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詠物的詩句古詩篇一
2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劉長卿《新年作》
3、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吳均《山中雜詩》
4 、謾想薰風,柳絲千萬縷。王沂孫《齊天樂蟬》
5 、到君棲跡所,竹徑與衡門。黃滔《題友人山居》
6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謝靈運《登池上樓》
7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李商隱《柳》
8 、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鄭谷《鷓鴣》
9、關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盧照鄰《送二兄入蜀》
1 0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1 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翃《寒食》
1 2、五兩如竹林,何處相尋博。釋寶月《估客樂四首》
1 3、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高駢《對雪》
1 4、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1 5、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
1 6、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賀知章《詠柳》
1 7、花光濃爛柳輕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歐陽修《別滁》
1 8、湘淚淺深滋竹色,楚歌重疊怨蘭叢。李商隱《潭州》
1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2 0、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武元衡《春興》
詠物的詩句古詩篇二
詠月的古詩
1、《靜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3、《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4、《楓橋夜泊》【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父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寫花的古詩
1、《菊花》【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2、《雪梅》【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3、《梅花》【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4、《游園不值》【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描寫山的古詩
1、《游山西村》【南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2、《登飛來峰》【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3、《山行》【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4、《書湖陰先生壁》【宋】王安石
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思鄉的.古詩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4、《回鄉偶書·其二》【唐】賀知章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寫離別的古詩
1、《送別詩》【隋】佚名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2、《贈汪倫》【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3、《謝亭送別》【唐】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流急。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4、《山中送別》【唐】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描寫春天的古詩:
1、《惠崇春江晚景》【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2、《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3、《相思》【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4、《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描寫夏天的古詩:
1、《約客》【南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2、《小池》【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3、《所見》【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描寫秋天的古詩:
1、《絕句》【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2、《憫農》【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3、《山行》【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4、《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描寫冬天的古詩:
1、《梅花》【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2、《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3、《雪梅》【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4、《別董大》【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詠物的詩句古詩篇三
2、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李商隱《霜月》
3、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李商隱《隋宮》
4、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5、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李白《送友人》
6、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李賀《夢天》
7、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雁門太守行》
8、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上官儀《入朝洛堤步月》
9、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韋莊《章臺夜思》
10、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11、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
12、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王昌齡《塞下曲飲馬渡秋水》
13、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14、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劉徹《秋風辭》
15、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蘇軾《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
16、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17、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18、玉珰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李商隱《春雨》
19、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王維《歸嵩山作》
20、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21、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22、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王禹偁《村行馬穿山徑菊初黃》
23、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24、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王灣《次北固山下》
25、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26、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歐陽修《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27、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張舜民《村居水繞陂田竹繞籬》
28、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29、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
30、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李頎《古從軍行》
詠物的詩句古詩篇四
2、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蘇軾《念奴嬌中秋》
3、妙曲雖傳,畢竟人何許。郭應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4、聲直上,蟾蜍窟。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5、月到中秋偏皎潔。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6、遮莫圓明似前度,不知誰續廣寒游。慧霖《閏中秋玩月》
7、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9、日,過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別余。蘇軾《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11、可憐閑剩此嬋娟。吳文英《思佳客閏中秋》
12、何處飛來大明鏡。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13、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4、槁秸申酬,輪嗣布。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15、好處時光,須用著些難。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6、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鳴露草。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18、影留人去,忍向夜深,簾戶照陳跡。吳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9、雁邊風訊小,飛瓊望杳,碧云先晚。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詠物的詩句古詩篇五
1、只因七夕回天浪,添作湘妃淚兩行。
2、帆來狗國毛人遠,樓倚牛郎織女寒。
3、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4、織女牛郎代代傳,至今耳繭不新鮮。
5、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6、向日穿針易,臨風整線難。
7、心如七夕女,生死難再匹。
8、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9、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10、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11、牽牛織女幾經秋,尚多少、離腸恨淚。
12、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13、七夕來時先有期,洞房簾箔至今垂。
14、七夕相尋舊宅來,雞頭月下脊令杯。
15、恨人間、會少離多,萬古千秋今夕。
16、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17、流槎一去上天池,織女支機當見隨。
18、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19、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20、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
21、明朝看巧開金盒,喜得蛛絲笑未休。
22、河耿月涼時,牽牛織女期。
23、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
24、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25、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
26、古老傳說會鵲橋,牛郎織女度良宵。
27、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28、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
29、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30、靈匹三秋會,仙期七夕過。查來人泛海,橋渡鵲填河。
