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報告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安全生產季度工作報告安全生產季度報告篇一
;全區第一季度全區安全生產工作報告
區政府:
年初以來,我區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以及上海市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把歲末年初,尤其是春節期間安全生產工作以及節后企業復產復工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周密部署,細化措施,狠抓落實,有力確保了全區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一、生產安全事故情況
一季度,全區未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去年同期未發生);道路交通發生死亡事故2起,死亡2人(去年同期未發生);未發生火災死亡事故(去年同期1起1人);全區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受控。
二、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一)統籌協調,積極部署
一是牽頭組織崇明區安全生產“十四五”專項規劃編纂工作,在總結分析“十三五”時期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基礎上,針對影響安全生產工作的全局性、關鍵性、深層次重大問題,組織動員各方面力量進行研究。二是持續開展安全生產集中整治工作。春節前,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帶隊開展安全生產集中整治專項督查暨2020年春節前安全生產檢查。集中整治期間,排查治理隱患總數3751項,已整改3742項,整改率99.8%。三是印發《2020年度崇明區安全生產工作意見》,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著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努力提高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推動本區花博會籌辦和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營造良好的安全環境。四是壓實責任,對2019年事故多發地區、企業開展安全生產警示約談,督促有關單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堵塞漏洞,堅決遏制事故多發高發勢頭。
(二)突出重點,強化管控
道路交通方面,持續保持高壓嚴管態勢,對事故隱患實行“零容忍”和剛性執法,嚴查涉牌涉證、無證駕駛、酒后駕駛以及“三超一疲勞”等重點違法行為,先后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2.3萬余起。交通運輸方面,累計出動執法人員651人次,檢查車輛208輛次,上戶檢查貨運、汽修、停車等企業12次,累計立案26件;檢查各類船舶25艘次,查處違章船舶16艘次,罰款9.57萬元,船員違法計分12分。消防方面,及時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風險,不斷提高區域火災防范能級。共檢查單位397家次,督改隱患469處,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227份,臨時查封6處、責令“三停”4家,罰款20.15萬元。建筑施工方面,節后檢查復工復產工地47個,出動186人次,開具整改單19份,局部暫緩施工指令書1份。危險化學品方面,開展區工貿行業危險化學品使用安全專項整治,對危險化學品企業開展專項治理,督促117家危險化學品使用單位完成網上登錄。全區疫情防控期間,加強對乙醚、75%乙醇、次氯酸鈉溶液(有效氯5%以上)、過氧乙酸等用于消毒用途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特種設備方面,共檢查特種設備生產單位、使用單位共計217家次,出動453人次,共檢查設備303臺,發現安全隱患23條,整改22條,發出監察意見書3份。工礦商貿方面,制定《區應急局2020年度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計劃》報區政府批準,全年計劃檢查企業431家次。
(三)主動作為,全力戰“疫”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開展以來,根據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主動靠前,多措并舉,全力以赴做好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一是提前謀劃,全面部署。下發文件、通知、提示14份,全面部署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為企業明確戰“疫”要點。二是檢查、指導兩不誤。由區應急局和區經委組成四個聯合調查組對全區各鄉鎮、園區復工復產企業進行了多輪督導檢查,共計檢查復工復產企業285家,發現疫情防控及安全隱患問題907條,均要求及時整改。同時,改進監管方式,嚴格監管與主動服務并行,積極向企業宣傳解釋區支持和服務企業平穩健康發展優惠20條以及集中供應口罩等便企、惠企政策,全力幫扶企業。三是吸取“3·7”福建泉州坍塌事故教訓,對全區集中隔離場所開展檢查、自查。區安委辦牽頭區應急局、區衛生健康委、區建設管理委、區消防救援支隊等單位,采取 “四不兩直”方式對全區集中隔離場所進行抽查。共計抽查集中隔離點27處,發現問題51條,均要求立即整改。四是積極宣傳,輿論引導。第一時間通過“崇明應急”等微信公眾號發布防疫工作信息、疫情防控科普及安全生產提示,及時將“中國應急管理”“上海應急守護”等專業權威媒體有關信息轉發至崇明區應急系統、工貿企業、海洋裝備企業等微信工作群。
