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基督教追思會發言范文范本一
各位,我們齊集在上帝面前見證并祝福與在基督面前的結合。他們結束了浪漫而又溫馨的戀愛旅程,遵循著上帝的教導,在今天這個美好的日子,他們終于踏上了婚姻的紅毯,步入了婚姻的圣殿。這是他們愛的延續,這是他們新的起點,這是他們遵守著各自對愛的承諾的一個莊嚴的見證。
上帝曾按照他美善的旨意造男造女,設立婚姻與家庭。
基督也曾參加在迦拿的婚禮并賜福一對新人。
他又用那舍己的愛為我們留下美好的夫婦相愛的榜樣。
和愿意在這神圣的婚禮中彼此以身相許讓我們為他們祝福奉圣父、圣子、圣靈的名。阿門。
讓我們聆聽圣經中的教誨: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他的形象造男造女。上帝就賜福給他們。所以,你們既是上帝的選民,圣潔蒙愛的人,就要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
在這一切之外,要存著愛心,愛心就是籠絡全德的。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里作主;你們也為此蒙召,歸為一體,且要存感謝的心。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里,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上帝。無論做什么,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借著他感謝父上帝。
,我在上帝和眾親友面前,請你們宣告你們愿意藉著耶穌基督的結成夫婦。
你愿意接受作你的妻子,與她同度神圣的婚姻生活么?
你愿意接受作你的丈夫,與他同度神圣的么?
,你們愿意一生彼此相愛,苦樂相共么?
你們愿意遵行上帝的旨意,按照基督的福音,尋求圣靈的引導和幫助,建立基督化的家庭么?
,你們既愿意結為夫婦,就請照這莊嚴的的誓詞,彼此許愿。
有關基督教追思會發言范文范本二
佳:各位敬愛的父老長輩,主內親愛的弟兄姐妹,
倩:各位來賓們,各位朋友們
合:圣誕快樂!主內平安!
佳:很高興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圣誕佳節,
倩:在這樣充滿喜樂、歡呼雀躍的日子里,
佳:我們的心像樂園,盛開著鮮艷的花朵,
倩:我們的口像清泉,涌流出贊美的聲音。
佳:你看昔日,一位嬰孩臥在客店馬槽中,你看今朝,他竟成為人類歷史分水關;
倩:你看昔日,耶穌基督道成肉身降人間,你看今朝,普天同慶舉世歡騰樂翻天。
佳:他的一生是貧窮的,甚至沒有枕首之處;
倩:他的一生是卑微的,甘心樂意來服侍人;
佳:他的一生是平凡的,長大在小城拿撒勒,
倩:他的一生卻是偉大的,死在十架上而成就了宏偉的救恩。
佳:這救恩就是——救你脫離罪惡,免去永死,
倩:這救恩就是——引你步入光明,進到永生;
佳:這救恩就是——讓你充滿盼望,迎接未來,
倩:這救恩就是——使你一生喜樂,享受平安。
佳:此時此刻,我們的心澎湃激昂,讓我們一起敞開心扉,接受這份美好的禮物吧!
倩:此時此刻,我們的心歡喜快樂,讓我們伸展雙手,盡情歡呼吧!
合:在這特別的日子里,在這美好的夜晚,帶著美好的心情,帶著美麗的節目,歡聚一堂,共度快樂時光。圣誕之夜!
有關基督教追思會發言范文范本三
男:親愛的弟兄姐妹們
女:親愛的來賓、朋友們
合:圣誕--快樂! 主內--平安!
男:今朝,是共建和諧的時代,人民安居在中華,喜看祖國繁榮。
女:今天,是普天同慶的日子,我們相聚在這里,飽嘗神的慈愛。
男:昔日,一位嬰孩兒臥在馬槽中,今朝,掌管天下萬有,為萬王之王;
女:昔日,耶穌道成肉身降人間, 今朝,坐在天父右邊,替我們祈求。
男:他既是神又是人,天人合一,完美無缺,人生的最高境界,遠的榜樣。
女:他所行的,無不公義;他所作的都有慈愛。
男:為了全人類的幸福,他獻上了自己的性命,死在十架上成就了宏偉的救恩。
女:他復活,升天。永遠活著,永遠地愛著我們。
男:是這份愛——讓你甘心奉獻,愛人如己
女:是這份愛——使你充滿盼望,得到永生
男:此時此刻,我們的心澎湃激昂,讓我們敞開心扉,高聲贊美吧! 女:此時此刻,我們的心歡喜快樂,讓我們伸出雙手,盡情歡呼吧! 1接下來有請大家欣賞場鎮一組的弟兄姊妹帶給大家的《普天同慶》掌聲有請!
