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疾控中心工作小結篇一
1、人員、技術、物資準備是應對霍亂等腹瀉病疫情的基礎。
根據實際調整霍亂等腹瀉病防治機動隊,將業務能力強的醫務人員納入機動隊隊員,區疾控中心將防疫、后勤、化驗等科室納入機動隊,各衛生院將防疫、臨床、化驗等納入機動隊,全區共成立21支隊伍,同時分別成立流調隊、消殺隊、后勤保障隊、臨床治療隊。配齊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消毒、醫療救治等必需的藥械、防護用品等,全區購置消毒藥品84消毒液4000余瓶、優氯凈300kg等一大批消毒藥品,各級醫療機構購置個人防護用品60余套,醫院、衛生院設置規范的腹瀉病門診,設置腹瀉病門診18處,并按時開診,準備足夠數量的霍亂快速診斷試劑和霍亂弧菌分離培養基,全區購置診斷試劑2700套,各醫療機構自行配制足量培養基。
4月份組織專業人員參加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醫療單位腹瀉病門診醫護人員和檢驗人員進行霍亂防治技術培訓,我區參加人員達到42人次,通過培訓提高了醫護人員的業務素質,5月份對轄區部分專業人員及村醫進行了霍亂、傷寒、菌痢等腸道傳染病進行業務培訓,提高了霍亂等腸道傳染病診療、疫情報告、標本采集、病原檢測、病例管理、流行病學調查及疫源地處理等技術水平,培訓人員達到780人次。
2、加強疫源檢索,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霍亂病人。
規范醫療單位門診腹瀉病診療工作,切實做好腹瀉病人霍亂弧菌快速檢測工作,對快檢陽性或癥狀典型病例(水樣便)做霍亂弧菌培養。全年共報告腹瀉病病例821例,檢測318人次,培養82份,通過實時監測,為及時發現病人,有效控制霍亂的發生起到決定性作用,該年度及時處理監測假陽性報告2起。
全年采集外環境標本357份,其中水標本17份,海產品標本170份,剩飯菜標本170份,監測結果未發現o1、o139霍亂弧菌,為及時發現外環境霍亂弧菌污染情況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3、嚴格疫情報告和管理制度,規范疫情調查處理。
嚴格按照甲類傳染病的報告時限和方式報告霍亂疫情。19處醫療機構及時于4月1日腹瀉病門診開診,開診期間實行霍亂疫情零病例、周報告和24小時疫情值班制度,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區直醫院及時將監測情況上報,同時加強轄區內村衛生室腹瀉病疫情主動搜索,該年度主動檢索219次,發現腹瀉病人134人。
4、加強醫療單位腹瀉病門診建設,做好醫療單位腹瀉病防治工作的督導檢查。
5、其他感染性腹瀉的控制是夏季腸道傳染病控制的重要任務。20xx年全區報告其他感染性腹瀉317例,菌痢49例,其他的感染性腹瀉中以小兒腹瀉為主的特點,將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納入常規免疫,全年接種3220人次,同時加強腹瀉病防制的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控制腸道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
1、加強宣傳,提高群眾的知曉率和防病意識。采取專題講座、發放明白紙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手足口病防控知識。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我們共向群眾發放明白紙17萬余份,發放宣傳畫5000余張,印發宣傳彩頁5000余份,做到人人明白什么是手足口病,如何傳播,如何防控等等。各醫療單位在顯要位置開設了宣傳欄,全區開設宣傳欄68期,同時將手足口病知識專題講座在區電視節目中不間斷滾動播出。部分有條件的鄉鎮利用電視轉播插播手足口病的防病知識,先后編發了4期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簡報,對全區的疫情及時進行通報分析。中心派專業人員到各鄉鎮培訓手足口病防控知識,對醫務人員、幼兒教師、鄉村干部培訓達40余場次。通過以上措施把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知識傳給廣大人民群眾,教育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兒童積極預防手足口病。
2、是搞好晨檢篩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對本轄區內的7歲以下兒童進行晨檢篩查,對發現有發熱等癥狀的兒童及時送醫院就診,確保每一名發病兒童能及時到醫院進行救治。以村為單位舉辦7歲以下兒童家長培訓班600余場次,向家長傳授手足口病防控知識,提高群眾的自我防控意識,共同做好晨檢篩查。
3、做好消殺工作,防止聚集性病例發生。督導檢查是促進工作的重要手段。在消殺方面,全區消殺藥品優氯凈5噸,生石灰40余噸,消毒液5000余瓶,各鄉鎮成立了消殺隊,統一對幼兒園、小學、兒童家庭進行全方位消殺,嚴防疫情的爆發流行。同時加強對疫情重點村、幼兒園的隔離消毒工作。督導方面,全年醫療機構督導1810次,托幼機構督導920次,中小學524次次,村級督導283次。凡發生2例以上患者的村莊列為疫情重點村,幼兒園列為重點幼兒園,嚴密監控,簽發監督意見書160余份,停園16所,有效地控制疫情的爆發流行。
