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擬人化的動漫形象》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一
《擬人化的卡通形象》一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在引導學生在欣賞卡通圖片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在生活中觀察過的卡通形象,設計擬人化的卡通創作畫。學生進一步觀察不同卡通形象的外部形態,感受他們的結構特點,并針對其五官、身體、姿態等特點通過夸張、擬人化的手法,創作出富有情趣及創造性的卡通作品,體驗卡通形象設計的過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
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通過表現擬人化的卡通形象,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夸張的創作手法增強卡通形象的感染力,增加藝術作品情趣的造型能力。
2.通過欣賞,設計等學習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及創造能力。
3.通過擬人卡通形象的設計及表現,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之情及對美術創作的興趣。
教學重點:感受與了解卡通形象的造型特點,掌握擬人化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通過擬人化的創作手法塑造與表現出擬人化的卡通形象作品。
新課標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學習美術的方法以及發現自己在美術表現方法中的運用能力。因此,依據本課的主題及學生認知現狀,采用情境創設法、觀察法和示范法。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觀察探究制作能力。
由于是六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繪畫能力,對擬人化一詞也有所了解。加之學生們特別喜歡動畫片,喜歡卡通形象,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所以這一課對他們來說難度不是很大。
為此,本課采用自主探究法和合作交流法,讓學生不僅主動認識動漫形象的設計方法,而且通過生生互動,活躍思維,拓展興趣,達成目標。
本課的教學過程由情境創設、欣賞探究、藝術實踐、展示評價和拓展延伸五部分組成。
在導入這一環節,我通過欣賞不同的卡通形象,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在觀察中發現擬人化卡通造型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卡通形象特點的認識與喜愛。在領悟認知,質疑解難這一環節,我充分利用課件,從造型、色彩、表情動作三方面來突出表現卡通形象的特點,學生學的輕松愉快,理解透徹。然后也通過課件來了解怎樣才能將卡通形象擬人化,課件生動、形象、省時.通過欣賞動漫大師的作品,拓展了學生的創作思路,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欲望。在陶冶情操,提高審美這一環節,我感覺我為學生設計的三個展板特別富有新意,而且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自評過程。
盡管在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但在教學過程中還是避免不了會發生一些失誤,比如剛開始上課,由于個人心理素質不好,有點緊張,致使導入部分引入的不是太順暢。在評價過程中,由于時間的關系,評價的不夠深入、不夠完善。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不斷進步,爭取做到合格的優秀教師。
《擬人化的動漫形象》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二
卡通教學是編者設計的一個大系列教學,從一年級就開始涉獵,每個年級都有這個課程,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窄到寬,在內容的難易和側重點上有所不同。但歸根結底,這個系列教學旨在使學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學習“卡通”知識。學生在欣賞卡通圖片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在生活中觀察過的卡通形象以及不同卡通形象的外部形態,進一步觀察感受他們的結構特點,并針對其五官、身體、姿態等特點通過夸張、擬人化的手法,創作出富有情趣及創造性的卡通作品,體驗卡通形象設計的過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
由于是六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繪畫能力,對“擬人化”一詞也有所了解。加之學生們特別喜歡動畫片,喜歡卡通形象,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所以這一課對他們來說難度不是很大。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表現擬人化的卡通形象,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夸張的創作手法增強卡通形象的感染力,增加藝術作品情趣的造型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欣賞,設計等學習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及創造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擬人卡通形象的設計及表現,激發學生熱愛生活之情及對美術創作的興趣.。