2在從大家愉快的神情,幸福的面容中,我們體會到耶穌降生給人類帶來的無限祝福。讓我們把心中所有的歡樂、感恩、頌贊、榮耀,化為贊美的音符,如香上騰,直達天庭。接下來請欣賞場鎮二組的弟兄姊妹帶給大家的《歡樂圣誕佳音》,大家掌聲歡迎。
3在歷史的沉浮與崎嶇之中,又無一不在仰望那一位將要來的基-督。他不只是以色列百姓的榮耀,也是照亮外邦人的大光。他既是雅各家的安慰,也是地上萬族的安慰。因著這份榮耀、這份安慰,萬國無不屈膝,萬民無不頌揚!請欣賞華光的弟兄姊妹帶給大家的舞蹈《主啊 我贊美你》。
4今晚,天使的歌聲蕩漾在深夜中,明亮的光輝照耀著伯利恒;今天,我們最盼望看到的是萬國萬民都要敬拜我們的主,看到天地都在歡唱、海洋在高歌,日月星辰無不歌頌主的圣名!請欣賞場鎮一組的弟兄姊妹帶給大家的節目《明星燦爛》
5曾經,我們都是擦肩而過的陌路人;而今,因著神的愛使我們歡聚一堂。耶穌,用最柔和的聲音帶來了宇宙上帝的命令: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彼此相愛。因為神就是愛!下面請用熱烈的掌聲有請場鎮二組的弟兄姊妹給大家帶來舞蹈《愛主一回》。
6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里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弟兄姊妹們,讓我們拋開一切憂慮、放下一切重擔、敞開心門,來到主的面前,向他高歌,贊美我們的主!請欣賞華光的弟兄姊妹帶我我們的舞蹈《常常喜樂》
7 早在20xx多年前的今天主耶穌基督為了我們罪人的緣故降生到了猶太伯利恒,主耶穌對我們的恩是長闊高深的愛,我們要向我主高唱哈利路亞,載歌載舞頌主恩。接下來請欣賞場鎮二組的弟兄姊妹給大家帶來的車燈表演《神州歡騰慶圣誕》
8這里是我們美麗的家園,這里有愛的源泉,這里有無怨無悔的奉獻,這里有愛的誓言,這里是耶穌的家,歡迎來到耶穌的家,相聚耶穌的家,復興耶穌的家。接下來請欣賞華光的弟兄姊妹帶給我們的舞蹈《復興耶穌的家》 9您是我們最真的思念,就象百合亭亭綻放于寧靜的夏夜;您是我們最深的眷戀,就像雪花輕輕溶入在大地的胸懷;您是我們最美的詩篇,點點滴滴都銘刻著生命中濃濃的動感;您是我們最深的摯愛,柔柔的目光灑滿我們全身暖暖的璀璨。放飛你的歌喉,高聲贊美這最尊貴的圣名。接下來請欣賞場鎮一組弟兄姊妹帶給大家的具有民族風味的舞蹈《圣誕同慶主恩典》
10耶穌你是誰?你是黎明的曙光,你是迷惘中的方向,你是嚴寒中的溫暖,你給人類帶來真愛和和平,你給人類帶來光明和希望。救主的恩典是何等浩蕩,他救我們脫離罪惡 悔改得永生。在我們當中有些人就是接受了耶穌基督,他們的生活從此被改變,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他們更深的認識主一生經歷?,F在,他們愿意將他們的經歷,耶穌基督在他們生命中的作為和我們大家一同分享。讓我們仔細來聽四個大嬸拉家常,把得救的經過唱一唱請欣賞說唱《四個大嬸拉家?!?11在兩千多年的時空隧道中,一切的萬物景象都在時間的覆蓋下深深地湮沒;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里,所有的人類事件都在時間的沖刷下漸漸地淡忘。然而,淡忘不了的, 是那個聲音----那個細小溫馨的聲音;然而,淡忘不了的, 是那個應許----那個撫慰心靈的應許。世界因神的愛被創造,人類因神的恩被揀選,生活因神的愛而美好,生命因神的恩而豐盛。接下來請欣賞詩朗誦《耶穌的愛》
12雖然你很勇敢,也會有失去勇氣的一天,雖然你很堅強,也會有想放棄的一天
雖然你很樂觀,也有走入低谷的那一天,就讓圣靈帶著你我走,走過夕陽西下,江山東流,請欣賞舞蹈《圣靈帶著你我走》
13神愛世人,無論你在哪里他都會找尋,恩典豐盛,無論你是誰主都要把你揀選,讓我們用真誠的心去感受神的愛,讓我們用敬拜的靈去體會神的愛,讓我們一同走進深度圣殿與主相會。接下來請欣賞場鎮一組的姊妹帶給大家的舞蹈《當我們走進圣殿的時候》
