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蘇東坡傳讀后感100字 蘇東坡傳讀后感400字篇一
每個人的年少都懷著雄心壯志,可世事無情,夢想總被“雨打風吹去”。蘇軾說“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但“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不如“身長健,但優游卒歲,且斗樽前”。
宦海沉浮,幾近顛沛流離,最讓我為之欽佩的是蘇軾蘇東坡的恬淡自足,似乎到哪兒都是家鄉,一副鄉土派頭,融于山水之間。
一杯茶,一幅遠山的畫,一個美好的夢想,就不難感受到蘇軾為之推崇,并躬行實踐的清歡了。
一本書講述一個生命,這個生命其實又活了,并隨著每一個讀者的閱讀一次一次上演他的人生舞臺劇,我們也隨著他的心情跌宕起伏,感受一代文豪的人格魅力。
當豪情經過磨練,漸漸轉為平實,一顆心安靜下來,開始著細小處為民造福,蘇軾處處為民請命,囤積糧食,以抵災荒。久旱降雨,蘇東坡比誰都高興,一州一民是他不可割舍的責任。
我想,如今的社會有多少人抱怨這抱怨那,不如抬起頭多看看身邊的美好事物。人總要經過許許多多的磨練,重要的是自己的生活態度。
蘇東坡傳讀后感100字 蘇東坡傳讀后感400字篇二
首先林語堂寫這本書肯定是下了一定的功夫的,從附錄里這些資料的來源,可以知道他充分了解了他的詩集和文章。
從小讀蘇軾的詩長大,一直對于這個人物非常好奇,對于宋朝年間的一些事情也頗有興趣。
從這本書我了解到,蘇軾的人生是非常坎坷的,特別是他中年以后,一直過著顛沛流離,在一個地方待不了多久,不知道自己在這的日子什么時候到頭。但是他還是能從當中找到趣味,以一種超脫,樂觀的精神狀態融入到他的作品以及為人處世當中。
蘇軾當過很多地方的地方太守,而且當地的居民很喜歡這位太守。他很親民,常常請別人或去別人家吃飯喝酒談國事。他非常為百姓著想,他整治西湖,在谷物歉收時,拼命為百姓想辦法,多謀取一點糧食,即便這樣會讓那些小人更討厭他,但他還是義無反顧的做了。
同樣,他和他弟弟蘇轍的關系以及相處方式非常讓我羨慕。這樣一對兄弟,相處如此融洽,分別時格外的依依不舍。他們在官場上的立場相同,可以隨時為對方付出一切。他們倆的性格截然不同,但相處時卻又如此融洽。在彼此遇到官場上的低谷時,會相互陪伴,相互幫助,相互安慰。每次蘇東坡寫完一首詩,總會把它第一個寄給他的弟弟子由,與他分享。
雖然在這本書中,有很多政治方面的,比較難理解,但是這本書確實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到了那個時代以及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還如此樂觀,還笑迎人生的這樣一位特別時期的偉大詩人!
蘇東坡傳讀后感100字 蘇東坡傳讀后感400字篇三
喜愛傳統文化尤其中國文學的人,繞不開蘇東坡。十多年前讀過兩回,而今電子版也好,快且方便。許多事情是個習慣,沒有改變不了的習慣。
最喜書中兩段話:“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在我眼中天下沒有一個不是好人”。“處貧賤易,處富貴難。安勞苦易,安閑散難。忍痛易,忍癢難。人能安閑散,耐富貴,忍癢,真有道之士也”。
東坡一生,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黃州、常州、登州、潁州、揚州、定州、惠州、儋州……大多時候是在貶謫中,帶著官場潑給他的臟水。子由明見,一語道破:“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
這個世界常常是庸才小人制控著天才君子。昔日好友掌權之后往死里整他,面對小人,他不屑于還以顏色。因為他是東坡,心思沒在官職上。
天縱大才,詩文書畫,心思在此。北宋政權早亡了,東坡作品仍在,連著他的精神氣局和人格。這是個元氣充沛的人,他會把凄苦的生活過得繪聲繪色。林語堂說: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反之,相當多的人對上阿諛奉承,對下橫眉冷對,對己驕奢淫逸。如此,心即被上了鎖,既便有自由,也是被囚禁的,為名利色權所囚。
欣賞吳復古。一個中央黨校的教授,三十四歲辭了職去做道士。九十六歲終,辭官有益身心。
壽夭無定。熱情浪漫的東坡,煉丹瑜伽養生,六十四歲亡。沉默寡言的子由,三兒七女,活到七十三。
蘇東坡傳讀后感100字 蘇東坡傳讀后感400字篇四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大才子一個!放在現在,他何止是收獲迷妹無數呀!
