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警示教育月活動心得體會總結一
王國群、彭慶國、丁鳳云......我雖記住了他們的名字,只可是方式不一樣;大家也記住了他們的名字,只可是名字的光環不再。驀然回首,我突地想起了《康熙王朝》電視劇那極為相似且振聾發聵的一幕:“當朝大學士,統共有五位,朕不得不罷免四位;六部尚書,朕不得不罷免三位,看看這七個人吧,哪個不是兩鬢班白,哪個不是朝廷的棟梁,哪個不是朕的兒女親家,他們爛了,朕心要碎了!大清的心頭之患不在外邊,而是在朝廷,就是在這乾清宮!就在朕的骨肉皇子和大臣們當中,咱們這兒爛一點,大清國就爛一片,你們要是全爛了,大清各地就會揭竿而起,讓咱們死無葬身之地!......”康熙鐵腕懲治官吏以及對腐敗的認識如入骨髓。懲治腐敗,勵精圖治,凝聚民心,才能夠滅鏊拜,消三藩,收臺灣,剿葛爾丹,戰沙俄,成就康乾盛世。
看他們為官時的囂張跋扈和挑戰道德、黨紀、國法的極盡荒.唐之丑態,再看他們現形后的嚎啕大哭、悔恨不已的訴說;看他們為官時的所謂“風光”不可一世,再看他們落馬時的落寞惆悵、白發覆鬢。以往的他們,也有貧寒出身寒窗苦讀,也曾躊躇滿志政績滿滿,有豐裕的生活、幸福的家庭。然地獄或天堂,卻在一念之間。走著走著,便任性地把自我的人生斷送在無盡的弄權、貪欲溝壑之中。在權力、金錢甚或是美色等浮華如泡沫般的極盡享樂中,迷失了本心,最終徹底丟掉了道德、法律底線,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物必先腐,而后蟲生。”十八大以來,從李春城、蘇榮、蔣潔敏、李東生、白恩培,到周永康、徐才厚,被查處的部級以上干部100眾。有的干部弄權勒索、貪贓枉法、任人唯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陽奉陰違、貪圖享受、奢侈浪費、生活腐化,吃喝玩樂。黨員干部及領導干部賭博、嫖娼、包養情婦等案件增多。這些我們黨內發生的嚴重違紀違法案件,性質十分惡劣,政治影響極壞,令人觸目驚心。貪心是走向犯罪的第一步。所有這一切都歸咎于部分黨員干部理念動搖、黨性喪失、道德淪喪、利益熏心、權力異化、法治淡薄,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當作自我的東西,中飽私囊,辜負了黨和人民的培養和期望,中途墮落,下場可悲。
防微杜漸,警鐘長鳴。蟻穴失察必崩大壩,小賄不拒定成巨貪。當一個人認為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就是追求享樂,把對權力的追逐和對金錢的揮霍當作目標時,就會借權力謀私,借權力生財,成為權力的寄生蟲。貪欲無度,牢獄自筑。事實證明:領導干部一旦貪欲膨脹、利欲熏心,就會喪失夢想信念,在金錢面前打敗仗;一旦追逐名利、撈取功名,就會導致急功近利,貽誤事業的發展;一旦恃權輕法、心存僥幸,就會觸犯法律受到制裁,最終變成人民的罪人,這一件件、一樁樁、一個個活生生的反面教材,難道還不足以讓我們每一位黨員干部警醒嗎?
淡以明志,靜以修身。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誰不想生活得更好,更滋潤,更瀟灑?但前提必須是合法、合理、正當的收入。一念之貪,損自德,毀自身,殃及兒女;兩袖清風,躬于行,利于民,感召世人。黨員干部要自覺改造自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確對待“錢、權”,對待“功成”與“身退”,在權、錢、色方面不伸手、不縱欲、不僥幸。時時堅持平衡的心態,在名譽、職位、報酬、個人利益等方面知足常樂,“敬能懾身,勤無廢事,謙以養德,儉以濟人”。
兩袖清風,克己奉公。法律面前沒有特殊公民,黨紀面前沒有特殊黨員。一個黨員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權力多大,只要違法亂紀,終究逃不脫黨紀國法的嚴厲制裁。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應當時刻提醒自我,時刻牢記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從我做起,自重、自省、自警、自律,走端行正;慎獨、慎微、慎權、慎欲、勤為,干事創業,真正做到上不負黨,下不負民贏得上級和群眾的理解、信任與支持。
腐敗一塊冰,寒透百姓心。每一位黨員干部必須勿為名累,勿為利鎖,勿為權迷,勿為欲困。靜心超然,守一分寧靜;少私寡欲,保一生平安。與其在鐵窗內痛哭流涕,聲聲懺悔,不如在崗位上堂堂正正、秉公為民。職權對廉潔者是一把人生的拐杖,對貪婪者是一把自刎的利劍。每一位黨員領導干部都應永遠記住:不勤,無以成就事業;不廉,難以凝聚人心。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黨和政府的反腐決心、和行動,給了我們信心和期望。我們的反腐敗一向在路上,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進軍的號令已經發出。僅有時代的正能量才能奏出世紀的強音。應對黨和國家新的發展任務,我們職責在肩,責無旁貸,更義無反顧。僅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于黨,無愧于國家,無愧于人民,無愧于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