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通過精確的描述和細致的觀察描繪出真實的情感和情景,并通過深度思考展現出作者的獨特見解。想要寫一篇優秀作文,除了自己的努力外,也可以參考一些優秀的范文,借鑒其中的寫作技巧和表達方式。
包粽子的二年級范文(15篇)篇一
今天是今年的最后一天,我和家里的大人們一起來到奶奶家包粽子,迎接新年。包粽子是我們家的習俗,每年在即將到新年的那一天,帶著芭蕉葉,糯米,香料,竹繩來到奶奶家包粽子。
在包粽子的前一天,我們早早的就洗好了粽葉,第二天一大早就來到奶奶家了。就在那矮矮的平桌上,我們把葉子放好,在門外淘好了米,放在一個大盆里。那米可不是一般煮飯用的米,而是我們精挑細選出來的上等香糯。我們家包的粽子,既不用花生,也不用綠豆,但它依然散發出香味,為什么呢?這是因為我們包在粽子里的,是一種香料,這種香料,平時種在奶奶家的陽臺里,一到包粽子的時候,我們就會把它的葉子摘下來,把它撕成一條一條的,撕的時候,可以聞到清新的香味。當我們小孩已經把葉子撕好的時候,就會把它交給大人們,放在一個小小的用磚制成的小罐子里,大人們拿著一個小棒子,把它搗碎成粉,搗碎后,再放到鍋里抄一抄,綠色變成了黑色時候,香料就做好了。接下來,我們還要去準備竹繩。這種竹繩,是生在在老家山上的一種竹子做成的,并不是每棵竹子都可以做成竹繩的。做成竹繩的竹子,必須是節長眼少,不嫩不老,長得勻稱。選好竹子以后還要把它撕成一條一條的。當一切的材料都準備好了以后,我們坐在沙發上,開始包粽子了。
只見奶奶拿起兩張葉子,疊在一起,用碗舀起一碗米放在葉子的中央,再拿起一塊沾了香料的肉放在米的中間,再舀起一小碗米蓋住肉,然后把葉子和起來呈長方形狀,再把多余出來的葉子折起來,交給負責綁的人。綁的人呢,拿起一根竹繩繞在粽子頭上,繞兩圈,再在粽子的斜側面繞個小結固定,再拿起一根竹繩,接著重復上面的步驟,直到粽子尾,大概一個小粽子上有五根竹繩,一個大粽子上有差不多8根竹繩。
接下來,在大家的努力下,粽子已經放滿了箱子,桌子。我大概的數了一下,竟然有一百多個粽子!
今天包粽子的時候雖然我沒有幫什么大忙,但是我也深深地體會到了包粽子的辛苦,大家的手都被竹繩嘞紅了。但是大家的心里都是甜蜜蜜的,因為這是我們大家一起團結合作的結果!
包粽子的二年級范文(15篇)篇二
一、活動主題:
二、活動目的:
1. 通過親手包粽子,讓班級能夠更真切的去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了解更多的美食制-作-工-藝,比如包粽子的方法以及配料等等,以輕松愉快的方式享受過程。
2. 在傳統佳節—端午節來臨之際,讓家長和孩子一起過節,增進親子交流,也互 相送上節日的問候。
3. 體驗勞動的樂趣,分享勞動成果,感受節日的氣息。
三、活動時間:2017年6月17日下午3:40?
四、活動地點:班級課室
五、活動流程:?
