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不僅僅是一份文件,它還需要教師進行不斷的評估和調整,以適應教學環境的變化。如何編寫一份循序漸進、針對性強的教學計劃?以下范文會給你一些指導。
五年級語文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熱門14篇)篇一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2、體會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抗擊日寇的英雄氣概和不畏犧牲的崇高精神。
3、提高閱讀的速度。
教學重點:
1、體會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抗擊日寇的英雄氣概和不畏犧牲的崇高精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教學難點:
本文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學生在理解五壯士跳崖的舉動上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提出疑問。
1、師板書課題,問:課題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戰士”讓學生明確壯士的含義。然后讓學生根據課題提問,為什么把他們叫做“五壯士”?自由讀全文,說說每段主要講的是什么?看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梳理,提出這節課的學習任務。將重點問題板書。
2、明確學習目標。
(l)分小組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五壯士的豪壯。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自由學習全文,默讀畫批:從哪些詞句中可以看出他們是五壯士?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學。
三、確定重點,小組自學。
1、小組經過討論,很快確定1——2段為學習重點。教師要根據情況做相應調整,保證每段都有小組選擇。
2、投影出示學習要求:
小組學習要求:
(l)先讀一讀學習的內容。
(2)抓詞句,談談五壯士的“壯”表現在哪?
(3)有感情地讀一讀這些句子。
告訴學生,主持人要根據發言情況,給組員評分,老師要根據小組學習的效率、發言情況評優秀討論小組。
四、全班交流。
在匯報時教師要把握以下幾點:
1、匯報由小組共同發言,充分體現小組學習的成果。
2、一個小組表達不完整,別的小組補充,其他同學認真聽,也要參與,發表自己的意見。
3、重點指導朗讀的地方,要帶動全班同學讀。要體現以讀為主。
五、教師指導重點。
1、第一段。
引導學生抓住“集中兵力,大舉進犯”看出敵我力量懸殊,而五位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部隊轉移,接受了重任,決心拖住敵人重兵,即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這充分顯示了五壯士的豪壯之氣。此段略講。
2、第二段。
通過五位戰士在完成掩護任務時的動作、神態,體會五壯士的豪邁,此段以讀帶講。可采取小組讀、師生互讀。讓學生體會到五位戰士勇敢機智、奮勇殺敵,這就是壯。
3、第三段。
(1)投影填空:
(2)填完后有語氣地讀一讀,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3)重點指導學生朗讀“為了保護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引上絕路”。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4、解決學生的提問。通過對道路的選擇,體會五壯士不怕犧牲的崇高精神。在生與死面前,五位戰士為了群眾和部隊的安全,義無返顧地選擇了死亡,表現了無位壯士不怕死的英雄氣概。
5、第四段。
(1)由學生的問題入手,“為什么用石頭砸?”抓住下列句子“他剛要擰開蓋子,班長搶前一步……向敵人頭上砸去。”讓學生體會到五壯士不顧激戰數小時的勞累,不顧累累傷痕的劇痛,與敵人血戰到底的壯舉。
(2)指導朗讀。
“同志們,用石頭砸!”。個別讀——學生評讀——示范讀——齊讀。
指導朗讀兩個“帶著”。自由讀——個別讀——學生評。兩個“帶著”,后一個語氣更強,“砸”前稍做停頓,“砸”讀重音。
師范讀——自由讀——齊讀。
6、第五段。
(2)模仿“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帶著……”寫話。
五壯士勝利完成任務之后,帶著,帶著(),昂首挺胸,相繼跳崖。
有感情地讀一讀你填寫的句子。
(3)為什么說五壯士的口號聲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大動地、氣壯山河”?有感情地讀一讀。師用充滿激情的語言打動學生,讓學生充分地讀。
六、總結。
1、這篇課文表現了五壯士的什么精神?通過分析題目,通過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概括出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2、五壯士跳崖后的情景怎樣?人民又是怎樣來紀念他們的?交流課下查閱的資料。
3、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4、總結語:歷史不會忘記英雄,讓我們記住這悲壯的歷史場面,做一個堅強不屈、自強不息的中國人。
七、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五年級語文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熱門14篇)篇二
讀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后,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和無艱的惋惜。我為五位戰士這么為別人著想而感動,為他們引敵上山的計謀鼓掌,為他們最后跳崖的壯舉深深地感動。多么愛國的壯士呀,為了中國的勝利,他們可以不要自己的生命。
狼牙山是我國抗戰時期的根據地,當時七連在那里堅持游擊戰爭。那時的日本帝國主義野心太大了,侵略我們的祖國,就集中兵力大舉進犯晉察冀根據地,五位戰士接受了光榮的掩護連隊和群眾轉移的任務。他們靠自己的勇氣、堅強與計謀以五敵千,(以五人的兵力,與三千多敵人拼斗)把敵人殺得落花流水。要是沒有這些文字記錄,我們是難以想像這樣的戰斗場面的。后來,他們五人為了主力部隊不被敵人發現,又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絕路,自己也身險其境,在沒有一點力氣,在沒有任何退路的情況下,他們昂首挺胸,毅然選擇跳崖也不做敵人的俘虜,還把最后一支從敵人那里繳獲的槍也砸碎了,不給敵人留下一絲的好處。
整個故事,我看到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可惡,他們仗著自己勢力大就來欺負我們弱小的中國。我們應該記住這段英雄的事跡,記住曾遭日寇侵略的教訓。所以我們要認真讀書,更加振興中華,讓外國人知道,我們中國人不是懦弱的匹夫,而是強大的獵人!
