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能夠以獨特的觀點、新穎的角度展現人們熟悉的事物,從而引起讀者的共鳴。優秀作文是表達自己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對于提升語文能力非常有幫助。在寫作優秀作文之前,我們需要先明確寫作的目的和讀者群體。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近期獲獎的優秀作文,希望能夠給大家以參考和借鑒。
中秋感悟的高一(模板20篇)篇一
九月十八,中秋節的那天下午,在杭州的舅舅回來了!這可事一件非常難得的事。舅舅、舅母在杭州工作很忙,很少有時間回到桐廬來看看;表妹在杭州也有許多的補習班,所以也很少回桐廬,就算在暑假也是如此。
在節假日,在空閑的時候不應該回家與長輩們團圓團圓嗎?
雖說,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在大城市里更是如此了。我想,向上級請個回家探親的假,還是會批準的,這是人之常情,很少有人會怎么冷血吧!回家看看的時間總還是擠的出來的。
中秋應當團圓,不是嗎?
是的`!
秋天悠揚而溫怡秋意漫灑蒼穹秋里散滿了太多的物象與意象一景一物皆蘊透著濃郁的秋色秋香。秋天是一個充滿著思念與牽掛的季節。在這種季節里,落葉紛紛飛舞,一片小小的落葉飛遍祖國的萬里山川,給遠方的親人帶去樂無比的思念與牽掛。
中秋晚飯如期開始了,外婆與外公笑滋滋的看著我們吃飯,雖然燒了那么一大桌菜,可是一看到我們在津津有味地吃著,我想,他們心里一定像抹了蜜糖一樣地甜!
可是,現在有許多兒女都不能滿足父母怎么一點點小小的愿望。連父母都不愛的人怎么可能愛家人、愛社會、愛祖國,這樣的人怎么可能會受到別人的信任呢?我們的思想品德課剛剛上過,叫我們都要關愛長輩!
中秋感悟的高一(模板20篇)篇二
今天是中秋節。中秋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中秋有一個神話故事,“嫦娥奔月”。中秋也有他自己的過法,如:吃月餅、南瓜,賞月,等等。
今天,媽媽一下班就去了蛋糕店買了6個月餅,趕忙回了家,把桌子清理好,放上吃的和蠟燭,用來請“月亮婆婆”。
所有東西都準備好了,就只差“東風”了。媽媽把燈給關了,把蠟燭點上,就開始請月亮。
月亮請完,我便大口大口的吃起來,連渣都不剩,我在一旁開心地吃著,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則在一旁看著月亮。
中秋感悟的高一(模板20篇)篇三
中秋節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后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托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總盼著過節。春節和中秋是家鄉最受重視的兩個節日。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只有過節時家里才會改善一下生活;或許是一到過節就放假,總會搞一些娛樂活動,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場;或許兩者兼而有之。總之,過節忙的是大人。但大人們忙歸忙,每到過節也都有一種心情的放松。當然,最高興的還是我們這些無憂無慮孩子。春節的時候,雖然恰逢農閑,但總感覺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獨中秋,不論是在月下嬉戲抑或聽大人們講那些耳熟能詳的關于月亮的美麗傳說,都給人一種特別的欣喜,一種心境的安歇,一種特別的想往。
掛牽;月是幻想,月是浪漫;月是思念,月是圓滿;月是父親滿滿的酒杯,月是母親滿嘴的嘮叨,月是妻子滿桌的佳肴,哎,月!哎,中秋!你讓他鄉的游子對你的思念是那樣的糾結,你使時空變得那樣的朦朧和扭曲。
又一年的中秋,又一年的月;又一樣的思念,又一樣的情。今年是我到公司的第二年,中秋前夕,公司領導的慰問,填補了我們這些身在異鄉的人的部分空洞的情感,讓我們感受了溫暖,感到了公司同我們員工之間共同的血液脈動,感到了不管在哪里,我們的心都不曾遠離,或許正是如此,使我們能四海為家而心中永遠有家,心中永遠有公司,愿意為家為公司付出所有。感謝公司的慰問,感謝你們在這個思念的節日里,使我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使我們能始終團結在這個大家庭里。
在這里再次感謝公司各位領導的慰問,也代表在外的員工祝各位中秋快樂。
中秋感悟的高一(模板20篇)篇四
這天我和爸爸媽媽到西湖邊去過中秋,西湖邊車水馬龍,人山人海。
a>。
中秋節。
又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自古以來就有吃團圓飯,賞月,吃月餅的習俗。
我們一路走到一公園,看到那里有賞花燈,猜燈謎的活動,猜對了還有獎品呢,但是人太多了,連擠都擠不進去。我們一家坐在西湖邊,一邊喝茶,一遍吃著月餅。這時,一輪金黃的月亮掛在天上,月亮圓圓的影子倒映在湖里,好美!
