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深入生活、觀察細致的結果,其作者透過文字展示了自己獨特的文學才華和獨到的思考能力。精選的優秀作文范文可以幫助大家提高寫作水平,歡迎品味。
傳統的節日重陽節范文(16篇)篇一
秋風送爽重陽到,遍地菊花滿鼻香。登高望君不見君,思君念君心惆悵。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有哪些習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肯定對大家有所幫助。
1、簪菊花。
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2、吃重陽糕。
重陽糕亦稱“花糕”,漢族重陽節食品。流行于全國大部分地區。蒸重陽糕方法與蒸年糕相同,不過蒸糕要小一點,糕要薄一點。以米粉、豆粉等為原料,發酵,更點綴以棗、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為了美觀中吃,人們把重陽糕制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灑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陽糕又叫桂花糕),這樣制成的重陽糕,香甜可口。
3、登高,旅游。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游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
4、賞菊并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中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鐘繇,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樸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采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亦采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5、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并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重陽節寓意。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雙九重疊,所以也稱“重九”。為什么稱為“重陽”呢?古時候,以二、四、六、八、十為陰數,以一、三、五、七、九為陽數,九為陽數中最大。古籍(易經)上有:“以陽爻為九?!眱申栂嘀?,因此又稱“重陽”。
新中國成立后,重陽節又叫“老人節”,1989年,我國重陽節正式定名為老人節。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定為全國的敬老日。中華民族素有尊老敬老傳統美德,重陽節前后,黨和政府以各種形式開展敬老活動,比如召開座談會、老人宴、銀發旅、搞體檢、贈禮品、幫勞動等等,豐富多彩。多數地方還組織老年人登山秋游,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培養人們回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一些地方的群眾也有利用重陽登山的機會,祭掃祖墓,紀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清明為多,故俗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說。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
廣東重陽節習俗。
廣州番禺人把重陽節登高的習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每當重陽來臨,人們便三五成群或全家結伴來到蓮花山、白云山、大夫山、滴水巖、十八羅漢山等登山覽勝。許多都是在重陽日到來的前夜就開始登山,并備好食物和帳篷,露宿山頂,等待日出。
連川重陽,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圍觀。南雄府九月九日請茅山道士建王母會,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婦女都會前來參加。陽江市重陽節放紙鳶,并系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聲音十分嘹亮。臨高縣民重陽節早起,大家齊聲高喊“趕山貓”,以此為安和富利之吉兆。
廣東懷集縣以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傾城而出,賽神酬愿,皆用大炮。隆安縣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覓食,俗語說:“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清遠連州保安鎮的重陽“大神”盛會已持續千百年。每到重陽日家家戶戶貼門對,村村寨寨結彩門。盛會最引人注目的是“抬大神”、“踩八卦”、“搖高神”、“扮故事”等節目。
佛山重陽節祭祖的習俗,叫做“秋祭”,舊時的重陽節,掃墓人士大多以家庭為單位,帶上祭品上山拜祭先人。而今的重陽節則由上山掃墓祭祖演變為家中祭祖。
潮州人過重陽節不但有放風箏的習俗,還會制作美味的“油麻團”作為祭品。放風箏,潮州人叫做“放風禽”或“放風琴”。這是因為風箏都是以飛禽或相似飛禽的形狀制作而成的,所以有此稱謂。又因潮語的“禽”與“琴”諧音,故又稱之為“放風琴”。
在潮州地區,當地人用“油麻團”作為祭品也有一定的來歷。因為“油麻團”的“團”,潮人在這里讀“緣”,“團”正好與“緣”的讀音相同,因而古時候的潮人,便有了在重陽節“結緣”的重要習俗,其意是結個良緣。重陽節當天,左鄰右舍之間互相探訪,互贈“油麻團”。
傳統的節日重陽節范文(16篇)篇二
金秋十月,稻谷飄香。20xx年重陽佳節如期而至。我們迎來了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又是尊老,愛老,助老的節日。當然,敬老愛老絕不是重陽節這一天的事,日常生活中的我們也應該幫助老人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靈上的關愛。
重陽節的這一天,激動的心使我早早就起床了啦!首先,我來到爺爺奶奶身旁說聲:我愛您們。有點不好意思的我說完快速跑開了。吃完早飯,我和妹妹幫起奶奶洗衣服,拖地、整理沙發,忙得不亦樂乎。原來,奶奶媽媽每天都要干這么多活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挺辛苦的??斓街形缌?,我讓媽媽妹妹陪爺爺奶奶看電視,聊聊天,有我在家,我就會讓爺爺奶奶享受天倫之樂。我和爸爸進廚房做飯,爸爸主廚,我配菜,一起努力地忙活起來,聽見外面笑聲不斷,我的心里無比開心。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奮戰,我們大告成功,做出了一桌美味佳肴,爺爺奶奶直夸我長大了,懂事了,知道孝敬長輩了。我們一家四口一起舉杯敬爺爺奶奶,爸爸說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在一起很快樂,如果每天都能這樣就太好了。爸爸有點含蓄,沒有完全表達的話語就是:您養我小,我養您老。古人云:“百善孝為先?!毙⒕锤改福鹁撮L輩,是天經地義的事喔!