五年級語文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熱門14篇)篇三
1、通過朗讀、討論,認識五壯士在頂峰殲敵、英勇跳崖的英勇豪邁,體會五壯士愛人民、恨敵人的思想感情。
2、帶著對五壯士的無限崇敬之情,重音鮮明、節奏有變化地朗讀課文四、五段,提高朗讀水平。
3、了解四、五段課文是通過詳寫五壯士的神情、動作、語盲來表現五壯士的英勇豪邁的。
4、理解鞏固課文的重點詞語,進行句子訓練。
五年級語文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熱門14篇)篇四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日寇、晉察冀、指揮、尸體、懸崖、磨盤、斬釘截鐵、壯烈豪邁、堅強不屈、昂首挺胸。會用“斬釘截鐵”“堅強不屈”造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背誦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學習五壯士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和為人民利益壯烈獻身的大無畏精神。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復朗讀、學習重點句段來感受五壯士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和為人民利益壯烈獻身的大無畏精神。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學習五壯士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和為人民利益壯烈獻身的大無畏精神。
重點難點:
這篇課文教學的重難點應放在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殲敵人、英勇跳崖的動作和神態的語句上,體會五壯士偉大的獻身精神以及忠于黨和人民的崇高品質,從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在抗日戰爭時期,英雄的中華兒女,不畏強敵,同敵人展開了殊死的搏斗,這期間涌現出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五位英雄的故事。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讀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組成詞語:日寇、晉察冀、指揮、尸體、懸崖、磨盤、斬釘截鐵、壯烈豪邁、堅強不屈、昂首挺胸。
2、說說下列生字在書寫中應注意些什么:寇尸崖豪。
3、詞語解釋。
斬釘截鐵:比喻處事或說話堅決果斷、毫不猶豫。
驚天動地:形容聲音響亮或事業偉大。
氣壯山河:形容氣魄像高山那樣雄偉、豪邁。
居高臨下:站在高處,對著低處,形容所據的地勢有利。
三、請你快速默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分為幾部分?
教師提示:快速默讀就是一行一行地讀,不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讀,用眼睛掃視,邊讀邊想。
板書小結。
第一部分(1)接受任務。
第二部分(2)誘敵上山,痛擊敵人。
第三部分(3)把敵人引上絕路。
第四部分(4-6)英勇殲敵。
第五部分(7-10)壯烈跳崖。
四、練習朗讀課文,劃出不懂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揭示課題,提出疑問。
1、師板書課題,問:課題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戰士”讓學生明確壯士的含義。然后讓學生根據課題提問,為什么把他們叫做“五壯士”?自由讀全文,說說每段主要講的是什么?看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梳理,提出這節課的學習任務。將重點問題板書。
2、明確學習目標。
(1)分小組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五壯士的豪壯。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自由學習全文。
默讀畫批:從哪些詞句中可以看出他們是五壯士?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學。
三、確定重點,小組自學。
1、小組經過討論,很快確定1--2段為學習重點。教師要根據情況做相應調整,保證每段都有小組選擇。
2、出示學習要求。
小組學習要求。
(1)先讀一讀學習的內容。
(2)抓詞句,談談五壯士的“壯”表現在哪?
(3)有感情地讀一讀這些句子。
告訴學生,主持人要根據發言情況,給組員評分,老師要根據小組學習的效率、發言情況評優秀討論小組。
四、全班交流。
在匯報時教師要把握以下幾點。
1、匯報由小組共同發言,充分體現小組學習的成果。
2、一個小組表達不完整,別的小組補充,其他同學認真聽,也要參與,發表自己的意見。
3、重點指導朗讀的地方,要帶動全班同學讀。要體現以讀為主。
五、教師指導重點。
1、第一段。
引導學生抓住“集中兵力,大舉進犯”看出敵我力量懸殊,而五位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部隊轉移,接受了重任,決心拖住敵人重兵,即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這充分顯示了五壯士的豪壯之氣。此段略講。
2、第二段。
通過五位戰士在完成掩護任務時的動作、神態,體會五壯士的豪邁,此段以讀帶講。可采取小組讀、師生互讀。讓學生體會到五位戰士勇敢機智、奮勇殺敵,這就是壯。
3、第三段。
(1)填空。
五位壯士勝利地完成了掩護任務,準備轉移。面前有兩條路:一條通往(),走這條路可以(),意味著他們可以(),可是敵人跟在身后,容易();另一條是通向()。走下這條路就意味著()。走哪一條路呢?為了保護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士們熱血沸騰,()在班長后面,他們知道班長要把敵人引上絕路。
(2)填完后有語氣地讀一讀,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3)重點指導學生朗讀“為了保護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引上絕路”。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4、解決學生的提問。通過對道路的選擇,體會五壯士不怕犧牲的崇高精神。在生與死面前,五位戰士為了群眾和部隊的安全,義無返顧地選擇了死亡,表現了無位壯士不怕死的英雄氣概。
5、第四段。
(1)由學生的問題入手,“為什么用石頭砸?”抓住下列句子“他剛要擰開蓋子,班長搶前一步……向敵人頭上砸去。”讓學生體會到五壯士不顧激戰數小時的勞累,不顧累累傷痕的劇痛,與敵人血戰到底的壯舉。
(2)指導朗讀。
“同志們,用石頭砸!”。個別讀--學生評讀--示范讀--齊讀。
指導朗讀兩個“帶著”。自由讀--個別讀--學生評。兩個“帶著”,后一個語氣更強,“砸”前稍做停頓,“砸”讀重音。
師范讀--自由讀--齊讀。
6、第五段。
