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可以幫助教師進行教學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調整,提高教學質量。下面是一些教學計劃的編寫經驗和注意事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一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日寇、晉察冀、指揮、尸體、懸崖、磨盤、斬釘截鐵、壯烈豪邁、堅強不屈、昂首挺胸。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3、體會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抗擊日寇的英雄氣概和不畏犧牲的崇高精神。
4、提高閱讀的速度。
第一課時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日寇、晉察冀、指揮、尸體、懸崖、磨盤、斬釘截鐵、壯烈豪邁、堅強不屈、昂首挺胸。
2、快速默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初步掌握快速閱讀的方法,理清文章的結構。
(一)導入
在抗日戰爭時期,英雄的中華兒女,不畏強敵,同敵人展開了殊死的搏斗,這期間涌現出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五位英雄的故事。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讀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組成詞語:日寇、晉察冀、指揮、尸體、懸崖、磨盤、斬釘截鐵、壯烈豪邁、堅強不屈、昂首挺胸。
2、說說下列生字在書寫中應注意些什么:寇尸 崖 豪
3、詞語解釋:
斬釘截鐵:比喻處事或說話堅決果斷、毫不猶豫。
驚天動地:形容聲音響亮或事業偉大。
氣壯山河:形容氣魄像高山那樣雄偉、豪邁。
居高臨下:站在高處,對著低處,形容所據的地勢有利。
(三)請你快速默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可以分為幾部分?
教師提示:快速默讀就是一行一行地讀,不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讀,用眼睛掃視,邊讀邊想。
板書小結:
第一部分(1)接受任務
第二部分(2)誘敵上山,痛擊敵人
第三部分(3)把敵人引上絕路
第四部分(4—6)英勇殲敵
第五部分(7—10)壯烈跳崖
(四)練習朗讀課文,劃出不懂的問題。
第二課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2、體會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抗擊日寇的英雄氣概和不畏犧牲的崇高精神。
3、提高閱讀的速度。
1、體會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抗擊日寇的英雄氣概和不畏犧牲的崇高精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本文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學生在理解五壯士跳崖的舉動上有一定的難度。
一、揭示課題,提出疑問。
1、師板書課題,問:課題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戰士”讓學生明確壯士的含義。然后讓學生根據課題提問,為什么把他們叫做“五壯士”?自由讀全文,說說每段主要講的是什么?看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梳理,提出這節課的學習任務。將重點問題板書。
2、明確學習目標
(l)分小組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五壯士的豪壯。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自由學習全文,默讀畫批:從哪些詞句中可以看出他們是五壯士?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學。
三、確定重點,小組自學
1、小組經過討論,很快確定1——2段為學習重點。教師要根據情況做相應調整,保證每段都有小組選擇。
2、投影出示學習要求:
小組學習要求:
(l)先讀一讀學習的內容。
(2)抓詞句,談談五壯士的“壯”表現在哪?
(3)有感情地讀一讀這些句子。
告訴學生,主持人要根據發言情況,給組員評分,老師要根據小組學習的效率、發言情況評優秀討論小組。
四、全班交流
在匯報時教師要把握以下幾點:
1、匯報由小組共同發言,充分體現小組學習的成果。
2、一個小組表達不完整,別的小組補充,其他同學認真聽,也要參與,發表自己的意見。
3、重點指導朗讀的地方,要帶動全班同學讀。要體現以讀為主。
五、教師指導重點
1、第一段
引導學生抓住“集中兵力,大舉進犯”看出敵我力量懸殊,而五位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部隊轉移,接受了重任,決心拖住敵人重兵,即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這充分顯示了五壯士的豪壯之氣。此段略講。
2、第二段
通過五位戰士在完成掩護任務時的動作、神態,體會五壯士的豪邁,此段以讀帶講。可采取小組讀、師生互讀。讓學生體會到五位戰士勇敢機智、奮勇殺敵,這就是壯。
3、第三段
(1)投影填空:
(2)填完后有語氣地讀一讀,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3)重點指導學生朗讀“為了保護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引上絕路”。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4、解決學生的提問。通過對道路的選擇,體會五壯士不怕犧牲的崇高精神。在生與死面前,五位戰士為了群眾和部隊的安全,義無返顧地選擇了死亡,表現了無位壯士不怕死的英雄氣概。
5、第四段
(1)由學生的問題入手,“為什么用石頭砸?” 抓住下列句子“他剛要擰開蓋子,班長搶前一步……向敵人頭上砸去。”讓學生體會到五壯士不顧激戰數小時的勞累,不顧累累傷痕的劇痛,與敵人血戰到底的壯舉。
(2)指導朗讀
“同志們,用石頭砸!”。個別讀——學生評讀——示范讀——齊讀。
指導朗讀兩個“帶著”。自由讀——個別讀——學生評。兩個“帶著”,后一個語氣更強,“砸”前稍做停頓,“砸”讀重音。
師范讀——自由讀——齊讀
6、第五段
(2)模仿“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帶著……”寫話
五壯士勝利完成任務之后,帶著( ),帶著( ),昂首挺胸,相繼跳崖。
有感情地讀一讀你填寫的句子。
(3)為什么說五壯士的口號聲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大動地、氣壯山河”?有感情地讀一讀。師用充滿激情的語言打動學生,讓學生充分地讀。
六、總結
1、這篇課文表現了五壯士的什么精神?通過分析題目,通過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概括出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2、五壯士跳崖后的情景怎樣?人民又是怎樣來紀念他們的?交流課下查閱的資料。
3、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4、總結語:歷史不會忘記英雄,讓我們記住這悲壯的歷史場面,做一個堅強不屈、自強不息的中國人。
七、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頂峰殲敵
(搶、奪、插、舉、喊、拔、擰、擲)
引上絕路
英勇跳崖勇敢頑強
不怕犧牲
誘敵上山
(沉著、吼、搶、全神貫注)
接受任務
最新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二
通過學習狼牙山五壯士為革命,為人民寧死不屈,勇于獻身的精神,激發學生為振興中華刻苦學習(zh09)。
1、學會本課生字。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3、體會五壯士抗擊日寇的英雄氣慨和不畏犧牲的精神。
4、提高閱讀速度。
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殲敵人、英勇跳崖的動作、神態和語句;體會五壯士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的獻身精神;提高閱讀速度。
1、多媒體課件
2、搜集關于抗日戰爭的材料
一、 導入:
很多同學都看過《狼牙山五壯士》這部電影,都被壯士們那種不怕犧牲精神所感動,那么,我們今天就進一步的體會五壯士那種偉大的獻身精神(板書課題 狼牙山五壯士)
二、 整體感知課文
1、 快速默讀課文,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 指名回答
3、 點撥:本文記敘的是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部隊主力的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完成任務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三、 初讀課文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大聲讀,默讀、小組合作讀……),讀后討論: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畫出使你感動的句子,并說出理由。
1、 生讀課文
2、 討論問題
3、 師:老師為孩子們準備了一些圖片,請同學們看看五壯士的光輝形象。
圖片一、
1、請同學來讀一讀畫面的話
2、這段文字是第2自然段的,本段中哪些句子你最感動?為什么?
a、班長:下命令狼狼地打
b、副班長:大吼
c、宋學義;掄
d、胡德林和胡福才:臉繃得緊緊的
4、 你體會到五壯士對敵人怎樣的情感?恨
5、 指名讀
圖片二
1、 師讀文字
2、 你認為這句話中哪些詞用的好,好在哪兒?
