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高考人物積累高考人物積累圖片篇一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多年來許多人都認為,儒家學派的一大特點是保守、守舊,以上古為黃金歲月,只重視“先王之道”而不關注事物的變化,而孔子則是一個方正迂腐的學究。其實,“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對道德的理解,結合白己對時代的期望,對經典作了新的闡釋的。他既將“如山”的仁作為最高的道德標準,也發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為之共鳴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極其詩意地闡釋了“變”,而且身體力行,收授弟子,用實際行動改造靈魂。如果他畏懼“變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會成為一位靈魂工程師,不會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職業教師。他作為中國哲人的獨特之處在于:他的“變化”如同萬物生長,是一種無聲而自然的過程,他心目中理想的發展,不是斬斷傳統的脈絡,而是以傳統為根基,如山中樹木,生長不息。
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傳奇性的,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杰出的科學家之一。他擔任的職務是劍橋大學有史以來最為崇高地教授職務,那是牛頓和狄拉克擔任過的盧卡遜數學教授他因患“漸凍癥”(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禁錮在一把輪椅上達40年之久,他卻身殘志不殘,使之化為優勢,克服了殘廢之患而成為國際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寫,甚至口齒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等理論而邁入創造宇宙的“幾何之舞”。盡管他那么無助地坐在輪椅上,他的思想卻出色地遨游到廣袤的時空,解開了宇宙之謎。
林語堂曾在東吳大學法學院兼英文課,一次,開學第一天,上課鐘打了好一會兒他還沒有來,學生引頸翹首。林先生終于來了,而且夾了一個皮包。皮包裝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撐破了。學生們滿以為林先生帶了一包有關講課的資料,興許他是為找資料而遲到了。誰知道,他登上講臺后,不慌不忙地打開皮包,只見里面竟是滿滿一包帶殼的花生。
高考人物積累高考人物積累圖片篇二
很多同學苦于寫作文的時候無素材可用,老師提起的時候,又恍然大悟,其實自己也知道這些素材,就是不知道如何用,用在什么樣的話題適合。
1. 武則天
一朵深宮玫瑰偏偏鏗鏘有力提起脊梁,一雙嬌弱素手擊碎了男人政治的法則。于是,中國的歷史因你的出現而折道繞行。三從四德禁錮不住你的步伐,你默默地演繹著屬于你的繁華。
2. 李時珍
一介農夫,竟神奇地指出醫書典籍中錯誤。不忍鄉親病痛,便發誓編著一部醫書。懷揣著執著上路,走進大山,風雨兼程,親嘗百種藥草,揮就一部影響世界的不朽醫典。而他的名字,也同《本草綱目》一起,刻入歷史的記憶中。
3. 王昭君
你海棠般嬌羞的容顏,你菊花般孤高的風骨,你柳絮般飄飛的思念,你桃花般紅消香斷的淚痕,都在茫茫大漠中消隱。你的聰慧,癡迷著漢賦唐詩的韻律,怎能不如履薄冰?你的深刻,承受著歲月無痕的憂傷,怎能不形銷骨立?你默默地隨清風而去,為了那永世的安寧;你的英姿,是大漠上最美的剪影。
4. 伯牙子期
雙手,木琴,一段旋律;高山,流水,一世傳奇。艱難地跋涉于七弦之上,十指輕敲心靈之門,生命因之共鳴。即使遠隔千里,即使天上人間,他們人生原始的畫卷里都巍峨著山,清澈著水,飛舞著知己的音韻。
5. 曹操
三國群雄,首推曹操。文不如曹植,武不如呂布,謀不如孔明,工不如滿寵……可是又有誰可以超過曹操?超過這位三國第一人?原因何在?“吾任天下之智力”,曹操如是說。吾無才,天下之才皆我之才,憑著超凡的政治才能,曹操在三國舞臺長袖善舞,獨領風騷。
