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文明的記敘文篇一
第一站,我來到了首都北京,腳踩著天安門廣場的大理石,仰望著鮮紅的國旗,心中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我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涌進了午門。穿過人流,參觀著一座座古代建筑,不禁感嘆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正午時分,大家都在太和殿后面的長椅上休息,我意猶未盡的拍著照。照片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一抹白,回頭一看,那城墻下面竟是一塊白色的紙巾,那抹白色在朱紅色城墻的襯托下,顯得格外刺眼。細觀周圍,雖沒有了什么“xx到此一游”的痕跡,但是——礦泉水瓶們正在漫無目的的游蕩,有的還肆無忌憚地闖入游客的鏡頭里。
我的臉頰,不知不覺間也變成了城墻一樣朱紅,不禁想起,寬闊的廣場變成了礦泉水瓶的“競技場”,本該是游客們暢游的地方,卻排列著垃圾這是多么不和諧的畫面呀。
忽然想起——文明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社會發(fā)展到較高階段和具有較高文化。”也許,詞典中的解釋太深奧,我不能透徹的理解。但我知道,在景點只留下足跡和回憶,是每一個人應該做到的。
“文明”常常被人掛在嘴邊,但又常常被人忽略。其實,我覺得文明說大很大,說小很小;大到國家,小到個人,無論大或小,體現(xiàn)出文明的往往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
不舍地離開北京,在家里修整了一個星期后,父母又帶我去爬臨朐的朐山,雖說不高,但對于體質較弱的我來說有一種“漫漫長路,何時到頭”的感覺。爬上150級臺階后,我就像經歷過萬里長征似的,氣喘吁吁,滿頭大汗。我們坐在一旁的長椅上休息。低頭手表時,忽然從表面上看到一位小女孩正彎著腰撿長椅周圍的垃圾,我又想起了那似雪的紙巾。我頓悟:文明,就在于彎腰之間。
山頂上的風景很美麗,青翠的草地,沒有人去踩;土地上也沒有“瘋狂的垃圾”。泛著漣漪的池水中沒有廢棄的飲料瓶,映出的人影是那樣的清晰,美麗
于是,我恍然:文明是可見的,文明也是簡單的。一個人的舉止是文明的明鏡。同時,也會折射出品德的光芒。字寫得好壞,不必刻在景點上來炫耀;投籃的技術,不必拿垃圾來演示;外出旅游,在于一種感悟,而不是把文明遺忘。
隨手扔掉垃圾,也把文明隨手丟掉了。請帶上文明,去旅行一次,就像讀一本人世間的百科全書。在潔凈心情的同時,也能欣賞到另一道風景。
文明的記敘文篇二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財富;但如果你失去了文明,那你是徹徹底底地失敗了,因為你已經失去了生命的真諦。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是一個注重品德教育,個人修養(yǎng)的民族,因此,擁有美德,講究文明,就成為我們每個人心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有很多同學都能滔滔不絕地談文明禮儀和各種美好的道德品質,但是總聽見某些學生口中吐出的臟話,看見校內校外,街道邊隨見丟棄的垃圾,我就會不由得反思道,難道我們僅僅是一個“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嗎?所以我們要踐行社會文明,就要從自己的言行上下功夫,告別不文明的行為,踐行更多的美好品質。
文明素質,她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根本。我們若想擁有良好的個人形象。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不斷地踐行各種文明禮儀,才能使自己的修養(yǎng)得到提高。
文明素質,她又是一面折射出一個城市,甚至一個民族的形象的鏡子,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有著莫大的影響。又如在國外,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也沒有,人們決不會過馬路。只要行人在斑馬線,即使車主又很緊急的事,道路上那川流不息的各種車輛,都會止步讓行,也就很好的體現(xiàn)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素質。這,試想,一個民族若是沒有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文明素養(yǎng),還怎能毅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呢?
文明和美德,不僅對個人,還對一個學校、城市、社會,甚至一個民族有著相當重大的意義。就拿我們學校的禮儀來說吧,它不正是要求我們從學校、家庭、社會等方面來嚴格要求自己,特別是我們青少年的文明素養(yǎng),有著較高的要求。但如果我們中的任意一個人沒能達到,就會直接影響到創(chuàng)建工作,甚至給城市帶來更多不良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告別不文明的行為,不斷提高自身文明素質,嚴格按照學校禮儀教育的要求,用實際行動踐行各種文明禮儀和美德。
讓文明之花綻放在那我們心間,文明和美德相伴同行!
