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的快樂,產生于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歡學習的,只是學習的方法和內容不同而已。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陌生拜訪心得體會篇一
準備工作
1.準備客戶需要的一切資料,包括可以完整展現你們公司或產品的優勢的證據。
2.了解客戶的真正需求,針對需要切入話題。
3.整理衣裝,干凈,整齊,有氣質。
溝通交流
1.首先注意禮貌,從容大方,表明來意。
2.注意傾聽,了解客戶真實需要。
3.初步了解,互留聯系方式。
整理
拜訪完可以一定要總結,進行客戶篩選,針對意向客戶明白客戶真正的需求?,我們公司或產品能給客戶帶來什么好處?客戶對公司或產品有無要求?下次拜訪的切入點是什么?
后期跟蹤回訪
對意向客戶要及時有效的跟蹤,例如第三天,第七天,第十五天,第三十天都要進行回訪,深層次了解客戶需求,進行情感營銷,針對意向客戶持續營銷,堅持到底,談不成業務就和客戶成為朋友。
陌生拜訪心得體會篇二
下午我們的組訓老師打來電話,讓我分享一下最近關于陌生拜訪的心得體會。
說實話,關于這些天的陌生拜訪,我的確有一些話要說,也就答應了。
我們常用的陌生拜訪有三種形式:一是開門見山式,說出我們的來歷和目的;二是聊天式,不說我們的來歷和目的,只是和他們聊天;三是調查訪問式,這樣的調查需要準備一點小禮品以便隨時贈送。
這幾種方式沒有哪一種是好的,也沒有哪一種是不好的。所謂不拘一格,隨機應變。適合我們的都是好的。
一般來說,從來沒有買過任何保險的人,對保險的抗拒心和戒備心最強。對于特別抗拒保險的人來說,聊天是最好的方式;有些人在調查中接受了小禮品,并不表示他們接受了我們,這些人也需要我們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才能使他們最終接受我們。只有那些已經買過保險,對保險的保障并不清楚的人,往往想通過我們知道自己究竟買到了什么保障,他們倒是挺歡迎我們。
因此,在拜訪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已經買過保險的人,我們千萬不要一走了之。我們一定要為他們做耐心細致的解答,并以此為突破口,打破陌生拜訪的僵局。
陌生拜訪,不僅鍛煉我們膽量,也鍛煉我們的應變能力,我們在這個辛苦的拜訪過程中成長著、快樂著。在這里,我有三點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盡管許多前輩們早已有過這些體會,但唯有在實踐中感悟才讓我理解更深。
首先,我們不要把自己定位成賣保險的。
保險行業經過這十幾年的快速發展,很多老百姓的保險意識都增強了。他們理解保險,也理解保險公司從業人員的艱辛。但是還有更多的人對保險不理解,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保險從業人員。這其中有一些是因為保險行業在我們國家的歷史太短,而造成大眾對保險行業的不了解;也有一些是在過去的工作中,我們的業務員為了推銷保險,擅自夸大保險的功能而導致無法理賠造成的。所以,如果我們把自己定位成賣保險的,那么就會和對方建立一種對立關系,讓他們認為又從保險公司來了一個騙子。
我們一定要打消他們的顧慮,告訴他們,我們只是做保險市場的調查,以及保險業務的咨詢工作。如果你家沒有買保險,我們也不會死纏爛打的讓你非買保險不可,不買決不罷休,我們只是做個市場調查而已;如果你家買了保險,還有什么不明白的,那么我們可以幫你解釋條款,讓你明白你所買的是哪一種保障,有哪些利益還沒有享受,有哪些利益會在未來的歲月里得到保障;如果你家還有保險需求,我們會為你做最好的咨詢服務,讓你把錢花在刀刃上,買最好的和最大的保障。
有一些人特別害怕留電話號碼,害怕會因此受到電話騷擾。對于那些怕留電話號碼的人,我們不要去強求。只要我們經常從他們面前走過,混個臉熟,慢慢地他們就不會象先前那樣的拒絕我們。對于那些愿意留下電話號碼的人,我們也不能經常打電話,以免引起他們的反感。我們只需要經常地路過,和他們經常地打著招呼就行了。
所以一定要堅持在同一個地點做陌生拜訪,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客戶經常看到我們。打一槍換個地方,只能像猴子掰苞谷,掰一個丟一個。
其次,服務就是生產力。
常言道,若想取之,必先予之。就是讓我們在得到之前先給予。給予不只是物質與金錢的施舍,更是一種服務。我們在和那些潛在客戶打交道的過程中,一方面是交談,得到我們想要的信息;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客戶有哪些需求,把他們的需求隨時記下來,看看我們能幫他們做些什么,如果我們能夠做到的,就一定不要吝嗇。我們的付出也許只是多講幾句話,或者是舉手之勞,這并沒有讓我們損失什么,卻讓對方得到了幫助。惠而不費,何樂而不為呢?
