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春天大變身初中篇一
4、六日長安雪滿城,五更鐘鼓一時晴——明·李東陽《雪后早朝》
9、積雪消來溪水寬,滿樓明月碎瑯玕——唐·崔道融《溪夜》
10、枝枝如雪南關外,一日休閑盡屬花——唐·竇群《假日尋花》
12、雪宴聚名姬,旋教春雪詞——明·李開先《春日雪宴》
14、雪肌輕,花臉薄——宋·杜安世《更漏子·雪肌輕》
15、我雖以慈受,汝愧寧可雪——宋·李呂《戒蠅》
16、幾程沖臘雪,一飯泊村橋——宋·林逋《送僧之姑蘇》
17、林端綠雪,木際紅霞——明·文太青妻《贈外(壬寅)》
18、正梅雪初消,柳絲新染——宋·楊炎正《瑞鶴仙·元夕為王史君賦》
20、水堤煙報柳,山寺雪驚梅——唐·蕭遘《春詩》
22、不忘剡溪棹,且策雪中驢——宋·曹勛《山居雜詩九十首其一》
24、鬢雪難消休把鏡,眼花易發廢觀書——宋·郭印《老境》
25、八風卷地翻雷雨,萬甲從天驟雪騣——宋·蕭敬夫《句》
27、冰雪肌膚香韻細,月明獨倚闌干——元·劉秉忠《臨江仙梨花》
28、白雪亂堆飛絮地,紅須半在落花枝——宋·李至《殘春有感》
29、二月匡廬北,冰雪始消釋——唐·白居易《春游二林寺》
31、歲晚雪深難出戶,謝篇遙拜德公床——宋·陳宓《謝趙昌父寄詩》
32、簾白明窗雪,負急寒威冽——宋·張玉孃《白雪曲》
33、主公眉雪白,游覽未嘗扶——宋·司馬光《寄題濟源李少卿園亭》
34、鑾駕久何許,雪英如舊春——宋·宋祁《瓊花》
35、臘尾春風不著忙,雪花先壓百花香——宋·廖行之《春雪》
36、東風未破桃花萼,雪壓余英蝶亂飛——宋·毛滂《訪孟令不遇》
39、巖扉晴落雪,寶地晝生云——宋·錢惟演《送僧歸天寧萬年禪院》
40、兩才三日有,雪更一冬無——宋·楊萬里《臘後》
41、身著白衣頭似雪,時時醉立小樓中——唐·白居易《西樓獨立》
43、雪卷流沙馱信遠,天沈遼海鶴書遲——元·王冕《秋興其一》
45、白雪冘兒翠毯鮮,石榴裙子春紗薄——明·孫蕡《送高文質游杭州》
46、烏帽朝辭鄭圃煙,鹿車夜挽蘭臺雪——明·楊基《送朱明善少府》
48、數片飛飛猶臘雪,村鄰相喚賀年豊——宋·陸游《立春日》
49、朱冠青戢雪為毛,不近鸞凰意亦高——宋·釋重顯《放白鷳》
50、洛邑人全少,嵩高雪尚殘——唐·韋應物《李五席送李主簿歸西臺》
51、路繞天山雪,家臨海樹秋——唐·王維《送崔三往密州覲省》
52、雪山本師在,心地如鏡清——唐·鮑溶《宿悟空寺贈僧》
53、桃花落處春風緊,梅蕊開時臘雪銷——宋·趙孟堅《和帑院叔》
55、雪下紛紛,便是白起——唐·佚名《南唐烈祖酒令》
56、一冬所欠者雪耳,造物忽然如戲兒——宋·劉過《雪中呈顏使升堅》
57、自從雪魄冰魂散,魯國今誰更服儒——宋·范成大《林元復挽詩》
58、枝間清響風驚雪,憶得東林夜宿年——宋·王铚《墨君十詠·欺雪》
59、馬頭忽有暗香來,撼雪尋芳識標格——宋·曹勛《分題墨梅》
61、曉日旌旗熊虎動,秋郊組練雪霜明——宋·范祖禹《送李邠州》
62、海門一線截江來,雪壁銀城晝飛舞——元·張憲《李嵩宋宮觀潮圖》
65、蜀江雪浪來,棹趁船人把——宋·施晉卿《梅林分韻賦詩得下字》
67、簫管梁王臺,風雪邯鄲道——宋·梅堯臣《送閻中孚郎中知磁州》
68、黃鶴樓前漢陽雪,岳陽樓前洞庭月——明·楊基《祁陽行》
70、深夜竹亭雪,孤燈案上書——唐·韋應物《答崔都水》
72、銀壺貯雪褪輕紅,費盡思量句不工——宋·方岳《次韻牡丹》
73、忍淚出門來,楊花如雪——元·李俊明《感皇恩出京門有感》
74、照水依然冰雪在,耿耿梅花幽獨——宋·李好古《酹江月》
76、歸帆宜早掛,莫待雪紛紛——清·紫靜儀《秋分日憶用濟》
77、楚莽先春動,梁云向雪垂——宋·宋祁《舅氏自壽陽由京師歸安陸》
78、長是年年,雪約霜期——宋·黃公度《一翦梅·冷艷幽香冰玉姿》
79、兩行楊柳吹晴雪,只著啼鶯未著蟬——宋·陸游《泊舟》
83、金書宮殿玉闌干,雪瀑泉飛洞口寒——宋·葉紹翁《仙興》
84、春秋冬夏能無累,雪月風花都一連——宋·邵雍《春天吟》
85、半冬無雪懶吟詩,薄暮紛紛喜可知——宋·王禹偁《喜雪貽仲咸》
