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難點是在教學中可能會遇到困難和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秀的四年級教案范例,供大家參考。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四年級(實用20篇)篇一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讀了課題,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嗎?
2、是啊,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這樣的想法真是太奇妙了。那么,作者究竟做了哪些大膽的設想呢?讓咱們走進課文。去尋找答案吧。
二、自由讀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2、指名分節朗讀,訂正讀音,明確停頓。
如:“爺爺也會看到我在課堂上是多么頑皮”
第一行“我”的后面只能作長句子中間適時的換氣停頓,而不是標點處的停頓。
3、再讀課文,思考問題:
(1)假如記憶可憶移植,會出現哪些有趣的現象呢?
(2)作者為什么認為“記憶移植不應僅僅是幻想”?
(3)從最后一節中,你明白了什么?
4、匯報交流上面的思考題。
三、暢想未來。
2、學生先在小組交流,小組長統計意見,統一匯報。
四、完成作業。
語文《課課練》。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四年級(實用20篇)篇二
于是我變成了一條魚,在回憶的河中逆流直上。我驚喜,我激動,我彷徨,我無助……之后我學會了思索,天真的雙眸被染上了濃重的一筆,也許偶爾我還會嘆息,但我再也不會掉下脆弱的淚。
那天我做了一個夢,夢見一顆沙粒沉入海底,許多年以后,有一個孩子,看見了一粒珍珠,在深深的太平洋底閃閃發光!
二、小試牛刀。
1、讀完上面的仿寫文章,你們一定也躍躍欲試了吧,那就請你拿出練習本,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開頭,仿寫一節詩歌吧,注意詩的格式啊。
2、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展示,將優秀的學生作品用實物投影展出,大家說好在哪里,或者提出修改意見。
4、修改自己的作品。
5、教師將學生作品全部展出,學生評獎。
三、課后作業:
繼續完善自己的作品,并進行謄抄,以備展出。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四年級(實用20篇)篇三
教學內容:
教材84頁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數的近似數。
教學重、難點:
能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數的近似數。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把下面各數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求出它們的近似數:
12953≈986534≈560890≈697010≈。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情景圖1:
師:(1)為什么售貨員阿姨要把17.904元取近似數為17.90元呢?(提示:人民幣)。
(2)是怎樣把17.904取近似數為17.90的呢?(四舍五入)。
2、課件出示情境圖2:為什么可以這樣說呢?
3、師:我們都知道求整數的近似數時,可以用“四舍五入”法,那么求小數的近似數時,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
三、新課。
1、課件出示:0.984≈(保留兩位小數)。
小于5,舍去。
師:保留兩位小數,就要將第三位小數省略,精確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數。
2、課件出示:還可以說課桌高約1米。為什么可以這么說?
0.984≈(保留一位小數)。
大于5,向前一位進1。
師:在表示近似數時,小數末位的0不能去掉。
3、課件出示:想一想0.984≈(保留整數)。
讓學生獨立思考完成,老師進行總結。
總結:求近似數時,(1)保留整數,精確到個位,看十分位;
(2)保留一位小數,精確到十分位,看百分位;
(3)保留兩位小數,精確到百分位,看千分位;
…………………………………………………….
四、課堂鞏固。
1、求下面小數的近似數。
2、用“四舍五入”法寫出近似數。(課件出示)。
學生獨立完成,抽生到前面演示并講解。
五、課堂活動。
教材86頁第三題。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都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七、布置作業。
八、教學反思。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四年級(實用20篇)篇四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體會夾竹桃的婉美、韌性的特點,了解作者看到夾竹桃時的想象。
2.學習作者由眼前景物合理展開想象的寫作方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法:
以讀為主,引導學生抓關鍵詞句進行品讀,一邊讀一邊想文字所描繪的景物。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了解夾竹桃的特點。難點是學習抓住特點描寫事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教師談話引入新課。
師導:孩子們,今天我們繼續到季羨林爺爺家去欣賞夾竹桃。
二.品讀語句,體會感悟。
反饋后,出示課件,讀這句話。
師導:夾竹桃的婉美、韌性表現在哪里呢?它又引起我怎樣的想象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一)體會婉美。
1、.教師指名說“婉美”的意思。引導學生用換詞等方法。(美麗;美好)。
2、自由讀課文,找出讓你感受到夾竹桃婉美的句子,指名反饋,教師出示課件,教師讀,學生閉目想象畫面。
3、出示圖片,體會“融洽”一詞,再指導學生讀出對夾竹桃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師:因為夾竹桃如此婉美,所以我愛上了夾竹桃。還因為它的韌性,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二)體會韌性。
1、出示句子“這一點韌性,同院子別的花比起來,不是形成鮮明的對比嗎?”
師:讀這句話,它是一個什么句式?改成陳述句。比較兩個語句語氣強度。
2、拓展思維,激發詞語。:我們常用哪些詞語來形容“韌性”的呢?(不屈不撓、頑強不屈、能屈能伸等)。
3、輕聲讀第3自然段,畫出你認為最能體現夾竹桃韌性的句子。指名反饋后,出示句子,引導學生抓關鍵詞語,體會夾竹桃的韌性。
4、引導學生用上面的句子“夾竹桃,你,我你!”
句式讀句子,讀出對夾竹桃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三)了解想象。
2、讓學生自讀第四自然段,教師出示要求:
(1)月光下的夾竹桃為什么能引起“我”的想象?
(2)月光下的夾竹桃引起“我”哪些想象?
3、集體反饋。
(1)指名反饋:月光下的夾竹桃為什么會引起我的想象?
(2)指導朗讀,將學生領入情境。
4、教師創設語言情景:朦朧的月色下,夾竹桃花影迷離,葉影參差,濃濃烈烈的花香毫不含糊地襲來,我恍恍惚惚了,想象到了……(學生自然地接著說課文的內容)。
4、拓展想象,同學們,你們還想象到了什么?(仿造我想象到它是句式說話)。
5、有感情地讀這一段,教師相機指導。
6、分享讀,邀請同學和你一塊朗讀,體會分享的快樂。
三、回顧全文,總結全文。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地段落。
2、說說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的關系。
3、教師總結:既不名貴,又非最艷麗,卻成了最令人留戀、最值得回憶的花,這就是夾竹桃。讓我們記住它的婉美,記住它可貴的韌性,記住它給我們帶來的美好幻想吧!
四、拓展訓練。
你喜歡什么花,把喜歡的理由說給同學聽,再寫寫。
五、板書設計。
13夾竹桃。
婉美。
愛夾竹桃韌性。
產生想象。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四年級(實用20篇)篇五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導如課題。
1、齊讀生字卡片上的生字。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提問: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二、學習課文。
(一)、了解俞伯牙。
2、讀第二段,體會俞伯牙遺憾的感情。
(二)、《高山流水》遇知音。
1、雖然他是個音樂家,但是找個了解他音樂的人卻很難,就在這時,伯牙出使途中,來到漢陽江口,他只能對江彈奏,這時伯牙彈的是《高山流水》。
2、自瀆3、4段,想一想哪些地方描寫伯牙在彈奏《高山流水》時的情景,抽生回答。
3、讓我們一起走進有美景,有琴聲的傍晚。播放《高山流水》,生感受,師讀課文。
5、正當伯牙彈起這段音樂的時候,鐘子期聽到這段音樂,自瀆5-7段,勾出描寫鐘子期神態和語言的句子。抽生回答。
6、出示鐘子期的句子:
子期嘖嘖贊嘆道:“真妙啊,氣勢磅礴,就像挺拔雄偉的泰山!”
a、讀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
b、從哪些詞說明子期夸的妙,讀出氣勢磅礴的語氣。
c、抽生讀,齊讀。
d、理解“嘖嘖贊嘆”。(不停的贊嘆)。
e、贊的是什么?(伯牙的音樂美妙),怎么贊的?再讀。
7、再來看看子期的第二句贊嘆。
子期又意味深長地說:“真妙,我看見了煙波浩渺、寬廣無邊的江河流水!”
a、讀一讀。
b、伯牙彈奏的是什么?子期贊的是什么?
