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報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寫生實訓報告總結篇一
第二天,我們就起了個大早,說實話,在學校也從來起不那么早呢,,雖然很想睡,但好奇心和新鮮感催促著自己……吃完早飯后,基地的楊老板就帶領我們
初步領略了一下太行山的錦繡風光,雖然累,但卻樂在其中。爬山回來后,也算是真正開始了寫生生活。 前幾天,我們是在基地附近的村莊寫生,那里有很多的舊房子非常適合我們畫畫,尤其是速寫,所以,我在這幾天里畫的絕大多數都是速寫。
開始的時候,我并沒太在意構圖時對畫面的取舍,所以畫出的速寫總是亂糟糟的,但經過老師的指導,我在構圖上也慢慢成熟起來,懂得了疏密結合,也懂得了注重主體、照顧全局……懂得了構圖,再在技法上加以鍛煉,取得進步是肯定沒問題,但色彩就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提高的啦,
況且在這個季節里,到處都是綠的,
要在一幅畫里同時表現出幾種不同的景物是有一定難度的,要在幾幅畫里表現有點相似但又不同的景色那就更難啦,有可能雖然選了不同地方的景色,但畫出的結果是相似的;也有可能雖然畫完了一幅畫,但完全沒畫出自己想要的效果……畫完第一張后,我讓老師幫我瞧了瞧,老師就首先指出我畫的書的顏色太跳、太鮮啦,但我一直是用的油畫棒,不能像水粉、丙烯那樣調配,所以更顯得增加了難度。
每天,我們小組五人相伴出去,一起畫畫,也會坐在一起討論畫畫的心得和畫法,有什么好的地方也可鑒戒一下,并且,老師每隔一天都會給我們講評作業,能讓我們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以便及時改正。 其實,我們老師每隔幾天就會組織一次游玩,第一次時,我們去了仙臺山,在仙臺山上我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偉大,竟然能造就出如此神奇瑰麗的奇景,簡直就是天釜神工嘛,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那次坐船。其實我是怕水的,也許是因為身上穿了救生衣的
緣故吧,膽子也格外大了些,竟
一點也不覺著害怕,且還感覺很爽、很刺激,那種在船上迎風飛馳的感覺,我至今仍無法忘懷,只是遺憾時間太短。在最后幾天里,老師還組織我們去了一趟山西的神龍灣,我竟從山底爬到了山頂,這可是我人生第一次站在這么高的山上,領略祖國山河的無限風光啊! 在這兒寫生期間,天氣變化很大,忽晴忽雨,這就為我們深化對光和色彩的規律認識,鍛煉掌握視覺色彩和運用色彩的能力、技法的掌握能力提供了條件。還記得我開始畫的色彩中風景、物體都是客觀真實的顏色和關系,但老師的話提醒了我,色彩是表現自己的內心感受的。我明白了——實際對象的色彩只是參考而已,一定要把自己的情感融
入到自己的畫中,讓它也變得有生命!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現在已是寫生生活的尾期了,但這些天與同學們的歡聲笑語、激情和奮斗會是我永遠的記憶。 五、實習感悟:
寫生是我對這門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不再單純地認為只是學校開設的一個課程。要想提高繪畫能力和審美能力,就要用我們的眼睛去發現美,用我們的觀察力去解讀美,用我們的表現力去表現美,對自然風景和環境進行美的提煉,不再漫無目的的去畫一幅畫、做一件事,就像老師說的那樣,既然畫了就要對的起這張紙,絕不能為了完成任務而匆忙地亂畫。
寫生實習結束了,馬上就要回學校了,但不一樣的是,我們對以后的學習有了更加明確的目標,對美的感受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對有些事情也有了新的認知。
