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學習中一定要善始善終,只有總結才標志工作階段性完成或者徹底的終止。通過總結對工作學習進行回顧和分析,從中找出經驗和教訓,引出規律性認識,以指導今后工作和實踐活動。怎樣寫總結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總結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總結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高級技師業績工作總結篇一
一、解決了上班吃飯問題
民以食為天,周一到周五,中午在小學吃,天天不重樣。早晚在隔壁十二中吃,每頓一元錢管飽。一個小小的遺憾是中學周一早上和周五晚上沒有飯。
二、放松了身心,鍛煉了身體
支教老師,學校里都是當客人對待的,課最少,飯免費,要求最松。我又一周吃住在校,所以有的是時間。學校幾個男老師都喜歡打乒乓球,我這個曾經的一小冠軍在這里前三名是進不了的,但和高手切磋才能有進步。魏主任和王計生愛好下象棋,我專門用黃漆在一塊小黑板上畫了一個棋盤,提高了棋藝。晚上19點,我經常一邊聽著新聞聯播,一邊在操場上倒走、跑步。鍛煉后,一般是會斗地主的,一元二元三元、見炮加一。
盡管我輸多贏少,但也樂此不疲,有幾次周五放學后就開戰了,周六上午才回長葛。有一次回家都到‘長葛大酒店’了,接魏主任電話說三缺一,又拐頭回去了。開春后,我在住室前的花壇里種菜,種了2次苦菊都長的不好,但吃到了自己種的油麥菜和玉米菜。月考獲得過1次第一,2次第二,獎過100元錢,純屬意外收獲。
三、學到了不少管理經驗
大周是長葛教育管理最規范的鄉鎮,大周中心小學是全長葛鄉鎮規模最大、管理最規范的小學,在這里一年見識的經驗不管今后自己是否會用到,都是一筆財富。這個,我專門記到了一個本上,這里不再贅述。
四、教育了一班學生
我們四(1)班上學期66名學生,下學期68名學生。他們有聰明好學的,也有不完成家庭作業的,但他們個個都很聽話。一年來,沒有一個學生頂撞我,我倒是有幾次錯批評了他們,心里很內疚。對我的數學課堂紀律,我一年來都非常滿意,我也盡心盡力去教育了他們,上學期十一假期,我騎電車被人碰倒,左腿小腿外側傷口2個多月才長好,而我只請了一個星期的假,一個多月都帶傷給學生上課。下學期期末復習時,由于課多、天熱,再加上我講課聲音大,后2個星期喉嚨一直沙啞,嚴重時幾乎失聲。如果說成績不理想,只怪我水平有限,我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一個地方,當要離開的時候,如果你戀戀不舍,說明你來對了;如果你歸心似箭,一秒鐘也不想再呆下去,說明你來錯了。如果有機會,大周鎮中心小學,我還愿意來這里支教!
高級技師業績工作總結篇二
這學期是本人第二次任教高一年級的數學科,鑒于第一年的工作經驗和總結,本人在第二年的高一數學任教中,教學各方面都有所提高,總結幾點經驗如下。
1、勤于思考:創新的前題是理解。
我們知道,數學離不開概念,由概念又引伸出性質,這些性質往往以定理或公式呈現出來。對定理,公式少不了要進行邏輯推理論證,形成這些論證的理路需要思維過程。為此,我們首先必須讓學生對學習的對象有所理解。因為數學知識的獲得主要依賴緊張思維活動后的理解,只有透徹的理解才能溶入其認知結構。這就需要拼棄過去那種單靠記往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的數學結論,然后套用這些結論或機械地模仿某種模式去解題的壞習慣。而要做到理解,就需要勤于思考。對知識和方法要多問幾個為什么 如:為什么要形成這個概念 為什么要導出這個性質 這個性質,定理,公式有什么功能 如何應用 勤于思考的表現還在于對認知過程的不斷反思,回顧,不斷總結挫折的教訓和成功的經驗。避免墨守成規,勇于創新。
2、善于提問。
學生在數學課堂中通過觀察,感知學習的對象以后,要學會分析,要有自己的見解,不要人云亦云,要善于挖掘自己尚不清楚的問題,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并提出質疑。作為一個中學生,不見得也毋須什么問題都能自己解決。我們倡導的只是能對學習的對象提出多角度的問題,尤其是善于提出新穎的具有獨特見解的問題。我認為會提問是創新的一個重要標志。
3、解決問題。
學數學離不開解題,解題是在掌握所學知識和方法的基礎上進行運用。解題可以訓練技巧,磨煉意志。在解題過程中,首先應判斷解題的大方向,大致有什么思路,在引導學生解題的探索過程中,要注意聯想,要學會用不同的立意,不同的知識,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并善于在解題全過程監控自己的行為:是否走彎路 是否走入死胡同 有沒有出錯 需要及時調整,排除障礙。這樣長期形成習慣后,往往可以別出心裁,另辟解題捷徑。這種思維品質也是創新的重要標志。為了讓學生達到這個境界,必須讓學生明確不要為解題而解題,要在解題后不斷反思,回顧,積累經驗,增強解題意識,提高能力。
