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日記數學日記個字以下篇一
我知道母親用是激將法,目是激怒我好勝心,讓我把這題做完。為了讓母親認為她激將法成功了,我就硬著頭皮做了下去,可是怎么想也理不出頭緒來。但是我并沒灰心,繼續做了下去,我做了出來。
根據圖可以發現,兩個紅三角形占了矩形一半,一個黃三角形和一個綠三角形又占矩形一半,而綠色三角形面積占矩形面積15%那么黃色三角形占矩形面積50%-15%=35%,我們拿量除以率就是21÷35%=60(平方厘米)。
原來這么簡單,多虧了母親激將法啊!
數學日記數學日記個字以下篇二
“100,200,300,400,500,哈哈,發財啦,發財啦,我今年得到了525元的壓歲錢提成呢!加上去年的足足有20__元呢!”我高興地說。
這些錢做什么投資好呢?買股票?風險太大!放在家里攢著?不行,錢也不能下崽啊!存在爸爸那?不行,不行!去年他幫我存了1000元錢,結果后來變成了買電視的入股錢,還威脅我說什么不投資就不讓看電視,沒辦法錢在他手里,我這個“小電視迷”只好乖乖地投了資。今年說啥也不能再存到他那里了。
正當我發愁的時候,媽媽出了一個好主意。她每個月拿出1000元錢,爸爸每個月拿出400元錢,我每個月只拿100元錢(總計1500元)零存整取一年,得到的利息我們兩個對半分。這真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啊,我只賺不賠。
我不敢相信地問媽媽:你說的是真的嗎?你說得是真的真的嗎?媽媽笑著點點頭。我生怕媽媽反悔,趕緊從盒子里拿出了100元錢交到了媽媽的手里。
呀!才11.12元啊!還沒有上面的零頭多呢!那么我到底能白得多少錢呢?我拿起筆認真地算了起來:166.73÷2—11.12=72.24元。哈哈,多得了70多元錢,我真是太高興啦!這筆買賣賺啦!
數學日記數學日記個字以下篇三
據了解,12歲左右是兒童體格發育速度最快的時期,如何科學飲食,搭配好一日三餐,對我們每個學生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在我們小學生的飲食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偏食、挑食,這樣會造成很多孩子營養不良。我的飲食也不是很均衡,因此去年我長胖了許多,一度還因為有點胖而擔心呢。
我原來的午餐是這樣的:
名稱 蛋白質含量(克) 脂肪含量(克) 碳水化合物含量(克)
米飯(50克) 3.35 0.35 38.95
炒青菜(100克) 2.6 0.4 2.0
紅燒魚(100克) 17.6 0.2
麻婆豆腐(100克) 44.8 0.8 12.7
合計 68.35 23.35 53.85
從標準看,我原來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太高了,竟然超出標準的:68.35–30=38.35(克),脂肪含量很合適,碳水化合物卻達不到標準含量,而其他維生素、礦物質和水的攝入量就更少了,不利于我的成長發育。
學過了數學書中的營養配餐這一課,我要增強健康意識,重新給自己配一配餐,合理搭配自己的飲食,改正挑食的壞習慣,多吃水果和蔬菜,增加維生素的攝入量,同時改掉不愛喝水的不良習慣,還要多喝牛奶,增加蛋白質和鈣質的吸收,才能長高個兒。
通過學習營養配餐課程,我發現學數學不僅可以解決生活中的算帳、打折等與數字有關的問題,還可以應用在自己的營養配餐上,看似簡單的一日三餐,通過科學搭配,就能保證我們健康成長,數學可真奧妙!
數學日記數學日記個字以下篇四
這次考欠好完滿是我的錯,粗心輕率的進修立場一向在我心中彷徨.固然這次沒有考好,可是我立誓我下次無論有多災的試卷我也會把題目揪出來加以完美,信托我吧,先生!
數學日記數學日記個字以下篇五
每當我走進校園,眼前就會出現十分醒目一個牌子,上面寫著一句話,那就是“在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是啊!在生活中我們總也離不開數學,如果不學習數學,就會鬧出許許多多笑話。
“一元。”
“那兩張二元等于多少?”
“當然是四元嘍!”
