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報告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報告。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報告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本科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篇一
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的培養研究
我校提出“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的培養研究”這一課題是基于校本化研究的需要,是一線語文教師們結合當前課改形勢和本校實際情況,通過研討、論證后提出的。
我國正在實施的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出了“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未來的社會是合作的社會,合作離不開思想、情感的交流,而口語交際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所以,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因此,正確面對我校學生的表達交流的差異,探索既面向全體、又促使人人成功的新型口語交際教學策略,是十分具有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的。
1、從教育發展的趨勢來看:《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使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社會交往和人際交流,發展合作精神。”顯然,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訓練,既能從語言文字方面訓練學生認字識字、用詞造句、布局謀篇、潤飾成文,又能從思想認識方面訓練學生積極思維,加強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理解、感受,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個性品質,為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交際基礎。隨著世界逐步走向國際化、全球化,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向能言善辯、善于與另人交往與動型轉變。
語言表達、交際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語文教學義不容辭的職責。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既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
如何使教學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最大限度地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已成功成為教育界日益關注的問題,因此,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將成為必然,其重要性、迫切性已成共識。
2、從口語交際教學現狀來看:認識片面,把口語交際訓練定位于口語交際課的事,導致訓練不足,訓練的內容狹窄,時間少;沒有把握“口語交際”的特點,缺少開放式情境的創設,沒有實現從“聽話、說話”到“交際”的轉軌,導致學生沒有由單向個體靜態式活動轉化為不同的雙向組合動態的口語交際活動;缺乏趣味性、實踐性,學生自主性不夠,常常是無話可說或有話不想說不敢說。以上問題的存在妨礙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3、從學生發展的現實需要來看: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羞于開口,上課僅充當聽眾,對別人的發言不敢提出質疑。在口語交際訓練果上,只有少數優生參與交流,大部分學生保持沉默。課間交流時,有些學生不敢主動向老師反應情況,甚至有些學生連請假也要家長代勞。如何讓每位學生都能大膽地開口說話,主動地與人交流,成了我們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對《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的培養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正是適應時代,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中產生,它的活動化、實踐化趨勢已日益成為我們研究的主導地位,我們將以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為基點,進一步探討如何在活動與實踐中、在怎樣的活動與實踐中培養與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1、學生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培養提高的方法和途徑;
