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我學會了小學作文篇一
開始學習吹笛子了,我心想:吹笛子還不簡單嗎?我鼓著腮幫子,瞪著眼珠子,對準吹孔,使出渾身解數,奮力一吹,誰知笛子一聲不吭,只聽見我吹氣的“呼呼”聲,我像只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唉,吹響笛子還真難呀!爺爺告訴我:吹笛子要用發出“ü”的嘴型,嘴要對準笛孔,吹出的氣流和孔要形成45度角,這樣吹出的音才動聽。啊,終于能吹響了,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吹響笛子是第一步,接下來是學習用氣練長音。先吹中音“1”,我一開始吹時,吹出的聲音沙啞,只能吹三拍,很快就沒氣了。爺爺又告訴我說:“要把肚子先吸鼓,像只大青蛙的肚子一樣,然后控制氣息,使氣流緩緩地從口中吹出,不能一下子把氣全吹完。”我按照爺爺的教誨每天鍥而不舍地勤學苦練,一段時間后,我的長音能吹十幾拍了。
接下來是長音練習、強弱音練習、指運練習、倚音、歷音、打音、顫音……練習。
我學會了用很多技巧吹很多曲子,每次我在大家面前演奏時,我都非常自豪、有成就感。
通過吹笛子,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遇到困難不要退縮,要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才能獲得成功。
我學會了小學作文篇二
寒冷的冬天悄悄來到了,雖然我們不能在操場上盡情地玩耍,可樓道里卻不時傳來一陣陣我們歡快的笑聲。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校園里又刮起了一股流行風————同學們都玩起了溜溜球!
你瞧,走廊里多熱鬧呀!同學們拿著五顏六色的溜溜球玩得多開心啊,看著同學們玩著各種花樣,就連我這位文靜的小女孩也被這股強大的風卷了進去,手里總覺得缺點什么,怪癢癢的。于是,下午一放學,我就沖進玩具店,毫不猶豫地用媽媽給的零花錢買了一個,黃澄澄的外衣,中心處嵌著一個閃爍的白色五角星,真漂亮。
剛一買上,我就迫不及待地學著同學們的樣子玩起來。誰知,在同學們手里跳舞的溜溜球,到我手里怎么就不聽使喚了,我把它扔下去,它卻彈不起來,一點彈性都沒有,別說玩什么花樣了,就連最最普通的上下都不會!真是氣死我也!當時我恨不得隨手把它當一團廢紙扔進垃圾桶里,可是我還是忍住了。
第二天,我急忙去請教“溜溜高手”,原來,把溜溜球一扔下去,要及時一拉,它才會“跑”上來,得把握好火候!我昨天之所以不會,看來是沒有掌握要領!于是,我利用課間和空閑時間,一遍一遍地練著,終于找著了感覺,我的溜溜球變乖巧了,我自如地讓它上下、高低、快慢地悠著,好開心呀!
我對小溜溜球真是愛不釋手,它成了我的掌上明珠,寫作業累了時玩玩它,會使我寫得更快;放學路上玩玩它,會使我忘掉所有煩惱;睡覺時我都會把它放在枕頭底下呢!它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過我認真地觀察別人玩,到自己不厭其煩地練,還開動腦筋玩花樣,現在,我既能讓小小的溜溜球“過山洞”、“蕩秋千”、“翻跟頭”,還會讓它表演“小猴爬樹”,我已成為一名溜溜高手了!
別看一個小小的溜溜球,卻給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樂趣,也使我明白了干什么事只要仔細觀察、掌握要領、認真練習、開動腦筋,就一定能學會、做好!
