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射雕英雄傳的讀書體會篇一
《射雕英雄傳》里面塑造了許多人物形象,有狡猾奸詐的歐陽峰,有認賊作父的楊康,有行俠仗義的江南七怪,有貪吃美食的洪七公,有慈悲為懷的一燈大師,有兇殘成性的梅超風和陳玄風……每一個人物形象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
首先,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男女主人公——郭靖和黃蓉。郭靖雖然有些愣頭愣腦、不善言辭,但是他純樸善良,能吃苦,并且有一顆愛國的心。郭靖在各類武林高手的指導下,武功越來越厲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洪七公教的“降龍十八掌”,這和郭靖剛正的性格正好吻合,使郭靖這個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而女主人公黃蓉,聰明伶俐,活潑可愛,能燒一手好菜,還有一肚子的鬼點子。
郭靖和黃蓉的師傅洪七公在眾多武功高手中,是天下五大武功高手之一的存在。可這位堂堂的丐幫幫主卻有一個改不掉的毛病——貪吃。而另一位高手周伯通,是個不折不扣的老頑童。他雖然年紀已大,但依然像個小孩子一樣喜怒無常,好奇貪玩。但這位老頑童也是武功一流,還自創了一套無敵武功:左右互搏,讓我甚是敬佩。
書中最精彩的一段是在桃花島上。島上的主人名叫黃藥師,是黃蓉的父親,島上種滿了桃花,整個島被一片粉色籠罩著,景色如夢幻中的仙境一般,神神秘秘,令人如癡如醉,黃蓉就在這猶如仙境的地方長大。這一天,郭靖和歐陽克爭著要娶黃蓉,便展開了一次妙趣橫生的“比武招親”。別看郭靖樣子呆呆傻傻的,連話都不會說,但他的武功水平卻不錯,仗著他扎實的武功,連勝四局,把歐陽克打得是落花流水,真是大快人心!郭靖從而也贏得了黃蓉的喜愛,結為夫妻,生兒育女。
在蒙古和宋軍交鋒時,郭靖夫婦領兵保家衛國,憑著他的勇敢,堅持的精神,將金兵打得節節敗退。金兵已然大傷元氣,無力南攻,襄陽城得以保太平。
作者金庸筆下的眾位高手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講誠信,就算是歐陽鋒這樣的大壞蛋,答應過的事也從來不反悔。再看看今天的社會,到處是詐騙、偽造,和書中的人物真是不好比,真是時代變了,人也變了。所以,我們也要像小說里的人物一樣,好好做人,講誠信。
射雕英雄傳的讀書體會篇二
昨晚看完了《射雕英雄傳》,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仍歷歷在目。當時電視臺播放《射雕英雄傳》時,我大約在上小學一年級下學期或者就是二年級上學期。當時電視機也不多,每當放映的時候,可以用萬人空巷來形容。
在我的記憶中,我最羨慕的是洪七公,為什么呢?因為他天天都有燒雞吃。當時覺得長得最漂亮的就是黃蓉,最帥的不是楊康就是歐陽克(具體哪個記不清了),武功最高的應該是周伯通,最不喜歡的是歐陽鋒,太壞了!比黃藥師還壞。
寫到這里,不由想起,這次看《射雕英雄傳》解決一個困惑我二十多年的疑問,當時聽大一點的小朋友說,歐陽克是歐陽鋒和他嫂子的私生子。看完書,才知道,這一點屬實。
初中時老師禁止大家看武俠小說。現在看來還是有道理的。從文學水平上講,簡直不能與那些名著同日而語。說好聽些,寫的天馬行空,說不好聽一點,是扯巴蛋!看這種小說,無益于語文水平的提高,只能使人想入非非!我小時候一直想練功,就是受其影響!
