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現代教育技術心得體會800字篇一
(二)形象直觀,加深理解
其實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知主要是通過視覺和聽覺來實現的。教師如能通過多媒體技術做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課件,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變無聲為有聲,再現語言文字所表現的紛繁世界,讓學生產生一種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心理狀態,構成一種心理圖像,從而使情境感染和語言感知融為一體。比如學習《桂林山水》一課,教師可以在講課開始向學生展示電子地圖,并指出桂林山水在世界游覽勝地中所具有的獨特的美,激起學生一游為快的欲望,隨即由教師范讀課文同時放《讓我們蕩起雙槳》的音樂,使學生從視覺、聽覺上深切的體會桂林的美景。
(三)利于合理安排時間,達到教學目標
傳統的課堂,使教師光書寫板書就占去很多時間,這種方式太過的浪費時間。這是教師感到教學的難點問題,也是學生經常抱怨的客觀要求。但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則可以把以前繁瑣的事情,化為只需用鼠標輕輕一點即可完成的事情,這樣就大大節省了時間,并且由于直觀、生動,讓學生接受起來更加容易,更重要的是留給學生豐富的想間,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同時給學生留有題問的時間和空間,豐富了學生學習的內容。
二、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對教材的鉆研,全力制作課件
因為制作一個精美的課件,要搜集大量的原始資料,包括音頻、視頻、圖片等各種文件,或在網上瀏覽諸多同仁的課件,然后根據教材內容,對涉及到的內容進行篩選、剪輯和合成,設置許多命令操作,這都需要一定的電腦操作技術,為確保課堂上萬無一失,還要進行反復試驗等等。完成這一工作會花費教師很多的精力和時間,而往往會忽視教材內容的整體性、連貫性,尤其在重點的突出、難點的突破上會或多或少的被削弱,即使預設全面,也很難用課件上的固定模式來應對幾十個學生參差不齊的認知水平。一旦有幾個學生的思維出乎預設,整個課件可能會松馳失度。如果每節課都盡全力制作精良課件,作為教師就很難去鉆研教材,去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很難真實而及時地了解學情,進而有針對性地準備下一節課。
(二)教學“主體”顛倒,本末倒置
現代教學中強調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實施者,要發揮自己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特別是面對小學低年級學生,教師的主導作用更加重要。過分的依靠多媒體教學形式,過多的追求和利用多媒體的使用功能,致使教師成了聲音、圖片等視聽資料的播放者,學生成了傾聽和觀看者,課堂主角成了多媒體設備和現成下載的課件。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被架空。
(三)傳統教學優勢完全喪失
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強化和盛行,使許多教師紛紛淡化或放棄了許多傳統教學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眾所周知,傳統課堂教學中的黑板與粉筆仍是現代教學媒體無法替代的。黑板。隨寫隨看,可以重現,即時性強,更重要的是教師規范、工整、漂亮的書寫對寫生的書寫起著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對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漢字書寫習慣有很大的幫助,這種優勢是多媒體教學手段無法替代的。
三、改進多媒體教學的方法
(一)全面系統的理解新“課改”的理念
多媒體是物,是一把雙刃劍,關鍵是人,是使用它的人和評價它的人。只有全面系統的理解新“課改”的思想和理念,真正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正確掌握和運用恰當有效的教學設計,多媒體教學手段才能充分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作為教學的實施者,教師要圍繞學生學做文章,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恰當的創設符合學生實際,促進學生更好的思考和學習的教學情境,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提供的信息量大,而且形象直觀的特點,最終促進學習者的學習。
(二)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
多媒體教學給我們的課堂帶來了新的學習方式,并提供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教學環境,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根據教學對象的特點,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的主導作用,以現代的教育理念指導并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利用板書補充和強調,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才能將多媒體較好的應用于課堂教學中,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總之,運用多媒體教學,從視、聽、感、悟等方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