我學會了小學作文篇三
寒假期間,媽媽帶我到青島比如世界去玩,在那里我學會了一門手藝——做肥皂。
過去,我不知道肥皂是怎樣做出來的,總覺得特別難,特別復雜。通過自己動手制作,才發現正如俗話所說:“難了不會,會了不難。”其實做肥皂挺容易,挺簡單,也挺有趣的。
做肥皂,首先要準備皂基。皂基是長10厘米,寬1厘米,厚1厘米的長條。雖然我不知道它的成份是什么,但是,顧名思義它就是做肥皂的基本材料。把皂基用厚紙片切割成1立方厘米大小的正方體,把這些小立方體放在燒杯里稱重,二百克一份,然后把燒杯放進微波爐里加熱30秒鐘,取出燒杯時一定要拿住燒杯上的上沿,以免燙手。
下一步是調香配色,就是往燒杯里加入香料和顏料。香料有茉莉香型的,薰衣草香型的,還有桂花、百合、玫瑰、玉蘭、、、、、、。顏料有粉紅色的、綠的、橙色、藍色和紅色等。我選擇了玉蘭香型,粉紅色,加入香料、顏料后用小木棒攪拌均勻,然后倒入模型中,我選擇了小魚和小熊兩個模子。
最后,把模子放進冰箱中冷卻,大約經過20分鐘,原本是液體的肥皂,便冷凝成型了。從冰箱中取出模子,用手輕輕頂壓模子的底部,一塊肥皂便出來了。看著自己制作的肥皂,別提心里有多興奮了。接著我用塑料膜包好肥皂,裝進自己疊的紙盒里,在盒子上表明顏色,造型、香型、制作日期等,一塊肥皂最終完成了。
我用自己掙的“比如幣”買下我親手制作的小魚肥皂,帶回家。現在我每天都用它來洗手,兩只小手每天都洗得干干凈凈。用著自己制作的肥皂跟用從超市里買來的肥皂有不一樣的感受,自己做得肥皂用起來感到更親切、更舒服,我甚至覺得這塊小魚肥皂也喜歡我每天都來撫摸它,所以我每次都舍不得用太多,怕把它的小魚造型磨沒了。這使我想到一句名言:“勞動創造世界。”通過自己制作肥皂、使用肥皂的過程使我對這句名言有了更真切、更深刻的理解。
我學會了小學作文篇四
在我的小學生涯中,我學會了很多很多,有疊被子,騎自行車,使用電腦,換位思考,洗菜等等。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屬“換位思考了”。
那是在我六年級的時候,一天上午的一個課間,我連課桌上的一個課本也沒來得及收拾,就從書包里習慣性的掏出了一本課外書,津津有味的享受這書中的一切知識,連周圍的同學在干什么,我都不知道。
當我正在無憂無慮地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的時候,“咣當”一聲,把我拉回了現實中,我定了定神,這才觀察起我身邊的人和物。我的同桌正彎下腰撿起我那掉在地上的鋼筆,當我剛要道謝的時候就發現我那鋼筆已經面目全非了:那透明無暇的筆帽已經長滿了皺紋,還被蒙上了藍黑色的鋼筆水。我按住心中的怒火,問:“怎么回事?”我的那個同桌支支吾吾的回答:“對不起我剛剛從那邊跑來,不小心碰到了你的桌子,撞掉了鋼筆無意中還踩了一腳,對不起。”我站起來,惱怒地叫道:“你難道不知道在教室里不能追跑打鬧嗎?”“對不起對比起,我是因為有急事才跑的,對不起,要不我買個新的賠給你行嗎”當我想再說什么的時候,已經上課了。
課上,我什么也沒聽進去,還在想著剛才所發生的事情。忽然,爸爸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浮現在了我的腦海中:當別人犯錯時你應該站在別人的角度上來看待這件事,做出最公正的收尾工作。想著想著,我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他不是故意的,但我為何要得理不饒人呢?一下課,我的那個同桌,又一個勁的向我道歉,說是下午來了立刻就賠給我一個新的。
我笑了笑,“不用了,你也不是故意的,就當那支筆我從來沒有過就好啦!”“你不生氣了嗎?”他膽怯的問。“不生氣了,誰會不犯錯呢?只要別人不是故意的,站在別人的處境上去想還情有可原的話就可以不計較。”我爽快的回答。聽了這話,他高興的去一邊玩去了。
只要你,我,他,大家都用換位思考去想想別人的話,世上將沒有憎恨,我們都將生活在愛的樂園中。
我學會了小學作文篇五
“人生不過是一場不動筆墨的測試,懂得了,便成功了,就這么簡單。”記得一位朋友曾這么說過,但真正品味了生活,又有多少人說自己一生平平淡淡,簡簡單單呢?
就在不久前,我在生活中懂得了放棄。
人人都激勵自己:“堅持就是勝利。”我說:“空談堅持,卻無力實現,再堅持也是徒勞。”
不久前,老師下達了一個任務給我,為了“不辱師命”四個字,我接受了這個任務。可說來簡單,但剛開學,嶄新的教室,嶄新的面孔,嶄新的空氣,新到讓我感到有些許陌生。八年級又添了兩門課程,我腦里一團亂,想著還沒完成的任務,心里多了一絲擔心。將一切作業都留到了課間做,回到家就去完成我的作品。
眼看作業越堆越多,期限越來越近,我放棄了慢工做細活,余下的時間我將幾天來落下的功課復習了一下,結果有了很大進步,我慶幸我沒有“死心眼”地要強下去。
還記得我最好的朋友和我曾冷戰好幾個月,她不道歉,我也堅持自己的想法,倔強地守著自己的陣地,一步也不退。同學們開始以為我們只是小打小鬧,可幾個月了,我們依舊互不理睬,他們看不下去了,便來勸我們:“幾年的老朋友了,就因為一個觀點不和就不顧幾年的情分了?只是因為少了一句道歉就棄掉了一個朋友?你不覺得自己很傻嗎?”我愣了,仿佛一切都抵不過這個錯誤。
傍晚,我在校門口等她,還沒等她看見我就說:“對不起,我不該因為好面子而忽略你的感受,你……可以原諒我嗎?”她只是微微一笑:“再不走天就黑了,你敢走夜路我可不敢啊。呵呵”我們像久違的朋友一樣挎著胳膊,像往日一樣向著余輝走向那條熟悉的小路。
幾次教訓,我深刻地懂得了:“放棄”不一定是貶義詞,它在某種情況比“堅持”更有積極意義。說得簡單一點就是:人要學會變通,在無奈的情況下,退卻也是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