我的一位陌生拜訪的客戶,就是因為我在幫她解釋其它公司的保險合同條款的同時告訴她,我們不會賣給你保險的,我們只是做市場調查和咨詢服務。我對她說:你告訴我們你買了保險,我們就已經做了市場調查;我們給你解釋條款,就是在做客戶服務;你問你的保險買得好不好,我們就是在做咨詢服務。如果有一天,你還想買保險,無論在哪家公司買,我們都會為你做最好的咨詢服務。這位客戶深受感動,連夸中國人壽的這種服務方式很好。
這位客戶以前也買過中國人壽的保險,只是在廣元買的,一直沒有轉到成都來,交費很不方便,有時忘了交費造成保單失效。我對她說,可以把她的保單轉到成都來,并告訴她需要哪些手續,她同樣很感動。后來有一天我知道在成都可以直接把她的保單從廣元轉移過來,就專門打電話告訴她,然后在下一次的拜訪中就把轉移申請書給她拿了過去,讓她在適當的時候到我們公司來,我陪她辦理保單轉移。我想這位客戶在認可中國人壽的同時,也會認可我。
第三,拒絕是正常的。
我們在陌生拜訪的過程中,經常會被人拒絕。楊宗勇老師說過,拒絕是嬰兒尿床,純屬正常。想想我們在從事保險工作之前,是不是也同樣的拒絕保險從業人員?因此站在他們的角度,我們要理解他們的拒絕。
如果沒有人拒絕保險,保險就會做起來很容易,那么這個行業的職位一定會炙手可熱,這個行業的門檻一定是高不可攀,還能輪到我們來做保險嗎?如果沒有人拒絕,我們怎么能成長和進步?
所以善待拒絕我們的人,就是善待我們自己,因為他們就是從前的我們。
陌生拜訪心得體會篇三
為進一步對我重慶農商行西永支行的服務產品和服務內容進行宣介,提升新客戶對我支行的認識、老客戶對我支行的信賴度和忠誠度,實現支行服務產品營銷市場的更大開拓,我西永支行秉承“為了一切客戶,為了客戶一切,一切為了客戶”的優質理念,擬定了“陌生客戶拜訪”營銷活動方案,并且將方案進行了認真、仔細的落實。 9月29日,按照該方案的安排,作為一名客戶經理,我來到了木田機電有限公司進行了拜訪,揭開了此次“陌生客戶拜訪”營銷活動方案全面實行的新章。
在此次拜訪中,首先我就木田機電有限公司的生產經營狀況進行了了解,并且向公司負責人詢問了其當前在金融服務中所需要的的業務內容,在此基礎上,我具體介紹了我支行所開展的同類服務的業務內容,并且從便捷性、及時性以及收益性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比對,使得該公司負責人對我銀行的業務有了一個全面清晰的了解。在交流的最后,我還結合已經了解的情況和我支行的相關業務向公司負責人提出了相應的意見和建議,獲得了該公司負責人的肯定和認同。除此之外,我們還就個人金卡辦理、工資代發等業務方面的細節進行了探討,以盡可能的挖掘任何可能存在的業務內容。
交流最后,木田機電有限公司與我支行相互交換了聯系方式,并且明確如果下一步有需要將會優先聯系我支行辦理相關的業務,我們也表示,將會結合木田機電有限公司的財務實際,為其提供更加有特色的服務產品和內容,最終實現彼此企業的“雙贏”。
此次拜訪是支行“陌生客戶拜訪”營銷活動方案開展以來我的第一次拜訪,拜訪過后,拜訪前的惴惴不安的心情一掃而光,而且讓我看到了該營銷活動方案的好處,那就是可以實打實的讓企業客戶去了解我們重慶農商行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水平,有利于我支行外部形象的梳理和市場的橫向拓展和縱向挖掘。
