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細節決定成敗讀書心得篇一
這本書耐看的一點就是因為上頭舉出很多事例,經過每個事例,我看到的是關注細節背后的東西。先列出讀書時順手記下的一些關鍵詞:踏實、自覺、職責心、謙虛、計劃執行力、務實、各適其位、嚴謹、熱愛。
接下來說說我的認識:
1、做的事要建立在你的興趣之上,這樣你便能投入更多的時間在上頭;
4、也是我與此書持反對觀念的一點。如書中所闡述的,許多事情的成敗體此刻對細節的關注或者處理上,但我認為根源不在于此,細節固然重要,但要視情景而定,在我看來,態度、職責與習慣三點決定成敗,但這三點并不是讀這本書就能養成的。
這本書好的地方大家都能看到,就是它能對我們起到必須的啟發教育作用,可是否能帶來幫忙就要另當別論了。如果總將失敗的原因歸結于沒有關注細節上,一是太抬舉細節了,它的肩膀扛不住那么多事;二是我們將抓不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根本。
如書中說“不論做人、做事、做管理,都應當踏踏實實。從實際出發,從大處著手,從小事做起,拒絕浮躁。”此刻,在我的周圍或者是朋友圈,都存在著一種心浮氣燥的狀況,不愿從基層做起,辦事眼高手低,但有多少人能沉下來認真研究拒絕浮躁這回事?拒絕浮躁是成功的基礎,是做事不可缺少的心態。
如書中說“凡事無小事,簡單不等于容易,僅有花大力氣,把小事做細,才能把事情做好。”“成功的絕招,是用細節的功夫堆砌出來的。”其實這也證明:成功離不開務實的態度。
綜上我認為,關注細節,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實際上是人生的一種追求,是保證事業成功的一種堅持,是強烈職責心下一種態度!是一個人的做人原則和一個人的成事風格。說到底,一個人若長期關注細節,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和動機,慢慢的就會習慣成自然,并逐步養成對待工作的認真和精細的態度,工作效率、效益也就存在于其中了。決定成敗的不是細節,而是態度、職責與習慣!
推薦兩條名言:
教育就是忘記了在學校所學的一切之后剩下的東西——愛因斯坦
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伏爾泰
細節決定成敗讀書心得篇二
真的很幸運,我有幸看見了著作《細節決定成敗》的作者汪中求先生,并能聽到他激情洋溢的演講。他講述了一個一個實實在在,或正面或反面的事例講明了細節在企業日常經驗管理中的作用。乍聽下好像與我們這個幼兒老師的行業沒多大的聯系,聽一下這《細節決定成敗》這題目,似乎覺得有點小題大作。可是我聽了他的演講,看見用他的模式管理的團隊,我震撼了,深深的被他的理念所感染了。所以,我在下課的時候買了他著的《細節決定成敗》,同時這次聽課對我自身的意義也是很大的。
但我覺得像我們這樣年紀的人是很容易被感動,也很容易遺忘的。回到家里還很有興趣的去閱讀,可是上了一天班就覺得不是那么的感興趣。那書也就扔在一旁,直到我要輪到當教研組長的時候,要開展活動的時候,我想到了它。它的魅力不是曾經是那樣的感染我嗎?我就把它從我的書堆里找出來,認認真真的閱讀了一遍。
書中,不斷強調,不論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視小事,關注細節把小事做細,做透揭示了細中見精,小中見大,寓偉大于平凡的真理。書中“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禮不辭小讓,細節決定成敗。在中古,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細的很少;我們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絕不缺少各類管理規章制度,缺少的是規章條款不折不扣的執行。我們必須改變心浮氣躁,淺嘗輒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細節,把小事做細……”這段話指出了我們工作中的通病。再高的山都是由細土堆積而成,再大的海河也是由細流匯聚而成,再大的事都必須從小事做起,先做好每一件小事,大事才能順利完成。一個細節的忽略往往可以鑄成人生大錯,可以造成事業巔峰之危,而一個細節的講究,可以讓企業咸魚翻身,可以在談判中力挽瀾于既倒。
汪中求說如何把細節做好,最重要的,第一是認識,第二就是訓練。就是將細節練成習慣。那么細節是什么呢?細節實際上是一種長期的準備,從而獲得的一種機遇。細節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積累,也是一種眼光,一種智慧。只有保持這樣的工作標準,我才能注意到問題的細節,我才能做到為使學習工作達到預期的目標而思考細節,才不會為了細節而細節。
一位名人說得好:“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人的習慣就是一種潛意識。“如果讓你的手下去送貨,你必須考慮5個細節,必須打7個電話;你的業務員訪問經銷商,未開口說話之前,必須做5件事;一個戒煙規定,要經歷5個階段,做了一年的細節,順理成章地全部實現戒煙;這些案例充分說明了當事人做一件事情達到一定熟練程度后,就會變成一種潛意識,變成一種習慣。任何一項工程,都可以分解成為無數個細節,無數個細節嚴格執行,使其變成一種習慣。細節就是習慣,優秀也是一種習慣。
