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春節日記篇一
我們小孩最喜歡春節,因為可以收到很多壓歲錢。
春節那天能收到很多壓歲錢,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會給我壓歲錢,就像下了一陣金錢雨。我家親戚多,所以我收到的壓歲錢也多,見到親戚我就會說:“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別看我樣子有點傻,我可一點都不害羞,看著那紅紅的小紅包,心里別提有多開心了。春節那幾天不僅我一個人開心,全世界的小孩都很開心。大人就不一定了,我每收到一個紅包就意味著媽媽也要送出一個紅包,媽媽說這叫禮尚往來。那100元、200元、300元形成了一個巖漿,一到春節,它就要爆發出來。見到紅包,我要先客氣地說一句:“不用了。”實際上心里可想要了,呵呵!接著便是互相祝福“恭喜發財!”“萬事如意!”“身體健康!”一句句祝福回蕩在濃濃的節日氣味里,感覺那樣的美好和幸福。
春節最快樂的就是我們小孩子,我們可以拿到許多壓歲錢,又不用寫作業,還能自由自在地放鞭炮,每一聲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都伴隨著我們的歡笑。
這就是我盼望的節日春節!
春節日記篇二
中國有許多的節日,我最喜歡的是過春節。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的動物。年一來,樹朩凋敝,百草不生。年如何才能過去呢?人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需要用鞭炮轟,于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手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春節前十天左右,家家戶戶準備年貨,人們都開始忙于采購物品,年貨都要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待新年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日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圓飯,走親訪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禧、恭喜發財、新年快樂等話。
哈哈!聽了我的講解,你肯定知道了春節的習俗,你也一定像我一樣開始喜歡春節了吧!
春節日記篇三
春節拜年對我來講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年初二一大早,媽媽就催我起床,說今天要到爺爺、奶奶家拜年。我一聽,高興極了,連忙起床。吃過早飯,穿上新衣服,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坐車前往爺爺家。
爺爺的家在鄉下,汽車開了不到半小時就到了。我還沒走到爺爺家,爺爺、奶奶就已經在門口等候了。我一看到爺爺、奶奶,就高興地叫起來了:“爺爺、奶奶,我們來給你們拜年了!”爺爺、奶奶樂呵呵地笑個不停。
進了爺爺、奶奶家,他們就給我拿了很多好吃的東西,有水果、有糖、有花生等等,我一邊吃,爺爺一邊問我:“學習好不好,有沒有進步”。當聽說我的學習成績比以前有很大進步時,爺爺高興地笑了,連連夸我既聰明又懂事,并給了我一個紅包。
我高興地接過了紅包,連說謝謝,但我知道,我與其他同學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所以,我暗暗發誓:在新的一年里,一定要更加刻苦地學習,提高成績,縮小與其他同學的差距。
吃過中午飯,我和爺爺、奶奶,戀戀不舍的告別了,出門時,他們還特地囑咐我,“要好好學習”“我一定會的!”我大聲的告訴他們。
春節日記篇四
盼啊!盼啊,眼看春節就快到,想到這,我不由得笑起來,在春節前,人們個個喜氣洋洋,個個精神飽滿。逛街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在買年畫,有的在買年貨,有的坐著火箱圍著火爐看電視,還有的人在打麻將打撲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繽紛,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各種各樣的貨物都齊全,琳瑯滿目,人們恐怕想買什么都難選擇!
人們殺豬宰羊,忙碌地準備著春節大吃大喝一番。
春節到,小朋友們便早早床,來到爸爸媽媽的房間,開始傳統的拜年儀式。小朋友們對父母說著一些吉祥話兒,爸媽就拿出壓歲錢,讓小孩子們高高興興。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夠吉祥如意,招財進寶。
一些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嘗著美酒佳肴,談著一開心的話兒。而最高興的則是我們,可以大把大把地攢取壓歲錢,然后就歡天喜地跑到街上去買很多好玩的東西,如小汽車、四驅車、玩具槍、足球等,而我們只要嘴巴甜一點,多說些祝福的話兒,那可就大賺一筆!
人們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著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煙花……大人小孩們載歌載舞,忘情的歡笑。
春節日記篇五
照往常的規矩,我家鄉的新春大約在立春前一天就開始了。這天,家家戶戶很是忙碌,都要灌香腸,曬臘肉,然后貯存起來,等到新年過后再吃。
都說臘月是最繁忙之時,果不其然。一月之內要大掃除、置年貨、準備過年的食物用品……每一家都不例外,可不累壞了呢!
