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適合小孩子閱讀的微散文作品篇一
白云相送出山來,滿眼紅塵撥不開。
莫謂城中無好事,一塵一剎一樓臺。
——宋?五祖法演
一個蓮荷還沒落盡的日子,去了惠山寺。這一處西竺留痕,成了我此生的心結,想要解開,已是不能。每每被塵事所累,就想來此,揀一枚銀杏,坐在石階上,聽縹緲的梵音。初秋的惠山,峰巒疊嶂,青翠的山林,已有了些許紅葉黃邊點綴,更添禪意。千年古剎,青瓦黃墻,幾角飛檐,如入廓然之境。那些蝸居在內心的卑微塵念,此刻不再茍延殘喘,也一心觀景,靜悟菩提。
惠山實在是一個修行的好去處,居繁華都市,卻被群山環繞。流水曲徑,樓閣亭臺,蒼松古杏,可以俯瞰煙火人間,又能坐看古剎云起。在這里,山河大地、草木叢林皆是佛,塵世間所有的傷害、煩惱,都微不足道。多少人,攀登古跡名山,可隱在峰林之中,只是一只蟲蟻。多少人,泛舟浩淼太湖,可漂浮在云水中,只是一粒水滴。王謝堂前燕猶在,帝王將相已作古,滄桑世事,誰主浮沉?人的生命,與自然萬物相比,真是渺若微塵。
寫下這首詩的,是五祖法演。北宋臨濟宗楊岐派僧,綿州巴西(四川綿陽)人,俗姓鄧,三十五歲出家,游學成都。他佛緣甚深,了然徹悟,寫下的佛詩和偈語,都別開生面,有禪宗風范。初住四面山,后還遷白云山,晚年曾住太平山,更遷蘄州五祖山東禪寺。徽宗崇寧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上堂辭眾,凈發澡身而示寂,世壽八十余。世稱“五祖法演”。如此簡潔的歷程,仿佛一筆一畫,都參有禪意。
從古至今,成千上萬的紅塵俗子,為了躲避世俗,走進深山,有的選擇出家,有的為求凈心。法演禪師憑借他清遠的悟性,深入到撥不開的塵埃之中。萬丈紅塵化作菩提道場,人生百態成為五蘊皆空。在他眼里,凡界為佛果,穢土即凈土。一顆潔凈的心,處喧囂鬧市,亦不蒙半點塵埃。就如同出世的蓮花,長在淤泥中,依舊端雅天然。倘若你身處寂靜山林,心中不忘人間世事,山中也喧鬧無比。如果你身處嘈雜紅塵,心念經貝梵音,凡塵亦是清涼寧靜。
在法演禪師的心中,塵世就是凈土,凡間就是古剎,亦是他修行的法場、成道的樓臺。所謂心閑到處閑,心靜到處靜,不拘泥城市和溪山,不關乎繁華和清寥。他可以滄海桑田不問春秋,亦可以石爛松枯不記年歲。這樣的境界,也許我們都懂得,但要悟透,卻實屬不易。我們的心,就像一艘船,解開了繩纜,卷入滾滾塵浪中,已經沉得太深,走得太遠。想要喚回,又豈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都說開始的時候,就能夠預知到結局,可是往往結局還是會出乎你的意料之外。我們無法得知,此番放逐收獲的是圓滿幸福,還是空留遺恨。但只要我們心中有了佛,就不會讓自己走得太遠,走到不能挽回、不可收拾的境地。
適合小孩子閱讀的微散文作品篇二
朋友跟我搶付車票,在蘭嶼的公車上。
這種車掌,真是把全"車"了如指"掌"。
車子在環島公路上跑著--不,正確一點說,應該是跳著,--忽然,我看到大路邊停著一輛車。
"其實,越是離島越要好東西。"朋友幽幽的說。
車過機場,有一位漂亮的小姐上來。
"今天不開飛機對不對?"車長一副先見之明的樣子。
"今天不開。"
"又來了!"
