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記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跌倒護理心得體會篇一
第一段:引言(150字)
近年來,老年人跌倒事件屢見不鮮,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作為護理人員,我們承擔著照顧老人的責任,必須格外重視跌倒預防工作。在護理過程中,我深刻認識到預防跌倒的重要性,并積累了一些經驗和體會,本文將分享這些心得。
第二段:提高意識(300字)
預防跌倒的第一步就是提高意識,了解老人跌倒的危險因素和可能造成跌倒的環境。我發現,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平衡能力減弱,骨骼容易脆弱,這些都是跌倒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日常護理中,我們要特別留意老人的情況,例如行走時的姿勢、步伐是否不穩,是否有摔倒的前兆等。在擺放家具和設備時,也要注意避免凸起或不平整的地板,增加防滑措施等。
第三段:有效預防措施(300字)
根據我的經驗,預防跌倒最有效的方式是采取科學的措施。首先是提供合適的輔助用具,例如手杖、助行器等,可以幫助老人維持平衡。其次是營造安全的環境,包括將雜物清理干凈,電線整理整齊,地毯固定好等。另外,合理規劃活動時間和休息時間也非常重要,避免老人長時間站立或行動,以免疲勞導致跌倒的發生。最后,及時修復和更換破損的設施,例如護欄、扶手等,確保老人的安全。在每次護理中,我都會仔細檢查這些方面,確保老人的安全。
第四段:護理技巧(300字)
在平時的護理工作中,我運用一些技巧來幫助老人預防跌倒。首先,我會給老人進行平衡性訓練,幫助他們恢復和維持身體的平衡能力,例如進行站立平衡的練習、康復操等。另外,我會教導老人正確的步行姿勢和注意事項,例如保持身體直立,緩慢行走等。同時,我還會教授老人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例如如何正確地摔倒、如何使用輔助用具等。這些小技巧可以幫助老人更好地應對跌倒風險。
第五段:護理心得(250字)
在護理跌倒工作中,我不僅需要提供實質性的照料,還需要給予老人關愛和支持。我會耐心傾聽老人的需求和困擾,鼓勵他們保持積極的心態,勇敢面對困難。同時,我也時刻注意自身的護理技巧和安全意識的提高,不斷學習并改進自己的護理方法。通過與老人的相處,我意識到預防跌倒是一項需要持續關注和努力的工作,但只要我們用心,將為老人帶來更加安全和舒適的生活。
總結(100字):
作為護理人員,預防跌倒是我們重要的職責之一。提高意識、采取科學措施、運用護理技巧以及給予老人關愛和支持是有效預防跌倒的關鍵。通過持續努力和經驗積累,我們將能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確保老人的安全和舒適。
跌倒護理心得體會篇二
通過對住院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預防護理措施的探討,使護理人員更全面的了解老年人跌倒不僅有外部和內部的原因,同時護理人員的重視、關注也不可忽略,關注每一個細節,關注老年人的方方面面。防范和減少患者跌倒事件在院內的發生是一項艱巨的護理工作,尤其是目前護理人員 趨于年輕化,工齡小于5年的護士占52%,工作經驗不足,所以應加強年輕護士此方面的知識培訓,同時還須后勤部門等的通力合作,改善病室環境,保持地面干凈和干燥,為病人營造安全的住院環境。
跌倒護理心得體會篇三
護理跌倒是現代醫療工作中常見且重要的問題。這是一個需要護士們高度重視和積極應對的挑戰。通過多年的護理經驗,我認識到護理跌倒不僅僅是關乎患者的身體健康,更關系到他們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我在工作中積累了一些關于護理跌倒的心得體會,希望能與大家分享,共同提高護理質量。
第二段:全面評估患者風險
在我看來,護理跌倒的第一步是對患者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步態、認知能力等因素都會對其發生跌倒的風險產生影響。因此,我們需要在各個方面進行評估,包括一個詳細的病史調查、身體檢查以及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只有了解了患者個體化的風險因素,我們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來預防跌倒。