而且,美是相通的,對于設計專業的我們來說,寫生最主要的還是要開拓視野、提升藝術品味和審美能力。這次雖然在太行山只有短短的二十天,但收獲卻無窮無盡,這會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記憶之一
寫生實訓報告總結篇二
實習時間:20xx年6月17日——20xx年6月24日。
實習地點:江蘇蘇州。
為了提高我們的的專業水平,開闊眼界,感受生活、表現生活的良好品質。我班20xx級城規專業二班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赴江蘇寫生實習。離開了熟悉的平頂山市,我們踏上了開往蘇州的列車。經過漫長的一夜,火車終于在第二天早上九點多到達目的地蘇州。之后我們乘坐大巴到達西塘古鎮——生活著的千年古鎮,世界歷史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最具水鄉魅力影視基地。向往已久的西塘,我們來了。 在西塘我們住了四天,充分領略了這江南風情,如詩如畫的西塘,充滿魅力的古鎮,在我們的畫筆下將會變得更加的絢麗多彩。
在以后的這四天里我飽覽到了很多美麗的景色,親身感受到了向往已久的江南的建筑,見識了很多事物,學會了很多東西。
在到達的第一天我們參觀了根雕藝術館和瓦當陳列館。根雕藝術館里面展示了各種各樣的根雕,有大的,有小的,還有的用香樟木雕琢出來的還散發著香氣。根雕上細致的紋路還能看的清清楚楚,既注重外形的相似又不忽視細節,非常精美。瓦當陳列館里面是各式各樣的瓦當,這些瓦當上面有的有花紋,有的刻有走獸,有的刻著文字,非常細致。這些瓦當在古代不過是尋常的瓦片也被雕刻的如此細致,頓時激起了我對中國古代文化的崇拜。古人連瓦片都這么有內容,可想而知中國古代文化是多么博大精深的了。參觀了根雕及瓦當之后我們回到了住的地方休息。休息的時候我的腦海中依然不斷浮現著剛才參觀的藝術品,他們在我腦海中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真想再看一遍。
休息了一天之后第二天我們恢復了元氣,然后開始正式的參觀西塘。
我們先后參觀了煙雨長廊,西園,永寧橋,石皮弄,燒香港等特色景點。
煙雨長廊依河而建,商鋪帶著廊棚在河邊。游人們可以一邊欣賞美景一邊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煙雨長廊意思就是帶屋頂的街。西塘的雨廊(廊棚)是江南水鄉中獨一無二的建筑,是古鎮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西塘的廊棚以其獨有的的綽約風姿吸引中外游客。廊棚多為磚木結構,集中在北柵街、南柵街、朝南埭等商業區,既可遮陽又可避雨。朝南埭廊棚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兩岸的粉墻烏瓦,影子沉在門前的河水中,吹一陣風,濕亮的靜影就散墨般淡盡。這樣的地方,可游,更可居。最具特色的,當屬在靜悄悄的晨昏時刻,漫步在廊棚下,有一些很懷舊的心情。西園園內有樹木、花草、假山、亭池等,風景優美。東側假山上有“聽濤軒”茶室,因假山上有白皮松1株,高數丈,風來稷稷有聲,故名。入園處小橋流水,石獅門廳,園內環繞磚砌花格游廊、水榭、曲橋、假山、涼亭、人工瀑布,人身處其中感覺十分舒適。是非常有特點的私人住宅。
石皮弄是王家子孫兩宅第之間形成的一條弄,地面用168塊石板鋪成。全長68米,最窄處僅0.8米。宅深形成長長的弄,鎮上現仍長短不一的弄122條,其中百米以上的宅弄有5條,最有特色的一條露天弄名叫石皮弄。 窄窄的巷弄讓我恍惚之間有種回到戴望舒寫的<<雨巷>>中。
永寧橋是鎮上最好的觀景點了。河北岸朝南埭長廊如一條逶迤長龍臥伏在水邊,行人和自行車都在廊下行走,其風味為其他古鎮所少見。河南岸是西街的后面,沿河有高低錯落的民居建筑群,大多為清末至民國年間。大宅的風火墻高高聳起,青磚黛瓦和石河橋盡收眼底。很多人流連于此橋拍照留念或者欣賞美景。