真要命,他竟無所不知。
這位司機也是山地人,中國臺灣來的。
他正開著車,忽然猛地急剎車,大家聽到一聲凄慘的貓叫。
"唉呀,壓死一只貓了!"乘客嚇得心抽起來。
"哈,哈!"司機大笑。
那里有什么貓?原來是司機先生學口技。那剎車,也是騙人的。
大概是開車太無聊了,所以他會想出這種娛人娛已的招數,這樣的司機不知該記過還是該記功。
早班的公車開出來的時候,司機背后一只桶,桶里一袋袋豆腐,每袋二十四元,他居然一路走一路做生意。
每到一站,總有人來買豆腐。
不在站上也有人買,彼此默契好極了。司機一按喇叭,穿著藍灰軍衣的海防部隊就有人跑出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除了賣豆腐,他也賣檳榔。
"檳榔也是狠重要的!"他一本正經的說,仿佛在從事一件了不起的救人事業。
豆腐是一位湖北老鄉做的,他每天做二十斤豆子。
"也是拜師傅學的,"他說,"只是想賺個煙酒錢。"
他自稱是做"阿兵哥"來的,以后娶了蘭嶼小姐--跟車掌一樣,就落了籍了,他在鄉公所做事。
車子忽然停下來,并且慢慢往后倒退。
"干什么?"
"他看到海邊那里有人要她搭車。"朋友說。
海邊?海邊只有礁石,哪里有人?為什么他偏看得到?
那人一會功夫就跑上來了,后里還抱著海里摘上來的小樹,聽說叫海梅,可以剝了皮當枯枝擺設。
那人一共砍了五棵,分兩次抱上車。
"等下補票,"他弄好了海梅理直氣壯的說,"錢放在家里。"
車長沒有反對,說的也是,下海的人身上怎么方便帶錢?后來他倒真的回家補了錢。
"喂,喂!"我的朋友看到了他的蘭嶼朋友,站在路邊。他示意司機慢點開。因為他有話要說。
"你有沒有繼續看病?"他把頭伸出窗外,他是個愛管閑事的人。
"有啦……"那人囁囁嚅嚅的說。
"醫生怎么說?"他死盯著不放。
"醫生說……病有些較好啦。"
"不可以忘記看醫生,要一直去。"嘮嘮叨叨的叮嚀了一番。
"好……"
車子始終慢慢開,等他們說完話。
"這些女人怎么不用買票?"
"她們是搭便車的。"
"為什么她們可以搭便車?"
"因為她們是要到田里去種芋頭的。"我不知道這能不能算一個免票的理由,但是看到那些女人高高興興的下了車,我也高興起來,看她們在晨曦里走入青色的芋田,只覺得全世界誰都該讓他們搭便車的。
適合小孩子閱讀的微散文作品篇三
我和俞大綱老師的認識是頗為戲劇性的,那是八年以前,我去聽他演講,活動是季曼瑰老師辦的,地點在中國話劇欣賞委員會,地方小,到會的人也少,大家聽完了也就零零落落地散去了。
但對我而言,那是個截然不同的晚上,也不管夜深了,我走上臺去找他,連自我介紹都省了,就留在李老師那套破舊的椅子上繼續向他請教。
"你在什么學校?"
"東吳--"
"東吳有一個人,"他很起勁地說,"你去找她談談,她叫張曉風。"
我一下愣住了,原來俞老師竟知道我而器重我,這么大年紀的人也會留心當代文學,我當時的心情簡直興奮得要轟然一聲燒起來,可惜我不是那種深藏不露的人,我立刻就忍不住告訴他我就是張曉風。
"白先勇你認識嗎?"
"認識。"那時候他剛好約我在他的晨鐘出版社出書。
我真的驚訝于他的細膩。
后來,我就和其他年輕人一樣,理直氣壯的穿過怡太旅行社業務部而直趨他的辦公室里聊起天來。
"辦公室"設在館前街,天曉得俞老師用什么時間辦"正務",總之那間屬于怡太旅行社的辦公室,時而是戲劇研究所的教室,時而又似乎是振興國劇委員地的兔費會議廳,有時是某個雜志的顧問室……總之,印象是滿屋子全是人,有的人來晚了,到外面再搬張椅子將自己塞擠進來,有的人有事便徑自先行離去,前前后后,川流不息,仿佛開著流水席,反正任何人都可以在這里做學術上的或藝術上的打尖。
也許是緣于我的自入,我自己雖也多次從這類當面的和電話聊天中得到許多好處,但我卻不贊成俞老師如此無日無夜的來者不拒。我固執的認為,不留下文字,其他都是不可信賴的,即使是嫡傳弟子,復述自己言論的時候也難免有失實之處,這話不好直說,我只能間接催老師。
"老師,您的平劇劇本應該抽點時間整理出來發表。"
"好啊,那就寫一個新的!"
