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我在勞動中收獲智慧篇一
幸福像花兒一樣,在電烙鐵下綻放,也在筆尖輕舞。
平生第一次,我開啟了理工男的制造之旅——焊接一個巴掌大的小音響。那是初三,我選修的學工課內容。
坐在車間改造成的大教室里,老師手上的電火花璀璨奪目,立刻就調起了我的科學胃口,我迫不及待地擺弄起桌上的電烙鐵、焊錫、和電子原件,即使被燙了個下馬威,也沒打消一丁點兒興趣。
一聲“開始操作”,教室里便熱鬧起來一一十五歲少年對于焊接的愛,一如涌進窗戶的陽光,點亮了整個世界。
盡管元器件中最小的比蚊子還細,但一想到,一個魏氏藍牙迷你音箱即將誕生,我依然歡欣雀躍。先焊發光二極管,因為這個最大,好上手。我先把它別在電路板上,又用鐵盒把電路板壓住,左手拿焊錫,右手握電烙鐵……可當焊錫的頭開始熔化時,食指尖突然傳來一陣灼痛,條件反射,我猛一縮,結果剛熔化的液態錫像水珠一樣濺射到衣服上,發出一股刺鼻的焦糊味,我一慌,中指又碰到了電烙鐵,“哎呀!”灼疼讓我不由地尖叫起來。
周圍也尖叫聲不斷。四目相對,大家都苦笑起來。每個人的臉色已由興奮轉為凝重,甚至煩惱、抱怨和后悔的聲音也不斷傳出。
老師不動聲色,給我們播了一段視頻。一條繁忙的流水線上,一個娃娃臉的小哥哥出現在鏡頭前。他一手電烙鐵一手焊錫,就那樣隨手一碰,二碰,三碰……就完成了我們半小時還沒摸著頭腦的任務,而他大概只用了幾秒鐘。鏡頭給了他的手部一個特寫:燙傷摞著老繭,新傷摞著舊傷,讓人不忍直視。單看這雙手,你還以為他50歲了呢。可老師說他才18歲。
接下來,教室里出奇地安靜。小哥哥帶來的震撼足夠大。大到遠遠超過對疼痛的恐懼。吐槽聲已消失,連燙傷的尖叫都輕了很多。老師巡回示范。在請教了兩三遍,雙手又付出“兩串紅”之后,我終于成功了!那個帶著黑色小喇叭的立方體藍光頻閃,歌聲嘹亮,而我竟然有一種淚奔的沖動。
此后,一當擱筆偷懶,或心生疲憊時,我都會想起那雙疤痕累累的手,然后立刻警醒。因為“成功總在風雨后”,只有付出了勞動,甚至付出了慘痛,才能收獲幸福。
我在勞動中收獲智慧篇二
“小喜鵲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造……”這首《勞動最光榮》的歌曲我們耳熟能詳,它歌唱的是勞動的力量。
那天,為了讓我們體驗農民的生活,實踐基地的教官帶著我們去村莊里勞動。到了目的地,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又一片的梯田,農民在田里忙碌著。
我們開始捉泥鰍了。一開始,我專門找那些撲騰的泥鰍。滑溜溜的泥鰍捉到手上時,馬上一躍跳入水里,撲騰兩下,濺得我滿臉都是泥,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后來我終于找到了技巧,我先彎著腰靜止不動,等到泥鰍放松警惕,再向它們猛撲過去,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把手中的泥鰍扔到岸上的桶里。
接著,我們還學習了插秧。我先拿起一大把秧苗,再用右手抽出一株,握住秧苗的底部,往土里面插,然后慢慢地放開手。如果秧苗立著,就說明插成功了;如果秧苗倒下去了,就說明插的深度不夠。這可真是技術活。沒過一會兒,我已是腰酸背痛了。
勞作了一上午,我累得直喘氣,而平常農民伯伯們一忙就是一整天,那得多辛苦啊!可為了大家,他們毫無怨言。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農民的辛勤汗水開創了農村新篇章,醫護人員的無私奉獻筑起了堅不可摧的城墻,警察的日夜堅守營造了安全的生活環境……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勞動者。我們的幸福生活來源于天底下所有勞動者的共同奉獻,我們應該向他們致敬!
作為小學生的我們也要從小熱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珍惜勞動成果,不浪費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分錢。愛勞動的朋友們,讓我們用勤勞的雙手去釀造出更甜蜜、更高尚的生活吧!
我在勞動中收獲智慧篇三
勞動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人維持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的唯一手段。勞動節時,為了讓我了解和體驗勞動,媽媽帶我們一家去鄉下體驗割水稻。
媽媽給我們報名的是最近在城里興起的組團體驗勞動,主要是由旅游團帶領大家去鄉下體驗各式各樣的勞動。一開始,我不太想去,因為我可不想好不容易才有個勞動節假期,卻去干一些看起來毫無意義的事情。正當我準備拒絕時,媽媽突然使出了激將法:“你這么不想去,肯定是因為你根本沒有勞動細胞,連這么簡單的勞動都不愿意去干,以后怎么獨自生活?況且這次勞動很有意思的,像玩一樣的。”聽到媽媽這樣說,我還是不怎么情愿地參加了。
在大巴車上,導游跟我們講了水稻的各方面知識,還講了割水稻的動作要點。我沒怎么仔細聽,心想,不就是拿把刀在那砍砍嗎,多簡單啊!