如何從一名資質普通的人民教書轉變成為合格的數學教師這一問題,可能是所有年輕教師都經歷過的思索。我想對于老教師的經驗的借鑒在這個方面顯得尤為重要。在此我要感謝半年來一直幫助我,關心我的老教師們。從他們的經驗中我體會到數學的核心——問題;總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問的是什么,有什么,還有什么,是什么;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勤于思考,善于提問,解決問題。
高級技師業績工作總結篇三
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書的序言部分給了我們明確的答案:最好的教育是“無為”的教育:它不為感知、卻又深深影響著人心靈的教育。所謂“無為”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隱蔽教育意圖的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師自身的示范等為間接教育手段,潛移默化,摒棄單調、枯燥的說教,充分信任學生,因勢利導,使學生在沒有直接沖突式的說教中自覺接受教育,在獲得親身體驗中領悟道理,在以自身為主體的自我教育中達到精神的升華和認識的飛躍的教育。
“無為”教育需要我們教師關注,并從教育的細節入手身體力行。書中從四個部分:做人篇、學習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充分闡述了教師如何有效關注教育的66個細節,如何身體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為出色的人民教師。
有位哲人說:“人的一生只在做兩件事----做事與做人。”其實,人的一生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因為事是人做的,做事的實質也就是做人。因此,書中的四個部分把做人篇放在了首要位置,學生只有具備了做人的各項品質才能更好地學習、做事,也才能與周圍的人和諧交往。因此,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然后才是傳授知識。
編者將教師最需關注的66個細節一一闡述,而在闡述的手法上也避免了枯燥的論述,在闡述一個品質細節前,編者都引用了兩句名人名言來概括該品質的重要意義,緊接著運用一些鮮活的真人實例來具體論述,最后,編者提出培養這些良好品質的方法和建議,使這本理論性很強的書增加了不少的文學性和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廣大教師讀者的興趣。
書中講述的教師最需關注的教育細節之四----健康是人生最可貴的,給我的印象最深。我們如何理解健康的含義:英國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說過:“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體”。可見身心健康是人類的共同追求。著名的作家海明威從小就跟著酷愛體育運動的父親走村串戶,穿林渡水。4歲時,他從父親那得到一支獵槍,之后開始獨立活動,開始了釣魚、打獵和探險的生活,而年幼時的這些經歷成了《老人與海》的寫作素材。
強身是重要的,教師在教育學生時,更要強調“強心”。我是一名數學教師,也是班主任。作為班主任更要在教學思想上和教學內容中滲透心理教育,預防學生心理問題的爆發。我們班上有個小男孩叫白--很聰明,但就是說話時有些口吃,說上一句完整的話很費勁。經過家訪我得知,白--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他從小跟著奶奶長大。奶奶沒什么文化,年紀也大了,雖然一直對孩子的口吃耿耿于懷,但是卻不知道如何是好。在班里,同學們也都總是笑話白--,以至于他都不愛回答問題。我注意到這一點之后,上課時就試著提問白--問題,當他站起來,我就對她說:“白--,你別急,先想好了怎么說再回答。老師和同學們都相信你一定能回答的非常棒。”等白--回答完了之后,我會要求全班同學給他掌聲來鼓勵他。并且表揚鼓掌的同學們都很有愛心,都是好孩子。漸漸地白--越來越愛回答問題,同學生也不再取笑他,反而關心起他來,課下時總會有幾個小朋友圍著他教他說話,糾正他、幫助他。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師最需要關注的66個教育細節》對廣大的教師有很強的學習和借鑒意義,作為教師我將細細品味書中提及的每一個教育細節,在以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貫徹這些教育思想,使我們的學生成為一個健全品格的人。有一句話說得好:有時候,不是我們的學生教不好,而是我們的教育沒有做夠。
高級技師業績工作總結篇四
太陽一次次的升起又落下,反反復復,看著小朋友學本領、看著小朋友做游戲、看著小朋友笑、看著小朋友哭,一個學期的工作又將接近尾聲,今天在這里我的心情無比激動,我感謝各位領導和全體教師給予我這個機會,請大家聆聽我的進步和工作中的不足。在這一個學期來,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地耕耘,將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溶入自己的實踐工作中。回首一個學期來所走過的工作歷程,有所失、也有所得。現將一個學期來的思想、學習、工作等方面向在座的領導和全體教師做以下匯報和總結。