14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里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二千年過去了,耶穌的愛仍在深情地呼喚著你和我,當你被罪惡捆綁時,耶穌在焦急地呼喚著你,耶穌愿意幫助你脫離罪惡的束縛;當你痛苦失意時,耶穌在慈愛的呼喚著你,耶穌愿意分擔你的痛苦,他要幫助你使你重新振作起來;當你成功喜樂時,他在溫柔地呼喚你,他愿意你得著更豐盛的生命,找到人生的歸宿。愿你能聽到主愛的呼喚!接下請欣賞《生命的河》
15平安祥和是今朝的氣息,歡樂頌揚是今天的旋律。凝聚著至深至純的愛,沉淀著亙古不變的情,也融入他們的生命他們的靈魂。主啊,你使天空絢麗大地富足,你命江河涌流群山復蘇;你使白鳥歡唱百花盛開,你賜生命延綿命令萬物。哈利路亞口唱心和贊美主分享主大愛。請欣賞舞蹈《天歌唱起來》
男: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而過
女:歡聚的筵席,總有分散時刻。
合:但-在基督的生命里,我們-永不分離。
男:愿-今朝的歌聲,達到穹蒼。
女:愿-今天的舞姿,飛揚天際。
男:愿-頌贊、榮耀、尊貴、權柄,都歸給天上的神。
女:愿神的平安與喜樂,賜給所有的人。
男:感謝大家的積極參與。
女:感謝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員。
男:愿神祝福我們每一個家庭,
女:祝福仙林聚會點,
男: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
合:愿神的愛在中華大地這片沃土上,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 20xx年圣誕慶祝大會到此結束!
女:兄弟姊妹們,再見。
有關基督教追思會發言范文范本四
ok3w_ads("s005");【摘 要】十余年來,中國大陸學者圍繞城市、鄉村與小城鎮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的現狀展開了多層面的實證研究,為宗教人類學、宗教社會學、宗教心理學、宗教倫理學等現代交叉學科貢獻了中國式的經驗與理論元素。但是,大陸十來年的現狀研究呈現非均衡的特點,這意味著將來一段時期,大陸關于城鄉教會與基督徒的研究將由教會研究、某一基督徒群體研究、某一單個時空下的教會與基督徒研究以及方法上的定性研究為重點轉向個性化、主體性的基督徒個人與群體研究、分層視角下的社會各階層基督徒研究、地域或社區時空下的多層面、全方位研究與以定性和定量方法恰當結合的研究。
【關鍵詞】城鄉;基督教會;基督徒;現狀研究;述評
十余年來,大陸關于基督教與基督徒的現狀研究,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低質量的調查到高質量的多學科交叉研究等巨大變化,涌現了一批優質論著。按城鄉地域范圍劃分,這些論著包括城市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的研究、鄉村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的研究和城鄉結合部的小城鎮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的研究,它們多以某一地域范圍為研究中心,少有跨省的、全國性的大型綜合性研究成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近5年來,大陸關于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現狀的大型綜合性研究終于出現:一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組織出版的《中國基督教調研報告集》(2011),全書涵蓋了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十幾個省、直轄市與自治區的城市與農村教會,對于全面了解我國基督教與基督徒的現狀、問題和發展趨勢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二是金澤、邱永輝主編的《中國宗教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2010,2012)該報告是了解中國基督教與基督徒現狀的重要參考文獻。