第三段:制定個性化護理計劃
根據患者的風險評估結果,我們需要制定個性化的護理計劃。這包括從護理措施到環境改造的各個方面。對于高風險的患者,我們需要密切監測他們的生命體征并定期進行跌倒風險再評估。此外,我們應該鼓勵患者運動并提供必要的輔助設備,如手扶拐杖或助行器,以減少跌倒的風險。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改變環境來預防跌倒,例如,提供防滑地板、床邊護欄等。
第四段:增強患者的安全意識
在護理跌倒的過程中,我認識到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也非常重要。因此,我們需要與患者充分溝通,增強其對跌倒風險的認識。我們可以向他們講解跌倒的危害以及如何避免跌倒的相關知識。此外,我們還可以提醒患者選擇合適的衣物和鞋子來提高他們的穩定性。通過這些措施,患者可以主動參與到跌倒的預防中,減少潛在的風險。
第五段:持續的護理評估和改進
護理跌倒并不是一次性的問題,而是需要我們持續關注和評估的。我們應該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護理跌倒風險評估和預防機制,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改進和完善。此外,我們也要與其他醫療團隊成員和護理同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和促進進步。通過持續的護理評估和改進,我們可以不斷提高護理質量,減少護理跌倒的發生率。
結論:
護理跌倒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需要護士們從多個方面共同努力來預防和減少。全面評估風險、制定個性化護理計劃、增強患者安全意識、持續評估和改進,都是我們在護理跌倒工作中需要重視的環節。通過這些努力,我們可以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
跌倒護理心得體會篇四
一:跌倒的原因分析
1疾病因素 疾病因素是非常重要因素,神經內科常見的跌倒疾病很多,腦梗塞、癡呆、帕金森,小腦疾病,外周神經病,脊椎病等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危險因素,導致患者自理能力低下、反應遲鈍、肌力下降。
在生物力學方面,因為老年人存在骨骼肌系統功能下降,下肢肌肉力量下降,而導致肌肉、關節功能減弱,移動功能下降,所以老年人因不太不穩、下肢乏力跌倒占總跌倒人數的 比例較大。
4心理因素 神經系統疾病康復期較長,初病患者常急于康復,自行增加鍛煉強度,易致體力消耗過度,體力不支,增加跌倒危險。對個性好強、固執、獨立性較強的患者容易忽視跌倒的危險,另外相關知識較低、依從性較差的患者常因高估自己的行動能力而導致跌倒。17例跌倒患者中就有高達7例因為強行鍛煉跌倒,占41.18%的比例。
5環境因素 患者不熟悉住院環境,硬件設施不合格,如不必要的臺階、病房走廊過道設施不到位、病人易滑的拖鞋、潮濕的地面等均易引起老年患者跌倒。6組織對安全文化的認知 意識指導行為,安全的護理意識是實施安全護理的基礎。具有積極安全文化的組織是在彼此信任基礎上的交流、對安全重要性的共識以及對所采取的防范措施的效果的信心為特征。目前,在醫療機構中允許范圍范圍以外的醫療不安全因素或稱醫療安全隱患示客觀存在 的,對此,其我們既要有清醒的認識,更要認真分析其存在的復雜原因。
。引發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醫務人員過度疲勞,工作壓力過大;臨床醫護人力不足;醫務人員缺乏危機感,對患者缺乏安全意識,溝通不足;團隊合作精神不足等等。改變安全文化最重要的是改變陳舊的醫療理念:如出錯后指責個別員工、不去分析問題背后的原因、隱瞞事情的經過等。2.7 陪護因素 獨生子女一代的出現,人口老齡化是個迫在眉睫的問題。臨床常見老人無陪護、老人陪老人的現象或者請來的陪護不能勝任護理工作,給護士工作帶來很大難度。
二:建立跌倒應急預案
為了將跌倒對患者的影響降到最低,醫院組織學習了跌倒應急預案,即工作中發現患者跌倒,護士應第一時間趕到患者身邊,檢查受傷情況,設法通知醫生。確定沒有受傷,護送患者回病房,安慰患者及家屬;若患者受傷,出現局部疼痛不適,立即在醫生指導下接受相關檢查,及時給患者和家屬心理護理。
三:護理措施
防止跌倒的護理措施