通過夸張、擬人化的創作手法創作出擬人化的卡通作品
:卡通形象的塑造與表現。
:
(一)課題導入,激情引趣
老師這里有一句話想請同學們幫我判斷一下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微風帶著荷葉翩翩起舞”。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運用擬人修辭方法的語文句子給人怎樣的感受?擬人法在語文寫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使文章變得生動有趣,在神奇的卡通世界里擬人化的手法也會讓我們回味無窮。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滴13課《擬人化的卡通》。引出課題。板書:擬人化的卡通。
設計意圖:引出“擬人”這種修辭方法,再讓學生說出感受,目的是使學生對“擬人”先有個概念,在腦中形成一個知識建構的框架。進而了解它的應用范圍是很廣泛的,在“卡通世界”里會大顯身手。
(二)講述概念,搭建框架
提到卡通同學們并不陌生,誰能說說你對卡通的理解。通過課件演示,結合圖片理解什么是“卡通”。 設計意圖:目的是讓學生明確并掌握“什么是卡通”,這也是本科的教學目標之一。因為,近年來,卡通界發生巨大的變化,它的概念也發生了變化,所以,讓學生了解它的概念就很重要。不但要讓他們知道“卡通”一詞的來歷,還要讓他們知道卡通究竟包含哪些內容。 (三)觀察圖片,總結特點 欣賞這么多的卡通圖片,誰來就這組圖片分析一下應該怎樣畫出擬人化的卡通形象? 通過觀察、分析與概括,總結出設計畫“擬人化卡通”形象的方法步驟。1.刪繁就簡。2.直立行走。3.添畫人物動作和衣飾。這組卡通形象在狗的外形特點上夸張成了人的造型,使它更加有趣了,那我們再來看看,你覺得它像一個什么職業者呢?總結:在創作卡通形象的時候我們還可以賦予它一個角色。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自己觀察和分析,總結擬人化的卡通的畫法,能夠更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之后再進行學習,會更有針對性、更有學習熱情。 (四)探討手段,初步感受 除了動物以外,其他的植物和物品我們能不能把它們也變成擬人化的卡通呢?老師在這里準備了四張圖畫,看看誰能來把它們變成擬人化的卡通形象。先讓學生根據現有的對卡通的理解來完成黑板上老師版畫的4個不同類別的代表物象:蘋果(水果)、小花(植物)、牙膏、(生活用品)、房子(建筑),選擇一個或多個進行“擬人化”改畫。 設計意圖:6年級學生對卡通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把簡單的物象改畫成“擬人”的形象已經不困難了,因此選擇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物象,意在表達生活中的任何無生命的東西都可以用“擬人”的方法來改畫。 1.下一步學生改畫: 2.點評互動,演示講解,總結歸納: 小結學生的改畫作品,并提出問題:“這四類不同的物象都無一例外的添畫了什么?”(五官,四肢,人物行為)總結出:要想把物象擬人化,首先要添畫人的外部特征。這只是把對象擬人化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步驟,要想獨立設計出新穎的卡通形象,還要抓住卡通形象的主要特點。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對擬人法的掌握以及對卡通形象的理解進行改畫。學生的改畫可能不完整,所以改畫后,由我邊點評邊演示。 (五)觀察體驗,探討特點 1、把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卡通貓集合在一起,讓孩子們簡單談感受,說說為什么喜歡他們。 2、出示機器貓,它的手是圓的,沒有手指,設計者采用什么方法?(簡化) 3、除了簡化手指,還簡化了什么? 4、再觀察機器貓的嘴,設計師采用了一種常用的設計方法?(夸張) 5、再出示“黑貓、藍貓、虹貓”圖片,他們顏色不同,表現的內涵也不一樣。 6、小結:這些方法和手段的應用歸根結底就是為了突出卡通形象的特點,該舍棄的舍棄,該夸大的夸大。但不管怎樣對其在造型上的變化,都始終不能脫離貓的基本長相特點,萬變不離其宗。 設計意圖:以各種卡通貓為載體,讓學生觀察、分析設計者是用什么方法來設計的。從造型、顏色上來表現不同的卡通貓的長相特點、色彩內涵賦予卡通貓們不同的性格特征。使學生們掌握設計擬人化卡通形象應具備的基本方法。 (六)布置作業,完成設計 布置課內作業:完成一個“擬人化卡通形象的設計” 要求: 1、用自己喜歡的生活用品、交通工具、水果、植物及一些小動物等創作一幅擬人化的卡通形象。 2、注意造型夸張變形富有趣味。 3、突出卡通形象生動有趣的表情及動作。 4、色彩要鮮艷明快。 學生創作較少巡視輔導。 (七)作品展評,課堂延伸 1、學生之間自我評價和互評。 2、教師針對有特點的進行點評。 卡通形象是我們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我們可以用手中的畫筆來描繪它的可愛形象,也可以用手工形式來表現,(欣賞圖片)請同學們回家嘗試一下手工版的卡通形象或者其他形式的卡通形象設計,看看你有什么新發現,以后我們可以共同探討。 (八)板書設計 動漫的擬人畫法 添加五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