2、學生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培養提高的理論依據;
3、學生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培養提高實驗研究的過程和方法。
基本內容:
1、探索我校學生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的培養的有效途徑,從而提高我校學生的口頭及書面語言表達交流的技巧。
2、如何激發學生進行語言表達交流的意識和愿望。在教學中怎樣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增加學生的參與表達交流的機會。
3、如何營造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尊重學生的自尊心,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增大勇氣形成良好的心理大膽交流表達。
4、如何引導學生多讀、多看、多背,增加知識儲備的量,豐富學生底蘊,適時靈活運用。
研究重點:
重視有效教育的策略,包括課內外訓練的步驟和組織,書面語口頭訓練的方式方法,解決“樂說”“善說”的問題,達到提高表達與交流的成效。
難點:
家庭、學校、社會營造和諧的氛圍,創設語言發展的良好環境,使學生克服膽怯的心理。
1、實驗、觀察法;
2、統計、類比法;
3、分析、歸納法。
1、選題、論證、申請、審批、開題(20xx年2月-20xx年5月)
3、前期實驗觀察、中期成果總結、提出理論假設(20xx年9月20xx年8月)
4、后期實驗觀察、測量統計分析、實驗驗證(20xx年9月-20xx年1月)
5、理論總結、結題(20xx年2月-20xx年3月)
(一)行為方面的成果
1、學生的書面和口語交際綜合素質有明顯提高;
2、促進語文教學質量提高;
3、促進教師語言變、表達與交流素質的提高。
(二)文本成果
1、形成《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的培養研究》結題報告;
2、形成《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的培養研究》論文集;
3、建成《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的培養研究》數據庫。
1、課題研究領導小組
組長:劉 川
常務副組長:龔映輝
副組長:朱生寧、舒 興
組員:姜麗君、漆杰、賀彥
2、課題研究組人員及分工
負責人:龔映輝(統籌課題研究)
實驗研究、驗證人員:漆 杰、王春梅(初中)
李小燕、吳梓靜(小學)
觀察、測量、統計人員:姜麗君、賀 彥
實驗分析、提出假設、結論分析:龔映輝、李小燕
結題報告撰寫:龔映輝
學校公業務費撥款4.5萬元
本科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篇二
開
題
報
告
書
題
目
離異家庭幼兒同伴關系調查研究
學生姓名
學
號
系
別
教育系
專
業
學前教育
指導教師
20xx
年
3月
8日
論文(設計)題目
離異家庭幼兒同伴關系調查研究
一、課題的來源及意義
(一)理論來源
1.國外對幼兒同伴關系的研究已經有了不少成果,但在我國這方面的研究起步晚,而且研究的很少。
2、國內外對幼兒心理健康還不是很關注,并不是很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
(二)現實來源
1、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時代的不斷變革,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生活觀都隨之而變,導致一些家庭的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離婚已成為中國男人和女人的自由選擇。20世紀70年代,隨著我國離婚率持續上升,受離婚家庭負面影響最深的就是孩子,而相對來說處在學前期的幼兒受到的影響更深,幼兒期的孩子心理還不成熟,容易受到傷害,如果不加以正確的教育和呵護,最終很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2、離異家庭對幼兒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尤其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其中心理健康的內容包括:孩子的環境適應教育、人際關系教育、學習困難教育、情緒情感教育。本課題主要研究調查的就是孩子的人際關系中同伴關系。