午飯后,我和爸爸商量好幫爺爺奶奶洗腳,我端來一盆水,爸爸拿來一條毛巾,開始幫爺爺奶奶洗腳,一邊洗一邊聽爺爺講爸爸小時候的故事,爺爺說看著你們這樣我很開心!洗好后,我和爸爸幫爺爺奶奶捶背、按摩,不一會他們睡著了,估計是太享受了吧。我幫他們蓋好被子,關上門,讓爺爺奶奶睡個美美的午覺。
時間過得很快,我們要回家了,跟爺爺奶奶說我們下周末再回來看你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我們都要做一個學會感恩,珍惜生活的人。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傳統的節日重陽節范文(16篇)篇三
今天,是令人高興的一天,我們的小記者老師帶領我們去東昌府區愛心福利院,我看見人山人海,數不勝數的人們。我以到福利院就激動起來,我興奮的想擁抱身邊的小朋友,我一進福利院,往上一看,??!一個大傘形狀的燈,在我眼前掛著,那里的燈像水晶一樣,我們往里走了一些,我聞到了一大片的老人味,我看到老人住的地方條件很好,我們在一塊大空地上為老人表演志了舞蹈、快板、胡蘆絲、唱歌等等。很快我們要走了,告別了老人,坐上了回家的車。
我覺得給老人過節日很快樂,我祝愿老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傳統的節日重陽節范文(16篇)篇四
>重陽節的習俗有哪些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長壽。
登高。
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游玩觀景之記載。
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中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鐘繇,祝他長壽。
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并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農歷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傳統的節日重陽節范文(16篇)篇五
原來,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歷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為“重陽”。重陽節來源于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
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伙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里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帶到哪里。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
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妇霸缙鹜硭谴髟?,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毕晌陶f罷,用手一指,一只仙鶴展翅飛來,落在桓景面前?;妇翱缟舷生Q向汝南飛去。
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伙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里,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沖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妇耙灰娢聊鋪恚泵ξ鑴τ瓚稹6妨藥讉€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妇啊班病钡囊宦暟呀笛帻垊伋?,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重陽節已近晚秋,大氣涼爽,空氣清新,能見度高,這大概也是人們選擇登高遠眺的原因吧!
