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青春抒情勵志散文篇一
沒有誰告訴過我哭與笑曾經的承諾,也沒有誰告訴過我成功與失敗將來的交錯,探索是一首永恒的歌,我把青春寫進了無悔的選擇。
是誰把歲月的歌瑤唱響在路上,是誰把燃燒的夢想綻放在涂滿色彩的天空,是誰把青春的旋律當作奮進的號子,是誰用真誠填寫這份無悔的選擇。青春的風吹過青春的城,青春的云飄在青春的天空青春在呼喚青春的生命,青春的人兒裝滿青春的情。
當我們都興致勃勃的踏上青春這條路時,我們已不再后退,因為這條路上只有奮進的歌曲。這里濃郁的書香散發生活的智慧;優美的語言書寫真愛的心語;誠摯的感動陪伴理想的征程;流逝的歲月鐫刻生命的價值;奮進的號角鼓舞成功的信念;遠大的志向創造人生的輝煌。體味世界中平凡的美力,感受生活中真摯的友情,信心百倍的生活下去,成就一個燦爛青春,造就一個輝煌的人生。
生前何必久睡,死后定將長眠!青春這個播種的季節里,不要荒度了時光只留下一副沒有靈魂的皮囊,被賦予青春的元素很多,但卻沒有惰性氣體的“惰”,這里永遠屬于激情與夢想的故居。何況“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有藍天的呼喚,就不能讓奮進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有夢想的澆灌就不能讓希望的種子在干涸中死亡;有理想的牽引,就不能讓前進的'腳步在挫折前徘徊;有指南針的導航,就不能讓風中的船舶在迷霧中迷失方向。青春,我們應斗志昂揚,永不妥協。
青春的偉大在于一點一滴收集凝聚青春之塔的沙子。青春不能沒有一種品質︰滴水穿石,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萬丈高樓平地起。就像沖跌高山的雨滴,吞噬猛虎的螞蟻。就如照亮大地的星辰,建金字塔的奴隸。我們要一磚一瓦建造自己的城堡,我們要堅韌不拔,勇往直前,放眼未來,迎接挑戰。我深信∶堅持不懈終成功。
青春的我們,雖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擴展它的寬度;無法改變天生的容貌,但可以時時選擇微笑;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可以好好掌握自己;不能全然預知明天,但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順利,但可以做到事事盡心。感謝我們曾經得到的,珍惜我們正擁有的,用感恩的心,用珍惜的情,溫暖周遭的人,照亮強行的路。
用我們如此青春的年齡,創造一個燦爛的無悔的青春!
青春抒情勵志散文篇二
常常走在縣城僅有幾條老舊的小巷子里,有種情不自禁的激動。那些保持原貌到如今,依然是小時候看見的樣子。這些又窄又彎的小巷子,曾給了我多少回味,幾多心酸。
每在午后,人們三三二二到公園游玩,都走在那些寬闊的街上,邊聊邊自由自在的走著。我卻獨愛一人慢慢拐進人們不愛走進的小巷里,除了有人趕時間走進小巷外,一般人們不會打擾這兒的清靜。
時間過的真快,前幾年還能找到早年夯實的泥土院墻,現在卻沒了。那墻上還留有當年也許是我們,也許是和我們一樣的賣柴人,經過時柴枝劃過一道道的痕跡。眼前沒有了那厚厚的院墻,但彎道仍舊,給我一點記憶中畫面影子還是墻里。