(2)模仿“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帶著……”寫話。
五壯士勝利完成任務之后,帶著,帶著(),昂首挺胸,相繼跳崖。
有感情地讀一讀你填寫的句子。
(3)為什么說五壯士的口號聲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大動地、氣壯山河”?有感情地讀一讀。師用充滿激情的語言打動學生,讓學生充分地讀。
六、總結。
1、這篇課文表現了五壯士的什么精神?通過分析題目,通過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概括出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2、五壯士跳崖后的情景怎樣?人民又是怎樣來紀念他們的?交流課下查閱的資料。
3、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4、總結語:歷史不會忘記英雄,讓我們記住這悲壯的歷史場面,做一個堅強不屈、自強不息的中國人。
七、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板書設計:
舍生忘死的壯心。
壯烈豪邁的壯言。
英勇頑強的壯行熱愛祖國、人民,
寧死不屈的壯舉仇恨敵人,英勇頑強。
受任于危難的壯志。
五年級語文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熱門14篇)篇五
在反復讀文后,依據課文內容,我思考并寫了三首小詩。以饗共享。
七連六班五壯士,艱巨重任毅然接。
誘敵上山將敵阻,生死面前勇當先。
魚水情深化智慧,勇殲眾敵心無怯。
跳崖壯舉英雄堪,忠魂鏗鏘乾坤現。
七連六班五戰士,生死面前顯無畏。
艱巨重任毅然接,魚水情深化智慧。
誘敵上山將敵阻,狼牙山上灑血淚。
跳崖壯舉謂英雄,中華兒女盡吾輩。
長虹氣貫狼牙山,七連六班好兒男。
誘敵上山把敵殲,戰至最后一顆彈。
魚水手足化仇恨,視死如歸血猶殘。
跳崖壯舉謂英雄,倭寇不滅誓不還。
懸崖含笑一縱身,云天麗日憶忠魂。
《狼牙山五壯士》一課屬精讀課文。三首“小詩”都顯易地告訴我們:課文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后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于犧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課文字里行間飽含著對五壯士的崇敬與頌揚,對敵人的入骨仇恨。課文中英雄事跡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鮮明。他們的感人事跡所體現的面對強敵毫不畏懼,英勇頑強,寧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祖國的精神,已成為全民族共有的極為珍貴的精神財富。
在細讀并感悟文本后,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兩點: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五壯士痛殲敵寇、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感受五壯士愛護群眾、仇視侵略者、為祖國、為人民勇于獻身的精神,從中受到思想教育。
目標有了,課堂教學的方向就清楚了。為了更好地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即,有感情地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尤其是引導學生通過對重點詞句及片段的品味、感悟、誦讀與背誦,進一步感受五壯士的英雄形象及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本節課中,我重點采用了引導學生讀書和品析詞句的方法進行教學。有人說:“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顯然,此語凸顯并強調了讀書的重要性,尤其是朗讀是小學生學習課文最根本的方法。就讀的形式而言,我力求多樣化。有凸顯自主的自由讀,有個性鮮明的示范讀,有情語兼容的齊讀,還有個別讀,分角色讀等等。讀書,在語文教學中,它既是一種手段,也是目的,即通過讀來引導學生明白語言文字淺層及背后的深刻,同時,又在讀中品,品中讀,來進一步提高讀的能力與水平。品析詞句法,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落實語言文字訓練的有效手段與途徑。因此,在這一節課中,我先后多處緊扣關鍵句,并抓句中的關鍵字詞深挖并體會文字背后的真正含義。引導學生明白“讀書要學會用兩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文字,做到字字入目;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背后,體會文字的。”如此,文字得到了訓練,課文也讀“深”了,讀“透”了。學語文,是為了什么?一句話,用語文,運用來自生活的語言,同時,又學會在生活中去運用語言。學法上,我主要采用引導學生讀書和引導學生品析、感悟的方法,旨在課堂中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與習慣。
我的課堂教學過程大致分為如下七個環節:
(一)、三讀課題,初識“壯士”。
課伊始,我引導學生“三讀”課題,目的是讓學生初步認識并感受“壯士”的英勇形象,同時,步步引導學生體會讀課題也有大學問——即,得做到“眼到”“心到”“情到”。何為眼到?即看準了,寫正確了。何為心到?即讀后有思考,理解了再讀。又何為情到?即,引領學生體會到一定的情感后,再帶著情感讀。如此,真正體現了讀書的層次性,而不是簡單、機械地反復讀“無用”之書。
(二)、整體讀文,誘啟情感。
學習任何一篇課文,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感知,是十分必要的。假如課堂上沒有整體感知的環節,我認為是不完整的。實踐證明,沒有學生充分地感知課文,就不可能有學生富有鮮明個性的感悟與體會。此環節,我不僅將安排近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自由且充分地讀文,還于讀后設計了“讀了課文后,你心里是什么心情?”這樣一個問題。如此安排,將會起到一石三“鳥”之效。其一,學生在自由讀文的基礎上,感知了課文的大意。其二,學生在自由讀文的同時,實踐著讀課題時提出的“眼到、心到、情到”三個不同層次的讀書要求。其三,讀文后,學生在訴說內心情感的同時,也為下一環節再識“壯士”作了一定的情感鋪墊。試想,學生心里究竟會是什么情感?我想,一定是充滿了對五壯士的敬與愛,對敵人的仇與恨。這兩種情感是相互的,交融的。也就是說,學生對五壯士的敬與愛越深厚,對敵人的仇與恨則越入骨。換言之,學生之所以對敵人有著入骨的仇與恨,是因為學生對五壯士有著深厚的敬與愛。
(三)、學習“跳崖”,再識“壯士”。