6. 毛澤東
雄雞一唱,天下大白,旭日東升,一位偉人昂首挺立在世界的東方,天地萬物瞬時蒸騰,人民解放的浪潮席卷華夏大地。玉宇澄清,星火燎原,一個將才的睿智;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一個領袖的激昂。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歷史的輝光瀉在您的肩上,現代中國從此刻下了一個紅色的姓名:毛澤東。
7. 孔子
他用最銳利的智慧開啟了那一道道塵封的門,陽光從那錯開的門縫間擠出來,于是門外面鋪滿黃金;他用最樸實的教誨鑄造了一把堅韌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銘心!于是,子子孫孫有了一條光明的大道。
8. 莊子
九萬里的情懷蕩漾于三千濮水之上。赤子之心歸于自然,終成南華經。曳尾涂中,逍遙一游于塵世,哲學的巔峰便已鑄就。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鴿子的溫柔寬仁。躊躇滿志卻又似是而非,螳臂擋車卻又游刃有余。充滿血淚的怪誕與孤傲,讓后人仰視。
9. 袁隆平
10. 張愛玲
11. 秦始皇
天下六合鑄就大秦瑞氣,巨星隕落化為一聲嘆息。你長袖一揮,胡人不敢南下牧馬,士不敢彎弓報怨;你訣世一去,良將勁弩不見當初豪氣,金城千里盡失昔日威嚴。萬世霸業,竟從內里崩潰,千古功過,任由世人評說。
12. 李白
你,從頁頁詩篇走來,酒入豪腸,三分劍氣,七分月光;你,向歷史深處走去,秀口一吐,半個盛唐。仙骨豪情,傲岸不屈,風情萬種,仗筆獨行。你輕舟一解,整條長江就詩意奔騰;你亮麗的文字,刺痛了一雙雙習慣黑暗的眼睛。
13. 屈原
世人皆醉,惟你獨醒。塵世昏暗,萬馬齊喑,而君秉持高潔,疏離邪惡,壯志可與日月爭光。于是,孤獨成為一種偉大的情感;于是,死亡成為一種惟美的跨越。自你歸去,汨羅江畔的墨香和正氣升騰了千年。
14. 譚嗣同
亙古不磨,片石蒼茫立天地;一巒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濤。一百年前,這個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奔走呼號的英雄,以青春的揮灑,倔強地挺起民族的脊梁。死何所懼?就在刀鋒接近頭顱的那一剎那,他已將生命置換成永恒。一種精神執著地閃爍在歷史的天空,燦若星辰。
15. 項羽
16. 諸葛亮
丞相祠堂仍在,隆中舊夢已遠。為酬三顧,先生在歷史舞臺閃亮登場。空城觀景,胸藏精兵百萬;輕搖羽扇,已成天下三分。然出師未捷身先死,孤忠一片,可嘆蜀道寒云。江流石轉,千古成敗付諸笑談,先生之名如不墜的孔明燈,永照汗青。
17. 司馬光
砸碎的水缸走出一個重生的生命,也涌出了中國古代政治和史學的一股新泉。司馬光一生篤誠好學,以儉為德,清直仁厚,死后“家家掛象,飯食必祝”。所著長篇巨制《資治通鑒》,文字優美,格調古雅,自成一體,為“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
18. 孫臏
19. 司馬遷
縱觀中國歷史,不憚于死的文人自古有之,然為了理想而忍受塵世摧殘的英雄卻少有。司馬遷是疏星中最耀眼的一顆。他以肉身的殘缺修得了精神與著作的雙重圓滿,他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憑著一個文人的良心寫下一部偉大的書,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包羅歷史的傲慢與偏見、光榮和夢想,并從此領跑著中國文化。
20. 孫臏
21. 劉禪
“樂不思蜀”,簡單的詞語竟有如此神力,讓一個帝王的名字腐朽。后來人不曾想過,如果不能忘卻痛苦,世上還怎會有樂觀和幸福?帝王也是凡人,習慣了仰視的人們或許不能容忍貴族的平凡。古往今來,天災人禍,如果一一記住它們的疼痛,人類早就失去了生存的興趣和勇氣。有些時候,忘卻才能催人奮進。
高考人物積累高考人物積累圖片篇三
在困難面前,我們不能退縮,只能挺身而進,執著努力。像霍金一樣,只有經歷風雨,才能看見彩虹,才有可能看到黎明前的曙光。下面是小編收集的20xx高考作文人物素材積累:霍金,希望對你們高考的寫作有幫助!
