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作文應該有一定的邏輯性,各個段落之間要有銜接,使整篇作文連貫流暢。下面是一些來自各個領域的優秀作文,值得我們學習和欣賞。
小學參觀科技館(精選17篇)篇一
今天,我參觀了武漢科技館,可真好玩啊!
中午,我和媽媽吃完午飯就出發了,下午一點,我和媽媽坐公交車到了科技館,買好了票我們就進去了。
“好好玩啊!”那邊一個小孩叫道,我一看,好像真的很好玩的,我就進去慢慢的參觀。
進大門后看到的第一個東西就是一個沒有水管的水龍頭,聽別人說,水管被水擋住了,看不見。
我們繼續往前走,我看見了一個蹺蹺板,這個蹺蹺板好像是電動的,我一坐上去就被蹺老高。
最好玩的還是一個“3d”快船,這個船不在水里,而是在一個大屏幕上,要帶上一個特殊的眼鏡才能看,帶上眼鏡以后你就會看見船在你的頭上游過。
科技館還有好多好多好玩的,以后我還要來玩,今天玩的太爽了,這個暑假我還有好多地方都要玩到!
小學參觀科技館(精選17篇)篇二
在一個晴朗的'早晨,我和爸爸、媽媽、奶奶吃完早餐后一起前往科技館參觀在那里進行的少兒科普展覽。
當我們來到一棟黃色大樓前,看到一個神州火箭的模型矗立在大門前,進入大廳眼前有許多小圓圈里面有液晶顯示屏,正在向人們講述著陜西科學的發展。
緊接著我們來到了二樓,這里面原來有很多關于“電”方面的模型“玩具”。有“抓不到的金球”、還有“絕緣體和半導體”等等;我感到這些都非常有趣,其中我和媽媽一起實驗了絕緣體和導體的模型,通過觀察發現木頭、塑料都是絕緣體,鐵、銅和鋼都是導體,有趣的是水也是導體。
在展廳周圍的墻上,那里有對牛頓、伽利略等科學家的簡介和關于電知識的介紹;雖然我還小,有很多知識不理解,但是我覺得很有興趣,等我以后學到了就會明白了。
3樓主要講的是人體構造和動物類型,我和媽媽一起參與了一個小游戲,我們模仿喜洋洋和月亮女王根據電視畫面提供的圖像進行配音,在回放時,奶奶以為我們在看電視,居然沒有聽出里面的聲音是我和媽媽配的。
時間不知不覺的到下午了,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科技館。
小學參觀科技館(精選17篇)篇三
上車了,我興奮無比。對了展品是什么樣子的呢?聽說那里有很多的機器人,我開始幻想了起來:在我幻想著機器人帶我穿越時空遂道,手剛碰到機器人的一剎間,我突然回過神,發現卻在車上,不免大為失望。不知等了多久,總算來到了科技館。我在科技館的門口,歡呼著、雀躍著。一抬頭,發現科技館的墻是由兩種材料組成:石頭和玻璃。石材堅硬仿佛山一般;玻璃透明好像水一樣。“山”和“水”交錯著,仿佛比喻重慶是山水之城,十分美麗。看來科技館的建造還別有一番用心呀!
不一會兒,我進了科技館。它一共有四層五個展廳,分別是:臨時展廳、生活科技展廳、兒童科學樂園展廳、國防科技展廳、交通科技展廳、防災科技展廳、宇航科技展廳、基礎科學展廳等等。我先來到臨時展廳,發現了一個大展品,上面還有一個按鈕,我按了一下,一個燈亮了,一些古怪的東西也工作了起來,沒有多久旁邊“房屋”的燈也都亮了。正在我納悶時,看到了簡介,才知那是太陽能發電器的微縮版,旁邊還有水力、風力、地心熱發電器呢!
