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一
學習《弟子規》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父母不孝順、和兄弟姐妹朋友不和睦,那么他的孩子都會看在眼里,有一天他的孩子還會去學習,自己的行為不光會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記得有一則小笑話是說,有個老人年紀大了,雙手經常哆嗦,他的兒子兒媳嫌棄他,有一次吃飯的時候,老人打破了一個碗,老人的兒子兒媳非常生氣,對著老人發了一頓火,從此之后,讓老人用木碗吃飯。有一天,這對夫婦發現自己的兒子在玩木頭,就問兒子在干什么,兒子說在給他們做碗呢,等到他們老的時候給他們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孩子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身教。
如果每一個人能夠做到,我們的和諧社會才是可以期待。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二
我今天讀了我們的國學經典《弟子規》,從這本書中我受到了許多啟發,《弟子規》共有八個部分,這八個部分分別是:總序、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等。
總序部分概括地介紹弟子規的主要內容: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其次要做事要嚴謹,還要誠實、博愛,在做好以上這些事情的基礎上,還要去學習文化知識。
入則孝這部分內容主要講的是在家要孝順父母的道理。要虛心聽從父母的教誨,了解父母的好惡,力爭為父母生活的更好創造條件。在這些方面,我感覺自己做的還可以,為什么說只是還可以而不是非常好呢,這是因為在大多數時間我做的是好的,但有些時候在有些細節上還不夠注意,比如,有時父母教育我時,我嫌他們嘮叨,沒有做到“父母教,須敬聽”。
出則悌的主要內容是:在外邊要尊敬師長,懂得長幼有序,并要學禮、懂禮等等。我在尊敬師長方面做的很好,對于老師和長輩我都能做到見面主動問好,從內心去尊敬他們,但是有些時候和同學相處的不太好,離“兄弟睦”的要求有點差距,我會努力做的更好。
謹和信的內容主要有:為人處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誠實守信,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衣著要端正,說話要文明,懂得反省自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等。我感覺自己在品行端正方面做的比較好,能夠以誠待人。但是在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方面做的不夠,有時東西擺放比較亂,而不經常收拾。另外,我在經常反省自己這方面做的不夠好,不擅于和不愿意做自我批評,這是以后需要改正的,因為只有經常反省自己找到自己的缺點,才能改掉缺點,從而使自己進步。
泛愛眾、親仁的主要意思是:人在世上要有一顆博愛的心,要愛天地萬物,愛萬物生靈,要提高自己的品行修養,更要親近有仁德之人,不誹謗別人,不強人所難等等。
今天,我就讀到了親仁這一部分,以后我會把剩下的部分全部讀完的,從我讀的弟子規當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優點,我發現了自己的不少缺點,我一定會發揚優點,改正缺點,按《弟子規》的要求去做,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三
為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建設,豐富校園文化,我校響應教育局的號召,全校師生進行誦讀《弟子規》,學習圣人經典,傳承民族圣人經典文化的讀書學習活動。全校上下、師生之間、班級之間,處處呈現出學習、誦讀、力行《弟子規》的情景。現在,學生誦讀學習《弟子規》的情景給我們的校園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對一個人而言,應該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弟子規》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體現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就充分體現了“孝”字的重要性,古人有云:“百事孝為先”,可見,孝是做人的根本。
第二待人接物要懷著恭敬之心,為人要謙虛。“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這些都是古人總結出的經驗。而《弟子規》則給出了系統的準則“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如果能夠把這些都落實到行為上,那么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會更加融洽,整個社會都會更加和諧。
第三要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弟子規》教人向善,長養人的德行,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則警。”只有懂得時刻反省自己,規正自己的人,才可以使其自身有長足的進步。這才應該是人一生所追求的終極目標。
《弟子規》講述的是我們身邊的學問,我們學習古圣賢經典文化,是教育學生從小學會為人處世的根基。學習弟子規優秀心得體會。學習《弟子規》,不光要會誦讀,重要是能做到,并且長期堅持,最終把它作為我們生活中的的行為準則。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四
《弟子規》是依據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的一本反映自身問題的著作,是后人應該學習的典范。上個學期,學校讓我們每個班都要學習《弟子規》,踐行《弟子規》。
我們要想學好《弟子規》,就要時時刻刻用弟子規中的要求約束我們。《弟子規》中有這么一句話:雖有急 卷束齊 有缺壞就補之。它要求我們做到先將書包整理好,再上床睡覺。有一次,我晚上寫作業寫到很晚,爸爸媽媽都叫我趕快睡覺,要不然明天早上起不來了。剛寫完作業,桌子上還很亂,但已經很晚了,我想到了《弟子規》中的那句話,就用我最快的速度將書包整理好,然后才去睡覺。
還有一次,我早早的忙完了一天的事情,就出門找朋友玩,臨走的時候,我想到了《弟子規》中:“出必告返必面”這句話,便給爸爸媽媽留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去了什么地方,讓爸爸媽媽不要擔心,我幾點就回來。