春天大變身初中篇二
合作活動能有效地培養兒童的合作意識,消除幼兒內心的抑郁、孤僻、愛搗亂等消極心態和行為,增強他們愉快和諧與人交往的能力。在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今天,從小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和意識尤為重要。針對這些情況,結合我學區“幼兒合作能力與意識培養”的課題目標,特設計了主題活動“美麗的春天”,讓幼兒在愉快自由的集體活動中,互相協商,分工合作,通過撕、搓、粘、畫、剪、說、議等多種手段表現主題,讓幼兒掌握春季的季節特征,知道它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從中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的精神,體驗集體合作的樂趣。
2、知道詩歌的特點:簡潔、押韻。
3、能正確運用:粉紅、嫩綠、溫暖等詞。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1、知識準備:課前組織幼兒春游,開展“找春天”的活動,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春季樹木、花、草的變化和一些小動物的活動。
2、物質準備:春天背景圖一幅,動、植物變化的圖片若干,如:桃樹開花,小草發芽,柳條變綠,蝴蝶飛舞,青蛙,蝌蚪在水中游動……等。
1、聽幼兒園外的鳥叫聲,以“找春天”等簡短談話引出主題。教師提問:“現在是什么季節?”“你喜歡春天嗎?”“這幾天我們開展找春天的活動,你找到了什么?”請幼兒回答后,教師將幼兒所說對象貼在背景圖相應的位置。
2、教師仿編詩歌,并提出活動內容及要求后,幼兒中小搭配兩人一組,學習仿編詩歌,教師巡回指導。
3、總結評價,以繼續找春天為主題結束活動。
1、引導幼兒學習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壁畫,掌握簡單的構圖,并通過活動鞏固撕、搓、粘、畫、剪等技能。
2、培養幼兒學習欣賞并評價自己及同伴的作品,從中發現美,體驗集體制作的快樂,感受生活的樂趣。
3、通過集體作畫,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的精神。
4、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與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舊彩色掛歷紙,廢圖書,眼藥水瓶,水彩顏料,長條各色縐紋紙,正方形臘光紙,色筆,圖畫紙,漿糊,剪刀若干,春天背景圖一幅。
1、以簡短談話引出主題。
2、引導幼兒協商,分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第一組:啟發幼兒用色筆,圖畫紙,(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畫出各式小鳥,并把小鳥剪下來,貼在相應的位置。
第二組:啟發幼兒,挑選各色紙,制作小花、小草、蝴蝶、柳條等。
第三組:啟發幼兒廢物利用,將廢舊圖片上的動、植物剪或撕下來,貼在相應的位置。
第四組:啟發幼兒用眼藥水瓶,水彩顏料,噴出各種顏色的小花。
在此活動中,幼兒分工合作,教師巡回指導,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在完成自己作品的基礎上協助能力差的幼兒,共同完成作品。
3、合作畫完成后,組織幼兒欣賞并評價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4、提醒幼兒收拾,整理工具。
1、學生自由的說自己的新發現,啟發學生從植物、動物、天氣變化及人們的活動這幾個方面把觀察到的說出來。