接著,我又來到防災科技展,看到一個屋子外排著長長的.隊,于是我也跟了進去。不一會兒,到了。我們走進一間屋里,突然,我腳下巨烈地晃動起來,“轟隆隆……”不好,地震了,快閃,可門打不開了,我慌忙躲到桌子下,心里既緊張又害怕。突然,這時地震卻停了。一個工作人員向我們走來:“大家好,剛才地震屋模仿了一個5級地震,看來大家對地震都有很好的預防措施。”說罷打開了門。在防災科技展廳里我還看了泥沙崩塌的介紹,了解了泥石流的危害,知道如何正確應對自然災害地發生。這里還介紹了:風災,水災,火災等,以及如何躲避它們。
小學參觀科技館(精選17篇)篇四
江蘇科技館位于江蘇南京城西秦淮河畔江蘇南京廣播電視塔下。建筑面積13586平方米,常設展廳有6000多平方米,展廳里設有:科技﹒智慧、探索﹒發現、生態﹒家園、數字﹒信息、和生命﹒健康等五個主題展區。
走進展區,我們真是目不暇接,聽老師說,這里展出近200件(套)科技產品。你看,那“機器人舞臺”上,兩臺機器人跳舞、耍劍、劍鋒陀螺,叫人嘖嘖稱贊。我們的一個小伙伴體驗了“怒發沖冠”和“釘床托人”,我們真是好驚奇啊!至于那拉不開的半球、變化無窮的動感地面、五光十色的輝光球、人搭抓手玻璃罩里的小汽車就行走等等,樣樣新奇,件件神奇,令人驚嘆不已。
在那“空中看江蘇”的展廳里,我坐在極速飛行器里,左手把握方向盤,右手拉動操縱桿,以時速30000里的速度,從我們省北邊的徐州一下子就到了南邊的蘇州,13個市瞬間盡收眼底,那長江、太湖宛如小河、池塘。太讓人激動了。
在生態走廊里,我們耳聽羚羊和丹頂鶴的叫聲,眼看在自然界里自由生活的動物,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世界。而那“暴雨洪澇災害”的展廳里,我們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力量。在龍卷風和漩渦的模擬器前,看著龍卷風卷起的風柱和旋成喇叭形的漩渦,我的眼前出現了“東方之星”游輪側翻的畫面,太可怕了,在自然災害面前,人們顯得多么的渺小啊。我想起爸爸對我說的話,大自然很神奇,她贈送好多東西讓我們人類得以生存,我們要敬畏她,要保護她。是啊,在那伐樹與種樹的展廳里,就讓我們感受到了保護自然的不容易。
到了中午,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江蘇科技館。這個為我們傳播了許多的科技知識、教給我們許多的科學方法、開啟我們不斷創新思維的科技館,我還要來。
小學參觀科技館(精選17篇)篇五
今天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們實驗小學三至六年級全體師生為了響應湖南省社會實踐活動號召,來到了位于長沙的湖南省科技館參觀。
哇!多么宏偉,多么壯觀的科技館啊!同學們興奮不已,驚呼起來。科技館呈淺藍色,非常漂亮,不僅分a館、b館、球幕館等,每館還分上、中、下三層,館內還有電梯裝置,讓參觀的人們更輕松。
在這里我了解了電視的發展史,以前我們看的都是黑白電視,后來又有了彩色電視,現在不僅有高清晰的液晶電視,還有了3d電視。通信也方便快捷多了,手機、電話、電腦都成了我們的順風耳、千里眼,讓距離不再是問題。
科技館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奇妙,那么的先進,它是那么地吸引著我們。
登上回家的大巴車,我的心始終沒有平靜下來,腦海里還在閃現著科技館里的那些先進的設備、先進的展品。今天,我多么開心,也多么地留念科技館里的一切,以及和老師、同學們度過的一個不同凡響的快樂時光啊!