1. 包粽子階段:組織家長和孩子積極參與活動。2. 活動后期:由家長將自己組包好的粽子帶回家幫助煮熟分發給該組一人一只粽子品嘗。
六、包粽子的步驟:若粽葉太小就用兩片放一起,把粽葉左上右下并列成一個大的,用剪刀把根部 剪齊,折成漏斗狀,注意捏緊漏斗交界處。先在漏斗中放上一層糯米,然后加上一層餡,最后在加上一層糯米。漏斗放滿米后,把上面的粽葉折下來,以不漏米為原則把粽子包嚴實。用準備好的.棉線把粽子繞圈扎緊,這樣粽子就包好了。
七、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開后才放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水重新滾起后再用旺火煮3小時左右。 在煮粽過程中不要添生水。煮好后趁熱取出。吃時打開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為上品。
八、評獎:
一等獎3個、二等獎6個,獎品一份,頒發獎狀一張。獎品:一等獎:親子陶藝一對(15元/對)共45元 二等獎:旺仔奶2盒(約3元/盒)共54元。
九、分組搭配:
十、粽子評價標準:
表面形態:粽角端正,扎線松緊適當,無明顯露角,粽體無外露。
色 澤:剝去粽葉,粽體米粒呈淡醬色(不放醬油的粽體呈所用物料應有的色澤),餡料具有所用物料相應的色澤,有光澤。
組織形態:粽體不過爛,內有餡料,粽子內外無雜質,無夾生,不得有霉變、生蟲及其它外來污染物。
滋味與氣味:糯而不爛,咸甜適中,具有粽葉、糯米及其它谷類食物固有的香味,不得有酸敗、發霉、發餿等異味。
為了有效地利用端午節傳統節日這個契機,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同時提前營造慶祝新中國成立**周年的良好氛圍,根據區文明辦、街道的統一部署,根據社區實際,特制定端午節活動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利用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深入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廣泛開展群眾性民風民俗、體育健身、愛國主義、綠色環保和科普宣傳活動,引導民眾,尤其是社區青少年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全面動員社區單位員工、居民群眾,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到人民滿意城市創建活動中。
二、活動形式
1、"粽子傳愛心"主題活動。在社區黨總支的帶領下,以社區志愿者為活動主體,親自為社區的孤寡老人、低保人員、殘疾人和老黨員送去節日的祝福與問候,并帶去了自己買的粽子、皮蛋和咸蛋,與他們一起提前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2、節日民俗宣傳活動。社區將通過市民學校、"座談會"、宣傳板報等多種形式宣傳端午節的來歷,通過包粽子等活動讓人們親身體驗節日習俗,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熱潮。
三、活動要求
1、高度重視。社區將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活動方案,努力營造和諧、祥和的節慶氣氛。
2、信息報道。社區會第一時間把"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文化活動的相關活動信息上報街道,做到宣傳到位。
3、創新形式。社區將開展廣泛宣傳,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和主動精神,把群眾發動起來,參與進來,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使群眾成為節日活動主角。
包粽子的二年級范文(15篇)篇三
盼望已久的端午節來了!我又可以吃粽子了。
我早早地起了床,看見奶奶在包粽子,奶奶看見了說:“今天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懶蟲起床了。”我對奶奶說我也要包粽子,奶奶答應教我,我興奮叫起來。
我看見奶奶把粽葉包成了一個三角形,再放了一勺米進去,用筷子將米搗緊,我也跟著學,可是,這些米太調皮了,一下子跳了出來,奶奶見了說:“包粽子要有耐心,得慢慢來,急不得的。”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小心翼翼地鼓搗,終于包好了一個,雖然動作很慢很慢,不過我不著急,多練練就快了。
過了一會兒粽子可以吃了,我興奮不已地揭開鍋蓋,好香!迫不及待地撕開葉子吃了起來,真好吃!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真快樂啊!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我特意提前一天來到奶奶家,和奶奶學一學包粽子。
奶奶早已把糯米泡好,我急忙取出小板凳坐在桌子前,我看著奶奶先把兩片葦葉相反重折,然后再把兩片葦葉折成小簍形,再往里面放米和棗,最后把上面多余的葉子蓋上,用繩子系緊,這樣一支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邊看邊學,按奶奶地指點,好不容易包了一個小小的粽子,我舉起這只可愛的小粽子說:“哈哈!誰要吃了我的小粽子還不夠塞牙縫呢!”媽媽也好奇地包了起來,她包的粽子就是封不上口,總是漏米,奶奶說:“你放的米太多了”,聽了奶奶的話,果然有效,媽媽還出了一招是五花大綁,她把每個角都用繩子捆起來了,我真佩服。后來,我又發明了一個長粽子。
粽子上鍋煮上了,要到明天早上開鍋。到了晚上我做了一個香香甜甜的夢!