(四)強化值守,防災減災
一是嚴格落實應急部門班子領導帶班、雙人值班的“7*24小時”應急值班架構;建立了與區政府總值班、區公安指揮中心、12345熱線、市應急指揮中心信息互通共享聯動機制;完成了視頻會議系統建設,確保市、區兩級應急指揮暢通。二是針對極端天氣條件,交警、交通、公路、應急等部門全員奮戰,全力保暢。氣象部門及時發布各類氣象服務信息,提前做好事前預報、預警、預防工作。三是根據區近五年突發事件發生的種類處置情況,參照市應急隊伍建立數行業類別和數量,對區應急指揮平臺各單位錄入的應急救援隊伍數據進行梳理,初步梳理出具備突發事件救援處置隊伍16支。四是組織區相關單位進行森林防滅火實戰預演。根據市森林防火指揮部要求進行補充演練計劃與方案的調整,進一步對演習場地進行實地勘察,明確各單位任務,確保各項保障準備工作有序推進。
三、下階段工作安排
針對二季度安全生產特點,加強安全風險防控,嚴格落實隱患排查治理措施,確保全區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一)堅決夯實安全生產責任
召開全區年度安全生產工作會議,部署2020年安全生產工作,明確職責。堅守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全面落實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三個必須”部門監管責任,夯實鄉鎮屬地責任,切實督促企業擔負起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堅決遏制較大以上事故發生。
(二)狠抓安全生產監管工作
一是突出問題導向,在前階段復產復工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檢查的基礎上,全面開展一次拉網式安全生產排查整治,特別是盯緊重點行業領域,加大排查隱患力度,對排查出的風險隱患實行閉環管理,明確整改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確保按期整改。二是加強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開發建設崇明小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系統app,指導小企業開展風險辨識和風險管控管理。推廣運用安全生產監督監察信息系統和移動執法終端、單兵裝備。三是實現危險化學品“一張圖”監管。建立危險化學品單位風險地圖,實現對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運輸、使用、廢棄的全生命周期覆蓋。四是提升基層執法檢查效能。推進《崇明區生產經營單位安全風險管控記分及安全信用管理暫行辦法》落實,下沉監管力量,延伸監管觸角,提高監管效能,增強監管權威。五是重點關注工程安全監管難點。加強監管力度,持續有針對性地消除各類安全隱患,督促施工單位加強安全管理,增加對關鍵崗位人員不到崗情況的巡查力度,開展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技能培訓項目,逐漸補齊我區建設領域安全工作的短板。
(三)扎實做好應急救援工作
一是健全完善安全生產預測預警和應急協調聯動機制。堅持24小時領導帶班值班制度,確保信息暢通,應急處置迅速。二是全面加強應急救援力量建設。加強微型消防站建設,探索航空應急救援能力建設。三是構建立體化預案體系。結合機構改革后實際,督促屬地政府、行業部門修訂各類應急預案,推動落實政府與企業預案銜接,強化演練,制定年度專項和綜合性演練計劃。四是全面壓實防火工作。列出新一批市、區火災隱患重點區域掛牌督辦項目。同時,對2019年掛牌督辦項目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杜絕問題隱患“回潮”。五是開展野外火源專項治理行動。對農事用火、祭祀用火等引發火災的主要頑疾進行集中治理,嚴厲打擊人為縱火,切實消除火災隱患,全面提升森林火災防控能力。
(四)加強救災保障能力建設
一是加強防汛工作,發揮應急統籌指揮力量。修訂完善防汛避險、撤離應急預案,加強撤離點的標準化建設。二是明確防災減災預警和信息發布機制。探索建立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和風險管理制度,發揮基層災害信息員作用,做好臺風、汛情、森林火災、地震等災害的監測預警。三是推進防災減災數據庫建設。在市應急局試點的基礎上,組織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與減災能力排摸,探索建立自然災害風險和減災信息數據庫。同時,推動原有防汛防臺數據共享。
相關熱詞搜索:;安全生產季度工作報告安全生產季度報告篇二
;全區第一季度全區安全生產工作報告
區政府:
年初以來,我區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以及上海市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把歲末年初,尤其是春節期間安全生產工作以及節后企業復產復工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周密部署,細化措施,狠抓落實,有力確保了全區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一、生產安全事故情況
