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講座小結篇一
一、抗菌藥品使用情況:
1、用藥認識不到位:臨床各科室醫藥人員對抗菌藥物的各項組織管理制度、實施方案認識不到位,抗菌藥物使用的各項指標沒有嚴格控制在規定范圍內,醫務科的管理力度不夠。
2、用藥指標不嚴格:少部分醫生對抗菌藥有濫用現象,特別是對急診患者,在沒有做血常規的情況下就草率用抗生素,大部分醫生對《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的內容了解不透徹,沒有嚴格按照要求使用抗菌藥物。
3、用藥原則不堅持:對有惠民卡的患者有一次開多量的情況,經了解后屬患者為方便主動要求,但藥劑科也作了相關規定,凡這種情況都要求開藥醫師在處方上作特殊注明。
二、整改措施:
1、明確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責任制 嚴格落實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切實發揮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及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督導小組的作用;明確院長為全院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各臨床科主任為科室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工作的主要負責人,進一步完善抗菌藥物管理制度,對抗菌素使用情況進行分析、討論,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
2、加強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全員培訓 要求科室加強組織對《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的學習,達到人人知曉。
3、建立抗菌藥物定期評估制度,落實抗菌藥物處方點評制度。由藥劑科每日對院內處方在早會上進行點評,由醫務科進一步整改。
4、加強抗菌藥物購用管理。嚴格控制抗菌藥物購用品種、品規數量,保障抗菌藥物購用品種、品規結構合理。
5、加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相關指標控制力度 嚴格控制抗菌藥物使用率和使用強度,保證抗菌藥物臨床使用的各項指標在規定范圍內;對超常使用抗菌藥物的,及時給予停止使用。
6、加強臨床檢驗檢測用藥 用抗菌藥前必須檢查血常規,必要時到上級醫院檢查細菌耐藥監測。
7、完善抗菌藥物獎懲制度,嚴格查處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
通過開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進一步加強了醫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優化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結構,提高了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水平,有效遏制了細菌耐藥;針對抗菌藥物臨床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標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解決;完善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長效工作機制,促進了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續提高。
黃水鎮衛生院 2012年6月15日印 共印5份
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講座小結篇二
一 各類人員統一題
1、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工作指導思想 d a、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為契機,按照“突出重點、集中整治、健全機制、持續改進”的工作思路b、將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作為“醫療質量萬里行”和“三好一滿意”活動的重要內容c、提高我院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權益和用藥安全,實現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目標。d、以上均是。
2、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工作的工作目標 c a、抗菌藥物應用遵循安全、有效、經濟的原則。b、抗菌藥物使用率和使用強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c、以上均是。d、以上均不是。
3、抗菌藥物醫院優先選用(d)收錄的抗菌藥物品種。a、《國家處方集》b、《國家基本藥物目錄》c、《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以上均是。
d、35 3
d、5 3 4 5
6、醫院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不超過()% b a、50%
b、60%
c、65%
d、70%
7、醫院門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不超過()% a a、20%
b、30%
c、40%