這個時候,我想起遠在武漢的外婆,還有在澳大利亞的爺爺,奶奶,我想祝愿他們身體健康,我真期望能和他們過這個團圓的中秋節啊!
快樂中秋。
這天是中秋節,媽媽下午帶上我和我的一個朋友一齊去比高看了一場電影,回到家已經是4點多鐘了。當我還在練琴的時候,姐姐他們一家來了,我高興地下樓去迎接他們。
晚上,奶奶燒了一桌豐盛的晚餐,我們大家吃得可開心了。吃完晚飯,我看到奶奶搬了一張小桌子到陽臺上,然后擺上一盤盤的水果、月餅,還點了兩支蠟燭插上香,最后兩手并攏閉上眼睛拜了三下,嘴里還念念有詞。我覺得很奇怪就問奶奶這是在干什么,奶奶告訴我她在求月亮保佑我們一家平平安安,我聽完也跟著奶奶拜了拜。拜完了月亮我們還吃了月餅賞了月亮,這天的月亮真是太圓了。
這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晚上,媽媽準備了一大桌豐盛的菜肴,還有水果和飲料,都是我喜歡吃的。一家人圍在一齊,吃著團圓飯,聽著爺爺說關于中秋節的。
故事。
吃完飯,我們一家人到陽臺上賞月,這時,月亮已經高高地掛在了天空,像皮球、像玉盤、又像一面鏡子,突然,我想到了詩人李白寫的一首《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媽媽還說了嫦娥姐姐的。
傳說。
我仿佛看見了美麗的嫦娥姐姐就在月亮里翩翩起舞。
我們一邊吃著香甜的水果和月餅,一邊欣賞這美麗的夜景。啊,這天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節日!
中秋感悟的高一(模板20篇)篇五
夜,靜悄悄的,一陣涼爽的風拂過,輕輕地撫摸著我的臉,好似母親的手。我站在窗前,看著那如水的月光透過窗戶灑進各家的房屋里,照亮了人們的心房。就在這個時候,有多少人正與親人們團聚在一起,在團圓的喜悅中吃著月餅,在月餅的甜美中仰望那一輪圓圓的明月。但似乎有點孤單。
這幾天網絡上關于中秋的文字如同潮水般涌來,一時塞滿了我的心,但心中仍有些空蕩蕩的感覺。也許,是因為姐姐沒回來吧!
家里早就買好了月餅,上面有各種各樣的圖案:小白兔、牡丹花、小狗狗……。而且,餡餅的餡也是各式各樣的:紅糖餡、芝麻餡、葡萄干混合花生米餡、桂花餡……。。也有各式的軟硬月餅。有的香軟可口;有的干脆有味;有的嚼勁有味……。可謂是應有盡有,但我還是沒興趣。
我以為會和平時一樣地吃月餅。可意想不到的是,姐姐突然拿著一盒月。
餅回家了!我又驚又喜,失落和孤單感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驚喜,是快樂。
現在,抬頭看看月亮,似乎更圓,更皎潔了。全家人在桌子上坐著,談著笑。姐姐逗我玩:“吃月餅要看著月亮,這樣眼睛才更明亮。哈哈!”我樂呼呼地回答:“看著月亮吃月餅,會分心的!”大家高興地笑了起來。幸福在我心中燃燒起來,暖暖的。
看著窗外的月,似乎沒這么孤單了。光又把溫柔、包括靜灑入江面,撒向人間,那月亮,那摸輕那摸純,清純的足以融化心中所有的不暗和煩躁。啊!多么美的圓月,多么清純的圓月,多么可愛的圓月呀!中秋,真美!
重慶銅梁縣巴川初一:夢熙兒。
中秋感悟的高一(模板20篇)篇六
然而每個人都知道:月有陰晴圓缺。每個月只有一次月圓,每一年只有一次中秋,更多的時候,更多的時候是月牙、是弦月、是凸月……盡管如此,沒有人因為月亮不是經常是圓的而批評她、貶低她、嘲笑她,而是耐心的等待她、期盼她,一旦她終于圓了,人們又是那么熱情地贊美她、詠唱她……月亮是幸福的!