例句: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部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
“走”字鏗鏘有力,表現出班長態度堅定,判斷果斷
3、 從中表現出什么精神?(自我犧牲,愛人民)
4、 指生讀本段,突出重點詞
圖片三
1、 生自己讀文字
2、 4、5段中啊句話最能打動你?為什么?
例句: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
把石頭比作雹子,說明石頭猛、有力,體現殺敵決心和與敵人血拼到底的英雄氣慨。
3、 帶著豪情讀
圖片四、
小組讀,看哪些詞用得好?交流五壯士怎么樣?(不怕死,英勇頑強)
小結:五壯士熱愛人了,熱愛祖國,仇恨敵人,勇于犧牲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zh09),讓我們還著欽佩的心情,再來領略五壯士的英雄氣概吧!
四、 感情升華,拓展延伸
4、總結語:歷史不會忘記英雄
,讓我們記住這悲壯的歷史場面,做一個堅強不屈、自強不息的中國人。
頂峰殲敵
引上絕路
英
誘敵上山
勇
接受任務
跳
崖
最新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三
這篇課文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我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位戰士,為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的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后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的頂峰,在徹底完成掩護任務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視敵人,勇于自我犧牲的革命精神。全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通過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去突出人物的形象,故事性強,對學生的心靈會產生極大的震撼。
1、以朗讀為形式,以隨文練筆為載體,學習洋思教學模式為目標,努力營造一種以學生自學為主的氛圍,培養學生的獨立自學的能力,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終極目的。
2、注重方法的指導,摒棄瑣碎的知識講解,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與訓練。
1、學習生字詞,能正確讀寫“崎嶇、滿腔怒火、斬釘截鐵……”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五壯士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的自我犧牲的精神。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4、領悟課文寫人寫實的方法,提高表達能力。
1、理解課文內容,并有感情的朗讀。
2、領悟課文的寫法,學寫讀后感。
3、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擊敵人和英勇跳崖的語言、神態、動作的句子,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
1、體會人物情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領悟課文記人記事的方法,學寫讀后感。
兩課時
收集相關資料,讀一點抗日戰爭的故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抗日戰爭的故事,師生一起板書課題,再齊讀課題。
3、釋題,課題告訴我們什么了,為什么要叫他們壯士,而不叫他們戰士?
設計意圖:通過“戰士”與“壯士”的對比,設下懸念,激發學生讀課文的的興趣。
二、帶著問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出示要求:快速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完成下面的填空。
2、填空
( )年,( )在( ),為了( ),英勇殲敵,最后( )。
3、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指導。
4、檢查自學效果,指名填空。
5、先讀后找出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
設計意圖:帶著明確的目的讀書,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注重檢查落實,強化語言文字的訓練,教給學生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
三、二讀課文,大聲的讀文,解決生字詞
1、出示要求:大聲讀文,采用多種方法解決生字詞,完成下面的習題。
b、說說下面生字在書寫中應注意什么:寇、嶇,生練寫。
最新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四
2、理清課文敘述順序,并完成課后第2題的填空。
3、抓住關鍵詞,領會五壯士崇高的內心世界。
4、了解課文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生字卡片、小黑板。
了解五壯士“壯”的具體表現,抓住關鍵詞,領會五壯士的崇高內心世界。
一、檢查自學情況。
1、讀生字(生字卡)。
2、讀課文。
分小節指名閱讀課文(隨時注意正音二、質疑。
師:《狼牙山五壯士》這個題目告訴了我們什么?什么樣的戰士才能稱得上壯士呢?
生答后,板書:勇敢,不怕死。
生:還暗含著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師:很好!那這篇文章從題目上看,就知道要寫五壯士什么高貴品質啊?
(勇敢,為人民不怕死)。
二、理清文章脈絡。
生:寫了一件事。
師:一件什么事?
生:五壯士英勇殺敵的事。
師:誰再概括一下,這篇文章寫五壯士一件什么事?
生:這篇文章寫的是五壯士為了掩護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和敵人英勇作戰,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師:就這么一件事。按什么順序寫的?
(按事情的發生、發展,結果寫的)。
師:哪是發生啊?哪是結果?哪是發展(經過)?
(接受任務是發生、跳下懸崖是結果、那剩下的三段是經過。)。
(生答)。
師:好!五段里有四段都直接寫五壯士,再看這四段里哪段最突出他們是五壯士?
(“跳下懸崖”這一段)。
生:最后一段“”是直接寫五壯士的。
師:有哪幾段是寫五壯士和敵人面對面斗爭的,表現出來勇敢不怕死的精神。
(誘敵上山、引上頂峰)。
三、講讀課文:
生:有用,第一段是作為介紹情況的一個開頭。
師:好,還有補充的嗎?
(說明敵人多,我們六班只有五個人)。
師:很好,敵人數以千計,反動氣焰非常囂張,我們就五個人,他們最后是……(以少勝多)。
(生讀第二段,同桌互相討論分層)。
指名生回答:分三層。
師:這三層,有幾層是直接寫五壯士的?
(有兩層:第一層和第二層)。
師:好,這兩層是直接寫他們什么,表現出一種什么精神?
(五壯士怎么樣把敵人引上山,怎么殲滅敵人。表現出一種勇敢、不怕死的精神)。
師:對,這兩層是寫五壯士英勇殺敵,表現他們不怕死的精神,可以概括成:
(板書:英勇殺敵)。第三層沒正面寫五壯士怎么英勇殺敵,這層有用沒用?
(有用,因為敵人死得很多,說明五壯士非常頑強勇敢,他們是英雄。)。
(第一層寫他們英勇殺敵,是概括寫,是寫他們怎樣把敵人引上狼牙山。而第二層寫他們英勇殺敵,是具體地描寫他們每一個人怎么樣打敵人。第二層寫他們對敵人刻骨仇恨,狠狠地打敵人。)。
師:第二層是具體地寫了每一個人。那么,哪一層最能突出他們是五壯士呢?
(第二層。)。
(第一名總說,下面是分說)。
生:第二層一共五句話,第一句是“他們利用險要地形,把沖上來的敵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這句話是概括地說他們狠狠地打敵人。第二句“班長馬寶玉沉著地指揮戰斗,讓敵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從這開始是具體地寫每個戰士英勇殺敵。
師:我請同學讀一句說一句,是描寫人物的什么?是語言?心情?還是動作?神態?讀一句分析一句。
(生讀第一句,描寫班長的動作、神態)。
出示小黑板第一句、生齊讀。
師:哪一個詞描寫班長馬寶玉的神態?
生:從“班長馬寶玉沉著地指揮戰斗……”的“沉著”表現了他非常鎮靜,不慌張。
師:第二句誰分析一下?
生:“副班長葛振林打一槍就大吼一聲,好像那個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滿腔的怒火”。這句是寫副班長葛振林的動作、語言和心情。
師:是動作為主還是心情為主?
生:寫心情多。
師:什么樣的心情?
生:“……好像那個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滿腔的怒火。”這兒細致地描寫了副班長葛振林憤怒的心情。
師:第三句寫什么?請一個同學做一下這個動作。
生:“戰士宋學義擲一顆手榴彈就把胳膊掄一圈兒……”寫了他的動作。
師:第四句呢?
