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篇優秀作文需要不斷積累詞匯和思考能力,提高自己的表達和寫作水平。小編為大家挑選了一些優秀作文的賞析,歡迎大家一起欣賞和品味。
牽掛三年級范文(16篇)篇一
我奶奶是一個江蘇常州人,她十分勤勞也十分善良,他很早以前響應毛主席的號召來到了蕭山,可是她雖然已經住在蕭山啦,但也不能不去看望她那些在常州的兄弟姐妹們呀。當他去看望他們那段時間,我可是十分牽掛她的呢!
去年夏天奶奶對我說:“孫子,奶奶一個星期后要去常州看看兄弟姐妹們,你在家聽爺爺的`話好嗎?”我十分不舍,說:“奶奶,你一定要早點回來啊。”奶奶回答說:“傻孩子,不會太久的。最多三個星期,不會太久!”我才勉強答應。
七天之后奶奶要走了,我和爺爺去汽車站送奶奶,我感到十分不舍,直想哭,但是我強忍住在眼眶里打轉的淚水沒有哭出來。
我們目送著奶奶上車,她上了車,我們就回家了。我每天日夜牽掛著奶奶,他在常州開心嗎?身體怎么樣?吃的怎么樣?等等。
牽掛三年級范文(16篇)篇二
那是20xx年的春天,我有幸第一次接觸了網絡,倍感新奇。
網絡帶給我們的好處是數不勝數,所以,對我來說,無論何時,網絡都是萬萬割舍不掉的。閑暇時,我還學會了網上購物,又學會了風靡一時的“偷菜”,也學會了很多的網絡小游戲。曾經為此癡迷過,一直到去年,兒子在張老師的號召下開通了博客,真的讓我耳目一新。原來還有這樣一片凈土,還有這樣綠色的交流平臺,還有這樣專業的寫作平臺!
在兒子的鼓勵下,自己悄然地走進了校訊通,與眾多的博友們一起徜徉在寫博的路上。與兒子一起學習著寫作的方法;知道了什么是“鏡頭剪接式作文”,什么是“五段式作文”等等;欣賞著博友們精彩的篇章,感嘆著博友們靈動的文筆!
從心底里慶幸自己接觸了網絡,讓我走進了一個全新的天地——校訊通!在這里,有幸認識很多出色的教師,指導著孩子們的寫作;熟悉很多優秀的家長,學會了好多育子方法;了解了很多文筆優美的小博友,學會了和博友們的交流與互動。
從內心深處感謝校訊通。現在的我只要打開電腦,定會走進校訊通。看著博友們給自己留下的點評,很自然地走進博友們的小屋,留下自己真誠的腳印。那種溫馨和感動,只有你真正地走進了校訊通,融入到這個大家庭里,才會體味到。
感恩校訊通,無論走到哪里,無論身在何處,無論有多么繁忙,定會走進您,這個讓博友們難以割舍的家——校訊通!因為您是我永遠的牽掛!
自評:自從結識了校訊通,沒有偷過菜,沒有玩過網絡小游戲,更多的時間,都在欣賞博友們的優美篇章,敲打著鍵盤,留下自己真誠的腳印。
最近,單位搬遷,白天幾乎不能上網了,心里總是牽掛著校訊通和大小博友們。
牽掛三年級范文(16篇)篇三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短短一個星期的時間,老爸與我已經是陰陽兩相隔。恍恍惚惚之中,我仍感覺爸爸的手是溫熱的,他躺在病床上,用僅有的力氣用力握著我的手。為了給老爸打氣,我故意裝作很疼的樣子,哄著他說,“還挺有勁呢!”昨晚,我夢到了爸爸,我給他撓后背,但卻看不清他的面容。
老爸,你恨我么?在醫院的最后一個星期,你是那么渴望回家,但我極力阻止。因為大夫說,如果出院,你挺不過兩天。我怕!我真的害怕失去你。因為我還沒做好失去你的`準備。
出院的前一天晚上,我讓你生氣了吧?我明知道你咳嗽不出來,氣喘吁吁,痰憋在胸口,很難受,還逼著你吃藥。你不吃,說沒用的。我就跟你急了,你不顧自身難受,哄著我說,閨女別哭,我吃。
老爸,你在那邊過的好嗎?請你保佑我媽身體健康。也請你時常到我夢中與我相見。
牽掛三年級范文(16篇)篇四
流光溢彩的鮮花,它們接受了陽光的洗禮,細雨的滋潤,付出了婀娜多姿的臉龐來點綴世界.我接受父親的愛的澆灌,在父親的牽掛中成長!
