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學教案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時鐘篇一
1、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能看圖口邊應用題并懂得運算。
2、培養幼兒的合作與競爭意識,體驗數學的魅力。
1、10以內的加減算式卡片若干有數字的籃子2個沒數字的籃子1個
2、情景圖4張
3、圖卡動物(小老虎小松鼠小猴)圖卡水果若干
4、音樂《兔子舞》
一引題
師:小朋友們早上好!我是快樂數學欄目的主持人—sky姐姐,今天,快樂數學大本營有一個活動,邀請小朋友們去參加,你們想去嗎?那請小朋友們悄悄地走到線上來,我們一起出發吧!我們欄目的口號是:快樂數學,快樂無限,ye!我們大聲的把口號喊出來吧:快樂數學,快樂無限,ye!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到了,請你們各就各位。歡迎你們來到快樂數學大本營,首先,我要向你們介紹今天的三方隊,我這兒有三只小動物:老虎松鼠猴子這邊的小朋友就是老虎隊,這兒的小朋友就是松鼠隊,這邊的小朋友就是猴子隊。老虎,松鼠,猴子都喜歡吃水果,今天我為你們準備了許多的水果,你們想要得到水果嗎?想要得到水果還得闖關勝利了才能得到水果,你們有信心嗎?那我們馬上進入快樂數學第一關。
二快樂數學第一關
1、師:第一關:必答題,請小朋友們觀察這幾個籃子,有什么區別?有請老虎隊的答題,我把算式卡發老虎隊的每一位小朋友,將算出算式卡的答案,在將算式卡送到相應的籃子里(老虎隊放好之后教師將進行點評,在進行下一隊,勝利隊獎勵一個水果)
小結:第一關結束,我們來關注各隊的水果得數,某某隊得到了幾個水果,可以用數字機表示(表揚水果個數多的隊伍,鼓勵水果個數少的隊伍)現在我們進入今天的第二關——快樂數學快樂無限ye!
三快樂數學第二關
2、師:我這兒還有幾張圖片,每個隊一張,請各隊的小朋友一起討論把圖片編成一段話。
3、挑戰開始:老虎隊選擇另兩隊的其中一隊接受挑戰
師:你們選哪一隊?(老虎隊選出一個代表編一段話,接受挑戰的選出一個代表答題。
小結:第二關結束,我們來關注各隊的水果得數,某某隊得到了幾個水果,可以用數字機表示(表揚水果個數多的隊伍,鼓勵水果個數少的隊伍)現在我們進入今天的第三關——快樂數學快樂無限ye!
四快樂數學第三關
師:搶答題:我出示算術卡,每隊搶答,看哪隊答得又快又準,將獲得一個水果。
師:第三關結束,我們來看看各隊的水果得數,某某隊的水果最多勝利了,我們用熱烈的掌聲送給他們。剛才每個小朋友都表現得很不錯,在用熱烈的掌聲送給自己。
五結束活動
播放音樂《兔子舞》
師:今天的活動到此結束,你們玩得開心嗎?玩了這么久,我們也該回家了,請小朋友悄悄地走到線上來,我們一起回家吧!