例如:自己今天的學習工作安排有量化嗎?學習的態度端正嗎?所犯的錯及時改正了嗎?記錄本非常整潔嗎?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及時請教了嗎?同樣的問題絕沒有犯過第二次嗎?你明天的學習計劃做了嗎?……。對照自己學習工作,存在著不足之處,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急待提高,在細節上多下功夫,使自己不斷進步提高。
我個人認為自己最大的缺點就是一心兩用甚至多用。急功近利,喜歡一口氣學許多東西,但是貪多嚼不爛,即使最后都能學會,也已經搞得自己很疲勞。現在想想,這樣其實并不好,正所謂貴在精而不在廣。如果我一段時期內專注于一種學問,不求博但求精。特別像我們做幼兒園老師。其實這真的是一份良心的活,有時候我們做與不做或者做的細與不細可能在一定的時間里也看不出來,體現不出,但是久而久之,做細了,多做了,你的各方面素質也就不一樣了,你在寫教育筆記的時候滿腦子都是,也就不用連接了,你的心里也裝滿了孩子對你滿滿的愛。你也能善于發現問題,還會去思考并解決問題。因此,說細節決定成敗,也就不是小題大做了。
細節決定成敗讀書心得篇三
汪中求先生所著的《細節決定成敗》一書,在幾年前就拜讀過,收益頗多,前段時間在劉田老師的培訓中聽到他多次提及此書,并引以此書中的事例來闡述自已的論點后,又勾起了我再讀這本書的強烈愿望。這次讀的較慢,好幾天才學完,但讀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靜,一連幾天腦海中不斷浮現書中的名言警句。的確,該書的理念應作為我們做好每項工作的座右銘,而且此書的理念更可以滲透到人們的思想中讓我們能夠更好的作好每一件事。因為,細節決定成敗。
細節決定成敗,細節是什么?細節是一種創造;細節是一種動力;細節表現修養;細節體現藝術;細節隱藏機會;細節凝結效率;細節產生效益。細節實質是什么?細節實際上是一種長期的準備,從而獲得的一種機遇。細節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積累,也是一種眼光,一種智慧。只有保持這樣的工作標準,我們才能注意到問題的細節,才能做到為使工作達到預期的目標而思考細節,才不會為了細節而細節。細節不是空喊出來的。細節就是一種積累的經驗和習慣,關系著我們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我們沒有理由不重視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一書深刻地揭示了“細中見精”、“小中見大”的真理。無論是做人、做事,還是做管理,處處都體現了細節的重要性。細節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積累,也是一種眼光,一種智慧,是一種長期的準備。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我們關注了細節,就可以獲得一些機遇,也就為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這本書引起了我無數的思考。雖然汪先生是做生意的,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但我想在這本書的字里行間體現出的"注重細節,力爭把每一件事做透"這一思想對我們也是同樣適用的。
汪中求先生在書中用眾多的事例,從正反兩面說明了細節能夠表現整體的完美,同樣也會影響和破壞整體的完美。很多小事,一個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來的效果不一樣,往往是一些細節上的功夫,決定著完成的質量。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的人,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對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這種人無法把工作當作一種樂趣,而只是當作一種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熱情。而考慮到細節、注重細節的人,不僅認真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細節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臺灣首富王永慶就是從細節中找到成功機會的人。王永慶成功的例子說明“細節”是一種創造,由此可以創造就不一定得轟轟烈烈,驚天動地。工作中的小改小革,細節調整同樣是一種創造。“細致到點”,從細節中找到創新的機會――這就是王永慶成功的秘密。海爾總裁張瑞敏說:什么是不簡單?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細節既能創造正效益,也會產生負效益。細節,絕非小事,它關系一個人的成敗,它關系一個企業的興衰。
《細節決定成敗》這本書,對我的啟發很大,對我的工作更有很大幫助,對于像我營銷策劃這個工作崗位,所面對的是動輒數億投資的房地產項目,從項目的前期策劃、規劃設計、市場推廣到開盤銷售,是個系統的工程,每個環節都是至關重要的,每一個環節都要要求做到細,若是一環出了問題那就會引起一連串的反應,項目銷售、企業形象都將受到影響。因此,要從細小的事情上注意細節,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把每個環節都做好、做足,做精。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細節決定成敗,于公于私,道理皆然。所以無論做人做事,我們都要從小事情做起,從細微處入手,誠實對人,嚴謹做事,成為一個認真做事的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一個有價值的人,一個有理想的人。