今年,我家包粽子要早些。這不,今天我家也開始包粽子了!
粽葉是奶奶昨晚一張張認真洗過了的,包粽子的繩俗稱“粽櫪鞭”也浸泡過了。五點不到奶奶就起床,燒開水、淋稻草灰,我起來的時候,熱情的隔壁鄰居們也都來幫忙了!大門口長長的凳子上放著一個又紅又大的盆,里面有一臉盆糯米、蜜棗、粽葉,“粽櫪鞭”則高高到掛在了門框上。大人們臉上露出節日才有的喜悅,忙的不亦樂乎!不一會兒,門框上就吊著許多的粽子,它們擠在一起,像一個個綠色的果實。
吃過飯,離上課時間還早,我也要試試包粽子。我拿起兩張小葉子,把它們彎成一個斗,先放一點糯米,把蜜棗放在中間,上面蓋一層糯米,再把粽葉翻下來,哈!別人的粽子有四個角,我的只有一個角,上面的角不見了,多了兩個小洞,糯米們商量好了,一塊兒跑了出來!看來包粽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呀!時間不早了,媽媽叫我了,我該上學去了!有空下次在學!
奶奶告訴我,下午放學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
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粽子不僅以它特有的形狀、顏色和滋味惹人喜愛,而且能引起人們對一位古代詩人的懷念。
粽子的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你能說出它包含磁卡幾個角,幾個棱,幾個平面,幾個三角形嗎?粽子用翠綠的葦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大棗。煮熟后,顏色就變了,剝開墨綠色的葦葉,只見潔白如玉的珍珠米團里鑲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棗,紅白綠三色互相映襯,顯得十分艷麗動人。
老人們說,吃粽子要學習屈原的崇高品格,要繼承詩人偉大的愛國精神產,難怪人們吃粽子時,總要給孩子們講述屈原的故事。
今天,爸爸帶我去阿姨店里包粽子。我聽了這個消息,高興得蹦了起來,活像一個裝了彈簧的洋娃娃。
我們吃完午飯,急匆匆地趕到水產城,阿姨的店里,人群把桌子圍了水泄不通。我好奇地跑到里面,探進頭一看,原來她們已經在包粽子了。
我也洗好手,迫不及待地跑過去幫忙。我拿了兩片包粽子的葉子,先把粽子葉做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再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放二塊肉和一個蛋黃,然后把多出來的粽子葉蓋住漏斗的口,最后把粽子包成一個四角錐,用咸草把粽子扎緊。
粽子包好了,我們把粽子放入鍋里面。過一會兒,一股香味從鍋里飄出來,饞得我垂涎三尺。我老是問阿姨粽子什么時候好,阿姨說:“你真像一只小饞貓。粽子要慢慢的煮,煮出來的粽子才好吃,俗話說‘不到火候不揭鍋’。”時間過得可真慢呀!粽子終于出鍋了。一陣風吹過,芳香撲鼻的香味迎面而來,我小心翼翼地拿了一個熱氣騰騰的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我伸手想再拿一個,阿姨說:“少吃多滋味,多吃壞肚皮。”
