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城南舊事讀后感小報 《城南舊事》讀后感小學篇一
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書中內容非常樸實真切,寫滿了作者童年的真情實感,我被感動著,一口氣看了兩遍 。
林海音有一個很好聽的小名叫“英子”很巧我的小名也叫“英子”
英子的童年是她記憶的開始,她住在惠安館里認識了很多人,包括瘋女人“秀貞”不,英子不認為她是真正的瘋子,英子用她那純潔善良的心去對秀貞,秀貞也整天粘著英子述說心事,讀到這里時,我還真為英子捏了一把汗,真擔心英子會被瘋女人秀貞所傷害;后來英子知道了玩伴兒妞兒就是秀貞要找的女兒小桂子時,我也忍不住淚如雨下。母女倆終于重逢了!在臨別時英子把自己珍藏的鉆石表和金手鐲都送給了秀貞母女。看到這里,我太感動了,英子在這么小的年紀就懂得了無私的關愛,怪不得英子的童年會這么精彩,原來英子從小就有一顆純潔善良的心靈,所以才會有幸福的童年,無憂無慮的快樂的童年。
書中還在散發著墨香,久久不能散去。我能體會英子童年的喜和憂,也體驗到了英子生活中的悲歡離合。而現在我這位“英子”快上五年級了,也即將告別我快樂的童年,我可一定要珍惜屬于我的快樂童年!
城南舊事讀后感小報 《城南舊事》讀后感小學篇二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仿佛走進了書中講述的好玩又有趣的故事中,親眼看見了英子在北京城南度過的幸福時光。惠安館、胡同口的井、草垛子等似曾到過的地方。這些地方出現過的人也一股腦的涌了出來。井邊的好朋友妞兒,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草垛子里可惡的的小偷,斜著嘴笑的蘭姨娘,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叔,都在我的心靈中留下了抹不去的記憶。
還有那些悄悄藏在書里的插圖畫,那圖畫勾描出了真實的生活,盡管只有單調的黑白兩種顏色,卻也可以體現出人物的善惡美丑,生活的酸甜苦辣。圖畫與文字的交織可謂天作之合,圖畫上看到的英子,一個乖巧和善良的人物性格也在林海音巧妙的文字里凸顯出來。
當英子知道自己最貼心的朋友妞兒是秀貞的女兒的時候,善良的英子不僅幫助她們母女二人重逢,還將自己最珍貴的生日禮物——鑲有鉆石的表和媽媽的純金手鐲一起送給妞兒母女,當作去尋找妞兒的父親,也就是英子的思康三叔的盤纏。看到此時我納悶了,只有六歲的英子不怕大家公認的瘋女人——秀貞嗎?
看到了最后我才真真正正的明白,她的童年之所以那么豐富多彩,是因為她也有一顆純真的童心。正是因為她有這樣一顆心,她的童年才那么真正的、無憂無慮的、不折不扣的快樂與幸福。
正如書中說,夏天過去了,秋天過去了,冬天來了,駱駝隊來了,我的童年卻一去不復返了。正因為美好的童年如此寶貴,我們才要更加珍惜她。
城南舊事讀后感小報 《城南舊事》讀后感小學篇三
最近姐姐將一本書給了我看,書名叫《城南舊事》,對于這本陌生而嶄新的書,我有了很大的興趣。
翻開書,從目錄可以看出這本書由5個小故事組成。其中,作者著重寫了《惠安館》,我想可能是因為它最為生動吧。在一個雙休日的早晨,我有幸看了這本書,才看幾頁,一股如磁鐵般的力量把我吸引了。
一個名叫英子的小女孩,認識了“瘋”女人秀貞和小伙伴妞兒,她們帶給了英子快樂。然而,這兩個人的不幸遭遇,讓她感到憂愁和困惑。于是,英子用自己的方式幫助了這對苦命母子相認了,但等待她們的結局卻不是團圓,而是死亡……為了讓英子心中不留下陰影,家人選擇了搬家。
看到這兒,我心中充滿了同情:同情這對苦命母子沒有團圓;同情秀貞因失女心痛而被人認為是瘋子;同情妞兒一生都沒有得到過母愛……同情的太多太多。
《城南舊事》如同一幅時代風云圖。小說寫得雖然是百姓的悲喜劇,但是卻無處不折射著時代風云。作者林海音以真摯的.情懷撫慰別人的心靈,關愛別人的命運,同時她回憶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老北京生活,一種因海峽兩岸的距離而產生的鄉愁。這種鄉愁,像小說中反復提到的驪歌般深沉渾厚,悠遠綿長——“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離別多。”
從這本具有深刻意義的小說中,我明白了:人生中挫折很多,唯有毅力和笑對生活相結合,才可以打造出完美人生!