大班數學教案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時鐘篇二
1、探索10的分合,理解10的不同組成、分解關系,進一步感知數分合的有序性,培養科學的探究意識。
2、用10的分合知識解決活動中的問題,體驗成功的樂趣。
3、樂意與同伴合作并交流經驗。
4、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5、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1、重點:調動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
2、難點:掌握10的分合。
雪花片若干、白紙6張、筆6支,磁鐵若干,10的分合、ppt
一、復習8、9的分合,請幼兒上臺自己寫出8、9的分合式
1、碰球游戲
2、填空8、9的分合式
3、觀察師:左右兩邊的部分數在排列上有什么不同?(左邊按順數規律排列,右邊按倒數規律排列)
二、探究10的分合
(二)評價和交流
1、請一組代表展示合作得到的10的分合式。
2、請不一樣的那組代表展示自己的分合式。
3、比較兩者之間的異同,得出結論:分合式排列順序不同,分合結果相同。
(三)記憶,填空1、出示課件,請幼兒回憶10的分合,有哪些,填空
(四)學習兒歌,自由游戲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四六,一起走,五五五五,合成一雙手。
(五)鞏固游戲--碰球教師示范,然后請幼兒來當小老師
三、小結
師:小朋友們今天玩兒得很開心,數字寶寶10的分合我們也學會了一些,我們益智區里面有許多撲克牌平時寶貝們也可以進區角去用撲克牌玩數字分合的游戲,好嗎?還可以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哦。
大班數學教案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時鐘篇三
1.感知許多物體(或圖形)可以分成相等的兩份,理解二等分的含義。
2.嘗試運用等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感受生活中的數學。
3.喜歡等分物體的活動,體驗成功的喜悅。
重點:學習二等分并能運用于生活實踐中。
難點:理解二等分的含義
一、以游戲引出課題
二、學習二等分,理解二等分的含義
1.感知二等分
(1)教師出示教具“紅、綠圓片”,把兩個圓片疊在一起進行比較。引導幼兒觀察并得出結論“兩個圓片一樣大”。
(3)幼兒操作學具“黃、藍圓片”感知二等分,將其中一個圓片進行二等分。
2.了解整體大于部分
(1)請幼兒將二等分后的每一份紅色圓片和綠色圓片進行比較,區別大小。告訴幼兒沒有分的綠色圓片是整體,等分后的每一份紅色圓片是部分。
(2):整體比等分后的每一份大,反過來,等分后的每一份比整體小,而且正好是原來那一份的一半。
3.圖形二等分
(1)是不是所有的圖形都能等分?(幼兒討論),請小朋友想辦法把這些圖形二等分,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圖形都可以二等分。
(2)幼兒操作,教師巡視,引導幼兒可以相互輕聲討論。
(3)在展示板上展示出幼兒能等分的圖形。
(4)和幼兒一起檢查、反饋幼兒操作結果。
4.生活中等分的運用
師:“我們知道了有的圖形能等分,有的不能等分。生活中用過等分嗎?”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回答。
三、家園互動,運用二等分遷移經驗,學習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1.提出分食物的要求。
師:“為了招待爸爸媽媽們,今天食堂里準備了好多菜,請大家幫忙把食物二等分,可以嘗試用不同方法二等分,分好后給爸爸媽媽檢查一下。
2、幼兒自由選擇小組操作活動。
第一組:剝桔子、分餅干,進一步感知物體的二等分現象
第二組:把豇豆、荷蘭豆剪成一樣長的2段,感受長度的二等分。
第三組:把紅棗、花生仁分成數量一樣多的兩份,感受數量的二等分。
3、交流,收拾學具。
延伸活動:請幼兒回家找找家里的什么東西是二等分的,什么東西可以二等分,并動手嘗試一下。
大班數學教案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時鐘篇四
我們班的幼兒對圖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長方形、正方形)非常感興趣,于是,我設計了這節圖形游戲課。目的是培養幼兒圖形方面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幼兒用各種不同的圖形進行拼圖,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想象力也得到很好的訓練。
1、通過游戲,加深對圖形的認知。
2、培養幼兒圖形方面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培養幼兒對圖形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通過游戲,加深對圖形的認知,培養幼兒圖形方面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角形、圓形、半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圖片若干。