4、信息暢通,處置有效。手足口病病例及時網絡直報,及時作流行病學個案調查,采集大便標本113份,113例病例錄入數據庫,特別是對群集性爆發疫情在對患兒采集標本的同時,及時對密切接觸者采集標本,依據流行的'主要毒株,有的放矢開展防制工作。全年共報告手足口病例1281例,依據疫情報告及時進行了疫點的處理,全年共處置疫點1582處,處置重癥病例3例,聚集性疫情7起,均進行了流調、標本的采集、疫點的處理。各醫療機構每月將手足口病的防控信息報疾控中心,及時調整防制策略。
5、建立及時救治機制,維護患兒生命健康安全,業務培訓是提高手足口病防制的基礎。
對醫院門診、病房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組織精良的設備、優秀的人員和充足的物資全力投入到了手足口病救治工作中。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手足口病救治規章制度,設置了手足口病救治流程,對就診患兒預檢分診、留觀、門診報告卡填寫、門診日志填報、網絡直報都進行了規范。為手足口病患兒提供比較完善的救治服務。衛生院在救治工作最前沿,確保對每一名發病住院兒童都能提供及時的醫療救治服務。在衛生局的帶領下,加強業務督導,全年督導72次,確保患兒的及時救治。加強業務培訓,全年開展區級業務培訓2次,培訓204人次;鄉鎮級業務培訓17次,培訓人員702人次。
1、及時做好人禽流感的疫情調查監測和應急處置工作。
按照有關技術規范,及時做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流感樣病例的調查和應急處理工作。按照衛生部《全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監測排查和管理方案》、《人禽流感應急預案》等文件和技術方案要求,進一步加強對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監測,規范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樣本采集及病原學檢測工作。依據《泰安市職業人群高致病性禽流感監測實施方案》,我區負責家禽規模養殖戶(場)的監測工作,3月份完成25份職業暴露人群的血清流行學的監測任務,完成16份的水、物體表面、糞便等環境標本采集任務。未檢測出h5n1、h9n2、h7n7禽流感病毒。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為流感樣病例重點監測醫院,全年共報告1897例。
2、加強組織領導,全面部署防控工作。
成立了防控領導小組,組建醫療救治專家小組和流行病學應急工作小組。各醫療衛生單位也成立了相關的領導小組和應急工作小組,開展了各項防控工作。投購置了個人防護用品。加強疫情監測,掌握疫情動態。發熱門診管理,醫療機構嚴格實施預檢分診制度,開展了發熱、不明原因肺炎和流感樣病例監測,明確了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為定點救治醫院。
開展健康教育宣傳,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流感防治手冊和宣傳折頁20xx冊、宣傳單3萬多份,發放到學校機關和千家萬戶。懸掛橫幅1384幅。實現了與社會公眾互動,消除了社會公眾的恐慌心理和焦躁情緒,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3、冬季季節性流感的預防與控制是呼吸道傳染病防制的重要內容。疾控人員走進社區開展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工作,講解冬季呼吸道傳染病控制措施,同時開展季節性流感疫苗的接種工作,全年共接種承認4971人次,兒童5926人次,對季節性流感的控制起到積極作用。20xx年接種23價肺炎疫苗5926人次,對相關肺炎的控制起到一定作用。
20xx年處理狂犬病疫情1起,進行個案調查、消毒處理、疫苗接種及犬類處理等,及時消除了疾病擴散的隱患。全年處置犬傷3756人次,接種被動免疫制劑197人次。該年度處理一犬傷多人事件1起,被傷7人及時進行預防接種及傷口處理,同時采集家犬1只送省cdc進行帶毒情況檢測。9月28日是第6個世界狂犬病日,“共同行動,讓狂犬病成為歷史”以主題開展宣傳工作。懸掛橫幅18幅,發放宣傳單4000份,咨詢500余人次。全年開展狂犬病防制專題講座18次,發放宣傳單20xx0余份,咨詢5000余人次。
20xx年報告布病13例,均為祝陽梭莊從事皮毛加工人員,由于歷史的原因管理難度較大,疾控人員深入家庭開展布病的防治知識的宣傳工作,以座談會的形式開展健康教育一次,發放宣傳單350份。經過努力工作得到認可,對相關人員采集血樣20份,有13例病人得到及時的救治。
發熱伴的綜合性研究工作,發熱伴的綜合性研究為國家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我區按照省調查方案積極開展相關的調查、標本的采集工作,報告發熱伴16例,全部進行個案調查、疫情處理及標本的采集,實驗室確診14例,對確診的14例開展1:3的病例對照研究,對照組調查42人,分別在2、3、4三個季度在化馬灣、山口、祝陽、徂徠、北集坡、夏張開展11次鼠類標本采集工作,捕獲鼠類142只,采集鼠類標本1136份,采集到稀有鼠種北小麝鼳1只。采集動物血清標本588份,其中牛113份、豬249份、羊106份、犬120份,采集8個年齡組健康人血1536份。為發熱伴的病因探討、診斷治療、預防控制提供基礎數據。
開展恙x監測,報告病例10例,均進行個案調查,采集血清標本10份,焦痂3份,其中陽性焦痂1份,為我區恙x控制起到積極作用。