城南舊事讀后感小報 《城南舊事》讀后感小學篇四
讀了《城南舊事》,我覺得人生下來就是不平等的。
首先是“瘋子”,她的真名叫秀貞,男人被抓走了,孩子被扔掉了,又得了精神分裂癥,本來家里就不富裕,又被別人認為是瘋子。
然后一個人物就是妞,爸爸媽媽都不是親生的,爸爸經常打她,爸爸媽媽把她撿回來就是為了讓她替他們賺錢,最后選擇了離家出走。
再然后就是那個賊,他家很窮,吃的都是一些加野菜的窩頭,弟弟在學校里年年考第一,而且還想以后出國念書,可是家里窮,沒錢交學費,哥哥就背著弟弟和媽媽去當小偷,可是偷的都是些不值錢的東西,最后還被抓走了,既沒幫到弟弟,反倒沒人賺錢交學費了,他們一家的生活肯定比以前更慘了。
還有宋媽,她不喜歡她的丈夫,有一次一氣之下跑到城里來做奶媽,丈夫年年到城里來要錢,把她的錢全拿走了,而且后來她的兒子也死了,但她的丈夫一直瞞著她。
再回來講“瘋子”,她說要和妞趕火車去天津,在舊社會,兩個女性是無法保護自己的,她們兩個的下場一定很凄慘。
可小英子卻不一樣,她的爸爸媽媽都很疼愛她,最主要的就是她的爸爸有錢,能讓她上好的學校,能有好的同學,好的老師,能吃得好,穿得好,還有四個妹妹兩個弟弟,家里還有一個奶媽,她和妞都是天真純潔的,可是她們兩個的命運卻是一個巨大的反差。
小英子自認為自己長大了,也成熟了,可我不這么認為,她的爸爸死了,她卻一聲不吭,我覺得這是無情,而且我覺得如果妞還活著,那么她應該更加成熟,因為她受的苦多。通過上面這些人物的命運,我覺得人生出來就是不平等的。
城南舊事讀后感小報 《城南舊事》讀后感小學篇五
暑假偶然在同學家看到《城南舊事》這本書,于是向同學借回家。那是因為小學同學的一篇課文——《冬陽·童年·駱駝隊》。使我對作者林海音的童年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心里一直念念不忘,今天終于見到“真經”,當然不容錯過。我于是津津有味的讀起來……
小說講述的是20世紀20年代英子所在北京城南經歷的童年往事。英子的童年生活有許多人一起度過,如:惠安館門前的瘋女子,遍體傷痕的童年伙伴妞兒,荒原中那個約定一起看海去的年輕人,他們都是英子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角色。正是因為他們一個個的離去,才讓日子漸漸的獨立起來。直至爸爸的花兒落了,英子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英子所領導的家庭保衛戰,年幼有的英子是那么的機智聰明,人小鬼大。英子最終撮合蘭姨娘和德先叔,可他們卻因此要離開,這讓英子感到幾絲憂傷。
小說所出現的每一個人物,最終都離英子而去,英子在每一次離開中感悟成長,直至父親病逝,她的肩頭也擔起了家的責任。生活中的我們何嘗不是在離別中成長,每一個離別才讓我們更加珍惜下一個遇見。如親人的離開,朋友的離別,長大之后,我們終究會離開父母出去拼搏。相比之下,屬于我們現在的生活,即使平凡,卻也是幸福的。
人生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及時行孝,不要總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城南舊事讀后感小報 《城南舊事》讀后感小學篇六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一聽到這首歌,就有一本書呈現在我的腦海里——《城南舊事》。
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是她回憶小時候在北京城南的事,雖然沒有豐富的詞語句子,但有非常感人的故事。
書中講了五個故事:《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惠安館》主要講了小英子和秀貞母女的故事。秀貞是一個瘋女人,但小英子并沒有因為秀貞的“瘋瘋癲癲”而感到畏懼,還想盡辦法讓秀貞和妞兒母女相認。當我讀到英子把自己的禮物——金鐲子和鉆石表給秀貞和妞兒當盤纏,去找妞兒她爸時,我眼睛濕潤了,多善良、純潔、富有同情心的英子啊!