“心,乃是你動用的天地,你可以把地獄變成天堂,亦可以把天堂變成地獄。”霍金正是這句話最完美的詮釋。
“我是誰?”——這是斯蒂芬?霍金從劍橋大學學院的方形樓梯上跌下來時發出的一問。以后的幾十年間,霍金不斷地重復質問自己同樣的問題。肌肉萎縮側面硬化病使他喪失了語言和行動的能力,但是他不僅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活了下來,更以自己藝術的、富有激情的方式,為我們解釋著神秘的、茫茫無邊的宇宙世界。
霍金,這位杰出科學大師的臉上永遠露著寧靜的笑容。世人推崇霍金,不僅僅因為他是智慧的英雄,更因為他還是一位人生的斗士。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
我的大腦還能思維,
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
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心靈的震顫之后,掌聲雷動。人們紛紛涌向臺前,簇擁著這位非凡的科學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人們深受感動的,并不是因為他曾經遭受的苦難,而是他直面苦難時的堅守、樂觀和勇氣。人生如花開花謝、潮漲潮落,有得便有失,有苦也有樂;如果誰總自以為失去的太多,總受到這個意念的折磨,誰才是最不幸的人。
高爾基說過:“在自然剝奪了人類用四肢走路的本領時,它就給予他一根拐杖,那就是理想。”而霍金無疑為這句話做了最完美的詮釋。對霍金而言,“人生的斗士、智慧的英雄”這些絕不是什么溢美之詞,他以瘦弱之軀挑戰生理極限的勇氣以及霍金式的頑皮笑容都向世人證明了:他贏了!
霍金先生的研究成果是在徘徊于地獄入口時獲得的。
他是我遇到過的最頑強的人。
他是一個非常會享受生活的人,別看他只有手指能動。雖然他身體癱瘓了,但是他的腦子非常清醒,他知道他需要什么。他喜歡現代音樂,他還喜歡跳舞,在輪椅上跳。
當20世紀物理學的成就被客觀地承認時,斯蒂芬?霍金的成就將被大書特書地載入科學史冊。
1942年1月8日,斯蒂芬?霍金的故鄉倫敦正籠罩在希特勒的狂轟濫炸中──這個戰爭狂人正在為爭奪地球上更多的權力和資源而胡作非為,宇宙雖然更為廣闊卻并不在他的考慮之列。為此斯蒂芬?霍金不得不出生在臨近的城市牛津,面向世界發出了他的第一聲啼哭。
斯蒂芬和他的妹妹在倫敦附近的幾個小鎮度過自己的童年。兒童時期的斯蒂芬是矮小瘦弱的,然而如果有人因此想借機欺侮他,將得到毫不猶豫的反擊。斯蒂芬在學校經常衣服散亂,衣領上帶著墨水的痕跡;他喜歡與人講話,急于表達自己的思想,為此反而顯得句子含混;他的成績并不十分出色,不過老師們公認他是一個十分聰明的學生。
斯蒂芬從12歲之后開始迷戀設計龐大復雜的游戲,諸如“大富翁”、“朝代”──創造出一個游戲的世界,然后制定統治這個世界的定律。孩子們為了結束游戲需要連續玩上幾個小時甚至不得不在一個星期中分段進行,斯蒂芬為此十分得意。斯蒂芬?霍金相信世界是運轉在各種規則中的,而探索世界的運轉規則則在以后成為他畢生的興趣和生命的支點。
斯蒂芬在17歲時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物理。他仍舊不是一個用功的學生,而這種態度與當時其他同學是一致的,這是戰后出現的青年人迷惘時期──他們對一切厭倦,覺得沒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東西。斯蒂芬在學校里與同學們一同游蕩、喝酒、參加賽船俱樂部,如果事情這樣發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為一個庸庸碌碌的教師。然而病魔出現了。
