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清明節最有意義的一件事作文300篇一
清明是個在悲傷中回憶幸福的日子……
童年時的我,不懂“死亡”是什么,也不懂“生,即死的過程”的道理。一直以為,“死亡”并不屬于我的世界,我與它仿佛隔著星星抑或是月亮,有著不可越過的界限,好遠好遠……
直到20xx年十一月初二,哄我到大的舅舅去世,我才明白我一切的“認為”都是幻想。
仿佛晴天霹靂,我本盛滿幸福的心,就像被石頭砸破的玻璃,戰敗的玻璃片碎了一地。心中本有的屏障頓時消失,只剩下一顆顆聽到回聲的心……
那一刻,我還未真切感受到“死亡”帶來的悲與痛……
直到第二天放學回家,習慣性的話語“舅舅,我回來了”,我才深切感受到悲切的痛。我知道以后回答我的只會是一幢空蕩蕩的房子,不會再有舅舅了。以后陪我寫作業的人沒有了,以后給我講笑話的人沒有了,以后可供我撒嬌的人沒有了,以后……我扔下書包,攤坐在冰涼的地板上,努力回想舅舅的摸樣,可他親人的笑容仿佛春夜湖泊上的倒影,稍有微風吹過,便瞬間模糊,無影無蹤。剎那間,前所未有的恐懼直沖我的五臟六腑,以致我無法呼吸,因為恐懼已經占據了我全部的生命。我好害怕失去有關舅舅的一切。
我努力尋找可供呼吸的氧氣,想尋找一些可供回憶的東西。
可是,一切都是徒勞的。
我環顧橘黃色的墻壁圍成的房子,找到了曾經與舅舅一起玩過的木馬,看見了舅舅給我買的布娃娃,看見了我為舅舅畫過的自畫像,我聞到了,聞到了舅舅的氣息。一切還是那么溫馨,一切依然存在。
想到這,之前的恐懼已經煙消云散,舅舅的一切在心中浮現。我知道,舅舅從未離開過。我和他之間美好的回憶,有趣的秘密,依然埋在我內心深處,從未動搖,從未消失。
逝去,并不代表失去。片刻的溫馨,片刻的回憶,仍是存在的理由。恐懼、悲傷、懷念,勿怕,因為有回憶陪你。
今年,清明節到來,風中夾雜著微微細雨,原本見風使舵的沙土被細雨淋過之后,也安靜了許多。我斜倚陽臺,看著窗外,望著斜下的雨絲,想起與舅舅穿著雨衣在雨中奔跑的情景,礙眼的淚水不經意間從眼角滑落,滴在被雨打濕的陽臺上,我抬頭,望著灰蒙蒙的天空,說“有回憶陪我,真好。”
清明節最有意義的一件事作文300篇二
清明節到了,我、妹妹和媽媽到西山公園去掃墓。我掃的可不是親戚朋友的墓,而是革命烈士的`墓。
早上,媽媽早早地把我叫醒,坐公共汽車到西山公園。一路上,春意盎然。
走進西山公園的大門一看,公園里到處充滿著春天的氣息。之后,我們走進了烈士紀念館。看著滿墻的烈士照片,其中有:辛亥革命先驅寧太一;抗日名將左權;紅軍軍事指揮家蔡申熙;新四軍聯絡部長朱克靖;與李大釗同赴國難的唯一女杰張挹蘭;留下一封血書感動億萬國人的陳覺和趙云霄……
出館后,我們來到烈士紀念碑前,把紀念碑前的鮮花整理好,把花圈扶正,打掃完垃圾之后,恭恭敬敬地跪下磕了三個響頭,表示敬意。
隨后,我們來到了左權將軍的像前行了個隊禮。左權將軍手里拿著望遠鏡,威嚴中帶著慈祥的目光凝視著前方,他仿佛看著這么繁華的醴陵,感到欣慰,覺得自己的死是值得的,是有好處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今天的家國興盛與人民幸福,是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也是先烈們為之奮斗的完美理想。繼承先烈遺志,建設完美家園,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與職責。讓我們攜手今天,面向未來,同心同德去完成先烈們未竟的事業,為建設富強安康的醴陵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