本文僅就十年來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作一梳理,難免有所遺漏與錯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一、城市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的現狀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高師寧研究員的專著——《當代北京的基督教與基督徒——宗教社會學個案研究》(漢語基督教文化,2005)可謂這一領域的代表作。作者通過參與觀察、訪談、問卷調查等方法,研究了北京市基督徒在信仰原因、信仰虔誠度、信仰影響、信仰認同等幾個方面的現狀,并對城市教會與農村教會的不同地位、基督徒參與當代中國社會建設等問題進行了思考與探討。
黃劍波、楊鳳崗合撰的調查報告也不可忽視,作者以北方某沿海城市的信仰場所及群體為個案,描述了該城市的教堂結構、聚會種類及人員構成,并進一步以眾多信仰者的個案,說明了他(她)們處理與社會環境及周圍關系的方式、信徒所持守的家庭倫理、工作倫理模式,并在這些客觀描述及記錄的基礎上提出了幾個針對城市基督教信仰及基督徒群體的反思性問題。
田毅鵬的博士論文《嵌入日常生活的宗教皈信——社會變遷中的城市基督徒研究》(吉林大學,2013),從日常生活的視角去探究城市基督徒的宗教皈信原因,認為城市社會轉型期的信仰迷思、日常生活需求尤其是疾病救治與人際網絡分別構成信徒接受基督教的思想條件、直接主要原因以及接觸途徑;單位體制的終結與進城務工,使城市居民走向個體原子化生存;選擇與接受基督教則可重拾曾經感知并擁有的生活機會、社會認同、自我認同與公共生活所帶來的穩定感、安全感與滿足感,宗教儀式的參與則是城市居民在城市社會變遷中積累的焦慮情緒的輕松釋放。
吳梓明等人的《邊際的共融:全球地域化視角下的中國城市基督教研究》(上海人民出版,2009)則認為基督徒作為普世性的全球化宗教,只有實現與地域文化的融合與互動,成長為有中國地方特色的宗教文化,才能長久的生存與發展。
石麗的博士論文《基督教信仰與團體秩序建構——以城市非體制教會個案為例》(上海大學,2012),圍繞城市非體制教會的信仰者如何表達信仰、如何構建信仰關系以及如何在公共領域中實踐信仰這三個問題展開論述,認為非體制教會的出現表達了城市居民在中國社會從整合走向分化的大背景下,在基層社會中自發組織、努力建構意義世界與秩序世界的理想,而遭受污名與建立聲譽以及對現有體制的路徑依賴,構成了非體制教會信徒的信仰關系及其實踐。盡管非體制教會信徒的信仰表達與信仰實踐構成了對現存社會秩序的挑戰與張力,但絕非徹底變革性力量。
方敏的博士論文《宗教歸信與社會資本》(南開大學,2010)從社會資本與宗教歸信的關系角度,檢驗美國著名的宗教社會學家斯達克和芬克教授相關理論命題是否適合中國宗教市場。作者認為,中國情境下的基督徒歸信經歷與兩位教授的歸信理論并不一致,甚至出現矛盾與錯誤。作者在此基礎上提出包括10個社會資本與宗教歸信關系的新命題在內的多個“新觀點”。作者在理論創新上的勇氣令人驚訝,但仔細研究其提出的觀點,其實并無多少新意,也不能證實二位美國教授的理論錯誤,至多是一種中國式的擴展性的解釋說明。
張愛輝的博士論文《山東省煙臺市區的基督教徒苦難觀研究》(山東大學,2009)采用深度訪談與田野調查的方法,對山東煙臺市區的兩個新教徒與兩個天主教徒的苦難觀進行了研究。作者研究發現,大部分基督徒并沒有清晰的苦難觀,他們把苦難看做人事的結果,很少懷疑上帝的全知全能全善與公正;把苦難視作達致“永生”與“天堂”前的磨礪,視上帝為救主。作者認為,基督徒的苦難觀其實與中國儒家的苦難觀有相通之處,盡管信徒們一再強調“基督徒”而非“中國人”的首要身份,但他們的苦難觀已不自覺地將中國傳統文化因素與基督教文化有機地融合起來。
