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演講稿會更加事半功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好的演講稿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演講稿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們的價值觀演講稿篇一
;在教育史上,形形色色的教育價值取向可以分成兩大類:一是以人為核心的個人發(fā)展本位論,認為教育的本質是促進入的發(fā)展,把促進個性發(fā)展、追求人生幸福、實現個體價值作為教育目的;二是以社會為核心的社會需要本位論,認為教育應當把培養(yǎng)符合一定社會準則的人,使教育者社會化,把保證社會生活的穩(wěn)定與延續(xù)作為目的。前者是當代西方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后者是我們傳統(tǒng)的教育價值觀。從西漢“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到隋唐以降“天下英雄盡人我彀中”(唐太宗)的科舉制度設計,抑或民間“學而優(yōu)則仕”、“學成文武藝,售與帝王家”的追求,一脈相承的就是這種價值觀。國民黨政府教育部1927年8月制定的《學校實行黨化教育草案》:“我們所謂黨化教育就是在國民黨指導下,把教育變成革命化和民眾化,換句話說,我們的教育方針要建立在國民黨的根本政策上。”(趙啟強《中國教育調查》)體現的也是這種價值觀,細讀我們現在的教育法規(guī)、方針、政策對教育目的的表述,不管陳述了多少“發(fā)展”,核心是“為……服務”、“勞動者”、“建設者”和“接班人”,致使表述形式不同,實質并沒有很大區(qū)別。而在西方,人們認為,舍棄了“為人”的目的,使人的尊嚴、人的感受、人的個性、人的幸福、人的價值都服從于“人的作用”,服從于社會需要,是對教育的異化。羅素曾經論述說:“在干涉兒童教育的各種力量中,沒有一種力量站在兒童自身幸福的立場上。國家想把兒童培養(yǎng)成馴服公民;教會想用兒童增加教士的勢力;學校和教師要憑借學生為學校增加競爭優(yōu)勢;父母只想讓他們的孩子出人頭地、光宗耀祖。”西方近代以來實行的以人為本的教育,在收獲人的發(fā)展的同時收獲了社會的同步進步,而我們以社會為本的教育,既丟失了“人”又遠沒有解決好社會問題,很是耐人尋味。
常聽說我們跟西方的價值觀不同,但很少有人追問為什么會不同。中外教育價值取向的差異既有歷史也有現實的原因,但根本原因要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解釋,該理論認為,人類動機與需要的滿足有密切的關系,需要的層次有高低不同,依次向上是生理——安全——愛與歸屬——尊重——自我實現。其中一、二層是生存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三、四層是社會需要,最高層是自我實現的需要。人都潛藏著這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但在不同時期、不同人生狀態(tài)下表現出來的各種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勵人思考和行動的主因和動力。賈府的焦大為什么不愛林妹妹?根本原因是他的生存需要還沒有得到滿足,他只會看上健康壯碩、能吃苦耐勞的粗丫頭,絕看不上“花枝亂顫”“弱不禁風”的“病西施”。人的需要是從外部得來的滿足逐漸向內在得到的滿足轉化。低層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滿足以后,它的激勵作用就會降低,高層次的需要會取代它成為推動行為的主要原因。高層次的需要比低層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價值。自我實現具有超越自我的特征,是人類的終極價值。健全社會的職能在于促進普遍的自我實現。原來西方的教育價值觀直指普世的終極價值,而我們無論是無可奈何還是強烈導向的選擇都帶有狹隘的功利主義特征。
人是有理智的動物,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千百萬人的瘋狂追求,必有其合理的理由。
中國人長期處于生存危機和社會危機中,個體有很多人最低層次需要得不到保證。中國是一個資源相對短缺的國家,社會是一個金字塔式的社會結構,而資源分配的支配權則是倒金字塔式的,越往上層支配權越大。城鄉(xiāng)差別、官民差別、行業(yè)差別、地域差別、貧富差別正在令人沮喪地擴大。各種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社會成員住房、醫(yī)療、就業(yè)、養(yǎng)老這些基本的生存需要都沒有得到完全保障。老百姓追求子女的升學就業(yè),不能升入大學或名校就意味著不能“跳農門”,不能在社會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務農,地位低且難得溫飽;打工,出苦力且薪酬薄;小城鎮(zhèn)平民,無錢無業(yè)無保障!,升學,改變命運,這就是他們最迫切的需要,這種需要的烈度導致他們砸鍋賣鐵、傾家蕩產、舍命(小煤窯的礦工)賣血也要供孩子擇校、上大學。《重慶晚報》和《重慶晨報》分別報道,2005年8月21日,重慶南川水口村,江西財經大學職業(yè)學院大二學生周密的母親,“為女上學,勞作母親累死豬圈旁”。2006年3月16日,為了供兒子上大學,重慶街頭一名55歲的人力三輪車夫辛苦蹬車,晚上沒回家,累死在三輪車座上,“一天所掙的百元零鈔還在口袋里”。