牛津的最后一年,斯蒂芬?霍金發現自己的行動越來越笨拙,他無緣無故地從樓梯上摔下來,差一點因此失去記憶。最終醫生診斷他患了盧伽雷病,即運動神經細胞病,并宣判說,這個21歲的青年只能活兩年。
當霍金意識到自己得了一種很可能會使他在幾年內便要結束生命的疾病時,他說道:“這對我真是致命的打擊。這種事情怎么會發生在我身上呢?為什么我要這樣地夭折呢?然而,住院期間,我親眼目睹在我對面床上一個剛剛認識的男孩死于肺炎。這是個令人傷心的場合。很清楚,有些人比我還更慘。以后每當我覺得自哀自憐,我就會想到那個男孩。
在與疾病對抗的同時,霍金開始沉入對世界的思索中,向愛因斯坦這位前輩偉人的相對論邁出批判的第一步。當然,更為重要的是,他結識了未來的妻子簡,在以后的許多日子里,正是她支持霍金頑強地生存與奮斗下去,而且給他帶來了正常的家庭快樂──出乎醫生意料的是,這個他斷言即將死亡的病人不僅一直活了下來,甚至有了自己的三個孩子。
在1985年因肺炎造成的手術中,霍金失去了講話的能力──在一段時間中,他飛馳的思想只能被封閉在自己的大腦中。無法與人交流,這使他覺得生不如死。所幸的是,科技的發達最終使他得以借助電腦和語言合成器,重新表達自己的思想,甚至能夠在眾人面前演講。
雖然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霍金卻力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潑好動的──這聽來有點好笑,在他已經完全無法移動之后,他仍然堅持用惟一可以活動的手指驅動著輪椅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橫沖直撞”;在莫斯科的飯店中,他建議大家來跳舞,他在大廳里轉動輪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當他與查爾斯王子會晤時,旋轉自己的輪椅來炫耀,結果壓到了查爾斯王子的腳趾頭。當然,霍金也嘗到過“自由”行動的惡果,這位量子引力的大師級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輪椅,甚至身受重創。然而,幸運的是,每一次他都頑強地重新“站”起。
霍金的頑強同樣表現在他與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一次次交鋒中,而在許多時候,他最終被證明是正確的。于是,霍金這個名字漸漸在人類科學的世界顯露出自己的光彩:1975年,教皇在梵蒂岡步下圣壇,將嘉獎“有杰出成就的年輕科學家”的勛章授予霍金,而他的前任在多年前曾經嚴酷地迫害過布魯諾、伽利略;1985年,霍金被本行星上最古老的學術組織英國皇家學會吸納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院士;他在劍橋大學擔任著牛頓曾經就位多年的重要教職,被世界公認為是繼愛因斯坦后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是對20世紀人類觀念產生了重大影響的人物。 然而,對于普通人,當我們隨著霍金一同沉浸在對浩瀚的宇宙思考中時,日常生活中細小的煩惱就會趨于微不足道,于是我們重新發現生命的終極追求──這種追求不再因“地球”這一宇宙塵埃的生或死而消亡。
高考人物積累高考人物積累圖片篇四
特蕾莎修女以博愛的精神,默默地關注著貧窮的人,使他們感受到尊重、關懷和愛。特蕾莎修女,沒有高深的哲理,只用誠懇、服務而有行動的愛,來醫治人類最嚴重的病源:自私、貪婪、享受、冷漠、殘暴、剝削等惡行;也為通往社會正義和世界和平,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她不曾像摩西那樣叫紅海分開,兩邊立起如壘,讓以色列人從干地上走過去。