少時,大集體沒有什么經濟來源。上學也好,想吃點什么也罷,都是件很難的事兒,更別說想看看連環畫了。所以哥常說,你想到城里買娃娃書,最好和我去山上背柴。等積攢到足夠多了,我們就到城里賣了,什么都有了。記得我還在上小學,一天從山上到家只能背三十二斤。我們兄弟二個假期的主要任務只有二件事,一是背回家中需用的柴草,二是背回到縣城能賣的柴枝。當時我們把粗大的柴枝叫棒棒柴,到城里賣價是八分錢一斤。干細的樹枝我們叫丫丫柴,能賣到每斤一毛二分錢。但我們不能全撿統一的丫丫柴,雖然價錢要高的多。因為到城里賣時,要的人不一定就要這種能很快點燃的細柴枝,棒棒柴燃燒的更久,也許要的人更多,更好賣呢。
家鄉房后的山很長很高,那些年農家做飯、烤火、煮豬食等等,一切用火都用的是山上的柴草。由于年年砍,年年挪柴。把附近山上的柴草都砍光了。要找到枯干的柴枝,只有到越來越遠的山上去找了。這是農家最快的變賣成現金的渠道,于是上山人很多。把那些原本很瘦的山路,踏變成寬大彎曲的大路。往往路就在山坡粱頂上,遠遠望去,那路就象一個寬寬的白帶,很隨意把山坡分割成二半。
從山腳到一個山坡頂上時,我們叫山丫。一出門就是一個不長但陡峭的山坡,氣喘吁吁爬到粱頂第一丫。稍后就是一個稍緩上的二包粱,再走過光光的石板粱就到了斷丫。再直直穿過黃泥坡后就到了第三個丫,叫左家丫。這時,這一路的上坡就算基本結束了。回頭再看家時,依然清晰在腳下的田壩旁公路邊。
接著就是沿一眼看去連綿一浪接一浪的山粱,一直延伸到很遠很遠,仿佛遠到了天邊。現在看到這些山粱時,才知道眼盡頭就是另一個鎮了。且山粱也從這兒斷開,并沒有遠到天際盡頭。順著在各山粱半腰處人來人往踏出的一條小路走,斜著的路,我們叫環扁路。一直走到第九條粱時,年紀長的就讓我們沿山粱又往下走。當時的泥粱上沒有路,只有水沖出的溝。那雪溶化后把黃泥整成泥巴糊糊,把鞋粘成一個大泥巴砣。一步一滑,又重又甩不掉,走路很不爽。到了有密密橡子樹林中,大家就分頭尋找細干柴。一枝又一枝,挪到一起。這時褲子下角和滑倒時膝蓋磕下時粘上的泥,變成很難看的圖案。天可憐見,我們當天找到很多干柴枝。或許是有人早時間來專門砍了,等待干了時再來背吧。沒想到讓我們先找到,一種撿了大便宜的滿足感,讓我們一路人都好興奮。甚至把那個原來讓人發怵的上坡,一下全給忘記。一臉的滿足,一心的成就支持著我們。僅僅歇了三道氣,就把柴捆背到山粱上的路上。我們邊走邊嘲笑那個提前來砍好干柴的笨蛋,仿佛看見他發現沒有這柴枝時踏腳扳手(頓足捶胸)的樣子。上坡很困難,但我們在幸福地在交談中完成了這段路程。沒有累,只有汗水不斷浸透衣衫。
好了,目前最主要的任務,如何將這些從刺架中生拉硬扯出來的柴順利背回家了。由于路太遠,一路停停歇歇。 隨著時間流走,感覺原來不太沉的柴枝越來越重,我們行進速度也越來越慢。正午的太陽很大,好象直直照著我們一路人。山彎里的雪依然靜靜蓋在小溝二邊灌木落葉上,只有那些下吊的冰針還在一點一點的滴水。