"可是,想想舊的還沒有修整好,何必又弄新的?"
唉,這真是可怕的循環。我常想,世間一流的人才往往由于求全心切反而沒有寫下什么,大概執著筆的,多半是二流以下的角色。
老師去世后,我忍不住有幾分生氣,世間有些胡亂出版的人是"造孽",但惜墨如金,竟至不立文字則對晚輩而言近乎"殘忍",對"造孽"的人歷史還有辦法,不多久,他們的油墨污染便成陳跡,但不勤事寫作的人連歷史也對他們無可奈何。倒是一本《戲劇縱橫談》在編輯的半逼半催下以寫隨筆心情反而寫出來了,算是不幸中的小幸。
可是老師已不在了,深夜里我打電話和誰爭論去呢?
對于我的戲劇演出,老師的意見也甚多,不論是"燈光"、"表演"、"舞臺設計"、"舞蹈"他都"有意見",事實上俞老師是個連對自己都"有意見"的人,他的可愛正在他的"有意見"。他的意見有的我同意,有的我不同意,但無論如何,我十分感動于每次演戲他必然來看的關切,而且還讓怡太旅行社為我們的演出特別贊助一個廣告。
可是老師不為所動,他仍堅持中國的戲就是中國的戲,沒有比較的必要,也沒有比較的可能。
"那是因為觀眾都是新興的小市民的緣故。"
奇怪,老師肯承認它們相似,但他仍反對比較文學。后來,我發覺俞老師和其他年輕人在各方面的看法也每有不同,到頭來各人還是保持了各人的看法,而師生,也仍然是師生。
"是'才子之筆'對嗎?"
"對,對,對。"
他又贊美他取譬喻取得婉委貼切。放下電話,我感到什么很溫暖的東西,我并不贊成老師說他是白話文的第一高手,但我喜歡他那種論事從寬的胸襟。
我又提到一個罵那人的人。
我幾乎被這種怪論嚇了一跳,一時之間也分辨不出自己同不同意這種看法,但細細推想,也不是毫無道理。俞老師凡事愿意退一步想,所以海闊天空竟成為很自然的事了。
最后一次見老師是在國軍文藝中心,那晚演上本《白蛇傳》,休息的時候才看到老師和師母原來也來了。
師母穿一件棗紅色的曳地長裙,襯著銀發發亮,師母一向清麗絕俗,那晚看起來比平常更為出塵。
不知為什么,我覺得老師臉色不好。
"救風塵寫了沒?"我趁機上前去催問老師。
"大家都說《救風塵》是喜劇,"他曾感嘆地說,"實在是悲劇啊!"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我總要提醒俞老師一次"救風塵"的事,我自己極喜歡那個戲。
"唉--難啊--"
俞老師的臉色真的很不好。
我心里不禁悲傷起來,作詞的人失去了譜曲的人固然悲痛,但作詞的人自己也不是永恒的啊!
"明天我不來了!"老師又說。
"明天下半本比較好啊!"
"這戲看了太多遍了。"老師說話中透露出顯然的疲倦。
我不再說什么。
后來,就在報上看到老師的死。老師患先天性心臟肥大癥多年,原來也就是隨時可以撒手的,前不久他甚至在計程車上突然失去記憶,不知道回家的路。如果從這些方面來看,老師的心臟病突發倒是我們所可能預期的最幸福的死了。
悲傷的是留下來的,師母,和一切承受過他關切和期望的年輕人,我們有多長的一段路要走啊!
