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是提高工作與學習效率的一個前提。做好一個完整的工作計劃,才能使工作與學習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優秀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計劃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登革熱防控工作計劃 慢性病防治工作報告篇一
年我中心慢病工作在疾控中心的具體指導下深入社會,大力開展慢病防制工作以高血壓、糖尿病為重點,結合控煙、控酒、飲食、心理干預等措施,積極開展健康宣教與促進,降低人群主要危險因素,有效地控制轄區慢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醫務人員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服務對象滿意為宗旨,緊緊抓住轄區居民關心的慢病問題。不斷完善服務內容,改進辦事程序、服務方式、管理制度,盡最大努力為服務對象提供方便讓大家滿意。做到自覺把《醫院管理制度》,提高慢病專兼職人員職業道德修養醫務人員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服務對象滿意為宗旨,緊緊抓住轄區居民關心的'慢病問題。不斷完善服務內容,改進辦事程序、服務方式、管理制度,盡量大努力為服務對象提供方便讓大家滿意。做到自覺把《醫務人員工作手冊》落實到醫療服務工作中,進一步恪守服務宗旨,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樹立全新基層衛生服務中心文明新形象。
1、強化慢病防制網絡工作
為了加大信息工作力度,提高信息數量和質量,提升中心整體形象,推進慢病防制的規范。成立慢病工作小組設專兼職人員。從中心分管領導到中心各個科室,再到各個村衛生室,宣傳員深入各村各戶積極落實慢病防制工作的計劃,開展各項慢病防制工作。形成了一個上下貫徹、快速互動的信息采集網絡,盡力促進全年信息工作目標任務的完成。
2、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斷上升、醫療費用的逐年增長已成為我國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老年人群的經濟能力有限并且相對固定,和其相對巨大的醫療需求之間構成了矛盾,這就需要優質經濟的服務,而預防保健和健康教育是最佳投入效益的干預,加強慢病管理可以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而基層衛生院慢病管理是農村醫療優勢的一個突出體現。由于基層醫療距農民近,就醫方便、快捷,醫患之間易溝通,易開展健康教育,易宣傳醫療保健知識,對一些疾病好回訪,易跟蹤,基層衛生院及各村衛生室慢病管理對農村居民生命質量的提高至關重要。
3、定期開展自查工作,及時糾察批漏
我院定期開展自查工作,嚴格按照區疾控中心的要求,對慢病各項工作舉行日常自查工作,及時糾察紕漏,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同時針對上半年考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真分析,積極改正。
4、定期宣傳、培訓慢病知識
針對不同階段居民健康狀況、熱點咨詢問題,我們定期舉辦了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的預防知識健康講座,向廣大居民傳遞高血壓病、糖尿病及其他慢病的防治知識,帶領著居民群眾,對高血壓及其他慢性病認識的誤區和盲區,給任重而道遠的社區預防保健工作打下了堅實的根基,同時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居民看病難、看病煩的問題,真正架起了醫患之間、社區和群眾之間的連心橋,為居民的健康撐起了保護傘。
xx年上半年我鎮衛生院慢病防制工作取得顯著成績,這要歸功于每位醫務人員(包括各村鄉醫)、各村居委會領導的共同努力協調。在改善各村居民健康知識,健康行為的同時提高醫務人員健康素養,從而推廣到整個分水鎮。
但也存在不足之處,內部制度化、規范化管理還有待加強,各村衛生室醫務人員隊伍建設有待整體提高,高血壓、糖尿病宣傳培訓活動有待進一步拓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以指導,進一步探索疾控機構科學規范管理的新機制,進一步拓展慢性病預防控制服務的新功能,加強基層醫生素質培養,努力開創慢性病預防控制工作的新局面。
登革熱防控工作計劃 慢性病防治工作報告篇二
當前,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工作競爭激烈、生活壓力增加、不同階層利益格局的變化,精神疾病發病率與日俱增, 精神衛生問題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和突出的社會問題。據1993年全國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省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為14.76‰,居全國之首;據此推算,我市有重性精神病患者約6.93萬人。其中能得到規范、有效治療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還不到兩成。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發生暴力行為和自殺行為的危險性遠高于正常人群,對患者本人、家庭和社會都可能造成嚴重后果和沉重負擔。