最后,我終于在爸爸解釋中明白了自己不認真。從此我再也沒犯過同樣錯誤。
這個笑話,我都不會忘記,它給我一個教訓,永遠印在我腦海里。
同學們,一定要認真學數學,數學可不是那么簡單家伙。學后一定要記著:在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
數學日記數學日記個字以下篇六
數學是什么?數學是生活的眼睛;數學是智慧的結晶;數學是文字的藝術。從數學中可以學到知識,也可以得到快樂。真的,我沒騙你們。請看我的日記,我沒有說謊。
今天下午剛剛上完英語網課,我感覺沒什么事。看到平板,我兩眼發綠光。好想玩電腦游戲。媽媽的火眼金睛一眼就看穿了我的心思。摸著我的頭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剛剛下課,不要一天到晚都對著電腦屏幕,你的眼睛也需要休息一下。要不我們一起來玩撲克牌游戲24點怎么樣?“好啊好啊”我高興滴一蹦三尺高,連聲回答,好久都沒有玩這個游戲了。
游戲規則就是隨便抽出四張撲克牌,根據上面的數字用四則運算任意一種方式,在每個數字只能用一次的情況下計算結果等于24。
方法1:(10+4-6)x3=24
方法2:(10-4)x3-6=24
哈哈,媽媽在旁邊連忙夸我不錯呀,反應還蠻快的呢!我們又接著玩了好幾局,有時候媽媽明明知道答案,可是想考考我,故意裝作不知道的樣子,只要是我想出來了就不停的夸我。
最后媽媽還傳授了我一些秘訣,這些秘密我不告訴你們喲[呲牙]
玩“24”點游戲不僅可以讓眼睛遠離電子屏幕,還可以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和記憶力,你們也可以試著玩一下哦!
快樂七班的小伙伴們,歡迎你們和我一起切磋“24”點的游戲。讓我們在游戲中樂學,樂玩,樂成長。
數學日記數學日記個字以下篇七
一回到家,我就靜靜地坐在書桌前思考這個問題。一次性筷子的形狀是一個不規則的立體圖形,怎樣才能測算出它的體積呢?我思來想去,一會兒抓耳撓腮,一會兒搖搖頭……,終于,有了一點眉目。我可以將一次性筷子放入裝滿水的容器中,這樣容器中的`水就會溢出來,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體積嗎?可是筷子比水輕,會浮在水面上,又該怎么辦呢?可不可以用石頭或膠布之類的東西將筷子固定住呢?我想應該是可以的,但這些辦法測定起來又都太麻煩了,要是有更簡便的方法該多好啊!經過冥思苦想,我終于自豪的笑了。
6月10日
今天中午,我去餐館買了一份盒飯,并特意要了幾雙一次性筷子準備做實驗。
一回到家,想到可以做實驗了,心情真有點激動,但又夾雜著幾絲恐慌,我可不想讓第一個方案剛一出爐就遭到淘汰。為了驗證實驗方案是否正確,我專門測量了筷子的長度(20厘米)、厚度(0.35厘米)和兩端的寬度(分別為1.6厘米、0.8厘米)。由于一次性筷子近似于梯形體,我便利用梯形體的體積計算公式來計算筷子的體積,由計算結果可知,一次性筷子體積大約為8.4立方厘米。如果實驗測得的結果和我所計算的結果近似的話,那么就說明我的實驗是成功的,否則,我就得另想辦法。剛準備動手實驗,一看實驗用具還不夠,所以只好等到明天了。
6月11日
盼望的時刻總算到了,一放學,一路小跑地回到家里,放下書包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爸爸從單位借來的燒杯。接滿水后,小心翼翼地將燒杯放在盆子里,確保燒杯中的水不漏撒。接著,我用小刀在筷子上刻了一道痕跡,把筷子分成了兩部分,這一道痕跡就是筷子兩部分的分界線,我準備分兩次來測量筷子的體積。
實驗開始了,我緊張極了,心嘣嘣地跳,我拿筷子的手也不時發抖了,但我盡量克制住這種激動的情緒。我將筷子緩緩插入燒杯里,盡量不讓筷子晃動,否則溢出來的水就太多了,測定結果就會不準確。當第一次將筷子的一部分插入燒杯中后,看到燒杯中的一些水溢到了盆里。燒杯再裝滿水后,又將筷子的另一部分插入其中。最后,我將兩次溢到盆里的水倒入另一有刻度的燒杯中,這樣就得到了筷子的體積。
數學日記數學日記個字以下篇八
何慈恩
我們學習了許多關于圖形及一些空間問題,而這個空間又是指什么。在字典中,空間的解釋相信很多小學生都不明白,其實我也不明白。問家長,家長就會用手比比劃劃在天空中,說這就是空間。我們都知道空間在什么地方,可別人一問起來,就措手不及。而我在這暑期中,稍微歸納了空間的問題,大家也來看看吧!