又是一個晴空萬里的日子,我迫不及待地跑到電話旁等待著爸爸的電話——因為那天是媽媽的生日。在等電話的過程中,想起了爸爸出發前……爸爸在一月還有開頭時,就離開上海,到南京去學習,一去就是四個多月。出發前,他對我說:“孩子,我會經常都會打電話回來的,你要好好學習!”那時,我哭了,我舍不得離開爸爸。爸爸每年都要出去學習,每次都是好幾個月。
“沒事兒的,爸爸這次就去幾個星期。”他安慰我說。我知道,其實,這是他在騙我的,但我不得不和爸爸分開。
下午三點多,我終于聽到了爸爸親切的聲音。在電話里,我又哭了,比出發前哭得還要傷心:“爸爸,你還好嗎?你每天在那邊睡得還習慣嗎?……我好想你,你能早點回來嗎?”我問了爸爸很多問題,可最后我還是忍不住說出了憋在心底里的話。
爸爸,我想和你一起學英語、作奧數題,想和你一起去運動,想和你一起去玩耍、聊天……可是縱然我有一萬個想,但卻有一個不想——不想和你分開。
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窮無盡的,就連一次出行,每次上學,甚至一個動作,父母對我們真是無微不知。
每天我上學都要騎自行車,而且那時天還很黑,我覺得沒有什么的,但媽媽爸爸可著急了,騎車時要向右行,要看著車點,天黑要不要拿手電啊,要再不行上老一家去住……雖然我覺的他們很嘮叨,但是我知道他們也是為我好啊。父母對我們真是牽掛到了極點啊。
一次旅行中,因為去的地方比較遠,我又拿了個小包,早上剛要走,媽媽見了,趕快把我的包拿過來,把柜子打開了,掏出了衣服,后來又給我買了許多水果和吃的,全給我裝了起來,我說不用拿著莫多,但媽媽不聽又給我裝了許多,又把手機給了我,說有是打電話。我說姐姐又不用,但媽媽還是個我裝上了,終于媽媽不裝了才讓我走了。到了那天氣很熱,媽媽的東西起了作用。我正在吃水果忽然電話響了,一看是媽媽啊,問這問那掛了之后。不過10分鐘又是媽媽個我打了電話,這一天了媽媽經給我打了很多次,媽媽的心好像飛了過來,時刻牽掛我。
父母對我們雖然很嘮叨,但我們也不要怨父母,我們是他們生的要多為父母想一想。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的牽掛就是一種特別、溫暖的愛。
文檔為doc格式。
牽掛三年級范文(16篇)篇五
優秀作文推薦!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每當想到這首詩,心里總會有一陣陣感動。
長大后,我開始嘗試自己上下學,慢慢地,我不用父母接送了。但每次放學回家,我都會先給我老媽打一個電話,我知道,如果我不給她大電話,或者是晚回家一小會兒,她都會擔心的不得了,心里一刻也不能安靜。
這就是所謂的牽掛吧。因為一些事,變得很在意某個人,怕這個人受到傷害。我老媽應該就是這個心情吧。我以后不能犯這樣的錯誤了,至少,我應該讓老媽知道我現在很好,很平安,不用擔心。
牽掛三年級范文(16篇)篇六
菲涅耳,在科學界作為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敢于挑戰權威,最終獲得法國科學院頒發的獎項。他的獲獎,固然取決于他取得的成就,但若沒有勇于質疑的科學精神,即使有所發現,也可能湮滅鄉野一生無名。由此看來,只有具備勇于質疑的精神,才有可能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取得巨大的成就,才有可能為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貢獻。
