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中秋賞月篇一
今年的中秋節可不一樣,我在老家高郵過了一個有意義的中秋,小學作文賞月。
中秋這天,我早早地起了床,看見公公、婆婆在忙碌著,我跑過去一看,原來是在往盤子里放水果,我說!“盤子里有好多水,有蘋果、梨子、桔子、柿子、葡萄、桃子、菠蘿,還有像刺猬一樣的,我也說不上名兒,這些水里看了真讓人垂涎欲滴呀!放完水果,再放香爐,并插上香。
到了中午,公公雙手輕輕地抱著,一個像寶塔的東西,小心翼翼地放到大門口前的水泥地上,用火把這東西點燃,過了一會兒,等公公干完后,我問公公:“公公,這是什么東西?”公公點起一支煙說:“這叫九層香,是為了出門不遭受風雨!”我聽了點了點頭。
終于到了晚上,一輪明月正冉冉升起,那銀色的月光映著幾絲羽毛般的輕云,美妙極了。吃團圓飯了,啊!這么多好菜!全是為了遠到而來的舅公公準備的。吃完團飯,我們看了中秋晚會,看完中秋晚會,我突然想起了早上放的那些水果,我問婆婆:“婆婆,今天早上的那些水果不吃嗎?放到那兒等壞呀!”婆婆笑著說:“小傻瓜,這些水果是為了敬月亮公公的,不是用來自己吃的,我們要讓月亮公公的,不是用來自己吃的,我們要讓月亮公公吃飽,出門才能保平安!”我似懂非懂地點著頭。
圓圓的月亮伴著我進入了圓圓的夢。
中秋賞月篇二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句詩講的是李白在月圓之夜,舉起酒杯邀請月亮一起喝酒,天上的月亮、李白和酒杯里的月亮,成了三個人,當時的李白是孤獨寂寞的。在中秋佳節的夜晚,我們一家和大姑一家也像李白一樣賞月。與李白不同,我們一家是熱熱鬧鬧地歡度中秋。
不知不覺中太陽下山了,我趴在窗口焦急地等待月亮升起來。“吃月餅嘍!”媽媽大聲地招呼我們,我們圍坐在陽臺的餐桌旁,好豐盛啊!桌子上擺滿了蘋果、香蕉、葡萄等各種水果,當然還有各式美味的月餅,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大家一邊吃,一邊聊天,歡快的笑聲不絕于耳,我提議每人說一句關于月亮的詩,大家都拍手贊同。爸爸笑瞇瞇地說:“我先來一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媽媽吃了一口月餅,抬起頭說:“我也來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哥若有所思地說: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我更是不甘落后,“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就連表哥兩歲的兒子也背著手,踱著方步,稚聲稚氣地背起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家都被他那憨態可掬的樣子逗樂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我一直想著賞月的事情,不時向窗外望去,夜幕徐徐降臨,月亮很低,好像只有20幾層樓那么高,還非常小,一點也不亮。慢慢地,月亮一點一點地移動著升高,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亮。過了好久,“啊,月亮升到半空了!”我情不自禁地喊起來。就在那一瞬間,月亮好像給大地披上了一層皎潔的色彩,在寶藍色天幕的映襯下顯得那么大,那么圓。這輪圓月照得天地一片清輝,美麗極了!表哥的兒子也高興地叫起來:“快看快看月亮,我看見嫦娥和玉兔在向我們招手呢!”看著他那俏皮可愛的樣子,大家不禁哈哈大笑。
夜深了,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陽臺,回室內睡覺。我躺在床上,心情久久無法平靜。啊,今天的月亮真是太美了!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每逢佳節倍思親”,我愿月亮能代表我的心,讓它捎去我對遠方親人的問候與思念!
指導教師高靜
相關熱詞搜索:;中秋賞月篇三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為了欣賞最美麗的月亮,我和媽媽決定到戶外去賞月。
天漸漸黑了下來,幾朵白云后面,露出了點點星光,把輕柔的光芒灑向了大地。蟋蟀們正悠閑地撥弄著琴弦,三五只小飛蟲在草叢中伴著琴聲翩翩起舞。奔流了一天的河水此刻也安靜了下來,不發出一點聲響,一切都顯得那么靜謐。
我抬頭仰望天空,想要找到月亮那銀盤似的臉蛋。可我卻怎么找不著,只見暗藍的天空中,幾顆星星調皮的朝我眨著眼睛。
“快看,快看,月亮在那邊的樹上。”我順著媽媽的手指望去,月亮正淘氣的掛在樹梢上朝著我笑呢!一朵薄紗似的白云輕輕的飄來,慢慢的遮住了她那恬靜的臉頰。月光透過薄云,將她那美輪美奐的輪廓變得朦朦朧朧,愈發顯得迷人。一陣清風拂過,輕輕地揭開她那神秘的“面紗”,露出了她那圓潤飽滿的臉頰。她似乎知道我在看她,過了一會兒,她便害羞似的,一下子從樹上竄到天空和星星作伴去了。靜靜的夜、淡淡的月光、輕柔的白云、點點星光,此時的天空美得像一幅色彩淡雅的星空圖。
“天上一個月亮,河里一個月亮,滾圓、滾圓,晶亮、晶亮。”月光輕柔的倒映在河面上,水面盡是月光,成了光閃閃的一片。調皮的風兒不時的吹來,把水中亮晶晶的月亮吹散了,變成了一個大大圓圈,過了一會兒又恢復了原樣,又吹散......風兒就這樣周而復始的不停地吹著圓圈。魚兒此刻也來湊熱鬧,時不時游過來把剛變得滾圓的月亮弄碎,一瓣、二瓣、三瓣.......又圓、又弄,玩得不亦樂乎!