1賞菊。
相傳賞菊及飲菊花酒,源于晉代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菊花在我國栽培廣泛,品種非常豐富,秋日菊花傲霜綻放,因其品格的高潔而被稱為花中君子。九月亦有“菊月”之稱。
古人賞菊非常講究,宋代《東京夢華錄》載,時人喜愛多種菊花品種,“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若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曰金鈴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酒家皆以菊花縛成洞戶?!泵鞔短这謮魬洝份d:“兗州紹紳家風氣襲王府。賞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燈、其爐、其盤、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盤大觥、其壺、其幃、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樣,無不菊者夜燒燭照之,蒸蒸烘染,較日色更浮出數層。席散,撤葦簾以受繁露?!薄堆嗑q時記》:“九花者,菊花也。每屆重陽,富貴之家,以九花數百盆,架度廣廈中前軒后輕,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積者,曰九花塔”。古人賞菊、詠菊,流傳下來的詠菊詩詞浩如煙海。
2簪菊。
漢民族女子自古便有簪花之俗,依節令不同簪戴不同的花卉。春天多簪牡丹、芍藥,夏天多簪石榴、茉莉,秋天多簪菊花、秋葵等。重陽節簪菊風行,唐杜牧詩《九日齊山登高》云,“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簪菊之俗唐代已有,歷代盛行,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不僅女子簪菊,男子也可簪菊,這可不是什么異常風習,古時漢族男女皆留長發插笄,人們在重陽登高賞菊時在發上插上幾朵,頗顯熱愛生活的靈動和俏皮,且古人認為菊花可避邪、增長壽,重陽簪戴男女老少皆宜。
3釀菊花酒。
民諺云,“九月九,九重陽,菊花做酒滿缸香”。重陽飲菊花酒傳說源自陶淵明得酒的故事。晉代葛洪曰:“菊花舒時并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薄短逵洝吩疲骸熬旁戮湃仗骄栈ㄅc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本栈ň朴星鍩峤舛尽⒚髂快铒L、平肝疏肺、益陰滋腎之效。王勃詩曰;“九日重陽節,門門有菊花。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宋時以菊花、茱萸泡酒,稱茱萸為“辟邪翁”,菊花為“延壽客”,認為借此二物,“以消陽九之厄”。
4飲菊花茶。
“研暖春風蕩物華,初回午夢頗思茶。難尋北苑浮香雪,且就東籬擷嫩芽?!本栈ú枋乔锶盏奶厣栾?,沁人心脾的菊花茶品種多樣,尤以甘菊、白菊等泡出的茶為佳。
5菊花饌。
以菊花入饌歷史悠久,菊花氣味芬芳,綿軟爽口,是制肴佳品。其吃法很多,燜、蒸、煮、炒、燒、拌皆宜,還可切絲入餡,如做成菊花酥餅和菊花餃等。菊花入食多用黃、白菊,杭白菊、黃山貢菊等都是上品。
1.登高原是避兇氣不能說節日快樂。
重陽節最重要的活動是登高,這里面其實有著與現今說法完全迥異的含義。古時傳說這是離開平日生活的環境,躲避兇氣的捕捉。因為相傳這一天會有瘟氣降臨,人們要離開自己的家,盡可能到高處去,才能平安。因此重陽節里的祝福是“身體健康”或“全家平安”,而不能說“節日快樂”。
2.忌行房事。
男女交合必以時,才能達到陰陽調和。否則,陰陽不調,不利于后代的繁衍,還會生出許多禍患。“重九“是陽數之巔峰,過后則轉為陰數,所以禁忌一切冒失的行為,小心慎行,房事也在禁忌之列。
3.忌回娘家。
在重陽節這天,忌諱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回娘家,否則會給婆婆帶來災難。有謂: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
4.忌送菊花。
因為那是祭花。
5.忌穿著艷麗。
重陽節當天不宜穿著過于艷麗,否則給人以浮夸輕佻,不尊重先人的感覺。
傳統的節日重陽節范文(16篇)篇六
賞菊花。
菊花和重陽節有很深的關系,重陽又稱之為菊花節,所以,在重陽這兩,賞菊花成了首要的習俗之一。
登高。
這是我們在古詩詞里就知道的,因此,重陽又稱為登高節,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并飲酒吃肉。
插茱萸。
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重陽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志。茱萸雅號“辟邪翁”,古人認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去災。
放紙鷂。
這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葜菝耖g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征。在國內有一些地方也有放紙鳶的習俗。
吃重陽糕。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了飲茱萸、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當然這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喝菊花酒。
因為菊花被稱為“長壽之花”,所以,在重陽節這天就產生了喝菊花酒的習俗。
傳統的節日重陽節范文(16篇)篇七
秋風送爽重陽到,遍地菊花滿鼻香。登高望君不見君,思君念君心惆悵。一束茱萸遙相寄,滿腹話兒對你講。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傳統節日重陽節的習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肯定對大家有所幫助。
1、簪菊花。
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2、吃重陽糕。
重陽糕亦稱“花糕”,漢族重陽節食品。流行于全國大部分地區。蒸重陽糕方法與蒸年糕相同,不過蒸糕要小一點,糕要薄一點。以米粉、豆粉等為原料,發酵,更點綴以棗、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為了美觀中吃,人們把重陽糕制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灑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陽糕又叫桂花糕),這樣制成的重陽糕,香甜可口。
3、登高,旅游。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游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