至于下部《神雕俠侶》我是不想看了,一點意思都沒有。
射雕英雄傳的讀書體會篇三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可不是一般的詩句,而是包括了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的全部作品。其中,我百看不厭的非《射雕英雄傳》莫屬。
這部長達四卷的經典武俠小說,以宋末元初為歷史背景,在刀光劍影中展現了國仇家恨、俠骨柔情:風雪之夜,郭、楊兩家慘遭橫禍、家破人亡。江南七怪萬里追蹤,深入大漠,悉心教導天資愚笨的郭靖。18年后,郭靖奉師命南下,與黃蓉一見如故,進而遍識天下武林高人,使得郭靖的武功、心志、人品不斷與時俱進,終于成了一個為國為民、悲天憫人的俠之大者。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我看了不少,但我最敬佩的人物卻是射雕英雄——郭靖。幼年的郭靖純樸憨厚、木訥愚鈍,小時候被稱為“傻子”,就連他的啟蒙老師江南七怪都曾經教得心灰意冷。可后來他卻成了一位擁有蓋世武功的大俠,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郭靖的成長史吧!不受鐵木真手下的威逼利誘,救下哲別,學會了哲別一箭雙雕的本領;用善良的心打動了北丐洪七公,使洪七公傾囊相授“降龍十八掌”;因不嫌棄老頑童的瘋癲,從而獲得了老頑童的好感,學會了“雙手互搏術”;在危急關頭,救下了南帝,領悟了“九陰真經”;又無數次與西毒拼死搏擊,煉就了一副俠肝義膽。報殺父深仇,消師門積怨,奪《武穆遺書》,率大軍西征;上華山論劍,救襄陽國難,質詢成吉思汗何謂英雄……誰敢譏笑北俠郭靖是“傻子”,是愚鈍之人,實乃大智若愚的真英雄也!
這本書中,《錦囊密令》一章最讓我感動。這個章節講述了郭靖與母親因拆開成吉思汗南下攻宋的密令被抓。當成吉思汗逼迫郭靖進入兩難之地時,母親教導郭靖:“人生百年,轉眼即過,生死有什么大不了?只要一生行事無愧于心,也就不枉了在這人世走一遭。倘若別人負了我們,也不必念他過惡。”說完,母親便自盡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他們為的正是不負國家、不負民族的大義!
真正的大俠當如郭靖,腳踏實地,先好好做人,才能好好做事!
射雕英雄傳的讀書體會篇四
“依稀往夢似曾見,心里波瀾現,拋開世事斷愁怨,相伴到天邊。”激昂的樂曲再次在我耳邊想起,這首《鉄血丹心》,再次翻出壓在我腦底的、塵封已久的坎坷大俠成長史。
小說中最感動我的地方就是郭靖不屈不撓的成長史。當金國的完顏洪烈指使別人殺掉了郭嘯天,郭嘯天的妻子千辛萬苦跑到了蒙古大漠,并在蒙古定居生下了郭靖。而郭靖生得笨頭笨腦,淳厚質樸,甚至給人一種傻乎乎的感覺,四歲才會說話,可就是這樣一個接近愚鈍的人,竟后來成了天下第一功夫大俠。
同樣是父親被完顏洪烈殺掉的楊康,他天資聰慧、機敏伶俐、巧舌如簧,卻認賊做父,向欺壓漢人的金人點頭哈腰,導致后來身敗名裂,慘不忍睹。
掩卷深思,書中的楊康可謂是占盡先天優勢,反而輸給了資質不如他的郭靖,這是為什么呢?仔細想想,答案讓人深思。郭靖雖然愚鈍,但是他不怕吃苦,不偷懶。除先天條件外,楊過不但沒有一點狹義心腸,不將家國榮辱放在心上,而且缺乏郭靖所具備的毅力。郭靖得到九指神丐洪七公親傳的降龍十八掌第一招,就馬上刻苦練習起來,一遍不行,連十遍,十遍不行,練百遍,百遍不行,練千遍……就這樣反反復復練習了上萬遍。而楊康僅在師傅面前做樣,練習完一遍,等師傅走了,就馬上去享受“大金王子”的待遇去了。郭楊二人的做法,讓我知道了,什么是“大智若愚”,什么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年有所虧。”郭靖這種學習的認真程度讓我感到十分佩服,他不僅不怕吃苦,勤于學習,而且還認真到把師傅們的好的性格特點傳承下來,譬如:柯鎮惡和洪七公的俠義,朱聰的好學,韓寶駒的堅定,張阿生的單純耿直,無形中為他以后成為大俠,奠定了基礎。
生活中,這種天道酬勤的例子,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班的宮曉諾同學,許多人在羨慕她喜人成績時,卻忘了想一想,她平時如何努力的,比如周末,在我們寫完作業瘋玩時,她卻在英語補習班;生了病也堅持來上學;如果看到別的同學遇到困難,她也會毫不猶豫地去幫助她們,這也是她在班里受歡迎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生活中,當面對困難時,我想到的不是退縮,而是如何咬牙堅持,因為,在這世界上,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
我們雖然無法成為大俠,大俠的光輝卻永遠照耀著我們,激勵著我們做一個堅韌不拔,心懷天下,為國為民的人。正如守護香港的阿sir,他們對“阿中”愛護有加,對亂港分子堅決抵制,他們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大俠!
鐵肩擔道義,何為大俠?吾作詩一首:
“俠肝義腸膽,苦練多少年。
打抱不平事,此乃大俠焉。”
只要心中有愛,有家有國,大俠就永存人間。大俠,就在你我身邊!