8、區別體會兩句的感情不同,自己體會對比讀一讀。
9、聽了子期的贊嘆,伯牙的內心發生了什么變化。
當伯牙彈“志在高山”時,伯牙是什么表情?(驚訝,只是看了一眼子期)。是什么原因?
當第二次贊嘆是,伯牙是什么表情?
齊讀伯牙的語言:
這時,伯牙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猛地站了起來,拉這子期的手說:“高山流水,知音難遇。想不到在這里能遇上您這樣以為真正了解我的人啊!”
從這句話體會伯牙什么樣的心情?
齊讀,讀出伯牙此時激動不已的心情。(抽生讀)。
10、回顧過渡。
子期第一次贊嘆,伯牙彈的是“志在高山”,第二次贊嘆,伯牙彈的是“志在流水”,對比讀一讀子期的贊嘆和伯牙的話。
(二)《高山流水》悼知音。
1、子期和伯牙一見如故,于是有了來年的約定,當伯牙如期來到漢陽江口,他等來的卻是子期病逝的消息。自瀆8-12段,說一說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
2、哪些詞語最讓你感動?
4、用讀體會伯牙的痛苦、傷心。
a、抽生讀。
b、抽生評。
c、齊讀。
(三)小結。
1、鐘子期和俞伯牙的相遇,讓伯牙激動萬分,而這一次的離別,又讓伯牙心碎不已,正是因為這個故事,才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話,碎琴山,古琴臺也因此而得名,高山流水、知音也有了新的含義。
2、默讀課文13、14段,想一想讀后的收獲,在生活中,你有自己的知音嗎?
3、再讀課題。
學了這課,你對高山流水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學了這課你該怎么對待自己的朋友?
教學建議。
《高山流水》這篇課文為我們講述了俞伯牙和鐘子期以一曲《高山流水》結為知音的動人傳說,在如泣如訴、催人淚下的故事中,讓我們品味到友誼的真諦。
課文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高山流水》遇知音,第二部分為《高山流水》悼知音。
在巧遇知音這一部分中,尤其以伯牙兩次撫琴為重點;在憑吊知音部分,又以伯牙摔琴為重點。整篇課文洋溢著真摯的情感,就如一曲動聽的曲子,令人回味無窮。
學習這篇課文的重點是要抓住描寫人物表情、動作、神態的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友誼的可貴,知音的難尋。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四年級(實用20篇)篇六
我想()。
四、拓展延伸,大膽想象.
(一)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課件出示:醫學移植發展圖片資料。
移植不僅限于植物。人體骨髓移植、腎移植、心臟移植、肝臟移植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
(二)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記憶移植能不能實現,要靠誰呢?
齊讀最后一節。思考:怎樣才能實現記憶移植,讓這種神奇的想象成為現實。
(三)讀了這首詩歌后,受到了什么啟迪?
五、整體回讀,讀出韻味。
(一)通過恰當的停頓,讀出鮮明的節奏,還要注意把韻腳讀得響亮,讀出詩的韻味。
(二)讀好小詩還需要讀出畫面來。
記憶移植成功的話,多有趣的事情啊。試著讀出這有趣的畫面吧。試著有感情地讀一讀整首小詩。
(三)配樂朗讀全詩。課件出示音樂。
六、指導書寫生字。
(一)小組交流如何記憶七個生字。
(二)全班交流,看看誰的方法最好。
(三)指導書寫生字。
1、書空難寫生字的筆畫,筆順。重點寫好“澀”、“懈”、“授”字。
2、學生在《寫字書》上練習書寫,教師巡視。
3、同桌互評,自我修改。
七、課后作業:
有感情的朗讀文章,爭取熟讀成誦。
第二課時。
一、拓展閱讀。
欣賞拓展文章:《假如記憶可以移植》。(課件出示拓展文章)。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四年級(實用20篇)篇七
教學目標: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理解小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其計算法則是教學重點;
(二)位數不同的小數加減法計算是學習的難點。
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多媒體課件展示:
下面各數不改變大小,變成三位小數。
8.90.4213.4600。
2、你會算嗎?
5.4+0.32.5-1.46.4+2.84.5-1.7。
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迅速完成上面的題目。
板書課題:多位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共同探究,獲取新知。
多媒體課件展示教科書第106頁例1的情境圖。
教師: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說說從這幅圖中獲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準備怎樣解決提出的問題?(學生觀察情境圖,先獨立思考,再與同桌討論,在此基礎上全班交流。)。
根據討論結果,教師板書:
24.83+51.6﹦76.43。
24.83。
+51.6。
76.43。
答:李伯伯家應付水費和天然氣費共76.43元。
課堂練習:出示練習題。
教師總結:只要小數點對齊了,相同數位也就對齊了。課件:小數加法計算方法。
教師:下面我們看看同學們提出的第二個問題怎樣解決?同學們嘗試估算這道題,完成后交流,說說自己估算的方法。(學生回答、交流。)。
師生共同筆算該題,教師板書:
51.6-24.83﹦26.77。
51.60。
-24.83。
26.77。
答:李伯伯家這個月水費比天然氣費少付26.77元。
學生完成算一算。交流計算結果。
教師總結:出示課件《小數減法計算方法》。
教師:進行小數進位加法、退位減法時的注意事項。(課件)。
課堂活動:1、數學醫院。(課件)。
游戲。(課件)。
練一練。
教科書p109頁1-4題。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四年級(實用20篇)篇八
今天我說課內容是西師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第二十八課《激動人心的時刻》,這篇課文用動情的語言,記錄了10月15日,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上太空,中華民族幾千年飛天夢變成現實的那一激動人心的時刻。課文按時間順序記錄了這個重要時刻。全文共七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紹了“神舟”五號航天飛船升天的時間;第二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描寫了“神舟”五號升天前和升天時的情況;最后一個自然段描寫了飛船勝利歸來,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取得圓滿成功。根據本課內容,需要兩個課時才能完成,這是第一課時,在這一課時教學中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
能抓住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想象“神舟”五號發射升空的過程,感受發射場面的壯觀,體會人們期待、緊張、激動、幸福等復雜的心理活動,激發民族自豪感。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重點。
理解內容,感受那激動人心的時刻,體會人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難點。
感受“神舟”五號發射時的壯觀場面,體會人們期待、緊張、激動、幸福等復雜的心理活動,激發民族自豪感。
二、說教法學法。
本堂課我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學會抓住關鍵的詞句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理解詞句時我還采用情景教學法,充分利用形象、創造具體生動的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比如:我運用課件,讓學生親臨火箭發射時的情景,幫助學生感受發射時的壯觀場面,體會人們那時復雜的心理活動。借助圖片幫助學生直觀感受“銀練當空舞”的美景等等。整節課讓學生在充分的讀中體會當時人們的思想感情,在感受激動的同時,又教給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內容、體會情感的閱讀方法。
三、說教學程序。
(一)。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從介紹楊利偉談話引入,抓住重點詞語“激動人心”進入主題,激發學習興趣。
(二)。
初讀感知,理清脈絡。
1、初讀課文對課文先整體把握,為學生繼續深入閱讀奠定基礎。
2、抓住段首“時刻”,理清文章脈絡。
(三)直奔重點。
根據學生的閱讀體驗,由面到點,切入重點,整個教學不平均使用筆墨。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相機引導學生抓住課文重點片段學習。
1、
請同學們結合旁批讀一讀4、5自然段,邊讀邊想,標出讓你激動的詞句,并寫下讀書感受。
2、
師生交流讀書體會:
在交流時抓住“十秒倒計時”“火箭點火升空的瞬間”“飛船在天空中的變化”等場面描寫的詞句重點學習來體會人們激動、興奮、緊張、幸福等復雜的情感。在感受激動的同時,教給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內容、體會情感的閱讀方法。
先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在讀中體會、互讀互評、借助課件等方法來感受火箭待發及發射時的壯觀場面。在學習“飛船在天空中的變化”部分時,讓學生沿著情感推進的過程中,讓學生根據先前學習語文的方法自學,意在舉一反三。但放手讓學生自學不等于“放羊”如:在學生對“銀練”和“晶瑩奪目”的理解可能有困難,所以仍需相機點撥。
3、在通過初讀、品讀、感情讀的多層次、多梯度設計,讓主題凸現,讓感悟加深,讓理解增強,從而在感受文本激動場景的同時,激活學生自身的內心激動。學生情感和理解達到一定深度的基礎上,讓學生朗讀文章最末兩個自然段。把全課再次推進高潮。并在這個高潮中,給學生一個夢想,讓孩子帶著夢想走出課堂,走向生活。一次語言與生命,與精神共生的學習經歷就已完成。
四、總結全文。
五、拓展(選做)。
1、課后查閱資料:中國歷史上還有那些激動人心的時刻?(培養動手與收集信息的實踐能力,進一步開發課程資源。)。
2、畫下你心中的飛船,并在旁邊寫下你想說的話。(找到讀寫結合點,讓閱讀與寫作同步訓練、同步收獲,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六、板書設計:
28。
飛天夢--自強夢。
4:00。
6:15。
7:30。
9:02。
自豪激動。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四年級(實用20篇)篇九
課題:小數加法。
教學內容:教材第106頁例1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分析解決問題,從而體會小數加法的意義.
