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福州西湖導游詞西湖導游詞篇一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們現在來到西湖公園,它位于市區西北部,是福州迄今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園林,至今有1700多年的歷史。據史載,晉太康三年(282年),郡守嚴高筑子城時鑿西湖,引西北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農田,因其地在晉代城垣之西,故稱西湖。五代時,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將西湖與南湖相接。后其子延鈞稱帝,在湖濱辟地建水晶宮(在今水關閘附近),造亭、臺、樓、榭,在王府與西湖之間又挖設一條復道,便于偕后宮游西湖。西湖成了閩國王朝的御花園。此后漸成游覽區。宋淳熙四年(1177年),福州知州兼福建撫使趙汝愚在湖上建澄瀾閣,并品題西湖八景:仙橋柳色、大夢松聲、古堞斜陽、水晶初月、荷亭唱晚、西禪曉鐘、湖心春雨、澄瀾曙鶯。民國三年(1920xx年)福建巡按使許世英辟西湖為公園,當時面積僅3.62公頃。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多次撥款修繕、擴建,特別是20xx年,清淤挖泥,建截污管道,重建、擴建舊景點,經修復后的西湖,真正是“山復整妝,湖復易容”,神采頓開。西湖現在總面積約45公頃,水面面積約30公頃。它通過柳堤橋、步云橋、玉帶橋、飛虹橋,把西湖中的開化嶼、謝坪嶼與窯角嶼連成一個完整的游覽景區。整治后的西湖景色愈見秀麗,遐邇聞名。修復及新增的景點有仙橋柳色、紫薇廳、開化寺、宛在堂、更衣亭、詩廊、水榭亭廊、鑒湖亭、湖天競渡、湖心春雨、金鱗小苑、古堞斜陽、芳沁園、荷亭、桂齋、浚湖紀念碑、盆景園等。
各位游客,大家現在進入大門看到的就是仙橋柳色(柳堤):原堤建于1930年,寬8米,長139米,中段為橋,即仙橋。1985年拓寬堤面為18米,堤邊有石欄桿,并種植垂柳、碧桃及花灌木。春來佳日,柳絲泛綠,桃花似火,遠望如湖中錦帶。1994年改仙橋為拱橋,寬lo米,長36米。
現在我們來到紫薇廳。紫薇廳在開化嶼南,始建于1920xx年,以四周廣植紫薇而得名。1952年重修,磚木結構,現為公園服務部。
各位游客,大家現在到的是位于開化嶼(又名小孤山)中央的開化寺。此寺建于北宋景祜四年(1037年),為公園最古老的建筑物。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知府汪文盛捐資重建。現有建筑為清康熙四十四年(1720xx年)總督金世榮重建。中為正殿,后為禪堂,兩翼系鐘鼓樓,左為客寮,右為方丈室。寺內昔有“十八娘”荔枝,頗負盛名。宋蔡襄《荔枝譜》云:“俚傳閩王王氏有女第十八,好啖此品,因此得名。”今寺前尚有一株古荔。寺在紅花綠柳、碧波如鏡的湖心嶼中。1986年整修后與盆景區相連,渾然一體。庭院內種植珍稀花木、花卉盆景、根雕等。
大家現在到的是宛在堂,位于開化嶼東,系閩中詩人紀念堂,為明正德年間(1506~1520xx年)詩人傅汝舟營建,招詩友高濲等同來隱居。宛在堂木構三楹,以詩名“孤山宛在水中央”為堂名。一時詩人云集,傳為佳話。清康熙四十一年(1720xx年)改建為湖心亭。乾隆十三年(1748年),黃任倡議復建,在堂中設立詩龕,作為福州詩壇同仁吟詩聚會之地。后來堂為洪水沖毀。道光四年(1820xx年)重建。道光七年(1820xx年),林則徐丁父憂歸家,重浚西湖,借宛在堂為辦公場所。1920xx年,西湖辟為公園后,宛在堂修葺一新。此后,春秋皆有雅集,名人墨客薈萃吟詠。
大家現在到的是更衣亭,位于開化嶼東南,始建于五代,相傳閩王王延鈞每與王后金風及宮娥乘船游湖時,便在此更衣休息。