我想:人的一生不也跟月亮差不多嗎?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有缺陷,到逐漸完美,然后又逐步走向衰落,最終滅亡……沒有一個人生來就是完美的,也沒有一個人永遠是完美的!這一點也是任何一個明白人都清楚的。
然而,在當今的教育中,責備求全卻又是如此的普遍,大到教育評價觀念(一個學校的升學率、優秀率、低分控制率……)、考試制度(偏科總要吃虧,即使語文數理化再優秀,英語不行,一科就把你拉下馬);小到平時的儀容儀表、行為規范、作業衛生……稍有不慎就會挨批評;甚至成績一向很好的學生,偶爾一次考不好,也常常不能被家長和老師接受……更何況那些學習成績差、行為規范又有問題的學生!
中秋感悟的高一(模板20篇)篇七
中秋象征著團圓。今年的中秋節讓我充滿了期待,因為平時不常見面的幾個姐姐都將過來和我們一起共度中秋。
爸爸媽媽帶著我提前來到酒店,我還拎了一盒月餅,這是給姐姐們帶的禮物。這家酒店名叫“白家大院”,今晚這里張燈結彩,充滿了節日的氛圍,里面的服務人員也都穿著古時宮廷服飾忙忙碌碌,這讓我有了時空越的感覺。
我們在湖心的小亭坐下,夜色中,湖面上好像起了一層淡淡的霧,天上一輪明月被一片云紗擋住,若隱若現。
姐姐們陸陸續續的來了,大家高興的互相問候,姐姐們還各自給我帶了一份獨特的禮物。
團圓飯在歡聲笑語中開始,大家推杯換盞,聊著有趣的話題,吃的興高采烈。
漸漸地,夜色漸深。爸爸將我帶的月餅拿過來,用小刀分成小塊,插上叉子。準備賞月吃月餅。
我突然靈光一閃,說:“就這么吃多沒勁啊,古有吟詩作對,我們不如吟詩吃月餅好啦,每人必須說出一句帶月字的詩句才能吃月餅。”大家哈哈大笑,說:“好,就聽你的。”
爸爸大手一揚,隨口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他得意洋洋地叉走了第一塊月餅。媽媽微微一笑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笑瞇瞇地拿走了第二塊月餅。緊接著朋子姐姐優雅地伸出手托著腮幫子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輕輕地掂起第三塊月餅。我迫不及待地站出來嚷嚷著:“該我了,該我了,我想吟誦一首《水調歌頭》可以嗎?”“當然可以,歡迎歡迎!”大家歡呼著。我清清嗓子,仰望天上的明月,做舉杯狀:“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搖頭晃腦地吟誦完了,大家鼓掌歡呼:“真棒!真棒!”我開心極了,毫不客氣地叉走一塊月餅。接下來露露姐,瑩瑩姐都吟了一句,可接下來,菲菲姐卡殼了,她尷尬的說,“你們把我會的都吟誦完啦。”大家哈哈大笑起來,允許她查手機。在她查手機時,我又我即興唱了一遍鄧麗君的《水調歌頭》。
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不知不覺中月已西垂,在這個美好中秋之夜,我和我愛的家人們沉浸在幸福的氛圍中,我也祝福那些不能與親人團圓的人們千里共嬋娟。
中秋感悟的高一(模板20篇)篇八
又是一個中秋節,月亮漸漸升起來了。今年的中秋月特別的大、特別的亮。圓圓的月亮像一個潔白的大玉盤高高地掛在天空中,上面的桂樹和玉兔清晰可見。
愛好。
畫畫的我忽然來了興致,拿起畫板畫起了美麗的嫦娥仙子。畫著畫著,我突然有了一個主意。
我把全家召集到了一起,然后拿出自己的大作。
奶奶一看,立刻拍著手說:“太漂亮了,我們家瑾瑾將來一定是個大畫家!”
“是的,是的,真漂亮!”爺爺也跟著附和。“不對呀,瑾瑾。”媽媽微微皺著眉頭說,“你畫的嫦娥仙子怎么沒有鼻子啊?”我微笑地看著大家說:“是的,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玩的一個游戲——貼鼻子!”說著我從身后拿出一個剪好的鼻子!
“好!”大家一聽都來了興致,尤其是爸爸,還一個勁地問:“有什么獎品嗎?”我把求助的目光看向了媽媽。媽媽說:“獎品我來提供,就是最好吃的香橙月餅一個!”大家一致同意。
爺爺自告奮勇地要求第一個來。我先用毛巾把他的眼睛蒙上,接著讓他原地轉了三圈。爺爺暈暈乎乎地摸到畫板前,摸索了幾下,把鼻子貼到了嘴巴上。我們看了個個笑得合不攏嘴。爺爺聽到我們的笑聲,連忙扯下毛巾一看,自己也笑個不停。
“下面看我的!”爸爸有點迫不及待了,“這個太簡單了!”他自己蒙上眼睛,原地轉了三圈摸到了畫板前。他用手左邊比劃比劃,右邊比劃比劃,準備開貼了。我在后面大聲說:“再往上一點!”爸爸往上移了移,把鼻子貼了下去。
“爸爸的鼻子長額頭上去啦!哈哈”我得意地大笑著說!