夏老師推薦我們閱讀《蘇東坡傳》,讓我們更加細致地了解他,我饒有興趣地翻開書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他是工程師,是皇帝的秘書,是慈悲的法官,還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詩人。坎坷的仕途和有趣的靈魂讓他的人生不懼風雨、泰然自處。
蘇軾還非常的孩子氣!有一次他向朋友夸贊說自己多么喜愛鄉間樸素的生活,一撮鹽、一碟白蘿卜、一碗白米飯就很美味了。過了不久朋友給他一張請帖請他吃“皛”(xiao)飯,蘇軾也沒有多想,就如約前往。到了之后一看,見桌上只有一撮鹽、一碟白米飯、一碟白蘿卜,馬上明白了朋友請他吃“皛”飯就是三白的意思。飯后,蘇軾鄭重其事地對朋友說:“明日我也要在家設宴回請您,請你吃‘毳’(cuì)飯,請按時赴約”。朋友如約而至卻發現席間啥都沒有,原來蘇軾的毳飯就是三毛飯,毛就是什么都沒有的意思,兩人相互捉弄像個小孩子一樣開玩笑童心未泯。
蘇東坡曠達樂觀,他的千古佳句、正直的人格、超然灑脫的精神,始終閃耀在中國歷史的星空,被世人銘記。
蘇東坡傳讀后感100字 蘇東坡傳讀后感400字篇五
元豐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宮廷官員發出圣諭,將蘇東坡貶往黃州,充團練副使,由于形勢所迫,蘇東坡暫時過上了隱士的生活。大概也正是因為這番經歷,蘇東坡為自己的兒子遁兒作的詩中,有“惟愿我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一句。
蘇東坡在黃州這個骯臟不堪的小鎮過著神仙般的生活,每天與朋友一起度過,誰又能想象,這是一位因“烏臺詩案”而謫居黃州的人呢?蘇東喜夜游,常常喝醉,有時甚至直接在野外睡覺,但是他和酒友的夜游卻引起了不少有趣的謠言,一次說蘇東坡順江而下逃走,一次說蘇東坡與散文大家曾鞏一同玉樓赴召,同返天庭,這也引得東坡無奈:“平生所得毀譽,皆此類也。”
黃州六年中,蘇東坡樂觀豁達的飲酒夜游的生活,是她寫出了不少不朽的杰作,《赤壁賦》、《后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等名作皆出自此時。
《赤壁賦》中,蘇子以“樂——喜——悲”的感情脈絡,通過對話以及對比的方式,表達了客人對于生命變化的感傷以及蘇東坡對于擁抱大自然,忘卻塵俗的追逐。
赤壁賦一章,講述的便是蘇東坡的心境,這是道家的神仙境界,亦是蘇東坡寧靜欣悅的心境的寫照,更是他曠達自適、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
結語:東坡居士的是,源自于生活,來自于偶然,我們應該用這種恬適的心境,領略大自然的美好。
蘇東坡傳讀后感100字 蘇東坡傳讀后感400字篇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首《水調歌頭》我們耳熟能詳,它的作者是蘇東坡。而這本書寫的正是他,林語堂搜集了大量的資料,讀過他所有的著作才來寫這本書。林語堂也非常喜歡蘇東坡,我也不例外。
拿到這本書時,以為這本書寫的是蘇東坡一些有趣的故事,沒想到竟然寫了蘇東坡的一生。。我一開始讀這本書時,覺得有些枯燥,爸爸卻說“開始時可能是有點枯燥,但讀著讀著就不會這樣了,這才是正真的文學!”或許文學就是這樣吧!蘇東坡的一生很坎坷二度遭貶,顛沛流離,讀到第四卷,第24章蘇東坡二度迫害時,我心里怒火中燒,真想穿越時空為蘇東坡辯解。
有一回,我數學考試考的很差,我想回家給媽媽爸爸看卷子該怎么辦啊!,我就傷心起來,不知不覺的就哭了起來,同學們都紛紛來安慰我,說“沒關系的,下次你考好一點,就可以了呀!加油!”我現在想想實在是好笑,考差了又有什么關系呢!再努力一點就好了,做人就要像蘇東坡一樣要樂觀面對。
我一直想不通林語堂為什么要寫《蘇東坡傳》、《孔子的幽默》等寫中國古代名人的書,爸爸又告訴我“那時候林語堂在美國,他要在美國中國歷史文化,所以才寫的!”原來是這樣啊!我想林語堂肯定是個十分熱愛文學、有熱愛祖國的偉大人物。
這本書讓我徹底了解了蘇東坡,又知道了一些做人的道理,為人要善良、樂觀、寬容、還要關心他人。我現在甚至覺得蘇東坡是一個完美無缺的人。
蘇東坡傳讀后感100字 蘇東坡傳讀后感400字篇七
他是一個政績卓著、愛民如子、文韜武略兼備的人,他是一個雖屢遭打擊而樂觀情懷不變的人,他就是豁達樂觀的蘇東坡。
林語堂先生用英文寫下了中外聞名的《蘇東坡傳》。在林語堂筆下,千年前蘇東坡的故事娓娓道來,蘇東坡是一位豁達樂觀的智者,天才橫溢,是一位樂天達觀、隨遇而安的偉人。隨著林語堂的精彩筆觸,一位生動形象的蘇東坡出現在我們面前!
