力,并使之化作一把可割開昏暗,穿透敵人咽喉的利刃,無堅不摧,勢如破竹。人類實則剛強。
陽光即將穿透密布的烏云,滲入蔥郁的新葉灑滿斑駁于大地。老人走出了暗不見天日的地下藏匿點,他看到同伴們褪去虛偽與浮華,感受到了人類應有的價值觀與同情心人類獲得了新生,世界回到了正常秩序。
未來不可知,但我們掌握著此時此刻。
同情同情的眼神同情的眼神的感受篇二
細細揣摩,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這般色彩斑斕的社會環境中,我們究竟為自己爭取到了什么,又好似遺失了些什么。
如今,我會時不時地與同學傾訴,為什么曾經真摯的情感在進入高中后就不復存在了呢?是的,我相信在我身邊的每一個朋友,亦是與我相同年齡段的,都有過這般強烈的想法。白駒過隙,現階段的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似有一層厚厚的繭,密不透風,將自己美好的愛,高尚的心靈都一層層地裹了進去,又叫我們如何輕易地將真心掏出,恰如同情與悲憫這般的情感。
小學的時候,我們也大都讀過《農夫和蛇》吧。農夫的同情與悲憫卻慘遭死亡的下場。那時我們都還年幼,心靈純潔,感情真摯。仍記得我在讀完這片寓言后,頓生的憐憫之心以及對蛇那般惡人的極力憎惡。將時光扭轉,不難發現,讓現今的我們,或是讓已步入社會的人重溫這篇文章,心境便大大的不同,已不再有這般大大的感慨,甚至會嗤笑那年少時的幼稚。但我想,在這篇日志的起筆,我便已了然,很懷念那曾經坦誠的真心,真是羨慕!
其實,我們的愛并未消減,只是將其藏匿地太過深了,難以再表達出來。我真心的希望,我們能解開冷漠的枷鎖,讓同情和悲憫這等美好的情感,給身邊的每一個人帶去溫暖。
同情同情的眼神同情的眼神的感受篇三
下午的最后一節課,天氣灰蒙蒙的,地上的水洼里還有一些波紋擴散,寒風刺骨,但我們班似乎安靜極了,原來,尉老師在為我們講報紙上的《105枚硬幣引發的故事》。
《105枚硬幣引發的故事》講了一個與我們同年級的一位小同學去村莊玩,見了那兒的校園與同學后決定幫助他們,就把自己的錢捐給了那兒的同學,但她知道這些錢是根本不夠的,于是,她向報社發出求救,讓大家一起來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們。
聽了這個故事,我非常感動、同情、激動。
首先是感動,感動這個僅只有五年級的10歲女孩,這么小就懂得關愛山村里窮苦的孩子。雖然,她只有105枚硬幣,但是,這105只是個數字,真正的是無數的關愛和同情心,那顆善良純真的`心。
然后是同情,同情那些山里的孩子,沒有肉吃,一星期才吃一罐咸菜;一星期的零花錢只有4元,但他們只舍得花一元九角錢;鞋子破了,但沒錢買,就穿著一雙破爛的布鞋。他們和我們簡直是沒法比,所以我們應該同情他們,珍惜現在自己所擁有的。
最后是激動,終于,有一個機會能讓我們將自己的愛捐出來,哪怕只有一元,全校同學每人都捐一元,就有八百多個一元,所以不要求多捐錢,只需要捐出你的愛心。
一回到家,我立刻上了樓,從抽屜中翻找到了那只“小金豬”,其實是我的儲錢罐,我把錢全都倒了出來,零零碎碎地拼揍起來總共50多元。我高興極了,小心翼翼地把它們包起來放進書包,明天就能把它們捐給山村的孩子們啦!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奉獻出自己的愛心,那將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同情同情的眼神同情的眼神的感受篇四