3、由于絕大部分家長片面的重視知識教育,而忽略了幼兒心理健康的培養,很多幼兒身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如:嬌慣、膽怯、自私、獨立性差、暴力傾向等。這些問題已嚴重影響了幼兒心理素質和健康人格的培養,這個時候如果沒有適當的引導和教育會影響到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甚至一生的發展。
4、父母離異對孩子的影響極大,在沒有雙親或雖有雙親卻沒有愛的家庭中,孩子常因缺乏愛而不能有正常安定的情緒。由喪失感、挫折感、不安全感等引發的欲求不滿,使他們形成了攻擊破壞的行為習慣,或是自卑、自閉、孤僻的性格,這對幼兒與他人交往的消極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5、同伴關系是人際交往的重要組成,通過這種同伴關系與同伴經驗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一種需要。良好的同伴關系是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精神環境,有利于他們形成自尊、自信、活潑開朗的性格,有利于促進其社會及心智的發展。
(三)課題的意義
1、了解離婚家庭幼兒同伴關系發展趨勢,研究相關問題,提出有效的教育對策,做好離婚家庭幼兒的教育培養工作,能讓幼兒更好的健康成長,避免更多離婚家庭兒童走上歧途。
2、有利于引起廣大教師和離婚家庭對幼兒的重視。
3、同伴交往體現了同齡人之間平等的關系。幼兒同伴關系是幼兒在與小伙伴一起學習、游戲、生活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一種人際關系,它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以及兒童社會性發展有著特殊的作用,這些作用是成人無以替代的。幼兒同伴之間的交往能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對幼兒的社會化、性格的形成、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學習能力的發展用著重要的意義。
二、國內外發展狀況及研究背景:
國內發展狀況:
中國的離婚率近幾十年以來一直處于上升趨勢,據資料顯示,至1997年我國的離婚率是1982年的2、3倍。進入21世紀,從2001年起中國的離婚率就持續增長。2009年更達到了同比增長百分之十點三的地步,離婚家庭給子女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不僅會在某種程度上遏制子女的性格,情緒和社會性的良好發展,嚴重者還可能導致精神異常等心理疾病。
自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對兒童心理健康開展了廣泛的研究。綜述了學術界對兒童心理健康有關的心理健康標準、評估方法、主要的測驗工具、進行的檢測、問題、影響因素、問題的干預等研究情況,并對我國兒童心理健康工作未來的發展進行了展望。
但是國內研究人員自行編制的量表不僅數量上少,而那些自編量表距離真正能達到測量目的準確性和有效性還有一定距離,因而沒有得到廣泛使用。
國外發展狀況:
在西方社會,心理健康問題早在古希臘時代就受到了很多學者的關注。之后,歷史上不同時期都有很多學者重視心理健康問題,但是真正系統地開展心理健康研究還是從20世紀開始的。近代的心理衛生、心理健康運動是20世紀初由比爾斯(beers)倡導的,他于1908年在家長成立了國際心理衛生委員會。1959—1960,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共同舉辦國際心理健康年,呼吁全人類要重視心理健康。
三、本課題的研究目標和主要內容
(一)研究目標
了解離異家庭幼兒同伴關系的現狀及表現,分析其中的原因,通過國內外對幼兒同伴關系研究現狀的比較研究,總結并延伸影響幼兒同伴關系的因素,使人們懂得在生活和學習中為幼兒同伴關系的建立提高機會、創設環境,最后給家庭和學校、家長和教師更好的教育孩子提供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建議。
(二)研究內容
1、了解xx市離異家庭幼兒同伴關系的現狀。
2、分析離異家庭幼兒同伴關系的影響因素。
3、提出教學建議。
四、研究方法、設計方案或論文撰寫提綱
1、訪談法
在xx省xx市選取一個幼兒園,對幼兒園園長進行訪談,訪談幼兒園里有哪些是離異家庭。然后詳細訪談每個班的主班老師,與主班老師探討離異家庭的幼兒在同伴關系中有哪些特點。在訪談的過程中要遵循保密原則。
2、問卷法
通過針對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設計問卷,預計發放100份問卷。分別得出幼兒在同伴關系中的特點。使用問卷法進一步擴大了調查的范圍,使得出的數據與結論會更加豐富和準確。
3、觀察法
針對離異家庭的幼兒設計觀察量表,在每個星期二的上午進行觀察,觀察他們在同伴關系中的表現,共觀察八周,得出離異家庭幼兒同伴關系的現狀。
4、文獻法
通過查閱國內外關于幼兒同伴關系和父母離異對其造成的影響的文獻資料,從中獲得理論依據。
提綱