她不曾用食物喂飽五千人,叫許多人跟在她后頭擁護她。
她不曾搞過叫天地變色的社會革命,她不是個翻天覆地的偉人。她所做的,是每一個有手有腳的平凡人都有能力做到的事:照顧垂死的病人,為他們洗腳、抹身,當他們被不幸的命運踐踏如泥的時候,還給他們一個人的尊嚴,如此而已。
她就是特蕾莎修女,她的一生都在追尋著這樣一個真理:我們都不是最偉大的人,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來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
特蕾莎修女一生的使命既簡單又直接,就是服侍窮人中的窮人。她認為人最大的貧窮不是物質上的缺乏,乃是不被需要與沒有人愛。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感覺自己沒有人要,是人類所經驗到最糟糕的一種疾病。”因為別的病有藥可醫,惟獨“不被需要”,除了一雙愿意服侍的手與一顆充滿愛的心腸外,再沒有一帖藥可醫治。
特蕾莎的一生,都在帶領仁愛修女會一起服侍世人。她并沒有達官顯要在背后作為支持,修女會也沒有獲得社會名流的積極贊助,她只是單純地依靠她那份幾乎是無限的、但卻是堅韌的愛。
在特蕾莎修女樸素的裝束下,隱藏著一個高貴的靈魂。她確實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特殊的人物,也是最令人景仰的女性中的一個。她靠著無限的愛去服務窮人中的窮人,以她的一生,實際彰顯偉大的愛。
她的事業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尊重人的個性、尊重人的天賦價值。那些最孤獨的人、處境最悲慘的人,得到了她真誠的關懷和照料。這種情操發自她對人的尊重,完全沒有居高施舍的姿態……她個人成功地彌合了富國與窮國之間的鴻溝,她以尊重人類尊嚴的觀念在兩者之間建設了一座橋梁。
——諾貝爾和平獎授獎公報
她是一位永生的偉大的圣人!
——伊斯蘭教長 布哈里
特蕾莎修女是代表和平、代表犧牲、代表歡樂的象征。
——菲律賓紅衣主教 梅辛
特蕾莎修女于1910年出生在塞爾維亞,本名阿格尼絲。她的家庭很富有,家中連特蕾莎共有三個孩子。她小小年紀就開始思索人生,12歲時感悟到自己的天職是幫助窮人,這決定了她被稱為“活圣人”的一生。17歲時,她決定到愛爾蘭的勞萊德修女院學習。1928年,她來到印度大吉嶺工作,擔任當地學校的老師,教授地理及歷史。大吉嶺位于喜馬拉雅山與加爾各答的山腳下。1937年,特蕾莎完成了修會的訓練,正式宣誓成為修女,并被指派到隸屬加爾各答的圣瑪麗亞女校中擔任校長。該校是個貴族學校,學生皆來自孟加拉的上流階層。
然而,特蕾莎并不想讓自己停留在圣瑪麗亞女中。當地的士紳把孩子送入這個學校,期望在學校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然而,在加爾各答圣瑪麗亞女校的墻外卻布滿了臟亂、污穢的貧民窟。特蕾莎看見這貧民窟與貴族學校的對比,她心中深受責備。她知道,貧民窟才是她要去的地方。她要進入最窮苦、最低賤的人群當中。
特蕾莎修女在修道院十年了,她知道修道院的生活既舒適又穩定。特蕾莎承認,離開修道院走入貧民窟是一個艱難的抉擇。因為對她而言,脫離修道院的痛苦與煎熬,更勝過她當年離開家人與朋友,進入修道院的決定。
特蕾莎要離開修道院時,修會的上司曾與她約談并試圖勸阻。其實,特蕾莎清楚知道,一旦脫去修會的修女袍,她就失去了修會的支持,也沒有什么人來幫助她,但她依然堅持出走這個決定。最后,修會終于點頭同意。