過年的需求準備完了,也就差不多到除夕了。
三十這晚,最是團圓。人們都會和至親的人或好友一塊兒吃美味的年夜飯,好不熱鬧。屋里熱鬧了,外邊兒也不閑著。不一會兒,便是鞭炮聲響徹云霄。這聲音不僅響,而且連綿不斷,似是在提醒著人們今晚要為長輩守歲。就這樣,每年我都昏昏沉沉地熬了一夜。
守完歲,就想睡個好覺?可沒那么容易!正月初一這天,要早早的起床,向長輩問好、祝福呢!
清早,必是先要將早餐送入肚中。早餐,兩字聽起來熟悉又簡單。但在我的家鄉,正月初一的早餐可是有講究的:要吃雞蛋,象征著一年的吉祥如意;還要吃菜包,象征著這一年會招財進寶;當然,吃我家鄉的特產——燈芯糕是最必須的,因為這象征著一年的職業學習節節高升。
正月初一至初七,都是奔波之日。這七天,要去向每一家親戚拜新年、話祝福。
終于,到了正月十五元宵這天。大家都將年前準備好的湯圓和臘月曬的香腸臘肉拿出來與親戚朋友分享品嘗。儲藏過一月有余的香腸臘肉,此時已是色香味俱全了。就聞一下、嘗一口,便是如何都無法停筷了。品嘗完這至高的美味后,便該去逛廟會,猜燈謎。與朋友們開開心心地過完這新春的最后一天。
春節日記篇六
“放鞭炮,貼春聯,穿新衣,收紅包”是每年春節都必須做的幾件事,今年也不例外。不過,過年拜年是最有趣的。
除夕夜,我們貼好春聯,吃團圓飯,看春節聯歡晚會,第二天一早,便穿上新衣服,去外婆家拜年了。
一路上,我和爸爸說說笑笑,看看路邊的風景,也別是一番風趣。公路兩旁的高山布滿了濃密的松樹,由于山里溫度低,山上的雪并沒有完全溶化,雪水順著山徑流到小溪里,山巒上的松樹都被雪壓彎了,真是一幅美麗的冬日畫卷!
終于,到外婆家了。我高興地跳下車,一蹦一跳地去找外婆和表妹們。表妹們看見我來了,就一起擁過來,央我帶她們出去玩。我一口答應下來。在征求長輩們的同意后,我們樂顛顛地跑遠了。
到了村小學的操場上,我按年齡大小給大家排隊,我老大排第一,其次是甜甜,最后是妍妍。我們幾個小孩在學校操場上蹦啊跳啊,活像三只快樂的小鹿。
拜年不僅僅是玩耍,小輩還要給長輩送去各種禮品及祝福,所以,我們玩夠后又去了舅舅、大姨等等親戚家。
拜年,對我們小孩來說還有一個天大的好處,那就是可以收到很多很多的壓歲錢,這些錢足夠我支付一個學期的學費。
新年是把煩惱扔給舊年,用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這幾天,到處都是歡聲笑語,煙花綻放美麗的“花瓣”。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學習會像煙花般燦爛!
春節日記篇七
雨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坐在椅子上開始寫作文。我想:“哥哥馬上就來,我先做完,媽媽讓我陪他玩!”但是誰知道日記很難,一頁一頁寫,一共六頁,看得我頭暈眼花,眼睛里都是星星。我媽給我換了,給我打電話。我嚇得要死,卻不敢慢下來,因為慢下來就又要吃一個燒餅了。
抄了幾句,哥哥來了。媽媽說:“你怎么這么慢?”我振振有詞地回答,“我寫了六頁!太多了!”媽媽勃然大怒,生氣地說:“你敢頂嘴,我就罰你先寫完再吃!”我只好啞巴吃黃連,卻什么也說不出來!
下午叔叔說帶我們去滑冰,我很開心。我立刻沖出了門,到了溜冰場就摔倒了。后來滑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好。漸漸的,我們的體力走不下去了。所以我叔叔帶我們去吃肯德基。媽媽說我胖,吃不了多少。我叔叔給我買了一個熱騰騰的雞米花和一杯可口可樂。我吃飯的時候,我媽被雞飯花的香味吸引住了,求我給她一個。如果我拒絕了,她說我是小氣鬼。我被她壓倒了,只能給她最小的。我喝了可樂,但喝了幾口后,我就喝不下了。于是,我打開蓋子,不小心把水管上的水濺到了臉上。我媽說我是“落湯雞”,大家都笑了。
今天真是又累又開心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