4、賞菊并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中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鐘繇,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樸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采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亦采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5、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并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重陽節寓意。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雙九重疊,所以也稱“重九”。為什么稱為“重陽”呢?古時候,以二、四、六、八、十為陰數,以一、三、五、七、九為陽數,九為陽數中最大。古籍(易經)上有:“以陽爻為九。”兩陽相重,因此又稱“重陽”。
新中國成立后,重陽節又叫“老人節”,1989年,我國重陽節正式定名為老人節。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定為全國的敬老日。中華民族素有尊老敬老傳統美德,重陽節前后,黨和政府以各種形式開展敬老活動,比如召開座談會、老人宴、銀發旅、搞體檢、贈禮品、幫勞動等等,豐富多彩。多數地方還組織老年人登山秋游,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培養人們回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一些地方的群眾也有利用重陽登山的機會,祭掃祖墓,紀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清明為多,故俗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說。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
重陽節喝酒的風俗。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鐘繇,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樸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采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亦采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重陽節很早就有喝菊花酒的習俗,但其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一說是起于上古,由杜康創造,另一說是起于漢初,源自宮廷。但不論何種說法,將菊花和酒緊密聯系,并賦予文化內涵、影響深遠的是晉代陶淵明。陶淵明一生酷愛菊花和酒,他在《九日閑居》詩序中寫到:“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于言”。魏晉之后唐代也盛行飲菊花酒。權德輿《嘉興九日寄丹陽親故》詩云:“草露荷衣冷,山風菊酒香”。歷代文人雅士喜好菊花酒,這一方面和菊花酒的健身功益有關,另一方面也和士大夫對菊花人文風格的大力推崇有著緊密聯系。
當然茱萸和菊花并不是完全分開的,茱萸也可以吃,菊花也可以插。如《夢梁錄》云:“今世之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飲之,蓋茱萸名辟邪翁,菊花為延壽客,姑假此兩物服之,以消陽九之厄?!倍拍猎凇毒湃正R山登高》詩:“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梢姵孙嬀栈ň浦膺€有簪菊花的習俗,而茱萸除了可以插在頭上之外還可以吃,也可以佩帶于臂或用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等。這種習俗后來發展成各種變俗,如重陽節在門窗上掛菊花枝葉或貼剪紙,或者把彩繒剪成茱萸、菊花形狀來相贈佩帶等。
傳統的節日重陽節范文(16篇)篇八
重陽節傳統節日風俗有哪些你知道嗎?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2022重陽節傳統節日風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飲菊花酒:菊花酒漢代已見。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2、吃重陽糕: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3、登高: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很早以前,大運河邊住著一個善良的農夫叫阿牛。阿牛家里很窮,他七歲就沒了父親,靠母親紡織度日。阿牛母親因子幼喪夫,生活艱辛,經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爛了。為治好母親的病,阿牛一邊給財主做工,一邊起早摸黑開荒種菜,靠賣菜換些錢給母親求醫買藥。也不知吃了多少藥,母親的眼病仍不見好轉。
一天夜里,阿牛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姑娘來幫他種菜,并告訴他說:“沿運河往西數十里,有個天花蕩,蕩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這花要九月初九重陽節才開放,到時候你用這花煎湯給你母親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
重陽節那天,阿牛帶了干糧,去天花蕩尋找白菊花。原來這是一個長滿野草的荒蕩,人稱天荒蕩。他在那里找了很久,只有黃菊花,就是不見白菊花,一直找到下午,才在草蕩中一個小土墩旁的草叢中找到一株白色的野菊花。這株白菊花長得很特別,一梗九分枝,眼前只開一朵花,其余八朵含苞待放。阿牛將這株白菊花連根帶土挖了回來,移種在自家屋旁。經他澆水護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陸續綻開,又香又好看。于是他每天采下一朵白菊煎湯給母親服用。當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后,阿牛母親的眼睛便開始復明了。
姑娘又繼續在夢中介紹種植菊花的方法。
姑娘說:“我是天上的菊花仙子,特來助你,你只要按照一首《種菊謠》去做,白菊花定會種活?!苯又栈ㄏ勺幽畹溃骸叭炙钠筋^,五月水淋頭,六月甩料頭,七八捂墩頭,九月滾繡球?!蹦钔昃筒灰娏?。
阿牛回到屋里仔細推敲菊花仙子的《種菊謠》,終于悟出了其中意思:種白菊要在三月移植,四月掐頭,五月多澆水,六月勤施肥,七月八月護好根,這樣九月就能開出繡球狀的菊花。
阿牛根據菊花仙子的指點去做了,后來菊花老根上果然爆出了不少枝條。他又剪下這些枝條去扦插,再按《種菊謠》說的去栽培,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陽節便開出了一朵朵芬芳四溢的白菊花。
后來阿牛將種菊的技能教給了村上的窮百姓,這一帶種白菊花的人就越來越多了。因為阿牛是九月初九找到這株白菊花的,所以后來人們就將九月九稱作菊花節,并形成了賞菊花、吃菊花茶、飲菊花酒等風俗。
珠海:登高及敬老。
珠海重陽節歷來有喜好登高祈福的傳統習俗,每年這個時間,珠海景山公園、板樟山公園,將軍山、野貍島公園、海濱公園、白蓮洞公園、香山公園、炮臺山公園和石花山公園等地方都是人頭滿滿,金秋十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想想就心曠神怡。
政府也會發放不同福利給獨居老人,比如“送禮”。各個社區,不同機構組織會去敬老院表演,照顧,陪伴老人!