在我們班里,每周都要填一個《弟子規》踐行——學校評價用表。上面有一條: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在剛下了數學課的一個課間,我們都在班里做數學作業,有一個題最有爭議,是一個求年齡的題。我和翟梓翔分別算出了兩個不同的答案,其他同學的答案也是我們兩個之中的一個,我們就在教室里展開了驗算、調查等證實自己答案是正確的方法。最后,我們還沒討論出來一個結果,只好找數學老師劉老師解決,我們拿著作業去了辦公室。劉老師給我們兩個講了這道題的正確做法,發現翟梓翔的答案是正確的,我只好就此作罷,相信真理。這樣,我們就解決了一個富有爭議的問題。
要想學好《弟子規》,就要在做每件事之前想想:我這樣做對嗎?我是不是應該先干這件事,再干那件事……要時時刻刻想到《弟子規》,這樣才能更深入學習!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五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學校的辦學宗旨和目標。曾幾何時,社會對學校教育功能 的缺失頗有微詞“學校重智輕徳”,家長感嘆“做局長易,做家長難”,學校感慨“學 生難管”,教師感受“學生難教”,學生感言“德育說教何時休?”。2012 年秋季開學以來,傳統經典文化《弟子規》如春風雨露沐浴我縣校園,讓關心教育者、管理者、教 育者和受教育者都真切感受到傳統經典文化 《弟子規》 的魅力。 我校在開展學習實踐 《弟子規》活動中,堅持理念先行,領導先行,教師先行,家長與子女同行,以求真務實的 工作作風,積極開展“學習實踐《弟子規》,構建和諧校園”創建活動,努力開創學校 德育工作新局面。
一、思想重視 思想決定高度,思路決定出路。學校在開展學習實踐《弟子規》活動中,堅持做 到“四重視”。
起,德育 工作是學校發展的命根子。學習實踐《弟子規》活動,是一項利學生、利教師、利學校、 利家庭、利教育、利社會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符合學生的教育成長規律,符合教育 發展的趨勢和潮流。
2、教師重視。教師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導力量。學校制訂的實施方案中,明確提 出教師要把《弟子規》內容融入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帶頭踐行學校提出的學習實踐 《弟子規》“六個一”活動,把上課向孔子像鞠躬做為課堂教學的常規禮儀。班主任要 組織做好學生早讀課誦讀《弟子規》活動,組織出版好班級《弟子規》學習園地,語文 教師組織好學生每天一頁《弟子規》內容鋼筆書法訓練,音樂教師組織教唱感恩歌曲。 教職工要嚴格執行根據《弟子規》內容制訂的《學校教師行為規范》,師生之間互相敬 禮還禮。
3、家長重視。學生是社會人,如果只在學校推廣,缺乏家庭、社會的保障、支撐 和配合,也會出現“5+2=0”的現象,即學校 5 天的教育,周六、周日 2 天家庭、社會的 沖擊,不協調,也會造成學校教育的失敗。因此,學校著力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 一體的教育網絡。在開學初,通過《致學生家長的公開信》闡明學校開展學習《弟子規》 活動的目的、意義和要求;學期中,組織召開以《弟子規》為內容的學生家長會,向學 生家長匯報學校開展《弟子規》學習活動以來的舉措、成效及今后工作的意見和方向, 共同分享學生的感受和體會;學期末,向家長發放學習實踐《弟子規》活動問卷調查, 進一步了解掌握學生學習《弟子規》在校外的表現,為進一步推進《弟子規》教育活動 提供依據。
4、學生重視。學生是學習實踐《弟子規》活動的主體,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 作用。學校在開學初組織召開學習實踐《弟子規》活動動員大會,動員會改變了說教的 模式,而是以到南京學習《弟子規》的教師以現身感受談自己所看、所聽、所想、所感, 講述他們由不解到懷疑到感動到堅信的過程,深深感染了學生。學校每周開設《弟子規》 校本課程 1 節,由學校安排人員進行《弟子規》內容易解、感恩小故事教育活動,組織 開展《百善孝為先》等講座,以情感人,以情動人。學生學習實踐《弟子規》的熱情點 燃了,學生自覺遵守根據《弟子規》內容制訂的《該學校學生行為規范》,每天都能聽 到《弟子規》書聲朗朗,看到《弟子規》鋼筆字一筆一劃,對圣賢、師長以誠相待、以 禮相待。
二、措施到位 學習實踐《弟子規》活動,重在落實。我校開展學習實踐《弟子規》活動,緊緊 圍繞如何讓《弟子規》傳統文化經典入學生耳,進學生心,燃學生情,見學生行“四個 目的”而開展探索與實踐。創新開展了“十個一”創建活動與實踐。
3、每天下午學生每人完成一頁《弟子規》 內容的鋼筆字;
4、校園每天上午上課前播放一曲感恩歌曲;
5、每節課上課時,師生齊向孔老夫子像行鞠躬禮一次;
9、在元旦前夕組織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文藝匯演,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 式表達、謳歌“真善美”。
三、長抓不懈 雖然傳統經典文化《弟子規》不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全部,也不是萬能的,但是,學校大力推進《弟子規》教育活動所取得的成效是顯著的,是有目共睹的。 正是:不學不知道,學了不一樣。今后,我校將把《弟子規》教育活動長抓不懈, 不斷開創學校德育工作新局面。著重抓好三個“創新”。
1、理念創新。《弟子規》教育活動是一項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工程,只 有起點,沒有終點。在今后的《弟子規》教育活動中,將深入挖掘《弟子規》的 內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結合時代精神加以創新發展。
把握教育 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教育方法創新。在常規的讀、寫、誦、聽、唱、演的基礎上,進一步創 新教育的模式,積極拓寬校內、校外兩個空間和舞臺,創造更多的體驗空間讓學 生、教師、家長去參與、去體驗、去學習。真正把《弟子規》 內化為做人的準則和行為習慣。 學習實踐《弟子規》,構建和諧校園活動,從我做起,從校做起,從我家做 起。只要我們牢記責任之心,常存感恩之心,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勇于創新, 社會對學校教育功能的缺失的微詞,家長的感嘆,學校的感慨,教師的感受,學 生的感言將一去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