老師生前喜歡提及明代的一位女伶楚生,說她"孤意在眉,深情在睫","孤意"和"深情"原是矛盾的,卻又很微妙地是一個藝術家必要的一種矛盾。
適合小孩子閱讀的微散文作品篇四
我胸中洶涌而來的綠草和黃金
炎帝的龍袍皇帝的內經
泥沙俱下的淚水和表情
我奔流不止的青春光陰
我萬馬齊喑的血脈呼吸
當我手執銅壺燙暖一河熱淚
誰是你醉而不歸的舟子
壓抑怦然心動的胸口
我展望斟滿雷聲的北斗
黃河 一千張日記被你揭走
一千張日記就是一千帆背影
一千帆背影 你是卷土重來的怒吼
當我牽著牲口趕著羊群 消失在你黃昏喧嘩的入口
當我拖兒帶女扶老攜幼在你的沿途生息漫游
當我頭頂火盆膜拜你博大精深的源頭
黃河 我渴望風暴后大地的豐收
我的黑發白發三千丈的黃河
我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黃河
我的鐵馬冰河入夢來的黃河
我的輕舟以過萬重山的黃河
我的帶走我的照片帶不走我的容顏的黃河
我的帶走我的歌聲卻帶不走我的情感的黃河
海水日升 淹不住心中的落日
江河日下 埋不掉眼里的紅塵
我的不撞南墻不回頭的河
我的不見棺材不掉淚的河
我的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河
我的不見大海心不死的河
我的吹吹打打熱熱鬧鬧的河
我的跌跌絆絆風風火火的河
我的不見不散一個也不能少的河啊
當石頭化做泡沫
當骨頭化做浪波
當高粱倒下一片鮮血
當眼淚塑成一穗青稞
當我雙腳都沾滿了泥水手里攥著一把苦活
黃河 你是我累了時想唱的那首歌
一道道鞭影驅趕著裝滿火焰和淚水的馬車
一首首民歌開滿杏花打濕的村落
豪飲北風 佇立在你的河東河西河南河北
黃河 我是你看著長大的山脈
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艷了你水做的峰巒濤筑的山坡
天上星星一點點 一點就點燃你九曲十八彎的脈搏
當我頭頂烈日腳踏寒霜哼起那支兒歌
您 就是我以夢為馬的祖國
適合小孩子閱讀的微散文作品篇五
女:認識你、我真的好高興、我真的好高興、不是做作、我不會偽裝、不會設計、而且特別任性、我行我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說什么就說什么--直腸子率性子、我獨來獨往慣啦、一直被人寵著、在優越的溫室里長大,脾氣無常。我真的不想失去你、但我又不想一個人擁有你、你是你、你不屬于任何一個人。
淡的無味、心冷如冰。--心靜如水。情來情去情隨緣。緣來緣去緣如水。這正是你我要達到情感的最高境界啊。
男:其實你不用多說!我已經感覺到你是真心,真誠對待我們的友情的!我很感動!特別感動!因為認識了你,并自我感覺很懂你。你雖然任性而反復,脾氣無常,但我已經習慣了,很享受你的變幻莫測,那是一個人的靈性的閃動。你是個成熟,機敏的女人。正是這一點是我最欣賞的!你我都屬于嬌生慣養的那種人吧!可我們在一起并沒有覺得誰——那麼撒嬌任性!感覺到的是正直與大氣!我們也明白人與人之間都有一個小小的個人空間!給對方一個空間!就是最尊重!最理解的表現!做到挺難!我相信我們可以做到!最后再說一句!我們的友誼我會盡力呵護!因為我與你的感覺一樣!真的不想失去你!真的!!!!
旭日東升、嶄新的一天、活脫脫的我又踏上征途。。。
你的關愛暖到了我的心里的最深處,塵世間怨與愁、揮灑在云霧間,我的心在顫!淚在滴!句句真心!充滿夢幻圣潔的世界/純天然的、綠色的友誼。
塵世的恩與怨、喜與愁、在純凈的時空里與你我無緣
你我只停留在自己的天空里、自我陶醉,做最好的自己。
彼此甘苦同醉、常相伴、無怨無悔。滴滴入情、舉杯邀月、吟詩
相互欣賞!相惜相隨!點點沁心!一顰一笑!風情萬種!回味悠長!