詠物的詩句古詩篇六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是詠物詩,也可作為寓言詩看。有人認為是譏刺小人的。從全詩看,原上草雖有所指,但喻意并無確定。“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卻作為一種“韌勁”而有口皆碑,成為傳之千古的絕唱。
蘭葉春葳蕤,桂花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此詩系張九齡遭讒貶謫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詩借物起興,自比蘭桂,抒發詩人孤芳自賞,氣節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全詩一面表達了恬淡從容超脫的襟懷,另一面憂讒懼禍的心情也隱然可見。詩以草木照應,旨詣深刻,于詠物背后,寄寓著生活哲理。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
永豐南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
原詩是一首詠物言志詩。后兩句是:“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全詩是說,園中柳樹,枝葉繁茂,春風吹拂,千絲萬縷的柳枝,隨風起舞。在和煦的春風中,柳枝綻出細葉,望去一片嫩黃,細長的柳枝,隨風飄蕩,比絲縷還要柔軟;然而,這婀娜多姿的.垂柳,卻生長在荒涼冷落背陽陰寒之地,無人光顧,落得終日寂寞。詩人所抒發的對永豐柳的痛惜之情,實際上就是對當時政治敗、人才埋沒的感慨,亦含詩人身世的感慨。全詩明白曉暢,詠物和寓意融合一起,不著痕跡,描寫生動,當時就“遍流京都”,足見藝術力量感人之深。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濃郁的象征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困酣妖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詠物的詩句古詩篇七
2. 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4.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文《渡漢江》
5.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白居易《望驛臺》
6.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王維《雜詩》
7.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范仲淹《漁家傲》
8.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9.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劉禹錫《秋風引》
10.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1.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李白《春夜洛陽城聞笛》
12.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13. 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杜牧《贈別》
14.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5. 我家吳會青山遠,他鄉關塞白云深。——陳子良《于塞北春日思歸》
16. 田家無四鄰,獨坐一園春。——盧照鄰《春晚山莊率題二首》
17.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18.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19. 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司空圖《漫書五首》
20.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渭城曲》
21.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2.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陸游《過故人莊》
23. 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24.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袁凱《京師得家書》
25.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望驛臺》
26.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
27.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
28. 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煙。——韋應物《園林晏起,寄昭應韓明府、盧主簿》
29.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30.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南李煜《清平樂》
31.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32. 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33. 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34.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杜牧《山行》
35.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黃庭堅《寄黃幾復》
36.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白居易《南浦別》
37. 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蘇軾《水調歌頭》
38.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菩薩蠻》
39.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0. 一朝辭此地,四海遂為家。——李世民《過舊宅二首》
41.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42.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賀之章《回鄉偶書》
43.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44.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過故人莊》
45.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納蘭性德《長相思》
46.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47. 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48.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49.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天凈沙·秋思》
50.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張籍《秋思》
詠物的詩句古詩篇八
2、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漁歌子》
3、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春日》
4、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聽雨》
5、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詩經·鄭風·風雨》關于雨的古詩句
6、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7、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芙蓉樓送辛漸》
8、雨恨云愁,江南依舊稱佳麗。——王禹偁《點絳唇》
9、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西江月》
10、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約客》
11、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蘇秀道中》
1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六月二十七》
13、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唐.王維.《山居秋暝》
14、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
15、雨后雙禽來占竹,秋深一蝶下尋花。——《北齋雨后》
16、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滁州西澗》
17、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春日游湖上》
18、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秋宿湘江》
19、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詩句
20、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過零丁洋》
21、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唐.王維.《山中》
22、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23、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早春呈水部》
24、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有美堂暴雨》
25、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臨安春雨》
26、微雨池塘見,好風襟袖知。——《秋思》
27、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28、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咸陽城東樓》
29、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夜雨寄北》
30、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水檻遣心二首·其一》
31、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南宋志南和尚《絕句》
32、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曉》
33、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3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江南春》
35、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春寒》
36、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別嚴士元》
37、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餉開。——《春日田園》
詠物的詩句古詩篇九
2、君子本虛心,甘自低頭伏。——環山樵《薛寶釵·雪竹》
3、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杜甫《詠春筍》
4、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
5、竹疏虛檻靜,松密醮壇陰。——張泌《女冠子·露花煙草》
6、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組《驀山溪·梅》
7、東巖富松竹,歲暮幸同歸。——王勃《送盧主簿》
8、青林翠竹,四時俱備。——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9、雪聲偏傍竹,寒夢不離家。——戎昱《桂州臘夜》
10、空掩袖,倚寒竹。——蔣捷《賀新郎·夢冷黃金屋》
11、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杜荀鶴《題弟侄書堂》
12、舊時長見揮毫處,修竹幽蘭取次分。——仇遠《題趙松云竹石幽蘭》
13、修竹隱山陰,射干臨增城。——阮籍《詠懷八十二首》
14、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李頎《望秦川》
15、深崖無綠竹,秀色徒氛氳。——高適《酬馬八效古見贈》
16、筍添南階竹,日日成清閟。——韓愈《新竹》
17、柏府樓臺銜倒影,茅茨松竹瀉寒聲。——王守仁《次韻陸僉憲元日春晴》
18、葉落根偏固,心虛節更高。——憨山德清《詠竹五首》
19、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朱淑真《初夏》
20、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鄭板橋《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21、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卓文君《白頭吟》
23、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劉禹錫《瀟湘神·斑竹枝》
24、高節志凌云,不敢當滕六。——環山樵《薛寶釵·雪竹》
25、竹樹無聲或有聲,霏霏漠漠散還凝。——杜荀鶴《春日山中對雪有作》
26、掩柴扉,謝他梅竹伴我冷書齋。——沈自晉《玉芙蓉·雨窗小詠》
27、修竹畔,疏簾里。歌余塵拂扇,舞罷風掀袂。——謝逸《千秋歲·詠夏景》
28、舊山松竹老,阻歸程。——岳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29、夜深風竹敲秋韻。——歐陽修《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
30、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李嶠《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