1、護士需評估病人容易跌倒的高危因素(年齡大于65歲,無人照顧的年老體弱患者,曾有跌倒病史、意識障礙、視力模糊、虛弱頭暈、肢體功能障礙等),對此類病人需加強巡視。
2、對有跌倒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意識不清、躁動不安、年老體弱、偏癱患者加用床欄,必要時實施約束帶保護性約束或留家人陪護,以保證患者安全,并列入交班內容。
2、指導床上使用便器和患者漸進下床活動方法。在床上活動的患者,囑其活動時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讓護士幫助。
3、對于有可能發生病情變化的患者,要認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訴患者不做體位突然變化的動作,以免引起血壓快速變化,造成一過性腦供血不足,引起暈厥等癥狀,易于發生危險。教會患者一旦出現不適癥狀,最好先不要活動,應用信號燈告訴醫務人員,給予必要的處理措施。
4、注意保持病區地面干燥,在衛生間等易滑的地方標示“小心地滑”警示牌。、固定好床、輪椅、便椅的輪子和護欄。
5、幫助患者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指導患者著合適的鞋及衣褲,同時強調活動時必須有人陪伴。
6、指導患者正確給藥,告知用藥后的反應。
7、提供足夠的燈光,保持病房地面清潔干燥,清除病房及床旁走道障礙物。
8、對體檢、手術和接受各種檢查與治療患者,特別是兒童、老年、孕婦、行動不便和殘疾患者,用語言提醒、攙扶、請人幫助或警示標識等辦法防止患者跌倒事件的發生。
9、值班護士要及時、準確記錄病情變化,認真做好交接班。
10、一旦患者不慎墜床或跌倒時,護士應立即到患者身邊,通知醫生迅速查看全身狀況和局部受傷情況,初步判斷有無危及生命的癥狀、骨折或肌肉、韌帶損傷等情況,配合醫生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時上報護士長。
11、合理配置護理人員,保障對患者的護理服務。
住院患者跌倒是多因素累積作用的結果,只有客觀分析、全面評估,才能有效預防跌倒的發生。預見性護理程序的使用,科學的個體化風險評估方法,提高了護士工作積極性和針對性,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減少患者跌倒的發生。
跌倒護理心得體會篇五
(一)對于有意識不清并躁動不安的患者,應加床檔,并有家屬陪伴。
(二)對于極度躁動的患者,可應用約束帶實施保護性約束,但要注意動作輕柔,經常檢查局部皮膚,避免對患者造成損傷。
(三)在床上活動的患者,囑其活動時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讓護士幫助。
(四)對于有可能發生病情變化的患者,要認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訴患者不做體位突然變化的動作,以免引起血壓快速變化,造成一過性腦供血不足,引起暈厥等癥狀,易于發生危險。
(五)教會患者一旦出現不適癥狀,最好先不要活動,應用信號燈告訴醫護人員,給予必要的處理措施。
(六)一旦患者不慎墜床或跌倒時,護士應立即到患者身邊,通知醫生迅速查看全身狀況和局部受傷情況,初步判斷有無危及生命的癥狀、骨折或肌肉、韌帶損傷等情況。
(七)配合醫生對患者進行檢查,根據傷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時上報護士長。
(八)加強巡視至病情穩定。巡視中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發現病情變化,及時向醫生匯報。
(九)及時、準確記錄病情變化,認真做好交接班。
跌倒護理心得體會篇六
一、評估患者跌倒的因素
1、醫學上相關危險因素
(1)視力減退或受損:如白內障、青光眼。(2)心血管系統:如體位性低血壓、暈厥。(3)下肢功能不良:如中風、小兒腦變。(4)步行及平行不良。(5)排尿系統不良:如夜尿病。(6)認知不良:如老年性癡呆。
(7)使用藥物:如利尿藥、降壓藥、鎮靜藥、精神藥。(8)以前有跌倒記錄。
二、評估環境危險因素
1、光線:距離電燈開關遠、照明燈光線不足、光線太強。
2、地面及走廊:雜物凌亂導致走路的地方受限制。
3、廁所、浴室:廁所、浴室缺少扶手、地磚濕滑。
4、家具:座椅缺少椅柄或不牢固。
三、預防跌倒、墜床的護理措施
當患者入院后及時對患者作出評估,評估有無醫學上的相關因素并針對性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