一、認一認:
教師出示三角形、圓形、半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圖片,請幼兒分別說出圖形名稱。
二、想一想:
教師出示三角形、圓形、半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圖片,請幼兒分別說說圖形像什么?(教師小結:當小朋友看到一個圖形時,就會想到很多物體。比如看到圓形,就會想到西瓜、乒乓球、太陽、皮球等,我們經常用這種方法,以后我們就會越來越聰明)
三、拼一拼:
1、相同圖形拼搭
教師讓幼兒取出任一種圖形進行嘗試性的拼搭活動,教師巡回指導。(教師小結:小朋友可以用其中的一種圖形變成不同的圖形,例如兩個相同的三角形組合在一起,可以變成一個正方形等。)
2、不同圖形的拼搭
教師在引導幼兒拼圖時不要一下子把拼好的圖樣給幼兒看,可以先對幼兒進行一定的啟發:比如拼帆船時,可以告訴幼兒用兩個大的三角形做它的帆,另外的圖形拼成一艘船。
建議:教師巡回時可給予個別指導,并將幼兒的有趣拼搭介紹給大家。
3、教師小結:今天,我們玩了圖形游戲,發現了很多個圖形可以組合成各種各樣有趣的圖樣。只要我們多動手多動腦,就會拼出越來越多的圖案。
幼兒興趣較濃,整節課每位幼兒都得到動手動腦的機會。在用不同的圖形拼搭時,有個別幼兒還不能按時完成。
大班數學教案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時鐘篇五
1.理解對稱的含義,能正確地判斷圖形是否對稱。
2.能正確地擺、畫出與圖形對稱的另一半,初步感受圖形的對稱性。
3.能運用對折的方法,剪出對稱的圖形,感受對稱美。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白板課件、操作紙、剪刀、小簍子若干。
一、故事導入
教師通過講述故事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二、拯救女王
通過創設闖關情境突破教學重難點。
1、通過第一、二、三關理解對稱的含義,能正確判斷圖形是否對稱。(重點)
第一關:找一找
教師通過出示一半的愛心,激發幼兒尋找它的另一半把愛心復原。
教師總結:像這種左右兩邊大小、形狀一樣的,對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我們叫它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就是它的對稱軸。
第二關:折一折
通過動手折圖形判斷圖形是否對稱,鼓勵幼兒探索發現同為對稱囹形,對稱軸的數量不同。
教師總結:原來在對稱圖形中,有的像半圓形只有一條對稱軸,有的像正方形有幾條對稱軸。
第三關:分一分
請幼兒把它們分一分,把對稱的放在笑臉框里,不對稱的放在哭臉框里。
2、通過第四、五關知道相對稱的兩個正方形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難點)
第四關:擺一擺
請幼兒把『f方形擺一擺,讓它們和左邊的圖案相對稱。
第五關:拼一拼
請幼兒6人一組合作拼一拼,在左邊拼出一個小士兵和右邊的小士兵相對稱。
三、女王送禮物
出示女王圖片,介紹女王的王國叫“對稱王國”。
出示禮物圖片,引導幼兒把禮物完整的變出來。
活動延伸:
剪一剪
請幼兒帶坐禮物回教室動手剪一剪。
大班數學教案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時鐘篇六
1、學習2—8的相鄰數,理解相鄰數之間的的關系。
2、發展幼兒的比較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課件、表格、鉛筆。
一、引題,理解“鄰居”
1、師:看,來了一輛快樂大巴,快樂大巴邀請各位小乘客去參觀房子,快樂大巴,快樂出發吧!
3、你現在的位置旁邊的鄰居是誰和誰?
二、比一比:理解相鄰數之間的關系——前面數比中間數小1,后面數比中間數大1的關系。
2、為什么要把2個放在3個的前面,4個放在3個的后面(2個比3個少1個,排在3個的前面,4個比3個多1個,排在4個的后面)。
4、小結:3的鄰居朋友是幾和幾,也把2和4叫做3的相鄰數,通過剛才比大小,我們知道相鄰數的一個特點:就是前面的數字總比中間的數字小1,后面的數字總比中間的數字大1。
三、找一找:數字找朋友
1、現在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數字住的房子,你們看一群數字來了,他們是幾?(出示數卡2——8)
2、數字國王為他們買了新房子,數字寶寶要搬到新家里去,可是他們不知道自己住在那一幢,國王出示一個標記圖:小——大,數字要按標記排隊該怎么排?請你們送他們到新房子里去住。
4、數字寶寶5的前面朋友也躲起來了,應該是幾?后面呢?(引導幼兒知道比5少1是4,比5多1是6,5的的朋友是4和6)
四、幼兒操作:
1、填空格:哪些鄰居躲起來了,幫它畫出來,并在正方形里寫上數字
2、圓點找朋友:圓點要找到它的前面和后面的鄰居,請你幫相應的圓點相鄰數畫出來。
3、連連線,教師和幼兒一同評價后,自然結束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