爸爸扯下毛巾一看,沮喪地說:“哎,上了這鬼丫頭的當了!”說完大家都開心地笑了。
趁他們笑的時候,我來到畫板前用手悄悄量了一下鼻子在畫板上的位置。我蒙上眼睛說:“下面該我了!”轉彎三圈,我摸到畫板前,用手量了一下,正準備往下貼,爸爸狡猾地說:“哎,可惜稍微偏了一點點。”我就當沒聽見,在我選定的位置貼好了鼻子。
聽到他們的掌聲,我摘下毛巾開心地笑了。
媽媽送來了我最喜歡吃的香橙月餅。我拿起月餅到廚房把它切成了五份。當我來到客廳,把切好的月餅分給大家時,我們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在這溫馨的氣氛中,我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
中秋感悟的高一(模板20篇)篇九
皓潔的明月高懸當頭,徐徐的秋風吹拂湖面,不像龍掛那瘋狂的怒吼,不像微風那輕輕地撫揉,也不像那冬風般的刺骨,而是那中風飄渺般的涼風,讓你仿佛身臨其境那清涼的月宮!這正所謂是“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又是一年中秋夜,又是一輪月滿時。”中秋的相思是寒冷的!家人之間不能團聚是痛苦的。家人和朋友之間只能互寄思念,這也正所謂是“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月亮的寒冷,寄托著人們對自己朋友之間的思念和對家庭團圓的渴望,古人就是用月亮來寄托相思之情和團圓之苦,也可以說是“明月千里寄相思”!
當你離開了故鄉后,現在,你閉著眼睛面對湖面,用心面對月亮,也用心去體會的時候,你會想起“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而當你的一位好朋友在遠方的時候,你與月亮對視,腦海里浮現出你朋友那純真的笑時,你便會想起“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當你再次抬頭看月亮的時候,你的心里想的就不是那些悲傷了!其實,漫漫人生中,每個人的頭頂上都懸掛著一輪明月。當你遇境波折、悲傷無奈時,它便照亮路途,慰藉著我們那顆疲倦孤獨的心!
一片片落葉悄無聲息的離開了哺育自己多年的大樹的懷抱,那里有他童年的回憶,有著和他朝夕相處的好伙伴……月亮很圓,月光寒冷清澈,慢慢將手一點點伸出,閉上眼,去感受月亮的光芒。
月亮本身就是一首詩,寄托鄉思,寄托親情;月亮本身就是一幅畫,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人們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長壽,雖遠隔千里,卻可以共賞同一輪皎潔的明月。
月亮似玉盤,鑲嵌在藍黑的夜幕中。一束束月光穿過云層,映到又圓又甜的月餅里,流出一絲絲濃濃的親情。在這個中秋之夜,我們的家庭也是溫馨的,當然,月亮也在這夜晚,放射出溫柔的光芒。
中秋感悟的高一(模板20篇)篇十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農歷八月十五,古稱為仲秋,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征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為解惑中秋節,我提前幾天就在電腦上大打出手,查閱很多相關資料,同時每晚觀察月亮的變化。我驚奇地發現,月亮變幻如此出乎我意料,尤其十三·十四滿圓速度驚人。爺爺說:“月亮滿圓心切,就像人間家家戶戶十五要團圓在一起的心情一樣,恨不得飛起來呢!”的確,八月月亮多變化,初一初二黑麻麻,初三初四銀鉤掛,初八初九似龍牙,十一十二半邊瓜,十五銀盤高高掛,中秋月凈無暇,圓如鏡子照萬家。