當孩子終于考上而家里卻供不起又求告無門時,他們中的一些人選擇了含羞自盡。2006年6月19日,山西榆社縣西馬鄉(xiāng)村民陳東生的兒子考了600分,父親因“連孩子的學費都沒辦法湊”而愧疚自殺。
陜西榆林農民景統(tǒng)仕,58歲。由于家境貧困,無法負擔女兒考上大學后隨之而來的學費,不堪重負而服毒自殺。寶雞市學生小丁2002年考上了夢寐以求的上海一所重點大學,然而他接到錄取通知書剛10天,他的父親卻因為無力籌措兒子的學費,于8月25日晚留下一封遺書跳樓自殺。
2004年,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zhèn)李清培考取集美大學,其母林冰心因無力負擔學費,喝農藥自殺。河北大城縣王香屯村民邵某在兒子高考前5天自殺身亡,只因擔憂兒子考上大學后的學費。
最讓人心碎的是這樣一封“謝罪書”:“我兒,當你看我的信時,我已不在人間,只因為我沒有能力讓你上學,沒有臉對你,只可以用我的死向你謝罪……”這是遼寧省遼陽市太子河區(qū)農民孫守軍,在自殺前留給兒子的。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死的威脅比不上不能上學的威脅,中國老百姓對“應試教育”的需求就這么強烈!別跟我說什么國家的利益、長遠利益,咱平頭百姓顧不了那么多;別踉我說什么個性、情感、價值觀,社交、潛能、創(chuàng)造力;考上以后再說,考不上一切白搭!
有一句口號說“教育改變命運”,它的實際含義是“升學改變命運”,如果有一大批大學畢業(yè)生不能解決就業(yè)問題,就是說升學也無法改變命運,那么可以預料,昔日比白金還珍貴于倍的一紙“錄取通知書”,就會像垃圾股票一樣被人拋棄。2006年,重慶一山區(qū)縣級市有470多名高中畢業(yè)生放棄高考,2009年重慶地區(qū)棄考達萬余人,就是信號。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孟子),據說連宇宙
都是按“人適原理”演化的。國家不過是一個人格化的機器、是受幾個人或一群人操縱的機器,也應該適用“需要層次論”。老百姓追求的是家庭的、短期的利益,國家則追求著民族的、集體的利益(西方的教育價值取向追求的是人的根本利益)。三百年的封閉落伍,一百年的內憂外患,五十年的艱難探索,既使我們產生了強烈的趕超意識,又使我們滋生了無可名狀的焦慮和自卑感;有什么比民族振興和國家富強更重要呢?我們的社會制度與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不同,有什么比國家得到尊重、社會制度得到認同更重要呢?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勢在集中力量辦大事,有什么比大量灌輸科技知識、大批培養(yǎng)科技人才和建設者更重要呢?我們辦大學搞“21l”、“985”工程,投入巨資搞競技體育、金牌項目,都是這個思路。老百姓“生存需要”和國家“社會需要”的強烈訴求就是這樣疊加在一起,乘以13億人口和強大國家機器的放大效應,加上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影響,這就是“應試教育”龐大而牢固的社會基礎。
有什么樣的教育就有什么樣的國民,有什么樣的國民就有什么樣的國力。在普法戰(zhàn)爭中贏得勝利的普魯士將軍毛奇說:“普法戰(zhàn)爭的勝敗早在十年前的小學教室課桌上決定了。”“對當代社會來說,教育的質量決定一個民族的質量;今天有什么樣的校園,一二十年后,就有什么樣的國民!再往大里說:中國校園的命運和前途,將決定中華民族的命運和未來。”(趙啟強《中國教育調查》)現在,我們的科學技術缺少“原始創(chuàng)新”,中國制造沒有“核心技術”,經濟發(fā)展遭遇能源、環(huán)境、人才等“瓶頸”,不具備“可持續(xù)”后勁,社會矛盾糾纏不清,我們這才痛感公民素質、人文精神、創(chuàng)新人格、人的主件,陸等等的重要性;這才看到大國崛起的先決條件是國民的精神雄起,我們這才真正理解了為什么鄧小平要說“教育失誤是最大的失誤”。
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就斷言中國成不了“超級大國”,說中國“只出口電視機,不出口思想、文化”。的確如此,不出口科學技術,不出口思想、價值觀,不出口制度、文化的國家永遠成不了大國。
沒有這些,素質教育就是好看不好吃的“畫餅”,好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它的邊緣化甚至夭折就是不可避免的。
(責任編輯關燕云)
相關熱詞搜索:;我們的價值觀演講稿篇二
共產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對更好凝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在日趨激烈的國際思想輿論競爭中掌握主動權和話語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要時刻記住它們!