古今中外,勇于質疑者,他沖破了“關于自花授粉水稻雜交無優勢”的經典理論這個科研的圈圈,經過多年不斷探索研究,終于開發出被譽為“中華民族奉獻給人類的第五大發明”的雜交水稻,這一項惠澤世界人民的發明使人類遠離了饑餓網,給世界帶來福音。
達爾文這個被宗教界稱為怪物的科學家,冒著生命危險,大膽質疑上帝造人說他認為地球上現存的物種都是由更古老的物種演變而來的,他經過多年的實地考察證明了自己的觀點的正確性,并勇敢地發表出來,終于使人們從教會的謊言中走了出來,為后世的生物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他的發現被馬克思稱作“十九世紀三大發現之一。”
菲涅耳的行為還讓我想起了《皇帝的新裝》中的那個敢說真話的孩童。當成人們因為害怕別人恥笑自己愚笨而隨聲附和騙子的謊言時,只有一個孩子敢于說真話,這不得不說是社會的悲哀。一個連年幼孩子都能看了來的錯誤難道成人們看不出來嗎?當然不是,這是因為服從權威的觀點在大多數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人們已喪失了云質疑的習慣和勇氣。
受所學知識的限制,現在我們不可能做出一些能夠改變社會的質疑,但這并不表示我們不能去質疑,我們可以從質疑身邊的事物開始,比如陳舊的觀點,過時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為我們今后的發展打下基礎。所以當你認定自己的觀點正確時,要勇敢地向權威說不。
牽掛三年級范文(16篇)篇七
夕陽下,又到我返校的時候了。我真不想離開溫馨的家,更不愿意離開牽掛我的母親。母親幫我把東西整理好,那雙慈祥的眼睛始終沒有離開我,粗糙的雙手給我整了又整衣服,口里盡是囑咐。母親站在我旁邊,看著我把車子掉轉了頭,然后隨我慢慢地走出家門。
我終于上了車子,剛蹬了幾下,身后傳來母親熟悉的聲音:“別牽掛家里,好好學習。”我已記不清母親將這句永遠不變的話重復了多少遍,我不由回頭,只見母親一動不動地站在大門外,只有飽含濃濃牽掛的目光隨我移動,猶如一尊歷經滄桑的石像。我已看不見母親,但我知道母親一定還站在那里,注視著我遠去的方向。我帶走了母親那份濃濃的牽掛,同時也留給母親一份戀戀的牽掛。
十一年的求學生涯,使我常常身在異鄉,每次返校,母親總是重復那句永遠不變的話:“別牽掛家里,好好學習!”親愛的媽媽,我怎能不牽掛?媽媽,你為了我們姊妹,付出了太多太多,每當看到您的白發,我心中就有種說不出的滋味,也就有了更多的牽掛。母親呀,您才四十歲呀!您別再太牽掛我們了,我們都已長大。
母親對我的牽掛太多了,我欠母親的也太多了,曾幾次想寫點什么來歌頌母親,以減少我心中太多的內疚,幾次提筆卻又擱下。母親是不用歌頌的,她只要我用實際行動去報答。
當我鋪開這張紙時,母親依然牽掛著我,我也牽掛著母親,去要把這份牽掛化為實際行動,以報答母親對我日夜的牽掛。
牽掛三年級范文(16篇)篇八
牽掛,像一片熱土,雖無聲無息,卻含著一種深情;牽掛,像一棵大樹,因為有了根,所以枝繁葉茂。
牽掛那一片土地。那里有白雪皚皚的高山,也有驕陽似火的戈壁灘;有車來車往的繁華都市,也有荒涼落后的山村;有無邊的草原,平展得像風平浪靜的海洋,那點點水浪似的蒙古包在太陽下閃爍著白光,羊群、牛群在一旁安靜地吃草,馬群卻在藍天、雪山、綠草間任意馳騁。
牽掛那里的山。連綿幾千里的天山終年積雪,風景如畫,遠望天山,像一位美麗多姿的女神,高插云霄的群峰神秘莫測,富于色彩的山巒,像是在悠長悠長的綢段上鋪上一層青紗;鳥瞰天山,雪與山互相映襯,白與黑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絕美的水墨山水畫。
