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演講者根據幾條原則性的提綱進行演講,比較靈活,便于臨場發揮,真實感強,又具有照讀式演講和背誦式演講的長處。好的演講稿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演講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演講稿模板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黨史頌勞動精神演講稿篇一
你們好!
每一個時代都有一種先進的精神,這種精神源于我們身邊每一個身份普通、崗位平凡、業績突出的勞動者,這種精神成為了推動社會前進的源動力,引領著無數人戰勝苦難、不懈創新、勤勉開拓,這種精神就是勞模精神。勞模們憑借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創造價值的同時,也用他們的精神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我們應該以他們為榜樣,積極學習他們的精神,爭做企業發展的先鋒。學習勞模就是學習他們愛崗敬業、勇于創新,甘于奉獻的精神;一種對工作、對企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學習勞模那種堅定理想信念,以企業振興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勞動模范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突出的業績,我們就要像他們一樣,志存高遠,立足本職,愛崗敬業,扎實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社會進步作出積極貢獻。
第二,學習勞模那種勇于創新,爭創一流,與時俱進的進取精神和開拓精神。我們要在不斷總結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大膽尋求革新,創新工作方法。
第三,學習勞模那種吃苦耐勞,敢為人先的拼搏精神。勞動模范的先進事跡再次充分說明了事業是實干出來的。求其務實,兢兢業業工作,就是我們學習勞模的最好行動。
第四,學習勞模那種淡化名利,默默耕耘,甘于奉獻,樂于服務的忘我精神。不計較得失,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別人,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各位勞模都是我們的楷模,他們恪盡職守,無私奉獻,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在他們身上體現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奉獻,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開拓創新,自強不息的偉大品格。學習他們的勞模精神,必須立足本職崗位,以勞模為榜樣,牢記宗旨,振奮精神,提高認識,認清使命,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努力為山西昆煙公司的發展而奮斗。
學黨史頌勞動精神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很榮幸能在這里發表我對勞動的思考,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勞動致富,實干興國》。
勞動是個體財富幸福之源泉,深植于我們心中。“晝出耘田夜績麻”,熱愛勞動一直流淌于中華民族的血液中。古時,“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五谷豐登,盆滿缽盈;如今火神山醫院十天建成,救死扶傷,力挽狂瀾。勞動原本在同學們看來只有耗費體力的事項,但其實還可以是我們的學習,我們的腦力勞動也苦澀艱辛,可是同學們依舊愿意為高考獨占鰲頭的甜蜜碩果赴湯蹈火,就足以說明我們每個人內心勞動致富,砥礪前行創美好未來的火炬從來沒有熄滅,成為個人家庭不斷披荊斬棘的無限動力。
勞動是祖國進步興邦之源泉,詮釋著偉大精神。“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微言大義啊!古代糧食缺乏也只能指望百姓勤勞耕作;如今屹立世界一方的中國仍處在糧食需要進口,芯片不能自給的尷尬處境,我們這一代朝氣蓬勃后起之秀就被賦予了時代重任,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勞動!國家長遠的目標只有通過我們的勞動實干才能落地開花。其實勞動所蘊含的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國家不斷的發展的重要基石。
反觀當下,部分同學給“勞動”貼上了“疲累無用”“可以棄置”的標簽,他們甚至拒絕學校布置的值日工作。這些看法行為,我們應第一時間棄擲!勞動貫穿于我們生活中,有助于個人發展,家庭美滿,國家強盛。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作為看法,究其根源是他們對勞動的片面誤解,懶惰心思作崇。偏見者不能遠視,狹隘者不能長存。無論是體力腦力勞動,都要拿出“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只有這樣不斷勞動,祖國才能乘風破浪。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呢?首先,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勞動不是艱苦無用的,我們應完成自己該做的勞動;其次,主動提出勞動,在家里分擔父母的重擔,用青少年強健體魄作年歲漸長父母的體力后盾;最重要的是,熱愛勞動,可以做志愿者工作,為社會貢獻愛心,牢記自己勞動的意義與肩上的重任,轉化為“覺知此事要躬行”的實干。
誠然,勞動耗時耗力成效也不顯著,但是只有我們步步踏實有力,穩步前進,那碩大甜滿的果實總有一天撫慰疲勞,收獲滿滿。
勞動的甜美果實正向我們招手,同學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攜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中創造新的時代輝煌,鑄就新的歷史偉業!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學黨史頌勞動精神演講稿篇三
上午好!