據湖南省芙蓉司法鑒定中心統計,從去年1月份到今年5月份,共接受了417起精神病患者涉案鑒定,其中90%不負法律責任。這些鑒定者中有288人屬于精神分裂癥。由此可見,對危害社會、家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與治療關系到社會穩定、人權保護等問題,亟待妥善解決。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項目是國家的一項重要民生項目,該項目負責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實施全程、連續的管理和治療,并為貧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免費治療和住院,其目的就是提高精神病患者治療率,降低危險行為發生率。這個項目是廣大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屬的福音,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20xx年12月,該項目列入中央轉移支付地方公共衛生項目,20xx年正式啟動,國家批準經費686萬(因此也稱為686項目)。20xx年我市被國家確定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項目(以下簡稱686項目)示范市,北湖區、蘇仙區及宜章縣為項目示范區縣。
二、項目實施成效
(一)加強領導,成立機構,落實責任
項目實施以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由市政府副市長雷曉達任組長,市政府副秘書長李干弟、市衛生局局長王東任副組長,發改、衛生、財政、公安、民政、人社、宣傳、殘聯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郴州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項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市衛生局,為項目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組織保證。市衛生局成立了全市衛生系統686項目領導小組、技術指導小組、應急醫療處置小組,負責醫療技術指導和項目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為項目工作的實施提供了技術支撐。項目辦公室設在市精神病醫院,成立專門的科室,具體負責項目組織協調、日常管理和技術指導工作。各項目示范縣區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和工作機構,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明確了1名專人從事重性精神病的隨訪管理工作。同時,對相關醫療衛生單位在項目工作中的分工和職責進行明確細化,突出三項制度的落實(排查制度、隨訪制度、檔案管理制度),使之趨于常態化和制度化,建立了科學規范的精神衛生防治體系。
(二)扎實工作,初見成效
項目工作啟動以來,市、縣區項目單位制定實施方案,舉辦專題培訓班,積極開展重性精神病人排查和隨訪工作,并加強了應急處置,項目工作趨于規范化、制度化、常規化。
1.全面落實工作措施。組織項目縣區醫療衛生單位,在轄區政府的領導下,與相關職能部門做好溝通協調,借人口普查和大走訪活動的有利契機,逐戶上門走訪,做到逐人見面、逐人篩查,確保不遺不漏。對排查發現的重性精神病人,以及被評估為高風險等級、可能肇事肇禍的精神病人,全面采集信息資料,建立健康檔案,同時逐人制定救治、服務等措施。截止6月30日,共篩查、診斷復核、建檔立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人數是718人,開展隨訪878人次,超額完成項目任務。
2.加快資源整合。建立、完善了相關工作機制,市、項目縣區醫療衛生單位互通信息、無縫對接,最大限度發揮整體優勢,切實將重性精神病人的排查、救治、服務、管控等工作落實到位,形成了政府主導,衛生、財政、民政、公安、發改和殘聯等多部門共同參與的重性精神疾病防治格局。
3.廣泛宣傳,加強培訓。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多種宣傳形式,在全市范圍內大力普及精神衛生知識。以提高鄉村(社區)醫生對于常見重性精神疾病早期癥狀的識別能力和跟蹤隨訪治療能力為主,重點培養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兼職人員,熟悉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的宣傳要點和核心信息,利用廣播、電視和宣傳材料等對農村常住及流動人口、鄉鎮企業工人等進行宣傳教育。城區主要依托健康教育機構,開展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識的普及宣傳工作,積極倡導社區居民對已經患有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和家庭給予理解和關心,平等對待病人,促進社區和諧穩定。以集中培訓為主,采用分層、分級、自我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對衛生行政部門、醫療衛生機構、相關部門的行政管理人員,參與精神疾病防治的專業技術人員,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管理人員,患者家屬、公安機關人員、居委會(村委會)干部、社區助殘員等相關人員進行強化培訓,培訓內容以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管理、患者規范化治療、個案管理、計算機數據管理與質量控制、患者家屬護理教育、民警和居委會工作相關知識與技能等為主,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項目的有力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全市培訓項目管理人員、社區/鄉鎮衛生院精防專干、患者家屬、民警及居委會工作人員共996人次。