夢里水鄉洗塵憂。茶香入口齒頰留!
伊人笑顏頰緋紅,伴君一起同入夢
為何。在與你的對答里、思緒翩翩、展開了夢想的翅膀。
為何、字句并沒有提前設計、而是由衷點擊。為何。也許不需要理由、也許不用解釋、這一切前世已牽手。
在別處看到同樣的字句、并不感覺美。而你我的字句里卻是那么美、那么回味——-由心而發!
這就如你所說————-一切用心、用心感覺、用心經營。
一顰一笑!風情萬種!回味悠長!
一詞一句。字字由衷、夢里水鄉
友誼之愛!純潔之情!會永久!永久!!!
適合小孩子閱讀的微散文作品篇六
拂開喧囂,又是一片靜謐。夜蟲低鳴,淺月樓臺,簾動云悠,早已不習慣這樣的筆觸。
寫出一段段文字,又隨著光標一段段的刪去,似乎總覺得那些文字不夠貼切,不能完美地重現過往的一切。
筆尖卻還是跟隨著思緒凌亂地滑行……
我記性不怎么好,卻無奈記住了你曾說過的許多話,呵呵,或許當我再提起它們時,連你也會詫異吧!然而,我不知道你是詫異于我的記憶,還是詫異于自己的失憶。
想起一個人,難免把畫面定格到初見的那一刻,而我卻怎么都想不起來了,模糊了很久之后,只記得那長長的黑發了。
只記得那年的平安夜,收到了有生以來的第一份祝福——一只大蘋果。四顧無人之后,美美地把它啃下了肚。命運戲劇性的捉弄了我,因為當初我還并不知道祝福來自哪里,所以我從來都不知道該怎么去感激。
我也曾想過,這究竟是誰送的呢?或許這樣的祝福太大眾化了,以至于我刻意地關注會顯得太失分寸,太過自作多情,終于,也就這樣不了了之。可這樣的事,即使沒人再去提起,我也會默默地記住很久很久,因為我沒想過多久之后才準備忘記,所以就這樣,讓它們在我的年輪里面一圈又一圈地轉著。
而我,卻也不會再有機會去感激了。
后來,我就見證了他們的故事,只是,那都是以悲傷結尾的故事。而我,仿佛就是貫穿在故事之間的插曲,終于可以不加掩飾地寫出那時的哀傷,曲終人散以后,或許也不會再有人刻意留意舞臺一角的你了。
終于,你說你也不再相信愛情了。
曾經有段時間,一直幻想著有天晚上能和你一起散散步,可那種事始終都只會是幻想而已!縱使我現在還能回到過去,也是不可能發生的。
還記得你唱給我聽的那首歌嗎?還記得你給我看過的那本日記嗎?那些點點滴滴都歷歷在目,也許是從來都沒有人對我這樣吧!直到很久以后,聽見她說我是個缺愛的孩子,我才明白我似乎把一切看得太重了。倘若命運注定是要無情錯過,我也姑且就這么相信了。
后來就遠遠地分開了,故事無法再延續了,偶爾還能聯系,無奈早已是不同故事里的人了。
那個很長的假期里,我在紙上寫寫畫畫,似乎是企圖把時間寫成回憶錄,寫了幾章之后,終于無奈的放棄了,記憶這東西,豈是我想象的那樣?終于,后來連想都不愿再去想了,該去哪里就去哪里吧!
記得幾何里面有這樣的一個情景:兩天異面直線,會有一個最近點,過了最近點,便只會漸行漸遠,而值得慶幸的是,因為沒有交點,亦然無所傷害,不曾相戀,再見亦不陌然。
這樣的收場無疑是最完滿的了!
再往后,就輪到我的故事了——我遇到了她,一個傻傻的卻也可愛的女孩子!
而我記得,你依然祝福。
記憶若是寫出來了,會不會感覺輕一些?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你現在過得很好,只是現在想起你的祝福,朋友,知道嗎?我也祝你幸福。
有一天,若是你也看到了這些文字,會不會也是宛爾一笑,然后像我一樣緊緊地閉上雙眼。
而我只愿為你祝福了!