細節決定成敗讀書心得篇四
最近認真的閱讀了汪中求編寫的《細節決定成敗》一書,感受最深的兩句話是“中國決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決不缺少各類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對規章條款不折不扣的執行”、“中國有13億人口,不管多么小的問題,只要乘以13億,那就成為很大的問題”。
書中沒有羅列一大堆晦澀難懂的道理,而是舉了一個個實實在在的,或正面或反面的例子,講明了細節在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的作用。《細節決定成敗》粗一看這題目,似乎覺得有點小題大做了,可是仔細一讀這本書,卻是深有感觸,作者在書中,不斷強調,不論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視小事,關注細節把小事做細,做透,揭示了細中見精,小中見大,寓偉大于平凡的真理。書中“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禮不辭小讓,細節決定成敗。在中國,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細的人很少;我們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決不缺少各類管理規章制度,缺少的是規章條款不折不扣的執行。我們必須改變心浮氣躁,淺嘗輒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細節,把小事做細……”。這段話指出了我們工作中的通病。再高的山都是由細土堆積而成,再大的河海也是由細流匯聚而成,再大的事都必須從小事做起,先做好每一件小事,大事才能順利完成。一個細節的忽略往往可以鑄成人生大錯,可以造成事業顛峰之危,而一個細節的講究,可以讓企業咸魚翻身,可以在談判中力挽狂瀾。
讓我們把握生命中的細節,醞釀過程中的細節之美。只有這樣,你才會取得不斷的成功。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的人,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對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這種人無法把工作當作一種樂趣,而只是當作一種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熱情。他們只能永遠做別人分配給他們做的工作,甚至即便這樣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慮到細節,注重細節的人,不僅認真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細節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汪中求說如何把細節做好,最重要的,第一是認識,第二就是訓練。團隊就是格式化,就是將細節訓練成習慣。所謂的團隊就是經過格式化的模式,能夠達到一定默契的隊伍,否則只能叫烏合之眾,而烏合之眾是不可能有戰斗力的。所以進入團隊以后需要進行格式化,需要進行很多操作規范的培訓,必須非常嚴格的要求格式化的操作,使大家久而久之形成我們的工作習慣。
細節實質是什么?細節實際上是一種長期的準備,從而獲得的一種機遇。細節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積累,也是一種眼光,一種智慧。只有保持這樣的工作標準,你才能注意到問題的細節,你才能做到為使學習工作達到預期的目標而思考細節,才不會為了細節而細節。否則,再注重細節也是精心導演了一幕讓別人看得過得去的演戲。細節不是空喊出來的。細節就是一種積累的經驗和習慣,關系著我們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位名人說得好:“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人的習慣就是一種潛意識,當人做一件事情達到一定熟練程度后,就會變成一種潛意識,變成一種習慣。任何一項工程,都可以分解成為無數個細節,無數個細節嚴格執行,使其變成一種習慣。細節就是習慣,優秀也是一種習慣!從小事做起,注重細節。很多小事,一個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來的效果不一樣,往往就是一些細節上的功夫,決定著完成的質量。因此,說細節決定成敗,也不算小題大作了。對照自己的學習工作,存在著的不足之處,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急待提高,在細節上多下功夫,使自己不斷進步提高。
以上就是我對“細節決定成敗”的理解和感悟,感謝各位領導和同事給我這樣一次發言的機會,最后懇請大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的關心和支持我們的計劃發展工作,對我們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及時提出批評建議,謝謝!