4.強化長效管控。在敏感時期和時段開通重性精神病人收治綠色通道,預留床位用于緊急收治肇事肇禍精神病人,確保隨時送達、隨時接收。同時加快重性精神疾病預防救治體系建設,嚴格做到“病能有醫、瘋能有控”。衛生系統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組織督導檢查,一是利用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形式定期對相關單位上報的各種報表、數據等資料進行審核、評估,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反饋意見。二是抽調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督導小組,由分管局長帶隊,對相關單位進行現場檢查指導,確保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的穩步推進。
三、存在問題與建議
(一)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應進一步加快
(二)制度建設需進一步加強
多部門合作是做好精神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基礎,但目前在工作落實和職責分工中仍存在一些不明確之處,公安、民政、教育、衛生行政,以及疾控、縣鄉醫療機構在項目分工中職責部分存在有交叉和空白。因此,建議以基層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實施績效工資為契機,在規章制度上真正體現各級管理者和參與者績效。
(三)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保障制度需進一步健全
我市尚無健全的針對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的保障制度,導致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因無力支付治療費而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醫療救治。精神衛生問題僅僅依靠衛生部門是有限的,醫院對于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又無法定贍養人、(扶)撫養人的“三無”精神病患者、生活困難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禍傾向的精神疾病患者以及流浪乞討的精神病患者,由于醫療救治經費問題無從落實(如住院救助1500/人,精神疾病專科醫療機構還需要墊付),這些特殊的精神疾病群體,有的經過治療后仍無法返回(遣返)而占用醫院床位,有的是需要較長時間住院治療而又沒有經費保障,這使得精神疾病醫療機構不能正常運轉,病人得不到有力救治。建議在醫保、新農合、民政救助等領域建立長效機制解決這一問題。
(四)資金扶持力度需進一步加大
由于項目縣區農村特別是邊遠地區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排查、隨訪難度較大等原因,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成本相對較高,因此,在保障人均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的基礎上,應大力爭取各級財政支持,確保開展此項工作所需經費。
登革熱防控工作計劃 慢性病防治工作報告篇三
1、按照工作計劃,每年定期召開精防專題會議,按工作計劃和工作制度要求專門研究討論近期工作,安排下一步工作。
2、 加強對公共衛生鄉村醫生人員和家屬業務知識學習。發現新病人及時聯系,經常走訪患者家庭,進行一年4次面對面隨訪工作和每年一次較全面的健康體檢,了解知曉患者家庭狀況及患者近期病情變化,叮囑家人按時給病人服藥,做好監護工作。
3、 及時做好表卡記錄,根據轄區內病人各種不同程度病癥,進行分類管理,并根據先有家屬和現狀不同分別落實了監護人和使每個監護人知道監護的職責和方法,應急處理的措施,堅持分片包干制度,定期隨訪,向患者家屬了解患者的治療情況,保證患者能夠按照醫囑定時服藥,同時做好隨訪記錄。
4、 做好精神病防治工作的宣傳、預防工作,提高居民對精神衛生知識的知曉率。利用10月10日精神衛生日做好精神病人宣傳康復工作,鼓勵患者參加康復活動。
二、做好精神病防治工作、構建和諧社會,精神病是一種較為特殊的病,并且重者則與社區嚴重脫節,失去在社會生活適應能力,更有反社會型的情緒失控者,會給社會造成嚴重危害,給居民帶來不同程度的威脅,因此做好精防工作是確保社會穩定和諧不可缺失的一項工作。
精神病工作是一項長期的,非常困難的工作,很多病人難以管理,這是我們管理工作中的難點,也是和其他慢病管理不一樣的地方。希望今后我們加強對精神病人監管,做好隨訪,對其進行治療和康復措施的培訓,有效地保證精神病人病情的穩定。使社會更加和諧。