“習慣”不僅僅是做事認真、不出錯、利于成功的代名詞。我覺得更是一種為人處事中下意識的行為,使自身思想得到升華——這才叫習慣。
我有這樣一次經歷。
一看就知道他們是外來務工人員,也就是農民工。他們各自提著一大袋行李,麻布做的箱包顯得格外笨重。車門開了,幾個城里人在農民工的謙讓下先上來了。
當一個農民工提著行李,準備上來時,公交車司機一陣咆哮,“放不下,出去,出去!”門一下就關了,差點夾住他。
旁邊的幾個女生,輕輕低著頭,說了三個意味深長的字“真可憐!”別的人無動于衷。
農民工作為社會的一分子,也在為社會作貢獻。他們搬磚運瓦抹水泥,用自己的汗水澆筑一座座高樓大廈。他們也有孩子、妻子、父母。為什么他們會經常受到異樣目光的待遇?不正是人們在利益沖擊下失去了本性!為什么不能對這些人多一點同情?有時可能不需要做,但心中總要有一點思想,不要做一個感情貧乏的人。
同情是一種好習慣,是一個人心靈真善美的體現,我愿大家都可以擁有這樣一個好習慣。就像“旭日陽剛”組合所說,讓他們活在溫暖的春天里,也讓自己活在有靈魂的春天里。
同情同情的眼神同情的眼神的感受篇五
空氣似乎凝固了,莫大的空間里只有媽媽翻閱報紙的聲音,時間的概念已不存在。我靜靜地坐在書桌前,忽然見桌腳躺著一片樹葉。它蜷縮著,沒有一絲水分,葉邊已被蟲子啃得慘不忍睹,葉角黃得像一小塊鍋巴,散發著枯澀的味道。
漸漸的,這樹葉幻化成那位老人的模樣:滿頭白發,臉蒼白得如同一張白紙,臉上布滿了皺紋,嘴唇不停地顫動著,又細又瘦的腿這兒青一塊,那兒紫一塊。雖然氣溫已經二十多度了。可老人似乎仍在瑟瑟發抖。
那天是“五·一”勞動節,我約同學去上海城賣報,陽光和藹地拂照著大地。
我望了望老人腿上的青斑,生起了一股憐憫之情,她怎么會流浪街頭呢?是家破人亡了嗎?是孤身一人嗎?是被兒女趕出家門了嗎?我從口袋中摸出了一枚五角硬幣,輕輕地放進碗里。老人表情漠然,但我還是從她的眼里捕捉了一絲淡淡的喜悅。
我繼續走著,很快就淹沒在都市的喧鬧和繁華之中了。
同情同情的眼神同情的眼神的感受篇六
于是,幾年前發生的一件事又一次在我腦海里浮現:那年冬天,我家剛從襄陽新縣城搬到襄城北街附近居住。有一天,我和同學一起在北街買東西,路上遇到一個年輕人在街頭乞討,看他穿的衣服也還得體,就是身旁白紙上用毛筆寫的“出差在襄樊被盜,急需車費回家看生命垂危的老母”讓人非常同情。
常言道:勞動創造價值,關愛體現和諧。對不勞而獲的人,我們決不能同情;對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應當伸出援助之手。正所謂報紙上提醒人們的:行善也應擦亮眼,別讓騙子利用了你的同情心。
看到行乞者,請仔細辨別,不要上當受騙了。
同情同情的眼神同情的眼神的感受篇七
大雪紛飛。整個城市被雪花所覆蓋,仿佛披上了銀色的絲綢。獨自穿行在人流中,準備走路去上補習班。
手上的早點散發著白色的霧,伴著香氣四處飄散。引來不少渴望的目光。可笑。我冷笑一聲,加快了腳步向前走去。以為這樣可憐巴巴地望著我,我就給你們吃了?這些乞討的人,真是荒唐。
這些人乞討的方式真的是各種各樣:在地上滾著唱歌行乞的啊,跪在地上行乞的啊,還有可憐巴巴地呢喃著什么“行行好,老板行行好”的,什么都有!真是傻,連自食其力都不懂什么意思嗎?只知道乞討!
突如其來的,一陣寒風刮過,仿佛在催促著我。我搖了搖頭,裹緊了衣服,快步走向補習班。
補習班結束后,我大步走到門外。與屋內的溫暖形成強烈對比的,正是這陣夾雜著雪的狂風。我打了一個寒噤。
那些乞丐,是怎么撐過這么惡劣的天氣的?我心中泛起一陣同情。不,不能被這表面的可憐給騙了,他們只是不勞而獲罷了!