全面感官,化難為易、化抽象為直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十分有益于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落實語文多媒體技術教學勢在必行,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我們教師應本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懷著對“學生終身負責”的責任心,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使用相應的多媒體進行教學,實現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整合嘗試,不斷總結經驗,更好的服務于教學。
現代教育技術心得體會800字篇二
當今信息時代,知識迅速更新,社會知識的總量又在以爆炸式的速度增加,知識爆炸使傳統的教育體制和教學模式難以與之相適應,迫切要求對教育體制和教學模式進行變革。在此形勢下,隨著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一種嶄新的教育體系--多媒體教育網絡便順應時代的需求而誕生了。
多媒體教育網絡具有直觀、生動、理想的模擬性,豐富的資源共享性和方便快捷的交互性。它綜合了課堂講授、書本教學與電化教學的長處,把各種教學方式的優點有機地結合起來,能多方面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學得懂、理解快、記得住,從而達到因材施教和生動活潑的教育效果。其特點是:
1.學生可以在他們認為最合適的時間和地點接受教育和培訓,而且不一定要有指導教師在場。在一個教室或一個系統中可允許有幾十或幾百個學生同時上機學習相同的或完全不同的課程。學生可以隨時中斷學習,然后再從中斷的地方重新開始。
2.多媒體教學軟件大大地增強了教學魅力,能使學習的內容圖文聲像并茂,栩栩如生。特別是在演示和實驗方面的仿真功能(例如,用計算機模擬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微觀結構及其變化過程),能使許多抽象的和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得直觀易懂、生動有趣,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由于網絡上的教學工作是按最有效的、個人化的教學原則來進行的,并同時使用視覺和聽覺,因此能明顯地提高學生的記憶和學習效率。研究表明,多媒體教學使學生的學習時間縮短了50%,記憶力提高了80%,教學費用減少了一半。
4.通用的教育軟件和激光視盤能支持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案和大部分的課程。
5.可以有效地測量與跟蹤教育培訓的結果。
在多媒體教育網絡上,教師可以很方便地將實物、教案、圖表、幻燈、軟件程序、動畫、聲像資料、課堂講授以及在網絡上的各種資源提供到學生的面前;可以在瞬間完成各種媒體的轉換;可以利用現成的軟件將一些難以計算和描繪的結果形象地顯示出來;可以立即組成一個系統,并隨時修正參數,重新演示系統的功能和運行情況,從而提供了一個極其生動、活潑、直觀、有趣的教學環境,為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開辟了一個空前廣闊的舞臺。
在多媒體網絡環境下,既可進行個別化的教學,也可以進行協作化教學(即開展集體討論與分工協作),還可以將這兩種教學模式結合起來,形成一種全新的網絡教學模式。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還能利用智能化的教學軟件與計算機對話交流。計算機按學生的要求提供知識與信息,并同時根據學生的反映調整與修改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學方式與教學進度,甚至指導教師也可以由學生來選擇。在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可以進行如下的運作:
(1)快速查詢和調用網上遍于全球的大量的教學信息、教學資源和課件。
(2)對選擇出的教材重新進行排序、包裝和組構。
(3)把加工處理好的或利用過的教學資料存入某個文件,備以后隨時使用。
(4)與教師或同學共同操作某個軟件或課件,共同討論某個教學資料的內容。
(5)學生既可以向學校里的教師學習知識,也可以向知識數據庫與專家系統學習。學生接受知識的范圍更加擴大,學生彼此是互教互學的對象。因此,從根本上結束了傳統的以教師和課堂為中心的教育方式,代之以學生為中心、以實踐為中心的現代教育方式。
飛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在當今教育領域的應用是教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多媒體技術具有運用多種現代化手段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顯示與重放、模擬、仿真與動畫技術的應用.可以使一些普通條件下無法實現或無法觀察到的過程和現 象生動而形象地顯示出來,可大大增強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使學生的課堂學習向多方式、多途徑方向發展.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能促進教師去進一步完善課堂教學,使教學過程更具有科學性,能幫助教師在課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使用時間,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課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識,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