燒香港跟香港沒半毛錢關系,而是以前河道兩岸廟宇眾多,善男信女們乘著小船來此燒香,故名燒香港。這里是最早的繁華中心,既是一條街道、也是一座河港,這里小河悠悠,卻藏不盡曾經的富庶。燒香港附近景點有倪宅、五福橋、圣堂、明清木雕館,可以沿路細品。江南水鄉風情盡收眼底,這煙雨小巷,粉墻黛瓦,突然讓我想起了中國的水墨畫。那黑白之間凸顯的山山水水,莫不是與這煙雨江南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也許正是這江的煙雨小巷,粉墻黛瓦的美景激發了很多家的創作靈感使他們做出了不朽的水墨畫。否則為什么這水墨畫竟與那煙雨江南有如此多的相似之處,而這里本身就如同一幅潑墨寫意的山水畫。
在西塘住了四天之后,我們出發去了蘇州市區,先后參觀了蘇州博物館和拙政園。 蘇州博物館是地方歷史藝術性博物館。 “修舊如舊”的忠王府古建筑作為蘇州博物館新館的一個組成部分,與新館建筑珠聯璧合,從而使蘇州博物館新館成為一座集現代化館舍建筑、古建筑與創新山水園林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整體布局上,新館巧妙地借助水面,與緊鄰的拙政園、忠王府融會貫通,成為其建筑風格的延伸。 新館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塊:中央部分為入 口、中央大廳和主庭院;西部為博 物館主展區;東部為次展區和行政辦公區。這種以中軸線對稱的東、中、西三路布局,和東側的忠王府格局相互 映襯,十分和諧。新館與原有拙政園的建筑環境既渾然一體,相互借景、相互輝映,符合歷史環境要求,有其本身的獨立性,以中軸線及園林、庭園空間將兩者結合起來。博物館對面的`小廣場是一組古建筑,古色古香,成為集書畫、工藝、茶樓、小吃等于一體的公眾服務配套區。該館地塊分為三部分, 中心部分、大廳和博物館花園;而西部為展區;東部為現代美術畫廊、教育設施、茶水服務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該部分還是與忠王府連接通道。博物館的核心,位于入口的前庭與博物館花園之間。這個擁有八個角的大廳是通過對傳統的蘇州建筑和中國建筑要素的幾何形狀轉變以及重新詮釋設計出來的,它是所有參觀者的導向并為去博物館所有展區提供通道。參照國際通行慣例,臨時性的展區設在人流路線的入口處。。現代美術作品設在博物館花園東邊的一個特別展區里。展區由1.35米的模塊組合而成,為布展提供了靈活性。這些模塊外飾簡潔優美,地面鋪設地板,踢腳,木質框架墻體和白色涂料。還有一個靈活的展示窗系統,專門展示那些大小不一的工藝品。由于地塊的大小、高度的限制以及博物館設計規劃的要求,相當一部分的博物館功能空間安排在地下室。游人可以通過室內荷花池上方的懸臂樓梯到達地下室。新石器時代和吳文化文物的展廳,影視廳、多功能廳、衛生間,藏品儲藏庫等都在地下室。
拙政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也是蘇州園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特殊旅游參觀點,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堪稱中國私家園林經典。拙政園的建園藝術以水見長。
寫生實訓報告總結篇三
4月25日這天,在西安美院老師的帶領下,我們08級服裝專業的學生坐上了南下的火車,開始了為期5日的杭州寫生之旅。說起來,這是進入美院以來,第一次出了遠門的寫生旅行,雖然依然有一部分同學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沒有跟隨前往,但一并前去的絕大部分學生,還是懷揣著滿腹的熱情和激動的心情踏上了前往杭州的火車。列車緩緩的行駛了。這是一個漫長的征程,為時24小時的路途,火車沿著軌道徐徐行駛,偶爾搖晃,激蕩著我的心情,我是第一次乘坐這樣遠程的火車,并且是硬座。這意味著在火車上的這一夜都將在勞累中度過,但心情還是澎湃難抑,不知是否因為這跌宕的火車。就當是旅行,雖然任務是寫生,就當是旅行,身邊這么多的同學,半截的車廂,讓逐漸遠離家鄉的我心中有了一絲安慰。