d、50%
b、50%
c、30%
d、20%
b、30分鐘至2小時
c、30分鐘至1小時
d、1至2小時
b、48 c、72
d、12。
b、二
c、三
d、四
b、毒麻藥品處方權
c、抗菌藥物處方權
d、精神藥品處方權
b、《臨床合理用藥監督管理細則》
d、以上均是。
b、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真菌等病原微生物
c、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真菌病原微生物
d、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等病原微生物
b、各種病毒感染性疾病
c、寄生蟲病
d、以上均不是。
16、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應當遵循()的原則。d a、安全
b、有效
c、經濟
d、以上均是。
17、()是本機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的第一責任人。
a、院長
b、副院長 c、醫教科負責人
d、醫療機構負責人
d、院辦公會
27、非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經臨床長期應用證明()的抗菌藥物。e a、安全b、有效c、細菌耐藥性影響較小d、價格相對較低e、以上均是。
b、不按照規定開具處方,造成嚴重后果的; c、不按照規定使用藥品,造成嚴重后果的; d、因開具抗菌藥物處方牟取私利的; e、以上均是。
35、臨床合理用藥監督小組:在()監管下,開展日常工作。a a、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b、藥事管理委員會c、藥物治療學委員會d、以上都不是。
38、藥學專業技術人員嚴格按照《
c、病原菌對抗菌藥物敏感
d、耐藥(即細菌藥物敏感試驗)
d.頭孢氨芐 e.紅霉素
b.苯巴比妥
c.氯霉素 d.嗎啡 e.四環素
c.貧血 d.肝毒性
e.胃腸道反應
e.干擾細菌細胞壁合成
c.細菌產生的酶使藥物失活;d.菌體內靶位結構改變
e.代謝拮抗物形成增多
c.頭孢克洛 d.頭孢拉定
e.頭孢唑林
二
中級以上人員必做題
1、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中級以上人員考
a、具有明顯或嚴重不良反應,不宜隨意使用的抗菌藥物;b、需要加以保護以免細菌過快產生耐藥而導致嚴重后果的抗菌藥物;c、新上市不足五年的抗菌藥物,其療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臨床資料尚較少,或并不優于現用藥物的;d、藥品價格昂貴的抗菌藥物。e、以上均是。
3、臨床使用()使用級抗菌藥物應當經抗菌藥物管理工作組認定的會診人員會診同意后,由經培訓并考核合格的,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師開 6 具。
a、特殊b、一般c、限制d、非限制
e、藥物嚴重不良反應頻繁發生的抗菌藥物。f、以上均是。
8、臨床合理用藥監督管理小組成員的職責與制度:e a、結合實際制定醫院臨床合理用藥監督管理,根據醫院合理用藥情況提出合理用藥目標和干預方案,并組織實施。b、定期開展合理用藥評價,對本院藥物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措施;c、定期公布全院及重點科室的常見病原菌及耐藥情況,提出經驗用藥方案;d、定期組織全院醫務人員進行合理用藥知識宣教,努力提高醫院合理用藥水平。e、以上均是。
9、抗菌藥物分線使用管理要求()d a、根據病人病情需要,按臨床治療用藥方案需要二線藥物治療時,應由主治醫師以上醫師同意后方可使用。b、根據病人病情需要,按臨床治療用藥方案需要三線藥物治療時,應由副主任醫師以上任職資格的醫師開具處方,并經醫務科指定的相關專業專家會診同意后方可使用。醫師在臨床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藥物時要嚴格掌握適應癥,藥師要嚴格審核處方。緊急情況下未經會診同意或需越級使用的,處方量不得超過1日用量,并做好相關記錄。
c、病情嚴重,免疫低下的可以直接使用二線以上藥物進行治療,但當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證實第一線藥物有效時,仍應使用第一線藥物。d、以上均是。
10、抗菌藥物聯合應用的審批制度()e a、住院醫師只有一線抗菌藥物聯合應藥(兩種)的處方權限。
b、聯合用兩種抗菌藥物原則上應有藥敏報告。住院醫師如需聯用一線以上的兩種抗菌藥物,必須經主治醫師或高級職稱醫師的審批簽名。
c、聯用三種或三種以上抗菌藥物必須有藥敏報告,且必須經具有高級職稱的醫師或科主任審批簽名,或有全院疑難病例討論意見,并報醫務科審核批準。d、本條第2、第3款如是使用三線抗菌藥物,必須高級職稱醫師或科主任開具醫囑,并報醫務科審核備案。e、以上均是。
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講座小結篇三
我院自20xx年5月認真開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以來,通過活動的不斷深入,我們取得了一點成績,現總結如下。
為進一步加強xx人民醫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促進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細菌耐藥,保證我院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根據《20xx年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湖南省關于切實抓好20xx年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各項重點工作落實的緊急通知》(湘衛傳電〔20xx〕41號)精神。通過積極吸取借鑒其他單位先進的專項整治工作經驗和方法,總結前期工作成果,極大地提高了我院專項整治工作小組成員及職工干部的思想認識,并且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機制,為進一步排查極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思想意識基礎。