牽掛那里的一草一木。重重疊疊的塔松,將白天變成黑夜,負勢競上,爭高直指。偶爾一只蒼鷹在高空盤旋,劃破了松林的寧靜,果樹夾岸的野果子溝,春天繁花開遍峽谷,秋天果實壓滿山腰。還有那與天相連的一線雪山之上,青凜凜的寒光中挺立著一朵朵玉琢似的雪蓮,根部深深扎入巖隙,吸天地日月之精華,集柔美與剛勁于一身,藍潔晶瑩,柔靜多姿。
牽掛那里的水。天池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不雜些兒塵渣,只清清的一色,又仿佛一張極大極大的荷葉鋪著,讓人不忍心去打攪它,傳說它是王母娘娘的洗澡盒。坎兒井如靈秀的小溪,純凈而甘甜,靜靜地流淌著,滋潤和養育著兩岸世世代代的人們。
牽掛那里的人。熱情好客的哈薩克牧民,美麗善良的維吾爾姑娘,勤勞勇敢的維吾爾小伙子,即使素不相識,他們也會像對待親人一樣待你,讓你感受到家的溫暖。
牽掛三年級范文(16篇)篇九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也許你的家鄉很富饒;也許你的家鄉很貧窮;也許你的家鄉很美麗。家鄉永遠是我牽掛的地方。
我的家鄉在甘肅省境內,但是它卻沒有像戈壁灘一樣的酷熱,更沒有大漠的風塵。我的家鄉在一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小村落里。我的祖輩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那里,直到我爺爺才走出大山,進入城市。
那個小村落里,雖然人不多,但景色卻十分美麗簡直天堂一般!我家對面有一條水波流淌的小河,里面隱約游動著幾條背上有著黑色斑點的小狗魚呢!還有碧綠色的青苔浮在淡白色的.石頭上,放眼一看只見碧綠色的水面倒映著天空的景象,好似一幅名家的山水畫。揚起頭一看,只見碧綠色的山脈連綿起伏。好似一個四面環繞的籠子圈住了這個美麗的村落,不想讓外人知道似的。但美麗的山水終歸會讓人知道。所以有不少游人會去看那茂密多姿的的森林,郁郁蔥蔥的森林多么使人精神愉樂呀!
家鄉是每一個人都愛的地方,不管是遠方的游子,還是功成名就的學子,都牽掛自己的家鄉。我們應該珍惜家鄉的美麗,保護好家鄉的山山水,使我們的家鄉更加美麗!
家鄉值得我贊揚,家鄉值得讓我驕傲,家鄉值得讓我自豪,家鄉更值得我牽掛。
文檔為doc格式。
牽掛三年級范文(16篇)篇十
踏上火車,我不舍地回頭看了看努力沖我招手的爸媽,也沖他們揮手,大喊道:“回吧!”
如今是我上大學的第三個年頭,每一年,父母都會從村中趕來,為了省錢走好幾十里路,就為了送我一程。
他們還是執拗地站在原地,堅持要看我上了火車再走,每年都是如此。我沖他們笑了一下,轉身上了火車。我扒著窗戶向后望去,爸爸媽媽的身影已漸漸小了,但是不變的是那揮舞著的雙手。
小的時候,媽媽的雙手很靈活,總能變著法子的給我做出各種各樣的好吃的,而爸爸每次下班回到家,就是把買的菜遞給媽媽,然后一把將我撈起來,點點我的小鼻子,用他的大手托著我的整個身子。做完飯之后,媽媽總會招呼我說:“快下來,別讓你爸爸累著了!”那時的我總會和爸爸一起抗議媽媽。
窗外的風吹著我的臉生冷,不知不覺眼睛也被吹出了淚水,緩緩地流了下來。
如今,媽媽的手雖然還是那么靈活,但早已布上了厚厚的老繭,而爸爸的手早在幾年前就不能干重活了,他再也不能像小時候一樣一把將我撈起來了。
十幾年過去了,他們都變了很多,但是永遠不會變的是他們對我的牽掛啊!