繼續行走在人流之中。這些乞討的人,還是在乞討著。而人們,都只是匆匆而過,沒有絲毫施舍。
“謝謝!愿你心想事成!”一道清脆的聲音響過,緊接著的,是一個女人感激的聲音。
我向聲音的主人望去:一位衣衫襤褸的女乞丐,正向一位年輕的大姐姐道謝。在這冷漠的氛圍中,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她說完,便轉身離去。只留下我愣愣地站在原地。
回過神來,想著大姐姐的那番話,回味著。最不該丟失的同情心嗎?我握緊手中汗津津的硬幣,向乞丐走去。
不該丟失的同情心嗎……我會找回的!
同情同情的眼神同情的眼神的感受篇八
我東摸西摸,摸到了一件衣服,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它穿上了,自我感覺還不錯。于是,又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穿上自己的褲子,好不容易找到了襪子,卻不知腳在哪了……我終于體會到了當盲人的辛苦。我試了2次后,終于找到了,穿上了襪子。沒想到,盲人的生活里,連穿衣這樣簡單的事情對于他們來說都那么困難。我解開黑色布帶,發現自己的拖鞋不見了。我東摸摸,西摸摸,在床底下找著了拖鞋。這個時候的我已經滿頭大汗了。
我又重新綁上了黑色布帶,因為我覺得自己不能就這么輕易地放棄了。我跌跌撞撞地從房間來到了衛生間,感覺自己一身的傷。我在洗手臺上無意中摸到了自己的梳子,開始閉著眼睛梳頭發,這是我第一次這么特別地梳頭發,我左梳右梳,這里毛糙了,梳這里,那里不好了,梳梳那里,梳得很艱難,也很細心,終于梳好了。我又在摸刷牙杯子,摸到了,又摸水龍頭,好不容易摸到了所有刷牙工具,結果牙刷掉了。我仔細摸著,終于找到了,又擠了牙膏。終于可以刷牙了,我左刷右刷,上刷下刷,刷好了,就該洗臉了,找到毛巾,沖了水,沒過多久,終于完成了。
我解開黑色布帶一看,頭發梳得亂糟糟,拖鞋穿反了,衣服穿得亂七八糟,真是不可收拾。
我當盲人的經歷雖然比較搞笑,但是沉下心來想想,盲人的生活如此艱苦,我們難道不應該給予我們的同情心,伸出援助之手來幫助他們嗎?我呼吁大家付出我們美好的同情心吧!
同情同情的眼神同情的眼神的感受篇九
現在人們都喜歡把自己的生活暴露給世人,做直播,發朋友圈。我沒有覺得這樣有多么不好,但就是懶得去做。
前些天孩子在朋友面前和我嚷著要吃蝦,我說周末再去吃。
朋友說我:“從不帶孩子出去吃飯,你這媽做的太不合格了。”我笑了笑沒有回應。朋友的一日三餐都會出現在朋友圈,或者發到聊天群里。剛開始大家還會點贊留言。其實我每周都會帶孩子出去吃飯,到游樂場游玩。或者一家人出門旅游。只是沒有發朋友圈,那么我吃過的飯,看過的景就等于零了。還讓朋友同情我,更同情被我養育的孩子。
這樣的同情讓我有幾分厭惡。朋友的美食并不曾與人分享,美景也沒有約我共享,卻來同情我沒有嘗過美食,沒有欣賞過美景。
很多時候,我們分享的成功并不被大家看好,只是嘴上一些寒暄的語句。但是遇到的禍事卻倍受關注。
前幾天出門辦事,由于走的急,沒有帶駕駛證。開車時又被人追尾。我的車只是蹭掉了漆,對方車輛卻很嚴重。對方車上是幾個身材魁梧的本地人,有些仗勢欺人的架勢。而我又是無證駕駛,本就心虛,只能照價賠償。等我回到單位,這件事已經是世人皆知了。同事們一一來詢問事情的經過,并表示了對我的同情。讓我的難過又增加了幾分。我需要幫助的時候沒有人愿意被麻煩,我難過的時候卻跑來可憐我。這哪里是同情,就是看到別人比自己過的慘,終于在內心找到了平衡。
條件好的女子就不能嫁出去嗎?那是因為沒有優秀的男子。一個人失意時,最大的鼓勵是,相信你能遇到更好的。真正的同情不是用居高臨下的態度去可憐他人。這樣的同情并不能幫助別人,更不會讓人感到溫暖。而是對人更大的傷害。
同情是最不值錢的,我們不需要。我們要的是伸出援手的幫助,也可以是語言的鼓勵以及陪伴。很多同情更像是在傷口上撒鹽,無法使它愈合,卻給傷者增加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