空間的范圍很廣,因此要從頭說起。我們就從身邊看起。有些人寫作文,都常用這句話來描述“方位”的:這個房間的空間很大,正適合。而這個作者正因為不想說得太復雜,不僅讀者不明,自己也不明。因此空間一詞可包括許多事物。一個房間,大家覺得它大,會說是空間很大,因此空間可以被說成是被幾個面圍成,里面的所容納物體體積的地方叫空間。那么說,空間也有一種是體積的簡明意義。如木箱子里面是由6個面圍成的,而這里面的“空氣”位置就可叫空間。而玻璃瓶所包圍的地方也可叫空間,他的里面可求體積,也可求空氣存放量。
我們身邊的一些小事物就講到這里,當然你也可以繼續舉例,在此我就不再舉身邊的例子了,我要講遠處的事物了。那我們看向更遠的,如蔚藍的天空。
實際上天空根本沒有邊際的。我們再說更遠的――宇宙。宇宙就更不用說有邊際了,但他也是一個真正世界上最大的空間。他的空間中,有許多星系,但這一點并沒有阻礙他被人稱作為空間的說法呀!
因此,我總結出了空間分兩大類:
1、是有邊際的空間(體積);
2、是無邊際的空間。而這兩大類的空間并不在于空間中的物體,而在于物體空間的本身。
數學日記數學日記個字以下篇九
星期日,媽媽帶著我去逛商場,因為正值圣誕期間,所以許多商家都在進行打折扣銷售,店面外邊掛著許許多多花花綠綠的牌子,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正當我看得起勁時,媽媽拉著我走進了一家紅蜻蜓皮鞋專賣店,我一看,新款棉靴6折起。啊哈,我們不是前不久剛好學過打折扣銷售的有關知識點嗎?現在正好派上用處了。我把媽媽看中的那雙棉靴原價記下來,又看看現價,原價是460元,現價是276,276÷460×100%=0.6×100%=60%。
不錯,確實是六折。我連忙向媽媽解釋了一遍,媽媽聽了我的解釋,點頭稱贊道:“不錯,現在學會學以致用了。”說著,又拉著我走進了奧康皮鞋專賣店,這家店同樣也在打折扣銷售,只是打折的幅度大了些,有打5.8折的,有6.8折的,還有7.8折的,我看見了一雙正在打5.8折銷售的冬靴,想要媽媽為自己買一雙,便又算了起來。這雙鞋原價為580元,580×58%=580×0.58=336.4≈336元,580-336=244元。哇,降低了將近一半。
真是太劃算了。在我的勸說下,媽媽只好買了一雙。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一家美特斯邦威的專賣店,媽媽準備給我買兩件羽絨服,商場的優惠活動如下:一件打8折出售,兩件打6折出售。
我思索著,實在想不出到底先一件一件買合算還是買兩件合算,只好再算了起來。一件羽絨服的原價為360元,另一件羽絨服的原價是420元。如果先買其中一件,那么360×80%=288元,420×80%=336元,288+336=624元。如果兩件一起買,那么:(360+420)×60%=780×0.6=608元,608元624元。兩件一起買合算一點兒,這么一算,豁然開朗,原來購物中藏著這么多的數學奧秘。要是沒有一定的數學知識還真有可能被忽悠了,只有具備很快的口算本領,才能在現場買到既喜歡又便宜的物品呢。雖然只節省了十幾元錢,但我已經用自己學過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能夠學以致用,就足夠了。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就會有收獲。只要我們留心觀察,數學充滿了奧秘,它可以點燃智慧之光。因此,我們要學好數學這門學科,去探索數學,數學的大門永遠為你開啟,等待你發現更多的規律與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