2.讓學生經歷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理解掌握小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3.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經歷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掌握小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掌握小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合作交流法,講授法.
教學準備:課件,課堂作業題紙,拓展練習題紙.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情景引入。
師:這下可把小白兔難住了。同學們能幫小白兔算一算嗎?(能)。
師:下面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用豎式幫小白兔算一算!看誰最先幫小白兔算出來。(老師巡視)。
師:同學們做的真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算的?(板書)。
(把學生的豎式計算展示出來)。
師:這位同學做得真好!同學們都是這樣計算的嗎?(是)。
師:那位同學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怎樣計算一位小數的小數加法?
(抽學生口答)(先把兩個加數的小數點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最后在得數中對齊橫線上的小數點,點上小數點。)。
如果學生說出十分位對十份位,個位對個位,從低位加起也可以,,,
2.談話引入,板書課題。
看來同學們對一位小數的小數加法掌握得很好!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小數加法(板書課題)。
同學們,根據圖中信息你能計算出買蘋果和香蕉一共用了多少錢嗎?怎么樣列式呢?請同學們把算式列在練習本上。列好后請舉手。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把學生列的算式寫在一體機上)。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個算式,它和第一個算式有什么不同?
師:(語言揭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
1.獨立試算兩位小數加兩位小數明確算法。
課件出示情境圖。
(1)看圖獲取信息,列出算式。
師:同學們,根據圖中的信息要計算小白兔買的蘋果和香蕉一共用了多少錢該怎樣列式呢?請同學們把算式列在練習本上。列好后請舉手。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把學生列的算式寫在一體機上)(這部分取消。
(2)學生嘗試計算。
同學們你們能把這道題計算出來嗎,試一試用豎式在練習本上做一做。做完的同學請舉手。
(3)展示交流明確算法。
師:同學們算的真快。下面請同學們把你的算法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小組長注意收集你們小組有幾種算法。(老師巡視查看學生的豎式計算)。
師:那位同學愿意把你的豎式計算展示給同學們看一看?學生說老師寫(把學生的算法由老師在一體機上寫出來)。
師:下面誰來說說用豎式計算兩位數的小數加法的時候寫豎式時怎樣對位?把豎式寫好后應該從什么位算起?得數中的小數點的位置怎樣確定?(抽學生口答)。
2教學估算兩位小數加一位小數的計算。
課件出示例1情境圖。
(1)獲取信息列出算式。
(學生口答后板書算式)。
(2)估算說方法。
(3)獨立計算展示不同算法。
(4)小組交流3和幾相加?3為什么不能和6相加?
3獨立計算掌握得數末尾0的處理及整數和小數相加的豎式寫法。
課件出示:25.38+31.62=24.645+2.38=18+16.74。
(1)獨立計算。
(2)展示豎式計算師生交流(得數中,小數部分末尾的0怎么處理;整數和小數相加怎樣寫豎式)。
4小結算法(此環節放后)。
師:同學們,現在誰能說說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抽學生口答后教師總結。(課件出示)學生齊讀。
三.分層練習鞏固深化。
1.計算。
9.32413.85.26。
+6.98+6.98+8.3+2.74(這個環節與前面相同了,且數字也比較小,我覺得可以不要,下面兩個環節增加一點題)。
2.先估算,再用豎式計算。
13.46+12.34≈。
13.46+12.34=。
解決問題還可以出示求比一個多幾的題和比一個數少幾的逆向題,以增加練習難度,這個環節擺在數學醫院之后,數學醫院之后,在學生充分掌握方法后總結算法,水到渠成,是學生自己探究得出,不是你老師灌給他的。
4.數學醫院(我覺得這里數字還是要大一點,數字小的最好要進位,進位是重點。
53.32.561.5623。
+2.47+4.260.24+15.74。
7.806821.8015.97。
四.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計算小數加法要注意什么?
五.課堂作業(這種課常沒有作業,作業就在前面的訓練中完成了,且這兒安排這個環節,與第一個練習是同一層次的,練習盡量體現出由易到難,不重復)。
3.63+1.52=0.63+1.5=。
8+3.02=6.36+1.44=。
六.拓展練習。
59元能買那些物品?(每種買法每種商品只能買一個)有幾種買法?
書包筆記本故事書文具盒。
46.5元5.5元37.72元10元。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四年級(實用20篇)篇十
混合運算是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第一課時是含有乘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學生二年級的時候已經學過了乘法在前、加法在后的綜合算式,但對于綜合算式的遞等式計算格式還沒有涉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情景讓學生理解含有乘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
在新課講解的過程中,先從分步算式入手,再列出綜合算式,講解遞等式的書寫格式,再通過討論比較總結出含有乘法和加、減法的綜合算式的計算順序,已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練習的過程中也將本節課的練習進行了適當的編排,讓學生做題的過程中感受知識的不斷鞏固和強化,最后做好小結,讓學生回顧整節課。在備課的過程中,我也對學生的情況進行了簡單的預設。
上完課后發現了課上的很多問題,結合教學設計進行了簡單的總結:
1.緊扣教學目標,設計好每一個教學環節。
備課時,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把新授部分分成了三個部分,由分步算式引入綜合算式及綜合算式的書寫格式為第一個部分,根據情境直接寫出綜合算式為第二個部分,比較總結為第三個部分。其中第三部分其實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討論總結出綜合算式的計算順序,在教學這一環節的時候,由于備課時沒有考慮周到,在提問的過程中發現,學生有些茫然,不知道該從何入手,這是因為在備課中沒有想到怎么樣提出有效的問題,有明確指向的問題所造成的,所以在教學中應設計好每一個環節,細致地思考每一個問題的具體提出,每一個追問的層層遞進。
2.給學生多一點的時間去思考、發現、練習。
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多給學生機會,讓學生說出他們的想法,說出他們的發現,說出他們的總結。在新授的部分,由于擔心學生說的不到位,一次次地糾正學生的答案,或者是打算學生的回答,將自己的預設強加給學生,在以后應盡量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在學生能力范圍內的,應該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在比較討論的過程中,多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慢慢地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在練習的過程中更是要學生多說,這節課我給學生的時間太少,很多時候怕學生出錯或者表達不完整,自己就說出了答案或結果,沒有給學生鍛煉的機會。
3.多種練習形式結合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為了節約課堂的時間,我將本課鞏固練習的題目進行了改編,在練習的過程中,也根據題目的特點設計了不同練習形式,有的題是每組完成再匯報,有的題是全班完成個人匯報,還有的是簡答,口答等形式,這樣的安排為了節約時間,提高課堂效率,也是為了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四年級(實用20篇)篇十一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新字、理解詞語意思。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泉水和瀑布的優點,教育、鼓勵學生形成勇敢和合作的品質。
學會與他人合作,體驗合作的快樂。
教學重點:
從具體的語句中體會泉水和瀑布的特點。
教學難點:
教學流程。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2、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14課《快活的小河》。
板書課題齊讀。
3、你能說一個“快活”意思相近的詞語嗎?