牽掛三年級范文(16篇)篇十一
一雙愛笑的眼睛,一張櫻桃般的小嘴,兩只胖嘟嘟的“饅頭手”,一副燦爛的面孔,不斷在我的腦海里出現,但卻捉不到她。她是誰?我知道,她就是我所牽掛的人——5-6年級的班主任,我的劉巧老師。
還記得第一次遇見她,在5(3)班的教室,她穿著一件深桃紅色的衣服。胖嘟嘟的她是多么可愛與親切!當她的學生真的挺好的,因為那時你會發現教室里每天都會洋溢著快樂與溫馨。
那天,我們上了開學的第一節語文課,她的和藹可親.妙語連珠.生動愉悅深深吸引了我。真希望時間可以停留幾分鐘,滿足一下我的請求。為了讓她對我留下好印象,我認真地傾聽,積極地發言。她對我笑了一下,好燦爛,我開心地坐了下去,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轉眼間,昔日的小女孩開始逐步走向成熟。我要步入初中這一更高階段,也表示我將離開她。我十分不愿意,但又不得不愿意。就在那年教師節,我說出了我的心聲,我告訴了她我所有想說的話,只有這一句,沒有告訴她:謝謝你,昔日的良師“益友”,我會永遠牽掛你的!
面對我的,是一條更長的道路,你的面孔與身影會永遠在我心中!
牽掛,牽住了你和我,呵呵,多好......
牽掛三年級范文(16篇)篇十二
小時候,奶奶最拿手的菜便是“牽掛”。這是年幼的我最喜歡的一道菜,它既好吃又好玩,滿足了小小的我的味蕾和頑皮。
灶臺前,一片白色蒸汽中總有奶奶翠色的身影。嗅著那甜甜的麥芽香氣,我鉆到奶奶身后,目不轉睛地看奶奶做飯,因為奶奶又要做“牽掛”了。我打著蒲扇給奶奶扇涼,夏日的晚風中帶著一縷霞光,照著奶奶晶瑩的汗珠和溫暖的笑容。屋外的香蕉樹厚實的枝葉頑皮地伸入屋中,想先嘗一嘗這一絲絲晶瑩透著焦黃色的麥芽拔絲,我卻不許。奶奶笑著看我小家子氣的舉動和撅著的小嘴,纏了一根拔絲送入我口中,甜蜜的味道似一場甘霖將我滋潤,溫暖纏在心頭。
后來啊,我跟著媽媽來到城里上學,很少回去看奶奶。記憶中,奶奶站在老屋前有些慈祥又有些悲傷落寞的笑容淡出了腦海。只是奶奶常做給我吃的那道麥芽拔絲卻一直緊緊繞在心頭,辛苦時,委屈時,憤怒時,那甜蜜又將我包住,使我又得開心顏。
放學回家的路上,我聞到街角飄來隱隱的香氣,心一震,是麥芽香!我飛快地奔去,那熟悉的味道讓我淚眼朦朧,一輛簡陋的小車旁,一位老婦人正在做麥芽拔絲,還是那道霧氣中,我仿佛聽到奶奶的笑聲、罵聲:“臭丫頭,還燙呢!”奶奶是不是又多添了幾絲銀發?家里的老屋屋頂上的洞讓隔壁三叔補好了沒?奶奶還有擔心地里的菜長勢不好嗎?對奶奶的牽掛,隨著麥芽甜甜的香氣鉆入心頭,涌入眼眶。
盼、盼、盼!我終于可以回老家見奶奶了!推開厚重的木門,我聽見廚房傳來動人的鍋碗碰擊聲,聞到空氣中彌漫著的我期待已久的氣味,我沖進廚房,白霧中依舊是那個略微傴僂的身影,時隔多年,我卻害怕這是夢境,擔心這只是牽掛而營造的臆想。直到那一聲“丫頭,怎么幾年不見,都呆啦”才喚回我的思緒。又一次坐在飯桌前聽奶奶絮絮不止,傾訴對我的思念,擔憂,淚終于滴入面前那令我牽掛已久的“牽掛”。只是牽掛的不只是這道菜,卻是那做菜的人。
牽掛如糖絲在寂寞而輾轉的夜給我慰藉,牽掛如線繩終將領我回到線的那一頭,再見我牽掛的人,牽掛我之人。
牽掛三年級范文(16篇)篇十三
陽光透過葉子,在路上灑下斑駁的痕跡。踩著片片落葉,獨自在晨曦中行走。
陶醉在這美好中,享受獨行的滋味。“外婆,該不會跟上來了吧?”我心想。在我披上那件外婆硬塞給我的外衣時,我似乎看見外婆正在換上那雙縫補了多次的布鞋。但是,那關閉的電梯門,大約已經將我們隔開,心中竊喜。
我是外婆帶大的。小的時候,無論去哪,都牽著外婆的大手。那時,很安全,也很依戀,總是纏著黏著。后來啊,那雙大手越來越粗糙,甚至裂開了口子,過馬路的時候,我的小手總被捏得生疼。漸漸地,我再也不愿意牽那雙大手。再后來,我也不再需要那雙大手了。
“外婆,不會真的跟上來了吧?”