端午節那天,我們一家人忙碌著包粽子。我興奮對媽媽說:“媽媽,你教我怎么包,好不好?”媽媽點頭答應了。媽媽一邊包,一邊給我講解。看完媽媽包粽子的過程,我就滿不在乎地說:“這么簡單,看我的!”我就學著媽媽的樣子,先把粽子葉卷起,再往里面江米、紅棗,然后用粽子葉把江米和紅棗包好。我說:“媽媽,看!我包好了吧!”我得意洋洋把粽子往盆子里一放,結果粽子全散了。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我有點灰心了,再也沒有剛才的雄心壯志了。媽媽溫和地說:“別泄氣!再來一次!把江米按實,繩子扎緊!”聽了媽媽的話,我重新鼓起了勇氣,一步一步細心地做,終于把一個完整的粽子做好了。看著包好的粽子,我開心極了,這是我自己辛苦的結果啊。看來以后做事可不能驕傲啊!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一大早,我就起床跟媽媽學著包粽子。
我把準備好包粽子的粽葉和糯米拿出來,就迫不及待跟媽媽忙乎起來了。我先將兩片粽葉卷成一個漏斗形狀,再將泡好的糯米放入其中,媽媽見我把糯米放得很多,粽葉都要炸開了,便對我說:包粽子時,糯米不能放得太多,太多了葉子會擠破,到時就會漏米,但也不能放得太少,太少粽子就不飽滿,過于松軟既不好吃也不好看,你要將米放得和“漏斗”一樣齊平,還要用手壓緊,這樣包出來的粽子又美觀,又緊湊,還好吃,不信你來試試看。
終于我照著媽媽的方法在媽媽的幫助下完成了我包粽子的過程,雖然沒有媽媽包得好,我相信只要我多練習練習,以后一定會和媽媽一樣包得好。
這次放假回家前,媽媽買了好多的江米和蜜棗,說要回姥姥家包粽子,我問媽媽會包粽子嗎,媽媽說大姨這次放假也回姥姥家,原來是讓大姨勞動啊!
吃完早飯,姥姥就開始把米泡上了,吃完飯開始煮葦葉,姥姥說煮過的葦葉干凈并且有韌性,我經常吃粽子,卻是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的接觸包粽子,所以就在旁邊看著,順便幫大姨遞個蜜棗,拿個包粽子的'繩等。
大姨包的真快啊,只見她把兩片粽子葉排到一起,卷成漏斗型,把江米放進去,放一個蜜棗,再裝進去一些江米,然后用粽子葉蓋住,用剩下的粽子葉圍著江米繞一圈,再用一片粽子葉纏一遍,防止有江米漏出。大姨讓我試試,我拿起粽子葉,學著大姨的樣子,前面步驟都沒問題,可是把粽子葉蓋住后,怎么繞怎么纏粽子都不聽話,最后以失敗告終,難怪媽媽和小姨、妗妗在旁邊看著,都不動手,原來包粽子是看著容易,包著難啊!
一上午大姨包了一百多個粽子,煮了兩鍋,我吃了三個粽子,中午飯都吃不下了。
今天我到外婆家吃了一個白米粽和一個豬肉粽。我吃的津津有味,于是我就想向包粽子能手外婆學包粽子。
剛好外婆正在包粽子。我就急忙跑過去請外婆教我怎么包粽子。外婆就讓我在旁邊看著她包,只見她挑來兩片又寬又長的葉子,熟練地卷成喇叭形,再用勺子勺了幾勺米,裝進“喇叭”里,然后三下五除二地左一包右一裹,接著又用線繩扎緊,一個四角的白米粽就做好了。外婆讓我做做看結果我把放進去的米漏出去了,我灰心了但又繼續做總算做出了一個白米粽。我就又向外婆請教咋么做豬肉粽。外婆說:“先用醬油、鹽、味精和糖,跟肉一起奄一下然后就把肉放在米里包起來就行了。說著給我做示范。我又做了一個終于學會了!
今天晚上我吃了我自己做的那兩個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端午節到了,姥姥要包粽子,我也來參與。先報安排好的米、粽葉、馬蓮還有肉棗、紅棗……放在桌上,開始我先看姥姥包了一個,簡單!