十五這天,我家小區真熱鬧,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大包小包,喜氣洋洋。我家也不例外,姥姥姥爺,姑姑姑父,舅舅舅媽,叔叔阿姨歡聚一堂,各種好吃的擠滿了桌子,大家推杯問盞,問長問短,祝福佳語洋溢在歡快的音樂之中。
吃罷月餅·水果后,人們便涌出家門,來到假山旁賞月。今天的月亮那個大呀!那個圓呀!望著刺眼的月亮,我想起關于月亮的種種傳說,我仿佛看到了嫦娥美麗的綢帶在舞動;看到玉兔隱隱約約向我跑來;看到吳剛滿臉汗珠在滾動。
文檔為doc格式。
中秋感悟的高一(模板20篇)篇十一
今天下午,我們全班都非常快樂,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我們班展開了一個有趣的活動——中秋節慶祝活動。
第五節課的下課鐘聲一響,同學們立刻變得興奮極了,因在最后一節課的中秋節活動快要開始了。這時候,我看見我們班的小峰好像有點兒不對勁,于是我們問他:“小峰,你怎么了呀?”“以……以前教我們的魏老師送了一個雙黃蓮蓉的月餅給我參加這個活動,而我卻什么也沒有給她。”小峰說。于是我和幾個同學對小峰說:“不用怕,我們幫你把蘋果和你從家里帶回來的月餅送給老師,這不就行了嗎?”小峰點點頭。我們就一起去把月餅還給魏老師了。開始的時候她說不用,最后還是被我們的誠意打動了,收下了水果和月餅。
開始上課了,班主任何老師先詳細地跟我們說中秋節的來源和月餅的由來。然后到我們的時間了,在吃月餅之前,我們全班同學要表演一些節目呢。只見小劉和小君站到課室的中央說:“中秋節活動,現在開始。”
第一個上臺表演的就是小梁和小譚了,他們手里拿著一本《中華。
神話故事。
集》讀出《嫦娥奔月》這個經典的故事。這時候,我發現有些同學指著他們說:“哎呀,你們快點讀呀!”我認為這樣是不對的,同學們應該認真聽他們讀。
該我表演了,我走上了講臺前,開始講《吳剛伐桂》這個故事,同學們都目不轉晴地看著我,我禁不住感到緊張。過了五分鐘,我總算講完這個精彩的故事,同學們和老師也給了我熱烈的掌聲。
接下是。
唱歌。
表演,同學們用美妙聲音唱出了一首鄧麗君的歌曲。最后到詩歌表演,同學們在小范的帶領下用響亮的聲音背出了李商隱的古詩《嫦娥》。
表演以后,只聽老師一聲令下我們陸陸續續打開包裝袋,大口地吃著月餅,只見幾個同學拿來兩瓶大大的果汁,倒了半杯給我們全班吃。吃東西的同時,我們也呵氣了一些神話故事。我們吃的不單有月餅,還在好吃的香蕉、酸甜的葡萄呢。
“叮鈴鈴……”下課了,我們還沒有吃夠,但放學就是放學,同學們也只能把吃剩的月餅和水果拿回家里吃了。
這個下午,多么有意義,多么的有趣,多么的高興。
中秋感悟的高一(模板20篇)篇十二
從前有個癩蛤蟆,別看它丑,其實特有本事。比如:它能戰勝蝎子,這是因為它有獨門的絕招。故事中的癩蛤蟆知道是誰變的嗎?告訴你,是嫦娥變的&&就是因為她偷吃了丈夫后羿的不死藥,就突然變成了極丑的癩蛤蟆。
雖然這只是個童話而已,但是如花似玉嫦娥居然變成了極丑的癩蛤蟆,聽起來的確讓人挺心疼的。
中秋節我們全家一起去了順峰山公園賞月游玩。望著天空中的一朵朵白云,不時地從月亮上滑過,好像成了月亮的毛巾,擦去了月亮臉上的灰塵。月亮變得更亮了,猶如一個光芒四射的'金盤子,月光照在我們身上柔和似棉,令我們好不快活呀!
中秋節之前的奧運會,舉辦得多么成功,多么圓滿。中國的奧運,世界的奧運。奧運讓我們忘記了戰爭,心懷和平!中國舉辦的奧運會讓世界的人們認識到中國的強大,中國的富裕,中國人民的熱情。每每中國奪金的精彩瞬間,全中國人民都在狂歡,他們的熱情感染了世界的人們!中國舉辦的奧運會是圓滿的!
再看月亮四周已經沒有了白云,只剩下孤零零的月亮,看起來十分可憐。
湖是月兒梳妝鏡。調皮的風兒不停得吹動湖面,把映入水中的月亮,一會兒變成破碎的蛋,一會兒變成旋轉的陀螺,挺像在跳舞。溫柔的月兒姑娘毫不怨言,任風兒吹動著她秀美的臉蛋,把小魚兒吐出的泡泡化作點點閃閃的珍珠。
中秋感悟的高一(模板20篇)篇十三
中秋節,是我國的第二大傳統節日,與春節、端午節、清明節并稱我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大家應當不明白中秋節的真正來歷吧那我就好好地給你們掃掃盲吧!
