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回老家的日記篇一
“明天,我要出差,你們要乖一點!”出差前李老師囑咐道。別看大家現在坐得老老實實的,其實呢?嘿嘿,已經準備大鬧天宮一場嘍。
第二天,第一節課剛下,楊景旭等人飛一般地沖向“一步林”附近。因為這片林子被禁足了,所以他們就在旁邊的一塊草地上玩。只見楊景旭折下了一根竹子,對其他人說:“我們玩‘槍戰’吧!”大家沸騰了,有的折下竹子,把竹子當成槍,“發射子彈”;有的撿起木棍跟別人打架;還有的干脆撿起旁邊“材料房”里的釘子,爬到墻上,把釘子扔下去,發射“導彈”
我也很想參加,但轉念一想:不行,拿竹子打架太危險了,不僅自己會受傷,別人也會受傷。再說,這也不文明,“很沒素質!”我想到了李老師經常這么教育我,忍住了玩心。
可第二節下課,我可就幾乎忍不住了。原來,樊博健、徐培鑫提出了更誘人的方案:先挖地里的東西,再收藏。只見樊博健拿出一根木頭,在地上用力挖:他蹲了下來,左手撐住地,右手拿出木頭,插進土里,再往前伸,一塊土就被刨開了。由于土很松,再加上挖“寶”的人又多,不一會兒,就挖出了幾塊黑色的石頭。“這是鐵礦石。”樊博健拿出一塊黑石頭神秘兮兮地向我介紹道。我的玩心又開始蠢蠢欲動,我想:這可是很安全的,還有礦石可以收藏呢!于是我走向了一根木頭,剛準備拿起來,有一個念頭出現了:不行,你看他們挖得滿頭是土,真的`像一個挖礦工;再說,應該保護環境,地全都被糟蹋了!我看看幾位“考古專家”,臉上全都是土:再看看地上,已經被挖出了一個小洞。這時我糾結的心情就像有兩個小人在吵架,一個說可以,一個說不可以。最后,為了保護徒弟,做個文明人,我還是回去寫作業了。
這幾天,每次下課都有幾個人在一步林旁挖土,分為”礦石組”和“考古組”,還有幾個人在用竹子打架。最后,地上被挖出了一個又深又長的小坑,地下鋪好的管子,也暴露了出來。
回老家的日記篇二
很多人認為,收藏是一種比較奢侈的精神生活。其實,除開想借助收藏來增值、投資的想法,如果只是想感受其中的快樂,花費并不多,還能獲得不少自己喜愛的珍寶。每個人都可成為小小收藏家。瓷器、玉器、古董等精品的收藏固然很不錯,糖紙、耳環、梳子等小的物件,收藏起來也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兒時,腦海里還沒有收藏的概念,但是在行動中已經“試水”了。花花綠綠的糖紙,是年少時代小女生的至愛之一。鳥、蟲、草、臉譜、雙喜字、大白兔……一幅幅活靈活現的圖案,牽動著“不識愁滋味”的年少情懷;透明的玻璃紙糖紙,如同頑童那單純透亮的心,讓人難以忘懷。糖紙,曾豐富了我的視線,豐富了我的書頁,更豐富了我童年的記憶。
吃糖的時候,小心地將糖果與糖紙剝離,如果膩膩的糖粘在了紙上,還得小心翼翼地用水將剩余的糖洗去,再擦干、鋪平,然后夾在書頁間。時間一長,一本書就夾滿了。翻動書頁,糖紙繽紛色彩在眼前飛舞,就像無數只花蝴蝶。這些靈動的小精靈,還時常會勾起甜蜜的回憶。哪張是吃了誰的喜糖留下的,哪張是表現不錯母親獎勵的,哪張是自己用小彈珠與鄰家小妹交換來的……
參加工作后,與市收藏家協會接觸過很多次,幾位收藏前輩想著力打造我一番,為了讓我“開竅”,多次邀請我去他們的家庭博物館參觀、體驗。滿眼的瓷器生輝、一墻的書畫添彩、一屋的兵器寒光、一院的木雕漆香,著實讓我開了眼界。他們還帶著我去各類古玩市場,告訴我如何識別行貨。有的'還熱情地為我定位,讓我以女性的視角去進行收藏。但是看著他們在古玩市場幾千元揮手而去,數萬元不見蹤影,我又不免生存疑惑。我并非希望以收藏生財,但愿從中體會快樂。如此數千上萬元才能買來的快樂,怎是我等消受得了的?
從熱鬧的專業收藏世界里擦身而過,躲進小屋,整理柜子里的梳子、耳環、圍巾、手鐲等小飾物,欣賞不同文化的民族風,人在旅途的快樂又一一浮上心頭。順著快樂的心境,讓心靈重游一番,整理思緒,將小小收藏者的快樂從筆端流瀉。
收藏是快樂的,小人書、煙紙、報刊的創刊號等都可以豐富你的心靈和生活,不妨試試,你就是小小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