針對專項整治方案中主要任務,我院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對活動開展的各個環節的工作進行了研究和部署。為此,全面開展排查的專項整治模式,并嚴格實行“四不放過”原則,即問題責任人未受教育不放過,問題責任人未受處罰不放過,問題未提出有效整治方案不放過,問題未整改到位不放過。專項整治,重在落實。面對醫療行為中出現的一些違規操作,我們堅決做到不留死角,重點與全面相結合的整治,并取得了一定成績。
是推動活動優質高效深入開展的基礎,進一步提高我院專項整治工作的水平。
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講座小結篇四
我院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將我院常用抗菌藥物品種數縮減至32種供臨床應用。
根據抗菌藥物特點、適應癥、抗菌譜,參考陜西省抗菌藥物分級目錄,制定了我院抗菌藥物分級管理目錄。明確了各級醫師使用權限。并認真執行,對檢查中發現越級使用抗菌藥物的醫師,進行了通報批評,并給予處罰。
我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小組每月對門診處方和病區醫囑單進行點評,對合理使用和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醫師進行公示,督促整改。通過統計,對抗菌藥物使用數量與金額進行排名,對每個月用量領先進行干預。
清潔切口手術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有所規范。大部分科室能夠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合理用抗菌藥物。各科主任認真貫徹落實我院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活動方案,使用抗菌藥物有明確的適應癥,療程適當。基本杜絕了那種長期用藥、無適應癥用藥、聯合用藥的不良習慣。
我們給各科室制定藥品使用比例,降低藥品費用,限制抗菌藥物用量,對超比例的科室嚴格處罰,加大對于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責任人的處理和懲罰力度。
在工作中我們不斷加強業務學習,積極組織我院臨床醫師參加《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遠程培訓,明確我們的責任,為了有效延緩和控制細菌耐藥,我們必須立即行動起來,轉變錯誤的用藥觀念、糾正錯誤的用藥行為、摒棄錯誤的用藥習慣,切實減少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以對人民健康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全面、準確、及時地掌握藥品信息,堅持因病施治原則,合理、審慎地處方抗菌藥物,并指導和教育患者正確用藥。
1、抗菌藥物預防用藥時間較長;
2、我院細菌培養人員正在省人民醫院進修,這方面還需盡快健全;
3、更換品種、聯合用藥依據不充分;
4、仍有越級使用現象。
1、對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將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納入醫療質量管理,加強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監督管理;增強醫務人員的知識培訓,熟悉藥物的適應證、抗菌活性、藥動學等正確選用抗菌藥物。
2、加大宣傳力度,讓全民意識到濫用抗生素的危害,切實做到抗生素合理應用。
3、結合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切實加強合理用藥的考核工作。
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講座小結篇五
1、抗菌藥物的分級使用管理是由醫療感染管理委員會領導,質管、院感職能部門具體負責實施的。
2、抗菌藥物的使用必須嚴格掌握適應癥和禁忌癥,減少毒副反應,減少預防性抗菌藥物的使用。嚴格控制缺乏指征抗菌藥物的使用,堅決制止濫用抗菌藥物。積極開展并規范圍術期用藥。
3、必須貫徹有樣必采的原則,藥敏結果未報告前或病情不允許情況下,可根據臨床經驗用藥。用抗菌藥前采樣(可多次)送培養和藥敏,待藥敏報告后再調整。
4、遵循分線用藥原則,根據病情應用抗菌藥物,提倡應用第一線藥物,控制第二線藥物,嚴格控制第三線藥物的使用。
5、普通感染或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提倡首選一線抗菌藥物;二線抗菌藥物的使用,原則上應由主治醫師以上批準后方可使用;三線抗菌藥物的使用,應根據藥敏或有關專家會診或疑難病討論意見,由經管醫師提出申請,科主任審批,報分管院長或質管科審批后方可使用。
6、審批后的三線抗菌藥物的使用期限不超過七天,若確需繼續使用,應重新辦理審批手續。
7、實行三線抗菌藥物使用審批登記制,具體由質管科負責。質管科每月對使用審批情況檢查,檢查結果納入科室抗菌藥物量化考核。
8、堅持量化考核結果與獎罰措施掛鉤,對情況特別嚴重者予以通報處理。
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講座小結篇六
抗菌藥物超常預警制度