射雕英雄傳的讀書體會篇五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做【射雕英雄傳】。它是我國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先生寫的。我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我對那本書的喜愛。盡管那本書已經很破舊了。
主人公郭靖的父親郭嘯天被一個名叫段天德的壞人害死了。郭靖的母親帶著他四處奔波,被成吉思汗收留。郭靖開始學武的時候,他的師父是被稱為江南七怪的七個英雄好漢。但郭靖資質太差,練武功總是練不會。后來丐幫幫主洪七公教他聞名天下的掌法降龍十八掌,自此武功大增。又學會了周伯通可以雙手互搏的左右互搏術,年紀輕輕就成了武林高手。郭靖也為成吉思汗立下了汗馬功勞,被蒙古人成為金刀駙馬。可是他并不喜歡成吉思汗的女兒華箏,心里只有黃蓉一個人,最后終于和黃蓉在一起。
郭靖為人很具有正義感,喜歡幫助別人。這一方面我一定要向他學習,樂于助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話說的一點也不錯。郭靖父親郭嘯天結拜兄弟楊鐵心的兒子楊康,因為他母親無以為楊鐵心死了。被金國王子完顏洪烈所收留,并且做了王妃。楊康也順理成章的做了小王爺。最后知道真相并沒有改過,所以最后不行慘死。
勤能補拙。郭靖雖然資質很差,但是他練武勤奮,有著比別人多付出的精神。所以最終武功很高,成為了金刀駙馬。
郭靖的妻子黃蓉很聰明,總是在郭靖危難時想出法子幫助他。可以說黃蓉是郭靖心愛的人,更是他的軍師。我們也要向黃蓉一樣,要多動一動自己的腦子。
射雕英雄傳的讀書體會篇六
故事中,郭靖與黃蓉這兩位男女主角的性格差異和處事特點的一正一反正可謂是本書的最大亮點之一。這兩個人一個純樸堅實,一個潔慧靈透。在一起時,兩人互為手足,配合默契:黃蓉的巧慧是郭靖樸質的補充,而郭靖的大拙又克制了黃蓉的大巧,所以,黃蓉的風頭和郭靖的厚道,在相互襯映之下,都變的極其可愛。
其實在我認為,看《射雕英雄傳》這本書,看的不只是內容,還要看作者金庸在寫這本書時,除了相互映襯之外的大體上的手法。正所謂“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而金庸的書,卻是可以雅俗共賞,既能看熱鬧,又可看門道。
要說一本書有熱鬧可看,那時容易得很;要想有門道可看,卻要下些功夫了;那么,要想做到雅俗共賞的境界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據我總結來說嘛,其主要原因就是以下幾點:在原本已經足夠熱鬧的小說里,金庸筆下的功夫招式(特別是“降龍十八掌”的那十八招,都是出自《易經》)與對聯題字,甚至黃蓉所做之菜的菜名(“玉笛誰家聽落梅”、“好逑湯”等)都是出自《易經》、《公羊傳》、《詩經》和《道德經》等著名典故,這便自然就有了門道,待人鉆研、回味無窮。
捧著《射雕英雄傳》在手邊讀邊想,我已不只不覺的蕩漾在正派與邪門的交斗;歷史與現實的交替間,對這本書百讀不厭、愛不釋手了!
金庸,真不愧為“武林盟主”!
射雕英雄傳的讀書體會篇七
怎一個“義”字了得!
今年寒假,在陳老師的推薦下,我網購了著名作家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哇,這么長的小說,我能堅持讀下來嗎?可是,剛讀不久我就被深深吸引——全書步步設疑,環環緊扣,讓我不忍釋手,以至一發不可收拾。
書中涉及到的內容非常廣泛,不僅與歷史背景環環相扣,還大量引用了《詩經》的內容和名人詩詞,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那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武功決斗和那一個又一個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教會我許多做人的道理:怎一個“義”字了得——正義、俠義、忠義,還有情義!