小學參觀科技館(精選17篇)篇六
今天,我和我的同學們一起去參觀了科技館。這是我第一次來到科技館,心里非常興奮。
我們進入了科技館的大門,看到了很多高科技的展品。我看到了許多機器人,它們可以自己動起來,還可以跟我們交流。我也看到了很多有趣的.發明,比如可以讓水變成冰的機器,還有可以放大物體的望遠鏡。
我們還參加了一些科學實驗,比如做了一個簡單的電燈泡實驗,讓我更加了解了電的原理。我們還玩了一個游戲,用手指觸摸屏幕,控制小球在迷宮中走,這讓我感到非常有趣。
在科技館里,我還學到了很多知識,比如關于太陽能、風能等等。這些知識讓我覺得世界真的很神奇,我也更加想要學習科學知識。
這次參觀科技館,讓我感到非常開心和興奮,我學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識,也更加了解了科技的奧妙。我相信,未來的世界一定會更加美好,因為有這些科技的幫助。
小學參觀科技館(精選17篇)篇七
寒假里,我與姐姐去參觀了紹興科技館,真是大開眼界。
一走進大廳,我就被里面琳瑯滿目的展品吸引了。我快速跑到一輛奇特的自行車前,坐上去,蹬起車來。神奇的一幕發生了,我竟然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骨骼,原來這是一輛可以透視人體骨骼的自行車。下了車,我還在那兒嘖嘖稱贊。
跑到二樓,我又被“排球模擬比賽”吸引了,體驗了一回做球手的快樂。我站在機器前,模仿球手的樣子,一會兒發球,一會兒接球,一會兒又大力扣殺,還真是累得氣喘吁吁,才把對手給打敗了。這場神奇的比賽,讓我心里又激動又高興。
走出科技館,我深深的感受到:人類真是太偉大了,那么多神奇的發明都能創造出來,科學的力量太神奇了!我也要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好好學習,打好基礎,將來,把我的科學發明成果貢獻給人類,為人類服務。
小學參觀科技館(精選17篇)篇八
明媚的陽光打攪了我的懶覺,我一起床就聽老師說要組織去,我的心情無比的高興.我們飛快地來到樓下,排好整齊的隊伍,往我們的目的地科技館出發.來到了科技館,整座科技館就像一個人,屋頂像個圓圓的腦袋,中間圓柱形像個健壯的身子,真有意思.科技館的大門開了,大家都蜂擁而上,我第一個看到的是高壓電球,大網狀似的電球里有幾個人,他們一個個把手放在電球上.
這時,師傅拿出了電球的電棒,往電球上一放,冒出了小火苗,嗤嗤地響,往他們的手劃了過去,可是他們的手竟然毫發無損,真是太有趣了.就在這時,我轉過身來又看到了靜電球,這時,有一個小女孩站了上去,碰到了靜電球,她的頭發像長了翅膀般得飛了起來,太神奇了.我又看見了一個水龍頭,只要壓幾下,水就流了出來,我想把水流完,可我壓了半天,也沒有壓完.真奇怪?這么會有流不完水的水龍頭呢?當我迷惑不解地時候,工作人員告訴我,水龍頭下有一條透明的水晶柱,我們壓下開關,水從水晶柱中流下來,我們就看到流不完的水.原來如此.
我又來到了游戲館玩了一個游戲,.畫面上有一個守門員,我們有一個足球,我們只要踢進球門,就贏了.如果我們的球踢飛了或被守門員接住的`話我們就輸了.我鼓足了力,往前用力地踢了一腳,啊!踢進了,我贏了,樂得我手舞足蹈.大家玩得正起勁時,老師說吃飯了,我們要走了我們都沒玩夠呢,可吃飯時間到了,我們大家總不能不吃飯吧,大家依依不舍地回家了.我想下次來福州我還要來科技館玩.
小學參觀科技館(精選17篇)篇九
今天爸爸局里組織全局的小朋友到烈士公園和到通程電影院看電影。看電影的事我會在下一篇的作文中會一一向大家介紹。今天介紹的主要是的事。早上我和爸爸一起到他局里,沒想到其他小朋友都上車了。我上車后隨便找了個地方坐了下來。不一會兒車子就啟動了。一路上,我望著車窗外,一會兒就到了。
下車后,我們就直奔科技館。走了一段路后就到了。我們一個個都迫不及待的往里頭擠。第一個看見的就是“人力吹球”,就是一輛單車,單車前面有一個氣球大小的玻璃缸,玻璃缸里裝了一個氣球,只要你騎那輛單車,玻璃缸里的氣球就會往上升,誰把氣球吹得最高,誰就贏了。瞧,那位同學投籃為什么老是投不進呢?走,過去看看。哦!原來這是“永遠投不進籃球”這個“永遠投不進籃球”的旁邊有一個兩個鏡片的東西,你透過鏡片再去投籃就會永遠投不進。第三個就是“摸不著的彈簧”,其實這個就是一個玻璃缸里有電壓你把手放在玻璃缸外面,里頭的電壓就會變。第四個就是“自己拉自己”,這個就是有一張椅子,椅子前面有一根繩子,你就拉繩子,拉得越高越好,當然也越來越難。其實啊,這個科技館里頭還有很多好多好多好玩的不能一一向大家介紹,所以你們還想了解更多,那么你們下次自己去玩玩就知道了。
小學參觀科技館(精選17篇)篇十
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騎著自行車去參觀蕪湖科技館。
從遠處看,科技館的大樓像一艘‘大船’。來到館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根長長的杠桿,杠桿的一頭連接著一輛奇瑞汽車。而另一頭在不同的位置上垂掛下來四根長繩。我一個人用力拉最前面的繩子就可以把汽車吊起來。哈,我立馬變成超級‘大力士’了,媽媽笑著對我說:“這就是杠桿原理。”
