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如何寫黨員政治生日寄語(精)一
根據學習安排,結合近期個人學習領悟、所思所得,向各位領導和同志們匯報交流學習心得。
一、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的重大意義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黨和人民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在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重大歷史關頭,順利召開了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時機特殊、意義重大。全會通過的《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吏經驗的決議》,回顧黨走過的百年奮斗歷程,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著重闡釋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出明確要求。
《決議》講清楚了“過去為什么能夠成功”,明確了“未來怎樣才能繼續成功”,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牢記初心使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對推動全黨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二、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有了更加精準的把握
一是進一步精準把握了“兩個確立”的內涵要求,更加堅定了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
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政黨而言,領導核心至關重要,是黨和人民事業成敗的關鍵。回顧百年黨史,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從此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其根本也在于確立了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事實充分表明:全黨有核心,黨中央才有權威,黨才有力量。《決議》強調“兩個確立”對推進黨和國家事業以及民族復興的“決定性意義”,這不僅是回望過去、深刻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取得輝煌成績的重要經驗,也是面向未來、接續奮斗、贏得更多輝煌的勝利法寶。在新征程上,我們必須深刻把握“兩個確立”的內涵要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做到“兩個維護”,以更堅定的政治態度擔當使命、奮斗向前。
二是進一步精準把握了“十個堅持”的歷史經驗,更加明確了“繼續成功”的智慧力量。
鑒往知來,向史而新。善于總結歷史經驗、善于運用歷史規律,是我們黨歷來就有的好傳統,也是我們黨于挫折中奮起,在進取中突破的有力武器。《決議》用“十個堅持”高度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長遠指導意義的十條歷史經驗,系統完整揭示了黨和人民事業不斷成功的根本保證,揭示了黨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黨始終掌握歷史主動的根本原因,揭示了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根本途徑,讓我們更加懂得“為什么能夠成功”“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在新征程上,我們必須深刻把握“十個堅持”凝結的歷史經驗,學習好、傳承好、發揚好,在新的趕考之路交上一份更加優異的答卷。
三是進一步精準把握了“十個明確”的核心內容,更加增強了深學厚悟。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行動自覺。理論是行動的先導,偉大時代召喚偉大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應運而生,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之問、引領時代之變。黨的十九大報告以“八個明確”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行了概括,這次《決議》從“十個明確”進行了進一步概括,深刻反映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重大時代課題不斷深入的科學把握和深邃思考,更加全面詮釋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袖實質和豐富內涵,指明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進方向。在新征程上,我們必須更加自覺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以理論厚度開拓發展寬度、成果高度。
三、對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有了更加堅定的決心
學為用之先,學為用之本。學習全會精神、領悟《決議》思想、把握重要指示,最終的落腳點在貫徹落實上。今后工作中,我將持續強化全會精神要求學習把握,持續鞏固本次專題學習班所思所想,深學細悟狠抓落實,以實際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重點做到三個“持續加力”:
一是在忠誠踐行“兩個維護”上持續加力。
要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作為最堅定的政治立場、最牢周的政治信念、最重要的實踐要求,貫穿于把握大勢大局、推進改革發展、加強黨性修養各方面,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把對黨的忠誠轉化為愛崗敬業、履職盡責、苦干實干、勇創佳績的實際行動。
二是在全面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上持續加力。
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首要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把深入學習貫徹六中全會精神與黨史學習教育結合起來,與推進市場監管日常工作聯動起來,切實把學習成效體現在辦實事、開新局上,轉化為使命擔當、為民服務上。
三是在推動主責主業高質量發展上持續加力。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整、準確、全面地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結合工作實際,找準高質量發展的切入點、發力點,要堅持學用結合、融會貫通,切實把學習貫徹成效轉化為推動市場監管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全力落實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監管措施,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進質量強市戰略,防范化解安全風險,強化消費維權,推進行政執法制度化規范化,引導市場主體創新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如何寫黨員政治生日寄語(精)二