帶著快樂的心情,用你們甜美的聲音,讀出小河的快活。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意。
過渡:小河在奔向大海的旅途中,他都遇到了哪幾個朋友,又發生了什么事情呢?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一起去了解和體會小河的故事吧。
1、同桌合作讀課文,一人讀一段,如果同桌讀得好就請你鼓勵一下他,如果他讀錯了請你幫他糾正,同時標出自然段序號。
2、課件出示字詞,學生多種形式認讀,(說出一個“勇敢”的近義詞,強調多音字“奔”,發現“摔‘蹦、撞”都是動詞)。
3、指名讀課文,邊聽邊思考:小河在奔向大海的旅途中遇到了那幾個好朋友?
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板書:大山、泉水、瀑布。
4、課文主要通過小河與大山、泉水、瀑布這三個朋友的對話來向我們講述一個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
下面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在文中分別找到小河與大山、泉水、瀑布的三次對話,并用括號做上標記,用以區分。(強調:默讀要求——眼動、心動、口不動)。
三、精讀課文,讀中感悟。
(一)共同學習大山與小河的對話。
匯報:
小河為什么抱怨?
(1)理解“抱怨”指導朗讀。師舉例:媽媽不問緣由而冤枉你時,你會抱怨她對自己的不公平。還有什么情況下你會抱怨呢?當你心中不滿而去責怪別人這就是抱怨。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讀一讀小河的話。
(2)說明“嗚”是擬聲詞在這里用來模仿的是小河的哭聲,可以帶著哭腔來讀。
(3)快活的小河剛遇到點困難就抱怨哭泣,你覺得此時他是一條怎樣的小河?
(4)看到這條抱怨而哭泣的小河,大山又是怎么說的呢?
2、(課件出示大山的話)指名讀大山說的話?
(1)邊聽邊數大山共說了幾句話?
(2)看看一、二句后各是什么標點?分別要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呢?指導讀疑問句結尾處是語調上揚,讀感嘆句結尾處是語調下降。指名練讀、男女生讀,齊讀。
(3)師讀第三句話:從這句話中你有認識了誰?
(4)找出描寫泉水動作的詞(跳、摔),能看出什么?
(5)泉水遇到的困難多嗎?從哪個詞中知道的?你認為“多少”究竟是幾個?
(6)面對這無數的困難,泉水又是怎樣對的呢?用文中的句話來說一說。
泉水面對困難,不叫苦,這是一種什么精神呢?板書:堅強。
(7)你們想不想看一看這堅強勇敢的泉水?
(8)大山想借泉水告訴小河什么呢?
大山想借對泉水的贊美來鼓勵小河要向泉水那樣堅強、勇敢。
板書:鼓勵。
指導朗讀:讀出大山對小河的鼓勵和大山對泉水的贊美。
3、分角色讀大山與小河的對話。
(二)自主學習小河與泉水的對話。
1、請三名同學來讀小河與泉水的對話,邊聽邊思考。
2、學生匯報交流。
(1)引導學生說完整話回答問題。指名讀一讀能體現瀑布優點的句子。(課件相機出示泉水的話)。
(2)哪些詞語能看出瀑布更勇敢,更堅強?指導重讀變色的字,突出瀑布的勇敢。
(3)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去看一看勇敢的瀑布呢?看圖:這瀑布從高達百米的巖壁上飛流直下,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激起的水花如雨霧般飄飛,這樣的景觀真是太壯觀了!難怪詩人李白也不由得發出了這樣的贊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瀑布就這樣忍受著撞擊巖石的痛苦為我們呈現了這樣壯美的景象!
(4)此時,你最想對瀑布說些什么?(讓我們一起豎起大拇指大聲的對瀑布說聲:瀑布,你真勇敢)。
(5)指導朗讀:讀出對瀑布的贊美。
小河也被瀑布這勇敢的精神鼓舞,所感動,他還高興的叫起來了,他想和勇敢的瀑布也成為朋友,一塊兒向前流。
(6)那女生分角色讀小河與瀑布的對話。
(7)師生配合讀對話(請同學們把我當成勇敢的瀑布,把小河說的話高興的對我叫出來吧。)。
小結:我真為小河能結識這么堅強勇敢的朋友而感到驕傲,更為小河的逐漸成熟而感到欣喜!
(三)體會合作的快樂。
四、拓展升華。
1、此時三個好朋友已經擁有了同一個理想,那就是?
2、大家看文章的結尾處是什么標點符號?(``````)它代表什么意思呢?
4、小結:
我們相信不管發生什么,小河都會用他學到的勇敢和堅強去面對一切,三個小伙伴一定會團結合作,互相鼓勵,共同流進大海,實現他們共同的理想的!
五、全課總結。
同學們,你們現在還小,在將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老師希望你們今后在困難面前能像小河和他的朋友們那樣,互相鼓勵,團結合作,做勇敢、樂觀的好孩子。也真誠的祝愿你們能早日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四年級(實用20篇)篇十二
教學目標:
1.認識16個生字和部首“立”,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復述這個故事。
3.認識孫悟空這個人物形象,培養豐富的想象力。
4.積累詞匯,在讀和理解的基礎上從不同角度談出自己的見解或提出的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認識16個生字和部首“立”,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復述這個故事。
難點:
1.認識孫悟空這個人物形象,培養豐富的想象力。
2.積累詞匯,在讀和理解的基礎上從不同角度談出自己的見解或提出的問題。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準備:生字卡、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有誰讀過《西游記》,有誰看過《西游記》的電視劇或者動畫片?《孫悟空大鬧蟠桃會》。
1.板書課題,讀題質疑。
讀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孫悟空為什么會大鬧蟠桃會?他是怎么大鬧蟠桃會的?他大鬧蟠桃會的結果是怎樣?)。
二、朗讀課文,讀題質疑。
1.師范讀課文,學生注意聽準字音。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查看課文后面的生字表。
3.指名逐段讀課文,其他學生一邊聽一邊思考剛才根據課文提出的三個問題。學生讀完第一段,問孫悟空為什么會大鬧蟠桃會?(因為王母娘娘開蟠桃會,奉命看守蟠桃園的的孫悟空卻得不到邀請,所以孫悟空非常生氣。)讀完第二、三、四自然段,問孫悟空是怎么大鬧蟠桃會的?(他搖身變做赤腳大仙進入瑤池,喝的酩酊大醉,又誤闖太上老君煉丹的地方,偷吃了仙丹。)讀完第五自然段,問孫悟空大鬧蟠桃會的結果怎樣?(孫悟空用隱身法一個筋斗翻出天宮,回到了花果山。)。
三、學習生字。
教師講解生字的字理(有條件的可借助課件演示),學生再說一說自己記字的一些好方法,比如小字謎、歌訣、部件組合等等)。
四、練習。
1.用所學生字填空。
()令()過()水()劃()子。
()住()則國()()臺。
2.讀讀下面的詞語。
起死回生搖搖晃晃東瞧西望開懷痛飲大搖大擺。
醉眼蒙朧不知不覺撲面而來。
3.用課文中的字填空。
()搖()擺()瞧()望。
()來()去()手()拳。
五、作業。
1.在虛宮格本上書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指導朗讀,體會人物心情。)。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并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讀好孫悟空的語言(包括內心獨白)。
一、學會質疑,善于提問。
讀了這么多遍課文,你們有沒有什么問題,可以是你不明白的,也可以是你根據課文內容想到的,對于學生提出來的重要問題,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讀課文或小組討論加以解決。
二、讀后評價,加以理解。
你覺的孫悟空是怎么樣的一個人?評價一下,然后說說你為什么這么評價它。
(1.神通廣大:用定身法定住摘蟠桃的仙女,變做赤腳大仙混入瑤池,拔毫毛變出瞌睡蟲,使隱身法一個筋斗翻出天空。2.聰明:騙走赤腳大仙,再變他的模樣混入瑤池,知道闖下大禍,就三十六計,走為上。3.沖動:王母娘娘不請就不請,干嗎大鬧蟠桃會呢?)。
三、復述或改編或續編。
結合課后活動,“表達”進行。引導學生看懂情境圖,弄清下面兩個問題。
1.文中有幾個人物?(孫悟空、七個仙女、赤腳大仙、酒坊中的人,還有提到沒有出現的人物:王母娘娘、太上老君)。
2.每個自然段寫的是什么?