走進科技館,里面一共有二層。一樓的左邊主要是展示蕪湖奇瑞汽車的內部構造,右邊是軍事國防模型展。二樓是介紹和演示一些科學現象,比如,靜電發生器、會與你下棋的機器人、地震演示屋、救火演示墻等。通過這些演示和介紹,我們很容易知道一些現象發生的原因。不光可以觀看,我們還可以自己操作,自己體驗。我和別的小朋友一起進了視覺演示屋,那里面的燈環形旋轉,我在里面眼花繚亂,感覺自己站不住,歪歪斜斜地扶著墻走了出來。讓我強烈體會到視覺錯覺的沖擊。
在二樓,我還喜歡玩劃船。可讓我百思不解也是劃船。因為汽車的方向盤往左轉,車身也往左轉;方向盤往右,車身也往右。可為什么船槳在左邊劃,船身卻往右邊漂;船槳在右邊劃,而船身卻往左邊漂呢?我帶著疑問,問了爸爸。爸爸說:“這叫做反作用力,船槳向左劃水,水就向右推動船身,所以船向右漂。”聽爸爸這一解釋,我終于明白了原因。
從當中,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收獲非常大。
小學參觀科技館(精選17篇)篇十一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五冊第一單元。
課題。
計劃學時。
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掌握一位數除以整十整百數的口算方法并能夠正確的計算。
能力目標。
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體驗數學的實用性。
情感目標。
經歷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培養學習的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能計算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數的口算除法。
教學難點。
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數的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媒體內容與形式。
多媒體。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情境導入。
復習:完成口算除法的練習題一組。
同學們,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水平也在迅猛的發展.我們先進的社會,科技水平到底發展到什么程度還有哪些領域還有待我們繼續開發你們想了解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科技館去參觀.。
學生聽算,做完后集體訂正。
3分。
設計意圖。
通過課件展示科技作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起對下面問題的思考。
探究。
1、出示題目,提出問題:你從題目中都能獲得哪些數據和信息?
2、指名列式,板書。
3、組織學生討論算法。
將學生的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4、將答案寫在書上。
5、完成試一試第1題。
完成試一試第2題,并讓學生說一說發現了什么?
組織學生在小組和全班進行交流。
學生認真讀題,從題目中或信息及問題,并與同伴說一說。
學生先列出算式,然后思考算法,并在小組內交流。
可能出現的方法:
1、2×30=6060÷2=30。
2、6÷2=360÷2=30。
學生獨立完成,體驗乘除法之間的聯系。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觀察縱向的算式,發現規律,在小組內交流。
14分。
設計意圖。
發揮了學生小組合作的作用,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多種口算方法,經歷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鞏固與探究。
完成p91~4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先引導學生看圖,然后根據要求列式解答,最后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3、出示題目,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
4、以比賽的方式完成。
看圖,獲取信息,獨立思考、獨立完成,說一說發現的規律。
學生認真思考,獨立完成,與同伴交流。
學生分組競賽。
16分。
設計意圖。
1、在練習的訓練學生運用規律的靈活性,培養靈活的思維和口算的準確性。
2、從我們身邊的事物中發現數學問題并找出規律、解決問題。讓學生感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總結。
你覺得這節課學的怎樣?