登革熱防控工作計劃 慢性病防治工作報告篇四
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傳染病。發病較突然,有發熱,頭痛、眼眶痛、肌肉痛、關節痛、皮疹并發癢、出血(皮下出血點或流鼻血),嚴重的患者會出現休克衰竭甚至死亡。潛伏期3~15天,通常為5~8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登革熱的預防知識,歡迎閱讀。
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傳染病。發病較突然,有發熱,頭痛、眼眶痛、肌肉痛、關節痛、皮疹并發癢、出血(皮下出血點或流鼻血),嚴重的患者會出現休克衰竭甚至死亡。潛伏期3~15天,通常為5~8天。
突發高熱:一般持續3-7天,體溫可達39℃以上。
三痛:主要為劇烈頭痛、眼眶痛、關節肌肉疼痛。
三紅:面、頸、胸部皮膚潮紅。
出疹:皮膚可有麻疹樣、猩紅熱樣、白斑樣、蕁麻疹樣等皮疹。
束臂試驗陽性或淤點,皮膚、齒齦、鼻腔少量出血。
乏力以及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
登革熱主要通過伊蚊(俗稱“花蚊”)叮咬傳播。人與人之間不會直接經過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觸等傳播。傳播登革熱的蚊子繁殖的場所是在室內和房屋周圍盛有清水的容器(主要是水缸、盆、罐、破舊輪胎等)。
伊蚊成蚊是一種體色為黑色、胸部及足上有白點的蚊子,平時喜歡白天叮咬人,在屋內及周圍100米的范圍活動,是一種家棲蚊。在吃、用水缸里或是其他小容器(主要是水缸、盆、罐、椰子殼、破舊輪胎等)的干凈水里產卵,卵在水中孵化成幼蟲再變為蚊子。
最主要是做好滅蚊、防蚊和清除蚊蟲孳生地。
人們應采取以下方法預防登革熱:
(1)改變不良的用水習慣,盡量不要使用水缸等貯水容器,減少伊蚊的孳生場所。
(2)家庭用貯水容器要加蓋,勤清洗換水,至少每3-5天清洗換水一次。
(3)做好家居清潔和環境衛生,翻盆倒罐,定期清除家居環境積水,清除廢棄的`容器,倒置暫時或閑置的容器,或搬到室內存放,不能倒置的容器要用沙填平,舊輪胎不能放置在室外積水,以清除幼蟲的孳生地。
(4)要牢記預防登革熱的“三句話”,預防登革熱,人人有責,大家要一起動手,積極消滅登革熱。
登革熱是伊蚊傳播的。
伊蚊孳生于水缸及小容器中。
3-5天刷洗水缸換水一次,并翻盆倒罐消除小積水,就能控制伊蚊,預防登革熱。
發病前14天內到過有登革熱流行的國家或地區;
發病前14天內有可疑蚊蟲叮咬史。
出現上述登革熱樣癥狀。
立即與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醫療機構取得聯系;
進行有關登革熱的實驗室檢查以便盡快確診;
避免病人和密切接觸者被蚊蟲叮咬以防止進一步傳播。
無論在登革熱流行地區長期居住還是短期逗留,都有可能被攜帶登革病毒的蚊蟲叮咬而患登革熱。
登革熱目前無特效藥,目前全世界還沒有有效的疫苗預防登革熱,登革熱預防最主要是做好滅蚊、防蚊和清除蚊蟲孳生地。
登革熱防控工作計劃 慢性病防治工作報告篇五
麗江百事佳項目部
2:對工人宿舍排水溝、集水井進行生活垃圾清理和滅蚊處理;
3:落實安排每周兩次施工現場進行藥品噴灑滅蚊,并做好相關滅蚊記錄。 滅蚊記錄同時會知安監站、街道及現場監理。另外與街道聯系落實9月25日對施工現場進行噴灑滅蚊的工作。
麗江百事佳項目部?
2017年9月24日
一、領導掛帥,科學統籌,提升防控工作的有效性 區政府專職黨組成員xx每天都來到新塘街的社區里,對登革熱病例的處置流程中入戶督導的細節、保潔消殺的標準等方面進行詳細具體的指導。街道成立了由辦事處主任xx任總指揮的防控工作應急指揮部,并成立8個督導小組,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分工掛點督導村、居,實行“網格化”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城-管科,統籌調動街道機關、環衛站、消毒站、村公司、居委會等力量開展疫點防控工作,并在轄內開展全面環境衛生整治,全覆蓋消殺,控制蚊媒密度。區機關事務局、區貿促會、科技園等單位也連續派出工作人員,深入社區指導、幫助做好防控工作。
對溝渠、下水道口、垃圾收集點周邊、綠化帶等衛生死角進行仔細檢查、督促整改,杜絕登革熱傳播源頭。同時,深入發動轄內村公司、學校、部隊等50余個單位開展環境衛生大清潔行動,集全街之力全面清理垃圾和衛生死角,清除積水,消滅蚊蟲孳生地,配合全市統一開展的以防蚊滅蚊為重點的`愛國衛生行動。累計入戶檢查63191戶,清除蚊蟲孳生地3298宗,處理陽性積水984處,派發宣傳單張81478份,派發滅蚊片72180多片,出動消毒人員2889人次,使用消殺藥物3184.5多公斤,消殺面積2446.35萬平方米,還購買20噸石灰在轄內沙井、“握手樓”背陰潮濕、積水等地帶進行鋪灑。
三、迅速反應,緊急調度,快速有序處置疫點
日對疫點區域進行巡查,確保日常保潔、消殺密度不減,同時每日對患者進行探訪,勸導其不要外出。
下一步,我街將堅持不懈地繼續做好防控工作:一是按照全市滅蚊統一行動部署,繼續組織開展以滅蚊為重點的愛國衛生大行動。二是要繼續做好疫點防控,加強檢查督促,擴大疫點區域的滅蚊控制范圍。三是抓實工作細節,繼續組織力量不間斷地開展防控登革熱巡查檢查,做到上門宣傳不漏戶,不留死角,不留隱患。特別是加強樓宇天臺、邊角結合部地帶、閑置房屋等地段的檢查。四是繼續抓好新、老疫點及學校和人群集中等重點場所(區域)的防制工作。五是繼續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宣傳防控登革熱知識,營造濃厚防控登革熱氛圍。
xx道辦事處
2017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