嘗試著用自己的話講一講孫悟空大鬧蟠桃會的故事。
集體交流,教師適當的指導。
四、作業。
1.完成課后活動二。
2.把孫悟空大鬧蟠桃會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請他們評價。
3.小組同學合作排演課本劇。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四年級(實用20篇)篇十三
這是一篇以杭州灣錢塘江大潮為主題的課文,文章層次分明,其生動優美、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把雄偉壯觀的錢塘江大潮描述得有聲有色、氣勢非凡,讀來使人身臨其境,深受震撼。真是一篇學生喜歡的佳作美文。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認真讀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了解錢塘江大潮在“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不同景象及特點,從而認識到錢塘江大潮是洶涌澎湃的天下奇觀。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潮汐”的成因及相關知識。
情感目標:使學生在錢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從而激發學生對錢塘江大潮、乃至祖國的大好河山、錦繡風光的無比熱愛。
技能目標:引導學生能深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4小節。學著按時間寫作的辦法仿寫片段《雷雨》。
教學重點:
1、使學生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洶涌澎湃、雄偉壯觀。
2、理解并主動積累課文中生動優美的語言,并讀出感情。
教學難點:
1、使學生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洶涌澎湃、雄偉壯觀。
2、仿寫一個片段《雷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愛旅游嗎?哪些地方的景象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大家能用平時積累的語句來描繪這些令自己難忘的景象,真不錯,老師也積累了一段與大家一起分享。師深情背誦課文3、4。
3、出示課題,齊讀。
二、整體感悟:
1、同學們聽了老師的誦讀,對錢塘江大潮留下了什么印象?
2、請同學們也來讀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劃出文中自己喜歡的語句,反復讀讀,推薦給同桌。
3、師按學生回答歸納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
4、交流學生喜歡的語句,及時糾正讀音。并讓學生說喜歡的理由。
三、精讀課文:
1、錢塘江大潮為什么會被稱為“天下奇觀”。(并板書)我們一起去看看。
2、指名讀課文第2節,你讀懂了些什么?師歸納板書:江面平靜,人山人海、昂首東望。
3、“望”字在課文里除了看,還有一層意思--等著、盼著。該怎樣讀讀人們的這種心情?出示圖片“江面平靜”,配上音樂,學生自己讀讀。
4、交流讀,引導學生抓住“橫臥、籠罩、屹立”等詞把當時的氣氛讀出來,注意及時請學生評價朗讀的情況。
5、師生對讀,請學生體會朗讀成功的原因,總結學法。
理解重點詞句。
讀出人們的心情。
選折合適的音樂。
6、自由讀讀3、4小節,在學習小組中按學習方法自學課文。
7、交流理解的詞語,并讀讀該句句子。
8、師歸納板書:悶雷滾動,出現一條白線,人聲鼎沸、沸騰。
10、體會人們的心情。板書。配樂誦讀,學生自由選折音樂,組成小組讀讀。
11、集體學習課文最后一節師生對讀。
四、拓展、探究。
1、關于錢塘江大潮,你還想了解些什么,引導學生網上學習。并試著向外國游客介紹一下“你眼中的錢塘江大潮。”并把自己的觀點介紹具體。
說話練習:“錢塘江有著的大潮。()。
2、仿寫《雷雨》。
出示媒體“雷電交加”的景象。
出示要求:運用恰當的語句寫出雷雨的氣勢。
五、回家作業:
1、想象雷雨前、雷雨后的景象,把短文寫完整。
2、收集世界奇特景觀的資料、圖片。
附板書設計:
觀潮。
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
---------------------------。
江面平靜出現白線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余波西去、恢復平靜。
(看)浩浩蕩蕩。
(聽)山崩地裂。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四年級(實用20篇)篇十四
教學的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喜歡秋天,體會對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贊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秋天。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字卡、詞卡、掛圖、小黑板。
教學時間:兩課時。
一、導入:
昨天我們學的識字(一)是講述了秋天的知識,今天讓我們繼續認識秋天吧。
二、揭題。
1、板書課題,齊讀,思:讀后想知道什么?
(1)秋天是怎樣一幅圖畫?(秋天的圖畫里有些什么景物?)。
(2)它的色彩是怎樣的?
2、翻書,自讀課文。
3、思考:課文共有幾句話?(4句)。
4、指名分句朗讀,讀后評議。
(注意輕聲音節:燈籠高粱)。
5、小組合作讀,好的幫助差的,讀正確,讀流利。
三、認讀生字。
1、找出課文中要求認讀的生字,自讀。
2、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重點字音:梨籠頰浪勤勞。
四、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學生注意體會教師在朗讀中表達的喜愛與贊美的情感。
2、學生自由讀,一邊讀一邊想象秋天的圖畫。
3、小組內讀,說說自己的感受。
4、小組內選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來讀,并說說為甚么喜歡。
5、比賽讀,看誰讀得美。
6、尋找自己喜歡的學習小伙伴,讀喜歡的句子。
7、看著畫面用自己的話說說秋天,再試著背誦。
五、擴展活動。
六、作業。
1、小黑板出示“我會讀”中的句子,讀熟至背。
2、練習背誦。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四年級(實用20篇)篇十五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讀5個字。能按要求寫出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憑借課文提供的情境,展開想象,培養聯想與想象能力。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關鍵詞句的意思。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文中營造的美麗畫面中,表現了作者的童真童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詩中的童趣。
教學難點:
窗上結冰花的這種現象學生很少見過。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你們誰還記得我們這學期學過的詩歌的名字?今天呀,我們一起再來學習一首小詩:玻璃窗上的童話。一起讀讀課題好嗎?這節課,請你充分發揮你的想象力,讓我們一起走進玻璃窗上的童話世界吧!
二、初讀檢查字詞。
請你讀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確。
剛才在同學們讀書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字的音讀得不是很準確,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逐步出詞:貼到、玻璃、描畫。
指名/這一組(糾正字音)/齊讀。
(二)出句讀句。
“我把紙貼到玻璃上,輕輕地描畫。”
1、把它們放到句子中你還能讀準嗎?自己讀。
2、你為什么這么讀?
3、這個詞他讀的多好呀!誰也能像他這樣再來讀讀這個句子?
(三)處理()的()、()地()。
1、還可以輕輕地()?
2、小詩里除了“輕輕地”,還有這兩個詞呢!自己讀讀。
3、可以怎樣填呢?
(四)貼卡片:豐富多彩、神奇。
1、這里還有兩個詞語呢,我們來搶答。
2、什么是豐富多彩,又神奇的?
3、冰花是什么呀?課前,同學們收集了有關的資料,誰能來說說?
三、精讀感悟。
小作者看到這些冰花有什么感受?讀讀課文想一想。
從哪兒看出來的?默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相應的句子。
(一)第2節(16分)。
1、指名回答,提出文本。
2、引發聯想,化文字為圖像:這些冰花什么樣?
(1)通過讀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2)你能讀出來嗎?讓我們和你一起感受?
(3)帶感受讀。
3、啟發想象:還有什么樣的冰花。
(1)如果這時你就站在玻璃窗前,你還會看到什么樣的冰花呢?
(2)瞧,它們就在你的眼前了,想一想,這些冰花什么樣?
4、敘說新詩,師生共同完成。
(1)呀,有這么多美麗的圖案呀!那么它們會發生什么故事呢?
還想說是嗎?好,請同學們4人一組說一說,有一個同學來記,一會兒請你們組派一名代表來匯報,看看哪組寫得最神奇,最有趣!