1、床頭掛“預防墜床”的警示標識。
2、病歷上有記錄,提示患者又跌倒(墜床)的危險性。
3、每班評估患者的認知、感覺及活動能力。
4、向患者交代如有需要協助,可使用呼叫儀求助,確保患者可以隨手接觸到呼叫儀。
5、病床高度適中,床兩邊加護欄。
6、增添必要的設備,在樓梯、浴室等處裝扶手。并將扶手調整到適合的高度。
7、將環境中的危險因素移除,室內家具的擺放定位放置,需要用的物品盡量放在手能拿到的位置。
8、指導患者選擇適當的鞋子。
9、給予跌倒高危患者安全的輔助器材:如拐杖、助步器等,并將其放置于床邊。
10、樓梯的收邊處有防滑處理,浴室、洗手間的地面保持干燥,地板應有防滑設備。
11、協助生活護理及移動協助。
12、向家屬、陪護、患者交代有關注意事項。
蓬萊市中醫院護理部
2009.7.28
注:本制度自2009年8月1日起實施。
跌倒護理心得體會篇七
跌倒,是老年人經常面臨的一個危險問題。據統計,全球每年有數百萬的老年人因跌倒而導致受傷,甚至喪失生命。作為一名護士,我有幸參與了許多老年病人的跌倒護理過程,從中積累了一些心得體會。在本文中,我將分享我的經驗,并探討如何通過跌倒護理來減少老年人的受傷風險。
首先,了解老年人的跌倒風險因素是跌倒護理的基礎。老年人的身體功能逐漸退化,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減弱,因此更容易導致跌倒。此外,藥物副作用、視力和聽力問題以及長期疾病等也會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風險。因此,在跌倒護理中,我們需要密切觀察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并與醫生、家屬等各方進行溝通,確保采取適當的措施,減少他們的跌倒風險。
其次,為老年人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是跌倒護理的關鍵。在居住環境中,我們應該確保走道干凈、整齊,家具擺放合理,地毯牢固,以減少老年人絆倒的可能。此外,需要安裝護理床和扶手,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時,我們還應該經常清理老年人房間的雜物,并為他們提供安全的浴室設施。這些措施的目的是為了避免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意外跌倒,減少他們受傷的機會。
除了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定期進行身體評估也是跌倒護理的重要環節。通過對老年人的身體狀況進行評估,我們可以及早發現他們存在的潛在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例如,對老年人的平衡能力進行測試,以確定他們能否獨立行走。如果老年人存在平衡問題,我們可以建議他們使用助行器或者提供必要的步行輔助設備,以減少跌倒的風險。此外,我們還需要對老年人的藥物進行評估,了解其副作用以及可能對平衡和協調能力造成的影響。通過這些評估措施,我們可以更好地預防老年人的跌倒事件。
同時,教育老年人和家屬也是跌倒護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們需要向老年人和家屬解釋跌倒的危害,并提供預防措施的建議。例如,教育老年人正確使用助行器并提醒他們注意腳下的障礙物,以避免絆倒。此外,我們還可以教育老年人做一些簡單的平衡鍛煉,提高他們的身體協調能力。對于家屬來說,他們需要了解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并在家庭中提供相應的支持和照顧。通過這樣的教育工作,我們可以增強老年人和家屬的意識,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跌倒風險。
最后,跌倒護理還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作為一名護士,我相信通過不斷學習和經驗的積累,我們可以提供更好的跌倒護理服務。我們可以參加相關培訓和研討會,學習最新的跌倒護理知識和技術,以應對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此外,我們還可以與其他專業人士合作,共同研究和探索跌倒護理的新方法。通過這些努力,我們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跌倒護理。