我學著姥姥的樣子,先把粽葉卷成漏斗狀,先放一勺米,放一個棗,再放一勺米,用剩余的粽葉包住,兩個手都占住了沒法捆了,在姥姥的幫助下,快要散架的粽子終于包好了。
我們包了肉粽、甜粽、豆粽……開始煮了,里面除了粽子,還有雞蛋。滿屋子飄著粽香,太誘人了。
粽子端上來了,我迫不及待的扒去皮,咬了一口,一股濃濃的清香,黏黏的、軟軟的、真好吃。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要紀念屈原、賽龍舟……。
我們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度過了傳統的端午節。
包粽子的二年級范文(15篇)篇四
端午節假日中,我一直再幫助奶奶包粽子。
我一開始選了幾條長粽葉,又拿了一團米,把米捏成一團,遠看仿佛是一個立體的三角形;我用粽葉把米團一層又一層地包裹起來,但是,它那角中總是有一個小洞。
我又看了一下奶奶怎么包粽子的,她先用左手拿著葉子,右手用一筷子夾了一團米放在粽葉上,然后以層一層地包裹起來,最后用繩子捆,一個完美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我看了看兩個粽子,一個齊心怪狀,另一個完美無瑕。我在奶奶的指導下一點一點地學。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包的粽子終于成功了!
今天玩的真開心!
包粽子的二年級范文(15篇)篇五
“三角四棱長,珍珠肚里藏。
想嘗珍珠味,解帶剝衣裳。”你知道這個謎語的謎底是什么嗎?是粽子。
端午節前一天晚上,媽媽把買來的粽葉、糯米、紅棗都泡在了清水里。我躺在床上,心想:明天我要嘗試包粽子嘍!
第二天一大早,我叫醒媽媽,迫不及待地說:“媽媽,我們開始包粽子吧!我都等不及了!”說干就干,媽媽拿出昨晚泡好的粽葉、糯米、紅棗,還有細繩,開始動手!在媽媽的指導下,我拿出兩片比較寬的粽葉,把它們折成漏斗狀。我一邊看一邊學,感覺做得還挺順利。我往“漏斗”里面裝了一些糯米,然后再放一顆大紅棗,眼看就要成功了,正當我暗自得意時,手一松,“嘩”的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撒了一桌子,前功盡棄。我有些沮喪,心想:包粽子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啊!媽媽看到了這一幕鼓勵我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再來一次,加油!”我抓起一號粽子的“殘骸”——粽葉,重新開始!這次,當到了上次失敗的那一步時,我格外小心,心里暗暗想:手拿穩,“漏斗”不要松,肯定能成功!媽媽也在一旁給我鼓勁打氣。這次,終于過了這道“坎”。挑棗時間到!我選了一顆又大又紅的棗,塞進糯米里,再在棗上面撒了些糯米,把粽葉折疊在剛才的“漏斗”上,就好像給棗蓋上被子一樣,接著我拿細線仔細纏繞好這個粽子,最后打了一個結實漂亮的結,好了!我的第一個“杰作”,終于完成啦!
所有的粽子都包好了,開始下鍋煮。不一會兒,家里就飄出了粽葉的清香和棗兒甜甜的味道。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別提有多高興!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包粽子的二年級范文(15篇)篇六
首先第一步:把肉切成一條一條的,把鹽、醬油、味精放入切好肉里,放那里掩一下。
第二步:把包粽子的葉子洗干凈,倒入開水泡一泡。
第三步:把米放水里洗干凈,瀝干,在米粒放入醬油、鹽、油攪拌均勻。
第四步:把板栗剝好,洗干凈,就可以包粽子了。
先把包粽子葉子折成畚斗形狀的,在上面放上一小瓢米,放上幾顆板栗,還放上一塊肉,再放上一些米,把包粽子葉子包好,用繩子捆緊。就這樣粽子包好了。
包粽子的二年級范文(15篇)篇七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端午節。每一年的這一天,很多人家都會。
今天,我的媽媽也買來了糯米,紅棗,花生,紅豆,還有棕葉。接著把泡好的江米洗干凈,放到鍋里煮了一會兒。好了,開始嘍!