當然,通過此次陌生拜訪,讓我也認識到要進一步提升“陌生客戶拜訪”營銷活動方案的工作成效,還要在方式方法上進行改進和完善:
第一,“陌生客戶拜訪”需要“不陌生”。方案的名稱是“陌生客戶拜訪”,但是對我們銀行工作人員來說,要把這個方案推進好,就要切實做到對所拜訪的企業“不陌生”。因為只有做好了前期的調研才能對所要拜訪的企業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可以清楚的認識到其生產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大致的知道其“已經有了什么服務”“需要什么服務”“什么樣的服務可以助力其企業的發展”這一系列問題的答案。知道了這些,才能在陌生拜訪的交流和溝通中有針對性的、有側重點的進行介紹,并且為所拜訪的企業提出他們所需要的服務方案組合,讓他們看到在我支行開展業務的便利性,從而達到吸引他們請青睞的目的,為下一步將其發展成為支行客戶做好引領。
第二,需要有一定的書面材料的準備。因為在“陌生客戶拜訪”中,往往企業負責人給予我們的時間較為有限,在有限的時間內,雖然我們有針對性的為其進行了介紹,可能客戶還無法全面理解我支行工作的服務內容。對此,作為支行,我們需要在書面材料上做一些準
備:一是要優選一些企業客戶所需要的服務內容,并且產品和服務的優勢進行一一羅列,用最準確、清楚的語言表達出我行在同類服務內容中的優勢;二是對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對企業進行分類,然后針對不同類別的企業制作不同的材料,這些材料要盡可能的從企業發展的實際出發來為其進行一個我支行業務的全面介紹,方便其進行了解。
第三,進行后期的信息跟蹤和反饋。“陌生客戶拜訪”并不是說一次性拜訪就完成了任務,因為開展此方案最終的目標是實現營銷市場的擴大,挖掘潛在客戶。因此,在前期陌生拜訪的基礎上,我支行還需要對前期的拜訪成果進行追蹤,譬如,在拜訪的兩周之后可以對公司負責人進行電話調研或者郵件調研,以進一步了解其實際所需,在拜訪的三個月后可以進行“二次拜訪”,并且可以攜帶本支行制作的銘刻有我支行聯系方式的小紀念品,以實現對其的一個提醒。
陌生拜訪心得體會篇四
首先要做好心理準備。必須時常激勵自己,消除恐懼心理。其次做好客戶定位。選擇熟悉或相對了解的行業作為突破口,以便于找到共同溝通的話題。還要做好專業準備。比如著裝大方得體,待人接物的禮儀適宜,相關的咨詢、展業工具要備齊,包括投保書、計劃書、小禮品、客戶調查抽獎問卷、計算器等必備物品,約見客戶的話術以及對公司產品的熟練掌握等。最后要做的一項工作就是制定計劃:
(1)做好時間規劃。合理有效利用時間,這個時間涵蓋從出發到拜訪結束;
(2)做好路線規劃。前一天要把第二天準備拜訪的地點做好選擇,避免把時間耽擱在路上;
(3)做好目標規劃。制定拜訪數量,堅持不懈;
(4)做好話術計劃。針對選擇的對象運用話術。
收集客戶的資料是針對客戶設計保險計劃書的基礎,所以收集客戶的資料很重要。如何收集客戶的資料哪?做好以下急點就輕松了:
(1)善于贊美發問。大姐您人緣真好,剛才在樓下他們還說您是好心腸,經常幫助他們,您看咱這里還有誰家經濟條件較好,還沒有上保險的?