(2)美麗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說也說不完,寫也寫不下,最后我們用……來表示。
(3)瞧,你們說得多棒呀!這就是一首小詩啦,這里有每一位同學腦海中美麗的童話故事,自己讀讀你們的作品吧!
5、讀句“它們把我迷住啦,看哪,看哪,眼都不想眨。”
6、小結,提取情感,回2小節整體。
你們這時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呀?
那就請你帶著這樣高興的心情讀讀1、2小節吧!
(二)第3節(3——5節10分)。
1、找到文本,初讀。
2、提供情景,激情。
(1)課件演示,引發疑問。
我把紙輕輕地放到上面,哎?怎么了?你說。
(2)規范語言,激情。
誰能用上老師給的句子來說一說?
圖畫很快融化,沒有了,()沒有了,()也沒有了,這一下,壞啦。
生:只要求填出即可。
3、提取情感。
師:-x沒有了,-x沒有了,你們說的-x也沒有了,一切都消失了……這時你什么心情呀?哦,傷心,你們呢?都來說說。
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讀第3節。
(三)第4節。
1、從學生回答入手,引出文本。
(1)先說說你畫的是哪里?
(2)為什么?
2、引導學生說理由,提取情感。
3、讀感受。
(1)難過得都要哭了,你能把這樣的感受讀出來嗎?
(2)齊讀。
(四)第5節。
1、從學生回答入手,引出文本。
生:這些畫常出現,我每天都去觀察、畫說明我很喜歡。
你從哪看出來的?能讀讀嗎?
2、請你帶著這樣的心情和同桌同學互相讀一讀第5節。
(五)小結文章的心情線索。
小作者從發現冰花,在高興之余,感嘆它們的美麗與神奇,到冰花消失時心里的傷心與難過,再到聽了爸爸的話,知道冰花在冬季常常來到時的欣喜。在過程中,經歷了多次的感情變化。而我們,也隨著體味了作者的心情,深深地為這些冰花所吸引了。讓我們一起再來朗讀這首小詩。
四、拓展。
今天你學到的玻璃窗上的童話,還會有()的童話?就像爸爸說的,只要你們都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到處都有童話。
五、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一首小詩,在學的過程中,同學們抓住了重點小節的重點詞句展開了想象,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也能夠試著用上這些方法,好嗎?課后,請同學們把課后的第2題寫詞語完成,并在你的作文本上續編第2節。好這節課就上到這兒,下課。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四年級(實用20篇)篇十六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學生體驗歌曲的意境和基本情緒,然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歌曲的理解。
介紹歌曲:歌曲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敘述了小主人公在美麗的、恬靜的夜晚,聽媽媽在場院里給他們講故事的幸福場景。第二部分敘述了媽媽在舊社會的痛苦生活,控訴了舊社會的不公。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復。所以,歌曲是帶再現的三部曲式結構。
教師彈奏樂段的歌詞和旋律,讓學生隨琴輕聲的哼唱,體會歌曲的感情。
第二樂段進行欣賞,與第一段進行比較,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全體演唱,老師和學生一起演唱
完整復聽全曲。說說歌曲中哪是重復出現的?完成聽聽想想。
每個人將今天的感受寫下來,最好能寫成日記。
教學反思:學生有表現力的演唱歌曲。
欣賞管弦樂《鵝媽媽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
1、欣賞管弦樂《鵝媽媽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
2、展開想象,根據音樂講述《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的故事。
1、復習歌曲《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2、引入新課。法國作曲家拉威爾創作了管弦樂作品《鵝媽媽組曲》,用音樂敘述了鵝媽媽講的5個故事,今天一起來聽聽其中的兩個故事。鵝媽媽講了兩個什么樣的故事?請同學們聽音樂之后回答。
3、這兩首樂《小拇指的故事》和《瓷偶女皇》。請學生回答哪一首是《小拇指的故事》,哪一首是《瓷偶女皇》?為什么?教師可根據情況再次播放音樂。
1、有誰知道童話《小拇指的故事》請給同學們講一講。拉威爾創作的樂曲《小拇指的故事》講了些什么?聽音樂,進一步感受樂曲,并說—說樂曲中的《小拇指的故事》。
2、教師帶領學生隨音樂哼唱樂曲中的主題。請學生說說主題的音樂形象。
3、學生在樂曲的伴奏下講述自己根據音樂所想象的故事情節。
1、教師講述童話劇《瓷偶女皇》、拉威爾創作的樂曲《瓷偶女皇》是不是對這個童話故事的完整的敘述?聽音樂,正確地回答。
2、這一步感受樂曲,并說一說樂曲是什么風格的音樂,作曲家為什么要采取這樣風格的音樂。
3、教師帶領學生隨音樂哼唱樂曲中的主題,請舉生說說主題的音樂形象。辨別樂曲中演奏主題的主奏樂器,并說出這種樂器屬于管弦樂中哪個樂器組。
4、學生在樂曲的伴奏下,講述自己根據音樂所想象的故事情節。
1、齊唱或獨唱,或兩種表演形式結合的方式演唱《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2、結合本堂課欣賞的管弦樂《鵝媽媽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說說作為敘事性音樂,上堂課演唱的《聽媽好講那過去的事情》與這堂課欣賞的樂曲,在音樂風格、表現形式等方面有何差別。
說出是否喜歡樂曲,并說出理由。
學唱并表演歌曲《老鼠和大象》。
1、學唱歌曲《老鼠和大象》并能有表情地演唱。
2、完成老鼠和大級節奏游戲。
3、能在演唱中表演《老鼠和大象》。
1、上兩堂課同學們聽了媽媽講的故事聽了鵝媽媽講的《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這堂課我們聽一聽《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2、放錄音《老鼠和大象》。
3、教師板書老鼠和大象的節奏游戲,請學生分組練習,力求將這兩種不同動物的形象表現出來,然后組合在一起。
4、請學生朗讀歌曲第二段“一只很小很小的老鼠……”注意朗讀的音量和語氣。然后在朗讀中加入老鼠和大象的二聲部節奏背景。
1、教師范唱歌曲。教師演唱之前,要求學生先表演老鼠和大象的節奏游戲作為歌曲的前奏,教師演唱當中,要求學生朗讀和表演帶節奏背景的第二段歌詞。師生合作共同完成《老鼠和大象》的歌唱。
2、教師與學生跟琴學唱歌曲,鼓勵學生積極學唱,盡快做到用歌聲講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3、教師分析歌曲中緊湊與舒展的勞動形象,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對比處理歌曲的演唱。尤其是歌曲二聲部合唱部分,是多么舒展開闊。然后在學生的演唱中,教師加入二聲部合唱的低音聲部。
1、在高聲部輕聲哼唱中,哼唱低聲部的音高,可以先放慢速度學唱。
2、當兩個產部各自都能聽到對方的聲部,戰到聲部融合的感覺時,稍微調整一下音量,達到兩個聲部音量的平衡。
學生有表現力的歌唱與表演《老鼠和大象》。能和諧的演唱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欣賞鋼琴獨奏曲《洋娃娃的夢》。
1、欣賞鋼琴曲《洋娃娃的夢》。
2、根播音樂創編洋娃娃的故事,并隨音樂表演。
1、演唱或表演《老鼠和大象》。
2、告訴學生本堂課欣賞的樂曲與洋娃娃有關,認真聆聽,洋洋娃娃在做什么?