落實《中國消除瘧疾行動計劃(20xx—20xx年)》和《山東省消除瘧疾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如期實現消除瘧疾目標任務,制定了《泰安市岱岳區消除瘧疾工作實施方案》、《泰安市岱岳區全球基金瘧疾項目兩年工作計劃》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完成了“三熱”病人5744份血檢。20xx年報告瘧疾病例10例,均為輸入性病例,按照要求進行個案調查,標本的采集及疫點的處理工作,開展健康教育80萬人次。開展蚊蟲類采集2次,基本摸清我區蚊蟲種類的分布。
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加強傳染病流行病學和檢驗技術隊伍建設。同時各衛生院調整內部人員結構,把業務能力強、技術水平高、熱愛傳染病防控工作的人員配備到傳染病防控工作崗位,保證傳染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圍繞傳染病防控的各種法律和法規、預案和規劃、規范和方案開展培訓,20xx年完成了670人次的全員培訓。
疾控中心工作小結篇二
一、突出疾控能力建設主題
年內,中心切實加強內部管理、增加硬件設施投入、提高專業技術人員水平,中心疾病防控能力進一步提升。
(一)加強組織領導。年初,單位對內設機構、職責分工和各科室負責人作了適當調整與細化,并在此基礎上明確了中心領導分工,工作面貌明顯改觀、單位窗口形象進一步提升、辦事效率有新的提高、內部管理更趨科學、嚴謹、規范。
(二)進一步明確科室工作職責。依照《遂川縣20xx年衛生防疫、婦幼保健目標管理及考評方案》要求,制訂了《遂川縣疾控中心20xx年科室目標管理和考評辦法》。《辦法》明確了科室工作職責,加強了行風建設,有效地提高了中心干部職工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制訂《遂川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規則》。完善了會議、學習、安全、接待、財務、考勤、衛生包干等各項工作制度,中心各項工作更趨規范化,單位職工廉潔、務實、高效履行崗位職責的氛圍進一步凸顯。
(四)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一是中心自籌資金購買了1輛結防宣傳督導車,并公開采購了理化、微生物實驗室設備及通風系統,實現了檢驗科的整體搬遷;二是強化hiv初篩實驗室建設,中心按規范要求對hiv初篩實驗室進行了分隔,并安裝了操作臺面、配備了消毒器材等必備設備;三是添置了一些公文柜、乒乓球桌等辦公娛樂設施。據統計,年內中心共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50余萬元。
(五)加強職工業務理論學習,積極參加上級業部門組織開展的業務知識培訓。一是中心制訂了《20xx年業務理論學習實施方案》。根據疾控工作形勢和內容每2個月確定一個學習專題并進行書面考試,年終結合學習專題考試成績和業務理論學習筆記記錄情況,對每位職工進行綜合考核,獎優罰劣,較好地促進了職工學習的主動性、系統性和持續性,進一步增強了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技能;二是結合中心專業技術人員的知識結構、年齡梯隊等具體情況,積極選派專業技術人員72人次,參加省、市業務部門舉辦的培訓班,切實加強了中心專業技術隊伍建設。
(六)通過舉辦業務培訓班等形式,切實提高基層防疫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素質。年內,共舉辦培訓與工作會議17期,計1580人次;其中全縣疾病控制工作會議1期60人,全縣預防接種專業知識培訓2期130人,計免專項工作會議1期28人,鄉(鎮)級防癆人員、鄉村級婦女主任和鄉村醫生防癆知識培訓4期846人次,結防工作專項會議3期90人次,與醫療機構合作例會3期180人次,鄉鎮婦女主任(含泉江鎮村級婦女主任)、防疫專干艾滋病防治知識培訓2期130人次,泉江鎮村級醫療機構從業人員4期116人次,泉江鎮入托入學查驗預防接種證教師師資培訓1期63人次。
二、狠抓結防、計免接種率兩個重點
(一)肺結核防控任務提前完成
結核病是國家重點防控的四大主要傳染病之一,也是我縣疾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內,中心在積極開展業務培訓,增強基層醫務人員專業素質的同時,重點就宣傳教育、督導與訪視、病人的發現與收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1、宣教。“3●24世界結核病宣傳日”期間,積極開展結核病防治知識集中宣傳活動,展示宣傳展版12塊,上門咨詢200余人次,編輯結防知識宣傳板報1期;印發宣傳資料(宣傳單、畫、冊等)25.5萬份,并出動車輛到鄉鎮開展了結核病巡回宣傳。
2、督導。年內加大了縣對鄉(鎮)級督導力度,增加了督導頻次,平均對每個鄉(鎮)督導3次以上20xx年 疾控中心工作總結20xx年 疾控中心工作總結。
3、訪視。為準確掌握病人服藥與治療情況,年內中心重點對服藥后有藥物副反應或依從性較差的病人進行了督導,1-11月共訪視治療中病人375人次。
4、肺結核病人發現、收治與任務完成情況。截止12月5日中心結防門診初診病人1087例,確診肺結核病人550例,其中新發涂陽病人(fideis病人)277例,完成省規劃任務135.12%、fidelis項目任務101.09%;復治涂陽病人20例,初治涂陰病人176例,復治涂陰病人29例;涂陽病人治愈率93.98%,涂陰病人完成療程治療率96.03%。
5、病案收集整理。為規范病歷書寫、收集與整理,根據市督導組建議,重點對往年所有病案進行了收集、整理,共計整理病案367份。