文明的記敘文篇三
道德文明也許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也許只是一句善意的問候,更也許只是一個會心的微笑。一言一行總關情,在不經意間,我們傳播著熱情、尊重、關愛和友誼。這就是講文明。我認為,講文明不僅要思想文明,更重要的是還要語言和行為文明。文明,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文明從心開始
想必每個人的父母和老師都曾經告訴過你們,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做人,而做人就是要做一個文明的人。要文明的人,首先就要思想文明。思想才能驅使行動,行動才能能傳播文明。如果一個人心里想的都是不健康、骯臟的事,如怎樣去捉弄別人、怎樣損人利已,那么這個人就是病態(tài)的、不正常的。
古人在很早以前就認識到了這一點,《禮記》中的一篇文章《大道之行也》就闡述了這樣一個簡單而雙復雜的問題,描述了他們心中的“大同”社會:“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已經;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已。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謀閉”“興”和“盜竊”作的原因就是他們沒有讓自己的思想文明起來,從而導致了自己不文明的行為。
所以我們要文明,首先就要讓思想文明起來。
文明在語言中體現(xiàn)
管住自己的心之后,還得管住自己的口。不說粗話、不罵人、使用文明用語。語言文字在作家筆下成了一段優(yōu)美的語句,而在我們的口中可以成為拉近人與人這間距離的工具。
所以后我們要文明,還要讓語言也文明起來。讓文明在語言中體現(xiàn)。
文明在行動中傳遞
要實現(xiàn)真正的文明,最重要的是讓行為也文明起來。動作形成習慣,習慣造就品格,品格決定成敗。就拿汶川大地震來說吧有許多救援者、志愿者不顧生命的危險,趕到災區(qū)發(fā)生地,這多么令人敬偑啊!也許還有人有這樣的沖動,但他們還不是止步于危險之前嗎?
所以我們要文明,最重要的是要讓行動文明起來。讓文明在行動中傳遞。
個人文明一步,國家文明一大步。文明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在這個進步的社會中,我們需要以勇氣和智慧戰(zhàn)勝困難我,用文明和文化戰(zhàn)勝野蠻和愚昧。讓我們帶著微笑出發(fā),向著文明闊步前進,永不止步。
文明的記敘文篇四
“文明”,人人都愛;“文明”,人人都會說;“文明”就在我們身邊,她伴隨著我們,融入我們的生活中,構造一個和諧溫暖的城市……
我作為一個汾江中學的學生,希望大家都帶著“文明”的心態(tài)去營造一個溫馨的生活環(huán)境。我們的老師常常在我們的耳畔說:“要有禮待人,文明從身邊做起。禮貌和文明都是我們的共處鑰匙。”無論在哪兒,只有“文明”的存在,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美好、更和諧。
綠色的大地,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流,茂盛的綠樹,清新的空氣,暖和的陽光,自由自在的鳥兒,和諧熱情的人們……成為一個既有新鮮的味道,又有文明的存在的世界。
一句問候語給人以開心,一句關心語給人以溫暖,一個小忙給人以快樂,一個微笑……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是一個人素質最好的體現(xiàn),把文明禮貌當成一種習慣來培養(yǎng)。在與人相處中謙和有禮,尊敬長輩,愛護幼小。
“文明”一詞,有很多涵意,“文明”是要發(fā)自內心去感受,去領會,去發(fā)現(xiàn),去開竅的,順手撿起一片紙,純潔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塊污漬,凈化的是自己的靈魂。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創(chuàng)文吧!讓文明的.氣息洋溢在城市的每個角落吧!天空是溫暖的搖籃,不要再向天空,不要再向天空吐煙,讓地球心酸;草地是美麗的地毯,不要再亂扔雜物,讓地球難堪!文明是成功之花的蕊,是理想之舟的帆。綠色、文明是希望,讓我們一起來播種希望能夠吧!
少一份垃圾,多一份環(huán)保,我們的城市就會變得清新,干凈。
少一份捕殺,多一份關懷,我們的城市就會變得溫暖,溫馨。
少一句粗言,多一句問候,我們的城市就會變得和諧,可親。
文明的記敘文篇五
文明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我們就擁有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學校開展“傳承文明,做文明的守護者”的活動,我積極地參加,還把它帶進了我家呢!