細節決定成敗讀書心得篇五
《細節決定成敗》這本書給我總的體會是:細節也許不能夠成就一番事業,也許不能轟轟烈烈,也許不能震撼與壯烈。但是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可以毀掉一個事業。注重細節對于我們農村信用社這樣金融企業來說更顯得重要。
汪中求先生的《細節決定成敗》一書,積其十余年營銷經驗和二十多年人生智慧。意在提示企業乃至社會各界,精細化管理時代的已經到來,“注重細節,把小事做細、做好”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一種迫切需求。對于金融業,特別是我們農村信用社來說,行業的特殊性要求我們更應倍加重視細節。相信大家對1995年英國倫敦巴林銀行的倒閉事件仍然記憶猶新,由于內部管理極其松散,一些細節被忽略,最終損失金額達14億美元,而其自有資金只有幾億美元,巨額虧損難以抵補,這座曾經輝煌的金融大廈就這樣轟然倒塌了。20xx年,一塊手提箱大的泡沫隔絕材料摧毀了價值10億元的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也斷送了七名優秀宇航員的性命。這些慘痛教訓給我們的警示是:如果因其細、因其小而心不在焉,就可能會給我們的事業帶來巨大的損失。
一、注重細節是加強信用社管理的基礎。農村信用社領導干部要搞好管理,尤其是縣區聯社的管理者就必須把管理落實到基層,體現到實踐的具體環節上。否則道理講得再好、再透徹,卻不去付諸實施,不去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結果都必將會于事無補。農村信用社經營的好壞、改革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精細化管理工作做得好不好,到不到位,在這次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當中,“國家花錢買機制”的根本要求就是最終實現產權的明晰化,管理的精細化,進而推動農村信用社與農村經濟的“同生共贏”。因此,農村信用社需要實行精細化管理,也必須實行精細化管理,這就要求我們實現經營方式的根本轉變,就是要做到變規模導向為價值導向,變賬面利潤為經營利潤,變粗放經營業為成本經營,變以大論優為以質論優,變控制風險為管理風險,變單一盈利為多元盈利,變比例管理為資本管理,變部門管理為流程管理,變行政調節為利益調節,變單一經營為改革、經營、管理相結合;努力把我們農村信用社建設成為資金實力、資產質量、經濟效益、管理和服務水平都較高的金融機構。如何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途徑只有一個,那就是加強學習,真正掌握精細化管理原則,真正在工作中運用精細化管理知識,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注重細節是信用社防范風險的前提。作為金融企業,防范各類風險將是農村信用社永恒的主題。各類風險伴隨著信用社每項業務的始終,任何一個細微的薄弱環節都可能導致信貸質量的滑坡,任何一個小小的紕漏都可以導致金融案件的發生。“蟻穴潰堤”的案例在我們身邊的金融系統中也屢見不鮮,可以說誰忽視了細節,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因此,防范信貸風險、案件風險和操作風險要求我們在制定制度時從大處著眼,從細處著手。例如:今年為了實現貸款規模的有序擴張,我行開展了“6611”工程建設,又對門市房抵押貸款業務進行了重新規范,統一了管理制度、合同文本和流程。這些制度建設,就是要從根本上規范信貸操作的每一個細微的環節,做到以制度嚴謹控制風險,手續嚴密控制風險,最終實現信貸操作的規范化和科學化。今年一季度在市聯社的組織下,我行開展了一系列案件專項治理工作,對員工辦公物品進行了專項檢查,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使全體員工認識到一枚小小的印章可能會引發一起大案,也可能會斷送一名員工的大好前程。加強對細微環節的管理,從微觀上說是做小事,從宏觀說,就是對整體風險的有效防范,以上案例足以證明了“要過細的工作,粗枝大葉不行,粗枝大葉往往搞錯”的道理。