從“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到“知識型、創新型、智慧型”,幾十年來勞模的結構在變、形象在變、工作方式在變,但不變的是他們執著于事業、不斷超越的熱情和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的精神。這種精神源于我們身邊每一個身份普通、崗位平凡、業績突出的勞動者,這種精神成為了推動社會前進的原動力,引領著無數人戰勝苦難,不懈創新,勤勉開拓,這種精神稱之為勞模精神。
勞模精神是通過誠實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時代精神,這是改革開放實踐所蘊含的時代精神。這種時代精神昭示人們認識改革開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破除束縛勞動者積極性、主動性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激發蘊藏在各種生產要素,特別是勞動中的創造活力,為人們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合法的勞動所得換取美好生活,拓展廣闊空間。
勞模精神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精神力量,他們以熱愛勞動,勤奮勞動的模范行為,為創造社會財富,促進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們以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薄名利,甘于奉獻的偉大勞模精神,為全民族創造了新的精神財富,塑造了新的英雄現象。
然而,勞模精神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他就生長于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中普遍具有的優秀品質,人不一定皆能為勞模,但人皆能踐行勞模精神。
在我身邊就有許多這樣的同志,他們默默無聞埋頭苦干,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無私的奉獻給他所熱愛的事業。于是我始終牢記著一個信念,那就是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以勞模為榜樣,向勞模學習,爭做時代先鋒;遵循一條戒律,就是處處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廉潔自律,秉公辦事,一身正氣;心系一條宗旨就是做到愛崗敬業、精業求精、默默奉獻。我在信念的指引中,在宗旨的奉行中,在戒律的遵守中,都將嚴格要求自己向勞模學習,弘揚勞模精神。在實際工作中我將充分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與大家一起勤奮工作,為教育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
勞模精神,是時代的寶貴財富,是激勵全國各族人民應對各種機遇和挑戰,團結奮斗、勇往直前的強大精神力量。此刻,我真誠地呼吁:學習勞模精神,讓勞模精神永遠傳承!
學黨史頌勞動精神演講稿篇四
新中國成立初,全國皆呈現出奮斗的模樣。同時也涌現了大批值得我們敬佩的人士。如袁隆平在1973年正式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1956年王進喜打出了大慶第一口油井,為我國石油事業做出了一份巨大的貢獻。還有眾多農民和工人始終為我們辛勤勞動著,包括我的爺爺和奶奶。老一輩的努力奮斗,是為了讓我們享有更美好的生活。所以,勞動當然是有意義的,也是光榮的。那些認為勞動沒有任何意義的觀點,早已經是荒謬之談了。
但如今的時代,是一個嶄新的時代,已不同于過去。當你走去服裝店或商場,卻發現寥寥無幾的人們,這是因為,淘寶等網絡平臺正在逐漸取代著現實的交易。當你走進垃圾場,你會發現自動垃圾車正在運作著,且已基本覆蓋多個地區。無人駕駛,無人超市,甚至無人飛機都可能即將布滿我們的生活。沒錯,中國的科技日益強大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但你們是否想過,當人工智能完全覆蓋了勞動的那一天,人類將何去何從?也許,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勞動,定義勞動了。
創造不僅是勞動更高級的體現,也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馬克思曾經說過:“勞動是人類的類本質。”這是屬于一個人真正內在隱含的物質,是每個人需要去做的。無論你身處何地,你周圍的一切,都脫離不了勞動二字。
現在是21世紀,是一個值得我們為之創造與奮斗的時代。作為年輕一代的領軍人物,我們要奮起直追,努力創造。創造一個全新的時代。熱愛勞動,熱愛創造,從我做起。
學黨史頌勞動精神演講稿篇五
大家好!
我非常榮幸今天能以“勞動”為主題給大家分享看法!