那天晚飯后,我叫來爸爸媽媽和妹妹,讓他們都坐著。我站在前面,一本正經地說:“從現(xiàn)在開始,進行普通話比賽。比賽規(guī)則是這樣的:從現(xiàn)在到下周一為止,只要有人發(fā)現(xiàn)我們其中一個人在說夾江話,就記錄在一個本子上。到了星期一,誰被發(fā)現(xiàn)的次數(shù)最少,誰就是‘普通話大王’。”大家都贊同我的提議。
比賽剛開始,爸爸說話了,我們仨個都監(jiān)聽著。“呵呵,你說夾江話。”媽媽忽然叫
了起來。爸爸這才回過神來,不停地搖著頭嘀咕著。“媽媽,我要喝牛奶。”這時,妹妹開口了。“吆,幼兒園沒白讀。”‘嗯?!”我們三個不約而同地指向說夾江話的媽媽。媽媽后悔地笑了笑……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我發(fā)現(xiàn)全家人講土話的次數(shù)漸漸地減少了。到了星期一晚飯后,我們又聚在一起,我拿著本子,把記錄的情況報了出來:爸爸6次,媽媽5次,妹妹7次,我2次。,冠軍是我!我十分高興,我不僅為自己是冠軍而高興,更為爸爸媽媽在一星期里只說了幾次土話而高興。
在我內心深處,有那么一件使我自豪的事:
有一天,我去新華書店借好書后,就坐著1路公交車回家去了。因為那時正是下班的高峰,公交車上已經座無虛席。中途,一位老奶奶上了車,那位老奶奶手把著扶手,顫顫巍巍,讓人感覺十分危險。我想:老師說過主動給老人、殘疾人和需要幫助的人讓座就是文明的表現(xiàn)。于是,我立即起來,小心翼翼地扶那位老奶奶到我原來坐著的座位。那位老奶奶坐下后,微笑地看著我,連聲說:“謝謝!謝謝!你真是一個懂事的孩子”我聽了,不好意思地說:“沒關系,這是我應該做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十分暢快。
由此我想到,要做到文明其實并不難。它是你不小心撞壞了別人的東西時一句簡短的“對不起”,它是你想請教別人問題時的一句“請問一下”,它是別人幫助了你以后發(fā)自內心的“謝謝”……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的記敘文篇六
這個星期六,我和媽媽閑著沒事,便帶了弟弟一起去大潤發(fā)購物,我們盡情挑選后,買了整整三大袋的東西,媽媽抱著弟弟,而我自然是那可憐的“搬運工”。
“早知道不買這么多東西了,拿都拿不動,氣死我了!”我一邊埋怨,一邊費力地提著那三只大袋子,可是,人倒霉的時候喝涼水都塞牙,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剛剛還是晴空萬里眼之間便下起了傾盆大雨,我和媽媽狼狽地躲著雨,終于來到一個公交站臺。“怎么回事呀,剛才還好好的呢,怎么就下起雨了呢?”我不高興地嘟囔著,拍打著身上的雨水。
“惜緣,快去買一把傘來,我們打的回家吧。”經歷過一場大雨的媽媽早已失去了繼續(xù)購物的興致,一邊安撫著不安的弟弟,一邊不耐煩地說。我買來了傘,和媽媽一起等車,可是平時滿大街跑的出租車現(xiàn)在都不見蹤影。
風越刮越大,我的劉海都被吹得亂七八糟的,傘也打不住了。這時,遠遠地來了一輛出租車,我和媽媽激動地收了傘,可出租車在我們的面前只打了一個回旋,又絕塵而去,帶走了我們的等待,也帶走了我們的期望。
我才不愿意放棄這輛讓我們等得望穿秋水的出租車,我快步緊跟過去,媽媽也抱著弟弟隨后趕到。我們看見一個約莫二十五六歲的年輕人正準備上車,猛然發(fā)現(xiàn)了“氣勢洶洶”的我們,便停止了動作,雙方便僵在那里。
過了一會兒,他看見我們一個個被雨水打濕的狼狽樣和弟弟因不安而扭動身子的樣子,便微笑著說:“你們先吧,我不趕時間。”這時,媽媽也不好意思起來,說:“這怎么可以呢,明明是你先看到的嗎,我們怎么可以坐呢?這不等于搶嗎?我們沒事,再等一會兒吧!”說著,欲拉著我走。
“唉,別別別,你一個女人還拖著兩個孩子,本來就挺不容易的。加上現(xiàn)在又下了雨,就更辛苦了,你先吧!”說著,硬是把我們推進了車內,而他自己仍然站在路邊等待下一輛車。
我看見,一朵文明之花正在悄然開放……
這只是生活中的一個小片段小細節(jié),可是,他卻反應了我們這個社會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文明,讓我們行動起來,讓建設文明家園不再是一個口號一句空話,讓文明之花開滿整片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