丘處機雖然是一名道士,但在國家危急存亡之際,他挺身而出。他先是殺死了與金人勾結,圖謀侵犯江南的王道乾,此乃正義。后來,他趁成吉思汗向他討教長生之術時以面勸成吉思汗體恤百姓,解救萬千黎民蒼生,勸他少殺無辜。可以說,丘處機是一個時刻以國家興亡為已任的正義英雄。當然,丘處機的俠義也不得不讓人敬佩,他因殺了王道乾而被宋兵和金兵追殺,也因此而連累了楊鐵心和郭嘯天兩家。之后,他與江南七怪分別找到楊郭的后人并教他們武功,這其間經歷了許多艱難與波折,他也從未動搖,從不言棄。
江南七怪的出現也是為了“俠義”二字,他們的初衷是為了做焦木大師和丘處機的和事佬。哪知,金兵的出現使原有的誤會升級,為此和丘處機打得兩敗俱傷。后來,江南七怪與丘處機解釋了事情經過后,方知這場誤會是段天德從中作梗。至此誤會本可化解,故事似乎可以結束。但作者卻宕開一筆,抓住江湖豪杰“爭斗好勝”的特點,以七怪之首柯鎮惡指責丘處機將眾兄弟打至重傷,要與丘處機比武為契機,引出下文——丘處機定出比武辦法:七怪去救李萍,丘處機去救包惜弱,雙方將兩人腹中之子撫養成人,教以武功,十八年后再作比較。用十八年去做一件好事,雖然說他們是為了賭約,這是何等的俠義啊!再看看這段話,韓寶駒道:“好,救孤恤寡,本是俠義道該做之事,就算比你不過,我們總也是作了一件美事。”此后,完顏洪烈從中挑唆,他們也絲毫不買完顏洪烈的賬,不與他同流合污,也算是正義之士了。更讓我敬重的是江南七怪之間的情義,張阿生死后,其余六怪仍稱自己為江南七怪,后來江南五怪死后,柯鎮惡拼了命也要為他們報仇,真是有情有義!
核心人物郭靖更是我的最愛。郭靖雖然天資愚鈍,但是天生一副俠肝義膽,在鐵木真抓哲別一事中,小郭靖被打得滿臉是血,反而更加倔強,不住叫道:”我不說,我不說!”郭靖雖然懼怕豹子,但終是掛念義兄的安危,對韓小瑩道:“師父,他叫豹子吃我義兄,我去叫他快逃。”韓小瑩道:“你若趕去,連你也一起吃了,你難道不怕?”郭靖道:“我怕。”韓小瑩道:“那你去不去?”郭靖稍一遲疑道:“我去!”撒開小腿,急速前奔,俠義之中夾雜著情義。最后一回中,成吉思汗西征成功,并產生了南下攻宋的野心,郭靖不愿做賣國賊,決心與母連夜逃離蒙古…郭靖面對氣勢洶洶的蒙古大軍,雖人微力薄,卻也要竭盡全力,守住城門。成吉思汗臨死前郭靖還與他辯論何為英雄時認為:“自來英雄而為當世欽仰,后人追慕,必是為民造福、愛護百姓之人。”這是忠義又正義!
最讓我感動的是郭靖與黃蓉之間的情義。當柯鎮惡誤以為黃藥師殺了五怪而要郭靖殺了黃藥師和黃蓉時,郭靖對黃蓉說道:“即使全天下的人都讓我殺你,我都不會殺你。”還有,郭靖雖人微力薄,卻也要竭盡全力守住城門時,黃蓉嘆道:“我原知難免有此一日。罷罷罷,你活我也活,你死我也死就是!”這些發自肺腑人表白,句句都讓我感動流淚。
另外,書中還有好多“義”,比如,郭靖對各位師父的情義,鐵木真手下的將士對他的忠義,全真七子之間的情義,完顏洪烈對包惜弱的情義,穆念慈對楊康的情義,黃藥師對女兒對徒弟的情義,黑風雙煞之間的情義等等,都讓我感嘆不己。
讀了這本書后,我不但要學習書中人物的“義”:我要忠于祖國,對社會要有責任感,對老師、長輩、朋友、同學要有情有義,要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還要學習郭靖勤奮努力的精神:他雖然天生愚鈍,但他勤奮學習,刻苦努力,終于練就了一身好武功,我要以他為榜樣,刻苦學習,讓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射雕英雄傳的讀書體會篇八
曾經鐘情的是鐵木真草原英雄的豪情,五絕卓絕的武功和郭黃二人極其互補的'性格以及這些性格衍生出的奇妙的感情,固然現在依然覺得這些東西是射雕出彩的地方,但是如果只有這些,射雕只是把奇幻的武和美麗的際遇引入歷史而已了。
蒙古人尚武,鐵木真戎馬一生,開創了一個時代,將武字發揮到了極致;五絕華山論劍,爭奪天下第一,各趁雄才,獨步武林,被世人稱為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何等卓絕的武;憨厚木訥的靖哥哥遇上機靈俏皮的蓉兒,沒有一字一句說他們相愛,但是卻沒有一言一行不在表現這是何等卓絕的愛。