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節期為農歷八月十五,時日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等。唐高祖年,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吐魯番人為皇帝陷餅祝捷,皇帝就把月餅分給重臣品嘗,從此就有了中秋節吃餅食的習俗。
唐代時,“月餅”的名稱開始在民間逐漸流傳開來。到了宋代,月餅又有“荷葉”“金花”“芙蓉”等雅稱。宋代以后,制作月餅不僅僅講究味道,并且在餅面上設計了各種各樣與月宮傳說相關的圖案。到了明代,中秋食月餅的習俗開始盛行。清代時,月餅的制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品種也不斷增加,祭月月餅到處都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的這首千古佳詩,就是李白在細細品嘗這月餅,望著天上皎潔的月亮,思念著家鄉、親人時吟誦的。
中秋感悟的高一(模板20篇)篇十四
隨著時間這匹宇宙天馬的腳步,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也邁著輕盈的腳步向我們走來,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古老而傳統的節日,它給我們帶來溫馨,帶來了希望。
小的時候,我特別喜歡過中秋節。因為每逢那個時候都能吃上我盼望已久的月餅,不過那個時候只顧著饞吃,根本沒想過月餅為什么會是圓的呢?而不是其他形狀的呢?親人和朋友之間為什么要互送月餅之類的問題,原來醉翁之意不在餅,而在于餅背后的意義!中秋節之所以要吃又圓又甜的月餅,是因為月餅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它代表人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象征人們團圓美滿,甜甜蜜蜜。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每逢此刻一家人團圓在月圓之下品嘗著圓圓的月餅,一起賞月,猜燈謎。那是一幅多么美好而幸福的畫面!深信這是每個人的愿望,但上帝不會對天下所有子民都這么大方,有些人為了生活,不得不離開家鄉,遠去拼搏,他們只能在他鄉在同一輪明月下許下祝福。就拿我們醫院的老年一科的住院老人來說吧,因為老年人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各機能也開始慢慢退化,然而各種病魔都隨之而來,所以他們無奈要留在醫院接受治療,不能與親人相聚月下賞月,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老人曾經歷百年滄桑,內心世界更是百倍孤獨寂寞,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但是,今年中秋節,我院領導給院內每位老人都奉上10元的慰問金,雖是小小的10元錢,他卻體現了我院領導對老人深情的關懷,而我今年中秋也別樣過法,我選擇留下科室陪伴老人過一個更有意義的`中秋節。
今年中秋,我們老年一科的醫護人員在科室為老人舉行了慶賀中秋活動。我們把全科老年病人都聚在一起,因為月餅是一種高脂高糖的食物對患有糖尿病的老人有害健康,于是有的護士就給他們送上咸餅干,有的護士給老人送上月餅,有的獻上水果,有的送上親手制作的愛心燈籠,此時,有的老人忍不住要放飛高歌,有的還拿出看家本領,高興地耍起太極,有的老人卻感動得眼淚汪汪,最后,我們醫患一起手牽手歌唱,唱出我們的熱情,唱出我們的祝福,那瞬間,整個空氣都充滿了濃郁的節日氣氛,雖然大家彼此不是親人,但是在這中秋佳節,我們全體醫護人員與這么多老人歡聚在一起,這樣的情誼,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將這美好的時光永遠定格在這一時間!
中秋節是人們一直喻為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意、愛滿人間的節日。
中秋感悟的高一(模板20篇)篇十五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感悟中秋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題記
中秋賞月,的確有詩意。而每當這是總想起一個與月亮有關的故事:
從前有個癩蛤蟆,別看它丑,其實特有本事。比如:它能戰勝蝎子,這是因為它有獨門的絕招。故事中的癩蛤蟆知道是誰變的嗎?告訴你,是嫦娥變的——就是因為她偷吃了丈夫后羿的不死藥,就突然變成了極丑的癩蛤蟆。
雖然這只是個童話而已,但是如花似玉嫦娥居然變成了極丑的癩蛤蟆,聽起來的確讓人挺心疼的。
中秋節我們全家一起去了順峰山公園賞月游玩。望著天空中的一朵朵白云,不時地從月亮上滑過,好像成了月亮的毛巾,擦去了月亮臉上的灰塵。月亮變得更亮了,猶如一個光芒四射的金盤子,月光照在我們身上柔和似棉,令我們好不快活呀!
中秋節之前的奧運會,舉辦得多么成功,多么圓滿。中國的奧運,世界的奧運。奧運讓我們忘記了戰爭,心懷和平!中國舉辦的奧運會讓世界的人們認識到中國的強大,中國的富裕,中國人民的熱情。每每中國奪金的精彩瞬間,全中國人民都在狂歡,他們的'熱情感染了世界的人們!中國舉辦的奧運會是圓滿的!