我一會兒這里看看,一會兒那里弄弄,看媽媽把粽葉折成了三角形,放上一層糯米,又放上花生,再放一層紅豆,我馬上拿了一個我最愛吃的大紅棗放了進去,最后媽媽把上面的粽葉向下一折,好了,三角形的粽子做成了!哦,忘了還要用棉線綁緊,因為媽媽的技術還不到家,才只能夠用棉線綁起來。就這樣,我和媽媽包了很多個粽子,其中我還自己包了一個很特別的大棗餡粽子,是個船形的。煮粽子時,聞著飄出來的香味,饞的我垂涎三尺。
兩個小時后,粽子終于煮好啦!我顧不上燙,趕緊拿起我包的那個船形粽子咬了一口,哇!好香啊!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我們一家吃著自己包的香噴噴的粽子,媽媽我夸說:“家駿真是長大了,能夠幫媽媽了!”聽了這話,我心里甜絲絲的。
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包粽子的二年級范文(15篇)篇八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老媽說:“咱們去買點糯米、葦葉、蜜棗,到外婆家。”我高興地答應了。我和老媽轉了三條街,還是沒買來葦葉。我說:“別買了,我們就用外婆家房后的竹葉吧。”
到了外婆家,我和外婆一起去竹林里撿竹葉,老媽在家里泡糯米。竹葉已經干了,我只好把撿回的竹葉用水泡一泡。
吃過午飯,我們開始了。外婆和老媽不會包,我只好當他們的小老師,給他們示范的方法,不一會兒,外婆和老媽就學會了。我們齊心協力,不一會就把粽子包完了。老媽說:“真是人多力量大呀!”
開始煮粽子了,老媽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高壓鍋里,添上水,點燃氣,我們靜靜地等著粽子變熟。這時,閑下來的老媽問我:“你怎么會呀?”我自豪地說:“是跟著街上賣粽子的阿姨學的。”老媽認真地說:“高潔,這就叫處處留心皆學問。學習也應該像這樣用心。”
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也覺得香甜。
包粽子的二年級范文(15篇)篇九
星期六的上午,我們一家人一起。奶奶先把粽葉煮得香噴噴的,接著把粽葉洗干凈。媽媽把蜜棗、紅棗、豬肉餡拿出來。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就開始了。
我看見媽媽和奶奶包的粽子很好看:尖尖的角、胖胖的身體,像一個個可愛的娃娃。我也拿起粽葉迫不及待地包了起來,可是這米粒似乎跟我作對似的,經常要逃出來。奶奶看見了說:“你的米粒放太多了!”哦,原來是這樣!“米不要放太多,右手慢慢地把粽葉卷過去……”在奶奶的指導下,我一連試了好幾次,才千辛萬苦地把第一個粽子包好了。
包粽子的二年級范文(15篇)篇十
端午節到了,我家正忙著呢。
今天,天剛蒙蒙亮,我們都起床了。媽媽讓外婆做餡,讓小姨洗粽葉,讓我發粽葉和繩子,她做粽子。至于“大名鼎鼎”的“大廚”老爸嘛,就負責煮粽子。
外婆先用玻璃瓶碾碎事先泡好的綠豆,加上水和一些調味料,就做成了一盆香味四益的綠豆餡。外婆又把一些煮熟的糯米放進另外一個盆里。最后,她拿出一些豬肉,放進一個小碟子里。只聽一陣“嘩嘩”的水聲,小姨也把粽葉洗好了。我把兩片粽葉和一條繩子遞給媽媽。只見媽媽熟練地把一片粽葉折成斗型,再把兩勺糯米、一勺綠豆和幾片豬肉放進粽葉里,再在上面壓上一片粽葉,此時然后把多余粽葉向內折,最后綁上一條繩子,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一共做了四十多個。老爸接過粽子,把它們裝在兩個壓力鍋里,在把壓力鍋都放在煤氣爐上。他一會兒看看這鍋,一會兒看看那鍋,忙得不亦樂乎。過了二十分鐘,粽子煮好了。廚房里充滿了粽香。
我拿了一個粽子,去了葉,便狼吞虎咽了起來,沒到一秒鐘就吃完了。
自己家包的粽子就就是好吃,我明年還要吃。