1、聽錄音,教師自己彈奏或請學生彈奏《洋娃娃的夢》。
2、啟發學生思考,樂曲表現了洋娃娃幾種不同的情緒,或洋洋娃娃身邊發生了哪些故事情節。
3、請學生隨著音樂講述自己聯想到的內容。
欣賞樂曲是富有想象力,學生愿意參與到表演活動中。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四年級(實用20篇)篇十七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觀潮、據說、籠罩、薄霧、悶雷、水天相接、沸騰、猶如、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霎時、余波、風號浪吼、恢復”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3、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按照觀潮順序記敘景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朗讀課文,將視頻傳送至班級微信群,布置學生觀看錢塘江大潮視頻。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江山如畫、風光秀麗,你一定去過許多旅游勝地、大山名川,今天,我們一起去錢塘江追逐一場水的盛宴。
板書:觀潮(指導書寫“潮”)。
(齊讀課題。)。
【運用希沃中的漢字功能學習“潮”。】。
二、預習入手,了解學情。
1、昨天回家都預習了嗎?讀課文了嗎?老師把檢查的權力交給大家:
出示學生預習時的朗讀視頻,引導學生認真聽,運用班級優化大師進行點評。
檢查生字讀音情況:
課文讀過了,生字詞語一定難不倒大家。
課件依次出示詞語:
依舊、籠罩、薄霧、蒙蒙、霎時、橫貫、恢復。
(3)檢查多音字情況。
【運用希沃動畫功能,色差功能檢查生字詞。】。
(4)通過預習,你知道課文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嗎?
相機出示思維導圖:
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
(5)游戲:找出描寫聲音的詞語。
【運用希沃課堂活動中的超級游戲,進行辨認。】。
三、朗讀感悟、發展語言。
1、課文中哪些自然段描寫了潮來時的壯觀景象呢?
2、自由練讀三、四自然段,找出描寫潮水的句子,邊讀邊思考,你仿佛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把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學生練讀。)。
3、學生匯報:
根據學生匯報情況依次出現課件內容:
出示課件內容一: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句?“悶雷滾動”的聲音是什么樣的呢?板書:悶雷滾動。
【運用音頻,讓學生聽聽悶雷的聲音,感受潮來時的聲音之大。】。
作者用“悶雷滾動”形容潮水的聲音,真是太形象了。我們一起讀出大潮未見其形,先聞其聲的雄偉氣勢。(學生齊讀。)。
出示課件內容二:
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你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什么?東邊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人們是怎樣沸騰的呢?我們一起來表演看看。
(學生用歡呼、尖叫等各種聲音來表示。)。
板書:一條白線。
這就是沸騰,課文中還有一個詞語能形容這種場面,能找到嗎?
能讀出這種沸騰的感覺來嗎?
指名讀,齊讀。
出示課件內容三:
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白線“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氣勢越來越大,你的心情越來越……。
板書:橫貫江面。
讀出這種感覺來。
出示課件內容四:
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條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
板書:白色城墻。
分男女比賽讀。
出示課件內容五: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你為什么喜歡這句話?這樣寫好在哪里?
板書:白色戰馬山崩地裂。
喜歡這句話的舉手。老師也喜歡,多精彩的語句呀!要讀好它還真不容易,下面我們大家再準備準備,待會來比比賽,看誰能讀出這種氣勢。
指名讀,評價鼓勵。
師:你為何把山崩地裂讀得那么重呢?
生:因為這體現了潮聲很大。
師:聲如山崩地裂,形如白色戰馬。還有哪位同學也想讀?(指名讀)。
師:讓我們一起感受這壯觀的景象吧!(生齊讀)。
生:那氣勢活像千軍萬馬發動進攻時,馬不停蹄、勢不可擋、排山倒海的情景。(理解齊頭并進)。
師:你和作者想到一塊兒去了。
小結:這些語句寫得多精彩!正如課文提示中所說,作者把錢塘江的大潮寫得雄偉壯觀,有聲有色,使人如臨其境。
4、出示錢塘江大潮視頻,邊看邊想,你想起了課文中那句描寫潮水的句子。
這樣壯觀的大潮是怎樣形成的呢?
【運用動畫功能,放大鏡功能,明白潮水形成的原因。】。
5、練習背誦:
這么優美的詞句,這么精彩的段落,你們愿意將它背下來嗎?
你可以根據板書背誦,也可以根據這些表示描寫順序的提示語來背誦,老師還可以提供錄像幫助你背誦……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背誦。
自由背誦,指名背誦,根據錄像背誦。
6、提示語練習背誦: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頓時()。過了一會兒,()。那條白線()。再近些,()。浪頭越來越近,();那聲音()。
【運用圖層,進行提示背誦。】。
五、拓展作業1、把潮來時的景象講給爸爸媽媽聽。
2、收集有關錢塘江的文章、圖片,準備下節課與同學交流。
3、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四年級(實用20篇)篇十八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及新詞,認讀7個字。
情感目標:
目標: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人們的善良及同情心。
能力目標:
1.能根據課文內容演一演。
2.能從指定的詞語中選擇幾個寫一寫。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人們的善良及同情心。
教學難點:
體會到人們的善良及同情心。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生字學習。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及新詞,認讀7個字。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及新詞,認讀7個字。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
教學用具:投影。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談話導入。
放拍賣的錄象。
這是什么場面?
今天我們和一個小男孩一起去參加一場自行車的拍賣會。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請你自己讀一遍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先看看書后生字表或者借助字典。
2.在課文中有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生字朋友,讓我們把它們請出來。
快看看你們認識他們嗎?在這些詞中有你不明白的嗎?
出示:吞吞吐吐恍然大悟一無所獲逐漸即將結束不約而同。
吞吞吐吐什么樣?學學。
恍然大悟什么意思,我們在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3.請你自己記憶這12個字。我們看誰想的辦法最巧,記得又快又好!
獲,草的下面有兩之狗。
逐:里邊是豚,表示豬。這里是追豬,也指追動物。出示古文字。
即:出示古文字比較。
想提醒同學注意哪?
三、熟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問,糾正字音。
2.同桌互讀。
3.默讀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有事么不懂的問題?
4.全班交流。
四、小結。
繼續讀課文,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
五、作業。
寫生字詞語。
板書設計:
5美元的故事。
吞吞吐吐恍然大悟一無所獲逐漸即將結束不約而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課文學習。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人們的善良及同情心。
2.正確有語氣的朗讀課文,能根據課文內容演一演。
3.能從指定的詞語中選擇幾個寫一寫。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人們的善良及同情心。
教學難點:體會到人們的善良及同情心。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
教學用具:投影。
教學過程:
一、回憶課文內容導入。
師:什么樣的人才能參加拍賣會呢?
小男孩為什么要參加這個拍賣會?
二、理解課文內容。
1.自讀思考:他想用多少錢拍到一輛自行車?可能嗎?
對于這個不可能的事,那小男孩為什么能用5美元就買下了一輛漂亮的自行車呢?默讀課文,思考問題,畫出相關的語句。
全班交流,引導理解:
當小男孩競拍時全場的人不約而同地看著小男孩,會場鴉雀無聲。
不約而同是什么意思?
鴉雀無聲又是什么意思?
想像一下當時什么場面,人們心中都在想什么呢?
如果你是小男孩,你現在是怎樣想的?
所以,當拍賣員宣布小男孩得到車時,人們立即歡呼起來。
從這你能看出什么?
當小男孩得到漂亮的自行車,露出燦爛的`笑容的時候,他會怎么想?
三、在語言實踐活動中發展語言,發展思維。
1.同學們對課文理解的很好,還有什么問題嗎?
2.下面,我們來表演這篇課文。
要求:
在本小組里,一位同學做小男孩,一位同學做拍賣員。其他同學做好心的人們。
在表演的時候,要爭做一名合格的演員,注意臺詞。以及表情,動作。特別是小男孩的扮演者。
提示。
1.小男孩眼睜睜地看著自行車被別人買走。什么樣?