勞動是什么?或許大部分人不能準確道出勞動的含義,意義和做法。勞動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甚至勞動是人維持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的唯一手段。馬克思說過:“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當然,這并不是憑空說假話,不正是勞動創造了我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歷史文化,創造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嗎?簡單來說勞動是每一個現代人必備的基本素質或行為習慣。社會是殘酷的,強者生存弱者淘汰,用雙手和智慧進行勞動才能占到一席之位。
不妨縮小范圍,來到我們的身邊和日常。近幾年來從青少年的勞動“答卷”中可以看出當代青少年對勞動的意識淡薄,更別說勞動能力差了。在青少年邁入成年的行列里連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較欠缺,可以看出在青少年的教育上陷入了一定的誤區,甚至不忍直視的是他們對勞動人民的看法和對待方式上發生了扭曲,不尊重勞動人民,認為這些值得被尊重的人所做的一切勞動都是理所當然,根本不懂得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也不愛惜它們。
在今天享有一切豐富的物質生活的新一代中,對于勞動的教育仍存在欠缺。因此,同學們,身為復興中學的一份子,身為未來的國家棟梁,熱愛勞動,從你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小到體現在平日的家務活,培養自己的勤快,主動和責任心,形成自立自強的生活習慣。慢慢能發展成腦力和體力的勞動,培養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還有提高觀察、分析、判斷和創造能力,有一番通過自身勞動的成就,為國家作出貢獻,拉近實現中國夢的距離。
總的來說,以勞動為本,開辟屬于自己的未來,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學黨史頌勞動精神演講稿篇六
大家好!
很高興今天能在此發表我的演講。我演講的主題是:一屋不掃,何掃天下?
眾所周知,勞動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國之富強,始于勞動。祖輩們在荒蕪的土地上開墾出肥沃的農田,在落后的土地上澆鑄出堅硬的鋼鐵,在貧瘠的土地上建設出高聳的大樓。從古至今,中國人民用雙手,用勞動奉獻創造出一個個奇跡,描繪出一幅幅畫卷。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社會上出現了一些對勞動的錯誤認識。有的同學不理解、不愿意勞動,認為勞動辛苦且耗時,甚至輕視勞動,對勞動人民沒有給予應有的尊重。
勞動不僅能創造物質財富,更能涵養精神、塑造人格。中華民族偉大的創造、奮斗、團結、夢想精神,無不在勞動過程中得到體現。“鐵人”王進喜、“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學生村官”秦玥飛,他們的時代不同、身份不同,卻有著同樣一顆熾熱的、鮮活跳動著的熱愛勞動的心。他們的精神滋潤著一代又一代人,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自強不息、腳踏實地地不懈奮斗。
同學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怎么能不為勞動之偉大而動容?人工智能或許能代替勞動,但代替不了精益求精的態度;書本或許能教會我們知識,但教授不了親身經驗與實際操作。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沒有一室之整潔,也就沒有一國之安定,沒有世界之繁榮。這其中,修的是心,養的是性,體現的是能力,更是態度。
同學們,勞動是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應該重視勞動、尊重勞動、積極投身勞動,哪怕只是對勞動人民的一句問好、一個微笑,也是對勞動的肯定與禮贊。熱愛勞動,從我做起,你我同出發。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學黨史頌勞動精神演講稿篇七
我曾聽過這樣的感嘆:我生不逢時,沒趕上英雄時代,要不我也會揚名天下!我也聽到類似的抱怨:我時運不佳,沒攤上一個好崗位,否則咱也能露露臉!是啊,和平年代,一般工作,我們很平凡。但我要說,偉大正寓于平凡之中,平凡的我們一樣能高揚起臉,因為平凡中,我們一樣能夠奉獻!
在這里,我不能不提我們身邊的“徐虎”——蓋秋生同志。應該說,下水道疏通和房屋維修工作,是最基層、最平凡、最臟、最累而又最不起眼的工作。可就在這樣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崗位上,蓋秋生硬是在“癡迷”“發狂”的狀態下干了整整-年。
他記得清的是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不能丟了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好傳統!
我想,這話很適合評價蓋秋生。因為他有著這樣的信念:“世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得有人干,既然干了這一行,就要對這一行負起責任。”就沖這句“負起責任”,他也應成為我們心目中的英雄!
