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精選最美家庭事跡簡介簡短一
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的演講題目是《爭創最美家庭》。
家庭的范圍是什么?最美家庭又包括哪些內容?家庭小到三口之家,中到雙方雙親,大到兄弟姐妹,在最美家庭的概念上我想家人,事業,感情,生活是最美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如何平和這四方面的關系營造美好和諧的家庭呢?
在美國的一個家庭曾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父親因整日忙于工作而無暇顧及孩子,以至于孩子長期得不到父親的關愛。有一天,父親剛回家就又要出門,孩子問父親:“爸爸,您一小時能賺多少錢?”“10美元,孩子。”父親得意地回答。孩子想了想,用懇求的語氣問:“爸爸,我想用10美元買您一個小時的時間,可以嗎?”可見,孩子多么渴望與父母在一起學習,一起游戲玩樂,共同體驗成長的快樂。這個比較典型的故事,反應著當代社會一個很現實和很真實的現象,當今社會,競爭加劇,生活節奏加快。那些只顧忙著掙錢,忙著官場追逐,忙著應酬的為人父母者,舍不得將時間花在孩子身上,情感支持越來越少,家庭和諧愈趨愈遠。
情感支持是家庭穩固的基礎,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陽光,是家庭生活幸福美滿的源泉,是家庭和諧的基礎。有一個瘸腿的小男孩,他常常自認為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有一次,父親要幾個孩子每人栽一棵樹,并且說,誰的樹苗長得最好,就給誰買一件禮物。由于自卑,小男孩決定放棄。于是,在給樹苗澆了一兩次水后,他就再也沒有管過那棵樹。出乎意料的是,小男孩的樹苗卻比其他孩子的長得更好。父親給他買了一件最喜歡的禮物,并且稱贊他以后一定能成為一個出色的植物家。從此,小男孩變得自信樂觀了。終于有一天,他發現父親一直在偷偷地護育著自己的那棵小樹……幾十年過去了,那個小男孩沒有成為一個植物學家,但他卻成了美國總統。
他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富蘭克林·羅斯福。愛是生命中最好的養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多給孩子一點自信和勇氣,多給孩子一點支持和鼓勵,這是孩子的精神力量所在,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所在,也是父母健康心態的具體表現。而在很多家庭中,這種情感支持是極其缺乏的。
因此,我想在這里強調,情感支持,是家庭和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和諧的家庭,離不開每一個家庭成員的關愛和責任;和諧的家庭,需要每個家庭成員的情感支持。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結束了。
精選最美家庭事跡簡介簡短二
“家”對我們在座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溫馨的字眼。對于我來說,它有美好,有辛酸,有溫暖,也有淚水。
我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一家五口,上有二老,下有一小,夫妻二人勤儉生活,日子紅火。聽起來,與其他家庭無異,其實個中關系復雜。我和妻子是半路夫妻,“二老”一個是她的親生母親,一個是她的前任婆婆,兒子是我的繼子。我自己有兩個女兒,都已經成家了。大家聽著這關系,可能一頭霧水,且容我細細說來。
我和原本都有著幸福的家庭。我有三個孩子,妻子賢惠,兒女孝順,可天有不測風云,妻子在年因尿毒癥離開了我,我一蹶不振,可看著三個孩子,還是強忍悲痛,拉扯孩子長大成人。同年,丈夫也因心梗離開人世,家里的頂梁柱塌了對她的打擊更大。還留下了年邁的婆婆和剛懂事的兒子,對一個農村家庭婦女來說,生活更是舉步維艱。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為人質樸,心地善良,而且我們同病相憐,說話投機,我萌生了想和她一起生活的想法,可一想到家里的窘迫條件,心里也打起了退堂鼓,后來朋友看我心情低落,便為我打聽,得知的再婚條件,我對她更是敬佩不已,她說,她若再嫁,不求大富大貴,她只要求她嫁到哪都帶著婆婆,她一生無兒無女,唯一撫養的兒子還早早地離開人世,她再走了婆婆孤苦無依,她放心不下。
我沒有錢財,可是咱農村人就是實誠,重視孝心。老人可能不在乎大魚大肉,咱飯菜可口,日子舒心,便是她最在乎的了,咱又有什么做不到的呢開始,婆婆不愿意跟我們一起生活,怕來了之后不適應,張靜華也不放心,我和她趕了把時髦,談起了異地黃昏戀,就這樣堅持了六年才搬到一起生活。
我始終認為家庭和睦,最重要的無非是理解與珍惜。嫁給了我,我們的家完整了,家這棵樹又重新茂盛起來,我們二人又有了遮風擋雨的大傘。平日里,我種地耕田,農閑時外出打工,她在家伺候老人,做做家務。我每天回到家,都有一口熱乎的飯菜,沒有言語,只有暖心。我們也有過摩擦,可我們都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家,都肯換位思考,相互理解,也沒有解不開個疙瘩。
“百善孝為先”,正是我家的家訓。我父親患有老年癡呆,且雙目失明,生活無法自理,是一口一口喂飯,端屎端尿伺候老人,從不抱怨,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將心比心,我把她的婆婆和母親從瓦房店接來后,知道婆婆愛喝羊奶,我特意牽了一頭奶羊,為讓婆婆每天都能喝鮮羊奶,她們年事已高,行動不便,我用鐵架子和板凳給做了一個簡易馬桶。剛開始,婆婆以為我是個大老粗,也怕給添負擔,只拿了兩件換洗衣服,沒打算常住,后來共同生活了一個月,她主動跟我說,啥時候找個車,把我的東西都搬過來吧。我聽了,心里一暖,這算是信著咱了,可算能踏實過日子了。
十四年來,我們雖然生活平淡,但這白菜豆腐也吃出了幸福的滋味,從而對家也有了更深的領悟,知道這份幸福需要傳遞、需要延續。xx年,我的兒子遭遇了車禍,離開人世,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滋味讓我痛不欲生,那段時間,我的兩個女兒和繼子輪班陪我、安慰我,尤其是這個遲來的兒子,他發自內心地跟我說,哥哥走了,我就是他,我就是您親兒子。自那以后,每當我有什么不快,他都能通過我的一舉一動看出來,拎著兩瓶酒陪我侃侃,兩人的感情也越來越融洽,鄰居都說就是親兒子也做不到這般。現在,女兒也時常回家,買些補品孝敬兩位老人,陪我們嘮嘮家常,我們也享起了天倫之樂,一大家子其樂融融。
這就是我的家,我做的事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平凡家事,大事面前懂得奉獻,小事面前知道珍惜,我想,如果每個人都把這份愛與孝傳承和延續,這才是大家想要的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