楊揚的博士論文《青城本色:呼和浩特宗教和諧機制研究——基督教的融入與本土化共生》(中央民族大學,2011)通過田野調查,對作為“邊際化”的基督教與融入呼和浩特本土文化、構建宗教和諧機制的功能與作用進行了細致地分析,具有邊疆與民族特色。馬恩瑜的博士論文《當代中國城市基督教研究——對石家莊市基督教會的調查研究》(中央民族大學,2008)運用問卷調查對基督教在石家莊市的發展歷史、基督徒在社會劇烈變遷背景下的身份認同以及他們生活、工作和家庭倫理進行了考察,認為基督徒善良、友愛、誠信、博愛、寬容、向善等美好的信仰品質和倫理道德規范對人際關系的維系、社會秩序的維護、社會保障的補充與社會和諧都具有正面價值。另外,張天和、吳瑞龍、黃佛君等人的博士論文與陳姝、黃海波等人的碩士論文與期刊論文都有可讀與借鑒之處。
二、鄉村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的現狀研究
專著方面,有李華偉編著的《鄉村基督徒與儒家倫理——豫西李村教會個案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該書考察了李村普通村民與基督徒在自我、五倫內及五倫之外關系建構上的不同展示與表達:五倫之內,非基督徒的儒家孝道堪憂,而基督徒卻強調孝順,踐行著儒家倫理;在五倫之外,儒家倫理薄弱,而基督徒以獨特的群體身份培養了博愛、憐憫與寬容精神,信徒之間建立起了超越五倫與地域的新興良性人際關系,同時,教會也建立了新的公共參與倫理。
王瑩的博士論文《地方基督徒的身份建構研究——以中原地區y縣基督教會為例》(上海大學,2011)通過對大量基督徒的深入訪談與鄉村基督教會活動的參與觀察,認為鄉村基督徒的身份建構是一種群體性的建構模式,經歷了從個體性、群體性到社會性的形式表達?;酵金乓d的路徑主要有家庭信仰傳統、疾病、遭遇生活困境和平安信主,基督徒的身份認同則表現在語言、思維方式、人際關系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受洗”是獲得基督徒身份的標志,“信與不信耶穌”是基督徒區分我群和他群的標準,祭祖問題是基督教與中國傳統的一個沖突焦點,靈歌是基督徒的地方性信仰表達形式,對傳統節日與喪葬禮儀的改造則彰顯了基督徒身份,成為基督徒進入社區公共生活的途徑。
黃劍波的博士論文《“四人堂”紀事——中國鄉村基督教的人類學研究》(中央民族大學,2003)應用人類學方法對甘肅天水吳莊的基督教進行了研究,作者試圖解答基督教在中國北方的進入方式與本土化策略、鄉村基督教的生存與發展策略、鄉村基督教的世俗化及其危機和走向、鄉村基督教信仰與政治、本土信仰的關聯等問題。
劉海濤的博士論文《透視中國鄉村基督教:河北鄉村基督教的調查與思考》(中央民族大學,2006)與歐陽肅通的《轉型視野下的中國農村宗教——兼以鄉村基督教為個案考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分別對農村教會與基督徒進行了調查。另外,也有數篇碩士學位論文與期刊論文分析了農村基督教的信仰狀況及其影響因素、農村基督徒的宗教應對、基督徒的公共參與、閑暇生活、社會記憶與身份認同、本土化等問題。
三、小城鎮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的現狀研究