應著這句“負起責任”的宣言,蓋秋生用他的行動給我們作了最有力的證明。那是一個周日的晚上,蓋秋生剛端起飯碗,就有一位戶主急匆匆地找上了門:“小蓋,我家的廁所堵上了,臟水浸了一地。”他一聽,二話沒說,擱下飯碗,拿上工具就走。
我不知道這件事能不能叫做“英雄之舉”,但事情本身無疑向我們展示了蓋秋生對工作的負責,對崗位的摯愛和對同志的赤誠。“為職工服務,再苦再累我也甘心”——這是他的行動,更是他的心聲。
心血、汗水、辛勞和熱誠,終于為蓋秋生換來了一系列的榮譽:河南省直機關優秀黨員、新鄉市勞動模范。這就是蓋秋生——安于平凡,耐得住寂寞,而又積極進取,樂于奉獻。蓋秋生是平凡的,但他的奉獻是神圣的,他那“干一行,愛一行,干好一行”的精神將引導我們永遠向前!
朋友們,石油海洋地質系統“二次創業”的戰鼓已經擂響,中國新興石油總公司的運作即將啟動,我們地勘行業正需要你我的奉獻!讓我們在這里亮出鮮紅的旗幟:在平凡中,讓我們奉獻。
學黨史頌勞動精神演講稿篇八
大家好:
熱愛勞動一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經久不息,綿延至今,在它背后是我們民族強大的根本。作為世界上少有的農耕文明發源地之一,從我們的文明誕生之初就和勞動無法分割,無數的勞動者的雙手創造了我們璀璨的文明,無數的事例向我們展示著。
在近現代更是如此,在清朝的末年,國門打開,中國的土地上無數的強盜來了。然而中國革命的先輩們并沒有屈服。自林則徐開始,“師夷長技以制夷”“中體西用”的那個口號相繼喊出,沒有西方的先進技術赫爾機器,他們就靠著一雙手在那個黑暗的年代前進。到了現代,仍然有無數的勞動者成就了我們的幸福生活。1982年撤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兵部隊,拋頭顱灑熱血,著名的青藏鐵路就是他們的杰作。從成立起,犧牲了8000多名官兵。正是因為像他們這樣的勞動者才有了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
無數的歷史告訴我們,勞動使得我們奮發向上,而不勞動只享受無疑只會摧殘我們的精神,一事無成。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在新時代,我們不一定要去受苦,但是勞動者的精神是我們必須要學習的。同學們,讓我在勞動中升華,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學黨史頌勞動精神演講稿篇九
大家晚上好。
勞模精神是航道品質的閃光,航道是勞模成長的沃土,未來需要我們人人弘揚勞模精神,個個爭當時代先鋒!
弘揚勞模精神,我們要立足崗位實踐,把肩上的職責履行好;弘揚勞模精神,我們要學會淡泊名利,絕不能一味沽名釣譽;弘揚勞模精神,我們要樂于吃苦奉獻,利益面前不患得患失;弘揚勞模精神,我們要做到持之以恒,讓勞模精神潛移默化。
在黃橋基地45公里的航道上,雙橋并躍,一山橫鎖,洲灘密布,船舸如梭,洪水期激流洶涌,草渣流木鋪天蓋地,枯水期淺情頻出,航道狹窄兇險難行,新一代黃橋人團結拼搏、精心維護、克服困難、苦中作樂,始終維護著轄區航道的暢通。
戴家洲直港水道演變劇烈,邊灘不斷向河心淤積,航道條件日趨惡化,園港水道雖水深相對足夠,但航道狹窄彎曲,維護難度大。每到枯水季節,這里就成了黃橋人的“主戰場”,他們要在此打上近半年的“持久戰”。量水,時刻掌握淤變動態,調標,向河床寸水必爭,駐守,不讓一燈一標出現異常,改槽,千方百計也要開辟通道。
黃石大橋建在轉彎河段,橋軸線與主流夾角過大,洪水期,江水裹挾大量的草渣流木沖擊而來,航標鋼纜上聚集的浪渣往往達到數百公斤之重,標志船在激流中岌岌將傾。黃橋人采取地毯式作業對橋區標志反復清除浪渣,頭頂著毒辣的烈日,強忍著腐殖的惡臭,揮灑著淋漓的汗水,拉、扛、挑(3聲)、砍……站著不行趴著干,一人不行多人上,再苦再難也要確保航標無虞。
20__年6月,一場罕見的九級大風暴席卷了轄區航道,狂風暴雨過后,航槽標志毀損嚴重,流失殆盡。黃橋團隊在第一時間出航追尋,來往奔波未言累,饑餓困頓打精神,經過19個小時的連續作戰,終將所有標志船全部找到,為國家挽回了巨大損失,也以最快的速度恢復了航道的正常通行,為此,武漢航道局為他們頒發了通報表揚的嘉獎令。