2、讓個別學生匯報新發現,讓學生按照一定的條理盡可能多的說出自己的新發現,或專注于某一事物,把它說的具體些。鼓勵學生大膽把自己的聯想、想象結合自己的發現說出來。
在課標中也提到,要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語或圖文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根據教參和課標的要求,結合二年級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從二年級學生具有好奇,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能積極探索、并能敢于表達的特點。再去頂背課的教學目標時,將指導按一定的順序有序觀察、按一定的順序有序的說話寫話和能抓住某一項具體事物合理展開想象,把事物說具體確定為重點目標。
將教學內容同現實生活巧妙結合,同時,喚醒了學生內心對春天的感受和認識。讓他們自覺的去回憶在及在春天中的發現,激發學生對春天的向往和熱愛,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緊接著,通過讓學生廣泛的展示自己積累的描寫春天的好詞好句,進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為下一步的看圖說話和寫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觀察圖畫,按一定的順序有條理的說話,是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為了使教學效果合理有效,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采用了層層深入逐步突破的辦法,緊緊把握看圖和說話兩個基本中心,將重點放在有序看圖和有條理說話上,在出示春景圖后,先引導學生把圖上的內容按照一定的順序全都找了出來。在這個過程稱,不斷向學生滲透觀察要有一定的順序的概念。在找出所有事物后,通過讓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景物的方法,引導學生逐步深入的去專注于一項事物,通過想象和聯想,學習抓住事物特征把事物說具體說詳細的方法。抓住事物的顏色、氣味、形狀,由靜態到動態,一步一步把事物說具體。最后再把分散的各種事物根據圖畫的整體布局連起來說,為了降低難度,根據學生的學年段特征,讓學生在連起來說的時候,先讓學生填空,在自由的去說,降低了難度,讓學生在天空的過程中再次感受到說話一定要有一定的順序,但同時范例的出現也有禁錮學生思維的嫌疑。
春天大變身初中篇三
一聲啼叫,把動物們從睡夢中叫醒——小公雞起床了。它張開翅膀,想象自己能飛起來,忽然就覺得身體變得輕飄飄的,真的.,真的飛起來了!
小公雞在空中,吃著巨大的白云冰淇淋,和太陽公公聊天,和彩虹妹妹躲迷藏,玩得不知疲倦。
它飛回到地面,迫不及待地向朋友們講述自己的經歷,可伙伴們怎么也不肯相信,“真的嗎?你可別騙我們。”小公雞驕傲地仰起頭,說:“你們等著瞧,明天上午會向你們展示無與倫比的空中舞蹈。”睡覺前,小公雞想象著明天圍著他的雞群和大家眼里羨慕的目光,心情激動,久久不能入睡。
天剛一亮,小公雞氣昂昂地來到草坪,張開翅膀,用力一劃,向天空飛去。途中遇見一只老鷹,他嘲笑道,“你長得可真難看,嘴巴像個小鋼炮。”老鷹聽后也不發火,就問小公雞要不要和他比比速度。小公雞想:他肯定不是我的對手,不妨就和他比試一下。可他哪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這句話呀,一眨眼,只見老鷹的背影越來越小,最后消失不見。小公雞被老鷹打了個慘敗,也沒臉回去,只好繼續向前飛去。
小公雞一直向前飛,看到一個白色的箭頭,很不以為然地穿了過去。出
來時才知道原來是個火箭呀,但為時已晚,小公雞已經變成一只鮮美可口的烤雞,掉進一戶窮人家的煙囪里,成了人們舌尖上的美味!