荷亭晚唱:為舊八景之一。在湖西岸大夢山麓。古時大夢山,一面銜山,三面環水,跨湖有一條長堤,自南迤北,接梅亭鋪,直抵萬安橋(洪山橋附近),系北上通京驛道。堤的東西兩側盛植荷花,荷亭建在堤的突出地帶。亭三面臨湖,視野廣闊,池畔環植碧桃垂柳,夏夜涼風習習,荷香陣陣,古時為品茗賞荷聽曲之所。古時,亭北有皇華亭,亭東有迎恩亭,為接待皇使節的館舍。道光十年(1830年)林則徐重修荷亭,將亭北的皇華亭改建為李綱祠堂。現存的四方形荷亭,為清代建筑物。
大家現在到的是桂齋,位于荷亭西北側,占地20xx平方米,背靠“大夢松聲”,緊鄰“荷亭晚唱”,北與“湖心春雨”相望,東可望及“仙橋柳色”。林則徐建李綱祠堂時,在祠堂架三椽,植桂兩株,取李綱晚年在福州住所的名稱,日“桂齋”。光緒三十一年(1920xx年)改稱“林文忠公讀書處”,后又在齋旁建室一間和禁煙亭一座,篆書石刻“林則徐讀書處”嵌于墻上。1985年,為紀念林則徐誕辰200周年,重建桂齋,移讀書處于齋后。
開化嶼是西湖的核心游覽區。開化嶼往北,過玉帶橋是窯角嶼,有省博物館、美術展覽館、西湖影劇院等建筑。開化嶼往西過飛虹橋,到謝坪嶼。謝坪嶼是兒童娛樂園,有各種兒童游樂設施,往西南過步云橋,可去動物園。
各位游客,我們的西湖之旅就到這里,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歡迎大家下次帶上親朋好友再到西湖觀光游覽,再見!
福州西湖導游詞西湖導游詞篇二
大家好!我是這次帶領大家游覽的導游。我姓陳,大家可以叫我陳導。朋友們都聽說過福州西湖吧,她可是福州的一顆明珠,十分有名,相信不少朋友也是慕名而來的吧?!既然這樣,希望大家在游覽的過程中不亂扔垃圾,保護好西湖的環境。好了,話不多說,我們出發吧!
旅客朋友們,前面就是西湖公園了。福州西湖公園至今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福州迄今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園林。據歷史記載,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嚴高筑城時鑿西湖,引西北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農田,當時由于地在晉代城垣之西,故稱西湖。后又經過歷代擴建,才有今日的規模。1920xx年被開辟為西湖公園,人稱“福建園林明珠”,名列全國36個西湖前茅。現西湖公園占地面積為42.51公頃,其中陸地面積12.21公頃,水面面積30.3公頃。大家請看正門上方有”西湖公園”四個大字。哪位朋友知道這是誰的作品呢?對了,這就是福建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陳奮武先生的作品,這四個字遒勁有力,俊美典雅,如同福州西湖公園,雖然沒有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也看不到競相啼鳴的柳浪聞鶯,但福州西湖公園以她旖旎的自然風光,盡顯其恬靜而秀麗。現在就請大家和我一起進大門去領略西湖迷人的風光吧!
現在我們來到了西湖公園的中心,大家請看,前面就是猴山噴泉了。朋友們一定會發現山上調皮可愛的猴子吧?!這些猴子雖然有的低著頭,像在聆聽我們的交談,有的蹲在水邊像在喝水;有的穿梭騰躍于洞中,像在嬉戲……造型各異,千姿百態。大家看看,這些可愛的猴子有什么地方與眾不同呢?對了,它們都是用石頭雕刻而成的“石猴”,但經過能工巧匠的制作,似乎自然天成了!
西湖的著名景點很多,剩下的自由活動時間大家可以繼續游覽,也可以泛舟湖上,湖心春雨也是古西湖八景之一,每當春雨如織,或泛舟游湖,或在湖心小亭賞雨,同樣別有情趣。總之,西湖的特點就是集福州古典園林造園風格,利用自然山水形勝,并以鄉土樹種配置為主,講究詩情畫意,“小中見大”。大家可以一邊欣賞美景,一邊細細體會。最后感謝各位對我工作的大力配合,很榮幸能為你們服務,謝謝!
