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家長心目中的老師篇一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老師是蠟燭,是園丁,也是浩瀚無邊的宇宙中最美最亮的一顆星星。下面小編帶來的是心目中的老師日記,希望對你有幫助。
趙老師,您是我的好教師。
今天我在這里演講是要說一說我們平凡而偉大的老師。在布滿沙石與鮮花的成長道路上,我們要走的路很長。路途中有這樣一群人陪伴我們走過一段或長或短的路。也許他們不能和我們一直走到最后,但那成長的小道上留下了他們無法掩埋的腳印。這群人中就有老師。
老師在你的心目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老師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既要嚴厲又要慈祥,還要盡心盡力地把一個原來素不相識的人培養成才,這里面的艱辛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所以說教師是一個偉大而神圣的職業。但即使是好朋友也會吵架,更何況老師與學生呢?一直以來,師生間偶爾關系不合也在所難免。可這些小小的不愉快就能令我們忘記老師在我們身上花的心血嗎?老師不是父母,他們不會無理地縱容我們;老師也不是同學,他們還肩負栽培我們的使命。老師不會伴著我們一直走下去,但他們在我們生命中起著重要作用。請讓我們把目光放向更長遠的未來,要知道,我們的未來在那更廣闊的天地里,而老師們的未來是在這個并不很大的學校里,接手一批又一批像我們一樣曾經固執又倔強的學生。
祝所有老師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家長心目中的老師篇二
在每個人的經歷中都會遇到許多老師,那些好老師留在學生記憶中永遠是暖暖的,偶爾相遇帶給大家的是驚喜,不管多遠學生總會伸出手緊緊握住恩師的手;相反,另一種老師留給學生的是永遠的痛甚至是恨,假如在街上遇見或者退避三舍或者怒目相視,所以,作為家長,我以為老師最大的能耐就是能讓學生從心底生出對你的愛,這種愛能約束一些不良行為,去除不健康的念頭,從而“會學習”“懂生活”“會做人”,因而終身受益。
中國傳統觀念的師者是“傳道,授業,解惑”。這就解釋了教師不僅傳授學業,而且還教導學生學會做人的職責。親其師,信其道。其實,從長遠來看,教師的學識的高低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并不起決定作用。要讓學生對教師產生愛,并使此愛起到一個放大的效應,不是教師向學生傳授了多少知識,而是在于學生受到老師健全而又催人奮進的人格魅力的熏陶。
美國學者鮑德溫曾研究過73位教師與100名學生的相互關系,得出的結論:一個情緒不穩定的教師容易擾動其學生的情緒,而一個情緒穩定的教師也會使學生的情緒趨于穩定。因學生不僅是“聽其言”,還“觀其行”“學其行”。我想,教師人格對學生心靈的影響所產生的教育力量,是任何教科書及獎勵制度所無法代替的。教師的人格影響不僅局限于“身教”,而且包含了教師對生活、對學習、對工作,對自己、對他人的所有熱情、精力、個性、信念等,即教師的求知精神、行為作風、為人態度、處事方法乃至性格、習慣,都會被學生視為榜樣自覺或不自覺地加以模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嚴謹治學的態度,刻苦勤奮的精神,寬以待人的風度,通情達理的性格,穩重端莊中又蘊含著激情的情趣。這是我作為家長認為受學生愛戴的好老師必備的條件之一。