所有的困難挫折在蘇東坡眼里都是云淡風輕,一飄而過。在蘇東坡晚年,他不幸被人控告,后受到牽連苦難,被貶謫不毛之地——黃州。當地氣候變化無常,環境十分惡劣。但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蘇東坡仍興致極高地給老朋友章諄寫了一封信,信中大致寫了黃州的環境氣候很差,供餐簡便,衣物樸素等。而幾天后,蘇東坡又興致勃勃地寫信給章諄表達自己對黃州的喜愛之情以及風景之美。
如此惡劣的生活環境下,蘇東坡仍保持著樂觀的性格,這豁達樂觀的天性真值得發揚光大!
當我們學習時遇到挫折;當我們生活中遇到不順的事情時;當我們被人譏笑時,我們都要學習蘇東坡樂天達觀、隨遇而安的性格,不怕挫折,迎難而上,笑對人生!
歲月失于道路,命運困于黨爭,生活寄于風雨,襟懷奉于蒼生,這就是蘇東坡大江東去、波瀾壯闊的一生。
蘇東坡傳讀后感100字 蘇東坡傳讀后感400字篇八
這本書從家庭、生活、政治、書畫等角度概況了蘇軾一生,讀完第一感受就是蘇軾怎么這么好,被一貶再貶,還是很豁達地面對一切,王安石真的是令人討厭,還邋里邋遢。
蘇軾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一群追隨他的粉絲,敬仰他的人品和才華,窮困潦倒的時候還是有很多朋友愿意接濟他,他倒是自得其樂,沒官做就做做農民,種種地,到處游玩寫寫詩提提詞。他是一個心中有國,卻沒政治的人,職位再低,都盡可能地救濟百姓,他是真的想做事的人。
看他給友人的書信,幽默自嘲,他好像一個體驗派,總要搞點事情,體驗瑜伽,體驗制酒,體驗制墨。他的名氣在當時沒有網絡的時代竟然能席卷整個大陸甚至外邦。
他在政治道路上是不幸運的,起起落落,被政敵視為眼中釘,但有很多人懂他,在他就要被害死的時候,與他政見不和的司馬光替他說話,太后也替他說話,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吧。
第一次看他寫的書法并不覺得好看,大大小小一點都不規整,倒是和他的脾性渾然天成,自然灑脫,字是要有靈魂才會像跳舞的精靈吧。
蘇東坡傳讀后感100字 蘇東坡傳讀后感400字篇九
他將至情融化為筆端流淌華彩;
他用豁達凝練成筆上飄灑旋律;
他用痛楚壓抑成意識奔涌篇章;
人如其文,蘇軾是一杯清茶,他將伴我一生。苦澀中遮不住淡香溢出翠玉般碧壺,沁滿心田,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祝愿,也是“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哀思。這種苦澀思念被寄予給一杯清茶,被寄托給一輪明月。淡相思,淺淺哀愁無需言語,沉郁便是所有。
蘇軾是一江碧水,他將伴我一生。掩飾不住內心寂寥,傾訴不盡“高處不勝寒”蒼涼。是“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孤寂。在鬢發幾百之際,故人不在,源于內心寂寥。埋葬,便是所有。
蘇軾在他用文字編織夢幻中遨游,在他用詩堆積象牙塔中放縱。“浮游天地間”“放浪形骸外”是他全部思念凝結點,是里程牌,是伴我一生人生格言。
回首蘇軾,我無語。因為我正在用心和他作超然物外風流。閱讀蘇軾,品位蘇軾,我終于明白,一切痛苦只是過眼云煙,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如茶,伴我一生讓我平淡;
蘇軾如水,伴我一生讓我寧靜。
蘇軾:我心中永恒!
蘇東坡傳讀后感100字 蘇東坡傳讀后感400字篇十
夜深人靜之時,打開夜燈,輕輕翻開那厚重的封面,我想讀完后這本書后一定會受益頗多,果然如此。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一首《水調歌頭》跨越了千年,寄托了對月的最高境界,蘇子瞻的才氣,不可否認,那些詩文中流露出的真情實感都出自他的筆尖,他性格直爽灑脫,隨遇而安,一個典型的“樂天派”讓人無不贊嘆,征服眾人。
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前半生沒什么大的阻礙,一帆風順,后因遭小人嫉妒使壞被流放到黃州,可就是在這被流放的期間,正是他的詩詞創作達到了巔峰時刻,其中《記承天寺夜游》就是途中一首代表作。他的想法很簡單,當看到老百姓受苦,就通過詩詞的形式把當時對變法中的不符合民情的現狀表達出來。即使自己的處境十分困難,可他仍坦然從容,保持自己,詩句里沒有流露出一絲消沉,體現出一種內心靜心如水的樣子。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在蘇東坡眼中,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
蘇東坡,他對待人生的態度不正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嗎?無論你遇到多少次挫折,可還是依然樂觀面對人生,不斷的通過學習來讓自己更加強大,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