清遠連州:抬大神。
“抬大神”是清遠連州民間流傳的,大型的傳統儺戲、儺祭活動,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至今已經有過千年的歷史,主要節目就是在節日當天村民們簇擁著各種鬼神像環鎮游行,這種節目一來是為了登高助興增添風采,二來是可以驅邪。
陽江:風箏節。
“北有濰坊,南有陽江”,陽江是中國風箏之鄉,放風箏已有1400余年的歷史,還有“中國風箏之鄉”稱號。而如今陽江更是成為了國際性風箏賽事、風箏節的舉辦地。每年重陽節陽江都會在南國風箏場舉辦風箏文化節,邀請各地風箏代表隊來比賽,每年都會吸引上百萬群眾前來觀賞。
廣州番禺:登高。
重陽節當然少不了登高賞菊,番禺人把登高看做是一種免災避禍的活動。在番禺周圍有蓮花山、白云山、大夫山、滴水巖、十八羅漢山等登山之處,很多人在重陽節前夜就開始登山,并準備好帳篷露營,等待第二天觀賞日出。
佛山:秋祭。
佛山的秋祭有上千年歷史。在古代秋祭,人們會登山掃墓,祭奠祖先,如今佛山的秋祭是每年秋色歡樂節的一部分?;顒赢斕?,秋祭作為歡樂節的開場大戲,在佛山祖廟舉行,屆時會有儀仗入場、上祭品、敬香、切燒豬等傳統重陽節祭祖習俗。除此以外,還會有鐘鳴鼓、宣讀祭文、祭祀舞蹈等表演。
臺山:牛肉墟。
牛肉墟本來只是臺山水步鎮山口墟的'一個特定的墟日,每逢重陽節開墟。后來政府決定把開墟時間提早到九月初一,于是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有大批珠三角游客前來牛肉墟買牛肉、吃牛肉。從2008年開始,牛肉墟每年都舉辦牛肉節,每年節日期間都會吸引超過10萬的游客遠道而來。
韶關:浸菊花酒。
在粵北客家地區,客家鄉民們成重陽節為“九月節”,每逢這一天,客家人都會全家老少一起出動,登高望遠,其中最為獨特的習俗是浸菊花酒。這是一個中原古俗,現在流傳的地區已經很少。在節日當天,村民們會上山采摘野菊,摻和在釀酒的糧食中一起醞釀,直至第二年的重陽節再把酒拿出來全家一起暢飲。
惠州:放紙鷂。
放紙鷂是惠州人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惠州民謠中唱道:九月九,是重陽;放紙鷂,線愛長。本來放風箏一般在春天,但是由于當地重陽節期間秋高氣爽,風力適中,所以成為了最佳風箏時節。每年重陽節期間,大批風箏愛好者都會到市內一些大型公園里放各式各樣的風箏,展示自己的技能。現在比較受歡迎的公園有市區內的賓江公園和位于江北的體育公園。
隆安縣:放牛羊。
重陽節這天,隆安縣會舉行放任牛羊自行覓食,俗語說:“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傳統的節日重陽節范文(16篇)篇九
早早的放學,猛地想起今天是重陽節,要回奶奶家吃飯,我便掉頭轉身,高興的走去。