給自己一個夢
在一個下著星星的夜晚
沉沉地夢在云端
適合小孩子閱讀的微散文作品篇七
在百貨公司的玩具部,見到一個孩子因急著看玩具,急速奔跑而跌倒了,發出巨大的響聲。
旁邊看著的大人都驚呼著:“這一下一定跌得不輕!”
沒想到,那看來只有五六歲的孩子立刻跳起來,看著旁邊一臉驚慌的大人,粲然地微笑,馬上跑過去看他的無敵鐵金剛了。
確實,如果我們像一兩歲的孩子學步一樣,整天跌倒,我們可能要一直住在醫院里。如果我們像五六歲的孩子整天沖撞倒地,可能要常常在醫院掛急診。
小孩子為什么一直跌倒而無礙呢?
我想是因為他們不恐懼跌倒,也不抗拒跌倒,跌倒是必然的,站起來也就成為必然,大人又恐懼、又抗拒跌倒,一跌倒自然就受傷了。
另一個原因是,小孩子活在眼前,在站起來的那一刻,馬上就把跌倒的痛楚忘記。
第三個原因是孩子的身心柔軟,像是一只小貓一樣,能在跌倒時減少傷害。
最后的原因,是要感謝天思,上天有好生之德,給孩子一個面對跌倒的本事。
我從孩子跌倒而不受傷的那一幕,似乎找到一些哲學,在真實的生活里,我們也會跌倒,如果我們能不恐懼、不抗拒,活在眼前,身心柔軟,常懷感恩之心,跌倒就不會受傷了。
適合小孩子閱讀的微散文作品篇八
不,這不是驗證愛情的唯一方法。
你悲傷的時候,你想跟哪一個一起?你首先想到她,才是愛她多一點。
如果你開心和悲傷的時候,首先想到的,都是同一個人,那就最完美。如果開心的時候和悲傷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同一個人,我勸你應該選擇你想和她共度悲傷時刻的那一個。
人生本來是苦多于樂。你的開心,有太多人可以和你分享,不一定要是情人。如果日子過得快樂,自己一人也很好。悲傷,卻不是很多人可以和你分擔。你愿意把悲傷告訴他,他才是你最想親近和珍惜的人。
倒過來說,開心的時候才想起你,悲傷的時候,就去找別人。這種情人,太不穩健了,他并沒有把你當作可以廝守終生的人。
情人在快樂的時候,首先想到我,我當然高興。然而,他在悲傷的時候,也愿意回來我身邊,讓我看到他的軟弱,我才會相信,我在他心目中,是很重要的。
你悲傷的時候,首先想到誰?
適合小孩子閱讀的微散文作品篇九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你展示出一幅清幽寧和的畫面;“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你道出了南唐后主無限的憂愁之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你又流露出了邊疆戰士纏綿的思鄉之情……一輪明月,一杯美酒,一聲聲琴韻,一句句吟哦,“詩仙”李白誦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同一輪明月,清幽的月光,不同的心情,一杯美酒又展現出“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悲傷之情。
歲月悠悠,時光易逝,彈指一揮間,時間的路程以走了許多,追溯自己的成就卻屈指可數,此時一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使我的心靈震撼,在靈魂最柔軟之處,我讀懂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的深意。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東坡居士的一句豪情壯志,吐出了他深切的愛國之情。他心中的豪放,手中的長弓,為沖鋒以整裝待發。“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誦出了范仲淹那憂國憂民的偉大抱負,千古傳誦,為世人的處政之道敲響了警鐘。
……
是你讓我沉醉于你的故事,沉迷于你的訴說,你,我最好的朋友——書。是你讓我從懵懂走向成熟,讓我掙脫一絲稚氣,換來一份優雅,在聲聲琴韻下于你相伴。
謝謝你,我的朋友!
因此,我逐漸開始懂得了“報得三春暉”中蘊含的“感恩”一詞的真理。每次回家,不會像以前那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是會去幫父母分擔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
每次父母工作后,見著他們略顯疲憊的臉龐時我會自發地去幫他們拿拖鞋,裝杯水。或是揉揉肩、捶捶腿,再不似從前那般任性無理。
但是,雖然“感恩”一詞說的容易,但畢竟對我們現在來說還有點無能為力。所以,我們憑著花一般的年紀,要不負父母對我們的期望,盡力完成“望子女成龍鳳”的寄托與希望,逐漸成長起來。
愿天下父母心,終得子女悟!