福州西湖導游詞西湖導游詞篇三
大家好,中國有句古話說的好:相逢便是緣分。我,是本次的導游員,我姓吳,大家可以叫我小吳或者吳導。今天我們游覽的是歷史文化名城福州,福州福州,自然是有福之州,大家這次游覽福州定然可以沾染上福州的福氣。現在,在我左手邊的這位司機是陳師傅,陳師傅可是有著二十多年的安全駕駛車齡,所以安全方面大家盡管放心。當然,在旅途中,如果有什么問題可以向我提出,我將給予大家力所能及的.幫助。很榮幸今天能給大家介紹福州,我祝大家玩得開心,吃得放心,睡得舒心。
現在在車上先給大家介紹下福州,福州,是福建省的省會城市,福州依山傍海,氣候宜人,綠樹長青,因“州北有福山”,所以故稱福州。福州,有著2200多年的歷史,五代時擴建城池,將風景秀麗的烏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內,從而使福州成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獨特城市。北宋時,福州太守張伯玉號召百姓普遍種植榕樹后,滿城綠蔭蔽日,暑不張蓋,故有榕城的美稱。所以,榕樹成為了市樹。福州居民以漢族為主,還有畬、滿、苗、回等二十多個少數民族。而且,福州位于閩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作為沿海的省會城市,福州也是祖國大陸離中國臺灣最近的省會城市。是中國著名的僑鄉和臺胞祖籍地,更是海峽兩岸對臺交流合作平臺。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福州,又有著怎樣的旅游品牌呢?其實,福州有著曇石山文化、三坊七巷、馬尾船政、壽山石這四大文化旅游品牌。別看福州遠離中原,歷史上卻也曾五次被建為帝王之都。第一次自然是在漢高祖時期,無諸在這里建立了閩越王國,到了五代十國又成立了閩國的首都,還有的,在這里就不一一多說了。
福州,作為優秀的旅游城市,它擁有著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如果你喜歡登山,可以去鼓山,旗山、青云山,幾乎周邊的每一座山嶺都是不錯的游玩景點;如果你喜歡玩水呢,不但可以游西湖、左海,賞閩江兩岸風光,還可以到平潭、長樂去趕海觀潮;當然,如果你喜歡看古跡的話,福州有著2200多年的歷史,古建筑,古寺廟,名人故居眾多,只要你有時間,一定會讓你大飽眼福的。
既然咱們講過了市樹,自然得講講那市花。大家知道市花是什么嗎?是茉莉花,夏天,是茉莉花盛開的季節,很多的司機師傅都喜歡買一串掛在車內,既凈化了環境又裝飾了車廂,這就叫一舉兩得。或許大家都不知道,茉莉花最早是來自波斯的,也就是現在的印度、阿拉伯一帶。不過,它可是從西漢傳入中國時就在福州落戶了,所以才有著20__多年的栽培歷史,福州,不僅僅是最早引進茉莉花的地方,還是茉莉花茶的發源地呢。茉莉花是舶來品,是福州海洋文化的見證。由此可見,福州早在漢朝時就有著海外貿易往來,而且,從古至今,福州都是中國重要的國際商貿城市。
古人說過:“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我覺得,城不在大,有水則靈。福州,是中國內河密度最大的城市,至今還擁有著內河42條。據初步的規劃,福州將會把它們分為風景觀賞河道、通航河道和排水河道,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大家就可以坐在船上觀賞福州的市容了。
福州西湖導游詞西湖導游詞篇四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們現在來到西湖公園,它位于市區西北部,是福州迄今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園林,至今有1700多年的歷史。據史載,晉太康三年(282年),郡守嚴高筑子城時鑿西湖,引西北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農田,因其地在晉代城垣之西,故稱西湖。五代時,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將西湖與南湖相接。后其子延鈞稱帝,在湖濱辟地建水晶宮(在今水關閘附近),造亭、臺、樓、榭,在王府與西湖之間又挖設一條復道,便于偕后宮游西湖。