每月初藥劑科按抗菌藥物的使用金額與使用數量進行單品種統計,對單品種用藥金額前20位藥品進行監控,抗菌藥物使用總金額占藥品總收入的比例公示并通報,隨時掌握用藥動態,并由院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管理小組專家進行必要的分析,每月例行向院紀委和有關領導匯報一次。對當月用藥量在前十位的抗菌藥物詳細匯報情況,并提供書面控制建議。
對臨床科室抗菌藥物應用每月進行監控公示,內容包括:各科室抗菌藥物使用金額排名,及使用金額前三名抗菌藥物品名及數量。科室使用抗菌藥物金額連續三個月排名第一的,其結果納入科室綜合目標考核。對無正當理由連續三個月居科室用藥金額第一位的藥品、和用量超常增長的的藥品,給予警告限期改正,至停止該藥品的使用。
藥劑科每季組織對全院、科室、醫生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督查,對排名前列的抗菌藥物結合處方、病歷等相關資料進行合理性分析評價,對使用不合理的科室和醫生,每季定期報“醫院藥事委員會” 及時予以干預,包括:警告談話限期改正、限定處方權、取消處方權。“醫院藥事委員會”對藥品使用情況、評價結果、處理結果以簡報形式通報全院。
對門診醫師處方抗菌藥物使用進行不定期抽查監控公示,內容包括:抗菌藥使用率、抗菌藥分級執行率、使用金額前10位的藥品等情況,其評價結果納入個人綜合考核指標。對無正當理由連續三個月個人抗菌藥使用率過高,違反抗菌藥分級管理執行,使用金額過大或用量超常增長的藥品,給予個人警告限期改正,仍至停止該藥品的處方權。
每季度對抗菌藥物排在連續前三位的藥品進行分析,評價,如有異常用藥,則對處方醫師、生產廠家、及其供應商進行黃牌警告,經藥事管理委員會調查后認定為明顯不合理的品種將給予淘汰。
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講座小結篇七
國家衛健委再次明確,這類藥物分三級管理!4月2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要點》,其中提到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
18項核心制度
歸納起來,《要點》有18項核心制度。
分別為首診負責制度、三級查房制度、會診制度、分級護理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疑難病例討論制度、急危重患者搶救制度、術前討論制度、死亡病例討論制度、查對制度、手術安全核查制度、手術分級管理制度、新技術和新項目準入制度、危急值報告制度、病歷管理制度、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臨床用血審核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醫療機構應當按照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原則,建立抗菌藥物遴選、采購、處方、調劑、臨床應用和藥物評價的管理制度和具體操作流程。
多省已發文明確
20xx年7月25日,國辦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xx〕67號。
67號文中就提出健全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嚴格落實首診負責、三級查房、分級護理、手術分級管理、抗菌藥物分級管理、臨床用血安全等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等。
隨后不少省份都跟進發文。20xx年1月,陜西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陜西省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實施方案》。
20xx年12月26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自治區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內政辦發〔20xx〕181號。
20xx年1月22日,河南省發布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實施意見豫政辦〔20xx〕4號。
豫政辦〔20xx〕4號提出,到20xx年,全面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近5年的全國范圍監測數據顯示,我國抗菌藥物臨床使用率和平均費用呈下降趨勢。
門診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從19.4%下降到9.4%;
抗菌藥物占藥品總收入比例從19.7%下降到11.3%,人均抗菌藥品費用呈現遞減趨勢。
北京家圓醫院有限公司因違反《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第五十條第(一)項相關規定,被警告、罰款10000元。
除北京外,20xx年3月,四川成都市就因“擅自使用抗菌藥物開展靜脈輸注活動”處罰了6家診所,最高罰款近兩萬, 并且市衛計委將行政處罰在衛生官網上進行了公示。
阿洛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頭孢噻肟、頭孢克肟、頭孢唑肟、阿奇霉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除基層外,據媒體報道,根據《廣東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廣東將在全省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逐步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
隨著抗菌藥物分級管理成為建設現代醫院的要求之一,可見,對于抗菌藥物的使用限制除基層和部分二級以上醫院外,還將進一步推開。