2.注意,拍賣員和小男孩的對話。疑惑不解、吞吞吐吐、恍然大悟。
3.注意,后面所有參加拍賣人的動作和表情的變化。(教師講評,鼓勵學生。評選優秀小組。)。
四、讀一讀,再選擇幾個寫一寫。
而且逐漸結束立即吞吞吐吐恍然大悟一無所獲不約而同。
五、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體會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5美元的故事。
善良具有同情心。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四年級(實用20篇)篇十九
學習目標:
認知目標:會認14個生字,讀準字音,識記字形,聯系詞句理解字義。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對其中自己關注的詞句反復體悟,慢慢融入丑小鴨的內心世界。
情感目標:使兒童初步懂得要從小善待他人,互相尊重,永不放棄對命運的改變,正確認識自己。
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認字和朗讀;教學難點是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領悟童話的教育意義。
教學流程:
一、以圖片激趣,導入新課。
1、大家都很愛與動物交朋友,是吧,看,誰來了?打聲招呼吧。(課件出示一系列動物,大象、老虎、猩猩、猴子等,最后出示一只鴨子)。
3、在這個課題中,你對哪個字特別敏感?特別關注?(丑)。
4、是啊,有時候,命運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改變了一只鴨子的生活,拿起書本,認認真真地把課文讀通讀順,遇到難讀的生字,請借助拼音,大聲地朗讀吧。
二、自主學習,識記字詞。
1、自由大聲讀兩遍課文。第一遍讀完了,請站起來讀第二遍。
2、同桌兩人合作一起讀一讀帶拼音的生字和詞語。
3、屏幕出示:暖烘烘臥在剩下裂開欺負討厭孤單籬笆譏笑蘆葦凍僵。
幸虧蛋殼翅膀天鵝結冰。
(1)學生自由讀詞。
(2)小老師帶讀。
(3)說說哪些詞咱們以前沒有見過呢?
(4)以前沒見過的詞想要知道它的意思,你有好方法嗎?誰來說一說。
(5)對,咱們可以利用書本的插圖、或者從文中找句子來體會詞義,那趕緊試試吧。
(6)交流收獲。
三、細讀課文,感知課文。
2、交流,屏幕出示: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鴨”
3、誰來讀讀這句話。
4、孩子們,如果有人說你丑,說你難看,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6、是啊,別人每這么說一句,就仿佛在丑小鴨的內心釘了一顆釘子啊。大家不僅說了,更為過分的是——(屏幕出示第三自然段)。
四、精讀第三自然段,感受丑小鴨的悲慘遭遇。
呈現文本:丑小鴨來到世界上,除了鴨媽媽,誰都欺負他。哥哥、姐姐咬他,公雞啄他,連養鴨的小姑娘也討厭他。丑小鴨感到非常孤單,就鉆出籬笆,離開了家。
1、自由讀讀這段話,
3、屏幕出示:
親愛的媽媽:
今天,我要做一個難過的決定,不得不離開您,離開這個家,因為()。從我一出生,我就知道你們討厭我,說我長得丑,要知道我的內心是多么呀。媽媽,您知道嗎?雖然我長得丑,可是(),所以,我多么希望()。我知道,大家都不接納我,我走了,再見了,我親愛的媽媽。
您的孩子:丑小鴨。
4、讀著讀著,你看到丑小鴨在輕輕地抹眼淚嗎?你知道丑小鴨在想些什么嗎?如果是你,你會對媽媽說些呢?拿起筆,把心中所有的委屈寫下來吧。
5、預設:
親愛的媽媽:
今天,我要做一個難過的決定,不得不離開您,離開這個家,因為(我實在是別無選擇了)。從我一出生,我就知道你們討厭我,說我長得丑,要知道我的內心是多么(自卑、疼痛)呀。媽媽,您知道嗎?雖然我長得丑,可是(我有一顆善良的心),所以,我多么希望(和哥哥姐姐一起開開心心地生活呀)。但我知道,這不可能,大家都不接納我,我走了,再見了,我親愛的媽媽。
您的孩子:丑小鴨。
6、多么傷感的一封信吶,丑小鴨簡直是肝腸寸斷,丑小鴨感到非常孤單,就鉆出籬笆,離開了家。誰來讀讀?(個別讀——女生讀)。
五、精讀第四自然段,感受丑小鴨流浪時的悲慘遭遇。
1、是命運,讓丑小鴨飽受了苦難,有家卻沒有溫暖,獨自一人痛苦地流浪,可是,在流浪的日子,命運又給它帶來了什么呢?請自己讀一讀第四自然段。
2、屏幕呈現句子:他白天只好躲起來,到了晚上才敢出來找吃的。
……。
5、看到了丑小鴨經歷了這么多不幸的遭遇,你想對他說什么呢?
7、此時此刻,又想對丑小鴨的哥哥姐姐說些什么呢?
9、當生命危在旦夕,仍不屈不撓地活著的丑小鴨,我們深情地呼喚他的名字——。
《丑小鴨》課文閱讀推薦:
太陽暖烘烘的,鴨媽媽臥在稻草堆里,等她的孩子出世。
一只只小鴨子從蛋殼里鉆出來了,最后只剩下一個特別大的蛋。過了好幾天,這個蛋才慢慢裂開,鉆出一只又大又丑的鴨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鴨”。
丑小鴨來到世界上,除了鴨媽媽疼愛他,誰都欺負他。哥哥姐姐咬他,公雞啄他,連養鴨的小姑娘也討厭他。丑小鴨感到非常孤單,就鉆出籬笆,離開了家。
丑小鴨來到樹林里,小鳥譏笑他,獵狗追趕他。他白天只好躲起來,到了晚上才敢出來找吃的。
秋天到了,樹葉黃了,丑小鴨來到湖邊的蘆葦地里,悄悄地過日子。一天傍晚,一群天鵝從空中飛過。丑小鴨望著潔白美麗的天鵝,又驚奇又羨慕。
天越來越冷,湖面結了厚厚的冰。丑小鴨趴在冰上凍僵了,幸虧一位農夫看見了,把他帶回家。
有一天,丑小鴨出來散步,看見紫丁香開花了,知道春天來了。他撲撲翅膀,向湖邊飛去,忽然看見鏡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個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長長的脖子,美麗極了。啊,這難道是自己的影子嗎?原來我不是丑小鴨,而是一只漂亮的天鵝呀!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四年級(實用20篇)篇二十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3、4自然段,了解錢塘江大潮到來時的雄偉壯觀。
2。理解,積累描寫潮水的語句,熟讀成誦。
3。體會作者留心觀察,抓住事物特點有順序的描寫方法。教學重點:理解,積累課文中描寫潮水的句子;了解抓住事物特點有順序的描寫方法。
教學難點:感悟領略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錢塘大潮錄象。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觀看錄像,感受壯觀。
看看畫面,聽聽聲音,感受這一天下奇觀。
2、朗讀課文第1、2自然段。
3、詞語認讀。
二、學習3、4兩段。
1、師:自由讀讀3、4自然段,哪些描寫潮水的句子你特別喜歡的,用波浪線劃出來,努力地把它讀得精彩些,待會兒讀給大家聽。
生:(自由讀)教師了解情況,并做適當的個別指導。
2、指名說說讀讀(配多媒體)。
生:我特別喜歡:“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師:你來讀一讀。
師:看到那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人們當時的心情怎樣,會有什么動作,會說些什么,咱們表演表演。
生:(跳著,叫著,揮舞著手,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來啦!
師:這樣的場面就是——。
生:(齊答)人聲鼎沸。
師:我們讀出這種沸騰的感覺來。師朗讀指導(個別讀、小組讀、范讀、自由讀、展示讀)。
3、師:誰再來說一個自己喜歡的句子?
生:我喜歡“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這個句子。
師:你欣賞他讀的哪些地方?
生:流利、正確,不太有感情。
師:你能比他讀得有感情嗎?
生:能。學生讀。
師:他讀地有感情嗎?
學生評議。
師:拉長、變粗、橫貫江面,語氣逐漸加重,他讀出遠到近的氣勢。我們大家像他那樣讀一讀。
學生齊讀、個別讀。
4、生:老師我喜歡: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師:你們也喜歡這句嗎?
很多學生都叫起來:“我喜歡!”爭先恐后地舉手。
師:好根據提示小組合作學習。
(1)、作者是按()順序來描寫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和大潮()描述出了大潮的雄偉壯觀。
(2)、()比作()。
三、指導背誦:自由讀,集體背,個別背,配樂背。
四、課堂小結:錢塘奇觀天下傳,悶雷滾動出白線。潮頭怒吼貫江面,山崩地裂城墻現。同學們,過幾天就是農歷八月十五了,有機會去欣賞欣賞錢江潮雄偉壯觀的景象吧。如果不能親臨現場,也可以觀看電視直播或上網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