總把教師比喻成“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于教育的工作是育人的工作,是育心的工作。常有老師感慨“我們做教師的是吃良心飯”。這是一句多么質樸、而又深刻的“名言”呀!講求“良心”,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規范,更是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馬克思說“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來決定的”。那么對于文化知識水平較高層次的教師來說,“良心”的含義又是什么呢?我認為,通俗一點講,就是拿了人民的工資,就得用一顆愛心去“撫養”祖國的花朵,培育多方面的棟梁,以此來回報社會。這種“愛”是無私的,是博愛的,是超越了個人范疇的愛。教師的人格魅力正是通過這種灑向學生的愛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曾看到這樣一故事,學生曹彥上學后的第一次期終考試,在一個白雪皚皚的日子中進行。曹彥坐在四面透風的教室里,棉鞋已被融化的雪水浸透,他感受到了雙腳的麻木和疼痛。控制不住自己小聲地抽泣起來。鄰村小學來監考的一位30多歲的女教師問明原因,坐到他身邊,三下兩下脫掉他濕棉鞋,然后解開她單薄的棉襖,把他冰冷的雙腳放到自己的懷里,捂了起來。當他麻木的雙腳恢復知覺,止住抽泣,繼續埋頭考試的時候,高高個子,穿著樸素衣服的女老師的形象,已在他人生的記憶中定格成一個承遠的高大的塑像。這一純樸、崇敬的愛將一課本以外的知識,輸入到了學生的心田,貯存在他一生的精神世界中,如一縷陽光溫暖著他的一生。
然而,作業做不出,老師打學生耳光;違反課堂紀律,老師打學生屁股,用針扎,用手擰……這些體罰事件對這些他們來說是偶然的嗎?不,這不是偶然的,其原因是這些老師從骨子里缺乏對學生的愛。我想,拿了人民的工資,其良心又在何處呢?或許這些老師會說,我是愛生的呀!我是“恨鐵不成鋼”呀!如此的“恨鐵不成鋼”,太過火了吧!我國“教師法”對教師義務第四項就明文規定教師應“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因此我心中的好老師必備條件之二就是,對人民,對社會要有“良心”,用真愛去撫育花朵。
家長心目中的老師篇三
下面是《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王茂華 譚良才的頒獎辭:
烈火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測試,生命是一道良知大愛的考驗,你們用果敢應戰,用犧牲作答!一對俠義翁婿,火海中三進三出,為人們講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間摯愛!
那是一個平常的村莊,那是一個平常的日子,而那場火讓一切都變得不平常。更不平常的 是他們的選擇,有人說 那是平民的壯舉,有人說 那是英雄的情懷。
2010年3月21日下午兩點,江西宜春市袁州區慈化鎮伯塘村的一棟民房突發大火,濃煙和烈火瞬間吞噬了整個房屋,住在隔壁的伯塘中學教師王茂華和他的岳父譚良才毅然沖進了火海。
村民:跑過去抱那個孩子,一邊抱一個。
救出四個孩子后,王茂華第二次沖進火海。
此時的二層小樓,就像一個熊熊火爐,村民:然后又沖進去,又抱了個出來,一身全都是火。
此時烈焰和熱浪已經把人們逼出了十米之外。
村民:還有一個這樣大的(手比劃高度),他說我弟弟還在里面。
面對死亡的威脅,王茂華和岳父譚良才第三次沖進了火海。意外,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三聲巨響,屋內兩輛摩托車和一個液化氣罐相繼爆炸,王茂華和岳父譚良才在爆炸聲中被火浪掀了出來。