門口,爺爺做起了針線活,戴著老花鏡,一副非常認真的樣子?!盃敔?,我回來了。重陽節快樂。”我吆和這?!昂煤煤?,快放下書包,洗個手,過來幫幫我的忙?!睜敔敶蛑謩荩廊欢⒅轻樠邸!昂?。沒問題”我一臉樂意,笑了笑便沖向房間放下書包,洗了個手。一邊甩著手,一邊慢慢走來。
“什么事?爺爺?!蔽乙荒樢苫?。爺爺沒反應過來,我又叫了聲“爺爺,爺爺。”“哦,我耳朵不太好。過來,幫我傳下針?!睜敔斠荒槻缓靡馑?,笑了笑,臉上的皺紋擠在了一起,突然覺得他老了許多。
“我看看?!蔽医舆^針線,平時我不常常幫爺爺做事,星期六,星期日也不常來看看,我認真的舉起針,盯著細小的針眼,捏了捏線頭,瞄準后,慢慢穿過?!靶辛?,爺爺。”我遞了過去?!爸x謝。,行了,你去寫作業吧?!甭犕?,便轉身就走。
只見爺爺一不小心,線拉過了頭,針掉在地上,他并沒有叫住我,讓我幫忙。心里的一直感覺推動著我,我再次撿起。“我來吧?!睂χ炜眨黄邓{,白色與藍色的交際,如流水般抓不住,摸不著,正如流水匆匆逝去。穿好了,便小心翼翼地遞給爺爺。“真乖,真乖麻煩你了。”爺爺說著我心中酸酸的。自己孫女幫爺爺穿個針線還的爺爺說麻煩了。我咬這下唇。
回頭一望,陽光的透射滿頭銀絲抱住爺爺的頭,時光在他臉上刻上了歲月的痕跡。感恩長輩,時光不會停留,唯有孝順不能等待,哪怕是幫家人穿一根針線都行。
傳統的節日重陽節范文(16篇)篇十
“重陽節”又名“登高節”,也是一個尊老敬老的日子。九九重陽,我陪同奶奶興致勃勃地來到南大街的法華塔登高望遠。
來到法華塔下,抬頭仰望,法華塔巍然聳立,氣勢不凡,像一個巨人守護著嘉定城。法華塔共有七層,每一層的四個屋角上都掛著一個小銅鈴,風動鈴響,清脆悅耳。
我和奶奶迫不及待地來到塔內,沿著石階和樓梯往上爬。塔內的木質樓梯十分狹窄,我小心翼翼地扶著奶奶一步步向上攀登,第一層,第二層……每到一層,我都會懷著虔誠之心瞻仰佛龕平座,默默祝愿家人平安健康,爺爺奶奶健康長壽!塔內的樓梯越發陡峭,我和奶奶也終于登上了法華塔的頂端。雖然我們累得氣喘吁吁,但心中充滿了成功登頂的喜悅。我和奶奶憑欄而立,風呼呼地吹來,讓人感到涼爽無比,心情也格外舒暢。極目遠眺,整座嘉定城盡收眼底。近處是白墻青瓦的老街,遠處是高樓林立嘉定新城。奶奶告訴我,我們的家鄉嘉定是一座具有深厚底蘊的古城,清悠的匯龍潭蕩漾著之乎者也的朗朗書聲,被譽為“吳中第一”的孔廟傳承著儒家文化,平平仄仄的古巷傳遞著吳儂軟語的清脆;嘉定又是一個具有活力的現代城市,敖游太空的衛星凝結了嘉定的智慧,草編竹刻工藝集結了嘉定的創意,激情奔馳的賽車彰顯了嘉定的速度。
是?。」诺渑c現代的融合,這就是古城嘉定的魅力。望著美麗的嘉定城,我也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好本領,把家鄉建設的更美好!