一、前言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選題的意義
(三)
文獻綜述
(四)
研究方法
(五)
相關概念界定
二、離異家庭幼兒同伴關系現狀
(一)時間不足
(二)空間狹窄
(三)排外心理
(四)明顯的攻擊行為
三、離異家庭幼兒同伴關系現狀原因分析
四、離異家庭幼兒同伴關系的解決對策
(一)創設良好的生活環境
(二)授予孩子必要的社會交往技能
(三)運用游戲活動提高幼兒的交往技能
(四)創造機會,擴大幼兒交往范圍。
五、完成期限和進度安排
2018年12月
1日~2018年12月31日
查閱文獻,選題確定研究方向
2019年
月
1日~
2019年
2月
1日
全面收集文獻,查閱資料
2019年2
月12日~2019年
3月15日
2019年3
月16日~2019年
4月
日
實地進行問卷調查
2019年
4月7日~2019年
月15日
整理調查資料,完成初稿
2019年4月16日~2019年4月20日
對初稿進行修改完成論文二稿
2019年4月21日~2019年4月30日
對二稿,三稿進行核對定稿
2019年5月1日~2019年5月24日
準備論文答辯,完成答辯
六、可行性分析
1、城市離異家庭對幼兒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創傷,保護幼兒心理健康關注幼兒人際關系及幼兒之間的同伴關系對幼兒一生的發展都非常重要。
2、通過觀察法、問卷調查法、文獻法、獲得了真實的資料,對于結果也有很強的真實性和參考性。
3、此課題國內外學者有很多研究,為本文提供了理論依據。
七、主要參考文獻
略
指導教師意見:
簽名:
****年**月**日
本科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篇三
開
題
報
告
書
題
目
離異家庭幼兒同伴關系調查研究
學生姓名
學
號
系
別
教育系
專
業
學前教育
指導教師
20xx
年
3月
8日
論文(設計)題目
離異家庭幼兒同伴關系調查研究
一、課題的來源及意義
(一)理論來源
1.國外對幼兒同伴關系的研究已經有了不少成果,但在我國這方面的研究起步晚,而且研究的很少。
2、國內外對幼兒心理健康還不是很關注,并不是很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
(二)現實來源
1、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時代的不斷變革,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生活觀都隨之而變,導致一些家庭的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離婚已成為中國男人和女人的自由選擇。20世紀70年代,隨著我國離婚率持續上升,受離婚家庭負面影響最深的就是孩子,而相對來說處在學前期的幼兒受到的影響更深,幼兒期的孩子心理還不成熟,容易受到傷害,如果不加以正確的教育和呵護,最終很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2、離異家庭對幼兒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尤其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其中心理健康的內容包括:孩子的環境適應教育、人際關系教育、學習困難教育、情緒情感教育。本課題主要研究調查的就是孩子的人際關系中同伴關系。
3、由于絕大部分家長片面的重視知識教育,而忽略了幼兒心理健康的培養,很多幼兒身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如:嬌慣、膽怯、自私、獨立性差、暴力傾向等。這些問題已嚴重影響了幼兒心理素質和健康人格的培養,這個時候如果沒有適當的引導和教育會影響到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甚至一生的發展。
4、父母離異對孩子的影響極大,在沒有雙親或雖有雙親卻沒有愛的家庭中,孩子常因缺乏愛而不能有正常安定的情緒。由喪失感、挫折感、不安全感等引發的欲求不滿,使他們形成了攻擊破壞的行為習慣,或是自卑、自閉、孤僻的性格,這對幼兒與他人交往的消極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5、同伴關系是人際交往的重要組成,通過這種同伴關系與同伴經驗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一種需要。良好的同伴關系是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精神環境,有利于他們形成自尊、自信、活潑開朗的性格,有利于促進其社會及心智的發展。
(三)課題的意義
1、了解離婚家庭幼兒同伴關系發展趨勢,研究相關問題,提出有效的教育對策,做好離婚家庭幼兒的教育培養工作,能讓幼兒更好的健康成長,避免更多離婚家庭兒童走上歧途。
2、有利于引起廣大教師和離婚家庭對幼兒的重視。