(2)幽默風趣。你們這“廟門大,臺階高”真難進,要不是前幾次把“門神”敬好了,想拜望您還真不容易;
(3)專業贏得信賴。真誠贏得好感;數字準確,鏗鏘有力;思路清晰語言流暢。對條款注明的客戶權益要表現在專業上,一點也不能含糊,對于公司的收益要有數字證明;
(4)主管幫助督促落實:主管運用電話回訪、監管的同時,處理客戶的拒絕問題,了解客戶的更多咨詢,方便甄選客戶。
(1)回顧。勤奮讓人智慧,總結使人成長;必須在寫拜訪日記之前把今天拜訪的客戶重新回顧;
(2)善于總結。寫出拜訪日記,記錄今天拜訪重點客戶的過程、談話內容、客戶的表情等,記錄今天的收獲、記錄今天拜訪的心得體會、自我激勵等項內容;
(3)分析每一個客戶,找到準客戶;
(4)列出回訪計劃,約見客戶。三天內必須要進行電話回訪,拉近距離并做好再次拜訪預約;
(5)周末短信經營(祝福、問候,健康、財經類資訊,一定具有專屬性并且有發信人落款);
(6)長期經營,節日問候,節點送卡(三八節、兒童節、中秋節、春節),特別日子恭賀(生日、結婚紀念日等);
(7)反復跟進后作客戶篩選(三個本子:包括初級客戶記錄,整理后跟進客戶檔案,篩選后建立準客戶檔案)。
展業感悟:無論陌生拜訪或者是轉介紹都需要你用心的去經營,客戶的積累過程也是你對客戶的經營過程,人是講感情的,只要你真誠的和客戶交朋友,站在客戶的立場,為客戶設計合理的保險理財計劃,客戶就會接受保險,并且會給你介紹更多的客戶。孔子曰:預先取之人,必先予之人人,也就說明了一個問題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
一、需要了解對方什么信息?
首先,業務員必須明確在拜訪陌生客戶時,需要了解對方什么信息?!這樣才能為如何設計詢問方式提供方向。根據我們多年的營銷實踐,當你在面對一個陌生客戶時,無外乎需要了解歸納在表格中的內容。
1、需要了解的信息歸類
1)受訪者個人情況
適當的了解對方的一些個人情況,有助于你選擇正確的方式來跟對方建立人際關系。如對方是業務主管或是公司老板,你跟他的談判方式和重點就自然不一樣了。
2)受訪者公司概況
了解客戶公司的一些基本情況(如成立時間、歷史、股東、經營理念、
網絡、經營品牌以及經銷業績等),有助于你評估客戶的資源是否適合你公司的代理要求,以及雙方是否具有長遠的戰略合作的可能。
3)代理什么品牌
如果客戶過去有代理類似產品,了解他們過去的代理經驗,有助于理解客戶再接新品時究竟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4)接新品的動機和思路
詢問對方接新品的動機和想法,有助于你進一步評估雙方合作的可能性,以及制定非常具有針對性的談判策略。
2、善于把握主動權和詢問時機:
業務員在向客戶了解上述內容的同時,還要懂得把握發問的主動權和詢問的時機。我曾經留意一些業務員在接陌生客戶電話或者拜訪陌生客戶時,經常被對方“反客為主”:客戶對自己公司的一切情況包括合作條件等,都了解清楚了,業務員還不知道對方公司的主要業務是什么,以及有關合作的真實想法和實際需求等。
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業務員要善于把握發問的主動權,在完全掌握對方的信息之前,如果對方欲了解詳細的合作細節,業務員則要避免談及細節,可“粗線條”的敷衍幾句,然后在回答的時候話鋒一轉繼續向對方發問。
因為只有在對方不了解你的情況下,你向他了解的信息才是比較真實的。一旦對方先行掌握了你的.情況,你向他發問時,他的回答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選擇性和欺騙性。所以業務員在進行實踐時,不但要先了解清楚陌生客戶的相關信息,還要注意獲取信息的時機,否則容易被虛假信息誤導,失去實踐價值。如,業務員在剛接觸對方時,可以利用簡單的寒暄時間獲取對方的信息。
案例:利用寒暄獲取對方信息
1)拜訪陌生客戶時:
先問好,主動詢問對方貴姓和職務,同時主動交換名片
示例:
業務員:“您好,請問您是張總嗎?(或您貴姓?)”(上前握手)。
客戶:“你好,不好意思,你找的張總正在忙,所以我來先和你談一下!我是公司的銷售經理,我姓劉。”
業務員:“您好,劉經理,很高興認識您!這是我的名片,以后多向你請教!”
劉經理:“不客氣,我們先到那邊坐一下,先互相了解一下再說...”
2)接陌生客戶電話時:
問好,主動詢問對方的姓名、公司名稱和職務,所在地區,聯系電話,現在主要代理什么品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