指根據抗菌藥物的安全性、療效、細菌耐藥性和價格等因素,對抗菌藥物臨床應用進行分級管理的制度。
1、根據抗菌藥物的安全性、療效、細菌耐藥性和價格等因素,抗菌藥物分為非限制使用級、限制使用級與特殊使用級三級。
2、醫療機構應當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建立本機構抗菌藥物分級管理目錄和醫師抗菌藥物處方權限,并定期調整。
3、醫療機構應當建立全院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會診專家庫,按照規定規范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使用流程。
4、醫療機構應當按照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原則,建立抗菌藥物遴選、采購、處方、調劑、臨床應用和藥物評價的管理制度和具體操作流程。
根據《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下稱指導原則)和《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xx〕42號)精神,要求醫療機構按照“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的分級管理原則,建立健全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明確各級醫師使用抗菌藥物的處方權限。結合我院實際,特制定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
1、分級原則
1)“非限制使用”藥物(即首選藥物、一線用藥):療效好,副作用小,價格低廉的抗菌藥物,臨床各級醫師可根據需要選用。
2)“限制使用”藥物(即次選藥物、二線用藥):療效好但價格昂貴或毒副作用大的藥物,使用需說明理由,并經主治及以上醫師同意并簽字方可使用。
3)“特殊使用藥物”(即三線用藥):療效好,價格昂貴,針對特殊耐藥菌或新上市抗菌藥其療效或安全性等臨床資料尚少,或臨床需要倍加保護以免細菌過快產生耐藥性的藥物,使用應有嚴格的指征或確鑿依據,需經有關專家會診或本科主任同意,其處方須由副主任醫師以上的科副主任或科主任簽名方可使用。
4)本院“抗菌藥物分級管理目錄”由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根據指導原則和的規定制定,該目錄涵蓋本院全部抗菌藥物,新藥引進時應同時明確其分級管理級別。
醫院藥事管理與藥劑科要有計劃地對同類或同代抗菌藥物輪流使用,具體由藥劑科組織實施。
2、使用原則與方法
1)總體原則:嚴格使用指針、堅持合理用藥、分級使用、嚴禁濫用。
2)具體使用方法:一線抗菌藥物所有醫師均可以根據病情需要選用;二線抗菌藥物應根據病情需要,由主治及以上醫師簽名方可使用;三線藥物使用必須嚴格掌握指征,需經過相關專家討論,由副主任醫師以上科副主任或科主任簽名方可使用。緊急情況下未經會診同意或需越級使用的,需向科主任匯報,處方量不得超過1日用量,并做好相關病歷記錄。
3)下列情況可直接使用二級及以上藥物:重癥感染患者:包括重癥細菌感染,對一線藥物過敏或耐藥者,臟器穿孔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伴發感染。
3檢查、考核辦法:定期對門、急診處方、住院病歷包括外科手術患者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情況進行隨機抽查。
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包括名稱、規格、用法、用量、給藥途徑、是否按抗菌藥物分級管理規定用藥等。
2)。住院病人抗菌藥物檢查考核要點:抗菌藥物開始使用、停止使用、更換品種和超越說明書范圍使用時是否分析說明理由,并在病程記錄上有所記錄;抗菌藥物使用必須符合抗菌藥物分級管理規定,當越級使用時,是否按照規定時間使用或履行相應的手續,并在病程記錄上有所反映;抗菌藥物聯用或局部應用是否有指征,是否有分析,并在病程記錄上有所記錄;使用或更改抗菌藥物前是否做病原學檢測及藥敏試驗,并在病程記錄上有所反映;對于無法送檢的病例,是否已在病程記錄上說明理由。
(一)“非限制使用”藥物(即首選藥物、一線用藥):療效好,副作用小,細菌耐藥性小,價格低廉的抗菌藥物,臨床各級醫師可根據需要選用。
(二)“限制使用”藥物(即次選藥物、二線用藥):療效好但價格昂貴或毒副作用和細菌耐藥性都具有一定局限性的藥物,使用需說明理由,并經主治及以上醫師同意并簽字方可使用。
(三)“特殊使用藥物”(即三線用藥):療效好,價格昂貴,針對特殊耐藥菌或新上市抗菌藥其療效或安全性等臨床資料尚少,或臨床需要倍加保護以免細菌過快產生耐藥性的藥物,使用應有嚴格的指征或確鑿依據,需經有關專家會診或本科主任同意,其處方須由副主任、主任醫師簽名方可使用。
(四)本院“抗菌藥物分級管理目錄”(見附件)由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根據指導原則和衛辦醫發〔20xx〕38號)的規定制定,該目錄涵蓋全部抗菌藥物,新藥引進時應同時明確其分級管理級別。
藥事管理委員會要有計劃地對同類或同代抗菌藥物輪流使用,具體由藥劑科組織實施。
(一)總體原則:嚴格使用指針、堅持合理用藥、分級使用、嚴禁濫用。
(二)具體使用方法
1、一線抗菌藥物所有醫師均可以根據病情需要選用。
2、二線抗菌藥物應根據病情需要,由主治及以上醫師簽名方可使用。
3、三線藥物使用必須嚴格掌握指針,需經過相關專家討論,由副主任、主任醫師簽名方可使用。緊急情況下未經會診同意或需越級使用的,處方量不得超過1日用量,并做好相關病歷記錄。
4、下列情況可直接使用二級及以上藥物。
(1)重癥感染患者:包括重癥細菌感染,對一線藥物過敏或耐藥者,臟器穿孔患者。
(2)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伴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