之所以在學習課文內容時,先引導學生學習最后一部分——“跳崖”,是因為這部分是整個課文情感的高峰。當然,在解讀教材的同時,我也在思索著一個問題:“如何讓學生真正在這一部分中再識壯士?”除了引導學生反復讀書外,還必須借助這一部分中的關鍵句。通過對關鍵句中字詞的品讀與賞析,進而去感受五壯士的壯言、壯舉。如,引導學生品讀“說罷,他把那支從敵人手里奪來的槍砸碎了,然后走到懸崖邊上,像每次發起沖鋒一樣,第一個縱身跳下深谷。戰士們也昂首挺胸,相繼從懸崖往下跳。”一句,則抓住“砸碎”“第一個”“縱身”“昂首挺胸”“相繼”等詞語,從中體會到五壯士對敵人的仇恨,和五壯士那視死如歸、英勇頑強、寧死不屈及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再如,引導學生品味“五位壯士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一句時,抓住“眺望”“望望”兩個詞,在引導理解與比較的基礎上,進一步深挖其。質疑:透過“眺望”一詞,你能體會到五壯士怎樣的內心?(生:喜悅)因什么而喜悅?再質疑:透過“望望”一詞,你又能體會到五壯士怎樣的內心?(生:可笑)因什么而可笑?一步步地,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味,品后再讀。這樣,文字得到了訓練,語感得到了培養,語言得到了積累,情感也自然得到了升華。
(四)、學習“抉擇”,又識“壯士”。
試想,除了五壯士“英勇跳崖”這一部分外,還有哪一部分最為之感動呢?當我反復讀文后,我的理解是“引上絕路”這一部分最為之感動。因為這是一次生與死的抉擇,即擺在五壯士面前有兩條路:一為生路,一為死路。但這一選擇卻是在五壯士勝利完成任務之后所做之抉擇。原本他們完全可以順利撤走,可當他們想到為了讓已轉移的群眾和連隊主力更安全些,卻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死亡之路。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真正感悟這一層。我引導學生在讀這部分后,體會重點句子“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后面。”在具體引導體會時,重點抓住“斬釘截鐵”“走”兩個字詞來體會。在此,我曾換位思考,假如我是學生,思考:班長言語中的一個“走”字,能體會到什么?反復品讀,細細琢磨,我得到了很多答案——是態度之堅定,是決定之果斷,是斗志之高昂,是對人民之深愛,是自我犧牲之壯舉。不言而喻,一個“走”字,看似簡單明快,但極為豐富。
(五)、二次“痛殲”,直面“壯士”。
這兩個部分的內容及方法的描寫上,有類似之處,都是通過五壯士的“壯舉”“壯言”來體會他們的內心世界。我們都明白:沒有變化就沒有藝術。課堂教學是要變化的。為了使課堂教學過程有變化,我設計了先讓學生身臨其境地讀書并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位壯士;然后進行著“采訪壯士”的環節。“采訪”檢驗的是讀進去沒有,“采訪”檢驗的是學生會不會表達,“采訪”也為課堂教學增添了幾份樂趣。思考了,就會有收獲。學生收獲的是語文,老師收獲的是經驗。通過采訪五位壯士,讓學生設身處地地領會五壯士的內心世界。萬變不離其宗。無論采訪哪一位“壯士”,他們的回答即使語言表述不一,但內心深處的想法是一樣的——充滿了對戰友與群眾的愛,同時充滿了對敵人的恨。這一切,將在老師的引導下歸結為三點:即軍民魚水、兄弟手足、恨敵入骨。而這一切的魚水情,手足情,仇恨情,都源于五壯士內心深處的那份真摯的愛國深情。
(六)、激“憤”發“仰”,敬仰“壯士”。
巧了,暑假里,我到南京參觀了抗日戰爭紀念館。在導游的解說下,我靜靜聆聽著,心中除了對日寇的仇恨,除了對死去戰士的崇敬,其他任何雜念都沒有了。日前,當我選定了《狼牙山五壯士》一課,并在反復讀文后,內心對日寇的仇恨和對為抗戰勝利而犧牲或戰斗過的戰士的崇敬情感再次油然而生。于是寫下了一首自由詩。課堂上,我于這一環節出示詩,并朗誦給學生聽,以此,讓學生在情感上再次達到共鳴。此舉,學生將從心底里記住為抗日戰爭取得勝利而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壯士,記住那千千萬萬為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陣亡將士們。同時,讓學生帶著這樣的情,這樣的愛,這樣的仇,這樣的恨,走出課堂,走向生活。
(七)、回歸課題,銘記“壯士”。
在即將結課時,我出示了本單元“日積月累”中描寫英雄人物的一組成語,同時,讓學生用這些詞去填空:()的五壯士。在這一“填”一“讀”中,學生恍然明白,原來,這就是英雄呀!并且進一步體會到課題中的這個“壯”字,其實已包含了這些詞語的所有。不言而喻,“壯士”即英雄。瞬間,五壯士的形象及內心世界在學生的心中也越來越高大。
五年級語文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熱門14篇)篇六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五年級狼牙山五壯士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九冊的課文《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為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后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于犧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
本組課文以“革命傳統教育”為主題,老師通過激昂感人的語言和逼真的課文演示,將學生帶入了戰火硝煙的戰爭年代,體會革命先烈英勇奮戰,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激發學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從而深化了主題。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板書、作業布置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首先我說說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本組課文訓練的重點和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狼牙山五壯士英勇戰斗,堅貞不屈,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
2、能力目標:理解能力、朗讀體會能力的培養。
3、情感目標;學習他們愛護群眾,英勇殺敵,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獻身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擊敵人和英勇跳崖的動作、神態的語句,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
教學難點:
體會五壯士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
在這堂課中,我們采用了自主合作,小組交流,朗讀體會等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電教創設情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們還采用了課件、網絡等現代教學媒體。