學生獨立發言,學生自評、互評。
分
作業布置。
搜集身邊可用除法解決的數學問題,并列式解答。
設計意圖。
讓學生經歷從具體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使學生領會計算的重要性。
板書設計。
例:60人乘2倆大客車去參觀科技館,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
60÷2=30人。
答:平均每輛車坐30人。
小學參觀科技館(精選17篇)篇十二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科技館就在安華橋附近,一走進科技館我就驚呆了:展廳里擺放著高大的“神舟五號”飛船返回艙,我們的楊利偉叔叔就是乘坐這個返回艙回到地球的。栩栩如生的機器人樂隊,精彩的機器人投籃表演,好看的穹幕電影等等,科技館里有好多好玩和有趣的.活動。
在這些項目中,我最喜歡的是“法拉第籠”的表演了。表演開始了,解說員叔叔邀請3位小朋友參加表演。我立刻高高舉起了手,甚至還站了起來,急切地希望能夠參加活動,其他小朋友也不甘示弱,爭先恐后地舉手。非常榮幸,我被選中了,我興奮地一溜小跑,跑上了臺,鉆進了那個大籠子。
叔叔把我們都關了進去,然后拿起一根電棒對大家說:“我手里電棒的電壓有幾萬伏,你們猜一猜如果點在籠子上,會是什么結果。”我一想,那么高的電壓點在籠子上,還不把人都烤焦了!籠子里的小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非常害怕。這時,叔叔把電棒點在了籠子上,只見火花閃閃,發出啪啪的巨響。叔叔說:“小朋友們,不要怕,你們摸摸籠子,看有沒有感覺。”我小心翼翼地碰了一下籠子,咦?一點都不電手。
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高壓電都順著籠子的外壁跑到地下去了,摸著籠子內壁是不會電手的。爸爸告訴我:根據這個原理,下雨打雷閃電的時候,盡量不要外出,實在不能回到屋里,就躲在汽車里最安全,因為汽車就相當于一個“法拉第籠”。
今天,我在科技館轉了一天,雖然很辛苦,但是我卻不覺得累。因為我又掌握了一項新知識,我過得很開心。
小學參觀科技館(精選17篇)篇十三
一、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經歷與他人交流自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3、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二、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
三、教學準備:教具:“奪紅旗”游戲的計算卡、小棒。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今天,我們要去參觀科技館,一共去60名同學,乘2輛大轎車。同學們想一想:“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
(二)、玩中學:
1、深入探究,尋求答案,掌握計算方法。
(1)、學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導學生思考怎么計算。也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擺一擺。
(2)、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要讓學生匯報自己的算法,并說清楚算理。在匯報交流中不斷修繕自己的算法。
2、即時演練,延長知識點。
出示:80÷2、800÷2、8000÷2讓學生嘗試計算,并匯報計算的方法。
3、試一試:
(1)、完成第1題。學生獨立計算,再組織學生比較上下算式,說說兩個算式的聯系。
在學生匯報“想乘法做除法”的思路后,出示240÷4,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的算法。
(2)、完成第2題。學生先獨立計算,再匯報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最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每一組算式,說說發現了什么。
(三)、學中做:
完成課后練習題。
(四)、實踐應用:
小學參觀科技館(精選17篇)篇十四
1.知識目標:探索并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理多種算法交流的過程,并能正確地計算。
2.能力目標: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情感目標: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能計算一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掛圖、幻燈、小黑板。
暑假里,有三個小朋友,來到了美麗的大海邊。
出示掛圖:同學門自己觀察這幅圖把你看到的說給同桌聽一聽。
1.描述情境圖,并根據圖提出問題。
2.小組交流各自的問題,并試著解決問題。
3.引出: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列式計算,小組交流。
引導學生根據問題獨立列出乘法算式:123=。
全班交流算法。
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學生們可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
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
每個學生先獨立列出乘法算是,嘗試解決,再交流、匯報。
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
133705242153。
313342244135。
你覺得這節課學得怎樣?