價值觀雖然作為一種社會意識,但是它卻集中反映著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代表了人們對社會生活的認識,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長期以來,我們共產黨倡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等,明確了國家發(fā)展的目標,彰顯了社會核心理念,確立了公民基本遵循的規(guī)則,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本質要求。要堅持宣傳教育、示范引導和實踐養(yǎng)成與制度建設相銜接,大力弘揚這些思想、理念和精神,在凝聚全社會共識的基礎上,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它們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必須與各方面工作有機融合、協(xié)調發(fā)展。要堅持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相統(tǒng)一,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共產黨的建設全過程,貫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體現到精神文化產品創(chuàng)作生產傳播各方面,堅持不懈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鼓舞中華人民的斗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積極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壯大主流思想輿論。任何社會要使其主流價值觀念得到廣泛認同并保持穩(wěn)定性、連續(xù)性,必須使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和方針政策以及司法行政行為等很好地體現核心價值觀念的要求。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體現到制度設計、政策法規(guī)制定和社會管理之中,從政策環(huán)境、體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等多方面給予有力支撐,形成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強大力量。
讓我們時時刻刻都要牢記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 友善,我們要共同努力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 !讓我們開始行動吧!
我們的價值觀演講稿篇三
價值觀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下面小編整理了《我們的價值觀》讀后感300字,歡迎閱讀!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這一段話深深的影響了我,每一句都有少年,我們就是國家的少年啊!我們就是祖國的未來啊!
讀了這本書讓我感觸很多,我作為一個少年要怎么樣去建設富強的國家呢今天,我懂了很多,我知道富強的國家需要每一位有志的少年去完成,而且我們要知道民主,文明,和諧是建設富強國家的重要部分。
民主是我們的共同的政治理想,是人民民主,為民做主,人民自主完成的。
文明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它需要國家發(fā)展狀態(tài),在傳承中發(fā)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來定于的。
和諧是社會的發(fā)展必然要求,它需要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共享教育發(fā)展成果,健全醫(yī)療衛(wèi)生體系,讓中國人更健康,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生活幸福。
我們就要按照這些要求努力地去追逐去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富強的中國而努力!
國家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自由、公正、平等、法治。公民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這句話使我永記在心里。
讀了這本書,讓我對中國有了許多新希望,馬化騰是中國的驕傲,馬化騰的騰訊公司在最危險的時刻,也能勇敢的努力著,不惜自己的生命,最終獲得了一個另世界屬目的地位。
社會的發(fā)展要靠最重要的四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平等讓我覺得最難懂,聽了"我爸是李剛"這個故事才一目了然:那一天,有一輛車子撞傷了兩名女生,一名搶救無效死亡,另一名傷勢較輕,我本以為這名男子會道歉,但這名男子非不道歉,反而更加冷酷了,還高傲地說出:"我爸是李剛!"我覺得社會人人平等不管任何人犯錯都要受懲罰。
公民是一個國家的根,只要根沒了,自然會倒下,所以,我們要愛護每個公民,做到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
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價值觀是我們體內的指南針,冥冥之中發(fā)揮著無與倫比的強大作用。
你的命運是由你的決定決定的,你的決定受價值觀的影響。
自由是一種思想。
大部分人多數情況下是因為沒有想好后果,所以他們常常后悔。擁有價值觀的人不因結果而喜樂,價值決定結果。
要成為成功的人,必先擁有成功的價值觀。價值觀決定你一輩子的命運,改變價值觀,性格瞬間改變。
價值觀是決定一個人是否虛偽、能否被鼓舞的重要因素。如果你能知道對方的價值觀,你就可以掌握他一切行為的動向。價值觀是最終的裁決者,決定哪種事該做,哪種事不該做。價值觀能決定我們的想法和看法,而性格模式會影響我們的認知和做法。如果你能使這兩樣功能搭配得當,就能夠發(fā)展出最能鼓舞人心的模式來。