教學過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采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匯報交流,朗讀體會,閱讀與想象充分結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新型的的良好的課堂氛圍。為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我們主要從六個方面來進行教學。
(一)運用電教,激發興趣,理解重點,突破難點,達到明理。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為了調動學生學可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老師巧妙播放狼牙山勢險峻的片段,學生如身臨其境,懷著濃厚的興趣開始了本課的學習。
小學生情感易受感染。在課文重點處,運用電教手段,創設一定的情境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重點內容,老師在講“頂峰殲敵”時,演示五壯士在頂峰用石頭砸敵人的壯烈場面,使學生像五壯士一樣進入了“陣地”,學生深深被五壯頑強的英雄氣概和高度的.革命責任感所感染。
明理是閱讀的重要階段。為了突破五壯士為什么要跳崖這個難點,特別是五壯士當時的心情及內心感受,老師出示了五壯士英勇跳崖的片段,使學生理解五壯士完成任務后的喜悅和對祖國無限依戀,對人民無限熱愛之情,體會他們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老師先指名朗讀:初讀想象五壯士的形象。接著通過“頂峰敵”的影片回顧又讓學生品讀好詞段句,體會五壯士與敵人作戰到底的目的,是為了部隊和人民,更加為了祖國,所以,學生對五壯士無比崇高敬的真情實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了,這時我們及時總結:品讀體會感情。
老師引導學生運用學法,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英勇跳崖”部份,這樣既教會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又體現了從扶到放的教學特色。
《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使他們成為學習語文的主人,在這課里,要引導學生提問,把學生的主動權放給學生,這樣做,為學生指明了方向,也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這個教學步驟中,我們以課堂為主陣地,始終將“分組討論,合作交流“作為一種激活課堂信息交流,促進學生目標達成的有效教學方式。
這樣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課室呈現一種“個性思想展現,交流意識濃厚“的良好氛圍。
語文資源十分豐富,充分整合課內外資源,以點帶面,能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豐富課外知識,全面提高語文水平。我們在學習頂峰殲敵的片段中,讓學生用成語匯報腦海中出現的五壯士形象,豐富學生語匯。在學完課文后,老師提供網址,讓學生瀏覽抗日戰爭的資料,使學生愛英雄、學英雄的感情得到升華。
這節課的板書既形象又條理清楚,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及發展脈絡,中心突出。
在學完整篇課文后,老師讓學生給自己布置作業。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了濃厚的學生興趣,又體現了個性思想,滿足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五年級語文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熱門14篇)篇七
文章主要講了1941年秋,七連六班的五個壯士掩護群眾和部隊主力轉移,五壯士一邊引敵上山,一邊殺敵。后來,子彈打光了,他們又用一些大石頭向敵人們的頭上砸去,最后五壯士帶著對敵人的憎恨英勇跳崖的故事。
“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讀了這段話,我頓時感到了五壯士對敵人的仇恨的有多么深。如果當時沒有用石頭砸只是跳崖了,就等于沒有完成自己的任務。因為,殺敵也是他們的任務啊。是呀,學習中你也應該有許多相同的例子啊。比如,你認真地完成作業,遇到不會的題你會放棄,還是不放棄?這難道和五壯士不放棄的做法是一個道理嗎?只有作出正確的選擇才會成功。
這篇文章不禁讓我想起一件事。我在畫一幅畫的時候,周圍的聲音震耳欲聾,但我還是一絲不茍地畫著。剛畫到一卷頭發的時候,“嗞”畫偏了,頭發上好像長了一條小黑魚。第一次失敗了,但我不放棄。不就是畫偏了嗎,我要是再加一個發夾不就好了嗎?之后,我在頭發上畫了一個粉紅的蝴蝶結。就這樣,一幅精致的畫就誕生了。
所以,我們遇到困難,千萬不能放棄,要像五壯士不去追主力,要做正確的決定的選擇一樣,要完成自己的任務一樣。
(544字)。
點評:小朋友能從“為何不追主力而把敵人引上山痛殺”的疑問出發,并引用課文內容,加以分析,得出自己的認識:就等于沒有完成自己的任務。接著,進一步提出“應不放棄,只有做出正確的選擇才會成功。”的觀點。然后,作者聯系畫畫的生活例子,證明上述觀點。末尾再呼應開點,強調“我們遇到困難,千萬不能放棄,要像五壯士不去追主力,要作出正確的選擇一樣,要完成自己的任務一樣。”
文章有敘述,有引用,有分析,有思考,有聯想,有感悟。章法自然,文從字順。
五年級語文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熱門14篇)篇八
今天,我們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許許多多的抗日英雄為我國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像劉胡蘭、楊靖宇、趙一曼、董存瑞、黃繼光、狼牙山五壯士等等,我很敬佩這些英雄,其中我最敬佩的還要屬狼牙山五壯士了。
通過閱讀《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我了解了他們的英勇事跡。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晉察冀根據地大舉進犯。七連六班的五位壯士為了掩護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的安全轉移,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和敵人英勇作戰,最后壯烈跳崖。
讀了這篇文章后,我感受到了一種強大的愛國之心,以及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了群眾,為了集體,犧牲小我,成全大局。這種精神也在鼓勵著我,叫我像狼牙山五壯士一樣有著不怕犧牲的精神。雖然在現在和平年代,不需要我們去犧牲生命,但為了班級的利益,為了集體的利益,同樣需要我們有犧牲精神。
我愛狼牙山五壯士,以及所有為祖國的勝利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謝謝你們,沒有你們那個時候的機智、英勇,就沒有今天我們幸福的生活。我一定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做一個對別人,對集體,對社會有用的人。
