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總結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總結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職業教育理論培訓總結篇一
職業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篇3
4月13日到14日,我們一行八人參加了全國職業教育“新階段下的工學結合一體化有效教學設計與評價”專題研修班,由北京師范大學趙志群教授做了一天半的報告,通過這次報告,我受益良多,也學習到了很多,我體會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1 全面發展的學習目標
著眼于持久的職業生涯發展和職業成熟,確定包括相關知識、技能、工作方式方法和職業經驗成分的學習目標,完成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成為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實踐專家
趙老師指出,學習目標是教學活動所追求的,學生在學習過程結束以后應實現的最終行為,它是預期的教學效果,一個有效的學習目標能夠說明:
學習的主要意圖的什么
學生要想達到要求必須做什么
怎么知道何時學生行為已經達到了要求
2 專業能力與職業認同感相結合的教學內容
幫助學生獲得工作世界中所需的知識,并將技能天賦與職業生涯發展聯系起來,同時促進職業認同感、職業和企業忠誠度以及工作的道德發展
3 學習任務(問題)引領的教學情境
按照建構主義的情境認知學習理論,創設與真實工作情境盡量一致的學習情境,學生經歷結構完整的工作過程,在與學習情境要素的交互中,主動建構學習的意義和企業中的社會身份
趙教授指出,情境學習理論具有參與性、邊緣性、合法性和職業的實踐共同體等特點,教育的目的是將學生帶入到其職業共同體中去,所以應先想法使其參與,然后帶入到該領域的邊緣,再合法地將其帶入到核心,最終成為實踐共同體的一員,以語言的學習為例,應該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而目前的英語學習卻出現了一些問題,一開始就是語法、句型等比較觸及到核心的知識,而失去交流與溝通的學習,這才導致英語學習出現這么許多的問題
那么如何才能設定一個所謂職業的工作情境呢
沒有一個企業是按照學校教育而設定的,也不可能按照學校教育而設定,同樣,學校也不可能為企業而全部量身定做,教育應該為學生的職業生涯,最起碼是未來十年內作鋪墊,這才是教育的應由之路,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要能適應不同崗位的需要,而不應為某一具體的崗位而培養,基于此,趙老師指出了職業培訓與職業教育的區別
4 理論實踐一體化的學習方式
在真實在工作情境中對技術(或服務)工作的任務、過程和環境進行整體化感悟與反思,通過特定的教學載體,實現理論與實踐學習的統一,行動、認知與情感的統一,人格發展與職業發展的統一
5 行動導向的教學
通過師生共同確定的行動產品引導的教學,學生通過主動和全面的學習,達到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統一的學習,這里的行動不僅僅是日常生活中的行動、活動或勞動,而是為達到學習目標而進行的一種有意識的行為
行動導向不等于行為導向,這是不同的兩種教育理論。行動導向教學是整體化的教學,教學針對具體的工作任務展開,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是情境教學,學習過程在教學中占據核心地位,專業能力和跨專業的能力同時得到發展,為學生提供解決問題和設計的空間,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主持人和伴隨者,學習成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證,學生有自我評價的機會。行動導向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實驗導向性學習
問題導向性學習
項目導向性學習
其中項目導向性學習是按照完整的行動模式,全面培養技術、社會、經濟和政治等方面的能力,促進創新精神的發展,典型的如項目教學法和引導課文教學法
6 科學的學業評價
有效職業學習學業評價的基礎是建立在先進職教理念基礎上的能力模型,包括功能性能力、過程和策略性能力以及整體化的設計能力,從而區分“從初學者到專家”的職業能力發展階段,并實現教學過程控制與結果和評價的相結合
學生通過對技術(或服務)工作的任務、過程和環境進行整體化的感情和反思,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的統一
通過此次學習,我感受很大,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必先教育自己。只有自己不斷的學習,掌握新的知識、技能、方法,才能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學生。因此,我們更要不斷加強學習,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業務水平,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識,不斷地提高和更新知識,才能更好地適應教學的需要,培養出更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把所學到的知識、技能、理念應用到教育教學過程中去,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