西湖成了閩國王朝的御花園。此后漸成游覽區。宋淳熙四年(1177年),福州知州兼福建撫使趙汝愚在湖上建澄瀾閣,并品題西湖八景:仙橋柳色、大夢松聲、古堞斜陽、水晶初月、荷亭唱晚、西禪曉鐘、湖心春雨、澄瀾曙鶯。民國三年(1920__年)福建巡按使許世英辟西湖為公園,當時面積僅3.62公頃。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多次撥款修繕、擴建,特別是20__年,清淤挖泥,建截污管道,重建、擴建舊景點,經修復后的西湖,真正是“山復整妝,湖復易容”,神采頓開。西湖現在總面積約45公頃,水面面積約30公頃。它通過柳堤橋、步云橋、玉帶橋、飛虹橋,把西湖中的開化嶼、謝坪嶼與窯角嶼連成一個完整的游覽景區。整治后的西湖景色愈見秀麗,遐邇聞名。修復及新增的景點有仙橋柳色、紫薇廳、開化寺、宛在堂、更衣亭、詩廊、水榭亭廊、鑒湖亭、湖天競渡、湖心春雨、金鱗小苑、古堞斜陽、芳沁園、荷亭、桂齋、浚湖紀念碑、盆景園等。
各位游客,大家現在進入大門看到的就是仙橋柳色(柳堤):原堤建于1930年,寬8米,長139米,中段為橋,即仙橋。1985年拓寬堤面為18米,堤邊有石欄桿,并種植垂柳、碧桃及花灌木。春來佳日,柳絲泛綠,桃花似火,遠望如湖中錦帶。1994年改仙橋為拱橋,寬lo米,長36米。
現在我們來到紫薇廳。紫薇廳在開化嶼南,始建于1920__年,以四周廣植紫薇而得名。1952年重修,磚木結構,現為公園服務部。
各位游客,大家現在到的是位于開化嶼(又名小孤山)中央的開化寺。此寺建于北宋景祜四年(1037年),為公園最古老的建筑物。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知府汪文盛捐資重建。現有建筑為清康熙四十四年(1720__年)總督金世榮重建。中為正殿,后為禪堂,兩翼系鐘鼓樓,左為客寮,右為方丈室。寺內昔有“十八娘”荔枝,頗負盛名。宋蔡襄《荔枝譜》云:“俚傳閩王王氏有女第十八,好啖此品,因此得名。”今寺前尚有一株古荔。寺在紅花綠柳、碧波如鏡的湖心嶼中。1986年整修后與盆景區相連,渾然一體。庭院內種植珍稀花木、花卉盆景、根雕等。
大家現在到的是宛在堂,位于開化嶼東,系閩中詩人紀念堂,為明正德年間(1506~1520__年)詩人傅汝舟營建,招詩友高?等同來隱居。宛在堂木構三楹,以詩名“孤山宛在水中央”為堂名。一時詩人云集,傳為佳話。清康熙四十一年(1720__年)改建為湖心亭。乾隆十三年(1748年),黃任倡議復建,在堂中設立詩龕,作為福州詩壇同仁吟詩聚會之地。后來堂為洪水沖毀。道光四年(1820__年)重建。道光七年(1820__年),林則徐丁父憂歸家,重浚西湖,借宛在堂為辦公場所。1920__年,西湖辟為公園后,宛在堂修葺一新。此后,春秋皆有雅集,名人墨客薈萃吟詠。
大家現在到的是更衣亭,位于開化嶼東南,始建于五代,相傳閩王王延鈞每與王后金風及宮娥乘船游湖時,便在此更衣休息。
荷亭晚唱:為舊八景之一。在湖西岸大夢山麓。古時大夢山,一面銜山,三面環水,跨湖有一條長堤,自南迤北,接梅亭鋪,直抵萬安橋(洪山橋附近),系北上通京驛道。堤的東西兩側盛植荷花,荷亭建在堤的突出地帶。亭三面臨湖,視野廣闊,池畔環植碧桃垂柳,夏夜涼風習習,荷香陣陣,古時為品茗賞荷聽曲之所。古時,亭北有皇華亭,亭東有迎恩亭,為接待皇使節的館舍。道光十年(1830年)林則徐重修荷亭,將亭北的皇華亭改建為李綱祠堂。現存的四方形荷亭,為清代建筑物。
大家現在到的是桂齋,位于荷亭西北側,占地20__平方米,背靠“大夢松聲”,緊鄰“荷亭晚唱”,北與“湖心春雨”相望,東可望及“仙橋柳色”。林則徐建李綱祠堂時,在祠堂架三椽,植桂兩株,取李綱晚年在福州住所的名稱,日“桂齋”。光緒三十一年(1920__年)改稱“林文忠公讀書處”,后又在齋旁建室一間和禁煙亭一座,篆書石刻“林則徐讀書處”嵌于墻上。1985年,為紀念林則徐誕辰200周年,重建桂齋,移讀書處于齋后。
開化嶼是西湖的核心游覽區。開化嶼往北,過玉帶橋是窯角嶼,有省博物館、美術展覽館、西湖影劇院等建筑。開化嶼往西過飛虹橋,到謝坪嶼。謝坪嶼是兒童娛樂園,有各種兒童游樂設施,往西南過步云橋,可去動物園。
各位游客,我們的西湖之旅就到這里,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歡迎大家下次帶上親朋好友再到西湖觀光游覽,再見!