老鼠刺(一種長年綠色灌木)在冬季還是綠的那么得意,尖尖的三角葉子頂端一直驕傲生長著能眨眼就穿破衣服的刺。長期以來,我們都不喜歡它,它反倒很自在生活著。網在木竹子上的金剛藤還是那么霸道,常年保持著青青的顏色。堅硬的象金剛,上面帶倒鉤的刺一下就能讓衣服扯開。我們總是一遇上這些討厭的家伙就狠狠地砍掉,不讓它稱王稱霸。跋扈什么呀,我們有的是對付它的武器,很鋒利的彎刀在手,哼哼,看你們還能神氣。松樹一直是我們不喜歡的樹,一是烤火沒有戰斗力,二是沒人買這種柴。連我們家做飯也不用,油膩膩的結疤,燃燒時卻沒勁。所以是不看好它們是否依然綠色,是否是有枯干了的黃枝。倒是那些遒勁有力的,渾身帶有粗硬尖銳刺狀的犟牛藤(一種木質藤條),最讓人喜歡!當砍伐干了后,火力持久并且耐力十足。只是砍時很費事,一是要繞開那些不友好的能讓你疼到呲牙裂嘴的大刺,二是木質硬不易砍斷,更不易涼成干柴。家中逢臘月煮肉時這個最棒,架七八根到鐵鍋灶下,就聽見象笑的哄哄聲不停,一直燃燒到盡頭,自始至終保持這種豁達的氣度。
那些筆直的彈木子樹,是老農家人做刀把、斧頭把最好的選擇。綿軟與堅硬的二重性,在它身上得到最完美的體現。做工具木把兒,木質疏松了不行,只是堅實了也不行,光有彈性也不行,而這家伙卻二者兼顧。但生長很小氣,總是生長很慢。不曾見過有茶缸粗的,幾乎看見的都是這種特秀氣象嬰兒手碗般粗細的。好在逗人喜愛了,卻沒有人報怨。一如農家人的幺兒,淘氣卻得到家人原諒。
上山時猛猛吃了一肚子飯,過了這六七個鐘頭,感覺肚子餓的很。老感覺熬不住,漸漸腳邁不開步子。頭發象水洗了一般粘在腦門,從發梢尖尖上不停滴著汗水,腿有些軟。看看同路的伙伴也一樣埋著頭,雙手夾緊拉著背系。不時把身上柴捆向上聳一下,好像能減輕重量。旁邊樹林中,那些讓我們早上路過時,用石頭攆飛的花尾巴鳥起勁地嘶叫。好像在說:有本事現在來打呀,有能耐再來呀!該死的花尾巴,這時再也沒有人有力氣理它們。它們一直攆著我們,不停地放肆地挑釁著我們的忍耐極限。
當有人說再歇一會吧,年紀最大的總是說:慢慢走,不怕慢,就怕站。快了,快了,堅持就是勝利。一步步終于走完九條粱的小路,到了左家丫坪。老遠能望見山下自己瓦房上飄起的炊煙,一陣陣口水直冒喉嚨。大家不約而同一起放下柴捆,把自己完全丟在還是濕咕咕的枯黃草坪上,四肢攤開。麻一把臉上流進眼中嘴角的汗水,很享受地閉上眼睛。一陣陣風兒吹來,年紀最大的又叫到:快起來!不敢這么歇,一下子就會涼著了(感冒),慢慢走,慢慢走!
下坡路在這時卻是最糟糕的了,腿腳不跟路一樣疲軟著,身上的重量卻讓你不由自主向前走。常常有背輕一點的和力氣好一點的急急跑幾步下坡路,口中叫喊:糟了,剎不住車了!晃(暈)幾晃才穩住,歇在路邊看后面人怎么下來。過了一丫又一丫,我們總是說,過了一關又一關。到二包粱上時,一般就有家人來接了。不是來換著背,就是拿著燒好的洋芋,大家均著吃,不分那家的。有時來個力氣好的,我們小孩子的柴都會被他附代一起背上,象是多加了個煙荷包一樣輕松。除讓我們感激外,最多的是驚嘆,這么大的勁啊!后來長大幾歲,當幫別小孩子時,也感覺到那種偉岸的威武,同時也能接受那些敬佩的眼神,且很坦然,很得意。
到家后,總是英雄般地接受家人的伺候。當然只有我才擁有這待遇,哥是不行的。他要把這要賣的柴放到一個別人不易看見的圈樓上隱藏好。再把刀啊、墊肩子啊放到應該放的地方。才能洗臉,喝水,吃飯。
由于尋找干柴的不確定性和路途很遠,一般一天只能背一回。所以人們上山時,總是要把自己氣力充分估計足夠。背一次不能多,更不能少。背輕了,心中很不是味道,后悔的很。常常家人愛說,勤人跑三道,懶人壓斷腰。但一天只能往返一次,誰會笨到不當懶人呢?每每總會有婦女接丈夫時,看見背的太多就會罵:你咋不把山一起背回來啊,你個笨豬!