五年級語文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熱門14篇)篇九
《狼牙山五壯士》讀書筆記今天我們學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課文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的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后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讀到這里,我想起了許許多名人事跡。
如:王二小,劉胡蘭,岳飛……我寫岳飛的精忠報國。
當時,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
母親鼓勵他報效國家,從軍之前,母親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
岳飛不忘母訓,那四個字成為岳飛終生遵奉的信條。
岳飛每戰必勝,立功無數,名聞大江南北。
岳飛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英勇的抗金軍隊“岳家軍”,岳家軍遵守紀律,寧可忍住饑餓,不敢打擾人民,留下“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美名。
這就是現在,祖國繁榮富強,經濟穩定,日夜昌盛。
那是許許多多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換來的,俗話說: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棟梁,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為祖國的`美好明天多做一份貢獻!
讀完《狼牙山五壯士》,心里久久不能平靜,想了很多很多。
《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敘述了1941的秋天,五位抗日英雄勝利地完成了阻擊敵人,掩護人民群眾和連隊轉移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在彈盡糧絕,就要被敵人俘虜時,毅然跳崖,以身殉國,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樂章。
文中這樣一個片斷令我最感動:五壯士高呼著“****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然后昂首挺胸,邁開大步,相繼跳下懸崖。
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喊出了中國人的肺腑之聲。
多么偉大的五壯士啊!他們毫不畏懼,不怕犧牲的崇高革命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每當回想起五壯士驚人的壯舉我就感到非常慚愧。
我作為一名少先隊員,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在學習上遇到難題就退卻,有時甚至就放棄了。
而狼牙山五壯士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克服了重重艱難險阻,赴湯蹈火,為國捐軀。
我遇到的這點困難與他們相比算得了什么再說正是因為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如果今天我在學習上遇到一點困難就打退堂鼓,那明天怎么去為祖國做貢獻呢我又怎么能對得起先烈們的英靈呢我羞愧萬分,不斷地責備自己。
我們作為新中國的少先隊員應該以先烈們的精神為動力,勤奮學習,刻苦鉆研,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練就過硬的本領,做跨世紀的接班人,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
五壯士的英雄壯舉正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是中華兒女的楷模;他們的英雄氣概將浩氣長存,他們的英勇事跡流芳百世,永垂不朽……不知不覺,我心中聳立起一座雄偉而莊嚴的豐碑,上面鐫刻著狼牙山五壯士的名字: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
讓我們永遠記住1941年秋日的這一天吧。
狼牙山五壯士向我們展示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將光照千秋。
在繁星閃爍的夜晚,我再一次讀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
我讀完后,對五壯士佩服得五體投地。
五壯士將令人憎恨的日本鬼子引進了險要的狼牙山,用武器和邊上的石頭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上來的敵人。
最后剩下一顆手榴彈了,班長將手榴彈扔在敵人群中,子彈用完了,班長帶頭跳下了懸崖絕壁。
讀到這里,我眼睛濕潤了,這是多么可敬可佩的戰士呀!他們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連隊主力,竟選擇了死路。
他們不顧自己的生命,不顧自己的生死,不顧一切地跳下懸崖絕壁,他們寧愿死去,也不愿當鬼子的俘虜,就這樣壯烈犧牲了。
我雖然沒這個榮幸,能和五位壯士見上一面,但讀了這個故事后,仿佛他們就出現在我的面前,我正和他們交談著,雖然我不能聽他們講抗日故事,但讀了這個故事后,我仿佛來到了抗日時期,我正和他們一起,聽他們講英雄故事,我雖然沒見過他們,但我會把他們的英雄事跡刻骨銘心,甚至廣為流傳。
我真想對他們說:“好樣的,五位壯士。”
他們是那么奮不顧身,不顧自己,一心為他人著想。
想著想著,我又想到了那些和他們同樣偉大的一些從人物。
比如才十四歲就送雞毛信的海娃,他經過一次次的困難,終于將雞毛信送到了張連長那,從而,砸鬼子的炮樓;12歲的雨來能保護一個比他大的交通員李大叔,還能巧妙地將敵人引進地雷陣,從而,消滅了敵人;為了消滅敵人,在未成年時就犧牲了的王二小、王樸,他們雖然犧牲了,但為消滅敵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我一定要向狠牙山五壯士學習,繼承他們的精神。
五年級語文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熱門14篇)篇十
狼牙山五壯士是五年級上學期課文里的一篇文章。文章敘述了1941年秋,五位抗日英雄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的轉移,毅然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子彈沒有日本鬼子一次又一次被五壯士炸得東倒西歪,連滾帶爬地退下山去。五位壯士望著人民群眾和連隊遠去的方向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他們熱血沸騰,走向懸崖毅然跳崖,以身殉國,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樂章。五壯士為國捐軀、壯烈跳崖的事跡是多么令人敬佩啊!他們僅五人卻消滅一百五十多敵人。他們永遠是我們民族的驕傲,他們的愛國精神永遠激勵我們前進!