(表情和動作)。
師:以表情為主還是以動作為主?
(以表情為主)。
生:他們想一定要把敵人死死地拖住在狼牙山上,拖不住敵人,大部隊就要受到很大的威脅。
生:五壯士想的是一定要狠狠打擊敵人,掩護好主力部隊和人民群眾。
師:好。
生:五壯士這時候想的是:要把敵人死死地牽制在狼牙山上,不能讓他們亂動一步,好給大部隊創造轉移的時間。
生:這時五壯士想的是:把敵人多殺幾個,好拖延時間,讓大部隊安全轉移。
師:五壯士這時候一心想消滅敵人,充滿了對敵人的什么?
生(齊答):仇恨!
師:那我們讀這段時,應該讀出五壯士是什么樣的心情?
生:應該讀出五壯士對敵人刻骨仇恨的心情。
師:把這四句讀一讀,讀出對敵人的刻骨仇恨來。
生:“副班長葛振林打一槍就大吼一聲,好像那個細小的槍口噴不完滿腔怒火。”
師:請四個同學一人讀一句,看誰能夠把五壯士對敵人的仇恨讀出來。
(生讀這四句)。
四、齊讀課文第二段。
五、作業。
課文中兩次寫到完成掩護任務,哪一次是作為重點來寫,為什么要這樣寫?
作業設計:
a)、比一比組詞。
普()戶()藹()。
晉()尸()葛()。
揮()寇()涯()。
渾()冠()崖()。
b)、組詞并造句。
懸:()()()。
造句:
豪:()()()。
造句:
最新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五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2、體會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抗擊日寇的英雄氣概和不畏犧牲的崇高精神。
3、提高閱讀的速度。
教學重點:
1、體會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抗擊日寇的英雄氣概和不畏犧牲的崇高精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教學難點:
本文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學生在理解五壯士跳崖的舉動上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提出疑問。
1、師板書課題,問:課題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戰士”讓學生明確壯士的含義。然后讓學生根據課題提問,為什么把他們叫做“五壯士”?自由讀全文,說說每段主要講的是什么?看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梳理,提出這節課的學習任務。將重點問題板書。
2、明確學習目標。
(l)分小組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五壯士的豪壯。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自由學習全文,默讀畫批:從哪些詞句中可以看出他們是五壯士?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學。
三、確定重點,小組自學。
1、小組經過討論,很快確定1——2段為學習重點。教師要根據情況做相應調整,保證每段都有小組選擇。
2、投影出示學習要求:
小組學習要求:
(l)先讀一讀學習的內容。
(2)抓詞句,談談五壯士的“壯”表現在哪?
(3)有感情地讀一讀這些句子。
告訴學生,主持人要根據發言情況,給組員評分,老師要根據小組學習的效率、發言情況評優秀討論小組。
四、全班交流。
在匯報時教師要把握以下幾點:
1、匯報由小組共同發言,充分體現小組學習的成果。
2、一個小組表達不完整,別的小組補充,其他同學認真聽,也要參與,發表自己的意見。
3、重點指導朗讀的地方,要帶動全班同學讀。要體現以讀為主。
五、教師指導重點。
1、第一段。
引導學生抓住“集中兵力,大舉進犯”看出敵我力量懸殊,而五位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部隊轉移,接受了重任,決心拖住敵人重兵,即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這充分顯示了五壯士的豪壯之氣。此段略講。
2、第二段。
通過五位戰士在完成掩護任務時的動作、神態,體會五壯士的豪邁,此段以讀帶講。可采取小組讀、師生互讀。讓學生體會到五位戰士勇敢機智、奮勇殺敵,這就是壯。
3、第三段。
(1)投影填空:
(2)填完后有語氣地讀一讀,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3)重點指導學生朗讀“為了保護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引上絕路”。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4、解決學生的提問。通過對道路的選擇,體會五壯士不怕犧牲的崇高精神。在生與死面前,五位戰士為了群眾和部隊的安全,義無返顧地選擇了死亡,表現了無位壯士不怕死的英雄氣概。
5、第四段。
(1)由學生的問題入手,“為什么用石頭砸?”抓住下列句子“他剛要擰開蓋子,班長搶前一步……向敵人頭上砸去。”讓學生體會到五壯士不顧激戰數小時的勞累,不顧累累傷痕的劇痛,與敵人血戰到底的壯舉。
(2)指導朗讀。
“同志們,用石頭砸!”。個別讀——學生評讀——示范讀——齊讀。
指導朗讀兩個“帶著”。自由讀——個別讀——學生評。兩個“帶著”,后一個語氣更強,“砸”前稍做停頓,“砸”讀重音。
師范讀——自由讀——齊讀。
6、第五段。
(2)模仿“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帶著……”寫話。
五壯士勝利完成任務之后,帶著(),帶著(),昂首挺胸,相繼跳崖。
有感情地讀一讀你填寫的句子。
(3)為什么說五壯士的口號聲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大動地、氣壯山河”?有感情地讀一讀。師用充滿激情的語言打動學生,讓學生充分地讀。
六、總結。
1、這篇課文表現了五壯士的什么精神?通過分析題目,通過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概括出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2、五壯士跳崖后的情景怎樣?人民又是怎樣來紀念他們的?交流課下查閱的資料。
3、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4、總結語:歷史不會忘記英雄,讓我們記住這悲壯的歷史場面,做一個堅強不屈、自強不息的中國人。
七、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六
1、掌握生字詞。
2、結合讀寫例話《詳寫和略寫》學習課文,知道哪些材料是詳寫的,哪些材料是略寫的,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部份。
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課文,懂得一篇文章怎樣安排詳略,為什么要安排詳略。
錄像帶、小黑板
兩課時
昨天,我們在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根據課后小標題的提示給課文分成了五段,請讀一讀。另外,還仔細學習了第一、二段。請回想一下,這一詳一略的兩段都是圍繞題目中哪個字寫的?“壯”字是什意思?(板書:勇敢、不怕犧牲)請再回憶一下,在學習一、二段時,主要采取了哪兩種方法?(生答后出示小黑板)請齊讀。這節課,我們繼續運用這兩種方法學習課文的三、四、五段。
1、默讀第三段,用“”勾出直接寫五壯士的句子。
(1)寫班長的是哪個句子?“走!”(板書)是人物的什么?語言(指小黑板)“!”說明什么?(班長堅決果斷)還有哪個詞也可以看出了?“斬”怎樣理解?“截”是什么意思?整個詞呢?課文中指什么堅決果斷?(把敵人引上絕路)“絕路”就是什么?(死路)班長毫不猶豫地把敵人引上死路,說明他怎樣?(扣壯士——勇敢,不怕犧牲)滲透學法:從這里看出,理解成語,要先弄清重點字的意思,再理解整個詞的意思,最后結合上下文深入理解。
(2)寫戰士們是哪些句子?這兒為什么不逐個描寫?從哪個詞看出心情一致(熱心沸騰)從哪個詞可看出他們行動一致?(緊跟)(板書)刪掉“緊”也說得通,能否刪,為什么?滲透學法:從這里看出,理解詞語還可以用刪詞同原文對照比較的方法。
2、戰士們要把敵人引上絕路,難道他們面前只有絕路一條嗎?從哪個句子看出?