一季度,全區未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去年同期未發生);道路交通發生死亡事故2起,死亡2人(去年同期未發生);未發生火災死亡事故(去年同期1起1人);全區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受控。
二、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一)統籌協調,積極部署
一是牽頭組織崇明區安全生產“十四五”專項規劃編纂工作,在總結分析“十三五”時期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基礎上,針對影響安全生產工作的全局性、關鍵性、深層次重大問題,組織動員各方面力量進行研究。二是持續開展安全生產集中整治工作。春節前,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帶隊開展安全生產集中整治專項督查暨2020年春節前安全生產檢查。集中整治期間,排查治理隱患總數3751項,已整改3742項,整改率99.8%。三是印發《2020年度崇明區安全生產工作意見》,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著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努力提高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推動本區花博會籌辦和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營造良好的安全環境。四是壓實責任,對2019年事故多發地區、企業開展安全生產警示約談,督促有關單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堵塞漏洞,堅決遏制事故多發高發勢頭。
(二)突出重點,強化管控
道路交通方面,持續保持高壓嚴管態勢,對事故隱患實行“零容忍”和剛性執法,嚴查涉牌涉證、無證駕駛、酒后駕駛以及“三超一疲勞”等重點違法行為,先后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2.3萬余起。交通運輸方面,累計出動執法人員651人次,檢查車輛208輛次,上戶檢查貨運、汽修、停車等企業12次,累計立案26件;檢查各類船舶25艘次,查處違章船舶16艘次,罰款9.57萬元,船員違法計分12分。消防方面,及時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風險,不斷提高區域火災防范能級。共檢查單位397家次,督改隱患469處,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227份,臨時查封6處、責令“三停”4家,罰款20.15萬元。建筑施工方面,節后檢查復工復產工地47個,出動186人次,開具整改單19份,局部暫緩施工指令書1份。危險化學品方面,開展區工貿行業危險化學品使用安全專項整治,對危險化學品企業開展專項治理,督促117家危險化學品使用單位完成網上登錄。全區疫情防控期間,加強對乙醚、75%乙醇、次氯酸鈉溶液(有效氯5%以上)、過氧乙酸等用于消毒用途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特種設備方面,共檢查特種設備生產單位、使用單位共計217家次,出動453人次,共檢查設備303臺,發現安全隱患23條,整改22條,發出監察意見書3份。工礦商貿方面,制定《區應急局2020年度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計劃》報區政府批準,全年計劃檢查企業431家次。
(三)主動作為,全力戰“疫”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開展以來,根據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主動靠前,多措并舉,全力以赴做好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一是提前謀劃,全面部署。下發文件、通知、提示14份,全面部署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為企業明確戰“疫”要點。二是檢查、指導兩不誤。由區應急局和區經委組成四個聯合調查組對全區各鄉鎮、園區復工復產企業進行了多輪督導檢查,共計檢查復工復產企業285家,發現疫情防控及安全隱患問題907條,均要求及時整改。同時,改進監管方式,嚴格監管與主動服務并行,積極向企業宣傳解釋區支持和服務企業平穩健康發展優惠20條以及集中供應口罩等便企、惠企政策,全力幫扶企業。三是吸取“3·7”福建泉州坍塌事故教訓,對全區集中隔離場所開展檢查、自查。區安委辦牽頭區應急局、區衛生健康委、區建設管理委、區消防救援支隊等單位,采取 “四不兩直”方式對全區集中隔離場所進行抽查。共計抽查集中隔離點27處,發現問題51條,均要求立即整改。四是積極宣傳,輿論引導。第一時間通過“崇明應急”等微信公眾號發布防疫工作信息、疫情防控科普及安全生產提示,及時將“中國應急管理”“上海應急守護”等專業權威媒體有關信息轉發至崇明區應急系統、工貿企業、海洋裝備企業等微信工作群。
(四)強化值守,防災減災
