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信仰作文素材篇一
一個個體,一個文化,一個民族,本是散落的珠子。信仰,或清明,或狂熱,或理性,或感性,就如同一條柔韌的細絲,把它們連接成串,就如同一個無形的支點,支撐起整個世界的文明大廈。
正因如此,辜鴻銘才堅信將“善的力量”作為信仰可以解決歐洲的文明大問題。正因如此,尼采的一句“上帝死了”才撼動了整個西方思想的根基。
但信仰并不等價于復雜的價值觀和思想體系,最純凈最簡單的信仰反而是最堅實的支點。
嵇康一生特立獨行僅僅是因為對生命的自由地追逐,梵高瘋狂的作畫僅僅是因美和幻想帶給他的狂喜,加來道雄在物理學孜孜不倦僅僅是因為對宇宙奧秘的強烈好奇心。
如同他們,行走在六道輪回的眾生們,支點或是不虛此生的決心,或是孝敬父母的牽念,或是兼濟天下的渴望,畢生所持的信仰雖簡單直接卻綿長有力,一如東去的江水柔中帶剛,力量貫穿生命。由此可見,尋覓支點并不難,最原始最自然的信仰便是一生最堅固的支撐,找到此便邁出了撬動人生的第一步。
而信仰并不僅僅改變個人,更影響著一段歷史一個社會的上層建筑。
看那吱吱呀呀不卑不亢駛在中華大地上的牛車,一道道車轍里深深地浸透了孔子對仁愛的不懈求索和無數心力,儒家終成為中華文化的奠基??茨菓矣谘矍拔⑽⒒蝿拥目嗄?,一口口深嘗里蘊蓄了勾踐對人民的責任和復國的信念,終成就了“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傳奇。試問,若孔子缺了那執著于仁的信仰,何來儒學伴隨中華民族五千年成長的輝煌?若勾踐衰頹度日喪了奪回國土的決心,何來“臥薪嘗膽”的神話?
有言說得好:“一個人的行動可以只是一個人的行動,但更可以左右一個時代的航程。一個人的信仰可以只是一個人的信仰,但更可以是一個社會的信仰?!眰ト酥允莻ト耍撬宰约旱漠吷非鬄橹c揮毫出自己的一生,以自己的一生為支點撐起了一個社會的繁榮強盛。一朵小小的信仰火花,可以勢如破竹地點燃整個天地。因此,撬動世界,必從撬動自己的人生開始。
追逐信仰固然沒有錯,但更要注意這個支點具有危險的兩重性。
倘若被狂熱的信仰蒙蔽了理性與人性,一意孤行,便避免不了像阿道夫·希特勒“要么敵人踏著我們的尸體過去,要么我們踏著敵人的尸體過去”那樣的慘劇。倘若過度沉醉在自己的天堂中,以生命為代價,拿夢想做賭注,也可能落到像“童話詩人”顧城一樣在自己的信仰崩潰時自殺隕落的下場。倘若拿信仰當工具,對信仰麻木不仁,便必然出現像功利的中國人一樣的信仰危機。因此,尋找支點時必當明辨是非,拾取良性的信仰,才更有可能撬動人生,撬動世界。
佛道說,每一顆心生來孤獨而殘缺,注定了要在因果輪回中承受紛紛擾擾的痛苦。而只有緊緊的抓住自己的信仰,就如同被卷入命運的落水者那樣,才能在痛苦的體驗中不屈不撓,參透生命的真諦,才能讓這信仰成為撬動人生,撬動世界的支點。
信仰作文素材篇二
青春本無顏色,是一張透明的紙,任你去走筆、任你去著色。只有走過“花季”,付出汗水,奉獻出自己最真誠的才智,青春才會呈現出光彩艷麗的色彩。
生命給人一次青春,僅是一次!我選擇去追求、去拼搏、去為了青春夢想而奮斗,永不言棄!