追求需要思索,思索需要孤獨。
孤獨,絕不是指自命清高者的芬芳自賞和獨處時的顧影自憐;也不是指百無聊懶者的無病呻吟、自我封閉、作繭自縛。
孤獨是一種敢為天下先的個性張揚,獨樹一幟;是漫天風雪中怒放的一剪寒梅。
孤獨者不媚俗,如空谷幽蘭一般。真正的孤獨者是禁得起歲月檢驗的,如哥白尼便是如此。
任何人的成長都需要經歷孤獨的磨練,一個人只有經歷孤獨之旅,才能真正成熟起來。
靈感從孤獨者深沉的思考中迸發;智慧從孤獨者深沉的思考中起源;創新從孤獨者深沉的思考中成形;詩情從孤獨者深沉的思考中溢出。
孤獨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堅強者能用它劈出永恒的思想之光,斟酌出千古的佳句;而懦弱者則將會被它寒冷的劍光所淹沒。
品味孤獨,享受孤獨,戰勝孤獨;從孤獨中升華,放飛金色的蝴蝶。
我們一直都記得,那些在青春路上的歌,埋藏在心靈的最深處,如同種下一顆顆盛情難了的種子,只求默默盼望他早日發芽成長,一片綠蔭,伴隨著我走過青春的歲月,為我擋住那些流言。
那些在青春路上的歌。
我們一直都記得,青春的萌芽,早已在心中茁壯成長,盡情享受著陽光的照射,盡情吮吸雨過天晴般的淚水,盡情揮霍著屬于我們的青春年華。
那些在青春路上的歌。
我們一直都記得,那些記錄我們似水年華的篇章,或許他太過匆忙,或許他太過優柔。
或許他太過寡斷,如同沙漏,一直不停地漏,來來回回,反反復復,稍不留意,便會從指尖流逝,無力挽回。
那些在青春路上的歌。
我們一直都記得,獨自走在寂寞的沙灘,雙腳陷入深深的沙土,抬起腳,留下醒目的坑坑洼洼的腳印,那是我在青春中留下的斑斑點點,留下的無法磨滅的記憶。
那些在青春路上的歌。
我們一直都記得,折了無數的千紙鶴,折了無數的小星星,只希望自己的愿望可以得以實現,放在透明的玻璃瓶里,呆呆的隔著玻璃看著自己的愿望,只屬于我個人的愿望,忙忙碌碌的為生活奔波,被一個微不足道的東西絆倒了,起了身,拍拍腳上留下的泥土,繼續走。
那些在青春路上的歌。
我們一直都記得,那些珍惜的故事,那些珍惜的畫面,那些珍惜的人兒,伴隨了我度過漫長的學習生涯,感謝,你們給我的一切,記憶中的一部分,無法抹去。
獻給我在人生中度過的第十四個年年華華,歲歲月月。
靜謐的夏夜,不經意的風總能讓人浮想聯翩,沉醉其中。風是美麗的,那樣的引人遐想,串出一首首思鄉之曲。
曾經歷游杭州,夜宿西子湖畔,依山傍水,真是絕妙的自然之美。雖然八月的杭州酷暑無比,飛蟲的鳴叫不絕于耳,但打開窗戶,清涼的夜風會撲面而來。那風,輕柔的像是媽媽的手在撫摸你,讓你安然入睡,江南水鄉的柔啊,的的確確是蘊藏在風中了;江南水鄉的愁啊,也伴隨著柔慢慢融入到風中,由風載著駛進我的心扉,勾起我綿綿的鄉思。
樹葉的沙沙聲把我從幻想勾回到現實。夏風的柔情仿佛沾染了西子的情懷,也變得婉轉悠遠。聆聽這遙遠的天籟,看著那樹葉婆娑的倩影,耳畔又響起故鄉北國那豪邁的風聲,幻化出一幅北國風光圖。
風停了,梅雨也住了,止不住的卻是我無盡的相思,風后的靜謐與清爽的合奏唱出了天下離家之人的思鄉之情。
自然的樂章依然在我心中演奏,耳畔故鄉的風聲仍舊不息。夜的黑暗籠罩著整個大地,故鄉的情懷與我的心弦緊緊纏繞在一起,每一次的顫動,都牽出我無限的憂傷。
在遙遠的風中隱隱傳來了古城的童謠,千年的城市,卻有著年輕閃爍的心。即將沉落的暮光中,灰墻后是孩子的唱笑與滄桑的老人唱出的童謠,不急不徐的碎念,卻唯有尾音拉得悠長。腳步的細碎與書包的跳動聲為這一切符和,伴著聲音穿街過巷,又分散開來融進某座小樓或小街。如同扯斷了線的珠子四處散落進各個縫隙,似是再尋不回。然而第二日又如見了磁石的鐵屑,紛紛聚攏,隨著那磁石的牽引,穿街過巷。