春天大變身初中篇四
這首詩歌把春天的色彩、形象、聲音都描繪的有聲有色,描繪出了自然界萬物之間親密的聯系,作品不僅畫面感強,而且語言凝練,韻律和諧 ,有較強的音樂性,既讓孩子欣賞春天的美景,又讓孩子欣賞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同時又能激發孩子動手描繪和制作春天美景的強烈愿望。
1、在聽、看、了解春天特征的基礎上,理解詩歌的內容及詩歌中表現的春天的趣味,感受詩歌中優美的意境。
2、通過活動使孩子樂意參與到詩歌欣賞中,并能將自己的感受用不同的形式表達。
3、讓孩子理解和體會詩歌的內容,感受春天的美, 更能感受文學作品的美,激發孩子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學習重疊詞:轟隆隆 呱呱呱 滴滴答 嘰嘰嘰
詩歌是文學作品的一種表現形式,以優美的語句和意境培養孩子對美的感受。在教學活動中,配以適當的背景音樂和圖片,給孩子強烈的視聽刺激,提高孩子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通過用眼睛、鼻子、耳朵、手去感覺春天,盡可能給予孩子發言的機會,鼓勵孩子積極思考,想得和別人不一樣,同時要注意把握詩歌的優美性,給予孩子發言的機會,鼓勵孩子積極思考。
課前準備課件、三本書、ppt和實物讓孩子欣賞,并利用散步活動、談話活動帶領孩子到戶外去找春天、說春天,引導孩子觀察季節的變化,讓孩子用感官去感知春天的特征,親身感受大自然的美,為詩歌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
一、談話導入
提問:1、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天)
2、那你發現春天有什么變化?(小草變綠了、花兒開了、蘑菇偷偷長出來了、蜜蜂飛來了、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
3、美麗的春天來到了,
師小結:春天有這么多變化,春姑娘也悄悄地來到了我們教室,她對朱老師說“今天要送一份禮物給我們大(2)班的小朋友,你猜猜看,會是什么禮物?”(孩子都搖搖頭,說不知道)那你們輕輕地閉上小眼睛,數1、2、3禮物就出來了。
二、理解詩歌內容。
美麗的春天在哪里?美麗的春天還在春姑娘為你們帶來的這三本書里。
孩子說,教師逐步出示ppt實物照片。(黃的迎春花,紅的桃花,綠的柳葉,白的梨花……)
2、出示第二本書,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邊打開邊問)誰在書里笑了?
(1)、(小池塘)小池塘為什么笑呢?(春天到了,小池塘里的蝌蚪、小魚、小蝦都出來做游戲了……)
(2)、(小朋友),小朋友是怎么笑的?小朋友為什么笑了? (春天到了,小朋友可以去春游 、可以在草地上做游戲、放風箏……)
(3)、教師逐步出示ppt,讓孩子感受。
師:春雷 幼:轟隆隆 師:春雨 幼:滴滴答
師:燕子 幼:嘰嘰嘰 師:青蛙 幼:呱呱呱
出示第三本書,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邊打開邊問)
4、春姑娘真能干,還把這三本書寫進了一首好聽的詩歌里,我們一起聽聽。
5、欣賞并朗誦詩歌 ,感受春天的美。
春姑娘很能干,她把這三本書編了一首好聽的詩歌,那你們想不想聽?(想)
(1)孩子整體欣賞,讓孩子感受課件給孩子帶來的春天美景。
(2)孩子完整朗誦詩歌。
(3)讓我們完整地聽一遍這首春天的詩歌(再一次欣賞一遍),小朋友可以輕輕的跟念,集體朗誦。
(4)春天可真美,讓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來朗誦這首詩歌。
三、發散思維,展開想象。
1、春天很美,你最喜歡三本書中的哪一本呢?為什么?