家中知道背柴的辛苦,一般會做些干飯。但太窮了,沒法子進行有效犒賞。常常是把酸菜切細加上不刮皮的洋芋小丁丁,混雜放在鍋底,到吃飯時與大米一起翻抄。那時我記得吃到嘴里老是感覺全是洋芋和酸菜,沒有米粒兒。那帶皮的洋芋總是無法從嘴里退出皮兒來,常常我是叫喊著哭。沒哭幾聲,總是會有一碗全是純米的飯給我。我以前總是對哥姐炫耀著這與眾不同純純的米飯,這次上山回來后,看看除了我以外全是一樣的雜色飯時。一種家中幺兒的自豪感一下沒有了,更想哭。媽和哥姐都說,快些吃,小心一下涼了,不好吃了。我似乎知道那些關切的目光中幾多愛意,讓我一下子懂得什么是親情,什么叫無私。幸而我讀懂了那些年的艱難,知道比汗水更咸的還有淚水!似乎那第一次背柴才知道我平時吃飯與他們都不一樣,似乎我一下長大了。也學會讀懂了多年蒙受奢侈背后的艱辛與綿綿的愛意。從此,我堅決不再要與他們不一樣的飯,不再哭鬧。看見媽媽拿起衣角擦著眼淚時的笑,比那碗特別的飯香百倍。
當然過年時,還是會要個我最愛的用全部白面捏成的斑鳩。那怕是最笨的二姐捏成難看的樣子,也一樣喜歡。因為我可以慢慢一點一點吃,更能自作主張悄悄給他們分一點償償。其它我們一起吃用包谷面與白面做成的長條型的饃,一同吃夾有蕎面的幾層顏色的饃。因為給予時的幸福遠比吃獨食好到天上飄。
慢慢積累到有半拉拉車(架子車)柴時,現在算起來應該一車有二千多斤吧。就可以計劃到縣城賣了。一般來講,因主要勞力有限,所以會是二個家庭共同來完成。我第一次和哥與另外一家二兄弟一起到縣城。那同伴和我一般年紀,所以很開心很得意相望很久,笑到他那豁牙全露出來。
等到天黑很久了,現在想起來應該是12點左右。二家人把借來的拉拉車安裝好,悄悄把各自家的柴一捆一捆壘到車上。用一根長長的繩子緊緊系牢,就可以向縣城出發了。因為當時不能明大顯亮地賣東西,讓生產隊知道了,成了麻煩,這兒就不再說了。
我們家鄉到縣城其實并不遠,但離家鄉有十里路的地方有一座高山,當地叫牢固關。關口上下盤旋公路來回蜿蜒,一上一下近十里路。最糟糕就是去時的上坡路,比抽筋坡還難的多。這就要讓二家人中不去縣城但有力氣的人來幫忙推上山,再返回。
和同伴一路很輕松地說著悄悄話,但凡遇見公路上有人經過,總是讓人一驚一咋。能到城里總是讓人興奮莫明,沒有睡意。老是想著賣了柴,是不是可以買一塊讓人饞涎欲滴的麻辣雞來吃呢?這是當地最有特色的食品。琢磨是不是可以買到鄰居狗娃子那本小人書《二個小八路》呀?還有就是可以買三個核桃饃給二個姐和媽帶回去......一路想,一路手拽著車邊的柴枝。這么一路跟著走,腦子里漸漸模糊。
“老幺,使勁推呀,你在晃啥!?”
到了關丫平坦處,前后用石頭支住車輪,就可以真正歇一下了。因為前面就是一彎彎地下坡路,只要過了這座山,到縣城基本上沒有高強度的上坡。也就是說到了這兒,雖然路程還很遠,但困難已過多半。這時送上坡的家人就可以回家睡覺了,剩下的只需要二個大人來完成。我和同伴就可以幸福地爬到車的柴堆上, 一路東瞧西瞅風光無限地坐車。
到縣城不能早到,到早了沒有人來問,更不能遲到,遲了讓人家想買的人買了別人家的了。所以我們走走停停,當走到能看見象征到縣城的高高煙囪時,我們就停下來。悄悄擠到燒磚的出磚道口內,因為是冬季,不能讓自己感冒了,這道內還是有些溫度的。哥得意地告訴我們,他早就偵查到這個風水寶地了。我們找了幾個磚頭坐下,吃點家中帶來的餅子。餅子太硬了,我想總又是二姐的手藝。入口象是嚼橡皮,干巴巴的咬不動。不象媽做的,總會加點什么酸菜之類其它的,不讓在灰中燒好時這么干,吃的時候還能軟和。下次讓媽做吧,不讓她再做了,真笨!