《我們看海去》中英子結識了蹲在草叢中的厚嘴唇小偷,并且和他訂了一個美好的約定:一起去看海。童年英子眼里的世界是多么的簡單而美好啊。
《蘭姨娘》中,“狡猾”的小英子別有居心地做了一回月下老人,為漂亮愛笑的蘭姨娘和德先叔牽線搭橋,一掃母女倆多日來的煩惱和隱痛。我看到了小英子是另一面——機智。
《驢打滾兒》中,宋媽是一個平凡的農村婦女,她為了家庭生計把自己的孩子拋在家中,來給英子家做了奶媽,可是她的兩個孩子一個被淹死了,一個被丈夫賣了,宋媽可憐的遭遇讓我同情,但她的堅強更讓我敬佩!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中,爸爸因肺病而從此離開了人世,小英子小學畢業了,也從此告別了這段童年生活。
《城南舊事》展現了英子童年的快樂,也展現了英子童年的憂傷。讀完這本書,我覺得我們的童年就像一條小河一去不復返,所以要倍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美麗童年時光。
城南舊事讀后感小報 《城南舊事》讀后感小學篇七
暑假里,我讀了《城南舊事》這本書。其中,惠安館里可憐的妞兒令我久久難以忘懷。
只要妞兒跟別人玩,就會有一個高大的男人出現,把妞兒領回家去,然后把她打得遍體鱗傷。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妞兒的爸爸。但是卻不是他的親爸,而是他的養父。挨打挨罵對于妞兒只是家常便飯,還有更嚴厲的處罰等著她。妞兒每天必須去唱戲,唱不好就被養父痛打一頓。養父一心想把妞兒當家里的搖錢樹,巴望妞兒唱得跟名角碧玉霞那么紅,好給他掙大把大把的錢。這樣的日子,妞兒都快崩潰了。她多么渴望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
讀著讀著,我不禁想起一件往事,看看妞兒,再想想我自己是多么幸福!
聽朋友說有一套書特別好看,但是價格驚人,足有一千多元,實在太貴了。我不敢跟爸爸媽媽說。但是,有一次,我跟爸爸聊天時,終于鼓足勇氣跟爸爸提起了這件事。爸爸竟然不假思索地答應了!原來爸爸是看在我期末考試第一名,被評為“局三好學生”的份兒上,才答應給我作為獎勵買的。
過了漫長的兩個月以后,爸爸出差回來了,也給我把書買回來了。我高興得合不攏嘴,歡蹦亂跳,別提有多高興了。我迫不急待地撕開包裝,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看完以后,爸爸還帶我去武漢吃了一頓豐盛的麥當勞大餐。
與妞兒相比,我是多么幸服,妞兒多么可憐。真希望她來到我們這個新時代,與我一同學習,一樣幸福地生活。
城南舊事讀后感小報 《城南舊事》讀后感小學篇八
前幾天,我讀了《城南舊事》,讀《城南舊事》有感作文。它的作者是林海音。
《城南舊事》全書分為《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個故事。 用小孩子的口吻娓娓道來童年的那些往事。宛如一縷春風,輕柔地飄過樹林,飄過大地,飄過田野,飄過每一個人的心間。
讀《城南舊事》,英子天真無邪的話語和兒時趣事勾起了我對童年的回憶。小時候的快樂度過時不覺得有多好,反而羨慕大人的世界,整天在家里嚷來嚷去:“我要長大!”以前總認為童年的煩惱說不盡,有寫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課,干什么都不可以,家長總搖頭說:“不行,你太小了”我簡直恨不得一夜之間就長成大人,想干什么干什么,“胡作非為,上房揭瓦”……直到今天,我該上初中了,那個“六一”兒童節不再屬于我,我的童年也在陣陣叫喊中流逝,童年的生活已成為過去,只能細細品味,無法再次經歷了,我才感到時間的不等人和一陣子迷茫,讀后感《讀《城南舊事》有感作文》。
也許,童年就像書中說得那樣令人流連往返;也許,童年就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那個美好但已失去的夢;也許,童年有如一絲絲的裊裊青煙,轉瞬即逝;也許,童年好似一個小時候的生活記錄片,時常在我們的腦海里播放,成為一段美好的回憶……
當童年的花兒凋零了,童年生活也就永遠地離去了……
城南舊事讀后感小報 《城南舊事》讀后感小學篇九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一首讓人回憶離別的歌謠在《城南舊事》中浮現。