為什么近來楊善洲這個“老典型”能夠在神州大地不斷掀起“心靈海嘯”,成為億萬中國人的感動,成為引領時代的價值取向,成為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楷模?最重要的原因,是楊善洲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用實際行動回答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是“先進一陣子”,還是“先進一輩子”。
支撐楊善洲“先進一輩子”的,正是其崇高的理想。理想,是對未來事物合理的想象或希望。《黨章》規定,共產黨員的理想,就是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中國的保爾·柯察金吳運鐸曾說:“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是一個人生命的動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靈魂。”可見,一個黨員,樹立什么樣的理想,對其確立什么樣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影響極大。
理想,看上去很虛,其實很實。革命戰爭年代,無數英烈拋頭顱、灑熱血,奮不顧身,勇于犧牲;和平建設時期,無數普通黨員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甘于奉獻。為什么?中國共產黨的遠大目標和崇高使命就是最大的奮斗動力和精神支柱。
理想,看上去很遠,其實很近。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的長期奮斗,這就需要我們把共產主義遠大目標與“達到這個目標的具體步驟和具體措施”緊密聯系起來。現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全體黨員的共同理想,黨在現階段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無一不是為實現這一理想所采取的具體步驟和措施。對于每一個黨員來說,堅持崇高理想的具體表現,就是從實際出發,立足崗位,做好每一項具體工作。
在中國共產黨90年的光輝歲月中,強調理想是一個歷久彌新的問題。每一次對理想問題的重申,都意味著全黨正面臨新的重大戰略任務。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不動搖,是共產黨員保持先進性的內在要求。有了這樣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寬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自覺為黨為人民的事業而奮斗”。
理想的支柱一旦傾斜,思想的大廈就會垮塌。一段時間以來,一些黨員談享受的多了,談理想的少了;談回報的多了,談奉獻的少了;談變通的多了,談堅守的少了……有的務虛頭頭是道,工作敷衍了事;有的臺上正襟危坐,臺下貪贓枉法;有的白天道貌岸然,晚上燈紅酒綠;甚至還有的燒香拜佛、抽簽算命,不信馬列信鬼神。在一些黨員干部眼中,政治是虛的、理想是遠的、權力是硬的、票子是實的,于是,“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錢就圖”。檢視一些落馬黨員干部的腐敗軌跡,腐敗行為的發生,無一不是“總開關”首先出了問題,放松了對自己世界觀的改造,把理想信念拋到了九霄云外。
理想既是一個思想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任何一種理想的實現,都需要付出辛勤的勞動和艱苦的實踐。忘記了遠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有理想但不付之行動,同樣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就應當將遠大理想內化為精神動力,外化為具體行動。在當前,就是要不斷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理性認同和情感認同,找準理想與實踐的結合點,自覺投身科學發展的實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只有這樣,我們的每一個黨員才能真正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談信仰
“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這是每一個人都需要思考的問題。哲人說,未經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過。而人的終極思考,就是信仰。
今天,在體制轉軌、社會轉型、思想多樣、利益多元、人們面臨種種誘惑的時候,我們不能不談信仰;在我們黨90歲生日即將到來的時候,談論新時期共產黨員的修養,更是不能不談信仰,或者說首先要談的就是信仰。對信仰是牢記還是淡忘、是持守還是迷茫,這是檢驗一個共產黨員合格與否的“試金石”。
有人說,有了信仰,石頭在水上也能漂流。這話看似不合常理,但卻道出了信仰的神奇力量。信仰是人類對崇高價值目標的敬仰和追求,它關乎一個人的精神境界,關乎一個政黨的目標指向,關乎一個民族的興衰存亡。不同的信仰,反映的是不同的世界觀,體現的是觀察事物的不同的方法論。中國共產黨,正是由于選擇并信仰了馬克思主義,才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使中華民族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指的就是對共產主義學說和理論的信服和敬仰。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發自內心地信服,理直氣壯地敬仰。因為我們懂得,共產主義學說不是脫離實際的烏托邦,而是經過長期革命實踐檢驗的科學真理,是中國共產黨的行動指南。因此,我們必須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推進者、建設者,對黨忠誠、向黨負責、為黨分憂。
信仰是暗夜里的燈,是催人奮進的鼓。90年前,我們的革命先輩為什么不惜拋棄殷實、毀家紓難,甚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率領萬千民眾赤手托起即將沉淪的中華大地?因為他們堅信,黨的事業是正義的事業,必有勝利的一天,也許他們自己看不到那一天,但他們都懷著必勝的信念為那一天而奮斗。有了如此堅定的信仰,他們在那艱難困苦的歲月中才充滿了智慧、充滿了勇氣,才會絕路逢生、創造奇跡。誕生在那艘紅船上的中國共產黨,今天已經發展到擁有近8000萬名黨員,她的光輝歷程反復證明: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是戰勝一切艱難困苦,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勝利的根本保證。
今天,時代變了,觀念變了,但共產黨人的信仰沒有變、也不能變。對于每一位共產黨員來說,堅定信仰是最重要的黨性修養,只有堅定信仰,才能實踐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才能在喧囂中坐穩冷板凳、在紛雜中不迷失方向,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本色。
信仰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科學的信仰不可能來自樸素感情或自發意識,而是建立在對社會發展客觀規律深刻認識的基礎之上。有了理論上的清醒,才能擁有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信仰的堅定決定著實踐的自覺性。今天,我們已經不缺乏發展生產力的自覺性,缺乏的是對信仰的堅定性,缺乏的是高度的政治自覺。
因此,信仰之燈需常擦拭,信仰問題當常自省。只有這樣,才能使黨性更純潔、心靈更明凈;只有這樣,“在臨死的時候,才可以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