傳統的節日重陽節范文(16篇)篇十一
我們兒童有兒童節,青年有青年節,老人也應該有老人節。但是你們知道老人節是什么時候嗎?告訴你吧,就是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今天是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這讓我想起了昨天發生的一件事:吃午飯時,奶奶要我喝白菜湯,我不耐煩地說:“我不喝,難喝死了!”媽媽當時就狠狠地批評我,說我怎么能這樣和奶奶說話?太不尊敬老人了!當時我還不以為然,現在想想才覺得自己做得太不對了。
下午一放學,我就到奶奶家去看奶奶,去到奶奶家,原來爸爸媽媽早就到了,正在做晚飯,我放下書包,跑到奶奶身后,“奶奶,今天是老人節,我來給您按摩,好不好?”說完,我就挽起袖子,用力地按起來,我還不時地和奶奶說說話,聊聊天。不一會兒,我的手漸漸沒有力氣了,“這么多年來,我曾經經受了多少苦啊,現在兒女都孝順,我也安心了”奶奶平靜地說著,此時,我不覺得累了,反而還幫奶奶做了很多事。是啊,奶奶辛苦了那么多年,也應該享享清福了。
日常生活中,我還是經常主動去尊敬老人。比如每次在奶奶家吃飯的時候,奶奶到飯桌旁邊時已經沒有座位了,每到這時我總會站起來請奶奶坐下。奶奶夸我真懂事,當時我可高興了!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自豪呢!
傳統的節日重陽節范文(16篇)篇十二
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煉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重陽這一天,人們賞玩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游歡飲。九月重陽,天高云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災之意。
重陽節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重要植物,氣味辛烈,可以防止惡濁重陽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種節令美食。
寧靜的傍晚,我獨自一人站在林蔭道旁的一棵樹下,陽光斜斜地織下來,細碎地穿過零落的樹葉,在我的眼睛里投下斑斑駁駁的閃亮。而我卻絲毫不能從那光芒中獲得溫暖,反覺得有一種從骨髓中散出的凄冷。看那枯黃的樹葉光華不再,即便在這尚暖的風中也要凍的瑟瑟發抖,堅持不住就要飄落下來,像蝴蝶絕美的舞蹈,而后歸于寂寞。裹衣離開,我感覺自己就像那些被拋棄和遺忘的敗葉,遠隔親人好友,在這遙遠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氣,咀嚼思念的苦果。
窗外,一陣秋風吹來,我再一次抬頭看那些紛飛在空中的枯葉,忽然覺得它們很像自然的信箋,而關愛是一枚世界通行的郵票,枯葉用盡最后的生命燃燒成一縷縷陽光純凈的燦爛,給無數異地的親朋好友傳遞溫情與祝福,讓世界不再孤單。原來只要心心相印,距離永不會阻隔真情;其實只要真情恒久,天涯也不過咫尺比鄰。
傳統的節日重陽節范文(16篇)篇十三
傳統節日重陽節我們兒童有兒童節,青年有青年節,老人也應該有老人節。但是你們知道老人節是什么時候嗎?告訴你吧,就是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今天是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這讓我想起了昨天發生的一件事:吃午飯時,奶奶要我喝白菜湯,我不耐煩地說:“我不喝,難喝死了!”媽媽當時就狠狠地批評我,說我怎么能這樣和奶奶說話?太不尊敬老人了!當時我還不以為然,現在想想才覺得自己做得太不對了。
下午一放學,我就到奶奶家去看奶奶,去到奶奶家,原來爸爸媽媽早就到了,正在做晚飯,我放下書包,跑到奶奶身后,“奶奶,今天是老人節,我來給您按摩,好不好?”說完,我就挽起袖子,用力地按起來,我還不時地和奶奶說說話,聊聊天。不一會兒,我的.手漸漸沒有力氣了,“這么多年來,我曾經經受了多少苦啊,現在兒女都孝順,我也安心了”奶奶平靜地說著,此時,我不覺得累了,反而還幫奶奶做了很多事。是啊,奶奶辛苦了那么多年,也應該享享清福了。
日常生活中,我還是經常主動去尊敬老人。比如每次在奶奶家吃飯的時候,奶奶到飯桌旁邊時已經沒有座位了,每到這時我總會站起來請奶奶坐下。奶奶夸我真懂事,當時我可高興了!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自豪呢!