3、扣“壯”:生路就擺在戰士們面前;可為了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的安全,他們毅然選擇了絕路。多么勇敢的選擇啊!真不愧為壯士!
4、小結:
(1)這段寫了什么?
(2)表現了五壯士怎樣?(勇敢)
(3)他們的這種品質通過什么來表達的?(語言、動作)
(4)這段寫得詳細還是簡略?過渡:剛才我們主要采取了這兩種方法(指小黑板)學習的。下面繼續采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四段。
1、五壯士來到頂峰,居高臨下地把敵人打得墜落山澗、粉身碎骨。可班長負傷,只剩下唯一的一顆手榴彈!
(2)班長已經負傷了,為什么動作這樣快?力量這么大?所以,他高聲喊道一一(齊讀、導讀、引讀)
3、戰斗就這樣持續著,當又一群敵人上來時,班長是怎么做的?齊讀。
4、扣“壯”。手榴彈在敵群中開了花,敵人血肉橫飛,我們一定會大聲喊道:打得——好!五位戰士真勇敢,不愧為是壯士。
5、這段寫班長、戰士以外,還寫了誰?是怎么寫的?為什么要寫敵人?
6、小結本段。
(1)主要寫了什么?表現了五壯士怎樣?寫得詳還是略?
(2)我們抓什么分析了人物的思想品質7(動作、語言)
2、請看課文,齊讀第一句。“屹立”可換哪些詞?能否換?為什么?“眺望”呢?
滲透學法:抓寫五壯士動作、神態的詞,我們用換詞同原文對照比較理解到本句既寫出了五壯士頂天立地的英雄氣概,又寫出了他們與父老鄉親,與親密戰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3、齊讀第2句。“回頭望望”含有什么意思?五壯士勝利完成了任務,所以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喜悅。
4、班長是怎么說出這種喜悅的?指導讀。他是怎樣做的?“縱身”看出什么?
5、戰士們是怎么做的?說明他們怎樣?
6、扣“壯”。誰不珍惜年輕的生命?可是,為了人民,為了黨,為了祖國,五壯士毫不猶豫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多么偉大的壯舉,他們崇高的精神,必將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
7、請聽聽吧,他們在跳崖時高呼的口號,至今還回蕩在我們耳邊。請齊讀,指導讀。引讀。
8、小結本段。
1、全文主要寫什么?表現了五壯士什么品質?
2、這五段中,哪些段寫得詳哪些段寫得略?為什么這樣安排?
3、另外,我們還學會了兩學習方法,請讀一讀。今后我們要繼續運用這些學習方法。
最新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七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五壯士的英勇豪壯,不怕犧牲、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2、引導學生領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和根據不同感受朗讀課文的學習方法。
體會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抗擊日寇的英雄氣概和不畏犧牲的崇高精神。
情境創設法、朗讀感悟法
1、課件。
2、學生搜集相關資料。
一、復習導入。
1、板書課題,一讀課題。
2、理解“壯士”,二讀課題。
(“壯士”是什么意思?就是豪壯而勇敢的人。)板書:勇敢、豪壯――強調“心到”。
二、回顧課文,誘啟情感。
1、師:上節課我們已讀明白了,課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主要寫了五個部分,分別是那五部分?(板書:接受任務――誘敵上山――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英勇跳崖。)
2、師:結合板書,你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呢?(交流)
三、學習“跳崖”,悟――死得“悲壯”。
師:請快速瀏覽課文,看課文哪部分的描寫是最令人敬佩、最為之自豪的?也是最壯烈的?
1、讀“跳崖”部分。(指名讀第6段)
2、師生評價讀得怎樣?
3、品味重點句。
預設(一)句子: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
(1)、個別讀。
(2)、師:從他們臉上的表情,你看到了什么?僅是臉上在笑嗎?(不僅臉上在笑,心里也在笑。)
思考:他們會是在笑誰?為什么而笑?這是一種怎樣的笑?
預設(二)句子:班長馬寶玉激動地說:“同志們,我們的任務勝利完成了!”。
(1)指名讀,談體會。
(2)師生評,齊讀。在跳崖之前壯士們的動作、語言也能體現悲壯。(說、砸、走、跳、昂首挺胸)
3、播放壯士跳崖視頻,激發情感。師:聽了同學們的朗讀,狼牙山五壯士英勇殺敵、英勇跳崖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請看電影:
(1)談體會,師:同學們,讀了課文,觀看了這悲壯的一幕,你想說什么嗎?(感動、傷心、敬佩...(教師補充資料:當追趕他們的日軍士兵來到懸崖,看到五壯士跳崖的壯舉后,竟然列隊脫帽向五壯士表示敬意。
(2)師生合作朗讀這部分,師:讓我們一起讀出對五壯士由衷的敬意!讀出五壯士堅強不屈、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
4、總結學法:
(1)同學們,這部分,我們是按照怎樣的方法來學習的?
(2)交流,課件出示學法。
師:五名壯士的勇敢與豪邁,堅強與悲壯不僅表現在英勇跳崖這感人至深的一幕中,還表現在殲滅敵人的戰斗之中。
四、自讀課文,感悟戰斗的悲壯。
自讀課文(2――5段),用幻燈出示自讀要求:
1、學生讀要求。
2、按自讀要求學習。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把戰斗過程中最能體現戰士的勇敢壯烈的句子畫出來。開始吧。
3、學生進行匯報、交流時,老師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語句。
a、“副班長葛振林打?就大吼一聲,好像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的滿腔怒火
b、“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
c、“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
五、回歸課題,銘記“壯士”。
1、提供成語。師:在這一單元的“日積月累”中,有一組描寫英雄人物的成語。
成語:臨危不懼勇往直前大義凜然不屈不撓
舍生取義視死如歸慷慨就義頂天立地
2、銘記“英雄”。
師:回顧課文精彩的內容,這里的任何一個詞都可以表現出文中五壯士的英雄形象。()的五壯士,其實,課題中的一個“壯”字就包含了這一切。此時此刻,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喊出這個響亮的課題吧!(生齊讀課題)
六、拓展:
板書設計:
22狼牙山五壯士
接受任務掩護
誘敵上山
引上絕路戰斗英勇豪壯
頂峰殲敵
跳下懸崖犧牲
《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為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后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于犧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采用了學法引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匯報交流,朗讀體會,閱讀與想象充分結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新型的的良好的'課堂氛圍。基本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上課結束后,和同組教師議課,自己在回顧自己的教學,覺得這幾個方面是需要改進的:
一是運用媒體,創設情境時,教師的情緒未能帶動同學入情入境。在課文重點處,運用視頻,創設一定的情境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重點內容。我在講“英勇跳崖”時,演示五壯士在頂峰跳崖的壯烈場面,此時未能充分激發學生進入了情境,五壯士頑強的英雄氣概和英勇氣概還理解的不充分。
二是在以情促讀,總結讀法,運用學法,讀中感悟這一環節時,對文本的理解還不深入,應該從深度挖掘,充分與文本產生對話。我引導學生運用學法,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感悟戰斗的悲壯時,雖然交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體現了從扶到放的教學特色。但仍然有牽引的嫌疑,還是沒有放手讓學生自主體會。每個學生還未能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以后要努力為自己的課堂營造一種“個性思想展現,交流意識濃厚”的良好氛圍。
教學經驗,駕馭課堂的能力要提高,真正讓自己的課堂成為高效課堂。
最新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八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日寇、晉察冀、指揮、尸體、懸崖、磨盤、斬釘截鐵、壯烈豪邁、堅強不屈、昂首挺胸。
2、快速默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快速閱讀的方法,理清文章的結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簡介背景。
(示狼牙山風景圖)同學們,知道這里是什么地方嗎?這就是河北省易縣的狼牙山風景區。在這里,有一座特別的建筑,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它記錄著五位英雄的動人故事。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走進1941年的狼牙山,一起去認識這五位英雄。
3、請同學們齊讀課題。(一讀)。
你認為什么樣的人能稱為壯士?(勇敢的)。
勇敢到什么程度才能被稱為壯士呢?你覺得是為勝利能犧牲自己生命的人。好,把你對壯士的理解讀進課題里。
4、從課題中,我們對壯士的品質有了初步了解,相信走進課文,我們還能了解到壯士們更可貴的品質。
二、檢查字詞,理清脈絡。
(一)字詞部分。
1。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這些詞語你能讀準確嗎?