(1)教師引導孩子,然后示范。
結束語:春天真美麗,那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跳一跳春天。播放音樂《春天在哪里》孩子邊唱邊跳出教室。
活動一開始我就讓孩子通過觀察實物、觀看ppt最后在一起欣賞課件——逐一翻出“春天的書”,在觀察書里各種顏色的花的基礎上共同總結出“春天是一本彩色的書”,“春天是一本會笑的書”亦如此。而“會唱的書”這一段,我讓孩子用聽覺感受春天的“轟隆隆、滴滴答、唧唧唧、呱呱呱”等各種美妙的聲音,感知不同的音高和音色組成的動聽的音樂,得出“春天是一本會唱的書”這一結論,解決活動的難點,這種完全讓孩子動用各自的視聽覺器官感知、教師引導而得出“詩句”的形式,孩子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到極點。在完整欣賞詩歌過程中,聲情并茂的朗誦和優美的畫面進一步讓孩子體驗了詩歌美好的`意境,使孩子在樂此不疲于詩歌學習和朗誦活動中的興趣盎然。在引導孩子講述自己喜歡的哪一本書的時候,孩子發言踴躍,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最后在《春天在哪里》的歌曲把孩子帶進了歡快的氛圍中,很自然地進入到唱一唱、跳一跳的活動中,表達自己對春天的喜愛。
春天大變身初中篇五
1、嘗試運用豐富的色彩,描繪自己對春天景象的感受,理解與想象。
2、感受春季自然界的各種變化及五彩繽紛的色彩,積累跟豐富美感經驗。
3、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能力跟審美能力。
1、重點:嘗試運用豐富的色彩,描繪自己對春天景象的感受,理解與想象。
2、難點 恰當使用各種色彩,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小朋友們,在今天的美術課上,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重要的小客人,她是誰呢?她就是最漂亮的春姑娘。(出示春姑娘圖片)春姑娘來到人間,人間的變化可大了,你們看------ (出示一組春的圖片)評析:讓幼兒通過直觀的視覺感受記住春天是什么樣子的,這樣的設計激發了幼兒對自然界的關注,并讓幼兒對本節要畫的春天產生深厚的學習興趣。
1、請小朋友們一邊觀察,一邊想象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1、教師板前示范畫春天。
3、幼兒試著畫出自己心中的春天,要大膽作畫。
4、教師隨機指導,要求幼兒要注意畫面的工整以及布局的合理。
5、要求幼兒給自己的作品涂色。
6、教師指導幼兒在涂色時,要選擇一些適合的鮮艷的顏色,那樣畫出的畫才會更漂亮。
7、小結:因為時間關系,沒畫完的小朋友課下接著畫,畫完的小朋友將自己的作品貼于黑板上,讓我們一同去欣賞吧!
1、集體點評幼兒作品,并指出優缺點。
讓幼兒自由表演贊美春天的各樣節目,用來激發幼兒對春天的熱愛。
春天實在是太美了,真希望孩子們永遠喜歡這個季節,大家的表現實在是太棒了,真希望孩子們下節課上還能有這么好的表現,現在老師已經等不及了,就讓我們一起唱著歌到外面去尋找春天,擁抱春天吧!
教師跟幼兒共唱《春天在哪里》這首歌走出教室,至此,全課結束。
大班主題活動春天來了教案10
1、能運用點、線、形來裝飾春天的景物,嘗試以線、點、形創作新穎的圖案。
2、能按自己的想象大膽創作,感受線條圖案變化的藝術美感。
3、感受春天的美,體驗春天來到的喜悅,喜歡春天熱愛自然。
幼兒能夠大膽想象和創作新穎的線條圖案。
1、ppt春天來了(春天的天氣、春天的動物、春天的植物、春天的人們)。
2、投影機、春天的線描畫范例。
3、記號筆、馬克筆、白紙、 卡紙。
4、多種點、線、面的圖案范例。
一、導入活動,發現春天的特征
2、幼兒交流自己的發現,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播放相關ppt。
二、展示線描畫
1、投影教師作品,幼兒主動觀察提取作品中的各種(點、線、面)等元素。
看看,說說這幅畫畫了什么?說說你的感覺?圖畫中有什么樣的花紋?