夜色越來越濃,天空就像一幅神奇的畫卷,而這輪靚麗的明月,則是畫卷中最吸引人的亮點!
中秋賞月篇四
我、爸爸、媽媽和弟弟共同在陽臺上賞月。只見湛藍的天空上沒有一朵白云,一輪若隱若現的月亮掛在天上。家家戶戶也開著燈,坐在陽臺上賞月。秋高氣爽,一陣陣微風吧我的裙子輕輕托起。我平身第一次賞月,又是興奮,又是激動,竟顧不得擦一下額頭上的汗水。
“來了!來了!”媽媽從廚房走出來了,我們立刻沸騰起來。媽媽一走出廚房,就向我們頻頻微笑。她走到客廳,又邁著穩健的步伐向我們走來。“歡迎!歡迎!熱烈歡迎!”我和弟弟一樣,把手拍成了“楓葉”,高興的蹦來蹦去。在秋高氣爽、涼風習習的日子里,讓煩惱乘著風兒輕輕飛翔,首次盡情地賞月,真讓我欣喜若狂、激動萬分呢!
“老媽,辛苦了!”、“歡迎來到我們自己的地盤!”我頻頻向媽媽問候。弟弟走上前去,為媽媽倒了一杯水。媽媽望著他,微微俯下身,愛撫地把弟弟擁進她那寬大溫暖的胸懷。弟弟就像個頑皮的小精靈在媽媽身邊蹭來蹭去,我頓時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弟弟情不自禁地踮起腳,在媽媽的臉上吻了一下。媽媽親切地拍了弟弟的肩膀。弟弟依偎在媽媽身旁,久久不愿離開。我家的小精靈能夠作為所有小朋友的榜樣為媽媽倒水,是多么幸福呀!
xx年9月18日,真是難忘的一天。
中秋賞月篇五
古人說的好:小時不識月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每逢中秋的月兒特別的圓,特別的亮,于是我便喜歡上了中秋賞月。
——題記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晚飯過后七點左右,我們全家人上了六樓陽臺賞月。
我們仰望掛在高空中的月亮。雖然說“月到中秋分外美”,可今天的月亮似乎周身圍繞這一股叫做“思念”的愁云。這時,我想起了遠在他鄉的弟弟----樂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句話描述了我此時的心情,不知他現在是否也在望著月亮,思念著遠在他鄉的我呢?只是月亮似乎讀懂了我的心思,那股愁云已經消失了,仿佛在告訴我不要太悲傷。
現在的月亮特別明亮,像一只雪球高懸中天,皎潔的月光,像水似地瀉向大地。我趁機提出了一個問題:“在月圓之夜,人們會更加什么呢?”大家齊刷刷地搖了搖頭。我得意洋洋地宣布了答案:興奮。
爸爸聽后,也出了道題:“你們知道中秋節的由來嗎?”這下,輪到我干瞪眼了。爸爸便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中旬,故稱‘中秋’。直到唐朝初年,中秋才成為固定節日,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聽爸爸說完中秋節的來歷,我不免有些饞,連忙拿出切好的月餅吃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月亮姐姐在朦朧的月暈襯托下,羞答答地跳出了黑色的云層。她四處尋找平日的伙伴:星星。我多想告訴它,今天是中秋,星星們也都回家團聚了。月亮姐姐似乎明白了一切,非常慶幸自己是今天夜空中最美麗的一位。它就像鑲在夜空中的一個黃色的玉盤,美極了!
中秋賞月篇六
嫩嫩的春花,綿綿的夏雨,濃濃的秋葉,飄飄的雪花,季節更替,我的人生之樹已經被時光老人拿著歲月的刻刀刻下了十三條深深淺淺的年輪。十三年間,我看到了許多美麗的風景,但唯有那個夜晚的那輪金黃的圓月,深深嵌在了我的內心深處,成為了我美好的回憶。
正月十五,除了吃元宵,也就剩下賞月了吧。那天晚上,我與媽媽一同到了樓下的一片空地上,天還沒有暗下來,天空的一角仍存有一絲絲的紅色霞光。微風拂過,幾只鳥兒嘰嘰喳喳地飛走了。
我抬頭望著天空,月亮出來了!金光的光灑向大地,把整個地面籠罩在朦朧之中,路燈旁的小樹,也盡情地沐浴著這柔和的月光。這月是如此美麗。
月上飄過一層浮云,柔和的月光將浮云照亮,不一會兒,云,散了。
月亮高高地掛在天上,讓人十分享受,這一刻,永遠地定格在了我的心中。雖然這夜的月光已不復存在,但,我的心中永遠掛著這一輪圓月,永遠灑著這一抹柔和的月光。那個夜晚,成了我最美的回憶。
中秋賞月篇七
中秋節的晚上,我們全家早早吃過晚飯,來到小區的院子里,一邊品嘗美味的月餅,一邊觀賞美麗的月亮。
我看見月亮慢慢的往上爬,像一個膽小的小姑娘,悄悄的探出頭來。她望望四周,過了一會兒,膽子也好像大了起來,“嗖”的一聲,就完全跳了上來。
夜靜悄悄的。漆黑的夜空上,月亮好似一個美麗的大圓盤,它把銀色的月光灑向大地。大地的每一個角落,都好像披上了柔柔的輕紗。
一陣清風吹過,讓我感到中秋節的月亮顯得格外明亮,格外圓。我靜靜的望著月亮,也仿佛看見了美麗的嫦娥,可愛的玉兔,她們正在月亮里跳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