但是僅此而已,這是我以前所愛的射雕。何謂“武俠”,主體為俠,武只是讓俠更具觀賞性而已,何又謂“俠”,主體為人,但是一個“俠”字給予人的修飾卻遠遠超越了觀賞性的范疇。
射雕中的“俠”的精神我覺得可以總結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義之所在”的“俠”;第二層次是“為國為民”的“俠”。
金庸在射雕之中從不亂用俠字這個稱呼,縱然武功高如五絕,卻并沒有出現黃大俠、歐陽大俠這些稱呼,反之一個相對而言武功低微的人物卻被冠以大俠的稱呼—柯鎮惡。只為一個承諾,帶領江南七怪遠走大漠,一去十年尋找郭家后人;為人向來不卑不亢,一諾千金,不枉連洪七公都要稱呼一句柯大俠,洪七公何等武林地位,用不著在語言上巴結任何人,無論黃老邪還是老毒物,一向直呼其號,但是這里一句柯大俠卻足以顯示出柯鎮惡在他眼中確實配得上一個俠字。這就是“義之所在”的俠,大俠并不都需要玉樹臨風、高大威猛,亦不需要卓絕的武功,完美的大俠的形象只是一群凡夫俗子一廂情愿的想法罷了。郭靖正直有原則的性格,一方面是母親的教育,一方面是蒙古人性情的熏陶,還有一方面則是童年能拜柯鎮惡為師,對于幼年喪父的他來說,同時扮演嚴師和慈父角色的柯鎮惡的出現實屬一大幸事。
五絕之中,論武功則王重陽略勝一籌,論綜合見識黃藥師無人能及,洪七公除了丐幫幫主這個名頭,似乎并不是那么搶眼,甚至不如歐陽鋒的毒辣更能給人比較深的印象。然而最后在華山論劍,裘千仞對著眾人說如果誰平生從來沒有殺過一個好人,從來沒有做過一件虧心事,他就引頸就死,絕不皺眉,這句話說完,黃藥師沉默了,段智興沉默了,郭靖黃蓉都沉默了,似乎眾人皆為罪人,故再無資格互相指責對方的過錯。此時洪七公一句“老叫化一生殺過二百三十一人,這二百三十一人個個都是惡徒,若非貪污吏、土豪惡霸,就是大奸大惡,負義薄幸之輩,我們丐幫查得清清楚楚、證據確實,一個查過,二人再查,決無冤枉,老叫化這才殺他。老叫化貪飲貪食,小事糊涂,可是生平從來沒錯殺過一個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說的裘千仞羞愧難當,再無力反駁。看到這里只覺血氣上涌,不禁叫好。一直覺得武功是殺人的伎倆,這是任何美好的說辭也無法遮蓋的事實,但是在洪七公這樣為國為民的俠氣面前,一字一句的力度,讓眾人感覺只要做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國家和人民,就再也不會有困惑。這樣的豪氣,這樣的俠氣,五絕之中無人能及。五絕都有卓絕的個人魅力,但我獨愛洪七公。郭靖幼年從師義之所在的俠,青年則逐漸增添了為國為民的俠,所以注定了他一定會是一個人物。
射雕是金庸第一部寫出自己特色的武俠,將歷史、各種奇幻的武功和俠義完美的結合在一起,讓人感覺很飽滿,真的回味無窮。金庸自己則是第三層次的“俠”,因為他讓“俠”更成為了一種信仰,這是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的東西。
射雕英雄傳的讀書體會篇九
《射雕英雄傳》這本書來自于香港作家金庸的名著。
在金庸寫的36部書內,我最喜歡其中的《射雕英雄傳》。這是一部關于武俠小說的書。是我最喜歡看的書之一。這本書曾把我吸引的半夜都不想睡,射雕英雄便牽掛著我走進了故事中。
《射雕英雄傳》里有忠厚老實的郭靖,機智聰明的黃蓉,值得人們去學習品質的北丐洪七公,脾氣古怪的黃藥師……總之有很多人值得我們去學習。也有許多壞人讓我們忘掉他們。每次我看《射雕英雄傳》時,我都象是要馬上進入一件快樂的事,讓我感到如醉如癡,廢寢忘食,讓我看得都不知道身在何處。
《射雕英雄傳》,我百讀不厭,已經反復看了三遍了,我覺得這種書值得我們去讀,非常有文學價值。《射雕英雄傳》也非常值得我們去體會和珍藏。這本書能將你吸引得想永遠呆在這里看書。
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的,它不但讓我更上一層樓,還將我吸引的如醉如癡,我真崇拜作家金庸。
我愛《射雕英雄傳》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