外婆對這座城市并不熟悉,年邁的她,也跟不上我的步伐。我繼續向前走,享受獨行的愜意。我試圖不回頭看,但我知道,有些習慣成了習慣以后,便下意識地回頭。
前面,有一條窄窄的馬路。清晨,沒有一輛車,紅綠燈兀自立在那兒,閃爍著。
回望,外婆在小步跑著,終于她還是一把抓住了我的手,將我往后拉了一下,略帶責備地訓斥著:“往后站,說了多少次了,等紅燈時往后站。”
“外婆,你……你怎么出來了?”
“我放心不下你,”外婆說,“一個人過馬路怎么行,我得牽著你,放心不下。”
我低頭看著外婆,歲月在她的身上刻下了太多的痕跡,也奪走了她的曾經。記憶中,她抱著我爬上十幾層的樓梯,她曾經是她的小孫女兒最依賴的超人,她曾經牽著我的手走過一條又一條馬路。
綠燈亮了,外婆牽著我的手走過這條窄窄的馬路,那雙粗糙的大手,似乎又多了幾個繭子,將我捏得生疼。
然后,外婆目送我買好那一份幾塊錢的早點。然后,她再一次牽著我的手,走過那窄窄的馬路。
陽光透過葉子,在路上撒下斑駁的痕跡,踩在片片落葉上,我和外婆在晨曦中行走著。
為了那些牽掛我的人,為了那些我牽掛的人,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即便是那只小手被捏得生疼,依舊緊緊地握著。
牽掛三年級范文(16篇)篇十四
“嗡嗡……”火車快速地行駛在青藏鐵路上,今天已經是離開家的第二天了,從昨天開始,一直在荒原行駛。
一眼望去,窗外的荒原顯得無邊無際,連一棵樹也沒有,地上似乎還有一層薄霧似的霜,遠處的湖面冒著白氣,車內的我有些寒冷,同學們三三兩兩擠在一起取暖,此時我的目光定格在桌子上的一個杯子,熱氣正從杯子里緩緩往上冒,讓我想起了阿媽做的酥油茶。
陪我走過十幾個冬季的酥油茶是阿媽最拿手的本領,每一次我吵著要喝酥油茶時,阿媽就會拿出一個木桶,在木桶里加上酥油和清茶,然后再拿一個木棒上安著原木片的“加羅”上下抽打,只見阿媽的一只腳踩著茶桶的底部,雙手握著木棒有節奏地上下抽打著,木桶里發出“隆隆”的聲音。阿媽的身姿是那么的柔美,她不時用手撩撩長長的秀發,細密的汗珠在陽光下閃著耀眼的光芒,我覺得這樣的動作一定是世上最美的畫面,而阿媽的動作若配上樂曲,也絕對是世上最美的舞蹈。
將做好的酥油茶倒入碗里,這也是阿媽的一個絕活。阿媽把碗擺到桌子上,然后便把茶桶放在地上,只見阿媽腳踩桶底,右手按住桶腰,左手提起桶頸,酥油茶就會傾泄而出,以飛流直下的氣勢落到碗里,又以波濤洶涌之勢翻一下才會風平浪靜地回到碗里。雙手捂著碗往嘴上一貼,香氣便會沁入我的身體,再喝一口,香甜,溫暖,還有濃濃的愛便傳遍全身。阿媽最高興的事就是看著我喝茶的樣子,并說上一句:“喜歡喝,阿媽再給你打。”
牽掛那一杯酥油茶,不只因為饑渴,還因為那份愛。
牽掛三年級范文(16篇)篇十五
“叮鈴鈴,叮鈴鈴”一陣電話聲響了,躺在床上生病的我不耐煩的接起了電話,“喂,是誰啊”我無精打采問著“海寧,是媽媽”,“你怎么又打電話來了,才去外婆家幾個月就打了無數次電話,有事沒事的煩不煩啊!”我生氣的對媽媽大喊,“聽你爸爸說你生病了,你還好嗎?頭還痛不痛?爺爺有沒有帶你去看病啊?開水要多喝點,讓爺爺給你晚飯時多弄點東西吃,知道不?”媽媽的一連問候把我都給說煩了,“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啪!我把電話掛了,便心安理德的又睡了起來。
原來父母對我們的牽掛無處不在,只是我還沒發現。有一種愛叫牽掛!