離開修會后,特蕾莎進入最破爛的貧民窟,在那里用幾盧比租下一間房子,接待貧民窟里饑寒交迫的孩童。為了他們,她自己親身到街上乞討食物并送藥,幫助他們清洗身體。在這個屋里,沒有桌子、椅子,也沒有黑板。她以地板為黑板,教孩子們一些孟加拉字母。
這時她完全依賴心中的感動而工作,只要她覺得哪里有最大的需要,她就到那里去幫助人。有一次,她看見街上躺著一個奄奄一息的病人,她焦急地四處求告,敲遍醫院、診所的大門,竟無一人理會。最后好不容易求到一點藥品,回來時卻發現那人已死去了。
除此之外,特蕾莎又創辦了麻風病之家。當時,特蕾莎聽說一個修女會所支助的麻風病院將被迫拆除。她立即前往孟加拉市市府為他們向市長求情。后來市長將一塊位于市郊的土地撥給特蕾莎作為麻風病人之家,這就是麻風病之家的由來。在其中的麻風病人得以受到妥善照顧。
1979年,特蕾莎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同年也獲得印度政府頒發的全國最高榮譽獎。全世界許多的大學爭相頒授榮譽學位予特蕾莎,各地也紛紛邀請她去演講。一夕之間,特蕾莎修女竟成為擁有眾多頭銜的名人。但是,她從未被這些虛榮迷惑,她穿著樸素,單純地接受這些由人而來的贊美與光榮。她代表窮人發表簡單的感言,詞句里充滿了愛與感謝。她這樣說道:“這項榮譽,我個人不配領受,今天,我來接受這項獎金,是代表世界上的窮人、病人和孤獨的人。”所以,把這筆巨額獎金全部用來為窮人和受苦受難的人們辦事,這對她來說是最最自然不過的事情。
高考人物積累高考人物積累圖片篇五
高考寫作中我們經常會用到以一些名人故事,下面來看看語文迷網為大家提供的高考寫作素材,希望對你有幫助。
1. 武則天:一朵深宮玫瑰偏偏鏗鏘有力提起脊梁,一雙嬌弱素手擊碎了男人政治的法則。于是,中國的歷史因你的出現而折道繞行。三從四德禁錮不住你的步伐,你默默地演繹著屬于你的繁華。
2. 李時珍:一介農夫,竟神奇地指出醫書典籍中錯誤。不忍鄉親病痛,便發誓編著一部醫書。懷揣著執著上路,走進大山,風雨兼程,親嘗百種藥草,揮就一部影響世界的不朽醫典。而他的名字,也同《本草綱目》一起,刻入歷史的記憶中。
3. 王昭君:你海棠般嬌羞的容顏,你菊花般孤高的風骨,你柳絮般飄飛的思念,你桃花般紅消香斷的淚痕,都在茫茫大漠中消隱。你的聰慧,癡迷著漢賦唐詩的韻律,怎能不如履薄冰?你的深刻,承受著歲月無痕的憂傷,怎能不形銷骨立?你默默地隨清風而去,為了那永世的安寧;你的英姿,是大漠上最美的剪影。
4. 俞伯牙、鐘子期:雙手,木琴,一段旋律;高山,流水,一世傳奇。艱難地跋涉于七弦之上,十指輕敲心靈之門,生命因之共鳴。即使遠隔千里,即使天上人間,他們人生原始的畫卷里都巍峨著山,清澈著水,飛舞著知己的音韻。
5. 曹操:三國群雄,首推曹操。文不如曹植,武不如呂布,謀不如孔明,工不如滿寵……可是又有誰可以超過曹操?超過這位三國第一人?原因何在?“吾任天下之智力”,曹操如是說。吾無才,天下之才皆我之才,憑著超凡的政治才能,曹操在三國舞臺長袖善舞,獨領風騷。
6. 毛澤東:雄雞一唱,天下大白,旭日東升,一位偉人昂首挺立在世界的東方,天地萬物瞬時蒸騰,人民解放的浪潮席卷華夏大地。玉宇澄清,星火燎原,一個將才的睿智;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一個領袖的激昂。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歷史的輝光瀉在您的肩上,現代中國從此刻下了一個紅色的姓名:毛澤東。