20__年1月,戴家洲下口航道實施挖泥疏浚,現場駐扎的黃橋基地漢道2403艇接到通知:一艘總噸位57000噸,空載吃水達4米,歷史上最大的出口海輪即將通過轄區。寒風凌厲中,黃橋團隊迅速對戴家洲園港水道進行全程量水,優化航標設置,并為海輪導航一直到順利通過黃石大橋。隨行采訪的黃石電視臺記者看到航道維護工作的艱辛,對航道人服務、奉獻的職業精神表示由衷地欽佩。
近年來,從黃石大橋航道維護基地先后走出了嚴格管理、以身作則的航道局文明建設標兵王春華;敬業樂業、默默奉獻的航道局抗震救災先進個人萬振波;多次在航道局、武漢局技能大賽中創造佳績的技術能手王小青……等一批傳遞勞模精神的火炬手,他們以扎實的工作、顯著的業績踐行著長江航道的精神理念。
泥沙俱下,歲月不堪流逝;大浪淘金,英雄永立潮頭。
讓我們繼續弘揚勞模先進人物的寶貴精神,沿著他們的足跡堅毅地向前邁進吧,在長江航道新一輪大建設大發展的洪流中,我們必將創造嶄新的輝煌。
學黨史頌勞動精神演講稿篇十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勞動,美好人生的底色》。
勞動是什么?是灑掃庭除,是洗衣燒飯,是揮汗如雨,是負重前行;
勞動還是什么?是態度,是實踐,是腳踏實地,是夢想照進現實的那束光。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是對生命的褻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是對生活的妥協,好吃懶做、無所事事是對人生的放棄。創造價值、獲取成功才是我們永遠不變的追求;伸出雙手、付出勞動才是我們美好人生的底色!
古語云:“民生在勤,勤則不匱”。我們的祖先用勤勞的雙手創造了泱泱華夏文明,開啟了我們幸福美好的生活。女媧補天、精衛填海不僅是美麗的神話,也是我們與自然抗爭的勇氣;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不僅是不朽的傳奇,也是我們鋼鐵意志的凝聚。他們用勞動開辟鴻蒙,用勞動改變世界,他們把不可能變為可能,他們是我們前行的不竭動力。
當今社會發展迅猛,科技進步神速,高科技產品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人工智能更是顛覆了我們的想象。我們不禁要思考:當人工智能可以在一些領域代替人時,我們還需要做什么?我們要清醒地意識到,我們是人工智能的'創造者、支配者、操控者,人工智能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科技發達了,人與人之間更需要情感的交流互動,有一些事情更需要親力親為,我們必須付出勞動才能完成情感的輸出,才能享受情感交流帶給我們的快樂!
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可貴。伸出雙手,付出勞動,你會收獲幸福與快樂,你會擁有完美的意志品質,你會摘得成功的桂冠。
當你用自己的勞動讓環境清爽整潔時,當你用自己的勞動讓飯菜芳香四溢時,當你用自己的勞動讓親人露出微笑時,當你用自己的勞動換來別人的感謝時,你會感受到勞動的快樂,你會愛上勞動,你會更深層次地懂得“給予”的快樂!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勞動是成功路上的必需品,要想取得輝煌的成就,必須付出比常人更多更辛苦的努力和勞動。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只有辛勤的勞動才會讓我們嗅到成功之花的芬芳,才會讓我們品嘗到成功之果的甘甜。
親愛的同學們,熱愛勞動吧,它是我們美好生命的底色!它會讓你的生活更充實,讓你擁有更多的快樂,讓你創造更多的價值,讓你的人生更加絢麗多彩!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