這個暑假,我讀了《城南舊事》一書,讀后感到有一種現實世界所缺少的東西——真善美。書的作者叫林海音。故事中小英子小時候的趣事,讓人仿佛回到了那個令人陌生但并不久遠的年代。這本書不但道盡了小孩子間的純真友誼,還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貧苦,沒錢的無奈,還有封建制度的黑暗。
最讓我難忘的是書中的“惠安館”,說的是小英子和秀貞及妞兒之間的故事,讓人感動。英子和妞兒的情分十分深,卻遭到棒打,那就是妞兒的不幸遭遇所帶來的影響。后來母女重逢,造化弄人。秀貞這個清秀的良家姑娘,也許因為當時人們的做法落到了如此下場。
英子的表現十分突出,她幫助妞兒母女重逢,還把媽媽的手鐲送給她們做盤纏,讓她們逃走,英子的品格純真可愛,叫我感動。
林海英的文章,盡管是一些簡單的文字,卻也體現了人間的善惡美丑,酸甜苦辣,讓人進入一種能從客觀和當局者的角度來體會其中的美感,雖然只是一些生活中的瑣事,一些純樸的語言,但我的眼前看到的是像電影般活靈活現的畫面。小英子,一個奇特靦腆而且善良守則的人物性格被刻畫出來了。
《城南舊事》絕不僅是一本回憶錄,它是名篇佳作,以它獨特的特點,教育大家無私、讓人受到教育。我讀著這本書,的確讓人感受到它的優美典雅,沉醉其中。
城南舊事讀后感小報 《城南舊事》讀后感小學篇十
有一本書——《城南舊事》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作者林海音寫下《城南舊事》也是源自她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和不舍情懷。《城南舊事》講述了主人公英子童年成長中的五個故事,將我帶進20世紀20年代的北京。
英子生活在北京城南四合院內一戶溫馨的大家庭中。隨著書頁一張張翻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情節展現在我面前:與“妞兒”一起快樂地看小雞啄米;靜靜地聽“秀貞”的“瘋言瘋語”;與“小偷”一起談心;輾轉于“蘭姨娘”與“德先叔”之間為他們做“紅娘”;與“宋媽”東奔西跑尋找“小丫頭子”;面對“爸爸”去世而愈來愈堅強……一件件童年往事,勾勒出一幅幅童年的畫卷,是那么的引人入勝。
合上書,依然意猶未盡,英子的童年有快樂,有憂愁,有相聚,有愛,有恨,作者從英子的獨特的視角展現了平凡小事,但平凡中蘊含著諸多深刻道理,她提醒我們無論經歷了什么,都將成人生中的財富。
我的深刻體會是,我們生命中出現的每一個人都將會成為過客,同學們畢業后會各奔東西;當你長大后,會離開自己的父母追求自己的人生,而父母終究有一天也會離我們而去……每個人都是這樣在離別中長大,在離別中讀懂人生。所以我們要珍惜身邊的親人朋友,更加熱愛生活。
聯想現在,比起那時,我想我們現在有多幸福啊!
城南舊事讀后感小報 《城南舊事》讀后感小學篇十一
這幾天,我看了《城南舊事》后,立刻喜歡上了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不過在這本書中人們都叫她“小英子”。這本書講了她童年的美好時光。
在這本書中,最吸引我的是小英子的天真可愛和善良,她可以和一個別人眼中的“瘋子”玩過家家,可以和一個別人瞧不起的“戲子”——妞兒成為好朋友,可以和一個別人眼中的“賊”約定“我們將來要去看海”……
在小英子的眼中,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那個被人們稱作瘋子的秀貞,其實只是一個充滿愛心的普通的母親,自己的孩子丟了,她才會有點精神失常的。那個賊,只是為了養活自己的弟弟,供自己的弟弟上學,才被迫去偷東西。而且他也很喜歡小孩子,他和英子第一次見面,就要拿出玻璃球送她。小英子和妞兒的友誼更讓我感動,她們初次見面英子就為妞兒打抱不平。英子每天都準時到井窩旁等妞兒,等著那個大紅棉襖從井窩旁閃過。
這就是小英子的童年,那么美好,那么值得人留念……但是一切都會過去的,就像書的最后一頁寫到“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我覺得,書中的一切都那么平緩,緩緩開放的花,緩緩流動的水,緩緩走過的人群和駱駝隊,緩緩流逝的歲月……都令人難忘。我緩緩地合上書,感覺房間里還有那緩緩的一股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