雖然在她們的歡聲笑語中,火車早已遠離了西安站,看著窗外,那綠樹,那湖泊,還有那藍天白云,早已將心中對西安的一絲留戀與不舍拋置腦后。和苗苗坐在座位上,互相對視,才發現如此愉悅。火車上的時間是無聊的,大家能首先想到的事情就是以打牌來打發這無聊的時光,所以身邊的同學也自然三個一組、兩個一排的玩起了撲克。或者有那么些平日里比較安靜的同學,她們或趴在桌上睡覺,或拿著手機聽歌,或吃著從家里帶來的零食,或聊著漫無邊際的話題。火車里頓時變得熱情無比,因為有了互相認識的我們,互相關懷的彼此。而我和苗苗則都是不太愿意聊天的人,我們都各自做著各自的事情,偶爾說話,但很安靜。后來的幾站路里上來了一些陌生的乘客,偶爾有人坐在我和苗苗的旁邊,操著一口地道的河南方言。出于身在外地謹慎為佳的思想,我很少搭理那位愛聊天的大伯,可是他淳樸的鄉音和憨厚的笑聲讓我為之感動,直到他到了站快要下車的時候,我才跟他小談些許。那之后他便下車了,之后很快就到了晚上。在火車上的夜晚并沒有減少白日的熱情,大家都帶著及其高漲的興致,在凌晨12點還大嚎大樂的玩著撲克,偶爾身后傳來巨大的笑聲,我和苗苗會有些許不耐煩,畢竟那時的我們,已經很困很乏了,還有一小部分學生,受不了車上的吵雜,買了臥鋪的票轉移休息了。
我倒在長椅上睡著了,那時候車上雖然依然有吵鬧的聲音,但在我睡著之后似乎已經小了很多,不知是否因為我昏昏睡去的原因。醒來時窗外已經有清晨的光線,苗苗喊著窗外的湖水漂亮,大家會不約而同的發出“哇偶”的聲音,我知道火車窗外的清晨一定很美。那時候依然有一部分同學以各種姿勢昏睡著,然后一次次的被推著小車賣早點和不時要打掃車廂衛生的乘務員喊醒。那時候只是清晨7點。真正清醒應該是在清晨8點吧,火車硬座上的車廂實在是吵鬧的沒法安睡,只好在乘務員粗魯的叫喊聲中蘇醒,看著窗外美麗的湖水,翠綠的柳枝,屯然覺得一夜的旅行瞬時而過,不覺一陣感慨萬分。吃了早點,在百無聊賴的時間里渡過了火車上的最后幾個小時。
要說火車上的旅程讓我記憶猶新,那么在杭州渡過的這三個白晝和黑夜依然讓我難以忘懷。剛下了火車,安置了旅館后,老師安排大伙去了杭州西湖。那時是下午3點多,規定自由活動,在傍晚7點時在下車地點集合回去入住。起初所有人都跟著大部隊向一個方向前行,后來走著走著,禮文就說,我們為什么要跟著她們一起走?于是我、苗苗和禮文就同時醒悟,毫不猶豫的離開了隊伍,重新走了一條游歷西湖的道路。拍了無數照片,從下車的小公園里找了很多條路才尋得西湖的位置,然后沿著湖邊前行,遠遠瞧見了雷峰塔的塔尖。說起雷峰塔,淵源就更大了。從小酷愛看白娘子的我遠遠面朝雷鋒的時候心潮就澎湃難抑,一直以為傳說中的雷峰塔就是電視劇里的那個樣子,所以非常想去一睹真假。傳說雷峰塔中壓著一條白蛇,小時候一直相信,到了現在這樣的年紀,雖然早已知道這只是傳說,但依然希望去一探究竟。后來在我的強烈要求下,三人一起從老遠的地方走到了雷峰腳下,買了門票,進去探塔。今日的雷鋒塔內已與當年大相徑庭,它被修葺的非常具有現代氣息,塔內的木雕、樓梯,攀柱,燈飾,已非常華美并且嶄新。說句心里話,這并不是我想看到的,我所向往中的雷峰,一定是和白蛇傳中所描述的一模一樣,有著關押白蛇的地方和佛祖的雕像。雖然我
不知道當年的雷峰是否和我幻想當中一樣,但今日的雷峰,雖然華麗,但還是帶給了我不小的失望。但從西湖的某個角度觀看,被綠樹遮住一半塔身的雷峰,傲然雄立,和電視劇中的鏡頭幾乎一致,看到這個畫面,不禁心情好了起來。不過細想,白蛇傳只不過是一個傳說,一部戲劇,就算再怎么吸引人,也終究不過是假的。如此想來,便覺得這次西湖之游歷,亦不惘然。準備從雷峰塔返回集合點的時候,因走了太遠的路途,大家又都人生地不熟的,多少有些找不著北。那時已經離7點整沒有多少時間了,我們急急慌慌的沿著記憶往回跑,不時問路,依然跑了很多冤枉路,眼看7點就要臨近,天色暗下來,我們幾乎是又測了一遍800米體育長跑測試。那是我們在最終延遲10分鐘找到集合點的最痛苦又甘甜的回憶。好在終究還是趕上了回去的車。但是很多人都沒有趕來,也許是找不到路自行回去了,也許是還沒玩夠繼續賞玩了。亦也許,是禁不住前一天在火車上的折騰,早早便回賓館去了。