包粽子的二年級范文(15篇)篇十一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提前幾天媽媽就買好了粽葉、紅棗、花生、還有香腸。全家起了個大早開始包粽子,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包起來可有點難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粽子,卻像個“受傷的兵”,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來又倒下了。媽媽看看不像樣子的粽子拿過棕葉教起我來:“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粽子葉靠近葉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斗裝,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的葉尖部分,其余四指在葉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顆紅棗把尖部堵嚴,再放入江米蓋住紅棗,再把棕葉長出來的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在拿繩子捆好扎緊,多余的葉和線剪掉。”
我聽了心想小小的粽子還有那么多學問,還是乖乖學吧!我把兩個差不多大的粽葉按順序疊好,做成了漏斗狀,先放了一顆棗再放入糯米,三繞四卷,哈哈!一位大將軍出現了,給他系上腰帶他更神氣了!
包粽子的二年級范文(15篇)篇十二
“糯米白花花,粽葉手中拿……”我邊唱邊幫外婆拌肉餡。原來是快過年了,我們老家有習俗,我和外婆在呢!
早兩天外婆就把粽葉刷干凈了,然后放水中泡大約十分鐘,拿出來晾干。在晾干的十五分鐘里,外婆教我拌餡。第一批是芋艿餡的粽子,所以我拿了四個芋艿,把它們切成一粒一粒小粒,再拌入鹽、醬油和辣椒醬,然后均勻攪拌。接著是拌肉餡,我拿起醬油和黃酒一同倒下去,一不小心黃酒倒太多了,肉像是在水里游泳似的。“這可怎么辦呢?”我著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時外婆走過來了,只見她把多余的.黃酒給倒了出來,然后拌入醬油等其他調料,三下五除二的功夫就搞定了。
最關鍵的是了,這可是一門技術活,我們拿出昨天泡好糯米,還有餡和棕葉,開始動手包咯。先把粽葉卷成桶形,然后在“桶”里鋪些米,再鋪芋艿……裝好餡后把多余的葉子折到餡上。接著把兩邊葉子向下折,多余的向另一邊折,用繩子系緊。最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子里煮上一個小時,一個美味的粽子就完成了。
晚上我們一家人一邊吃著可口的粽子,一邊看電視,幸福極了。
包粽子的二年級范文(15篇)篇十三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我最喜歡的端午節快到了。
一說端午節,肯定少不了,今天我和媽媽也一起。先把綠油油的粽葉清洗干凈,糯米用水泡上煮一會兒,這樣的米包好之后會更容易煮熟,然后準備需要的繩子和餡料。第一步,拿一片大粽葉折成一個尖尖的角,接著抓一把米放進去,中間放上喜歡吃的'紅棗,再放點米填滿,把粽葉折過來綁成一個三角形,這樣一個粽子就完成了。可是我怎么也包不成一個三角形。媽媽看到了之后,給我講了一個小技巧,經過媽媽的指導,我茅塞頓開。不一會兒,一個圓鼓鼓的三角形粽子就包成了。最后一步,用繩子把粽子拴得緊緊的,這樣煮的時候,米就不會漏出來。粽子終于包好了!我學會了,心里特別自豪。
粽子煮好了,誘人的清香味撲鼻,我們全家人坐在一起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感覺真幸福啊!
你們的端午節,都做了什么餡的粽子呀?