村民:(王茂華)全部都燒掉了,衣服什么都沒有了,就剩下一根皮帶,一根皮帶在著火。
村民:全身滿身都是火,我去幫他打火,去拍一下,那個皮就全部掉下來了。
最后一個孩子被聞訊趕來的村民從后屋抱了出來,6個孩子安然無恙。而王茂華和岳父譚良才卻燒成炭黑一般。
醫生:感動人,皮開肉綻,全身的皮膚都燒焦了,燒黃了。
譚良才燒傷面積達85%,王茂華更是達到95%以上,唯一完好的皮膚只有左腳上的兩根腳趾。
學生:我們都很盼望他回來,我們都很想念他。
身為教師,王茂華喜歡孩子,孩子們也喜歡王老師。在學生們的眼里,王茂華不僅是一位好老師,更是他們的好大哥。
同事:他跟小孩都是就跟朋友一樣的相處。
同事:他教的是語文課,但是他講著講著,他可能會教大家唱起歌來。
一個是父親,一個是丈夫,身為女兒和妻子的譚長華心如刀絞。她唯一的期望,就是他們都能活下來,她不能失去任何一個。
王茂華的妻子 譚長華:只要他平安,不管他以后能不能走路,能不能做事,我都希望他能活著,至少我的女兒有爸爸。
4月1日,來自各地的燒傷專家匯集瀏陽,經過會診,決定將王茂華和岳父譚良才,緊急轉送條件更好的武漢市第三醫院,人們在極力挽救兩位英雄的生命。
《平凡中的偉大》《草根英雄》《烈火中的大愛》人們通過媒體知道了王茂華和譚良才的英雄壯舉,江西、湖南、湖北的市民們紛紛趕到醫院看望他們,并自發地為他們捐款。宜春市直機關兩個小時就捐款83萬元。
深圳的一對夫妻聽說了王茂華和譚良才的事跡后,替剛剛因呼吸衰竭不幸死亡的愛子做主,捐出了孩子全身的皮膚。
王茂華:我要感謝那些為我捐款的人,還有那些關心我的人,我的一個小小的舉動,竟然能引起那么多人的關注,我一定會堅強起來,一定會好起來。
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王茂華岳父譚良才的病情明顯好轉,4月26日轉入了普通病房。而王茂華的病情依然十分險惡,由于深度燒傷引發嚴重感染、肌肉壞死,病毒一點一點的侵蝕著他的血液,吞噬著他的軀體。22天之內,雙腿三次截肢,全身9次植皮。每一次植皮和換藥都是撕心裂肺的痛,每一次截肢都是對他身心的巨大打擊,為他手術的醫生護士們被震撼了,因為他們知道深度燒傷帶來的疼痛,是難以忍受的,王茂華從來沒有叫喊過一聲。
譚長華:我知道他很痛很痛,但他不會叫出來,因為他怕我擔心,就只有一次,他確實痛得全身發抖,他就跟我說,我叫一下可以嗎。。
王茂華:我想回去上課,想見到我那些可愛的學生,還想見到我那可愛的女兒。
王茂華曾在日記中寫道:我以一個愛字為準則,愛世界上所有值得愛的人和事。
在與死神頑強搏斗了43天之后,5月2日凌晨,27歲的王茂華還是離開了他深愛著的這個世界。
譚長華: 25日的時候,我們去探視的時候,接著他的電話,他就在里面哭了,這是他受傷以來第一次在我面前哭,他說他好想見到我,可是我也沒有辦法,我不知道結果會這樣,如果是這樣,我一定會請求醫生讓我進去,看看他,也讓他好好的看看我。
2010年5月4 日英雄回歸故里
王茂華老師留下了所有的遺憾走了,他再也不能給心愛的學生們上課了,但他的身影卻永遠刻在學生們的心中。一個學生在日記中這樣寫道:王老師,您就這樣突然的離我們而去了,但您卻用生命給我們上了最后一堂課。
王老師安心的走吧。等到這些孩子長大成人,他們也會記住您的最后一堂課的。
2010年 5月5日王茂華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2010年10月19日,王茂華的岳父譚良才康復出院。
這是我5月3日夜寫下的微博,現已被轉發591次,原文評論有205條。王茂華讓眾多的博友“忍不住哭了”,博友們為他默哀、向他致敬,稱他為“用生命完成了教育責任”的“偉大的教師”,祈愿他“在天堂繼續做老師”。