人生如同一環(huán)扣著一環(huán)的鏈條,只要其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改變了位置,那么整個人生都會為之改變。
我們的價值觀演講稿篇四
寒假里,我讀了《我們的價值觀》這本書,里面的一個個小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
最讓我感動的是其中一篇《成就出彩的人生——鄉(xiāng)村教師宋玉剛》。宋玉剛,是一位既平凡又偉大的老師。說他平凡,是因為他只是一位鄉(xiāng)村小學教師;說他偉大,是因為他被譽為“雪域高原上的紅蠟燭”,多次獲得“優(yōu)秀電教員”、國家優(yōu)秀教師、“全國寶鋼杯中青年杰出出教師”、“杰出青年”等榮譽稱號,還是全國十位“最美鄉(xiāng)村教師”中的一個。
他們?yōu)榱藢W生無私奉獻,實現了個人的價值,擁有了出彩的人生。
(二)
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一個民族的進步,離不開文明的滋養(yǎng);一個公民的成長,離不開價值的引導。人生需要信仰驅動,發(fā)展需要價值導航。神州百年,滄海桑田。歷史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自強才能自立。
“失敗乃成功之母”。王飛雪、雍少和歐鋼經過自己不懈努力創(chuàng)造了“北斗一號”立下了汗馬功勞;“中國創(chuàng)造”這個品牌,因為大家的努力發(fā)展到了全世界,并且知名度很高;中國人民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在“世界屋脊”上搭鐵路。在這個高速發(fā)展的時代,我國建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價值目標。我們國家在幾代人不懈努力下,日益旺盛,在國際方面地位越來越高。封建殘余的頑固侵襲,飽受外敵入侵的慘痛歷史,使得中國人民更加渴望民主、珍視民主。作為四大古國之一,我們?yōu)檫@燦爛文明而自豪,但我們決不能躺在文明的故紙堆里孤芳自賞,而要奮發(fā)圖強,著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各種社會主義文明。國家的富強、民主、文明,都離不開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與和諧安寧的人際關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人類歷史就是一部追求自由,獲得解放的歷史。回望改革開發(fā),其初衷就是打破重重枷鎖,釋放自由活力。人人生而平等,沒有人天生高人一等,這是平等的基本含義。公正是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價值紐帶。法治就是依法治國,自由、平等、公正都離不開法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沒有例外。
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愛國,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敬業(yè)就是專心致力于自己的事業(yè)。吃苦耐勞、一絲不茍、精益求精、恪盡職守,都是對敬業(yè)精神的最好提煉。誠信就是誠實無欺,講求信用,內誠于心,外信于人。友善是指朋友之間親切和諧。
我們的國家、社會,因為有了這種親切感,這種和諧感,這種精神和品質,才變得更加得溫暖,美麗、動人!
(三)
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一個民族的進步,離不開文明的滋養(yǎng);一個公民的成長,離不開價值的引導。最近我在讀一本名叫《我們的價值觀》的一本書。 看這本書時 我認為這種宣傳主旋律的書一定是深澀難懂,看起來一定很枯燥乏味。但當我深入讀里面 的 一則一則例子時,才大大改變了我的思想,讓我不由得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感情。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類似這樣的事情。我是一個很好強的人,經常會不服能力比我低的人檢查我的作業(yè),特別是數學。我在班上數學一向很好,一次每周選組長他們都會不由自主的選我當,我把這看成了一種很自然的現象了。可是,有一次,老師來選組長選到我們這組時,我震驚了,組長竟然不是我,而是坐在我前排的一個女生。我心想:“她憑什么當組長,每次單元測試都只能考到七十幾分連九十分都都很難得到的人憑什么當我的組長,不公平啊。”于是那天下課后,她收我作業(yè)本時,我以一種盛氣凌人的面孔對待她拿作業(yè)本在她面前晃了晃,又收到抽屜里去了。是人見到這種狀況都會生氣,何況她呢?但因為她是一個小女生,沒什么火氣,況且她也沒那么大膽敢向我撒火。于是好聲好氣的對我說:“我好心提醒你,反正這不是我收,是黃老師收,把作業(yè)本給我吧!”我反駁道:“這是我的自由,我想怎樣怎樣,你一個成績這么差的人,還想管我?做你的白日夢去。我的自由,我做主,就不給你,這么樣啊!”她嘆了口氣對我說:“識時務者為俊杰,你還是交給我吧,我這是為你好,不要太任性了。”“哼,我有權利不給你,不給就不給這可是我的本子,我出的錢,我可以為所欲為,想怎樣就這樣,你管不著我,這是我的自由,你當你是我爸啊!”我回答道。她又想接著說,我立馬打住,別說了,太啰嗦了,受不了,受不了,我給你,你不要再像只蜜蜂一樣叫了,聽著就煩。我從抽屜里拿出作業(yè)本準備給她,在她拿手伸出準備接的時候,我故意手一松,本子掉到地上了。“組長啊!對不起了,我剛才是不小心一松,本子掉到地上了,真的對不起啊,麻煩你幫我撿一下,謝謝啊。”我說道。她撿起來后立刻走掉了,似乎不想再待一秒。這件事告訴我:自由不是不受任何約束,不是可以為所欲為,只有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內,才能充分的享受自由。
——付晨俊馬克思主義讀后感科學發(fā)展觀讀后感追尋生命的意義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