小學參觀科技館(精選17篇)篇十五
“啊,真的去。”我興奮地說。“那當然了。”弟弟得意地回答我。“真是太好了!”我高興得喊出了聲,我在電視中早就看到科技館非常的奇妙,一放暑假,我就盼望著去那里玩一下了。
進了科技館,我們首先去了“設計師搖籃”,在那里我用電腦制作了一匹馬,全身為紅色,腿上是玉白色的,酷似《三國演義》中關羽的赤兔馬。接著,我們又去了“智慧之光”,“兒童科技園”,“機器人世界”,“宇航天地”等地方。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機器人世界”。那里的人非常的多,有的在和機器人下棋,有的在看機器人跳舞,還有的在控制機器人玩。我在那里看到有和機器人比賽打乒乓球這個項目,便急忙沖到那里排隊,終于輪到我了,我激動地走到臺前就和機器人pk了起來,經過一番激烈較量,盡管機器人發了比較刁鉆的`20個球,我還是穩穩地接住了16個。
我們繼續向前走,來到“人與箭”廳,我擠到前面一看,哇,大約有40多人在排隊呢。我等了20分鐘,值班叔叔才給了我一試身手的機會。按規定每人只能射3支箭,第1箭我射歪了,第2箭射到6環,最后一箭,我瞄準紅心,一箭射出,射中了8環。弟弟在旁邊拍手叫好,奶奶“咔嚓”一聲為我留下了一個精彩的鏡頭。爺爺興致勃勃也射了3箭,箭箭射中9環,比我還強,真是寶刀不老啊。弟弟也想射箭,可是,身高不到120厘米,不許射箭,只得作罷。最后我們又觀賞了“動物世界”,大開了眼界。
再見了,上海科技館!“愛科學、學科學”永留我的心中。
小學參觀科技館(精選17篇)篇十六
教學要求: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算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用具:掛圖、數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水平也在迅猛的發展。我們先進的社會,科技水平到底發展到什么程度?還有哪些領域還有待我們繼續開發?你們想了解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科技館去參觀。
二、探索新知。
1、讀題,求"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可以怎樣列式,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學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導學生思考怎么計算。
3、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樣化)。
4、完成試一試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體驗乘除法之間的聯系。
5、完成試一試第2題,并讓學生說一說發現了什么?
組織學生在小組和全班進行交流。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觀察縱向的算式,發現規律,在小組內交流。
三、拓展應用。
1、60÷3200÷5240÷8120÷4。
560÷7900÷3180÷6270÷9。
2、先引導學生看圖,然后根據要求列式解答,最后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看圖,獲取信息,獨立思考、獨立完成,說一說發現的規律。
3、出示題目,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
學生認真思考,獨立完成,與同伴交流。
4、以比賽的方式完成。
學生分組競賽。
四、小結。
你覺得這節課學得怎樣?
學生自評、互評。
五、作業設計。
練一練第1題。
小學參觀科技館(精選17篇)篇十七
本節課的教學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教學。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因此,在備課時,我主要圍繞口算方法,和算法的多樣化進行設計。先是出示課文中的情境,讓學生從中找出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接著讓學生獨立思考并列式計算,重點放在學生理解算理和算法的多樣化上。
聽了師傅張老師的這節課后,我對她上的課進行了好好的學習,找出了之前備課的誤區,并借用了師傅的教學設計展開了這節課的教學。對這二節課對比并如下反思:
1、解決問題與計算教學是密不可分的。
在備課時,我重點放在了計算方法的教學上,忽視了北師大版教材中解決問題和計算教學是不分家的,也就是說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學習計算方法。我只是單純的將教學情境出示,接著就是純粹的計算教學。而第二次上課,增加了解決問題的環節:先是直接在黑板上出示題目:同學們去青少年宮參觀。80人乘2輛車,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然后讓學生獨立思考并計算。在學生列出了80÷2時,追問:你為什么要怎么列?在學生回答時,抽象了數學模型:把80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來計算。之后讓學生匯報計算的方法。注重學生的算法多樣化和算理理解。這樣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學習了計算方法。然后改變信息,60人乘2輛車,讓學生試著提出問題。這又是對學生的更高一步的要求。學生理解了第一次的問題,抽象了數學模型,因此學生在解決這個問題上就比較的簡單和容易了。
2、算理是計算教學的關鍵。
還記得第一節課上《小樹有多少棵》時,我只是單純的在教學生怎樣計算,而學生不知道為什么的計算,只是機械地進行著計算。而這個課中十分重視學生的算理的理解。反復追問:為什么要在末尾添1個“0”?而不是添2個“0”啊?通過小棒的演示,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算理。
3、注重算法多樣化。
在計算教學中,或許很多老師認為這種方法是最簡單而可行的。往往在教學中只教這種方法,忽視了其他的計算方法。但是在這節課中,我展示了很多算法,如:“想乘做除”,另一種思路是“860里有8個十,把8個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個十,即40。
4、適時抓住學生的回答,為下面的計算做下伏筆。
出示600÷2時,有學生說到因為60÷2=30,所以600÷2=300。引導學生理解被除數,除數和商發生了什么變化。雖然學生只能用自己的話而不能用數學語言說出規律,但是通過引導聰明的孩子還是能理解的:當除數不變的情況下,被除數擴大幾倍,商也擴大幾倍的道理。就這樣在學生匯報算法的同時,讓試一試第二題中的問題進行了解答,真是一石二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