一是嚴格落實應急部門班子領導帶班、雙人值班的“7*24小時”應急值班架構;建立了與區政府總值班、區公安指揮中心、12345熱線、市應急指揮中心信息互通共享聯動機制;完成了視頻會議系統建設,確保市、區兩級應急指揮暢通。二是針對極端天氣條件,交警、交通、公路、應急等部門全員奮戰,全力保暢。氣象部門及時發布各類氣象服務信息,提前做好事前預報、預警、預防工作。三是根據區近五年突發事件發生的種類處置情況,參照市應急隊伍建立數行業類別和數量,對區應急指揮平臺各單位錄入的應急救援隊伍數據進行梳理,初步梳理出具備突發事件救援處置隊伍16支。四是組織區相關單位進行森林防滅火實戰預演。根據市森林防火指揮部要求進行補充演練計劃與方案的調整,進一步對演習場地進行實地勘察,明確各單位任務,確保各項保障準備工作有序推進。
三、下階段工作安排
針對二季度安全生產特點,加強安全風險防控,嚴格落實隱患排查治理措施,確保全區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一)堅決夯實安全生產責任
召開全區年度安全生產工作會議,部署2020年安全生產工作,明確職責。堅守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全面落實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三個必須”部門監管責任,夯實鄉鎮屬地責任,切實督促企業擔負起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堅決遏制較大以上事故發生。
(二)狠抓安全生產監管工作
一是突出問題導向,在前階段復產復工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檢查的基礎上,全面開展一次拉網式安全生產排查整治,特別是盯緊重點行業領域,加大排查隱患力度,對排查出的風險隱患實行閉環管理,明確整改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確保按期整改。二是加強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開發建設崇明小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系統app,指導小企業開展風險辨識和風險管控管理。推廣運用安全生產監督監察信息系統和移動執法終端、單兵裝備。三是實現危險化學品“一張圖”監管。建立危險化學品單位風險地圖,實現對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運輸、使用、廢棄的全生命周期覆蓋。四是提升基層執法檢查效能。推進《崇明區生產經營單位安全風險管控記分及安全信用管理暫行辦法》落實,下沉監管力量,延伸監管觸角,提高監管效能,增強監管權威。五是重點關注工程安全監管難點。加強監管力度,持續有針對性地消除各類安全隱患,督促施工單位加強安全管理,增加對關鍵崗位人員不到崗情況的巡查力度,開展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技能培訓項目,逐漸補齊我區建設領域安全工作的短板。
(三)扎實做好應急救援工作
一是健全完善安全生產預測預警和應急協調聯動機制。堅持24小時領導帶班值班制度,確保信息暢通,應急處置迅速。二是全面加強應急救援力量建設。加強微型消防站建設,探索航空應急救援能力建設。三是構建立體化預案體系。結合機構改革后實際,督促屬地政府、行業部門修訂各類應急預案,推動落實政府與企業預案銜接,強化演練,制定年度專項和綜合性演練計劃。四是全面壓實防火工作。列出新一批市、區火災隱患重點區域掛牌督辦項目。同時,對2019年掛牌督辦項目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杜絕問題隱患“回潮”。五是開展野外火源專項治理行動。對農事用火、祭祀用火等引發火災的主要頑疾進行集中治理,嚴厲打擊人為縱火,切實消除火災隱患,全面提升森林火災防控能力。
(四)加強救災保障能力建設
一是加強防汛工作,發揮應急統籌指揮力量。修訂完善防汛避險、撤離應急預案,加強撤離點的標準化建設。二是明確防災減災預警和信息發布機制。探索建立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和風險管理制度,發揮基層災害信息員作用,做好臺風、汛情、森林火災、地震等災害的監測預警。三是推進防災減災數據庫建設。在市應急局試點的基礎上,組織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與減災能力排摸,探索建立自然災害風險和減災信息數據庫。同時,推動原有防汛防臺數據共享。
相關熱詞搜索:;安全生產季度工作報告安全生產季度報告篇三
第三季度集團下發了《關于印發20xx年“平安交通”建設工作目標任務的通知》、《關于認真落實交通部進一步做好公路防汛保通工作的緊急通知》和《關于做好安全生產集中整治行動信息統計和報送工作的通知》等份文件。
一、6月底至7月初,公司工程部組織對所屬六個中心53個項目部進行安全生產檢查,對查出的個別工區存在的安全隱患相關單位立即整改,并將整改結果報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二、將公司“平安交通”創建活動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并上報集團。
三、參加公司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會的項目經理根據其項目部實際寫了進一步做好項目部安全生產工作心得體會,公司組織對其進行評比,并對排名前后五名進行獎罰。
四、上報集團公司防汛值班表及下發防汛保通工作緊急通知。
五、根據集團安全生產集中整治行動要求每周一報告公司集中整治行動信息和月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