傳統的節日重陽節范文(16篇)篇十四
我們推著母親沿東面的盤山路上山,當輪椅和母親一起被推上山頂時,吸引了不少羨慕的目光,而此時的母親更開心得像個孩子。在刻有漢白玉浮雕烈士紀念碑前,母親與一些素不相識的老人們聊起家常,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我用照相機記錄下了這其樂融融的一幕。
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登高和觀賞菊花是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這是20__年重陽節記錄下的母親的一組圖片,當時89歲的母親身體尚好,重陽節那天恰逢“國慶”長假期間,我和家人用輪椅推著母親去登高和賞菊。老年人登山秋游,可以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
烈士山公園是城區中的一座紀念性公園,公園總面積37。5萬平方米,有紀念區、老年活動區、水景區、兒童活動區4個分區。紀念區以烈士山峰為主景。山峰海拔高度為97。5米,北坡是250級臺階,象征著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我們推著母親沿東面的盤山路上山,當輪椅和母親一起被推上山頂時,吸引了不少羨慕的目光,而此時的'母親更興奮得像個孩子。在刻有漢白玉浮雕烈士紀念碑前,母親與一些素不相識的老人們聊起家常,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我用照相機記錄下了這其樂融融的一幕。
上山難下山更難,為防止輪椅失控下滑,采用上面拽下面頂的辦法,順原路下山后又推著母親經勝利廣場去公園賞菊,時逢國慶期間,燦爛的鮮花和游人的笑臉把廣場和公園裝扮得格外美麗。各式花壇營造出一片花團錦簇、欣欣向榮的景象。在親人的陪伴下,徜徉在花海中,母親一臉的幸福與快樂。
又是一年重陽節,景色依舊,物是人非。今年國慶10點鐘,93歲的老母親安詳地走到另一個世界里,在那里她還會賞菊登高嗎?早晨,我獨自登上山頂,一路上尋覓著回憶著,在登山晨練的老人中間尋找母親的身影,我祝愿天下的老人永遠健康快樂。
傳統的節日重陽節范文(16篇)篇十五
10月14日,農歷9月初9,是重陽節。
早上,我就在想這個重陽節我該給爺爺奶奶什么樣的驚喜呢?從上午到中午都沒想好。下午大隊部提出要給老人過個有意義的節日。這時我有主意了。
一放學,我就急匆匆的跑回家,一進家門,我就對爺爺奶奶說:“我回來了!祝爺爺奶奶重陽節快樂!”爺爺奶奶會心的笑了。
奶奶正準備端水洗腳時我連忙說:“奶奶,今天就讓我給您洗一次腳。”奶奶被我這突如其來的話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她笑著說:“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了?”我連忙解釋:“今天是重陽節,我給您洗一次腳也是天經地義的事??!”經過我再三請求,奶奶終于答應了。看到奶奶那雙冷露的腳,我心中油然升起了一種歉意。我以后要經常給奶奶洗腳,讓奶奶享樂子孫的快樂。我拿起電話,打給了外婆?!拔?,您好?!蓖馄乓宦牼椭朗俏业穆曇?,說:“揚揚,你找我有什么事?。俊蔽艺f:“祝您重陽節快樂!”外婆聽我這么一說,在電話另頭開心的笑了。外婆說:“揚揚真懂事。”我說:“外婆您身體還好嗎?”外婆說:“好!”
我們還聊了一些有關學習上的事。看到外婆這么關心我,我在心中暗下決心,以后要經常給外婆打電話,讓她少為我操心。
今天,雖然是重陽節,但我也從中感受到了老人對我的關心與愛護,我也想從心中贊美老人。我希望爺爺和奶奶外婆能天天快樂!
傳統的節日重陽節范文(16篇)篇十六
:傳統節日重陽節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我準備幫奶奶洗一次腳,因為從小到大都是奶奶給我洗腳的。我記得每一次都是奶奶把腳盆拿到我面前,輕輕地揉著我的'腳,那感覺真是太舒服了。
晚飯剛吃過,我早就把洗腳盆和毛巾準備好了,準備給奶奶一個驚喜。這時奶奶走進來了,我立即把洗腳盆和毛巾端到奶奶面前說:“奶奶,我想為你洗腳?!蹦棠绦Φ煤喜粩n嘴,開心地說:“好孩子,真是奶奶的乖孫女!”
我先讓奶奶坐在凳子上,放上滿滿一盆熱水,用手試試,水溫差不多了。然后蹲下來輕輕地把奶奶的鞋子、襪子脫下來放在一邊?!澳棠贪涯_放進來吧!我會好好伺候你的?!蔽议_心地朝奶奶一笑。當我的手摸到奶奶的腳時,不禁心里一顫,原來奶奶的腳是那么粗糙。是啊,奶奶辛辛苦苦勞累了一輩子,到現在還要天天給我洗腳,我心里真是慚愧??!我慢慢地把奶奶的腳洗了一遍,然后輕輕地按摩了一遍。我很認真地對奶奶說:“奶奶,我以后天天給您洗腳?!蹦棠涕_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