轉眼間,大巴就駛到了鄉村,綠油油的稻田充滿了我的眼睛。下了車后,我立馬沖過去隨便拿起一把刀就往那水稻上割。沒曾想,這看似細小的水稻竟如此難割,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割下來小小的一束。我一扭頭,身邊的媽媽已經割了大大的一捆了。眼看著今天就要無功而返,我連忙虛心去請教導游。導游跟我講,割稻子要用一種特殊的工具叫禾鐮,不是用一般的砍柴刀。禾鐮的刀口是一些鋸齒,砍柴刀割稻子割不動,用禾鐮就非常利索。左手抓住禾蔸,右手用禾鐮順勢往禾蔸上一割,大概呈70度角,“唰”的一聲就可以把稻子割下來了。如果是割稻子比較熟練的,只聽得有節奏的“唰唰唰”的聲音,一會兒就割了一大片。為了打谷的方便,割稻子時要把稻子一抓一抓地扎好。先是割兩三蔸稻子,用禾衣在禾蔸上扎緊抓在手上,再接著割七八蔸禾,然后用右手把禾桿向右一抹,形成一個禾匝碼在禾架子上。聽到這些,我內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原來這看似簡單的割水稻,竟然有這么大的學問。
我按照導游教我的的方法割水稻,果然事半功倍了。導游走過來,彎下腰看了看我割的水稻笑著對我說,掌握方法之后,你割得還不錯嘛。所以說別小看了這些普通的勞動,勞動也是有智慧的。是啊,勞動中也有智慧,連割水稻都要講究技巧和方法。
旅程將結束時,導游說我們可以帶走一小束水稻,讓大家記住勞動的滋味。回到家后,我在勞動了一天后癱在沙發上,望著手里的一小束水稻,心想:勞動果然有收獲,收獲的不僅是手上的這一小束水稻,還有我在這次勞動中收獲的智慧,是一種不能在課本上學到的智慧。
我在勞動中收獲智慧篇四
“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造。”每當我聽到這首勞動最光榮的歌曲時,我的臉上都會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因為勞動可以讓人幸福,給人帶來快樂。
吃完晚飯,天氣十分涼爽,剛好吃得飽飽的,于是,愛散步的我提議出去走走,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一路上我和大伯、大媽打打鬧鬧,回到家,我不僅不累,精神還很抖擻。大伯見我這樣有精神,便帶著一臉“壞笑”說:“雨菲啊,你看,這個鍋還沒刷,碗筷也沒洗,大伯大媽也累了,要不然到家你洗一下好嗎?”“嗯!”我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說著,只見大伯拿起海綿熟練的刷著碗筷,又對我說:“碗筷要先把油漬去除,之后要再沖洗兩遍,把泡沫沖干凈,再把沒用的碗筷沖洗一遍一起放進消毒柜里進行消毒。洗碗筷的水要倒進鍋里,進行洗刷,還要把兩個毛巾清洗干凈……”大伯說完后就回到臥室了。受到廚房“老熟客”的指導,我一下子明白了步驟,“洗刷刷,洗刷刷,哦哦……”我哼著歌,在鍋碗瓢盆的交響曲中迅速的將碗筷洗刷的干干凈凈,并放進消毒柜里。我又把剩下的水倒進了鍋里,用海綿的反面進行擦拭清洗,清洗完之后,我的身上有點酸痛,我拖著沉重的身子坐到椅子上,可是看著光滑的盤子,干凈的大鍋,我卻感到十分幸福。大伯大媽也夸獎我,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自此,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勞動不僅是最光榮的,勞動還是一個可以創造幸福的一件事情。
我在勞動中收獲智慧篇五
姥姥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櫻桃樹,翠綠的葉子密密麻麻,像用綠漆漆過似的,遠遠望去,好像姥姥的院子里撐著一把綠絨大傘。那棵櫻桃樹是我小時候和姥姥一起種的,我可喜歡它了。
我抬頭看,發現自己精心種養的櫻桃樹差不多有三米多高,樹葉綠油油的,像一只只停在樹枝上的綠色的“小毛毛蟲”似的。“毛毛蟲”旁邊長著許多個黃中帶紅的小球球,它們脹鼓鼓、圓溜溜的,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從遠處看,真像一顆顆又大又圓的紅珍珠。“哦,原來那是櫻桃!”我興奮地說著,樹上的櫻桃有單個的,像寶石點綴在綠葉叢中;還有幾個湊在一起的,就像在說悄悄話的娃娃。這時,姥姥開口說:“櫻桃成熟時顏色鮮紅,玲瓏剔透,味美形嬌,營養豐富,醫療保健價值頗高,又有‘含桃’的別稱。”沒等姥姥把話說完我就跑到屋子里,用力地把梯子搬了出來。
我放好了梯子后,就像一只猴子快速地往上爬。過了一會兒,幾棵櫻桃從樹上掉到了姥姥的'頭上,姥姥往上一看,發現是我正在摘櫻桃,于是就趕緊回屋里拿出小籃子遞給了我。又過了一會兒,一小籃櫻桃洗干凈擺上了桌,我和姥姥吃著甜甜的果實,頓時感覺幸福極了!
今天,我收獲了櫻桃,也收獲了勞動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