2、展示(點、線、面)的范例。
(1)點畫法:展示點的種類、點的效果、點的要求
(2)線畫法:線的種類、線的效果、線的要求。
(3)面的畫法。
(4)點、線、面多樣組合。
三、提出作畫要求
1、作畫前先醞釀
自己要選擇春天里什么特征進行繪畫,需要用什么線條裝飾美麗的春天?
2、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出新穎的線條圖案來裝飾作品。
(1)注意各種裝飾元素的疏密變化。
(2)注意各種元素的組合變化。
(3)作畫的時候注意坐姿保持安靜,注意力集中,養成良好的繪畫習慣。
四、幼兒創作,教師及時指導,對幼兒創造性表現的作品及時給予肯定。
(1)引導孩子自由發揮,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不同的點、線、面的運用。
(2)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變化各種線條花紋。
五、觀賞評析作品
2、幼兒相互欣賞作品,找找缺點,贊贊優點。
春天是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季節,即使我們選擇了色彩不豐富的線描來表現多彩的春天,我們的畫也不失色。多變的線條圖案對春天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刻畫,讓我們看見了春天不一樣的美。
春天大變身初中篇六
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來塑造蝴蝶,表現蝴蝶左右對稱的特征,感受蝴蝶的美,體驗塑造的快樂。
1、前期經驗準備:幼兒已捕捉、收集過蝴蝶;幼兒欣賞過各種蝴蝶的圖片,體驗蝴蝶的美,初步感知蝴蝶翅膀對稱的特點。
2、本次活動準備:
*三只蝴蝶的課件、情景小花園、各種紙剪的花形和樹葉形狀
一、引發興趣
師:三只蝴蝶的故事聽過嗎?故事里有哪三只蝴蝶?三只蝴蝶是我們的好朋友,今天它們有來到了我們的中(1)班,我們看看吧。
1、逐一出示紅蝴蝶、黃蝴蝶、白蝴蝶幼兒拍手歡迎
2、提問:你最喜歡哪只蝴蝶?為什么?
3、老師提升:原來呀,蝴蝶翅膀上的左邊與右邊的顏色一模一樣,左邊與右邊的花紋一模一樣,左邊與右邊花紋的方向也一模一樣。兩邊一模一樣的我們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對稱”。
4、提問:蝴蝶身上還有什么也是對稱的?
二、實踐操作
1、老師和個別幼兒一起嘗試做蝴蝶的另一半師在制作過程中邊做邊提升制作蝴蝶的左右對稱。
*你想用什么打扮蝴蝶*幼兒討論*幼兒嘗試塑造蝴蝶
三、分享交流
1、幼兒互相交流
2、幼兒與老師交流
四、后續延伸:
1、把請來的蝴蝶放到小花園來師:你們幫三只蝴蝶請來了好朋友,蝴蝶們真開心,它們馬上要開舞會了,你們開心嗎?好,我們和蝴蝶一起來跳舞吧。
2、幼兒隨音樂一起歌表演《蝴蝶花》
這是在《美麗的春天》主題背景下的第三研活動。通過對鄉土材料在集體活動中的研究,我尋找到一些鄉土材料與塑造相結合,表現蝴蝶的特征,讓幼兒在與自己生活相貼近的材料去創造、探索。在材料的投放上比第一第二研更加多樣,包括生活中幼兒常見的胡蘿卜、白蘿卜、藕等等,幼兒操作的興趣很高,把握的也很好。
本次活動中,運用了材料暗示法,在投入大型鄉土材料為主,面泥為輔的地方,幼兒都用大型鄉土材料來做了蝴蝶的翅膀,而放了面泥為主,小型鄉土材料為輔的地方,幼兒都用面泥來做了蝴蝶的翅膀,而用小型鄉土材料來裝飾了翅膀。在活動中,孩子們很有成功感,情感得到了滿足。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蝴蝶的對稱,在塑造過程中,用大型鄉土材料來做的蝴蝶,大小方面的對稱比較好,而用面泥來做的蝴蝶,它的翅膀的大小對稱不夠對稱,大小有所相差。在讓孩子觀察蝴蝶哪里受傷了,孩子都可以找出蝴蝶不對稱的地方在哪里,在顏色、大小、方向都掌握了,活動解決的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在蝴蝶的上已經掌握了對稱這個概念。
活動雖然已經上過三研,但是孩子的興趣還是很高的,很喜歡,最后還很開心的向客人老師介紹著自己的作品,表現出很大的成就感,幼兒的情感得到了滿足。