天慢慢蒙蒙亮了,哥叫我們起來走,才曉得我竟然睡著了,同伙也睡著了。我們倆迷瞪瞪起來時,他哥和我哥一陣笑。我們才發現,睡著時身子歪在墻壁上了,身上全是那些灰白色的灰塵,怎么也拍不掉,擦不凈。原來衣服讓汗水浸透了,一粘上就沒有辦法了,只好著個迷彩服進城。
我當時就想,為啥不把這路修直啊,也不會劃上了啊。但不能多想,這時二個哥的臉上汗水又冒出來了,臉色難看的很。想盡快走開這兒,象是發瘋一樣地使勁拉車。其實我們都很怕真有人來找我們的麻煩,但我更怕看見二個哥臉上的無助和慌恐。那幅羞愧和憤懣的面孔定格一樣烙在我心上,至今忘不了。
縣城中的小巷記錄著往事,但很快就會讓這不斷更新的規劃淹沒。也許只要半年,也許幾個月,都將不復存在了。不知道二個哥可還記得,不知道同伴還有心來看看嗎?我想,我有時間就來走走,有時間就來看看。不長的小巷子,幾步就量完了,當年感覺好深好長,現在又返還時,依舊只有幾步。想著能撫摸到當年歲月的土墻該多好,但一切將成過眼煙云,留下的是依然不敢大聲吶喊的日子。但天幸,我也到了這兒住著,所以與往昔并不遙遠,只是一堵墻寬。
現在沒有了用柴火取暖的人家了,山上灌木叢已長的很茂密了吧。那些當年小小的不讓我看在眼的樹,也許早已成了參天大樹。那一直長不大的彈木子樹,是否改變了他們家族中沿襲的嬌小風格呢,但我想,那堅硬與柔軟并存的魅力一定不會改變吧。
青春抒情勵志散文篇三
有人說,青春是充滿生機的,它如黎明的朝陽;青春是炙熱的,它如熊熊的烈火;青春是純潔的',它如潔凈的泉水。在我心中,它被我的思想物質化。
青春在我成功時是一團烈火,在我心中跳動著,跳動著火一般的舞蹈,它就象我此時的心情一樣放縱,隨意,奮發!我喜歡這種感覺,它使我感覺到我是一個,唯一的一個成功者,它使我感到自豪,即使帶著那么一點點的驕傲,但我不在乎,因為這種感覺真的很好,也許這就是青春,我沒有必要去有意的回避它。
青春在我失敗時是一位知己,在我耳邊輕輕訴說著我的不幸,也告訴我不要氣餒,不能屢戰屢敗,要屢敗屢戰。我聽著這順耳的忠言,不僅使我的思想疙瘩解開了,還使我又有了新的動力,我不能認輸,因為我不會被困難擊倒。
青春在我嘗到甜頭時變成了一個苦杏仁,我雖然不喜歡,但還是勉強的欣然接受,因為我知道這是告誡我不能自負,要居安思危,在初三這緊急時刻,他很有可能使我的成績一落千丈。
青春在我嘗到苦頭時躲在角落竊笑,使我惱怒,卻又沒有發火的理由,因為我失敗了。所以我只有奮發圖強,用成功征服他那令人厭惡的笑事后我才知道他并不是譏笑我,而是對我進行刺激,這種刺激使我感到屈辱,所以努力,才有成功。
這僅僅是我現在感受到的青春,青春的力量是無限的,所以我們要細細的去品味它,他其實就是一本大書,一本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完全解讀的大書,他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為我們以后打下鋪墊。
這就是青春中最容易理解的,但卻包含著許多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