從到達杭州的第二天開始,我們才真正的轉入寫生時段,此后的三天,我們都是在進行寫生調研。杭州是有名的布料市場聚集地,這里的布料市場很多,也很大,有成千上萬種面料和花樣任你選擇。而我們此次前行的目的,就是要深入了解這些更多的面料,并帶回一部分作為此次寫生的作業。最難為情的是在老師的建議下我去向布料老板索要面料小樣時以為服裝公司職員的身份進行采樣的名義來自圓其說,由于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說起話來難免因為扯謊而難為情,面子上總有些掛不住,所以剛開始進行的時候心里都不是太平坦,但說的多了,也就積累了信心,索取的也就更加順利了一些,因此200張的面料小樣很快就完成了收集。這在老師剛布置作業的時候所有人都擬定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居然頃刻間就這樣輕松的完成了,不免有些欣喜。接下來的幾天里,我們都是在布料市場里巡回觀賞,大肆感慨杭州面料市場的完善,惋惜西安沒有這樣的環境,讓我們服裝專業的學生有這樣大的選擇空間。
應該說,寫生的旅行還是屬于寫生性質,我們沒有逛太多的景點,除了與我們專業相關的面料考察外,只去了杭州西湖。在杭州的最后一天,在老師的安排下考察了杭州的綢緞莊,給奶奶買了絲綢的衣服和絲綢的手袋香囊作為寫生回去的禮物。然后車載著我們到了杭州西湖博物館,并安排說隨意游玩,自行回去入住。這是自由的一天。我和苗苗從博物館出來的時候在距離斷橋半個湖邊之遠的地方決定一口氣走到斷橋,畢竟來一趟杭州,再連舉世聞名的斷橋都沒有到過的話,一定是一大遺憾。杭州的西湖是沿著城市而存在的,湖邊是優雅而安謐的環境,磚塊平整,綠樹成蔭,湖水清澈,在夕陽的揮灑下金光粼粼,異常美麗。走在湖邊,都感到心情舒適,似乎所有煩惱都煙消云散,是平日里散心的絕佳去處。于是我們就這樣走了幾乎兩個小時之久,從看過去拳頭大小的湖那面的小橋,到達真實真正的久仰大名的西湖斷橋。斷橋也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樣龐大,我只是感覺電視中的斷橋似乎更高大一些,也許是拍攝角度的原因,也許是因為橋上人多眼雜的原因,斷橋似乎比我想象中小了一些,不過此行能夠一睹斷橋風采,依然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
那天我和苗苗是搭乘杭州市的公交車到達杭州火車站的,然后一路在路人甲乙丙丁的幫助下,走回賓館的。想來真是值得贊揚,不但省了大筆的出租車費,還把杭州市的路線進一步的熟知,最值得歌頌的,應該是走了一天的路途,沒有歇息。起初站在在前往火車站的公交車上,非常擁擠,杭州的公交車不開窗戶,正好又趕上下班高峰期,車廂里又是悶熱又是擁擠,難受無比,到后來終于擠到座位的時候,腳底已經徹底接近崩潰,坐在座位上都感到劇烈的疼痛。還在下車的時候走了一個小時的路才回到賓館。當時給我們指路的那位大叔還說,我們穿了平底鞋,打車要說也不用,走過去也就一個小時的時間。他是真不了解我們那天走了多少的路啊。那晚回到賓館,我和苗苗都渾身疲乏,沒有半點力氣了。想想都深有感觸。那段苦澀又甘甜的回憶。
就這樣,結束了前四天的旅程。最后一天道別了杭州,又踏上了返回西安的火車。回來的一路周圍坐的人多了,就變得比來時更有意思,但看著窗外漸漸遠去了的杭州,不覺又
深感惋惜,沒有太多的時間來更多的了解這里。正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此番前來,深有感觸。杭州,我離開了,但總會有一天,我會再來,細細品味的它美麗,體會它的韻味。再來的時候,我會帶著旅游的心態,仔細品玩這人間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