再看月亮四周已經沒有了白云,只剩下孤零零的月亮,看起來十分可憐。
湖是月兒梳妝鏡。調皮的風兒不停得吹動湖面,把映入水中的月亮,一會兒變成破碎的蛋,一會兒變成旋轉的陀螺,挺像在跳舞。溫柔的月兒姑娘毫不怨言,任風兒吹動著她秀美的臉蛋,把小魚兒吐出的泡泡化作點點閃閃的珍珠。
中秋感悟的高一(模板20篇)篇十六
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這一天人們吃月餅、賞月、玩月、放天燈、合家團圓。
中秋我在姨奶家度過的。因為我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媽媽又不在家,所以我在姨奶家過了一個孤獨而又歡樂的中秋節。
天剛亮的時候我就起床了,先在網上了解了解中秋節的習俗還有一些故事。我在網上了解到了原先的月餅都是用一張薄薄的紙包著,紙上印著中秋節、合家團圓什么的,紅色的是甜的,硬得像石頭,吃到嘴里全是渣子,還甜得發膩。我還了解到一些故事呢!朱元璋和月餅起義的.故事,當年朱元璋就是將起義的消息藏在月餅里,最終取得了勝利。這個故事我還是第一次聽說,聽了之后感覺很有意思。最候我還想到了我們五年級學的一篇課文叫《*》講的是一個小朋友和他的舅舅在輪船上發生的故事,他們兩一起對詩,一起回想當年往事是多么自在啊!
哎!可是又有幾家能夠一家人團圓。有的人家自我的兒女都在外面打工,還有的兒女在外面上學。在祖國的邊疆有多少軍人保衛著祖國的領土,讓我們能夠過上一個完美的中秋節。他們只能在冥冥之中祝福著家人,祝福著祖國人民中秋歡樂!
想著想著我姨奶就叫我和她一起去逛超市。到了超市我推了個車子走到兒童玩具區域買了幾個孔明燈放在車子里然后我又和姨奶到蔬菜區域去采購食物。我采購的蔬菜都以綠色為主。最終我們買了一些雞、鴨、魚、蛋。
到了夜晚,我們圍成一桌吃著團圓飯,開開心心地聊著天,我和姨舅吃著圓圓的月餅,不時趴在陽臺上看看月亮有沒有出來。滿桌子的菜各式各樣的,我夾起熱騰騰的肥肉咀嚼著,味道美極了!真是好久都吃到過美味可口的飯菜了。大家都吃得很起勁,興高采烈,都祝福著干杯。
吃完了飯菜,月亮也出來了今晚的月亮顯得異常大,異常圓。姨奶提議我們一起到迎賓公園去玩玩,我們大家一致同意。我拿著在超市買的孔明燈一起去的,姨舅開著車不要五分鐘就到了。剛下車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建筑物,建筑物上頭的激光燈在360度旋轉,打在遠處的樹上。模模糊糊的可一看到中秋節這三個大字,往里面走看到的是噴泉很有規律的射出水來。火紅的燈籠掛在樹上映襯出節日的完美,我拿出孔明燈一起放飛,我期望它能飛到月亮上對嫦娥姐姐訴說我們人間的故事。
我們一家人在這美麗的景色中度過了以個完美的中秋節。
最終祝全國人民中秋歡樂!
中秋感悟的高一(模板20篇)篇十七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構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祝大家過個好中秋,團圓的中秋!