據伯塘中學的學生回憶,王茂華最后一次在教室里上課,講解的課文恰巧是《最后一課》。我們已無法感知他站在講臺上的音容笑貌,但能經由人們的回憶和媒體的報道,去認識這位偉大的教師,去聆聽王茂華老師以他27歲的年輕生命所講授的“最后一課”。
一
在人們紛紛譴責鄭民生等人的殘暴行徑時,也有少數人對鄭民生們表示同情,試圖將貧困、失業、疾病等不良生活際遇解釋為兇徒報復社會、殘害無辜的理由。
人生的道路總是坎坷不平的,有的人一遇逆境便畏葸不前,自我沉淪、抱怨社會、仇恨他人,極端者甚至以自殺、殺人的方式走向自我毀滅。而王茂華老師則用他一生的奮斗經歷教育我們:面對逆境,更需要發掘自身的動力,微笑面對,滿懷希望,積極進取,才會有不斷進步的精彩人生。
二
有人說“教師是天底下最神圣的職業”,那是因為,教師所面對的孩子,是人類美好未來的希望所在。但有人在危急關頭,為自己逃生而不顧孩子的生死:汶川大地震時獨自率先跑出教室的“范跑跑”是這樣,克拉瑪依特大火災時大喊“讓領導先走”的領導也是這樣。更為惡劣的是,還有人是在利益面前為一已之私不顧孩子的安危:三聚氰胺“毒奶粉”案主犯、原三鹿集團董事長田文華是這樣,“山西疫苗事件”中人為制造“高溫標簽疫苗”的主要責任人栗文元和田建國也是這樣。
在火災降臨時大喊“讓領導先走”的領導,之前可能在會議主席臺上也曾大喊過“關心孩子們的成長”;以經營兒童食品、藥品或其它消費品為贏利手段的商家,往往會在他們的廣告里大唱“為了孩子的健康”。可在生命危急關頭或利益誘惑面前,他們卻又作出了相反的選擇。
王茂華老師不是領導,不是商人,他沒有在主席臺上作過熱情洋溢的報告,也沒有打過溫情誘人的廣告,他只是用樸實無華的行動告訴我們,孩子是一個人生命中的至愛,既要愛自己的孩子,也要愛別人的孩子,在孩子饑餓的時候給他們食品,在孩子孤單的時候陪他們玩;在孩子求知的時候給他們講課;在孩子危險的時候,給他們安全。
三
不愛護孩子的人是可恥的,不愛護孩子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中華民族五千年綿延不絕,留下了許多代代相傳的愛幼護幼文化理念:“虎毒不食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正是這樣的文化理念,使中華民族成為永遠充滿希望的民族。同樣是遭遇汶川大地震,同樣是老師,在一個范美忠變成了“范跑跑”時,卻有更多的老師為了保護學生而失去了逃生的機會:譚千秋、袁文婷、向倩、茍曉超、瞿萬容、杜正香、吳忠紅……就在近期的校園傷害案中,也總是有毫無防備的人們挺身而出,為護幼而與手執兇器殘害學生的亡命徒作斗爭——用掃把與兇手對峙的清潔工、用滅火器制服兇徒的退伍軍人、從自焚兇徒懷抱中搶出學生的老師們。
然而,我們也不能不注意到,在“三聚氰胺奶粉”案和“山西疫苗”事件給人們帶來不安全感之后,近期出現的一系列暴力傷害少年兒童案件,由于部分媒體對于兇案細節、兇手動機的過度關注和對于兇手事前境遇的不應有同情,已經給社會大眾帶來了不應有的消極心理暗示,部分民眾的失望、不安、抱怨由此而生。
王茂華走了。他帶走了他常人難于承受的軀體之痛,他給這個世界留下了微笑、愛和希望。作為伯塘中學的語文老師,他已經上完了他的最后一課;但作為一位舍身救人的英雄,他的“最后一課”遠沒有結束,隨著越來越多媒體的關注,已經并且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聆聽王茂華老師無聲的宣講。
家長心目中的老師篇四
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位難忘的老師,當然,我也是不例外的,我心目中最難忘的老師是我的語文老師齊老師。