福州西湖導游詞西湖導游詞篇五
大家好!我是這次帶領大家游覽的導游。我姓陳,大家可以叫我陳導。朋友們都聽說過福州西湖吧,她可是福州的一顆明珠,十分有名,相信不少朋友也是慕名而來的吧?!既然這樣,希望大家在游覽的過程中不亂扔垃圾,保護好西湖的環境。好了,話不多說,我們出發吧!
旅客朋友們,前面就是西湖公園了。福州西湖公園至今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福州迄今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園林。據歷史記載,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嚴高筑城時鑿西湖,引西北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農田,當時由于地在晉代城垣之西,故稱西湖。后又經過歷代擴建,才有今日的規模。192019年被開辟為西湖公園,人稱“福建園林明珠”,名列全國36個西湖前茅。現西湖公園占地面積為42.51公頃,其中陸地面積12.21公頃,水面面積30.3公頃。大家請看正門上方有”西湖公園”四個大字。哪位朋友知道這是誰的作品呢?對了,這就是福建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陳奮武先生的作品,這四個字遒勁有力,俊美典雅,如同福州西湖公園,雖然沒有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也看不到競相啼鳴的柳浪聞鶯,但福州西湖公園以她旖旎的自然風光,盡顯其恬靜而秀麗。現在就請大家和我一起進大門去領略西湖迷人的風光吧!
現在我們來到了西湖公園的中心,大家請看,前面就是猴山噴泉了。朋友們一定會發現山上調皮可愛的猴子吧?!這些猴子雖然有的低著頭,像在聆聽我們的交談,有的蹲在水邊像在喝水;有的穿梭騰躍于洞中,像在嬉戲……造型各異,千姿百態。大家看看,這些可愛的猴子有什么地方與眾不同呢?對了,它們都是用石頭雕刻而成的“石猴”,但經過能工巧匠的制作,似乎自然天成了!
西湖的著名景點很多,剩下的自由活動時間大家可以繼續游覽,也可以泛舟湖上,湖心春雨也是古西湖八景之一,每當春雨如織,或泛舟游湖,或在湖心小亭賞雨,同樣別有情趣。總之,西湖的特點就是集福州古典園林造園風格,利用自然山水形勝,并以鄉土樹種配置為主,講究詩情畫意,“小中見大”。大家可以一邊欣賞美景,一邊細細體會。最后感謝各位對我工作的大力配合,很榮幸能為你們服務,謝謝!
福州西湖導游詞西湖導游詞篇六
我國福建省“福州”是我國福建省的省會。其中,福州的西湖公園是最美的。
福州的西湖公園在市區中心區域,西湖公園一片風景優美,湖水波光粼粼,清澈見底,美麗極了!
春天,西湖公園生機勃勃。走入大門,兩排柳樹的枝條在輕風的吹拂下迎風搖擺,如同一群美麗的姑娘在翩翩起舞。走在橋上,俯視湖中,湖上泛起層層漣漪,微波蕩漾,給人一種輕松的美感。旁邊的花樹和花叢中都盛開了七彩的鮮花。綠葉襯托著紅花,旁邊小草茵茵,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夏天,西湖公園特別熱情大方。雖然柳樹不像春天那么春意盎然,但卻也十分美麗。在那湖中,荷花爭先恐后地開放,荷葉虛虛掩掩地遮擋著。真美麗!
秋天,西湖公園又分外柔和、涼爽。那些種植在道旁五顏六色菊花,擺成各種美麗造型。傍晚,夕陽將余暉撒滿湖面,湖上的落葉接受了陽光的洗禮,開始放出光來,像給西湖鋪上了一層金。美麗的菊花,清涼的湖水,像舒展開了的一幅美麗畫卷。
冬天,西湖公園十分寒冷,雖然不像春天一樣春意盎然,不像夏天一樣夏意正濃,也不像秋天一樣秋高氣爽,但是冬天的西湖公園也十分美麗。門前的大柳樹上的雪花飄飄搖搖,雪花飛舞,真美麗!
福州的西湖公園一年四季美不勝收,真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