作文二:心中的那份牽掛。
獨自一個人坐在門口前,望著來來往往的車輛,想起了我那正在為工作而忙碌的爸爸。
爸爸今年才30多歲,前幾年經營養豬場的工作,因此他變的忙碌起來,漸漸的,父親又開始搞批發,這樣的日子比以前更加勞累。
生活是清閑的,雖然那是的生活不算富裕,媽媽也不會時常買昂貴的海鮮給我們吃。不過,這種平淡的生活卻是幸福的。
望著那些來來往往的車輛,我不知道,在這世界上還有多少與我一樣的孩子,坐在家中等待父親的歸來。
牽掛三年級范文(16篇)篇十六
柴靜在《看見》中記錄過這樣一個故事。
零三年早春,全國非典肆虐,人心惶惶。她戴著可以包住整張臉的大口罩,出入北京一二九醫院。住院部狹長的走廊背陰昏暗,舉目望去,盡是絕望的人群,人氣掩蓋了消毒水味。他們臉上的空白,涼到人骨頭縫里。偌大的醫院,來來回回的人們,雖春風拂過,硬是吹不起一口生氣。
若干年后,她收到一封來信:“還記得一二九醫院嗎?”
她懶散地看。
“你會覺得可笑嗎?”信中寫,“那年非典,北京只剩下空白。唯獨你的眼神與旁人都不同。從那以后,我一直在大街上尋找你的眼睛。我曾以為你會是我的另一半。”
葉廣岑在《秦嶺無閑草》中又有記敘:八十年代初,北大生物系高材生余周隨同學一道來佛坪實習,上山考察大熊貓,夜間不幸墜崖,命葬山谷。
說來也巧,多年后葉先生又途經三官廟,正好遇見從廣州千里迢迢趕來看望兒子的曾周父親。她陪老人在曾周墓前坐下,隨手在墓碑前獻上一束隨手采摘的野花——碑文極簡短,卻銘刻了曾周的一生;碑后是一棵細弱的杜鵑,曾不盈風,卻是真正的太白杜鵑。
老人氣色不佳,雙手捧著一張曾周擁書笑顏燦爛的彩照:他眼神清澈透明,映下了秦嶺萬年不變的青山綠水。老人來到崖邊,對著天、云、山高喊:“周周,爸爸來看你啦!爸爸老了,以后再也來不了啦!”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有一段時間我癡愛極了金斯堡的長詩《嚎叫》。詩中釋放一切雜念欲望的小城羅克蘭成為我魂牽夢縈之地,不時想起,就會視野朦朧、腦中恍惚,以為生生世世不過如此。
后來課業漸繁無暇理會“閑“書,便好似忘卻了羅克蘭的一切,殊不知羅克蘭已封存在我心里,成為靈魂的牽掛。
是了,是了。正如那信中人,那余周父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牽掛。于希望、于故人、于功業、于理想,全是我們生命意義所在。牽掛是曹操“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掛念,是夏完淳“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的剛毅,也是柳永“楊柳岸,曉風殘月”的絲漾情懷。
大概夏花的朵影、秋葉的凋零、行人的聚散和情感的滄浪,歸根皆是牽掛。我們站在崖岸邊,折出牽掛凝聚的紙船,投入時空的浪潮,期待愛的彼岸的收納。
我們在岸上看著它們漸行漸遠,卻無人知曉這牽掛會有怎樣的結局。唯一明了的,青春的牽掛,拌進赤子深情,我交付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