她中等的個子,高鼻梁,濃濃的眉毛,厚黑的頭發,櫻桃般的小嘴,白白的皮膚,衣著樸素無華。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那雙眼睛總是注意著我們的一舉一動,提醒我們別犯錯誤。
齊老師不但在學習上嚴格要求我們,在生活上更關心我們。
記得有一次,我和同學在草地上玩,我不小心摔了一跤,腳崴了,當時痛的我哇哇大哭,同學們見狀,立刻將我扶進了教室,此時此刻,誰也不知道該怎么辦,最后,還是我的同桌叫來了齊老師,齊老師見我痛成這樣,一遍安慰我,一邊替我揉摔傷的地方,一直忙乎著為我包了傷腳才走了,看到齊老師親切細心的樣子,我心里熱乎乎的。放學后,齊老師還叮囑其他同學送我回家。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最難忘的好老師,慈祥而又特別的齊老師。
家長心目中的老師篇五
前不久,我剛剛以一名插班生的身份,進入了成康達老師所教的奧數班。到目前為止,我只上過他的兩節課,但就是這僅有的兩節課,卻讓我對成老師印象深刻。
第一次上課前,我心里還嘀咕:這漫長的兩小時該如何熬過來呢?上了課才發現,時間居然在不知不覺間悄悄溜走了,在我還欲知后事時,竟然已經到了且聽下回分解的時間。成老師究竟有什么魅力?變了什么戲法?且聽我一一道來。
成老師中等身材,略有些發福,五官其貌不揚,上課卻頗有些麻辣教師的風格。
成老師上課自成一體,看似在開玩笑、不夠正經,但實則思路敏捷,認真負責。尤其對上課埋頭看手機的;趁老師不注意偷偷啃雞腿的;在底下竊竊私語的??一律用“粉筆炮彈”伺候!成老師真乃火眼金睛啊,這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本領,真叫我羨慕不已呀!
然而成老師也有“溫柔”的時候:碰到有些同學膽子較小,不敢舉手回答,成老師就會積極鼓勵他們發言;碰到有題目不會做來請教的,成老師會一遍一遍耐心地講解,直到那位同學弄懂為止。
來領教一番成老師獨特的教學風格呢?
小學六年級:李清影
家長心目中的老師篇六
又是秋日,天空蔚藍,白云飄悠,涼風拂面帶來陣陣廣玉蘭的清香,不自覺,我又想起了你一一周老師。
初次見面,你一襲素裙,清新淡雅。一束馬尾,干凈利落。“大家好,我將是你們這三年的語文老師,我姓周。”你聲色溫婉,又淺淺向我們一笑,隱約可見臉龐兩側的小酒窩,似孩子般俏皮,甚是親切可愛。那是秋日,秋高氣爽,云淡風輕。窗下的廣玉蘭開得歡快,也正如它的名字潔白如玉,似是剛出浴的美人,又似天真爛漫的孩童,迎風微擺,清風陣陣。在這沉浸著花香的教室里,看你侃侃而談,一時讓人心曠神怡。
你從不拘泥于課本的內容,說是怕枯燥了,所以總是在講課期間和我們談天說地。說你喜愛的文章、詩詞,說你去過的地方,說些有趣的事情。你愛文字,你說文字就像音符能組成美妙的樂章。每每講到激動之處,你雙頰緋紅,還有那還有那明亮的眼眸,似是夏夜繁星閃爍,我們也是愛極了這模樣,不知不覺自己也深陷其中,暢揚在文字的海洋。你妝點了乏味的課堂,時間像指縫間的細沙,流得飛快,語文課竟如此短暫。
人生不總是一帆風順,也有烏云密布的時候。
還記得那日,天空像是潑墨畫卷,陰沉沉,空氣被凝固,悶的讓人無法呼吸。成績單下發來了,我的天空也塌了。為什么都這么努力了還學不好,笨死了,笨蛋。看著成績單,我眼眶漸漸發紅。“劉紅,你過來一下。”老師關切地站在門口呼喚我。到了辦公室,你來到我的身邊,輕柔的撫摸著我的背,溫暖透過衣服傳入心中。“沒關系,只是一次考試,主要”,你不斷安慰我并幫我分析試卷,鼓勵我。耳畔回蕩著你的話語,心中又充滿了斗志。我要當不怕死的小強。
有緣者十里相見,三年的朝夕相處,三年的陪伴,我想這是我們的緣分。感謝相遇,是你讓我的人生得到了點綴。謝謝你周老師,謝謝你如此美麗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