春天大變身初中篇七
1、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曲調,并學會演唱。
2、感受三拍子音樂的節奏。
3、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4、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5、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學會演唱并能感受三拍子音樂的節奏。
圖片、黑板、彩色粉筆、課件。
一、做律動進入教室。
二、新授歌曲《春天》。
1、引導幼兒談談春天的特征,并欣賞歌曲《春天》。
提問:春天來了,我們身邊都有哪些變化?(燕子從南方飛來,小草發芽了,太陽溫暖了,柳樹長葉了等。)
2、學習歌詞。
教師示范演唱歌曲,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教師一邊朗誦歌詞,一邊用圖畫加深幼兒對歌詞的理解、記憶。幼兒隨音樂節奏說歌詞。
3、學唱歌曲。
唱歌時突出唱“啦”時的強弱表現。
師生共同演唱2—3遍。幼兒分組:一組表演動作,一組唱歌,一組幼兒拍手打節奏。三組輪換。
歌曲《春天》是一首旋律優美舒展的三拍子歌曲。作為中班幼兒的學習內容來說,歌詞形象,旋律優美,應該是十分適合的。
通過本次活動我發現,能否讓自己的每一堂課都成為好課,關鍵還是要真正認真的備好課。自己反思今天的教學活動,我想,我的失敗原因關鍵還是在于缺失了以下的“三備”。
一、備孩子
孩子是活動的主體,也是課堂的主人。作為組織教學活動的教師而言,對孩子的已有經驗了解、已有能力掌握可以更好地駕馭課堂,提升幼兒的能力。在今天的活動中,顯然幼兒對三拍子歌曲并沒有接觸過,也沒有演唱三拍子歌曲的經驗。一下子就要求幼兒能有模有樣地唱好三拍子的節奏,唱出三拍子歌曲優美動聽的`效果確實是一件有難度的事情。因為給孩子的要求高,并且我高估了孩子的學習能力,在活動中給孩子反復提出要求,最終也沒有達到我所期望的效果。
二、備教具
當然,還有一個失敗的原因就是教具的準備。本次活動我雖然準備了優美的ppt,但是沒有針對歌唱環節進行圖譜的繪制。從本次教學活動的情況分析,我們發現幼兒雖然能說出每一句的歌詞,就是在演唱的時候老是不能清晰的唱出歌詞。我想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要把歌曲畫成有節奏的圖譜,這樣既能讓幼兒看到圖片顯示的歌詞內容,又能讓幼兒清楚的看到三拍子節奏。因為中班的幼兒還是處在直覺形象思維階段,光憑老師帶幼兒打三拍子的節奏,是不能很快地接受信息的。圖片色彩鮮艷,既能刺激幼兒的視覺,又能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節奏如果能用三個不同大小的圓圈表示強弱弱,幼兒一定能自己看懂三拍子是怎么一回事了,也就可以輕松地掌握。
三、備教法
為什么孩子學不會?我想,老師的教法是否科學合理,是否正確有效也是活動成功的關鍵。因此,無論是什么活動,一定不能敷衍處理,必須認真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設計相應的教法組織活動,才能把握教材,駕馭課堂,讓孩子輕松快樂的學習,讓老師感受到教學的幸福。在今天的活動中,因為教具的沒有針對性,教學過程練習的不到位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
對于我來說,這次的音樂活動讓我感知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但我一定吸取教訓,認真的備好每一個教學活動,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采用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在活動中有所收獲,有所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