(出示)大舉進犯、墜落山澗、粉身碎骨、嘰里哇啦、紛紛滾落。
請你來讀,哦,墜落山澗,請再來一次,咱們一起讀讀。
2、這一組誰來讀?男生讀、女生讀。
在讀這些詞語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哦,很自豪、很驕傲、很有力量)。
3、這兩組詞語,描寫對象有什么不同?(是的,一組是描寫五壯士的,另外一組是描寫敵人的)。
描寫對象不同,表達的感情也不同,同學們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如果能像這樣關注到兩組詞語所表達的不同感情色彩,那你對人物的理解一定會更加深刻。來,體會著這些詞語表達的感情,我們一起來讀讀。
4、在抄寫這些詞語的時候,你有什么收獲與大家分享?
你提醒大家,“昂”字不要多了一撇。
你認為寫“豪”字的時候,可以把上半部分寫扁一點,這個字就美觀多了,咱們也來試試。
(二)理清文章脈絡。
1、詞語預習得不錯。你對課文內容了解多少呢?請同學們先在小組里交流一下預習學習單的第二題,然后我們再一起交流。
2、好,你們小組先來。
大家同意嗎?
文章就是按照這樣一個事情發展的順序,分五部分向我們展現了五位壯士的英雄事跡。
三、合作學習,細讀感悟。
1、自主學習,小組交流。
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不僅理清了文章的脈絡,也對五壯士有了初步的了解。要想進一步了解五壯士的英雄品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深入到課文中,抓住重點詞句細細品讀,走進五壯士的內心世界。下面,請同學們對照學習提示用心品讀課文,一會我們來交流。
(出示自學提示)哪位同學來讀一下,從中我們提煉出“劃、圈、品、讀”四字學習法,按照這個方法去讀書,相信你一定會收獲很多。
2、全班交流,引導體驗。
(一)品讀“引上絕路”部分。
a品讀“走”
課件出示: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部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后面。他們知道班長要把敵人引上絕路。
哦,你們交流的是這一部分。
哦,你們對兩條路所代表的不同結果進行了分析,認為一個“走”字,最能表現班長馬寶玉不怕死的英雄氣概。
說得非常好,兩條路,要么生,要么死,在生死關頭,為了群眾和部隊主力,馬寶玉選擇了犧牲自己。
讓我們斬釘截鐵地讀讀這句話。
一個“走”字斬釘截鐵,充分表現了馬寶玉的英雄氣概。
b品讀“緊跟”
請你們接著交流。
你們認為一個“跟”字能夠表現戰士們的勇敢。
你們小組有不同意見。
哦,你們認為應該是“緊跟”,這樣才更能表現出戰士們的勇敢。
大家同意嗎?很有道理。
明明知道這是一條絕路,但戰士們――(生接讀)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后面。
明明知道這是一條絕路,五位壯士——(生接讀)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部隊主力……。
小結:壯士們這一走,把生的希望留給了——,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
同學們,這是怎樣的五壯士?
就是這種義無反顧,就是這種豪不畏懼,感動著我們,震撼著我們。(板書:豪不畏懼)。
這就是我們——(生齊讀課題)豪不畏懼的《狼牙山五壯士》。
過渡語:剛才我們抓住一個“走”字,細品一個“緊跟”,逐漸走進了五壯士的內心。哪個小組接著交流?請你們來。
(二)品讀“頂峰殲敵”部分。
a品“舉”
課件出示:他剛要擰開蓋子,馬寶玉搶前一步,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他猛地舉起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大聲喊道:“同志們,用石頭砸!”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
你能聯系上文中馬寶玉受傷的細節,從一個“舉”字感受到他的勇敢、堅強,這種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你想讀讀這句話。
這位同學重點處理了馬寶玉的幾個動作,讀得非常生動。大家也來試試。
你看,處理好重點詞語,就把人物讀活了。
b品“砸”
請你接著交流。
你從“砸”字中體會到戰士們的力量大,其他小組有沒有補充?
你覺得作者把石頭比作雹子,不僅說明力量大,還說明速度也非常快。
你覺得這個比喻還表現出了戰士們必勝的決心和對敵人的仇恨。
說得太好了。此刻的石頭,也被賦予了生命和感情,頓時,(生接讀)石頭像雹子一樣……。
像這樣體會著人物的感情去讀,就會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就用這種方法,我們一起讀讀這段話。好,讀出了壯士的英雄氣概。
小結:壯士們這一舉,這一砸,盡顯英雄本色。在槍盡彈絕的情況下,他們寧死也要與敵人血戰到底。
同學們,這是怎樣的五壯士?
就是這種勇敢頑強,就是這種寧死不屈,感動著我們,震撼著我們。(板書:寧死不屈)。
這就是我們——(生齊讀課題)寧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壯士》。
(三)品讀“跳下懸崖”部分。
此時,前是萬丈深淵,后是咆哮之敵,是玉碎還是瓦全?他們毅然做出了選擇。
出示課件:最后一部分。
哪個小組來交流對這一部分的收獲。
a品“屹立”
你們認為“屹立”這個詞語最能表現出五壯士的英雄氣概。哦,屹立就是站得很直。有點道理,你還有補充?就是像山一樣筆直不動搖的挺立著。非常準確。
是啊,此時五們壯士屹立在頂峰,像山一樣雄壯、巍峨。這是怎樣一幅畫面?(出示畫面)。
(師引讀課文)。
b品“望”
讀了這一段,還有哪個動作感動著你?請接著交流。
回頭望望,他們看到了正在向山頂爬的敵人,這是無比輕蔑的一望。
想像一下:他們還望到了什么?
是的,想到群眾和部隊已經成功轉移,面對死亡,他們的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喜悅,這就是—(視死如歸)。
來,帶著你的感受,讓我們把這幅畫面讀進心里。
c品讀“跳”
小結:說得真好!在祖國和生命之間,他們毅然選擇了前者,這種精神、這種氣概,正是來自于對祖國,對人民深深的愛呀。同學們,讓我們懷著對烈士深深的敬仰,再讀這一段。(生齊讀此段)(開頭到‘相繼從懸崖上往下跳”)。
d理解最后一句。
引讀:此時,狼牙山上響起了他們壯烈豪邁的口號聲:
小結:這豪邁的聲音告訴我們,這是怎樣的五位壯士?