(二)計免相關疾病預防接種率90%達標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為推動我縣疾控工作全面發展、更好地為農民健康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根據省市關于計免接種率達90%目標考核要求,化壓力為動力,積極落實措施,扎實開展達標目標考核各項準備工作。經12月5日-7日省衛生廳考核驗收組評審,認為我縣已達江西省計免90%達標的目標要求,一致同意向省衛生廳建議予以通過。
1、舉辦全縣預防接種知識培訓班。為貫徹落實國務院《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和衛生、藥監等部門配套規章,進一步增強我縣預防接種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充實預防接種后備力量,切實提高全縣計免監測、管理等疾控工作能力和水平,確保以鄉鎮為單位計劃免疫接種率達90%目標的如期實現,受縣衛生局委托,中心在7月25日-30日舉辦了2期全縣預防接種知識培訓班各鄉鎮衛生院現在崗從事衛生防疫專業的醫生、護士、分管院長及根據發展需要確定的今后擬聘防疫人員、縣直醫療單位從事乙肝疫苗接種登記和醫院防疫專業人員、縣疾控中心防疫科、預防醫學門診部全體人員和藥庫管理人員共計130余人參加了培訓。培訓結束后進行了相關知識考試,并結合考試和參訓考勤情況確定考試考核結果,對考試考核合格者,建議縣衛生局頒發《培訓合格證書》。
2、全面實施入托、入學查驗預防接種證制度。為貫徹落實《疫苗流通與預防接種管理條例》,根據省、市衛生教育部門文件精神,中心全面實施“預防為主”的方針,在今年秋季開學前后組織專業人員認真開展了師資培訓、兒童補證補種、加強免疫接種、鄉鎮督導等專項工作,據統計中心共培訓泉江鎮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56人,新建卡建證360人,補辦證68人,督導小學、幼兒園8所。
3、乙肝疫苗查漏補種。根據《江西省乙肝疫苗查漏補種工作實施方案》,對全縣1-4周歲兒童進行乙肝疫苗查漏補種,共13940針次。
4、計免接種率大幅度提高。截止到11月中旬,中心門診適齡兒童建卡建證2541份,預防接種(含口服脊灰糖丸)56873人次。全縣基礎免疫接種率:卡介苗99.54%,脊灰糖丸一劑99.53%、二劑99.58%、三劑99.31%,百白破一針99.35%、二針99.11%、三針99.21%,麻疹99.03%,乙肝首針及時率95.34%,一針接種率99.82%、二針99.26%、三針96.03%;加強免疫接種率脊灰苗98.15%、百白破97.92%、白破96.96%、麻疹97.58%。
5、切實加強計免90%達標督導。一是委派專業人員專程前往兄弟單位參觀學習,取其精華、借其經驗,并結合遂川實際,共同研討,力求便捷高效,為中心自身建設和基層單位督促指導工作墊定了扎實的基礎;二是在縣衛生局的統一領導下,于11月3日至11月28日對全縣24所鄉鎮衛生院進行了2輪督導,針對基層單位提出的疑難問題和督導中發現的問題,中心召集相關專業人員進行了集中研討,為鄉鎮防保站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性強的解決辦法和整改措施。
三、實現艾滋病防治、擴大免疫與計劃免疫管理機制三個新突破。
(一)扎實開展艾滋病防治工作
1、宣教。利用“12●1世界艾滋病日”以及節慶日外出務工返鄉有利時機,開展集中宣傳3次,展示宣傳展版20塊次,上門咨詢600余人次;印發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單、畫、冊10萬份。
開展巡回宣傳2次。
2、開展艾滋病知識自愿咨詢檢測服務。共接待咨詢人員1652人,發放避孕套3500余個、vct工作室卡片400余張20xx年 疾控中心工作總結工作總結。
3、采取干預措施,服務于性病高危人群。高干隊累計進入娛樂場所92人次,覆蓋從業人員269人,發放宣傳折頁650余份,發放避孕套2200余個、vct工作室卡片250余張,發展同伴教育員37人。
4、加強暗娼哨點、監管場所和娛樂場所監測
年內,共完成暗娼人群血樣采集及危險行為調查251份,采集公安監管場所被監人員血清標本225人,開展娛樂場所性服務人員問卷調查并采集血清標本100人,經檢測均未發現hiv感染者。
(二)加大擴大免疫規劃工作力度
中心本著為兒童健康服務的理念,以提高預防接種率為切入點,根據傳染病的流行特征,于4月中旬至5月底精心組織,開展了精制乙腦疫苗接種工作,共計接種4516人次。同時,中心積極向鄉鎮防保站推擴二類疫苗接種工作經驗,在全縣推行擴大免疫規劃,全縣二類疫苗接種率明顯提高,既保障了兒童的身心健康,又增加了鄉鎮防保站的經濟收入。
(三)創新計劃免疫管理機制
一是結合實際,改以往每逢5、10接種為每日接種制,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接種人群排隊等候現象,方便了群眾接種疫苗;二是深入基層調研,因地制宜,指導鄉鎮合理的設置接種日;三是在完善查漏補種、入托入學查驗預防接種證與安全注射制度等方面,加強了縣對鄉級督導,使全縣計免接種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四、強化疫苗與冷鏈設備、資料報表、疫情直報及鄉村醫師四項管理
(一)強化疫苗與冷鏈設備管理
一是按照國家對疫苗種類的不同劃分,中心進一步完善了采購報批程序和疫苗分發、接收、貯存、運輸方法,并通過培訓等方式,指導全縣其他預防接種人員嚴格遵循疫苗的免疫程序、疫苗使用規定;二是加強了冷鏈系統管理,明確冷鏈設備使用與維護原則與方法,確保了冷鏈設備的正常運行。
疾控中心工作小結篇三