中秋感悟的高一(模板20篇)篇十八
中秋節是人們一直喻為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傳統節日。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遠在異國他鄉的我們更是深切感受到中秋之夜月是故鄉明。
每至中秋月夜,當氤氳的霧氣漸漸彌漫開來,緩緩升起的月亮便出現在眼前。清晰而奪目,如同裸露在淺水中珍貴的寶石一般,晶瑩剔透,瀲滟流轉。溫馨和樂的一家人落座樓閣上或斜依窗前,邊吃月餅邊賞月。炫麗耀眼的煙花轉瞬即逝綻放在浪漫的墨色月夜,或許是天宮的嫦娥收到了眾人的祈祀與祭拜,在柔美的`月光中見到一抹倩影,那曼妙的身姿,黛眉如梢,粉唇似櫻,膚若脂凝,墨發如綢,清塵不染。不一會兒,在微風的吹拂下玉足輕點,倩影隨即淡柔旋轉,一顰一笑間,清靈得近乎縹緲。
時間匆匆流逝,一秒又一秒,一分又一分,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如今中秋佳節又至,看那明月,一閃一閃,掛天邊;想那思念,一絲一絲,連成線;念那回憶,一幕一幕,在眼前。雖然身在異國他鄉不能回家團圓,但濃濃的情意在不斷綿延傳遞。身為游子,深深地祝福祖國的親人與朋友:中秋節,愿你合家團圓幸福伴,吉祥如意樂開懷,共度中秋明月夜。
中秋感悟的高一(模板20篇)篇十九
光陰似箭,歲月轉逝,不知不覺間又與中秋節撞了滿懷。在我的記憶里,中秋節的隆重熱鬧場景僅次于春節。每逢中秋,皓月素影、父慈子孝、合家團聚、其樂融融的不覺浮現在眼前。
月餅,作為中秋節久負盛名的必備小吃,由祭拜月神的供品,經過民間演化,已經成為深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特色。南北地域飲食習慣不同,月餅也就由此劃分出不同派別,如廣式月餅、蘇式月餅、京式月餅,就像南方湯圓、北方元宵的淵源文化而導致的差異。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小時候最香甜的記憶是中秋節能吃到袋裝月餅。當時姑媽在小鎮上新華書店工作,每年中秋節單位上都會發袋裝月餅,她也總會送我家幾個,爸媽舍不得吃留給我們,無論是咸蛋的還是果餡的,總感覺味道鮮美。當時就在想,以后工作了,一定讓父母嘗到單位上發的月餅。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以后,終于實現了這個愿望,無論每年單位上發的月餅、還是超市選購的月餅,總是中秋節前帶回家里,母親接過月餅時心里也是暖暖的。
“西漂”時,有一次中秋節無法回家,關中同學從家里返校時,居然帶來了家鄉特產蘋果、香梨、石榴、柿子及自家做的.月餅,雖身在異地,卻也能感受到一份別樣的家鄉情懷。又是一年中秋至,嘆韶華東流去的同時,回想起同學情誼,自家帶來的月餅與盒裝月餅相比,檔次或許有高低,情誼卻無貴賤。
也許受英語中西方文化的影響,一直以來認為中秋節也是中國式的“感恩節”。無論是上間,還是工作后,總是在中秋節到來時,對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朋友送去祝福短信,感恩之前他們的幫助、支持。其實,無論與父母、朋友、愛人,還是師生、同事、上下級之間的情誼,都有緣滅離別時刻。因此,惜緣感恩,看人長處、記人好處,路也就越走越寬。
月有盈虧,萬事同理。每逢月圓,常懷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常感相識之緣,常憶朋友之情,不平不淡,真水無香。
中秋感悟的高一(模板20篇)篇二十
今日是中秋節了,月亮就像一盞臺燈,永遠也不會熄滅,而燈籠,就像是一支支蠟燭,過了時間,就會消失!
此刻我的家里熱熱鬧鬧的,能夠稱得上是人山人海了,我和倩欣姐姐還有臭臭弟弟在家里像一只只小兔子一樣的活潑亂跳的,一會兒玩游戲,一會兒吃東西,就像豬一樣,懶洋洋的,什么家務都沒做。
叮叮咚咚,門鈴響了,我利用劉翔的速度跑向門口,開了門,進來的是秀珍姐姐、大母、大伯、小雪姐姐,他們就像海浪一樣一涌而上,此刻我們的家就變成了一個熱熱鬧鬧的“菜市場”!大人們在聊天,姐姐們在看電視,孩子們在房間里玩耍,媽媽和奶奶在廚房做飯,今晚我們吃的是火鍋,大家都迫不及待!
沒過多久,香噴噴的火鍋出爐了,大人們坐在桌子上,小孩就在茶幾那兒吃飯,我們的`地盤都被大人們給占領了!
秀珍姐姐和倩欣姐姐、我、臭臭都吃完飯了,我們正準備下樓玩兒,忽然想到我還沒買燈籠呢,于是我就帶上零花錢跟他們一起下去散步,順便買燈籠。
我們像發了瘋的狗一樣跑到平臺下頭,他們在那里健身,做游戲,我自我跑到超市,用零花錢買了一個漂亮的螢火蟲燈籠,一按按鈕,螢火蟲就會扇動翅膀,還能夠在地下走路,并且還會唱歌。我買完燈籠后,就回到了平臺下,跟姐姐弟弟們前往草坪。
走了一會兒路,就到草坪了,在那里我和姐姐蕩秋千,弟弟玩蹺蹺板,我們還一起在草坪上看星星,星星一閃一閃的,可是最顯眼的還是那個像眼珠子一樣發著光芒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