一、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只有通過多種渠道不斷的學習,才能提高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的責任心,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本領。本人在本學期中,積極參加各項時事、政治學習,堅持把理論同實際相結合,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正確的思想引導幼兒。也要感謝領導能有機會讓我外出學習,吸取別人的經驗使自己成長。
本學期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凝聚力作用,堅持做到以身作則、勇于奉獻、勤勤懇懇,認真做好班級的各項工作。在狠抓班級常規中,真正做到工作有目的、有行動、有組織、實施有計劃,使班級的吃飯常規、收拾玩具、排隊等常規初見成效。
二、堅定信心,規范良好常規
俗語說:“沒有規矩,難成方圓”。良好的常規可以使幼兒生活具有合理的節奏,即能使神經系統得到有益的調節,促進身體健康,有利于培養幼兒自我服務的生活能力,為今后生活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本學期,根據我班在小班時的幾個弱點如:吃點心、吃飯時孩子們很吵,有時叫破了喉嚨他們還沒安靜下來,怎樣讓孩子自覺的安靜下來呢?面對這個問題已經思考了很久,有一次看到許多幼兒圍著圈都要搶著幫老師做事情,利用孩子這一特點讓孩子安靜下來呢?于是我在每天孩子吃點心、吃飯時都說上一句:“今天誰來幫老師發餅干、發牛奶、發調羹、發碗等,但老師有個前提就是誰坐的最好的小朋友來做。”孩子們一下子安靜了下來,有一次我班的小朋友正在上廁所聽到說的話立馬拉著褲子安靜地跑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我看了很感動,沒想到我每天說的這句話的吸引力這么強。我這一招,既培養了孩子熱愛勞動的習慣,也能在班中形成自覺安靜的習慣。
三、突出特色,提高珠心算教學
“珠心算”教學是我們幼兒園引進的特色教學。作為“珠心算”的輔導教師,剛開始我也不知如何下手,剛開始的幾堂課下來我自我感覺到孩子是否能接受數與量的理解呢?因為我們常態班的數學教學計劃比較慢,而他們現在就要接受能行嗎?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在孩子們的生活學習中有時總刻意的讓孩子接觸數與量的關系如:每次一組孩子發碗時總讓他先點一下人數然后再去數碗,發調羹的孩子也是一樣。一段時間下來孩子明顯對算盤上的珠子有了數與量的概念。有一次在與潘老師談話中她說你們的孩子真的打得很棒,但有些孩子對加減很混亂。剛開始聽得很高興,聽到后面半句話時自己的心情又滑了下去。于是我自己嘗試了在打從中尋找竅門,發現每次的加,珠子就是往上去的,每次的減珠子是往下去的,我把這個規律告訴了孩子們,顯然孩子們打的很順手,看著孩子們開心的打著,我又擔心: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他們這樣長期枯燥的打下去肯定會厭倦的,于是我又在尋找另一條途徑能激發孩子想學愿望。在小班的時候他們每個人都非常想得到五角星,還是從這點出發我上街買了一些五角星等許多貼花紙。每次我都會在打的好的幼兒的額頭上貼上五角星,再次激發了他們想打好的愿望。過了一段時間,珠心算教學的難度又上了一個臺階,這次要用“5”的這一個到珠子了,然而我不知如何向幼兒解釋這一個珠子就表示5、二個珠子表示6,我不能再用數與量概念來解釋了,只能讓他們死記硬背上面一個珠子和下面一個珠子加起來是6、上面一個珠子和下面二個珠子加起來是7、上面一個珠子和下面三個珠子加起來是8等等。孩子們又在課堂中輕松的操作起來了,但發現幾個孩子過了一夜又好象生手了。原來他們回去之后沒有練習才這樣的,每天放學的時候我都提醒他們要回去練習,但明天過來還是老樣子沒進步。我只好采取措施了,我們珠心算是分批上的,一批上另一批去玩,看到沒有完成作業的孩子我就說,你在家沒有完成練習作業的小朋友,在幼兒園不管你打的多好你也不能出去玩,必須把那時間補回來。這一招果然起到了效果,我班的蔣晨小朋友就是個明顯的例子,原先不是很熟練,現在的他可以稱的上我班學得最棒的孩子!現在看著他們熟練的操作,我很為他們感到驕傲、自豪。在心底由衷得說:“你們是最棒的!”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我意識到自己還有多缺點:有時不能嚴格要求自己,性格比較急躁等,以后要克服自身的弱點,爭取更大的進步。
有播種就會有收獲,有付出就會有回報。一個學期的教與學使我和孩子們之間產生了濃厚的感情,也使我的教學工作初漸成效。但我深知這些成績的取得是與在座的各位領導和所有幫過我的教師分不開的。一滴汗水、一分收獲、一分辛勞、一分成果。追求永無止境,奮斗沒有窮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繼續努力,盡職盡則。把自己全部的愛奉獻給孩子,為孩子的明天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