20__年x月份我有幸成為公司的一員,主要是在財務部擔任出納工作,在財務部業務種類繁多的地方,我的職責是現金收支,現金日記賬的登記和賬務核對,手寫支票,工資及獎金的核對和發放。回顧這幾個月來的工作,我虛心學習新的專業知識,進取配合同事之間的工作,努力適應新的工作崗位,以最快的速度和的狀態進入自我的工作狀態,我的缺點也是不可掩飾的,我的工作總結請大家評議,歡迎大家提出寶貴意見。
首先,在領導的幫忙下我了解了出納崗位的各種制度及其日常的工作流程。在同事們的指導和幫忙下使我學到了很多工作中的知識,使我最快的熟悉了這份新的工作。在工作崗位沒有高低之分,必須要好好工作,來體現人生價值。同時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平時自學電腦知識和erp的出納知識及操作,利用erp使工作更加準確和快速。
一、日常工作
1、嚴格執行現金管理和結算制度,定期向會計核對現金與賬目,發現金額不符,做到及時匯報,及時處理。
2、及時收回公司各項收入,開出收據,及時收回現金存入銀行。
3、根據會計供給的依據,與銀行相關部門聯系,井然有序地完成了職工工資和其它應發放的經費發放工作。
4、堅持財務手續,嚴格審核(憑證上必須有經手人及相關領導的簽字才能給予支付),對不符手續的憑證不付款。
二、其他工作
1、迎接公司上市財務審計,準備所需財務相關材料為迎接審計部門對我公司賬務情景的檢查工作,做好前期自查自糾工作,對檢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統計,并提交領導審閱。在工作中,我忠于職守,盡力而為,領導和同事們也給了我很大的幫忙和鼓勵。
2、完成領導交付的其他工作。
三、回顧檢查自身存在的問題
1、學習不夠。當前,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會計軟件的應用及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工作方法等不能完全適應新的工作。
2、對針對以上問題,今后的努力方向是:加強理論學習,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對業務的熟悉,必須經過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虛心請教領導和同事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本事,努力學習,爭取在明年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綜上所述,在過去的一年中,付出過努力,也得到過回報。人到中年,用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工作,在工作中一絲不茍的執行制度,是我們的優勢。我堅持要求自我做到謹慎的對待工作,并在工作中掌握財務人員應當掌握的原則。
作為財務人員異常需要在制度和人情之間把握好分寸,既不能的觸犯規章制度也不能不通世故人情。僅有不斷的提高業務水平才能使工作更順利的進行。在即將到來的20__年,我會揚長避短,更好的完成本職工作。
疾控中心工作小結篇四
霍亂等腹瀉病防控是工作的核心, 霍亂、痢疾、傷寒副傷寒等腹瀉病防控工作是長期性的工作,今天本站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了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控工作總結20xx,供大家閱讀參考。
1、人員、技術、物資準備是應對霍亂等腹瀉病疫情的基礎。
根據實際調整霍亂等腹瀉病防治機動隊,將業務能力強的醫務人員納入機動隊隊員,區疾控中心將防疫、后勤、化驗等科室納入機動隊,各衛生院將防疫、臨床、化驗等納入機動隊,全區共成立21支隊伍,同時分別成立流調隊、消殺隊、后勤保障隊、臨床治療隊。配齊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消毒、醫療救治等必需的藥械、防護用品等,全區購置消毒藥品84消毒液4000余瓶、優氯凈300kg等一大批消毒藥品,各級醫療機構購置個人防護用品60余套,醫院、衛生院設置規范的腹瀉病門診,設置腹瀉病門診18處,并按時開診,準備足夠數量的霍亂快速診斷試劑和霍亂弧菌分離培養基,全區購置診斷試劑2700套,各醫療機構自行配制足量培養基。
4月份組織專業人員參加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醫療單位腹瀉病門診醫護人員和檢驗人員進行霍亂防治技術培訓,我區參加人員達到42人次,通過培訓提高了醫護人員的業務素質,5月份對轄區部分專業人員及村醫進行了霍亂、傷寒、菌痢等腸道傳染病進行業務培訓,提高了霍亂等腸道傳染病診療、疫情報告、標本采集、病原檢測、病例管理、流行病學調查及疫源地處理等技術水平,培訓人員達到780人次。
2、加強疫源檢索,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霍亂病人。
規范醫療單位門診腹瀉病診療工作,切實做好腹瀉病人霍亂弧菌快速檢測工作,對快檢陽性或癥狀典型病例(水樣便)做霍亂弧菌培養。全年共報告腹瀉病病例821例,檢測318人次,培養82份,通過實時監測,為及時發現病人,有效控制霍亂的發生起到決定性作用,該年度及時處理監測假陽性報告2起。
全年采集外環境標本357份,其中水標本17份,海產品標本170份,剩飯菜標本170份,監測結果未發現o1、o139霍亂弧菌,為及時發現外環境霍亂弧菌污染情況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3、嚴格疫情報告和管理制度,規范疫情調查處理。