今天,我再次重溫這篇文章,深為勇士為了祖國、為了革命事業不怕困難大義凜然的革命精神所深深地感動,聯想到自己,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少先隊員,在學習在遇到的困難所采取的態度,真的好愧疚!
記得那一次,我正在做數學題,有一道題把我難住了,我絞盡腦汁的想,可是怎么也想不出,我經不住道題的考驗,決定放棄。我想:‘‘不做了,不做了,空著吧,明天老師會講的,我明天認真聽老師講題不就行了嗎。’’我為自己的想法盡沾沾自喜起來。神不知,鬼不覺,我盡養成了不愛動腦筋的壞習慣。天那,我正把自己推進了一個深淵,一個一旦掉進去就上不來的深淵!遇到困難,我總是這樣一次又一次自圓其說,一次又一次地原諒自己。直到數學小測驗的時候,我這個數學成績一直80分以上的學生,這次居然考了78分,此時我的眼眶全是淚水,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定下心來,更不敢相信自己的想法盡如此不堪一擊!這就是面對困難退縮的結局。
今天,當我重讀烈士的偉績時,我想到了革命軍人視死如歸的精神,和寧死不屈的英雄光榮傳統。我只覺自己的無知與渺小,只覺得手中那只有幾十頁的書的分量是那樣沉重,我羞愧萬分!先烈們,你們放心吧,如今我已覺醒,我一定要以你們為榜樣,接過你們的槍,不怕困難,勤奮學習,刻苦鉆研,掌握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富強!
五年級語文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熱門14篇)篇十一
每天寫完老師布置的作業,看書是我最大的愛好。最近在一本愛國主義教育書籍上再次閱讀了{{狼牙山五壯士}},里面的故事情節再次深深的觸動了我愛國的心靈,故事的情節是這樣的。
1941年秋,日軍集齊部隊精銳力量向狼牙山大舉進犯,七連接到上級命令,立即安排部署,讓六班掩護大部隊和村民轉移,為了拖住敵人,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奮勇戰斗,狙擊敵人,在彈盡糧絕就要被敵人俘虜時毅然決然的跳崖,以身殉國,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魂的英雄樂章。
讓我們永遠記住1941年秋日的這一天吧,狼牙山五壯士向我們展示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將光照千秋!!
五年級語文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熱門14篇)篇十二
讀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作文我崇拜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狼牙山五壯士》這一篇作文,主要寫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位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向龍王廟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殲滅了大部分敵人后,又把敵人引上了絕路,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每當回想起五位壯士的英雄壯舉,我心里總是涌起一陣愧疚,我做為一名21世紀的少先隊員,戴著國旗的一角,整天游手好閑、不務正業,而五壯士為了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了解放事業,愿意上刀山下火海,我平時遇到難題,根本不值在五壯士面前一提。再說是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赴湯蹈火,為國捐軀,才迎來了今天幸福的生活和強大的國家,如果我以前已決定的事打退堂鼓,這樣豈不是辜負了為了后代寧死不屈、斗志昂然的革命英雄,心中萬分羞愧,我作為新中國的少先隊員,應該學習五壯士引以為上,努力學習做一名實實在在跨世紀的接班人,把我們祖國建設得更強大和富饒。
讓我們永遠記住1941年吧!狼牙五壯士向我們展示的寧死不屈的精神將光照千秋。
五年級語文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熱門14篇)篇十三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狼牙山五壯士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記得去年語文書上有一篇叫《狼牙山五壯士》的課文,讀了后很令我感動,直到現在我還很清楚地記得。
這篇課文講的是:狼牙山的五壯士接受了掩護群眾和部隊轉移的任務,他們誘敵上山,痛殲敵人。
由于敵人緊隨其后,五壯士為了完成任務,放棄了沿著主力方向撤離的機會,而是把敵人引上了絕路,他們子彈打光了,就用石頭砸敵人。
又有一批敵人沖上來了,班長拉響了手榴彈把敵人炸下去了。
最后,五壯士望著主力部隊和群眾遠去的方向,英勇地跳下了狼牙山高高的山崖。
狼牙山五壯士接受了十分艱巨的任務,但他們英勇頑強、不畏犧牲,最終以生命為代價完成了任務。
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他們明明有機會去追主力部隊,但他們為了不讓部隊和群眾受到連累,而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犧牲生命。
五壯士斗志高昂,有崇高的自我犧牲精神和大無畏的英勇氣概。
五壯士和敵人血戰到底,表達了中國人民為取得解放戰爭勝利的堅定信念!
難道他們這些精神不值得我們學習嗎?是的,他們這種高貴的品質很值得我們去學習,也令我們深深感動!