包粽子的二年級范文(15篇)篇十四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一起“”,這是我們第一次。我還不太熟悉,我們去菜市場買了江米、蜜棗、竹葉。回家媽媽把竹葉用水泡上、江米放到鍋里加上水,讓水沒過米的高度開火煮上。竹葉泡了一小會也用火煮了一下,水開了就關火了。過了30分鐘我們把煮米的火也關了。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了,我們先把熱騰騰的竹葉在冷水里過了一下,我拿起竹葉在一頭折了個三角形,然后用勺子挖了半勺米放進去、接著放上蜜棗、最后又用半勺米蓋到了上面、用竹葉把江米包的嚴嚴實實,不漏一絲痕跡。最后媽媽用細線又纏得緊緊的`。等一個個包好以后,我們把它們放進了鍋里煮上1個小時后,一股清香飄入我的鼻子,我迫不及待的打開鍋蓋,用筷子拿出一個,剝開粽葉,我美滋滋的咬了一小口,真是又燙又黏又甜。
我們在家里吃的津津有味,雖然它做的不是很理想。但這是我們自己做的,我非常喜歡吃!
包粽子的二年級范文(15篇)篇十五
今天,雖然外面下著雨,但是同學們的熱情不減。因為馬上要到端午節了,所以學校組織了一次親子活動。
早上,我們來到了位于河景花園5樓的活動地。大家入座后,洗洗手,卷卷袖子,聽了負責人的介紹后,便開始了之行。我的奶奶先做起來了示范。只見奶奶挑了兩片粽葉,一張大,一張小,大的放在下面,小的放面上面,并讓光滑的一面都朝里,再用一只手的虎穴夾住約3/1的地方,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握住兩張粽葉的頂端,順勢卷成了一個喇叭形,卷緊一些。然后,左手拿粽葉,右手捏起一撮米,放進粽葉里,用食指和中指把米摁緊,接著用右手去折粽葉,把粽葉蓋在口子上,又加上了一片粽葉,讓漏米的地方更嚴實一些。最后用繩子綁好就成型了。
我見奶奶包的挺簡單,于是便也試了試。我挑了兩片一樣大的粽葉,重疊了一半在一起,可第二步卻讓我傷透了腦筋。我剛卷起來,可粽葉的折角處反而從下面頂了上來。我又看了一遍奶奶怎么包,琢磨出了技巧。原來在折之前,先要把兩手之間的粽葉彎曲呈60°角,再把粽葉卷成空心圓錐狀。我拿左手大拇指握緊粽葉,整個手托住半成型的粽子。我用手抓了一把糯米漏了進去,小心的把多出來的一段粽葉蓋了上去,再順著粽子繞了幾圈,系上了繩子。雖說不算緊致,但最起碼有了成果吧。跟著我去看看別人吧。
我來到了銀屏前的一處,發現這里的同學包了許多粽子,想看看他們是如何包的。原來這里的同學們有了創新精神,只取用了一片粽葉!不過包起來可是有模有樣。挑選粽葉一片一片比較著大小,夾住粽葉時為了做出來的粽子大小一致,還特地用手指把量了一下。到了加糯米的時候,同學們每人用小勺盛了兩小勺,就不盛了。多出來的粽葉拿剪刀把特別細的葉尖減去,剩下的繞著粽子逆時針方向統一旋轉。最后一步更是絕,只見同學拿出一條扎滿了小三角粽的繩子,看看大約要用多少繩子,留出那么多,繼續系在了繩子上。
這次活動,大家的收獲也都不少,有的人手中拎著一大袋粽子,有的人手中捏著十幾個粽子的繩頭,在胸前晃來晃去,還有的人直接拿了一大條孿生兄弟粽子,幾乎與他身高的一半了。
經過這次活動,大家不僅學會了如何,更促進了家庭的和睦關系,真希望我們小記者可以多參加這樣的活動,更體會到做任何事只要有誠心、細心、恒心、堅持不懈,就能得到你滿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