這就是我們的——(生齊讀課題)舍生取義的《狼牙山五壯士》。
此時,讓我們把這五位壯士的名子深深刻在心里,他們是:(課件出示)。
四、拓展升華,激發情感。
2讓我們用朗讀來告訴他們:這就是我們英雄的狼牙山五壯士!(生齊讀此段)。
最新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九
這篇課文順序清楚,條理分明,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字里行間包含著對五壯士的崇敬與頌揚之情。
讓學生從表現英雄壯舉的感人文字中,感受五壯士的英雄氣概,弘揚民族精神,激發愛國熱情。
1、通過朗讀了解五壯士的英雄氣概,體會五壯士愛人民、恨敵人的思想感情。
2、繼續學習在閱讀中分析重點句來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以學生為主體,注意調動學生的生活經歷與生命體驗,通過以“說”與“讀”、“讀”與“悟”的結合,讓學生在閱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引導學生理解五壯士的口號為什么說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自學情況。
1、讀生字(生字卡)。
2、讀課文:
分小節指名閱讀課文。
(隨時注意正音二、質疑。)。
師:《狼牙山五壯士》這個題目告訴了我們什么?什么樣的戰士才能稱得上壯士呢?
生答后。板書:
勇敢,不怕死。
生:還暗含著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師:很好!那這篇文章從題目上看,就知道要寫五壯士什么高貴品質啊?
(勇敢,為人民不怕死。)。
二、理清文章脈絡。
生:寫了一件事。
師:一件什么事?
生:五壯士英勇殺敵的事。
師:誰再概括一下,這篇文章寫五壯士一件什么事?
生:這篇文章寫的是五壯士為了掩護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和敵人英勇作戰,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師:就這么一件事。按什么順序寫的?
(按事情的發生、發展,結果寫的。)。
師:哪是發生啊?哪是結果?哪是發展(經過)?
(接受任務是發生、跳下懸崖是結果、那剩下的三段是經過。)。
(生答。)。
師:好!五段里有四段都直接寫五壯士,再看這四段里哪段最突出他們是五壯士?
(“跳下懸崖”這一段。)。
生:最后一段是直接寫五壯士的。
師:有哪幾段是寫五壯士和敵人面對面斗爭的,表現出來勇敢不怕死的精神。
(誘敵上山、引上頂峰。)。
三、講讀課文。
生:有用,第一段是作為介紹情況的一個開頭。
最新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十
以前,我總是聽別人在議論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壯舉。而當時的我年幼無知,,總是不以為然地想:什么英雄壯舉,什么狼牙山五壯士,我怎么不知道!哼!他們肯定是騙人的。而現在已經身強力壯、聰明伶俐的我,終于在今天,親眼看到了小時侯人們常說的《狼牙山五壯士》。
《狼牙山五壯士》講了這么一個故事:1941年秋天,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晉察冀根據地大舉進犯。當時,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的重任就落在了七連六班的五位戰士: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和胡福才的身上。五位戰士英勇奮戰,有計劃地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懸崖絕壁的頂峰,一邊狠狠地攻擊敵人。直到彈進糧絕之時,他們便應用跳崖了。
看完了影片之后,我早已泣不成聲、淚眼模糊。五位壯士英勇跳崖的場景久久再我眼前回蕩。“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喊出了億萬中國人民的肺腑之聲!狼牙山五壯士多么的偉大啊!他們不怕困難、頑強不屈、愛國愛民、勇于犧牲,他們的精神多么可貴啊!一想到這兒,我就滿臉通紅,羞愧得無地自容。我作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就退縮,甚至還回放棄不做了。而狼牙山五壯士呢?他們為了人民,上刀山,下火海,直到彈盡糧絕之時,不但不向困難低頭,而且還熱血沸騰地用石頭砸。直到快要被俘虜的時候,他們也不向敵人屈服,而是相繼跳崖。如果沒有像五壯士這樣的革命先烈撲湯蹈火,我們哪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們都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好的新式紀的接班人!
狼牙山五壯士,你們永遠都活在我們的心中!
最新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十一
今天,我懷著興奮的心情,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
《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揭露了帝國主義的野蠻罪行,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文化的熱愛之情和對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讀了文章后,我才知道圓明園是圓明、萬春、長春三園的總稱。始建于17,歷時150年陸續建成。清王朝傾全國物力,集無數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種植奇花異木,集國內外名勝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處,內收難以計數的藝術珍品和圖書文物。在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國風格的庭院外,長春園內還有海晏堂、遠瀛觀等西洋風格的建筑群,被譽為“萬園之園”。19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燒殺擄掠,慈禧太后挾光緒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園殘存和陸續基本修復的共約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搶一空,使圓明的建筑和古樹名木遭到徹底毀滅。其后,圓明園的遺物,又長期遭到官僚、軍閥、奸商巧取豪奪,乃至政府當局的有組織地損毀。北洋政府的權貴們包括某些對圓明園遺址負有保護責任者,都倚仗權勢,紛紛從圓明園內運走石雕、太湖石等,以修其園宅。那侵略者不僅搶奪了那珍貴的歷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燼。
我真為這個猶如人間仙境,巧奪天工,豐富多彩,美不勝收的園林而感到惋惜啊!為了不再讓這段屈辱的歷史重演,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奮發圖強,學好各項本領,繼“神州五號”之后,為研制并發射的火箭做后備力量,讓我們的國家更加強大!
我們的國家不容侵略,我們的人們民不再受侮辱!
最新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十二
1、了解狼牙山五壯士痛殲敵寇,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學習他們愛護群眾、仇視侵略者,為祖國為人民英勇獻身的精神。
2、學習根據表現中心思想的需要,有詳有略的寫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會用“斬釘截鐵”“堅強不息”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狼牙山五壯士英勇跳崖地部分。
二、教學重點。
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擊敵人和英勇跳崖的動作、神態的語句,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學習有詳有略的寫法。
三、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任務:學習生字詞,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學習第一、第二兩段。
第二課時完成任務:學習三、四、五三段,落實相關教學要求與教學重點。
一、明確學習目標。
1、課后思考練習給我們提出了什么問題?
2、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什么?
學生回答,師述:這就是本節課的主要學習任務。(出示小黑板)你們還可以提出預習中遇到的不理解地方,說出來讓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共同討論。
二、分段感知教材,逐步達標。
(一)感知教材第三段,完成思考練習1第1個問。
1、學生默讀感知課文內容,思考:五壯士完成掩護任務后,為什么往三面是懸崖的狼牙山頂峰棋盤陀轉移?動手在書中做記號。
2、討論。
(1)為什么往三面是懸崖的狼牙山頂峰轉移?
(2)他們的態度如何?用“斬釘截鐵”造句。
(3)可以看出他們有什么樣的精神?
(二)感知教材第四段,完成思考,練習1第2個詞。
1、播放電影片段,這是課文哪一段內容?
2、聽課文朗讀,思考,向頂峰攀登的過程中五壯士是怎樣痛擊敵人的?
3、討論。
(1)第四段前兩句寫什么,后幾句寫什么?