風中的歌謠聚了又散了,天上的云朵分了又合了。
清晨不知哪個院落中的學校,哪間爬滿青藤的教室里飄出來天真爛漫的小學生清脆歡愉的念聲。古老的童謠在孩子的.唇齒之間如圓潤的珠玉般跳躍而出。那老師的聲音,卻是舒緩平靜,如同初夏的微風,伴著童稚的音符漸飄漸遠。
午后不知哪座小樓里的住家,哪個遍植花木的陽臺上傳出來祖母緩慢和聲的清唱。古老的童謠似乎更添了幾分古氣,在午后微暖的陽光中愈發醺人。間或有幼童輕微的呼吸,蒲扇舒緩的擺動,手掌溫和的拍撫,在午后的陽光中醞釀。
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日出,一次又一次花開,不知不覺中我已走過14個春夏秋冬。在這幾千個日日夜夜里,我一直在幸福中成長。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有許許多多的人與我擦肩而過,不留一絲痕跡;也有人使我難以忘懷,感激終生。
感恩父母。是他們把我帶到這個世界,撫養我長大。在我受到打擊后,擔心我,替我操心的是他們;在我取得成績的時候,默默開心的是他們;在我勞累的時候,給我做可口菜肴的也是他們。在我成長的歲月里,是他們用心在哺育著我,我一天天長大,他們卻一日日變老……父母臉上的皺紋,是我刻上的,在這其中的辛酸與汗水,他們都在默默地承受著。對待父母,多一點孝敬,多一點體貼,用行動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感恩老師。是辛勤的園丁教會了我知識,教會了我做人。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是他們用心血澆灌著我幼小的心靈。忘不了,忘不了他們諄諄的教誨。是他們告訴我:愛拼才會贏。于是便有了我在理想道路上的拼搏進取;是他們告訴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是便使我寬容諒解他人,交到了許多好朋友。是他們告訴我:用微笑面對一切。于是當我遇到挫折的時候,總是用良好的心態面對它,勇往直前,決不認輸。對待老師,多一點尊敬,多一點服從,用成績報答他們的付出。
感謝同學,是他們在我受傷的時候安慰我,在我困難的時候幫助我。我們攜手并肩,蓬勃向上。我們手牽著手在夢想的田野里自由奔跑,在青春的舞臺上自由飛舞。張揚個性、開拓創新,我們齊心協力,創造輝煌。對待同學,多點關心,多點幫助。讓我們在有限的年輕的日子里,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感激對手。是他們和我在競爭中共同進步。我們之間有競爭,更有友誼。他們時時告訴我:要認真、要努力,不要被別人落在后面。面對挑戰,我勇敢的接受,不管最后結果如何,我都堅持。對待對手,多點友好,多點感謝。讓我們在爭先恐后的比賽中共同進步。
感謝偶像。是他為我樹立了榜樣,我要向著他的方向努力前進。是他用他的故事告訴我:人生沒有不可能的事,我能走的路,你也能走。于是我發掘自己的潛力,揚長避短,向著自己的理想邁進。面對偶像,不盲從,不瘋狂。學習他身上好的地方,取長補短,完善自我。
人生路上,值得感激的人何止幾個,我們只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身邊的人和事,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