總之,跌倒是老年人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但通過跌倒護理,我們可以減少老年人的受傷風險。為了實施有效的跌倒護理,我們需要了解老年人的跌倒風險因素、提供安全的環境、進行定期的身體評估、教育老年人和家屬,并不斷改進和完善跌倒護理服務。只有綜合運用這些策略,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護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
跌倒護理心得體會篇八
立即通知醫生 4、醫生到場后,協助醫生進行檢查,為醫生提供信息,遵醫囑進行正確處理。 5、如允許,將患者移至搶救室或患者床上。 6、遵醫囑開始必要的檢查及治療。
。 8、通知患者家屬。
二、應急流程圖 責任護士應告知家屬,并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下床活動一定要有人陪護。
患者發生跌倒的應急預案與應急流程圖
做好安全防范
發生跌倒時
查看受傷情況
報告護士 長
判斷病情
采取急救措施
加強巡視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準確記錄
立即通知醫生
做好安全防范 8.加強巡視,巡視中嚴密觀察病情,發現病情變化,及時向醫生匯報。 9、及時、準確記錄病情變化,認真做好交接班。 二、應急流程圖 看全身狀況和局部受傷情況,初步判斷有無危及生命的癥狀、骨折或肌肉、韌帶損傷等情況。
處理措施。
動作,以免引起血壓快速變化,造成一過性腦供血不足,引起暈厥等癥狀。
部皮膚,以免對患者造成損傷。
以讓護士幫助。
囑其活動時要小心, 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有需要可責任護士應告知家屬,并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如采用床檔防止墜床,并有家屬陪伴。
患者發生墜床的應急預案與應急流程圖
發生墜床時
查看受傷情況
報告護士 長
判斷病情
采取急救措施
加強巡視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準確記錄,做好交接班
跌倒護理心得體會篇九
1.保持病房和周圍環境安全,無雜物,地面干燥避免濕滑。
2.(告知)下床活動的動作宜緩慢,先在床邊坐5-10分鐘,無頭暈等不適時再下床活動,以防體位至低血壓的發生。3.行動不便偏癱者需在親人看護下下床活動。
4.避免穿著過于寬大的衣褥,協助患者穿著合適的衣物。
5.(告知)床欄拉起時,如需下床請先告知醫護人員將床欄放下,切勿翻越床欄。6.(告知)當有需要而親屬不在旁時請呼叫護理人員協助。
7.患者煩躁不安意識不清時,應與保護性的約束并安全使用床欄,反應遲鈍者應加強探視,晚夜間加強看護,安全使用床欄。8.病房內保持光線充足,晚夜間應避免走道燈過暗。
預防壓瘡的護理措施
預防褥瘡在于消除其發生的原因,要求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治、勤更換,交接時要嚴格細致的交接局部皮膚情況及護理措施。
一、避免局部長期受壓
1.鼓勵和協助臥床病人經常更換臥位。翻身間隔時間應根據病情及局部受壓情況而定,一般二小時翻身一次,必要時一小時翻身一次,建立床頭翻身卡,協助病人翻身時應將病人身體抬起,再挪動位置避免拖拉推動的動作以防擦傷皮膚。
2.保護骨隆突處和支持身體空隙處,可在身體空隙放置軟枕海綿墊,需要時可墊氣圈、海綿墊褥、氣墊褥等。
3.對使用石膏夾板牽引的病人、襯墊應平整、松軟適度、觀察局部皮膚和肢端皮膚顏色改變的情況,聽取病人反應適當調節。
二、避免潮濕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
1.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大小便失禁出汗及分泌物多的病人應及時擦洗干凈,床鋪保持清潔、干燥,平整無碎屑,被褥污染需及時更換。2.不可使用破碎的便盆以免擦傷皮膚。
三、增進局部血液循環
對易發生褥瘡的病人,需要檢查,用溫水擦洗,擦背或用溫熱毛巾行局部按摩。
四、增進病人營養
病情評估時給以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增進機體抵抗力及組織修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