讀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我深受感動,使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狼牙山五壯士》敘述了1941年秋天,五位抗日英雄成功地完成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的艱巨任務。
在彈盡糧絕的時候,他們寧死不屈,毅然跳崖,譜寫了一場驚天動地的英雄樂章。
文中令我感動的話是五壯士高呼的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
”喊出了中國人的肺腑之聲。
他們多么偉大呀!他們的事跡令人敬佩。
讀完課文,我深深地被五壯士的壯舉感動。
我聯想到自己就十分慚愧,記得有一次:老師布置了五道數學題,前四道我都會,可第五題難住了我,我左思右想,草稿也用了不少,可還是想不出來,我看時間不多了,算了,不做了。
每當我遇到難題時,我就退縮,結果成績一落千丈。
這時我想起了五壯士的偉大形象,我就決定改掉我怕苦怕累的缺點。
戰士們,先烈們。
我決定以你們為榮,刻苦學習,長大保衛自己的祖國。
我學習了《狼牙山五壯士》這一課后,就被他們這熱愛人民、仇恨敵人的無私精神所折服,感觸非常之大。
狼牙山五壯士主要講的是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戰士宋學義、小兵胡德林和胡福才為了掩護人民群眾和部隊主力而接受任務,使而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后為了祖國的勝利而英勇跳崖的`故事。
我想在網上看看共產黨官員是如何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無私奉獻的,可是百度后看到的都是關于那些貪官的“壯舉”。
某個貪官了1。
58億被判了無期徒刑,可笑的是,他居然還沒進入“中國十大貪官”的大榜!
可笑之后,我又深思,同樣是為了祖國而工作,為什么狼牙山五壯士可以為了人民群眾而死,可共產黨官員卻因為把國家和人民的財產占為己有而被判為死刑?同樣是死,一個重于泰山,一個輕于鴻毛啊!
“生在國旗下,長在陽光里”,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少年兒童,我會把狼牙山五壯士這種高尚的愛國品質作為我生命道路永遠的豐碑!
讀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我深受感動。
這篇課文主要記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的五位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部隊主力轉移。
誘敵上山,頑強殲敵,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表現了五位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勇于犧牲的精神。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這是五位壯士在跳崖時喊的壯烈口號,充分體現出五位壯士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對黨和人民的熱愛與忠誠,這種恨與愛是五位壯士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力量源泉;是黨所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的可愛之源;也是敵后根據地英雄兒女的力量源泉。
誰不珍惜年輕的生命,誰不渴望自由的生活。
可是這五位壯士用年輕的生命換來群眾和部隊主力的成功轉移。
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譜寫的一首氣吞山河的壯歌,我相信,他們的壯舉必將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
讀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我深受感觸。
這篇課文主要記述了1949年秋,七連六班的五位壯士為了掩護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把敵人引上狼牙上,痛擊敵人,最后子彈打光了,五人英勇跳下懸崖。
這篇課文把五位壯士對祖國的熱愛,對敵人的仇恨,為革命事業勇于犧牲的精神,描寫的淋漓盡致。
俗話說的好:死有的輕于鴻毛有的重于泰山。
五位壯士在萬分緊急的關頭,腦海中就只有一種想法:只要能保護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我們的犧牲就是值得的,這讓我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個故事:荊軻刺秦王,臨終時,荊軻唱了兩句歌:“風蕭蕭分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這說明荊軻知道此去九死一生,但他還是毅然前進。
這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難道不令人敬佩嗎?
此外還有董存瑞,羅盛教……這些壯士在危機時刻,總是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而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
他們是多么勇敢啊!他們是我心中最欽佩的人。
五年級語文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熱門14篇)篇十四
讀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我感到無比的惋惜與憤怒,不過還有一些自豪。
抗日戰爭時期,七連六班奉命在百姓和部隊遷移時拖延時間,在成功完成任務并痛擊了敵人后,他們也被趕上了絕壁。為了不讓敵人發現大部隊,五位壯士毅然跳下了懸崖.......
馬寶玉等五位戰士有著極其強烈的愛國情懷、鑄入骨髓的保護大局和弱者的本性。在面對如海潮般涌來的敵人們時,仍不假思索地把敵人引上絕路,若把敵人引到那條近路,后果則不堪設想。
這些戰士是中國的驕傲,他們是抗日戰爭中天上星星般眾多烈士里最明亮的五顆!他們為國犧牲,是值得的、是光榮的、是可做模范來學習的。
可他們為什么會死?為了什么死?追根揭底,我們得出了這個結果---是日本兵逼他們的。
談起日本兵,讓我想起那場維持八年的恥辱之史。
日本侵入了中國,在這塊神圣不可侵犯的土地大肆搶奪,用極其殘忍的手段殺害了無數無罪的同胞......這段噩夢般的屈辱史持續了整整八年!這是屈辱的八年,也是令人發指的八年!這場戰爭深深地印在了每個中國人的心中。我們要從心底里記住:國家弱小,就是要被人欺負,土地被瓜分,居民無家可歸。
如今中華民族正在走向輝煌,變化可謂日新月異。不過,我們一定要緊跟時代的腳步,放遠視線跟外國比較。我們要讓全世界知道,中華民族是強大的民族,我們的土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對于友好的海外觀光來賓,我們報以熱烈歡迎的態度,如果是侵略者,我們會用堅決的態度趕他出去,免得這片凈土被玷污。
我們決不能忘記國家之恥!要像當年的五壯士一樣,愛國、不背叛國家,讓中國的國旗在眾國之中雄起,讓這只金雞飛向高空,不讓日本侵略中國之類的恥辱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