3、同伴交往體現了同齡人之間平等的關系。幼兒同伴關系是幼兒在與小伙伴一起學習、游戲、生活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一種人際關系,它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以及兒童社會性發展有著特殊的作用,這些作用是成人無以替代的。幼兒同伴之間的交往能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對幼兒的社會化、性格的形成、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學習能力的發展用著重要的意義。
二、國內外發展狀況及研究背景:
國內發展狀況:
中國的離婚率近幾十年以來一直處于上升趨勢,據資料顯示,至1997年我國的離婚率是1982年的2、3倍。進入21世紀,從2001年起中國的離婚率就持續增長。2009年更達到了同比增長百分之十點三的地步,離婚家庭給子女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不僅會在某種程度上遏制子女的性格,情緒和社會性的良好發展,嚴重者還可能導致精神異常等心理疾病。
自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對兒童心理健康開展了廣泛的研究。綜述了學術界對兒童心理健康有關的心理健康標準、評估方法、主要的測驗工具、進行的檢測、問題、影響因素、問題的干預等研究情況,并對我國兒童心理健康工作未來的發展進行了展望。
但是國內研究人員自行編制的量表不僅數量上少,而那些自編量表距離真正能達到測量目的準確性和有效性還有一定距離,因而沒有得到廣泛使用。
國外發展狀況:
在西方社會,心理健康問題早在古希臘時代就受到了很多學者的關注。之后,歷史上不同時期都有很多學者重視心理健康問題,但是真正系統地開展心理健康研究還是從20世紀開始的。近代的心理衛生、心理健康運動是20世紀初由比爾斯(beers)倡導的,他于1908年在家長成立了國際心理衛生委員會。1959—1960,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共同舉辦國際心理健康年,呼吁全人類要重視心理健康。
三、本課題的研究目標和主要內容
(一)研究目標
了解離異家庭幼兒同伴關系的現狀及表現,分析其中的原因,通過國內外對幼兒同伴關系研究現狀的比較研究,總結并延伸影響幼兒同伴關系的因素,使人們懂得在生活和學習中為幼兒同伴關系的建立提高機會、創設環境,最后給家庭和學校、家長和教師更好的教育孩子提供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建議。
(二)研究內容
1、了解xx市離異家庭幼兒同伴關系的現狀。
2、分析離異家庭幼兒同伴關系的影響因素。
3、提出教學建議。
四、研究方法、設計方案或論文撰寫提綱
1、訪談法
在xx省xx市選取一個幼兒園,對幼兒園園長進行訪談,訪談幼兒園里有哪些是離異家庭。然后詳細訪談每個班的主班老師,與主班老師探討離異家庭的幼兒在同伴關系中有哪些特點。在訪談的過程中要遵循保密原則。
2、問卷法
通過針對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設計問卷,預計發放100份問卷。分別得出幼兒在同伴關系中的特點。使用問卷法進一步擴大了調查的范圍,使得出的數據與結論會更加豐富和準確。
3、觀察法
針對離異家庭的幼兒設計觀察量表,在每個星期二的上午進行觀察,觀察他們在同伴關系中的表現,共觀察八周,得出離異家庭幼兒同伴關系的現狀。
4、文獻法
通過查閱國內外關于幼兒同伴關系和父母離異對其造成的影響的文獻資料,從中獲得理論依據。
提綱
一、前言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選題的意義
(三)
文獻綜述
(四)
研究方法
(五)
相關概念界定
二、離異家庭幼兒同伴關系現狀
(一)時間不足
(二)空間狹窄
(三)排外心理
(四)明顯的攻擊行為
三、離異家庭幼兒同伴關系現狀原因分析
四、離異家庭幼兒同伴關系的解決對策
(一)創設良好的生活環境
(二)授予孩子必要的社會交往技能
(三)運用游戲活動提高幼兒的交往技能
(四)創造機會,擴大幼兒交往范圍。
五、完成期限和進度安排
2018年12月
1日~2018年12月31日
查閱文獻,選題確定研究方向
2019年
月
1日~
2019年
2月
1日
全面收集文獻,查閱資料
2019年2
月12日~2019年
3月15日
2019年3
月16日~2019年
4月
日
實地進行問卷調查
2019年
4月7日~2019年
月15日
整理調查資料,完成初稿
2019年4月16日~2019年4月20日
對初稿進行修改完成論文二稿
2019年4月21日~2019年4月30日
對二稿,三稿進行核對定稿
2019年5月1日~2019年5月24日
準備論文答辯,完成答辯
六、可行性分析
1、城市離異家庭對幼兒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創傷,保護幼兒心理健康關注幼兒人際關系及幼兒之間的同伴關系對幼兒一生的發展都非常重要。
2、通過觀察法、問卷調查法、文獻法、獲得了真實的資料,對于結果也有很強的真實性和參考性。
3、此課題國內外學者有很多研究,為本文提供了理論依據。
七、主要參考文獻
略
指導教師意見:
簽名: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