三、注重細節是信用社提升服務的保障。作為金融服務行業,農村信用社的硬件與其它商業銀行相比處于絕對劣勢,可以說,有一拼的只能農村信用社熱情、便捷的服務。在現實的工作環境中,在一些細節上為客戶提供周到的服務,就能進一步增強我們農村信用社對客戶的吸引力、向心力與親和力,進而擴大我們的客戶群體,提高我們的社會認同度。比如:進門問好、站立服務、請坐倒水、解答問題熱情細致、動作規范周到、著裝的整齊劃一等等。這些雖是細微之處,卻能拉近我們與客戶之間的距離,使溝通更容易,讓客戶直接感受到我們的服務水平,感受到我們的服務熱情。今年,我行一季度開展了企業文化建設檢查活動,做到明查與暗訪相結合,針對員工服務中存在的細節紕漏進行專項治理,近期還將出臺《東陵合作銀行員工行為規范》。目的就是要求員工注重細節,教育員工如果沒有熱情服務的思想,一句隨意的回答,一個無意識的不耐煩動作,都可能刺傷客戶自尊心,會讓我們客戶流失,客戶的流失不僅是資源的流失,效益的流失,更是我們信譽的流失。
四、注重細節是管理人員修養心性的法寶。身為一名農村信用社領導干部,做好細節工作將是我的首要任務。讀完這本書后,我感到注重細節會改變心浮氣躁、淺嘗輒止的毛病,能培養安靜、踏實、謹慎、求真的作風,這對于我們領導干部修養心性大有裨益。在具體工作中,我們要善于以小見大,從平淡無奇的瑣事中參悟深邃的哲理,把處理瑣碎的小事當作是積累經驗的過程,當作是做一番宏圖偉業的準備。細節不是空喊出來的,細節就是一種積累的經驗和習慣,正所謂“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細壤,故能就其高”。作為一名農村信用社管理者,必須把常規工作做到位,以身作則帶領員工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每做一件事都要深思熟慮,這種用心工作的作風,會對我們周圍的員工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會使我們東陵合作銀行的這個集體,從領導到員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最終形成一支富有戰斗力、朝氣蓬勃的團隊。
五、注重細節是信用社產生效益的源泉。“莫以利小而不為”,作為支持“三農”的特殊企業,實現商業化經營與政策性支農并重將是現階段農村信用社最好的價值取向。在經營管理工作中,如果我們關注了細節,也就把握了產生效益的源泉。當年,溫州商人不會想到他們的打火機和皮鞋生意會做到歐洲,義烏商人也不會想到他們的小商品會打遍全世界。作為我們農村信用社來說,“貪大求洋”帶給我們的只能是傷痕累累,“扎根農村、放眼社區、立足中小”的市場定位再適合我們不過。農戶小額貸款和聯保貸款額度小,個體工商戶的貸款額度小,中小企業的貸款額度小,殊不知這些在商業銀行眼中的小菜,將會成為我們農村信用社的大餐。注重細節要求我們要抓住細微的機會,開發出好的金融產品。因為客戶的一次咨詢,我行第二營業部開發了門市房抵押貸款業務,而且做到了全部貸款的60%,即無風險收益又高。因為一次簡短的談話,白塔信用社開辦了代售手機卡和充值卡業務。也是因為一個小建議,個人消費貸款在我們東陵合作行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這些細節的成功看似偶然,實則孕育著成功的必然,那就是把握細節,運用細節。
這就是我讀《細節決定成敗》的心得體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小事做細,會使我們的工作和人生更加完美。即:“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最后我想用托爾斯泰曾說過的一句話結束我的體會:一個人的價值不是以數量而是以他的深度來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點,就是能做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