嚴格按照甲類傳染病的報告時限和方式報告霍亂疫情。19處醫療機構及時于4月1日腹瀉病門診開診,開診期間實行霍亂疫情零病例、周報告和24小時疫情值班制度,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區直醫院及時將監測情況上報,同時加強轄區內村衛生室腹瀉病疫情主動搜索,該年度主動檢索219次,發現腹瀉病人134人。
4、加強醫療單位腹瀉病門診建設,做好醫療單位腹瀉病防治工作的督導檢查。
5、其他感染性腹瀉的控制是夏季腸道傳染病控制的重要任務。20xx年全區報告其他感染性腹瀉317例,菌痢49例,其他的感染性腹瀉中以小兒腹瀉為主的特點,將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納入常規免疫,全年接種3220人次,同時加強腹瀉病防制的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控制腸道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
1、加強宣傳,提高群眾的知曉率和防病意識。采取專題講座、發放明白紙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手足口病防控知識。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我們共向群眾發放明白紙17萬余份,發放宣傳畫5000余張,印發宣傳彩頁5000余份,做到人人明白什么是手足口病,如何傳播,如何防控等等。各醫療單位在顯要位置開設了宣傳欄,全區開設宣傳欄68期,同時將手足口病知識專題講座在區電視節目中不間斷滾動播出。部分有條件的鄉鎮利用電視轉播插播手足口病的防病知識,先后編發了4期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簡報,對全區的疫情及時進行通報分析。中心派專業人員到各鄉鎮培訓手足口病防控知識,對醫務人員、幼兒教師、鄉村干部培訓達40余場次。通過以上措施把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知識傳給廣大人民群眾,教育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兒童積極預防手足口病。
2、是搞好晨檢篩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對本轄區內的7歲以下兒童進行晨檢篩查,對發現有發熱等癥狀的兒童及時送醫院就診,確保每一名發病兒童能及時到醫院進行救治。以村為單位舉辦7歲以下兒童家長培訓班600余場次,向家長傳授手足口病防控知識,提高群眾的自我防控意識,共同做好晨檢篩查。
3、做好消殺工作,防止聚集性病例發生。督導檢查是促進工作的重要手段。在消殺方面,全區消殺藥品優氯凈5噸,生石灰40余噸,消毒液5000余瓶,各鄉鎮成立了消殺隊,統一對幼兒園、小學、兒童家庭進行全方位消殺,嚴防疫情的爆發流行。同時加強對疫情重點村、幼兒園的隔離消毒工作。督導方面,全年醫療機構督導1810次,托幼機構督導920次,中小學524次次,村級督導283次。凡發生2例以上患者的村莊列為疫情重點村,幼兒園列為重點幼兒園,嚴密監控,簽發監督意見書160余份,停園16所,有效地控制疫情的爆發流行。
4、信息暢通,處置有效。手足口病病例及時網絡直報,及時作流行病學個案調查,采集大便標本113份, 113例病例錄入數據庫,特別是對群集性爆發疫情在對患兒采集標本的同時,及時對密切接觸者采集標本,依據流行的主要毒株,有的放矢開展防制工作。全年共報告手足口病例1281例,依據疫情報告及時進行了疫點的處理,全年共處置疫點1582處,處置重癥病例3例,聚集性疫情7起,均進行了流調、標本的采集、疫點的處理。各醫療機構每月將手足口病的防控信息報疾控中心,及時調整防制策略。
5、建立及時救治機制,維護患兒生命健康安全,業務培訓是提高手足口病防制的基礎。
對醫院門診、病房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組織精良的設備、優秀的人員和充足的物資全力投入到了手足口病救治工作中。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手足口病救治規章制度,設置了手足口病救治流程,對就診患兒預檢分診、留觀、門診報告卡填寫、門診日志填報、網絡直報都進行了規范。為手足口病患兒提供比較完善的救治服務。衛生院在救治工作最前沿,確保對每一名發病住院兒童都能提供及時的醫療救治服務。在衛生局的帶領下,加強業務督導,全年督導72次,確保患兒的及時救治。加強業務培訓,全年開展區級業務培訓2次,培訓204人次;鄉鎮級業務培訓17次,培訓人員702人次。
1、及時做好人禽流感的疫情調查監測和應急處置工作。
按照有關技術規范,及時做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流感樣病例的調查和應急處理工作。按照衛生部《全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監測排查和管理方案》、《人禽流感應急預案》等文件和技術方案要求,進一步加強對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監測,規范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樣本采集及病原學檢測工作。依據《泰安市職業人群高致病性禽流感監測實施方案》,我區負責家禽規模養殖戶(場)的監測工作,3月份完成25份職業暴露人群的血清流行學的監測任務,完成16份的水、物體表面、糞便等環境標本采集任務。未檢測出h5n1、h9n2、h7n7禽流感病毒。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為流感樣病例重點監測醫院,全年共報告1897例。
2、加強組織領導,全面部署防控工作。