7. 孔子:他用最銳利的智慧開啟了那一道道塵封的門,陽光從那錯開的門縫間擠出來,于是門外面鋪滿黃金;他用最樸實的教誨鑄造了一把堅韌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銘心!于是,子子孫孫有了一條光明的'大道。
8. 莊子:九萬里的情懷蕩漾于三千濮水之上。赤子之心歸于自然,終成南華經。曳尾涂中,逍遙一游于塵世,哲學的巔峰便已鑄就。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鴿子的溫柔寬仁。躊躇滿志卻又似是而非,螳臂擋車卻又游刃有余。充滿血淚的怪誕與孤傲,讓后人仰視。
11. 秦始皇:天下六合鑄就大秦瑞氣,巨星隕落化為一聲嘆息。你長袖一揮,胡人不敢南下牧馬,士不敢彎弓報怨;你訣世一去,良將勁弩不見當初豪氣,金城千里盡失昔日威嚴。萬世霸業,竟從內里崩潰,千古功過,任由世人評說。
12. 李白:你,從頁頁詩篇走來,酒入豪腸,三分劍氣,七分月光;你,向歷史深處走去,秀口一吐,半個盛唐。仙骨豪情,傲岸不屈,風情萬種,仗筆獨行。你輕舟一解,整條長江就詩意奔騰;你亮麗的文字,刺痛了一雙雙習慣黑暗的眼睛。
13. 屈原:世人皆醉,惟你獨醒。塵世昏暗,萬馬齊喑,而君秉持高潔,疏離邪惡,壯志可與日月爭光。于是,孤獨成為一種偉大的情感;于是,死亡成為一種惟美的跨越。自你歸去,汨羅江畔的墨香和正氣升騰了千年。
14. 譚嗣同:亙古不磨,片石蒼茫立天地;一巒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濤。一百年前,這個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奔走呼號的英雄,以青春的揮灑,倔強地挺起民族的脊梁。死何所懼?就在刀鋒接近頭顱的那一剎那,他已將生命置換成永恒。一種精神執著地閃爍在歷史的天空,燦若星辰。
16. 諸葛亮:丞相祠堂仍在,隆中舊夢已遠。為酬三顧,先生在歷史舞臺閃亮登場。空城觀景,胸藏精兵百萬;輕搖羽扇,已成天下三分。然出師未捷身先死,孤忠一片,可嘆蜀道寒云。江流石轉,千古成敗付諸笑談,先生之名如不墜的孔明燈,永照汗青。
17. 司馬光:砸碎的水缸走出一個重生的生命,也涌出了中國古代政治和史學的一股新泉。司馬光一生篤誠好學,以儉為德,清直仁厚,死后“家家掛象,飯食必祝”。所著長篇巨制《資治通鑒》,文字優美,格調古雅,自成一體,為“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
18. 魯迅:一支筆劃開萬丈天幕,長夜無明的舊中國透射出點點星光。你棄醫從文,把邊緣人群喚醒;你以筆代刀,令魔鬼無處躲藏。聲聲祝福,聲聲吶喊,你正義的聲音穿越百年時空仍然鼓舞人心,余音繞梁。若干歲月過去了,你的作品沒有化為煙埃,并且無疑將長久不熄,普照文學和思想的殿堂。
19. 司馬遷:縱觀中國歷史,不憚于死的文人自古有之,然為了理想而忍受塵世摧殘的英雄卻少有。司馬遷是疏星中最耀眼的一顆。他以肉身的殘缺修得了精神與著作的雙重圓滿,他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憑著一個文人的良心寫下一部偉大的書,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包羅歷史的傲慢與偏見、光榮和夢想,并從此領跑著中國文化。
21. 劉禪:“樂不思蜀”,簡單的詞語竟有如此神力,讓一個帝王的名字腐朽。后來人不曾想過,如果不能忘卻痛苦,世上還怎會有樂觀和幸福?帝王也是凡人,習慣了仰視的人們或許不能容忍貴族的平凡。古往今來,天災人禍,如果一一記住它們的疼痛,人類早就失去了生存的興趣和勇氣。有些時候,忘卻才能催人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