純粹的城市與純粹的鄉村只是社區譜系的兩端。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催生了大量的非城市亦非鄉村的城鎮社區。就目前來看,對這些地帶的基督教與基督徒的研究并不多,代表性的論著有李峰的博士論文《鄉村教會的組織結構及其運行機制——溫州市甌北鎮基督教教會組織研究》(上海大學,2004)。該文考察了溫州市甌北鎮教會組織的系統結構、運行機制、個體水平、以及教會與周邊相關社會組織的互動關系等幾個變量。其中關于個體即基督徒水平方面的研究,主要圍繞如下三個問題:第一,普通信徒的身份是如何獲得的?第二,不同類型的信徒在數量增長方面的變化具有那些特征?第三,教會義工的社會構成如何?他們在年齡結構、文化水平和職業分布狀況等特征上有何共性?而這些構成和特征與當地社會階層結構又有哪些重疊之處?對這些問題的回答無疑對我們了解城鎮化背景下的基督徒群體內部結構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另外,楊艷的碩士論文《轉型期小城鎮基督徒信仰狀況研究——以河南省商水縣城關鎮調查為例》(華中科技大學,2006)為我們了解小城鎮基督徒信仰狀況提供了參考范例。黃佳琳的碩士論文《20世紀80年代以來江浙滬農村宗教信仰狀況考察》(華東師范大學,2004)剖析了在傳統與現代沖突交融的城鎮化的江浙滬農村基督徒的世俗化、本土化的信仰趨向以及與社會穩定的關系。
四、城鄉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現狀研究的特點與發展趨勢
總體來說,近年來大陸城鄉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研究具有具有非均衡發展的特點,主要表現為教會研究多,基督徒研究少;農村與城市基督徒研究多,城鄉結合部的小城鎮基督徒研究少;三自教會基督徒研究多,家庭或非登記教會基督徒研究少;教會基督徒研究多,社區基督徒研究少;定居基督徒研究多,流動基督徒研究少;零散基督徒研究多,基督徒群體(各社會階層的基督徒)的研究少;基督徒的文化與社會生活研究多,基督徒的經濟與政治生活研究少;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這些特點是與中國的城鎮化進程、中國研究者多居住在城市、中國農村人口占主導、婦女依然處于弱勢地位、中國特殊的宗教管理制度與政教關系以及中國社科專業訓練乏力密切相關。近20年來,中國學者開始嘗試運用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現代學科理論與方法對中國基督徒現狀進行研究,愿望美好,成果很多,但質量參差不齊,精品較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外乎理論功底薄弱、科學研究方法欠缺、戶外調研精神與經驗嚴重不足。這些都是大陸學者亟待提升的方面。
以上特點意味著,在今后的研究中,學者們在如下多個方面或方向上有進一步可為的空間與機會:城鄉突發事件中的基督徒反應及其與應對機制研究、城鄉基督徒認同與公民身份研究、城鄉基督徒與社會和諧、社會穩定的社會學研究、城鄉基督徒與社區治理研究、城鄉基督徒的社會資本或網絡傳播研究、城鄉基督徒與社會建設、文化建設的關系研究、城鄉區域基督徒研究、基督徒個案研究、基督徒專題研究等。
總的說來,當代中國基督徒與潮汕基督徒現狀研究存在如下發展趨勢:
一是對城鄉教會的重點研究轉向個性化、主體性的基督徒個人與群體的研究。在政教關系與教會內外結構既定的前提下,基督徒個人與群體的日常世俗生活與宗教生活在不斷維護、建設甚至創造教會及其意義,因此,從基督徒的微觀視角看教會、看社會、看世界,既是對信徒的真正尊重,也是對中國基督教現狀的最真切的了解。
二是對城鄉某一主要基督徒如農村基督徒的重點研究轉向分層視角下的社會各階層基督徒的研究。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原有的簡單社會結構開始分化,新的社會階層大量涌現,基督徒群體內部也隨之出現蛻變與分層。居于社會各階層的基督徒的經濟、政治、文化與社會生活是怎么樣的,他們的行為在社會中產生什么作用和影響,他們之間的相互認同與聯系如何?這些問題的解答對于教外的世俗大眾、對于政府的治理極具明了與參考作用,值得研究。
相關熱詞搜索: 基督 述評 基督徒 中國大陸 城鄉 ok3w_ads("s006");ok3w_ads("s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