成立了防控領導小組,組建醫療救治專家小組和流行病學應急工作小組。各醫療衛生單位也成立了相關的領導小組和應急工作小組,開展了各項防控工作。投購置了個人防護用品。加強疫情監測,掌握疫情動態。發熱門診管理,醫療機構嚴格實施預檢分診制度,開展了發熱、不明原因肺炎和流感樣病例監測,明確了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為定點救治醫院。
開展健康教育宣傳,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流感防治手冊和宣傳折頁20xx冊、宣傳單3萬多份,發放到學校機關和千家萬戶。懸掛橫幅1384幅。實現了與社會公眾互動,消除了社會公眾的恐慌心理和焦躁情緒,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3、冬季季節性流感的預防與控制是呼吸道傳染病防制的重要內容。疾控人員走進社區開展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工作,講解冬季呼吸道傳染病控制措施,同時開展季節性流感疫苗的接種工作,全年共接種承認4971人次,兒童5926人次,對季節性流感的控制起到積極作用。20xx年接種23價肺炎疫苗5926人次,對相關肺炎的控制起到一定作用。
20xx年處理狂犬病疫情1起,進行個案調查、消毒處理、疫苗接種及犬類處理等,及時消除了疾病擴散的隱患。全年處置犬傷3756人次,接種被動免疫制劑197人次。該年度處理一犬傷多人事件1起,被傷7人及時進行預防接種及傷口處理,同時采集家犬1只送省cdc進行帶毒情況檢測。9月28日是第6個世界狂犬病日, “共同行動,讓狂犬病成為歷史” 以主題開展宣傳工作。懸掛橫幅18幅,發放宣傳單4000份,咨詢500余人次。全年開展狂犬病防制專題講座18次,發放宣傳單20xx0余份,咨詢5000余人次。
20xx年報告布病13例,均為祝陽梭莊從事皮毛加工人員,由于歷史的原因管理難度較大,疾控人員深入家庭開展布病的防治知識的宣傳工作,以座談會的形式開展健康教育一次,發放宣傳單350份。經過努力工作得到認可,對相關人員采集血樣20份,有13例病人得到及時的救治。
發熱伴的綜合性研究工作,發熱伴的綜合性研究為國家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我區按照省調查方案積極開展相關的調查、標本的采集工作,報告發熱伴16例,全部進行個案調查、疫情處理及標本的采集,實驗室確診14例,對確診的14例開展1:3的病例對照研究,對照組調查42人,分別在2、3、4三個季度在化馬灣、山口、祝陽、徂徠、北集坡、夏張開展11次鼠類標本采集工作,捕獲鼠類142只,采集鼠類標本1136份,采集到稀有鼠種北小麝鼳1只。采集動物血清標本588份,其中牛113份、豬249份、羊106份、犬120份,采集8個年齡組健康人血1536份。為發熱伴的病因探討、診斷治療、預防控制提供基礎數據。
開展恙x監測,報告病例 10例,均進行個案調查,采集血清標本10份,焦痂3份,其中陽性焦痂1份,為我區恙x控制起到積極作用。
落實《中國消除瘧疾行動計劃(20xx—20xx年)》和《山東省消除瘧疾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如期實現消除瘧疾目標任務,制定了《泰安市岱岳區消除瘧疾工作實施方案》、《泰安市岱岳區全球基金瘧疾項目兩年工作計劃》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完成了“三熱”病人5744份血檢。20xx年報告瘧疾病例10例,均為輸入性病例,按照要求進行個案調查,標本的采集及疫點的處理工作,開展健康教育80萬人次。開展蚊蟲類采集2次,基本摸清我區蚊蟲種類的分布。
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加強傳染病流行病學和檢驗技術隊伍建設。同時各衛生院調整內部人員結構,把業務能力強、技術水平高、熱愛傳染病防控工作的人員配備到傳染病防控工作崗位,保證傳染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圍繞傳染病防控的各種法律和法規、預案和規劃、規范和方案開展培訓,20xx年完成了670人次的全員培訓。
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江蘇省教育局衛生廳關于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意見的通知》、江蘇省衛生廳、教育廳《轉發衛生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和江蘇省教育廳《轉發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冬春學校傳染病預防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成立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領導小組,明確了工作職責,建立健全了安全責任制和監測機制,加強預防控制監督檢查工作。
嚴格執行傳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的報告制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我校十分重視傳染病的督查工作,經常督查學校傳染病預防工作,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及時了解師生的出勤、健康情況,確保學校在第一時間掌握師生的患病、診斷、治療等相關情況,并及時向學校主管領導報告,由學校主管領導向當地衛生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報告。