(2)劃出描寫班長動作的詞語,并簡單說說詞的意思,可做動作幫助理解。
(3)這段中哪些詞用得好,好在哪里。
(4)“用石頭砸”換成“扔”“投”“擲”等詞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5)“石頭像雹子一樣”說明了什么?
(6)這段詳寫的是誰?設疑全文哪幾段詳寫。
(三)感知教材第無段,完成思考,練習1第3問。
1、播放電影片段,這是哪一段內容,看完后有和感想。
2、出示課文投影,情感引讀。
3、老師在引讀中添加了哪幾個關鍵性的詞語?
4、五壯士的英雄形象——頂天立地。
5、他們對人民——滿懷深情。
6、對敵人——無比輕蔑。
7、對死亡——視死如歸。
8、第五段中,哪些表現動作的詞語有力地描繪了五壯士地英雄形象,表象了他們對黨和人民無限深情,對敵人無比蔑視,表現了他們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請在書上加著重號,請一個在投影片上加。
9、結合插圖理解“屹立”。
10、比較“眺望”和“望望”。
11、再次進行“情感引讀”。(根據第一次朗讀效果決定)。
12、理解“堅強不屈”,并造句。
三、釋疑總結。
1、解決生提疑問。
2、填空。
五壯士_______人民,________敵人,為祖國為人民__________。
3、這三段中,詳寫了哪幾段,為什么要詳寫。
四、擴展。
1、學生談自己還知道哪些英雄故事,學習他們什么樣的精神。
2、結合實際,談對戰爭的看法。
板書設計。
斬釘截鐵。
熱血沸騰。
搶奪插舉砸。
屹立眺望望望縱身跳下昂首挺胸。
最新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十三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日寇、晉察冀、指揮、尸體、懸崖、磨盤、斬釘截鐵、壯烈豪邁、堅強不屈、昂首挺胸。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3、體會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抗擊日寇的英雄氣概和不畏犧牲的崇高精神。
4、提高閱讀的速度。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日寇、晉察冀、指揮、尸體、懸崖、磨盤、斬釘截鐵、壯烈豪邁、堅強不屈、昂首挺胸。
2、快速默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快速閱讀的方法,理清文章的結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抗日戰爭時期,英雄的中華兒女,不畏強敵,同敵人展開了殊死的搏斗,這期間涌現出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五位英雄的故事。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讀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組成詞語:日寇、晉察冀、指揮、尸體、懸崖、磨盤、斬釘截鐵、壯烈豪邁、堅強不屈、昂首挺胸。
2、說說下列生字在書寫中應注意些什么:寇尸崖豪。
3、詞語解釋:
斬釘截鐵:比喻處事或說話堅決果斷、毫不猶豫。
驚天動地:形容聲音響亮或事業偉大。
氣壯山河:形容氣魄像高山那樣雄偉、豪邁。
居高臨下:站在高處,對著低處,形容所據的地勢有利。
(三)請你快速默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可以分為幾部分?
教師提示:快速默讀就是一行一行地讀,不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讀,用眼睛掃視,邊讀邊想。
板書小結:
第一部分(1)接受任務。
第二部分(2)誘敵上山,痛擊敵人。
第三部分(3)把敵人引上絕路。
第四部分(4—6)英勇殲敵。
第五部分(7—10)壯烈跳崖。
(四)練習朗讀課文,劃出不懂的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2、體會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抗擊日寇的英雄氣概和不畏犧牲的崇高精神。
3、提高閱讀的速度。
教學重點:
1、體會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抗擊日寇的英雄氣概和不畏犧牲的崇高精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教學難點:
本文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學生在理解五壯士跳崖的舉動上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提出疑問。
1、師板書課題,問:課題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戰士”讓學生明確壯士的含義。然后讓學生根據課題提問,為什么把他們叫做“五壯士”?自由讀全文,說說每段主要講的是什么?看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梳理,提出這節課的學習任務。將重點問題板書。
2、明確學習目標。
(l)分小組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五壯士的豪壯。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自由學習全文,默讀畫批:從哪些詞句中可以看出他們是五壯士?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學。
三、確定重點,小組自學。
1、小組經過討論,很快確定1——2段為學習重點。教師要根據情況做相應調整,保證每段都有小組選擇。
2、投影出示學習要求:
小組學習要求:
(l)先讀一讀學習的內容。
(2)抓詞句,談談五壯士的“壯”表現在哪?
(3)有感情地讀一讀這些句子。
告訴學生,主持人要根據發言情況,給組員評分,老師要根據小組學習的效率、發言情況評優秀討論小組。
四、全班交流。
在匯報時教師要把握以下幾點:
1、匯報由小組共同發言,充分體現小組學習的成果。
2、一個小組表達不完整,別的小組補充,其他同學認真聽,也要參與,發表自己的意見。
3、重點指導朗讀的地方,要帶動全班同學讀。要體現以讀為主。
五、教師指導重點。
1、第一段。
引導學生抓住“集中兵力,大舉進犯”看出敵我力量懸殊,而五位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部隊轉移,接受了重任,決心拖住敵人重兵,即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這充分顯示了五壯士的豪壯之氣。此段略講。
2、第二段。
通過五位戰士在完成掩護任務時的動作、神態,體會五壯士的豪邁,此段以讀帶講。可采取小組讀、師生互讀。讓學生體會到五位戰士勇敢機智、奮勇殺敵,這就是壯。
3、第三段。
(1)投影填空:
(2)填完后有語氣地讀一讀,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3)重點指導學生朗讀“為了保護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引上絕路”。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4、解決學生的提問。通過對道路的選擇,體會五壯士不怕犧牲的崇高精神。在生與死面前,五位戰士為了群眾和部隊的安全,義無返顧地選擇了死亡,表現了無位壯士不怕死的英雄氣概。
5、第四段。
(1)由學生的問題入手,“為什么用石頭砸?”抓住下列句子“他剛要擰開蓋子,班長搶前一步……向敵人頭上砸去。”讓學生體會到五壯士不顧激戰數小時的勞累,不顧累累傷痕的劇痛,與敵人血戰到底的壯舉。
(2)指導朗讀。
“同志們,用石頭砸!”。個別讀——學生評讀——示范讀——齊讀。
指導朗讀兩個“帶著”。自由讀——個別讀——學生評。兩個“帶著”,后一個語氣更強,“砸”前稍做停頓,“砸”讀重音。
師范讀——自由讀——齊讀。
6、第五段。
(2)模仿“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帶著……”寫話。
五壯士勝利完成任務之后,帶著(),帶著(),昂首挺胸,相繼跳崖。
有感情地讀一讀你填寫的句子。
(3)為什么說五壯士的口號聲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大動地、氣壯山河”?有感情地讀一讀。師用充滿激情的語言打動學生,讓學生充分地讀。
六、總結。
1、這篇課文表現了五壯士的什么精神?通過分析題目,通過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概括出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2、五壯士跳崖后的情景怎樣?人民又是怎樣來紀念他們的?交流課下查閱的資料。
3、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4、總結語:歷史不會忘記英雄,讓我們記住這悲壯的歷史場面,做一個堅強不屈、自強不息的中國人。
七、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頂峰殲敵。
(搶、奪、插、舉、喊、拔、擰、擲)。
引上絕路。
英勇跳崖勇敢頑強。
不怕犧牲。
誘敵上山。
(沉著、吼、搶、全神貫注)。
接受任務。
最新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十四
讀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后,我的眼里不猶地浮現出了戰士們的英勇和日寇的囂張,我的眼睛里也不覺得濕潤了。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在1941年秋抗日戰爭時期,七連六班的五位壯士接受了掩護群眾和部隊主力轉移的任務,他們勇敢的把敵人引誘到了山上,他們在頂峰頑強殲敵,當他們把彈藥全部用完時,英勇的跳下了懸崖。誰讀完了這個故事不會被感動。
此外還有許許多多有這樣品格的人,例如:劉胡蘭、雷鋒......他們總是把生命留給別人,把死亡留給自己。
啊!五位壯士們我贊美你們那無私奉獻、不屈不撓的精神!