青春是一條短暫、危險、卻又充滿誘惑的路。它讓人感覺到酸、甜、苦、辣。
因為青春,我們激進。我們放任大膽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們在學習中你追我趕,遇到難題,我們不恥下問,共同奮進,相互激勵!因為“青春”是我們永不言棄的信仰!
因為青春,我們自信。我們是花季少年,在困難面前也毅然前進,勇于拼搏。我們昂首并進,永不言敗,在青春的舞臺上綻放光彩。我們毫不畏懼中考的來臨,即使現在離我們只有一年之遙。因為“青春”是我們永不言棄的信仰!
因為青春,我們美麗。我們是十五六歲花季的“驕陽”,青春的笑容是最美麗的,是最單純、最無暇、不摻任何雜質的青春容顏。是永不會被挫折打敗的美,是活力四射的美。即使這種美麗最終也會像花兒那樣調零,可我們的信念不會“凋零”,它是我們一生中最美的時刻。因為“青春”是我們永不言棄的信仰!
因為青春,所以奮斗;因為奮斗,所以激進;因為激進,所以自信;因為自信,所以美麗。青春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時光,即使前方充滿荊棘,我們也要前進!
哪怕,最后是失敗的但只是我們努力過、奮斗過、為我們的夢想拼搏過!所以,從現在起,我們要做一個拼搏的少年!因為:“青春”是我們永不言棄的信仰!
信仰作文素材篇三
大型紀錄片《信仰》詮釋了中國人是如何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和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如何堅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勝利。歷史選擇毛澤東和蔣介石代表各自的階級和政黨,用手中的槍桿和心中的信仰,用對歷史的感觸,和對未來的預測,在飽經風霜的中國大地上,在進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國的命運也就取決于這兩種信仰的博弈。這種信仰成了中國人尋找一條民族獨立和現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
這部紀錄片讓我重新認識了我們偉大的黨,以及那始終引導我們堅定不移的信仰。1920年,《共產黨宣言》創造了共產黨信仰的起點。1992年,鄧小平曾經回憶說:我的入門老師是《共產黨宣言》、《共產黨abc》,正是以《共產黨宣言》為起點,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不停的追尋,堅守自己的信仰,發揮了他永恒的魅力。
九十年前,南湖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醞釀著時代的藍圖。開天辟地慨而慷?!豆伯a黨員宣言》確立了中國人民自己的信仰,在這種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鋒隊開始了救亡圖存的偉大探索,革命面貌煥然一新?!豆伯a黨宣言》引導彭湃從一個富家子弟走向革命之路,從他燒田契開始,已經開始綻放出信仰之光。
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正是對馬克思主義堅定的信仰,揭開了中國現代歷史的新篇章。
有了信仰,還要堅守,正是有無數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堅守自己的信仰,才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聆聽著片中的入黨誓詞,再次心潮澎湃,歷經各種時期,黨的誓詞也在不斷修改,但毛澤東主席添加的“永不叛黨”一句從未更改。絕大多數共產黨人在用生命捍衛自己的信仰。方志敏曾寫過:死,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他在《可愛的中國》一書中說道:中國一定有個可愛的光明的前途。正是由于像他這樣對信仰的堅守,他心中的光明前途現在已經出現。當然,不是所有的共產黨人都能堅守自己的信仰,像陳公博、張國燾等人,他們終將被歷史所唾棄。
中國共產黨創造歷史奇跡靠的是什么?就是信仰。湘江戰役陳樹湘斷腸而死,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陳毅的“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表達了對信仰的忠誠,張思德的為人民服務,劉胡蘭的“怕死不是共產黨員”,無不是對信仰的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利益奮斗的共產黨得到了人民的擁護。
從蘇維埃到民族解放,從新中國到五星紅旗,無數革命先烈前赴后繼去實踐自己的信仰,共同的信仰讓人們凝聚起來,為信仰而奮斗,就是為未來而奮斗。
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幟的指引下,我們將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