堅持業務學習制度,加強學校衛生管理人員、食堂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其衛生法律意識、衛生防控知識和衛生安全重要性的認識。
學校采取日檢、周檢、月檢制度。區采取定期與不定期檢查相結合方式,強化衛生安全督查,嚴把源頭關,嚴把食品采購驗收關、加工關、“進口”關,加強安全值班制度。發現問題,做到及時整改,不留隱患。
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開齊、開足、上好健康教育課。同時,充分利用班會、閉路電視、廣播、板報等形式,開展衛生防疫、防中毒宣傳教育,加強對常見傳染病知識和食品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學生“流感”、“流腦”、“甲肝”疫苗的接種工作,手足口、腮腺炎等的預防,使廣大師生掌握衛生和防中毒的基本知識,提高師生防病和防中毒的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六、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堅持“每天一小掃、每周一大掃”的衛生制度,認真清掃和清理各類教學場所和生活場所,確保學生學習和生活場所的通風和清潔。
疾控中心工作小結篇五
按照衛生部《關于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的若干規定》,加強疾控中心的基礎建設。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大樓已經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市人民醫院傳染病區已投入使用。通過硬件建設,大大改善了疾控機構的工作條件。在加強硬件建設的同時,我們還結合本地區傳染病發生流行特點,制定了《應對流感大流行應急預案》和《漢川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從人力、技術、設備、物資儲備等方面加強了衛生應急工作,提高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快速處置能力。為提高疾控中心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素養,加大了培訓力度,對市疾病控制中心的業務骨干進行了重點培訓。認真做好計量認證工作,進一步規范了實驗室的管理,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杜絕了安全事故的發生。
xx年年8月12日,孝南區東山頭集鎮李賢幼家舉辦喪宴引起了一起“霍亂”疫情,我市有5人(東山頭喪宴樂隊成員)參加。我們迅速組織人員通過數日流行病學調查摸清這5人的腹瀉病發病情況,掌握了該起疫情的發病情況,確定了引起此次發病的原因,并采取了有針對性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該起疫情的蔓延。經過仔細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漢川共有9人參加孝感市孝南區東山頭集鎮李賢幼家舉辦喪宴。我們對這9人均進行了詳細的個案調查,調查除發現徐書根及其妻子(未參加喪宴)有腹痛、腹瀉癥狀外,其它8人通過動態觀察到目前為止未發現任何不良臨床癥狀。這9人及鄧珍玉采集糞便樣均未檢出o1群及o139型霍亂弧菌。發現這兩例腹瀉病人后,市人民醫院立即派120專車將病人接送到隔離區進行隔離治療。入院后病人未出現腹痛、腹瀉癥狀,且停用抗菌素后,連續兩次糞檢o1群及o139型霍亂弧菌均為陰性,8月17日下午解除隔離。我們對凡和徐書根接觸的樂隊成員、其參加喪宴東家的全家所有人和徐書根家人等共計92人,給予氟哌酸膠囊進行預防性服藥,對病人、其密切接觸者采樣24份,對外環境采樣72份,均未檢出o1群及o139型霍亂弧菌。同時在全市啟動緊急預案,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要求全市各醫療機構,對轄區內村衛生室和社區服務站搜索病人,做到逢瀉必檢,進一步完善送檢制度,暢通送檢渠道,并實行24小時值班制,每天由各單位分管院長將當地的腹瀉病例上報市疾控中心,并派出醫務人員到各村站室進行了檢查和督辦。目前未發現類似的腹瀉病人。且全市各地送檢的28例腹瀉糞便樣品均未檢出陽性菌株,系其它原因導致的腹瀉病人。通過我市疾控人員的共同努力較好的完成了控制了本次霍亂疫情。 2、網絡直報:為了確保傳染病疫情信息及時報告,程序規范,保證全市疫情報告網絡的暢通。針對當前傳染病信息報告不及時的問題,我們嚴格按照《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的要求,全面對我市疫情網絡直報情況進行整改,使我市傳染病直報及時報告率較去年的有較大提高。進一步完善了市、鄉兩級疫情報告網絡體系,對全市34名傳染病信息管理員實行聘任制,責職到人,獎罰分明,實現了疫情報告定領導負責,疫情資料定責任人收集,疫情網絡直報定人員操作。健全了以傳染病病例個案報告為基礎的醫療機構網絡直報工作,解決了疫情及時報告與訂正、常規監測與突發事件預警和流動人口疫情報告管理等諸多問題。我們現已能按月進行傳染病疫情報告分析,并建立健全定期公布傳染病疫情制度。32個疫情報告網絡直報單位傳染病疫情報告責任明確、程序規范、網絡暢通。
今年無瘧疾新發病例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