最新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十五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五壯。
2、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了解狼牙山五壯士痛殲敵寇,壯烈犧牲的英勇事跡,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視侵略者,勇于獻身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擊敵寇和英勇跳崖的動作,神態的語句,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
【教學準備】。
有關課文內容的錄像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導語。
《狼牙山五壯士》這個英勇悲壯的故事家喻戶曉,可五壯士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正是這五位勇士,演義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傳誦至今的英雄故事,讓我們帶著對烈士的緬懷,沿著烈士們的足跡,一起走進那炮火連天,硝煙戰起的歷史中去。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狼牙山五壯士》。
齊讀課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認為哪個字最能突出五壯士的精神?再齊讀課題突出重音壯。
上節課我們理清了課文敘述順序,請同學們回憶說一說。
這五部分,哪部分給你的印象最深,最能體現五壯士的精神。
二、學習“頂鋒殲敵”這一部分。
指名讀這一段。
請同學們圍繞小標題提問:
1、五壯士為什么要在頂峰殲敵?
師追問:可頂峰三面懸崖是絕路呀,為什么非要走向頂峰?
小結:五壯士明知有生命危險,但為了祖國和人民他們甘愿犧牲自己,堅決果斷,義無返顧地走向了狼牙山頂峰。
2、怎樣在頂峰英勇善戰?為什么用石頭砸?你們認為哪一句寫的最好?
3、在頂峰殲敵的過程中,敵人有什么可恥的下場:
4、課文中是怎么講的?
齊讀,讀完后有什么感受。
指名讀,讀出對敵人的憎恨。
三、五壯士在頂峰,面對著生死決擇,毅然決然地英勇跳崖。
以小組為單位自學這一段,圍繞小標題來提問:
1、為什么要英勇跳崖?
2、怎么英勇跳崖?
師指導讀這一部分。學生齊讀。
小結:同學們讀的真好,老師仿佛看到馬寶玉是那么從容,腳步是那么堅定。戰士們昂首挺胸,沒有絲毫猶豫,相繼往下跳。他們似乎不是走向死亡,而是投身于新的戰斗。伴隨他們的是回響在山谷中驚天動地的口號聲。
(全部男生齊讀。)。
3、讓我們帶著對英雄的緬懷,再一次回到歷史中去,用心來感受他們那偉大的精神。
師問:你覺的片中什么地方最感人?
小結:江河嗚咽,群山肅立,五壯士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抗日頌歌。他們的精神將永垂不朽,讓我們世世代代永遠記住他們的名子。
4、再來齊讀這一段。
四、學完這一課,你們還有什么問題?什么感受?暢所欲言。
最新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十六
《狼牙山五壯士》講述的是:在1941秋天,五位抗日戰士順利地完成了阻擊任務,掩護人民群眾和連隊轉移的任務,正要轉移時卻被敵人追擊。他們把敵人引上懸崖。在子彈用盡的情況下,英勇頑強地與敵人搏斗,最后英勇跳崖,以身殉國。我是含著眼淚讀完這篇文章的,五位壯士英勇犧牲,他們不畏困難,堅決和敵人斗爭到底;他們為了連隊和群眾,不顧自己的安危。
最新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十七
前一段時間,我們學習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學習這篇課文時,我很佩服五位壯士的愛國,勇于犧牲的精神。
這篇課文首先講的是五位壯士接受了重大的任務,然后去攻擊敵人,班長馬寶玉指揮著戰斗,副班長葛振林發奮他的.滿腔怒火,戰士宋學義扔著手榴彈,胡德林和胡福才全神貫注的瞄準敵人射擊。
他們五位壯士成功的完成了掩護任務,他們目前有兩條路:一條是追上連隊,另一條路是走向狼牙山頂峰,那是懸崖絕壁,五位壯士為了讓群眾和部隊安全,他們走上了狼牙山頂峰。
現在大家聽了我的介紹,大家也一定喜歡上這篇課文了吧!趕快來看看吧!
最新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十八
情景說明:
通過學習狼牙山五壯士為革命,為人民寧死不屈,勇于獻身的精神,激發學生為振興中華刻苦學習(zh0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跳崖的部分。
3、體會五壯士抗擊日寇的英雄氣慨和不畏犧牲的精神。
4、提高閱讀速度。
教學重點: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殲敵人、英勇跳崖的動作、神態和語句;體會五壯士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的獻身精神;提高閱讀速度。
教學準備:1、多媒體課件。
2、搜集關于抗日戰爭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很多同學都看過《狼牙山五壯士》這部電影,都被壯士們那種不怕犧牲精神所感動,那么,我們今天就進一步的體會五壯士那種偉大的獻身精神(板書課題狼牙山五壯士)。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快速默讀課文,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
3、點撥:本文記敘的是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部隊主力的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完成任務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三、初讀課文。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大聲讀,默讀、小組合作讀……),讀后討論: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畫出使你感動的句子,并說出理由。
1、生讀課文。
2、討論問題。
3、師:老師為孩子們準備了一些圖片,請同學們看看五壯士的光輝形象。
圖片一、
1、請同學來讀一讀畫面的話。
2、這段文字是第2自然段的,本段中哪些句子你最感動?為什么?
a、班長:下命令狼狼地打。
b、副班長:大吼。
c、宋學義;掄。
d、胡德林和胡福才:臉繃得緊緊的。
4、你體會到五壯士對敵人怎樣的情感?恨。
5、指名讀。
圖片二。
1、師讀文字。
2、你認為這句話中哪些詞用的好,好在哪兒?
例句: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部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
“走”字鏗鏘有力,表現出班長態度堅定,判斷果斷。
3、從中表現出什么精神?(自我犧牲,愛人民)。
4、指生讀本段,突出重點詞。
圖片三。
1、生自己讀文字。
2、4、5段中啊句話最能打動你?為什么?
例句: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
把石頭比作雹子,說明石頭猛、有力,體現殺敵決心和與敵人血拼到底的英雄氣慨。
3、帶著豪情讀。
圖片四、
小組讀,看哪些詞用得好?交流五壯士怎么樣?(不怕死,英勇頑強)。
小結:五壯士熱愛人了,熱愛祖國,仇恨敵人,勇于犧牲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zh09),讓我們還著欽佩的心情,再來領略五壯士的英雄氣概吧!
四、感情升華,拓展延伸。
4、總結語:歷史不會忘記英雄。
讓我們記住這悲壯的歷史場面做一個堅強不屈、自強不息的中國人。
板書設計。
頂峰殲敵。
引上絕路。
英
誘敵上山。
勇
接受任務。
跳
崖